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故事集

哲理教育智慧故事

故事集9.29K

今天,我們一起聆聽別人的教育故事,分享他人的育人智慧。 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哲理教育智慧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哲理教育智慧故事

哲理教育智慧故事篇一

小時候父親做的一件事情,一直到今天還讓我記憶猶新。

父親是個木工,常常幫別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會把別人廢棄不要的碎磚爛瓦撿回來,或一塊兩塊,或三塊五塊。有時候走在路上,看見路邊有磚頭或石塊,他也會撿起來放在籃子裡帶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裡多出了一個亂七八糟的磚頭碎瓦堆。我搞不清這一堆東西的用處,只覺得本來就小的院子被父親弄得沒有了迴旋的餘地。直到有一天,父親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開始開溝挖槽、和泥砌牆,用那堆爛磚左拼右湊,一間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父親把本來養在露天到處亂跑的豬和羊趕進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掃乾淨,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羨慕的院子和豬舍。

當時我只是覺得父親很了不起,一個人就蓋了一間房子。那時我家窮得幾乎連吃飯都成問題,但我父親沒有放棄,日復一日撿磚頭碎瓦,終於有一天有了足夠的磚頭來造心中的房子。

後來的日子裡,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在我做事的時候,我一般都會問自己兩個問題:一是做這件事情的目標是什麼,二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夠把這件事情做成,之後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磚頭不是一天就能撿夠的。

哲理教育智慧故事篇二

我哥當年是個搖滾迷。他有滿滿一抽屜的搖滾磁帶,一把慄紅色的吉他。有一年暑假他從市裡回來時,穿一件黑色文化衫,上面印著一個外國人頭像,戴紅星貝雷帽,表情嚴肅。我們覺得真難看,我哥天天穿著它,捨不得脫下來洗。那時的他,又高又瘦,微駝著背,一臉深刻痛苦的表情,真是酷啊。

據說搖滾代表人類的憤怒。

我哥是有理由憤怒的。都說天道酬勤,也不盡然。我哥學習十分刻苦,他的檯燈,從來都是半夜12點滅,又在早晨5點鐘亮起,眼皮一扒就開始背書。我疑心他的高度近視眼,就是天天一起床就看書,不洗臉,硬瞅的。

我哥這樣苦讀,大學聯考分數也只夠上市裡的技校。當然,那個時候考上大專就可以請街坊喝酒了。我媽說,我兒考不上大學,我不怪他,他盡力了。

畢業後我哥進了一家國企,沒幾年,被一家大型外企全盤收購,24小時機器不歇,人不歇,三班倒。外企牆上貼著標語:如果你不能奉獻智慧,那麼請你奉獻汗水。

我一度以為,我哥從晚上10點到凌晨6點,在操作檯前是坐著的。去年有次閒聊,他笑道,哪裡能夠坐著呢?是站著的。他那樣平淡的語氣,好像這麼站一夜,年復一年的,是不足為怪的一件事。

這個工作我哥幹了八年。愚公移山一樣,房貸一月月的,快還完了,侄女成績優秀,一解我哥當年苦讀之囧。所以當我哥興奮地宣佈他準備跳槽的時候,得到我們的一致支援——沒日沒夜這些年,他說自己想有個新的人生規劃了。

事情緣於過年時的一次同學聚會。有個當年成績差得一塌糊塗的同學發跡了,在講了一遍自己傳奇的奮鬥史後,他捏著酒杯摟著我哥肩膀說,到我這來一句話!我哥當了真,年後就辭職了。

醉話怎麼可以當真呢?事實上對於沒有特長的我哥來說,不那麼容易安排崗位。

我哥在其後半年裡,基本閒在家裡。我們一開始想,到哪裡也有一碗飯吃,但是找了幾個事都沒做長久。突然沒了收入,積蓄一點點掏空了,我哥家裡天天雞飛狗跳,侄女考試也發揮失常……事情層出不窮,直到我哥終於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

這個新工作,薪水微薄,卻很清閒,幹兩天休一天。我們都很知足,累了這些年,也能輕鬆一下了。至於錢的問題,我和弟弟自給之外,略有餘力可作貼補。說起這些話,是在端午。全家團聚,飯畢我們兄妹幾個在小院裡閒聊,這樣寬慰著我哥。

夜色裡,看不清我哥的臉。他本就寡言,近來話更少了。只看見他勾著頭,站在葡萄架下,菸頭一明一滅。

端午一過,天說熱就熱了。走在樹蔭下,也覺熱浪襲人。城市大搞建設,路邊正在挖天然氣管道。幾個戴黃頭盔的工人在施工,半天的功夫,已挖了一大堆泥,高高地堆到路邊。

我下班時踮著腳走過,突然看見積著水的管道里,那個又高又瘦,長筒靴踩在黃泥漿裡,眼鏡順著汗水快滑到鼻尖的工人,不是我哥麼?算算正好是他的休息日。我沒有喊他,嗓子眼被堵上了。陽光這樣白亮灼人,眼前一片模糊……

