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

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制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現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挾天子以令諸侯

戰國中期,秦國因為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逐漸強大起來,便開始謀求開疆擴土。那麼,先攻打哪裡最好呢?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0xx年),大臣司馬錯和張儀在秦惠王面前就此問題展開了一場爭論。

張儀說:“我們先跟魏國和楚國搞好關係,然後出兵三川(今河南洛陽一帶,因境內有黃河、洛河、伊河三川,而稱為“三川”之地),堵住韓國的要塞,再讓魏、楚兩國配合我們,就可以攻佔新城(今河南伊川縣西)和宜陽(今河南宜陽西),逼近東西二週的城郊,討伐周王。周王自知沒有人能救他,必然會獻出象徵天下王權的九鼎寶器。我們九鼎在手,地圖、戶籍在握,挾持天子然後向天下諸侯發號施令,這就是王業啊!那小小的蜀地,不過是僻遠之土,夷狄居住的地方。俗話說‘爭名於朝,爭利於市’,三川和周室就是天下的‘朝’和‘市’。我們放著這樣的好地方不去,卻偏偏要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去佔領蜀地那個窮鄉僻壤,這不是離大王的霸業越來越遠嗎?”

司馬錯只是微微一笑,搖了搖頭說:“事情不會像你說的那樣簡單。”說著,他把臉轉向惠王,伸出三個手指說:“大王,下臣聽說,要想成就霸業,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富國,二是強兵,三是要天下人響應。要想富國,就要想辦法開疆擴土;要想強兵,就要使百姓豐衣足食;要想讓天下人響應,就要廣施德政。這三個條件具備了,大王一統天下的霸業也就完成了。現在大王您地少人稀,下臣覺得還是應從容易的地方入手。蜀地地域偏遠,是戎狄之邦,首領暴虐,國內混亂不堪。我們秦兵一到,就如同猛虎進了羊群,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可以佔領蜀地。我們有了那裡的土地,擴大了疆土,從那裡得到的財物可以使我們的百姓生活得更好。我們的軍隊不受損失,蜀地的百姓也不受傷害,而我們還獲得了除暴安良的好名聲,豈不是名利雙收嗎?”

司馬錯說到這裡,轉頭對張儀說:“你說要攻韓、劫持天子。天子力量雖弱,但眾諸侯表面上還得尊崇他,我們根本就沒有必要擔這樣的惡名。其他六國地域相連,他們一旦看清了利害關係,必然會聯兵抗秦。憑我們現在的力量,滅掉蜀國是不會有問題的,但要擊敗六國的聯軍,恐怕還不行,那又何必自找麻煩呢?”

秦惠王最後決定採用司馬錯的主張,立刻興兵伐蜀。蜀地被征服後,秦國更加富強,諸侯國相比之下更加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