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寓言故事

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規範,也是革命傳統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寓言故事裡誠實守信的人都會有好運氣,否則就不會有好的下場。在生活中也同樣如此。下面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用!

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

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篇1: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

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

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篇2:萬字難寫

汝州農村有個老翁,家道殷實,十分富有。可是他祖祖輩輩都是文盲,連“之乎者也”等最簡單的字都不認識。不識字幹很多事都極不方便,老翁嘗夠了苦頭,決心讓兒子唸書識字。

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後就寫給老翁看:“我學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得用功,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第二天上學,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麼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彷彿悟到了什麼,學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學成了。現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麼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

見到兒子這麼聰明,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帖。兒子滿口答應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 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麼了?”等了又等,老翁終於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裡去催促。 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

兒子正拿著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著,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麼多,他為什麼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學習只滿足於一知半解,那和這個笨兒子又有什麼兩樣呢?

誠實守信寓言故事精選篇3:丟掉"誠信"的背囊之後

有一個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出發時風平浪靜,說不清過了多久,風起浪湧,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渡難關."

看年輕人哪一個都不捨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水裡. „„

年輕人把"誠信"拋進了水裡,艄公憑著嫻熟的技術將年輕人送到了彼岸.艄公淡淡地說:"年輕人,我跟你來個約定:當你不得意時,就回來找我."年輕人隨意地答應著,卻不以為然.他以為,有了身上的六個背囊,他是不會有不得意的一天. 不久,他就靠金錢和才學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憑著榮譽和機敏,他睥睨商界,縱橫無敵;而健康和美貌更是令他春風得意,娶得如花美妻.他逐漸地忘記了擺渡的艄公,忘記了被拋棄的"誠信".

最近,已到中年的他無數次在夢裡驚醒.但這次卻是電話鈴聲叫醒,電話那頭傳來驚恐急躁的聲音:"老大,我們這邊現在不能動手,請指示."他似乎也開始慌張失措:"無論什麼原因,都必須按原計劃進行!"也不知怎麼掛的電話.多年來,他欺騙了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對手和親人:

他多次將商品以次充好,他承包的建築全是豆腐渣工程;他透支著他的榮譽和才能,勸說身邊所有人投資於他,卻把資金用於販賣毒品和軍火走私;他出入高樓大廈,天天酒池肉林,熱衷於夜生活,他的健康和美貌悄然飛逝;他一擲千金,豪賭無度,他揹負妻子,頻頻外遇.

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他沒有誠信!因為沒有誠信,他失卻榮譽,金錢以及他的事業,愛情等一切,這時,他想起了艄公的話.從監獄裡出來,他直奔渡口.艄公已不在,只有那裡一條小船依稀當日模樣.那時的年輕人也已垂垂老矣.

從此,渡口多了一個老艄公,無人過渡時,人們總能看到他獨自搖晃在風浪中,似乎在尋找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