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水滸傳讀後感集錦13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滸傳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水滸傳讀後感集錦13篇

水滸傳讀後感 篇1

《水滸傳》是作者施耐庵根據宋、元以來有關水滸的故事、話本、戲曲為基礎,進行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一部偉大小說。小說傾向鮮明地描寫了人民群眾反抗壓迫的行動。概括了當時不同階層的人們從服從到覺醒再到反抗的鬥爭道路。正是因為這些成功的描寫,才使《水滸傳》成為我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水滸傳》中描寫了一百零八將從如何上梁山到如何和其他好漢共同反抗朝廷的.經過,其中讓我映像最深刻的有:機智多謀的“智多星”吳用,還有“花和尚”魯智深但其中我最喜歡吳用,這可是有原因的: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真不愧為"智多星"呀!但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上梁山的理由,例如阮氏三雄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官府把他們剝削的活不下去了,而解珍和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原是個小官,但因嫉惡如仇,好打不平, 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得上山落草,武松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讀了這本書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古代封建社會腐敗無能的一面,同時也體會到人民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在人民的怒吼中再強大的政權也會岌岌可危。

水滸傳讀後感 篇2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總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過,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武松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率直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七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無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皁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尤其讓我感動。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似乎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友情。

我清楚記得,在我咿咿呀呀學語時,我經常毫無顧忌地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姐姐現在和我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兒園時,我們經常和鄰居在一起聊天,但是不知何時我們家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現在當我知道為了未來奮鬥的時候,我家的門變成了三釐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這就像《禮記》裡說的“今大道即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能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

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昇華。為了世界更加美好,讓我們多一份親情多一份友情吧!為了孩子們更健康地成長,讓我們敞開胸懷付出我們的愛吧!

水滸傳讀後感 篇3

《水滸傳》是四大名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說中有很多奇怪的人物,都有綽號,比如及時雨宋江,智多星吳用,浪中白條張順,行者武松,黑旋風李悝jy,豹頭林沖……這些人都有非凡的經歷。林沖是我最欣賞的。

林沖是《水滸傳》中的頂尖人物。他是第一個被迫上梁山的人。林沖被陷害,誤入白虎堂。高丘還安排人們在路上殺了他。幸運的是,林沖在被陷害之前遇到了魯志深。當林沖要被兩場差事殺死時,魯志深突然出現了。魯志深要殺了兩場差事。林沖走上前阻止他說:“他們也被迫讓他們走。“林沖的經歷太善良了,所以他一路被追殺,但他也得到了上帝的青睞,林沖一次又一次地避免了幸難。

林沖不僅善良,而且勇敢。他的`武功很好。林沖的寬容和正直幾乎傷害了他。之後,他去涼山交了一些生死之交。林沖的精神值得學習。

《水滸傳》中的英雄都是英雄。你可能聽過魯智深的故事。魯智深的大腦野豬林救了林,一路護送他去他認為安全的地方。

魯智深在鎮關西拳打中性格急躁魯莽,嫉惡如仇。三拳打死鎮關西后,他知道事情鬧大了,於是假裝生氣,“走開”,回頭指著鄭屠的戶道:“你騙死了,灑家和你以後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步走開。鄭屠的家人去報官,官差去抓魯達,但魯達早就跑了,然後他成了和尚,認識了林沖。

這本《水滸傳》的內容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不要背信棄義;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盡力;失敗沒什麼。關鍵是善於總結,尋找新的對策。……讀完這本書,我收穫了很多。

水滸傳讀後感 篇4

最近,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它講述了宋徽宗時期梁山泊起義的歷史故事。

宋江本是郡城小吏,因怒殺閻婆惜而被逼上梁山,他不是第一個上梁山的人,但卻為什麼當上了梁山的首領呢?這是因為他有領導才能,而且為人樂善好施,義氣深重,是婦孺皆知的“及時雨”。但梁山上有領導才能的人有很多,為何只有宋江才能擔此重任呢?我想是因為後者,例如柴進和宋江對待武松的不同態度,柴進是把武松當成看火的,而宋江卻始終把武松當成兄弟看待,宋江由此而勝,眾人由此敗,他焉能不坐第一把交椅?但宋江的愚忠,卻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他的愚忠害死了七十二位兄弟,七十二位好漢頃刻間變為七十二個冤魂,斷送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前程,他應該意識到,朝廷在招降他們之後,都沒讓他們進京,就把他們派去征伐反賊,朝廷的用意就是要坐收漁翁之利呀!吳用、林沖等人曾屢次勸阻,可他就是不聽,仍一意孤行,他的固執,釀出了一場悲劇,害死了自己,也害了眾英雄。

