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經典的抗日故事

歷史故事即生動又有趣,符合現代國中生的心理狀態,而且也更符合現代國中思維發展的需要,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經典的抗日故事。

經典的抗日故事

經典的抗日故事1:為抗日當了3年情報交通員

謝傳興,1920xx年,出生在湖北省鍾祥縣胡集區白雲鄉石巖村。在當地村裡有座“石巖寺”,而在上個世紀40年代初,石巖寺裡是一所保級(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行政機構是縣、鄉、保、甲制)學校,學堂的教書先生叫劉光植,別名“杜光梓”,還有一位先生姓邱。後來才知道,他們都是地下黨成員,劉光植是黨支部書記。

因為是窮人家的孩子,謝傳興沒能上學讀書,每天放牛時,就偷偷到學校聽先生們講課。久而久之,謝傳興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教書先生也漸漸對這個小夥子有了好感。“一天下午,劉先生問我叫什麼,我告訴他說‘我姓謝,母親是在逃難時一個山洞裡生下的我,所以我沒有大名,只有小名叫山’。他沉思片刻後說‘我給你取名叫謝傳興,好嗎?’我當時高興極了,又蹦又跳的。”謝傳興回憶說。

1942年,謝傳興15歲,劉先生見小夥子忠厚、老實,就讓他幫忙送情報。由於好奇,謝傳興問是什麼情報?劉先生嚴肅地說:“不該問的不要問,情報比命更重要,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只要安全送到對方就行了。”最後告知了相互的接頭暗號:雙方以各自的姓分解成的名字(如胡字為古月,謝字為言身寸)對接。

謝傳興以賣柴作為掩護,把情報裝在豬尿泡(一節洗乾淨的豬腸子)裡,然後藏在一根粗柴的縫裡。從石巖寺到胡集街上有35里路程,要經過日本鬼子和偽軍把守的黃土包、大浴口和胡集街頭3道關卡。過黃土包關卡時,一鬼子用“三八大蓋”頂住謝傳興的胸口問道:“你的什麼的幹活?”“太軍,我的賣柴的幹活。”謝傳興機智地答道。“我那時面黃肌瘦、皮包骨,黑得像炭一樣,身上穿得破爛,一雙布鞋沒有後跟,腳趾都露在外面。旁邊一翻譯見狀,扒光我的髒衣服,進行檢查。我人小膽子大,不驚不慌。那翻譯在鬼子耳邊嘀咕幾句後說‘你快快的開路開路。’翻譯還給我寫了一張‘已檢查’的紙條。此後,這紙條成了我每次過關卡的‘通行證’。”據謝傳興回憶說。

到了胡集街上,謝傳興問了好多家飲食店老闆要不要“古月”柴,他們都搖頭不要。謝傳興又來到一家做粑粑的門前問:“師傅,你要古月柴麼?”店家說只要“言身寸”。在收柴時,謝傳興示意了一下眼色,店家老伴當然也是心知肚明,給了謝傳興兩個“粑粑”充飢。並說:“你等會,我去去就來。”不一會兒,店家老闆把一張紙條塞給了謝傳興,再三囑咐要安全交給劉先生。後來,謝傳興知道了做粑粑的人姓“胡”,每次接到他送的情報後,就馬上轉送到街上一開藥鋪的老闆,而他們都是新四軍抗日地下黨單線聯絡的交通員和管胡集、王家集、轉頭灣3個鎮的交通總站站長。

為了以防敵人的檢查,謝傳興也是經常變換藏情報的方式。有時藏在鞋幫裡,有時藏在打溼了的衣領裡或斗笠裡。敵人見謝傳興經常挑柴去趕集,也就放鬆了提防,檢查也不像剛開始時那麼嚴了。

1943年,春節臨近的一天,學堂的邱先生交給了謝傳興一項特殊任務:要護送一位先生到王家集找一個人。先生是生意人模樣的打扮,騎在驢子上,而謝傳興就牽著驢子前行。當走到夏家河日偽關卡時,敵人要檢查,那先生就說:“太軍、老總,我們是到宜城做生意進鹽貨去的。”並從身上拿出一張經商的手續,鬼子看後又搜查了兩人的全身,沒發現什麼疑點就放行了。“我們剛跨進一農家大門,就聽先生喊了對方一聲‘王書記’。原來,我護送的先生叫許超,是北山區委書記,是專程去跟王全國(襄西特委書記)彙報工作的。”謝傳興激動地說,“第二天,我們沒有走原路,而是改走大浴口,順利回到了北山抗日根據地。”

從1942年一直到日寇投降,3年時間裡,謝傳興護送新四軍抗日情報人員和情報達35次之多,並且做到了“保密無誤”,為抗日戰爭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典的抗日故事2:民族英雄吉鴻昌的故事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20xx年前,當懵懂年少的我讀到國小課本《我是中國人》一文時,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後來,老師告訴我,這位英雄就是民族英雄吉鴻昌。

