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關於外篇的內容

外篇裡的知識你知道多少呢?外篇列表精選讓你更深入的瞭解外篇方面的知識,熱門的外篇專題內容,外篇百科大全,想了解更多的外篇方面的內容就在外篇列表精選,我們很專業。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四天運

    天其運乎?郭雲:“不運而自行。”地其處乎?郭雲:“不處而自止。”日月其爭於所乎?郭雲:“不爭而自代謝。”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三句分承“天”“地”“日月。”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邪?成雲:“機,關。緘,閉也。謂有...

  • 《莊子》莊子•外篇•達生第二十四

    《莊子》莊子•外篇•達生第二十四

    達生之情者,不務生之所無以為;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養形必先之以物,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有生必先無離形,形不離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來不能卻,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

  • 《莊子集解》外篇第九馬蹄

    《莊子集解》外篇第九馬蹄

    蘇輿雲:“老子云:‘無為自化,清靜自正。'通篇皆申此旨,而終始以馬作喻,亦莊子內篇所未有也。”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禦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釋文:“崔本足作尾。司馬雲:‘陸,跳也,字書作□。踛,馬健也。'”郭慶藩雲:“崔足作...

  • 《莊子》莊子•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一

    《莊子》莊子•外篇•知北遊第二十一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而適遭無為謂焉。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何從何道則得道?”三問而無為謂不答也。非不答,不知答也。知不得問,反於白水之南,登狐闋之上,而睹狂屈焉。知以之言也...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胠篋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司馬雲:“從旁開為胠。”蘇輿雲:“說文:‘匱,匣也。'俗加木作櫃。”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釋文:“廣雅雲:‘緘、縢,皆繩也。'李雲:‘扃,關。鐍,鈕也。'知音智。”然而巨盜...

  • 《莊子》莊子•外篇•繕性第十六

    《莊子》莊子•外篇•繕性第十六

    繕性於俗學,以求復其初;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謂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以恬養知。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知養恬。知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無不容,仁也;道無不理,義也;義明而物親,忠也;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六繕性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六繕性

    繕性於俗,俗學以求複其初,崔雲:“繕,治也。”郭雲:“已治性於俗矣,而欲以俗學複性命之本。”案:宣本刪一“俗”字。據郭注,明有兩“俗”字也,然疑衍一字。蘇輿雲:“案當衍一俗字,學與思對文。言性與欲皆已為俗所汙,雖學、思交致,只...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九達生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九達生

    達生之情者,情,實也。不務生之所無以為;宣雲:“為無益之養者,生之所無以為也。”達命之情者,不務知之所無奈何。宣雲:“數之不可強者,知之所無奈何也。”養形必先之以物,成雲:“謂資貨衣食。”物有餘而形不養者有之矣;宣雲:“究竟...

  • 《莊子》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莊子》莊子•外篇•在宥第十一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也。天下不淫其性,不遷其德,有治天下者哉?昔堯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焉人樂其性,是不恬也;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人苦其性,是不愉也。夫不恬不愉...

  • 《國小·外篇》中的名言名句

    《國小·外篇》中的名言名句

    1、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出自:《國小·外篇》天、神:迷信的說法,指上天、神明。子:指你。無事人不知。——《國小·外篇》2、生平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出自:《國小·外篇》生平:畢生的所作所為,都是光明磊落的...

  • 《莊子》莊子•外篇•馬蹄第九

    《莊子》莊子•外篇•馬蹄第九

    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皁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八至樂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八至樂

    天下有至樂無有哉?有可以活身者無有哉?今奚為奚據?奚避奚處?奚就奚去?奚樂奚惡?宣雲:“言至樂活身之理俱有,不知人之取捨何如耳。”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善者,所遇順善。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一在宥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一在宥

    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文選謝靈運從宋公戲馬臺詩注引司馬雲:“在,察也。宥,寬也。”蘇輿雲:“在不當訓察,察之則固治之矣。在,存也。存諸心而不露是善非惡之跡,以使民相安於渾沌,正胠篋篇含字之旨。”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

  • 《莊子》莊子•外篇•天運第十四

    《莊子》莊子•外篇•天運第十四

    “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乎?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雲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仿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

  • 《莊子》莊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莊子》莊子•外篇•天道第十三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明於天,通於聖,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聖人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

  • 《抱朴子》外篇第二十四章崇教

    《抱朴子》外篇第二十四章崇教

    抱朴子曰:澄視於秋毫者,不見天文之煥炳。肆心於細務者,不覺儒道之弘遠。玩鮑者忘茞蕙,迷大者不能反。夫受繩墨者無枉刳之木,染道訓者無邪僻之人。飾治之術,莫良乎學。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志苟不固,則貧賤者汲汲於...

  •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自敘

    《抱朴子內篇》抱朴子外篇自敘

    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蓋古之有天下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洪曩祖為荊州刺史,王莽之篡,君恥事國賊,棄官而歸,與東郡太守翟義共起兵,將以誅莽,為莽所敗,遇赦免禍,遂稱疾自絕於世。莽以君宗強,慮終...

  •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莊子集解》外篇第二十二知北遊

    知北遊於玄水之上,登隱弅之丘,釋文:“弅音紛。李雲:‘隱出弅起,丘貌。'”而適遭無為謂焉。成雲:“此章並假立姓名,寓言明理。”知謂無為謂曰:“予欲有問乎若:汝也。何思何慮則知道?何處何服則安道?居處服習。何從何道則得道?”從...

  •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

    《莊子集解》外篇第八駢拇

    蘇輿雲:“駢拇下四篇,多釋老子之義。周雖悅老風,自命固絕高,觀天下篇可見。四篇於申老外,別無精義,蓋學莊者緣老為之。且文氣直衍,無所發明,亦不類內篇汪洋俶詭。王氏夫之、姚氏鼐皆疑外篇不出莊子,最為有見。即如此篇,首雲‘淫...

  •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五刻意

    《莊子集解》外篇第十五刻意

    刻意尚行,其意峻刻,其行高尚。離世異俗,高論怨誹,李雲:“非世無道,怨己不遇。”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宣雲:“非,猶輕。”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司馬雲:“枯槁,若鮑焦、介推;赴淵,若申徒狄。”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

  • 《莊子》莊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莊子》莊子•外篇•刻意第十五

    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遊居學者之所好也。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

  • 《莊子》莊子•外篇•篋第十

    《莊子》莊子•外篇•篋第十

    將為胠篋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篋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鐍之不固也。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故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

  • 《莊子》莊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

    《莊子》莊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

    田子方侍坐於魏文侯,數稱工。文侯曰:“囗((左“奚”右“谷”)工,子之師邪?”子方曰:“非也,無擇之里人也。稱道數當故無擇稱之。”文侯曰:“然則子無師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師誰邪?”子方曰:“東郭順子。”文侯曰:“然則夫子...

  • 《莊子》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莊子》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 山谷琴趣外篇的詞語意思及解釋

    山谷琴趣外篇的詞語意思及解釋

    山谷琴趣外篇【意思解釋】詞集。北宋黃庭堅(號山谷道人)作。三卷。傳世宋刻本收詞九十首,近人朱孝臧據明刻本《豫章黃先生詞》校補,補入八十九首,並附朱氏所撰校記。近人龍榆生有校點本。...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