忠,本來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但是愚忠變成了不辨是非、一意孤行,宋江的忠義其實就是一種愚忠,愚在始終對專制的朝廷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他的幻想把梁山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送上了絕路,讓人深感痛惜。

讀了《水滸傳》這本書,我覺得宋江不僅為人樂善好施、義氣深重,而且他也很愚忠,他的愚忠讓我產生了誤解,讓我對他的敬佩大打折扣,但不管怎樣說,《水滸傳》這本書聲勢浩大,畫面極其壯觀,是我喜愛的一本書。

水滸傳讀後感 篇5

《水滸傳》是一部描寫農民起義的故事。其中,有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他們個個都非常講義氣,而且處處為貧苦百姓著想。

李逵,是我在這些梁山好漢中最喜歡的人物。黑黝黝的膚色,粗獷的鬍鬚,他性格粗魯,但心直口快,仗義執言,對正義事業和朋友忠心耿耿,雖然看著駭人,性子急躁,但實際上是個淳樸的漢子。

《水滸傳》中每個個性鮮明的人物都有著特屬自己的外號,李逵也不例外,人人都稱他為“黑旋風”,嘿,真是人如其名,是個急性子的黑漢子!

不僅如此,作為《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故事可不少,這些故事都令我深深著迷,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逵在江州城第一次見宋江時,李逵就展現了他粗魯的一面,直言宋江是條黑漢子,甚至還說出了那一句令人過耳不忘的臺詞:“若是個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閒人,我拜甚鳥。”可真是個令人又愛又氣的李逵啊!

可能會有人問我,作為一個女孩子,怎麼不去喜歡扈三娘、孫二孃這樣的.女性英雄,卻偏偏喜歡這樣一位粗魯而又莽撞的黑旋風呢?其實,這跟我自身的性格有關。我是一個性格極其開朗的女孩子,力氣也絲毫不輸男生,像搬水搬書這種力氣活我從來當仁不讓。自然,像李逵這樣勇猛的漢子更令我折服,特別是李逵的質樸也讓我對他敬佩不已。

這就是我心中粗魯卻淳樸的李逵,是我最喜歡的黑旋風。

水滸傳讀後感 篇6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義,就是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

水滸傳中一共有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他武功高強,見義勇為。《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讀完了《水滸》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我們的信仰,為了我們的朋友,哪怕是自己受到了委屈與困難,都要勇敢的堅持下去!

水滸傳讀後感 篇7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往常我只聽說過裡面的經典故事,這幾天,我把《水滸傳》縮寫本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這本書講的是北宋時期發生的事,當時的北宋王朝非常腐化,到處是貪官汙吏,老百姓生活非常艱難。很多人無法生活下去,被迫聚眾起義,於是出現了梁山泊上揭竿而起的一百零八將。一百零八將個個都是英雄好漢,他們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這裡面我最喜歡李逵,他武藝高超,手拿兩把大斧頭,雖然性格非常粗暴、莽撞,但他非常孝順母親。

在《水滸傳》第二回中:王教頭私走延安府。王教頭謂王進。由於王進患病在身,在家調養休息,他無妻無子,只有一位老母親。誰知,剛上任的太尉竟是浪蕩子弟——高俅,高俅在一次比武中被王進的.父親用棍棒打倒在地,所以懷恨在心,高俅逼著王進帶病進見。無奈,王進只得來見高俅,又被高俅痛斥一頓,早已算出高俅要將他至於死地。王進的老母親讓兒子自己逃走,王進不肯,硬要母親一起走。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母子乘著夜色逃走了。不久,被高俅的人發現,高俅立馬押下文書,行開諸州各府,捉拿逃軍王進。

我覺得,在古代,小人當道,王進是個志士,但英雄無用武之地,真令人惋惜。今天,我們中國繁榮昌盛,只要你有才華,就不用愁報國無門。所以,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努力爭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水滸傳讀後感 篇8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水滸傳》有感300字。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的史料為主要依據,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的形象,如:宋江、李逵、花容、魯智深等。

施耐庵(1296-1371),江蘇興華人,原名施彥端,字肇端,號字安,別號耐庵。施耐庵祖籍江蘇泰州海陵縣,出生於江蘇興華。他是一位著名的元末明初的作家,施耐庵自幼聰明好學,元延祐天年(1314)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中舉人,至順二年(1331)登進士,讀後感《《水滸傳》有感300字》。

《水滸傳》裡面有許多性格不同,卻一樣是為民除害的英雄,比如性格莽撞的李逵,有受人敬仰的宋江,還有力大無比的魯智深。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機智冷靜的林沖,因為他在《水滸傳》這本書中,表現出了機智聰明的頭腦,也不失大男子漢的氣概啊!

