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成語故事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

成語故事的教育價值1.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一個好的成語故事,語言規範,簡潔明瞭,都是經過提煉、淨化後的語言。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歡迎閱讀參考!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篇一:一衣帶水的故事

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於統一中國,在北方實行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國力大增。而當時長江南岸的陳朝後主陳叔寶卻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雖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卻依恃長江天險,並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一次,隋文帝向僕射高穎詢問滅陳的計策,高穎回答說:“江南的莊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們在他們的收穫季節,揚言出兵,他們一定就會放棄農時,屯兵防守;他們作好了準備,我們便不再出兵。這樣來幾次,他們便不會相信。等他們不作準備,我們突然真的出兵渡江,便可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的糧食不像我們北方屯積在地窖中,而屯積在茅、竹修建的倉庫中,我們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燒燬它,如果連燒幾年,陳朝的財力就大大削弱了,滅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採取了高穎的計策,經過七年的準備,在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陳。出發前,他對高穎說:“我是天下者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夠因為一條像衣服帶子一樣狹窄的長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那裡的老百姓嗎?”隋文帝志在必得,派晉王楊廣為元帥,率領五十萬大軍渡江南下,向陳朝的都城建康發動猛烈的進攻,並很快就攻下建康,俘獲了陳後主,滅掉了陳朝。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篇二:力不從心的故事

東漢時,班超受明帝派遣,率領幾十個人現使西域,屢建奇功。然而,班超在古西域經過了27個年頭,年事已高,身體衰弱,思家心切,於是就寫了封信,叫他的兒子捎至漢朝,請求和帝劉肇把他調回。此信未見反應。他的妹妹班昭又上書皇帝,申明哥哥的意思。

信中有這樣的幾句話:“班超和他同去西域的人中,年齡最大,現在已過花甲之年,體弱多病,頭髮已白,兩手不遂,耳朵不靈,眼睛不亮,扶著手杖才能走路…… 如果有淬不及防的暴亂事件發生,班超的氣力,不能順從心裡的意願了,這樣,對上會損害國家的長治之功,對下會毀壞忠臣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實在令人痛心呀!”

和帝劉肇被深深地感動了,馬上傳旨調班超回漢。班超回到洛陽不到一個月,就因胸脅病加重而支世,終年71歲。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篇三:比肩接踵的故事

楚靈王知道晏嬰長得矮小,就和大臣們定計,想戲辱他。

晏嬰到了楚國郢都,可是城門緊閉。一個楚國的衛兵把晏嬰領到一扇新開的小門前,請他從小門進城。晏嬰冷笑一聲,說:“這是狗洞,出使狗國從這兒進;我出使楚國,怎能從這裡進!”楚靈王反被晏子戲辱,只得大開城門,迎晏嬰進城

楚靈王還想戲弄晏嬰,在接見時,第一句話就問:“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嬰大聲回答:“我國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麼說沒有人?”楚靈王笑著說:“既然有人,為什麼叫你這個矮子出使我國呢?”晏嬰嘆口氣說:“我國那些體面能幹的使臣,到有賢君的國家去了。”晏嬰加重語氣說:“像我這樣無用的人,只好來見你了。”

兒童成語故事短一點的篇四:一毛不拔的故事

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項放踵,利天下,為之。

墨子,名翟,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

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叫楊朱的哲學家,反對墨子的“兼愛”,主張”貴生”“重已”,重視個人生命的儲存,反對他人對自己的侵奪,也反對自己對他人的侵奪。

有一次,墨子的學生離滑釐問楊朱道:“如果拔你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到好處,你幹不幹?”

“天下人的問題,決不是拔一根汗毛所能解決得了的!”

離滑釐又說:“假使能的話,你願意嗎?”

楊朱默不作答。

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儒家學派代表孟子就此對楊朱和墨子作了評論:“楊子主張的是‘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幹的,而墨子主張‘兼愛’,只要對天下人有利,即使自己磨光了頭頂,走破了腳板,他也是甘心情願的。”

標籤:成語故事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