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經典語錄 > 心情語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語句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經典語句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暴力教育能讓孩子變得順從,不會讓孩子變得聰明和懂事;能讓他們變得聽話,不會讓他們變得自覺和上進——暴力教育能得到一些暫時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兒童整體的墮落和消沉為代價的。通過打罵來促成孩子學業進步,結果只能讓孩子對學業產生厭惡;用打罵來讓孩子聽話,孩子只會變得更加逆反固執;用打罵讓孩子做個好人,孩子只會在責難下心理扭曲變態。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家長要建立這樣一種信心:不提分數或名次要求,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從家長的態度中知道,學習不是為了分數,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而是為了自己學會。他不對分數斤斤計較,才會最終獲得好成績。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教育全在細節中,每個看似微小的“好”、“壞”細節,對孩子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閱讀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和教師要儘量給孩子提供“好閱讀”,避免“壞閱讀”,這也是你給孩子提供良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不是穿了西服就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需要學會如何愛。學會愛是個很大的命題,需要慢慢去學,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罵孩子,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哪怕有的孩子永遠在生活細節上不精明,永遠有“像牛頓一樣”的毛病,只要不是什麼大事,請允許他有這些毛病。孩子的狀態是很不一樣的,我們應該允許這種差異存在。正是這種差異性構成了人的豐富性。牛頓如果整天因為不注意生活小節挨訓,他還能是牛頓嗎?愛迪生如果整天被苛責,他還能是愛迪生嗎?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詩歌是一塊精美蛋糕,我們把它送口中,只是為了品嚐它的香甜,不是為了某天向別人炫耀我吃過蛋糕,也不是為將來某一天可能餓肚子而儲存更多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它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它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被“魔杖”點中的孩子能力強。“魔杖”是什麼,就是課外閱讀。它有一種魔力,不顯山不露水地賦予孩子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閱讀的功能在於“薰陶”而不是“搬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他讀得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蘇霍姆林斯基發現,“人所掌握的知識的數量也取決於腦力勞動的情感色彩:如果跟書籍的精神交往對人是一種樂趣,並不以識記為目的,那麼大量事物、真理和規律性就很容易進入他的意識”。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一把相同的種子,灑到地裡,有的得到合適的水分和充足的日照,有的既乾旱又晒不著太陽,最後差異當然會很大。閱讀就是智慧的水分和陽光。想讓一個孩子變得更聰明,是多麼簡單啊,讓他去大量閱讀吧!書籍就是一根魔杖,會給孩子帶來學習上的一種魔力,能讓他的智慧晉級。愛讀書的孩子,就是被魔杖點中的孩子,他是多麼地幸運!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我們可以批評孩子,但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方式批評,以保護孩子自尊心、樹立自信心、培養他們某種能力為目的。凡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損害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家長要徹底戒除掉的。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孩子犯了一些小錯或闖了禍,不用你說他也會感到不好意思,感到內疚和痛苦。家長這時如果不顧及孩子的心理,再板起面孔說一些教訓的話,說一些早已說過的提醒的話,只會讓他覺得丟面子,覺得煩;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面子,為了表達對你嘮叨的不滿,可能會故意頂嘴或做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如果家長與孩子之間經常出現這樣教訓與反抗的態勢,孩子就會漸漸地真的對自己的錯誤不在乎,對家長的話無動於衷。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哲學家弗洛姆說,人可以使自己適應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質來適應的;人自身能適應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的文化,但他對這種適應的反應是變得軟弱和缺乏獨創性;人自身能適應壓抑的環境,但在這種適應中,人發生了神經病。兒童當然也能適應暴力作業,但暴力作業中含有的奴役、敵意、壓抑,會全面地破壞兒童人格與意志的完整和健康。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無菌艙裡培養不出體格健壯的人,靠消滅周圍正常聲音來成全學習的做法也沒有道理。在一個正常環境中備受打擾的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同樣容易受到打擾,真正打擾他的不是那個聲音,是他尋找聲音的習慣。孩子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家長不可能為孩子營造出每一種理想的生長條件。