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更是造就了大量能夠反映勞動人民智慧的成語。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利令智昏成語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的主人公簡介

趙王,中國古代王號、王爵。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0xx年),趙國君主趙雍正式稱王,即趙武靈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趙王。趙國共歷6位趙王。“趙”於是逐漸成為今河北邯鄲、一代的傳統地名,後世多有分封趙王,也有自立的趙王。歷史上較著名的趙王如趙王遷、劉如意、司馬倫、石勒等。另外,有同名人物。“趙王”在課文《甘羅十二為使臣》時出現。

趙勝(約前320xx年-前251年),戰國四公子之一,趙國貴族。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因賢能而聞名。刻於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

他禮賢下士,門下食客至數千人,和朋友關係處理的很好。但不注意禮貌對待平民,後在一名門客的指導下和平民搞好了關係,威名大震。

趙勝初為趙惠文王之相,趙惠文王死後,又為趙孝成王之相。趙孝成王七年(前259),長平之戰後,秦軍進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長達三年之久。趙王派趙勝向魏和楚求援。九年,食客毛遂自告奮勇,同趙勝去楚國求援,說服了楚王,派春申君率軍救趙。此即“毛遂自薦”。援軍到來之前,邯鄲城內兵困糧盡,趙勝盡散家財,發動士兵堅守城池。直到楚軍和魏信陵君援兵趕到,解邯鄲之圍。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的典故

戰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為了爭奪土地,經常發動戰爭。秦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韓國的一塊土地野王。在野王鄰近有另一塊土地上黨,他們的地方官員看到野王輕易地就被秦軍攻下,怕上黨也守不住,就寫信給趙國,表示願意歸順,希望得到趙國的庇護。

趙國的君臣們對於要不要接受上黨的歸順,意見不一,大家展開激烈的爭論。平原君趙勝說:“上黨這麼大塊的地方,我們不用出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為什麼不要呢?”平陽君反對說:“就是因為不花力氣得到好處,輕易要了,恐怕會招來大禍。”趙王因為不想失去這塊到嘴的肥肉,便支援平原君的主張,並且派他去接收上黨,把它劃為趙國的領地。秦國知道後,認為趙國存心和自己作對,就命令白起率大軍去攻打趙國。結果趙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被秦軍殲滅,國都邯鄲也被圍困,後來平原君帶毛遂去楚國,說服楚王聯趙抗秦,最後楚國出兵,才解除了趙國的邯鄲之圍。

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眼前可以獲得上黨土地的利益,而差點導致趙國滅亡。後人便形容他們的行為是“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的啟示

沒有不花力氣就能得到的好處,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慾薰心,往往會喪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來,就像故事裡趙王和平原君因為貪圖一時的利益,差點導致趙國滅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人說的“淡泊明志”“無欲則剛”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利令智昏成語故事的延伸

【注音】lì lìng zhì hūn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贊》:“鄙語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貪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兵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解釋】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圖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麼都忘了。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貪財

【近義詞】見利忘義 利益薰心 貪利忘義

反義詞】見利思義 一芥不取

【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