據《扶溝歷史人物》(高銀芳著)記載,1895年10月18日,吉鴻昌在扶溝縣呂潭鎮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呱呱墜地。1920xx年,18歲的他逃離當學徒的雜貨行後,到漯河郾城(今漯河市郾城區)馮玉祥部投軍。入伍後,他吃苦耐勞,作戰勇猛,為人正直,不畏權勢,被馮玉祥看中,並於1920xx年調入手槍隊當連長。1920xx年7月,馮玉祥部隊被改編為陸軍第十一師時,吉鴻昌升任營長。歷任旅長、師長、軍長,寧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10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1932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吉鴻昌聯合馮玉祥、方振武組建抗日同盟軍,任前敵總指揮。曾率部收復康保城、寶昌城、沽源縣、多倫城。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11月24日遇難。1945年,黨中央決定授予吉鴻昌“革命烈士”稱號。20xx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吉鴻昌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1920xx年,第十一師移防河南信陽,吉鴻昌順路回到闊別近20xx年的扶溝縣呂潭鎮。回到家後,因時間緊迫,吉鴻昌首先向父母袒露胸臆:在軍隊中我吃了不少苦,但是我也大開了眼界……而我深深感到沒有文化的苦楚……在常德,從軍官教導團畢業後,我就聯想到家鄉的窮哥們,因為生活所迫,失去了上學的機會……這時我萌生了攢錢辦學的念頭……”父親吉筠亭聽完兒子的訴說後,極力贊同吉鴻昌在呂潭鎮辦學的決定。

吉鴻昌把自己積攢的100多塊銀元全部拿出,在父親和鄉親們的幫助下,借用呂潭鎮陝西會館西院(即呂潭鎮大王廟廟址)北大殿3間、西廂房3間、東西陪房4間和3間過廳共13間房為校舍,創辦了“呂北初級國小”。吉鴻昌規定,學生一律免收學費,並免費供給書籍、文具,家庭特別困難的,還提供衣服、鞋襪等特別資助。隨後,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到1933年前後,超過扶溝縣立中學,號稱“豫東第一”。

1920xx年,吉鴻昌任師長後,“呂北初級國小”也隨之發展。兩年後,學校添招高小班,成為完全國小。因校舍不夠用,高階班暫時在吉氏宗祠上課,並更名為“私立中山學校”。次年10月,學校在河南省教育廳備案後,吉鴻昌派祕書郝子固、馬遐福等人回學校擔任校長。

新中國成立後,學校先後被改為“呂潭完小”和“呂潭中學”。1978年,為紀念學校創始人吉鴻昌將軍,當地政府將校名改為“吉鴻昌學校”,並聘請吉鴻昌將軍的女兒、天津市原政協吉瑞芝為該校名譽校長。

1920xx年7月,蔣介石、馮玉祥徐州會議後,大批共產黨人被“禮送”離隊。在第十九師,吉鴻昌不僅沒有“送客”,還暗中保護了一批共產黨員。同年7月,吉鴻昌率部在平定甘肅匪亂後進入寧夏,趕走寧夏省副主席門致中,自任省主席兼軍長。就職後,他大刀闊斧地整治軍隊和吏治,大力推行回漢合作的民族政策。

1920xx年至1930年初,蔣、馮戰爭爆發,吉鴻昌被馮玉祥委任為陸軍第十一師師長,率部參戰。1930年9月,馮玉祥戰敗後,吉鴻昌被迫接受蔣的改編。

1930年11月,蔣介石發動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吉鴻昌多次以各種託詞,按兵不動。

1931年3月,蔣介石發動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二次“圍剿”,嚴令5月底“完全肅清”鄂豫皖蘇區的紅軍。吉鴻昌拖到4月22日才率部出發,並暗囑各部遇到紅軍時只准朝天放槍,並故意沿途給紅軍丟下槍支彈藥和大米、白麵。

1931年5月,吉鴻昌讓中共地下黨員路耀林組建游擊隊,專門負責接送來往於蘇區的“密使”。為安排和幫助吉鴻昌進一步瞭解蘇區和紅軍,中共地下黨特地安排吉鴻昌祕密到蘇區參觀。

1931年夏,正當吉鴻昌與黨和紅軍暗中聯絡、密謀起義時,被蔣發現,起義夭折。同年8月,蔣介石解除吉鴻昌的兵權,強令他“出國考察”。啟程時,“九一八”事變爆發,吉鴻昌請求留在國內參戰,被蔣嚴詞拒絕。

1932年,吉鴻昌回國寓居天津,並祕密與中共華北政治保衛局聯絡。同年,吉鴻昌在北平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黨的指示,到湖北黃陂、宋埠一帶召集舊部策劃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赴泰山動員馮玉祥出山組織武裝抗日。吉鴻昌毀家紓難,變賣家產6萬元購買武器,積極聯絡各地抗日零散武裝,作起兵抗日準備。

1933年5月26日,吉鴻昌同馮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將領依靠蘇聯的武器支援,並集合東北義勇軍,在張家口宣佈成立“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吉鴻昌任前敵總指揮兼第二軍軍長,率部向察北偽軍進擊,在收復康保、寶昌、沽源等城池後,吉鴻昌又指揮部隊向多倫進攻。經過5晝夜血戰,7月12日終於收復多倫。察北4城的收復,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鬥志。

1933年8月,吉鴻昌率領3000多人試圖去商都同抗日同盟軍高樹勳會合,建立蘇區,但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

1934年4月,吉鴻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一面祕密派人到進入江西蘇區的兩師舊部策反;一面在黨組織的領導和支援下,積極準備在河南組建抗日義勇軍。吉鴻昌的行動引起敵人的密切注意。蔣介石嚴令北平軍不惜一切代價逮捕暗殺吉鴻昌。11月9日晚,在天津,吉鴻昌被國民黨特務和法租界工部局逮捕,11月24日遇難。

刑場上,吉鴻昌以樹枝做筆,大地為紙,寫下了浩氣長存的就義詩:“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經典的抗日故事3:活在歌聲裡的小英雄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蹟的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蹟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國小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標籤: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