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史部 > 史記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4篇)

史記2.38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4篇)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1

暑假是快樂的,是繽紛的。在這個繽紛而又快樂的暑假,我根據推薦的書目閱讀了許多書籍,如:《簡愛》、《魯濱孫漂流記》、《少年讀史記》等。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少年讀史記之霸主的崛起》。讀了這本書,引發了我許多感想。

這本書主要講了齊桓公稱霸的故事,晉公子重耳流亡的故事、晉文公稱霸的故事、楚莊王稱霸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的霸主的成長故事。這其中有知人善任的眼光的齊桓公,有從未上過戰場卻很會分析經營的頭號功臣蕭何,還有很有哲理的孔子......

這本書的'作者是臺灣作家張嘉驊。這本書有一個很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書的格局和我看過的任何一本書都不一樣,它先用現代的視角講述人物故事,再解析古人的智慧,把握歷史關鍵,之後還會有一個原典精選,會有一篇《史記》的原文,上面有譯文,下面有個別詞語的意思。最後是詞語收藏,裡面會有解釋和造句。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僅瞭解了歷史,而且還掌握了一些詞語。我明白了做人要有誠信,就像重耳答應楚成王如果在戰場上相見,就會退避三舍一樣。要遇事能屈能伸,學會用正面的態度去看待事情。不要逃避。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先去考慮這樣做對不對或去徵求同學們的意見之後在做。做人要學會兩件事,一“隱忍”,二“早謀”。不僅要會這兩件事,還有善於傾聽,不要故意惡語傷人,要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要積極改正別人指出的你的錯誤,成就更好的自己!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2

戰國時期,要想生活下去,不只要靠兵法,更要有一條“三寸不爛之舌”。這本書就講了很多的人的故事,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關於古人的縱橫家,也被稱為“辯士”。說到辯士,那最出名的就數蘇秦和張儀了。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拜鬼谷先生為師,沒有半點成績,親戚都很看不起他,他心裡又慚愧又難過,於是刻苦學習,學有成績後便去遊說秦、燕、趙。遊說讓趙國跟燕國形成合縱的計劃。可以說,蘇秦只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把六國都合縱在一起了。

說了蘇秦,自然也要說說另一位縱橫家——張儀。張儀,魏國人,最初拜鬼谷先生為師,在蘇秦已經遊說各國加入合縱之後,想要讓張儀伸展自己的抱負,蘇秦想要有一個在秦國的潛伏的人,於是故意羞辱張儀,讓張儀去秦國遊說秦王,讓秦國不會進攻趙國,使合縱計劃失敗。張儀用口才和秦國的兵力削弱魏國,讓魏國稱臣。

辯士的話,那麼商鞅也可以算是有名的了。但是關於他們變法,一直都讓學者們談論。大致有兩點:一、這是一次成功的變法。二、變法讓戰國時期的秦國由弱變強。但這兩項觀點,近年來卻遭到質疑。第一點,劉國祥指出:商鞅變法只重視農業,論其實質,只是單一領域內的結構性調整,對於整個社會的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而變法者最後遭到舊有勢力的殘害,不是成功變法的現象。而第二點何炳隸指出,秦獻公時期,秦國就開始變強,秦國的強大,不能只歸於商鞅變法。

辨士的“說服的藝術”值得我們學習,用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天下。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讀了《少年讀史記-應對時局的智者》這本書,領略到了這些歷史名人的智慧和謀略,在他們的事蹟中悟出了很多的道理。

書中“英勇刺秦王——荊軻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荊軻的勇氣讓我非常敬佩。太子丹害怕秦國進攻燕國,於是派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很有謀略,他假裝獻給秦王督亢的地圖和樊於期將軍的人頭,卻藉機刺殺秦王。他刺殺秦王雖然失敗了,但他的俠義行為名垂千古,被後人稱頌。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荊軻在刺行秦王的路途上吟出來的'一首詩。重情重義的荊柯為了完成太子丹的重託,明明知道必死無疑,仍然勇往直前,他的這種勇氣是我久久不能平靜。同時田光和樊於期兩人,他們也是是倆位忠臣志士,為了完成刺殺秦王的事,他們也勇敢的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荊軻刺秦王雖然沒有成功,但荊軻的勇氣鼓舞了我。平時的我有些膽小,面對難題有時膽怯。面對跳繩二連跳的任務膽怯了,認為自己無法完成。甚至有時上課時連舉手都會膽怯,真不應該呀,我也應該學學荊軻的勇氣,任何一件事,當你有勇氣要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同學們,勇氣可以戰勝一切,更足以讓我們傲視人生。

少年讀史記的讀後感4

“當他在山中行走時,感覺路途是如此的遙遠、顛簸,而懷裡的孤兒是如此沉重——這是一個從一出生就揹負了一大筆血債的孩子……”

故事雖然沒完,但我的內心已被深深觸動。

暑假裡,我看完了《少年讀史記:霸主的崛起》,講述了春秋戰國這個天下大亂、群雄紛爭的年代,英明君王和忠義臣子的故事。整本書中最感動我的還是趙氏孤兒的故事——

奸臣屠岸賈發兵誅滅了趙朔全族,只有趙朔的妻子懷有身孕,留下一個遺腹子,躲避在宮中。程嬰和公孫杵臼設計,保全了嬰兒的性命,但公孫杵臼卻因此而死。待程嬰把孤兒撫養成人,趙家也恢復原有地位時,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自殺,去向當年的`公孫杵臼報告託付的事已成。

像他這樣的忠義,不僅是在古代,就連現代的人也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也確實讓人感動。正如序言裡所說,驅動一批又一批愛國臣子的動力,不是別的,而是承擔。正因為有了承擔,有了自己內心的標準,才會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說是承擔,其實更準確的一個詞是“責任”。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身份都有每個身份的責任,是自己內心對自己的一種要求。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但這種壓力多數會轉為動力,讓你堅守自己的本分,驅動你盡心盡責,不留遺憾。

人的一生,努力追求的不正是這個嗎?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一名公民、一名國小生,一定要有責任感。當我們盡力了、嘗試了,做事做到問心無愧時,也就足夠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