培養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就等於為他提供了能隨身攜帶的好環境。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家長一定要從內心認識到兒童成長需要“試誤”。孩子從生活中汲取的經驗與教訓,比你口頭講一百遍道理都印象深刻。“犯錯誤”是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只有修夠一定“課時”,他才能真正獲得舉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長要理解“過失”的價值,看到在孩子成長中,他的“過失”與“成就”具有同樣的正面教育功能。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哲學家弗洛姆的一句話值得家長們一千遍地體味:“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所以不要讓孩子給別人表演背詩,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背會了多少詩,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詩歌抱有單純的心境,也才能產生真正的好感。只有喜愛,才能談得上接受。如果一個人在讀詩中從沒有為詩中的情打動,從沒為語言的美震撼,從沒為智慧而深思,縱使他會背一萬首詩,也還是個不會讀詩的人。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想做一件事總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盡是藉口。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文字是一種抽象的語言符號,可以刺激兒童語言中樞的發展,並且這種符號與兒童將來學習中使用的符號是一回事,他們在閱讀中接觸得多了,到課程學習中對這種符號的使用就熟練而自如,這就是“讀字”可以讓一個孩子變得聰明的。而漫畫、電視和電腦都是以影象來吸引人,尤其電視,這種刺激訊號不需要任何轉換和互動,孩子只需要坐在電視前被動接受即可。看電視當然也可以讓孩子多知道一些事,但它的“讀圖”方式和被動接受性相對於閱讀來說,在智力啟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的不足有各種各樣。這肯定和我們的教育有關,應該是無意中包辦了不少本該由她自己乾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關,每個人的能力和弱點不一定表現在哪方面。我們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儘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儘量幫助她克服弱項。但這幫助不是熱心地幫她幹這幹那。知道家長不可能幫她一輩子,我們的“幫助”就是儘量讓她自己去做;我們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許她把事情做得一團糟。凡事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考慮、去做,多犯一些錯誤,才能慢慢學會做得不錯。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做個形象的比喻:學習能力的構建好比蓋房子,“語言系統”就相當於工具,“智力背景”相當於工程背景(地基勘探水平、工程設計水平、工人技術水平、施工管理水平等無形但重要的內容)。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個蓋房子過程就是件比較輕鬆的事,也能保證質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不說謊”是人生幸福的基本保障,一個假話連篇的人,即使他以世俗的標準看有多麼“成功”,他實質上也不是個幸福的人,因為他的道德一直懸空著。說謊和厚臉皮往往聯絡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知羞恥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諾言產生出來的” 。說謊的次數多了,他自己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一個人的道德也隨之開始墮落了。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現代心理學代表人物關於學習理論可概括為二點:一是思維發展與語言系統的發育有密切關係,二是學習新知識依賴已有的智力背景。“閱讀”是一種以語言符號為媒介,包含有豐富的、超越現實生活內容的活動,會讓閱讀者的“語言系統”發育得更好,同時可以讓他的“智力背景”更為豐富,從而使得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更強。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你看他總是用“象牛頓一樣”的眼光,他就會真的越來越像牛頓。“像牛頓一樣”,這不是一句表揚,而是批評。牛頓在日常生活中不用心,會犯很多低階錯誤。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蒙臺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早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 打罵的方式絕不可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只能讓他的心理扭曲。一個心理殘疾的人,遠比一個生理殘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層可怕。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人的不足有各種各樣。這肯定和我們的教育有關,應該是無意中包辦了不少本該由她自己乾的事;也可能和人的天性有關,每個人的能力和弱點不一定表現在哪方面。我們意識到了這些問題,一方面是儘量接受,另一方面是儘量幫助她克服弱項。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知道家長不可能幫她一輩子,我們的“幫助”就是儘量讓她自己去做;我們要做的,主要是“有耐心”,允許她把事情做得一團糟。凡事應該讓孩子自己去考慮、去做,多犯一些錯誤,才能慢慢學會做得不錯。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每年都來的意義不在於禮物本身,而在於這份驚喜,驚喜是另一層更有價值的享受。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