我哥從小到大,一直很努力,不偷懶,不貪心,很呆板,很笨拙。生活於他而言,從來沒有一點偷閒取巧的可能。

這樣的人,在這世上佔了沉默的大多數。現實乏善可陳,幸而有人間樂趣種種。有人嗜煙,哪怕一包紅梅;有人好酒,哪怕一瓶二鍋頭;有人摸著牌可以不眠不休。這些都是快樂,真實的快樂。

而我哥,在埋頭死扛之外,何以解憂?說來奢侈,仍是他那一抽屜聽舊了的磁帶,他那把已經磨破的老吉他。他仍然酷愛的切·格瓦拉,睜著一雙倔強的眼睛,據說那裡面有一種東西叫堅韌。人的堅韌,是一叢鮮花,在瓦礫裡也能驕傲地綻放。

哲理教育智慧故事篇三

沉默是金,人們常說。這話還被寫成大字,鑲在框裡,貼在很多牆壁上。人們用它來告誡自己:言多必失,少說多做,禍從口出,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總之,能閉嘴的時候就閉嘴。

但是馬丁·路德金說過:歷史將記取的社會轉變的最大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

歷史上無數悲劇源於集體沉默。二戰期間,普通德國人大多已經隱隱知道那些被推上火車的猶太人的下場,但是他們對此不聞不問,照常買牛奶麵包,上班下班,並對迎面走來的鄰居溫和地問候“早上好”。

今天的中國,朋友們聚餐,點龍蝦魚翅燕窩,結賬的時候在座的人中有公職的那位“要一張發票”,這上萬塊錢的餐費最後攤到了誰頭上,不會有人追問。

“房間裡的大象”,在英文裡,意指所有那些觸目驚心地存在卻被明目張膽地忽略甚至否定的事實或者感受,用作者澤魯巴威爾的話來說,就是那些“我們知道,但是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該知道”的事。

在一個電視相親節目中,嘉賓們七嘴八舌分析某個相親失敗的男人哪句話說錯了、哪個表情不當,卻絕口不談他的職業是廚師或者鞋匠的事實,這時候,電視螢幕裡站著一隻大象。

有些時候,沉默也許是起源於善意和禮貌,比如在臨終親友面前,我們不願意談起他們的病情,比如和一個口吃的人聊天,我們假裝注意不到他的口吃。但是另一些時候,沉默源於怯懦。人們害怕權力,害怕高壓,害怕失去升官發財的機會,害怕失去房子車子,於是沉默成了自我保護的機制。高貴是高貴者的墓誌銘,沉默是沉默者的通行證。

另一些時候,人們所恐懼的,甚至不是利益上的損失或者肉體上的暴力傷害,而是精神上被自己的同類群體孤立。出於對歸屬感的依戀,他們通過沉默來實現溫暖的“合群”。

所以,沉默的人數越多,打破沉默就越難——因為當越來越多的人捲入沉默的漩渦,從這個漩渦中掙脫出來需要的力氣就越大。歷史上的先知,往往命運悲慘。面對第一個站出來大喊“屋子裡有大象”的人,人們往往不會順著他的手指去看有沒有一隻大象,而是怒斥他為什麼吵醒了自己的好覺。甚至,他們會因為那個人的勇氣映照出自己的怯懦而惱羞成怒,你那麼大喊大叫幹什麼?譁眾取寵、愛出風頭、不識時務、神經病。“沉默如癌細胞般分裂生長”,房間裡的大象就這樣在“合群”的人們的相互擁抱中越長越大。

好在隨著大象越長越大,作者指出,它被戳破的可能性也隨之加大——因為隨著大象越來越大,掩蓋這隻大象所花費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並且,目擊者的增多也意味著出現“叛徒”的可能性在增大。最終,孩子小聲的一句嘟嚷“皇帝沒穿衣服”,就可能使這隻充氣大象迅速地癟下去。二戰之後,德國人紛紛睜開閉上的眼睛,可惜,在眾人眼睛的這一閉一睜之間,已經有無數人成了沉默的祭品。

拒絕發聲並不奇怪,因為發聲不但需要勇氣,而且意味著承擔。談論全球變暖意味著我們要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意味著我們可能要選擇不買車、少開暖氣和空調、刻意節約用水。所以,沉默是金。但是大象並不會因為你不談論它而消失,你可以不談論它,甚至不談論這種不談論,但是全球還會繼續變暖……

直視我們生活中的沉默,人們習慣於用政治或社會的壓制來為自己的沉默辯護,卻往往忘記了正是自己的沉默在為這種壓制添磚加瓦。我們儘可以堵上自己的耳朵或者捂上自己的嘴巴,但是當房間裡有一隻大象時,它隨時可能抬起腳來,踩碎我們天下太平的幻覺。

標籤:哲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