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兒童故事

南宋故事:岳飛乃大鵬金翅鳥轉世

《說岳全傳》中寫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但那畢竟是小說,不足以證明。但這段設岳飛出身為大鵬金翅鳥轉世的精彩文字,卻意蘊深藏。不僅沿繼家傳系統中“大鳥”之說,又折射出宋代社會現像,更包含著佛家的典故。

南宋故事:岳飛乃大鵬金翅鳥轉世

中國許多古人的筆記類記述中保留了很多轉世的事蹟,從中可見,轉世現象在古代民間很多見,人們也普遍認同輪迴之說。這些記載,包括天人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轉世,也有很多是靈異神物的轉世。宋人的筆記中就有大量異物轉世的記載。《說岳全傳》的作者思維反應了中國古人對世界和人生的認知特點。

《說岳全傳》篇首一段故事文字不多,約千餘字,地位極其重要。以轉世故事,奠定全文敘述框架。從某篇來看,作者的造詣相當精深。所謂家國宿怨,盡隱其中,蘊含著豐富、深遠的寓意,充滿了奇幻色彩。

人物轉世淵源關係簡述如下:如來說法,女土蝠撒臭屁,護法大鵬金翅明王啄死女土蝠,女土蝠轉世為秦檜之妻,大鵬鳥轉世為岳飛;徽宗皇帝郊天表章誤寫“玉皇大帝”為“王皇犬帝”,玉帝發怒,命赤須龍下界, 轉世為女真國兀朮;大鵬鳥啄瞎“鐵背虯王”左眼,啄死團魚精,“鐵背虯王”轉世為秦檜,團魚精轉世為万俟禼(讀:mò qí xiè)。

大鵬金翅鳥的溯源

大鵬之說中國古已有之。道家莊子曾雲:“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冀若垂天之雲。……鵬之徙於南溟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莊子·逍遙遊》)其後的《列子》、《晏子春秋》中也有對大神鳥非凡氣勢和恢巨集體態的讚歎與記敘。莊子、列子等得道之人,具備常人難以想象的超常能力,他們筆下的大鵬,並非什麼想象和預言,而是其所在境界中見到的實有。

金翅鳥之說源自佛經。金翅鳥在佛典中被譽為鳥族第一,威力巨大,形狀“有如意寶珠以為瓔珞,變化萬端,無事不辦。身高四十里,衣廣八十里,長四十里,重二兩半。”(《法苑珠林》引《長阿含》及《增一經》卷十)

佛經中的金翅鳥是佛的護法神之一,大鵬鳥是金翅鳥在世間的化身。因此大鵬和金翅鳥其實同屬一物。佛道兩家雖對它所述名稱不同,而外貌、體態、氣勢、威力描述卻類似,皆具有超乎尋常的威力。《說岳全傳》中作者合稱之為“大鵬金翅鳥”。 岳飛天賦的的英雄氣質、傳奇勇力,恰如大鵬金翅鳥的神聖高潔、英雄威猛;說岳飛是大鵬金翅鳥轉世,也使岳飛一生的性格命運帶上了天命意味。

金翅鳥食龍、自焚的意蘊

“金翅取龍”的典故在佛經中很常見。《阿含經》等多部佛經詳盡敘述卵生、胎生、溼生、化生諸種金翅鳥取食卵生、胎生、溼生、化生諸龍情狀。概而言之則如《法苑珠林》從經書中所引:“金翅鳥王名曰正音,於眾羽族,快樂自在,於閻浮提,日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其實,中國翻譯的佛經中的這個“龍”,在印度佛經原文中是指一種毒蛇,不同於中國人熟知的龍,中國人有時為了區別龍,而稱蛇為小龍。金翅鳥以食蛇為生,是蛇的天敵。大鵬金翅鳥在高空飛翔,象徵光明與生命;蛇在地底生活,象徵黑暗與死亡。《說岳全傳》篇首構思取其寓意,岳飛、兀朮分別為大鵬鳥、赤須龍轉世,在秉性上,已先天被賦予了善、惡意義。善定勝惡,大鵬鳥為赤須龍剋星,因此書中嶽飛之勝,兀朮之敗,以及二者之對立立場早已暗蘊佛典之喻。

《法苑珠林》中記載,金翅鳥因食毒蛇、發火自焚,其心化為明珠、為如意珠。如鳳凰涅盤之莊嚴重生。這恰如岳飛一生追求理想如飛蛾撲火、奮不顧身之自我犧牲、捨生取義,以及死而復生、精魂不滅。金翅鳥自焚形象以豐富而鮮明的寓意,暗喻岳飛內在秉性,既光明遠大,又高潔雄壯;既神武有力,又捨生取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