《水滸傳》裡面有許多好看的文章,精彩的`片段,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那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故事的大概內容是林沖遭受高太尉陷害,被開封府發配滄州,後來,來到柴進府上,柴進便厚禮款待,然後,洪教頭不相信林沖是真教頭,便要合他比武,後來,洪教頭輸了,便離開了。這段故事充分體現了三個不同性格的人,通過對洪教頭無禮的描寫,反襯出林沖有禮的態度,讓這位英雄更加的有傳奇色彩,也讓林沖的溫文爾雅更深一層。

我希望大家也來讀讀《水滸傳》,一起感受一下吧!

水滸傳讀後感 篇9

初讀水滸傳,覺得裡面的故事有點荒唐。好漢林沖被*佞誣陷卻無處伸冤;曹蓋等人在綠林打劫的卻被稱為好漢;英雄魯智深行俠仗義卻落得個落荒逃跑的命運;粗莽漢李逵這種濫殺無辜的人也能在江湖中立足;梁山好漢本以佔山為王,且力量足以和朝頂對抗,為何還要替朝廷出力,導致最後梁山落了個淒涼的結局……

這些都使我不解,我不明白施耐庵為何要這樣落筆。我在疑惑之餘,被裡面的故事情節深深得吸引,我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得讀完水滸傳,讀到第三遍時,才明白作者的深意。

讀完水滸傳,我才明白了其中的“荒唐”。這些荒唐,是當時那個朝綱腐敗、民不聊生的.社會造成的。正是朝廷腐敗、徽宗昏庸、小人當道,才有了好漢林沖被高衙內和好友設計陷害,流放路上受盡折磨,幾次三番地遇險,差點丟了性命;正是當時社會民不聊生,老百姓處於水生火熱之中,才有人打著“劫富濟貧”的旗號搶劫官府、富商,並受到尊重;正是那個社會朝廷力量日益變弱,遭遇內憂外患的局面,才有各地好漢揭竿而起、佔山為王,與朝廷作對。

不過也正是那個社會,那個社會的忠君報國的主流思想,才導致了宋江掌權後,要把梁山這艘船駛向朝廷,像皇帝靠岸。但是那個*佞當道的朝廷、昏庸無能的皇帝卻不是梁山的港灣,所以,梁山最終被小人所滅,真是嗚呼哀哉!悲哉!

水滸傳讀後感 篇10

自從我讀完《格薩爾王的故事》之後,我頗有感想。

文章中主人公格薩爾王——覺如按照天神的指示和母親離開嶺地,來到一個名叫玉隆的曠野荒郊,這裡強盜出沒,攔路搶劫,過往商人,多有不測。他們來到這裡後,覺如幫商人們消滅了危害牲畜的地鼠惡魔,殺死強盜,幫商人們奪回財物,把玉隆建設成為一塊寶地。

後來,嶺地由於大雪,人畜都危在旦夕。嶺地人民決定移居玉隆。覺如接待了他們,把自己的宮殿、領地都無償分配給了嶺地百姓,從此,嶺地人民在這裡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中的覺如讓我非常敬佩。他英勇無畏,面對一處強盜出沒的荒地,並沒有退縮,而是去勇敢地面對,最終他用自己頑強的意志、聰明的頭腦,把玉隆建設得繁榮興旺,使所有人都愛戴他。

他不僅聰明能幹,而且心地善良。在分配領土的.時候,他毫不吝嗇,把自己的宮殿送給嶺地眾生,自己和母親仍然住在那個小帳篷裡。他大公無私的精神使我感動。

文章中還有更精彩、更讓我感動的地方——

文中嘉察對同父異母的親弟弟覺如的唱詞中提到了“黃嘴野牛的犄角,碰上誰也要抵壞他的身體,卻從來沒有抵自己的牛犢。紅色母虎的鋒利牙齒,碰上誰也要把他吃掉,卻不會咬噬親生的幼虎。”唱詞中的“野牛”、“母虎”都是凶惡殘暴的食肉動物,卻還知道保護自己的“親人”,說明就算再狠毒的人也是擁有感情的人,為什麼人類不能互相愛護,而要相互欺騙、傷害?

我喜歡這樣的文章,讀著讀著就能悟出道理來!

