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節日詩句 > 元旦詩句

關於元旦的詩—《元日》

 《元日》原文

關於元旦的詩—《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宰相,新黨領袖。臨川縣(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人。在宋神宗的支援下,以“富國強兵”為宗旨大規模推行改革變法運動。熙寧變法厲時16年,最終雖以失敗告終,但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緩和了北宋尖銳的社會矛盾,積貧積弱局勢有所改觀。其變法內容影響廣泛,對現在亦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著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

《元日》鑑賞

此詩描寫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著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這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於民間習俗,敏感地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年節的歡樂氣氛,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古代風俗,每年正月七年級,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

詩是人們的心聲。不少論詩者注意到,王安石這首詩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是因為他當時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他正如眼前人們把新的桃符代替舊的一樣,革除舊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對新政充滿信心,所以反映到詩中就分外開朗。從這意義上說,這首寫新年的詩就不單單是寫新年,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標籤: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