水滸傳讀後感 篇11

我喜歡的另一個梁山英雄就是黑旋風李逵,這是一個既可敬又可愛而結局又十分可悲的人物。

他孤身“江州劫法場”,營救因在潯陽樓醉題反詩而被抓處斬的宋江;他不信鬼神,為勸說公孫勝出山,竟然敢斧劈公孫勝的師傅,一位亦人亦神的羅真人;宋江每次出兵作戰,他都充當步兵先鋒,衝鋒陷陣;他對宋江敬重有加,卻在聽說宋江強搶民女時,不顧宋江的老大身份,敢於當面和宋江理個明白。當一心指望朝廷招安的宋江好不容易迎來了欽差光顧梁山時,他敢於“扯詔謗欽差”,公然宣稱:“大宋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他做的皇帝,我哥哥也做的。”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李逵還非常的可愛。他生性粗魯,常常幹出一些令人諦笑皆非的事。例如,為了宋江能吃到鮮魚,竟不惜和一群漁夫發生爭鬥,被“浪裡白條”張順誆到長江戲弄,被水淹的兩眼發白;看到別的頭領都紛紛接自己的家眷上梁山享福,想到自己年邁的`瞎眼老母,十分難受,為了對老母盡孝,他不顧官府到處懸賞捉拿的危險,返回故鄉要把老母接上梁山享福。可惜的是因為一時疏忽,他的瞎眼老母不幸被猛虎吃了。為了給母親報仇,他一路搜尋,竟然在沂嶺把一窩大小四隻猛虎全數殺了。

可悲的是,他雖然造反堅決,但是因為對宋江愚忠,宋江自己喝了皇帝的毒酒後,害怕李逵再造反,就在臨死之前把皇帝送的有毒御酒轉送給李逵喝了。可惜李逵一代英豪,無端做了宋江的陪葬。

從李逵身上,我可以體會到他的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但卻不能像他那樣,凡事不分青紅皁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仔細思考,決不能蠻幹衝動。

水滸傳讀後感 篇12

《水滸傳》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這個假期,我細讀了這本書。此書主要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聚義梁山泊,殺富濟貧抗拒官府造反起義的故事。在書中我認識了疏財仗義的宋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忠義之士魯智深,足智多謀的吳用.膽大如虎的武松等等忠義之士,當然還有反面人物如:為非做歹的高俅,詭計多端的蔡京和昏庸無比的皇帝,他們成為朝廷的奸臣與昏君。文中的故事引人入勝.時而讓我唉聲嘆氣,時而讓我眉開眼笑,時而讓我熱血沸騰,時而讓我傷痛欲絕,心情此起彼伏,感嘆萬千。

其中“魯智深”給我印象最深,他是忠與義的化身,他寄託了作者施耐庵對於俠義的熱烈歌頌;金氏父女正是由於素不相識的“魯提轄”而逃出鎮關西的魔掌;林沖正是因為萍水相逢的“花和尚”才在野豬林倖免遇難,這一切都是他忠義的表現。有人會覺得”忠義”在現代社會中似乎已成為了老古董,是信誓旦旦的一句空話.而我卻認為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思想的精髓. 友誼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特有的.一種高貴品質.雖然在各方面均較發達的今天,商品經濟狂潮的衝擊下,在我們的周圍也出現違背”誠信””忠義”的行為。但我們應該相信”誠信”、”忠義”已經深深的埋在我們的傳統裡,在我們的心裡.這是古人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它永遠都在閃爍著精神世界的光輝,它也永遠給我帶來關於情感的啟迪和力量。閱讀完此書真是覺的獲益匪淺啊!

水滸傳讀後感 篇13

《水滸傳》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個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忠、義二字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忠,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對高俅之子的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

義,包括了兩個方面:一百零個好漢為兄弟朋友赴湯蹈火,兩肋刀,這是義;為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是義。 要無愧於“義”字,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要有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能做到“義”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義”字,為了真理就可以奮不顧身了。一個不信奉“義”字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

除了敬佩故事中體現的忠、義二字之外,我對故事中的一些情景還略感不仁。武松,他為兄報仇,殺了嫂嫂與西門慶;還有他血濺鴛鴦樓,把氣撒到了別人身上,連看馬的也不放過……畢竟是一條人命,人的生命是多麼寶貴啊,即使他嫂嫂做了出軌的事情,也不必用性命以償吧。還有那看馬的老頭與武松無怨無仇,有這樣濫殺無辜的必要嗎?

故事裡體現的忠、義二字固然可歌可泣,但是,在現在的法制社會裡,像武松那樣凡事用武力解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由於時代的變遷,我們只能用欣賞的角度去看這本書,萬萬不可盲目地學習其中的處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