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歷史故事

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

巧用歷史故事進行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最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借用歷史故事能夠活躍教學氛圍,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

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

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1:袁紹詐取冀州城

關東諸侯聯合起兵,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反對董卓專權。討卓聯軍攻佔洛陽後,各路諸侯便各打各的算盤,不僅不能同心協力,反而爭權奪利、互相兼併,以致討卓聯盟迅即瓦解,各路諸侯各自為戰,自謀發展。

當時,洛陽一帶幾乎已成廢墟,袁紹覺得在這裡已無戲可唱,便於次年率軍退屯河內(今河南武陟縣西南),觀望形勢發展。渤海郡屬冀州,因而袁紹在名義上應算冀州牧韓馥的部下,所以韓馥經常派人運送糧草接濟袁紹。誰知好心不得好報,袁紹及其部下卻暗中算計起富庶的冀州來。謀士逢紀向袁紹獻計說:“大丈夫當縱橫天下,怎能光*人接濟為生!冀州乃錢糧廣盛之地,將軍何不取之!” 。

得到袁紹贊同後,逢紀進一步具體謀劃說:“可暗中派人送信給北平太守公孫瓚,約其共攻冀州,平分其地。他必定欣然起兵攻冀州。面對公孫瓚的進攻,韓馥這樣的無謀之輩肯定會請您協助守冀州。您便可趁勢行事,冀州唾手可得。”袁紹聞言大喜,即依計送信給公孫瓚。瓚得信,即應約發兵殺奔冀州而來。袁紹卻又使人將公孫瓚發兵攻冀州的訊息密報韓馥。韓馥得報後,即召集謀士荀諶、辛評二人商議對策。荀諶說:“公孫瓚率領燕、代之眾,長驅而來,銳不可當。今袁紹智謀過人,手下名將極廣,將軍可請其同治州事,就不伯公孫瓚了。”韓馥以為得計,便差別駕閔純去請袁紹。長史耿武諫曰:“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乳哺立可餓死。怎能將州權委託給他?這等於引虎入羊群啊!”忠厚的韓馥答道:“我本是袁家先世的故吏,才能又不如袁紹,讓賢是自古以來的美德,現在我決計請袁紹與我一同治理冀州,諸位不要忌妒!”耿武等人見韓馥固執己見,不聽忠告,只好嘆息而出。

數日後,袁紹應韓馥之邀率領大隊人馬來到冀州。忠於韓馥的耿武、閔純不願冀州落入袁紹之手,便伏於城外,欲刺殺袁紹,結果被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斬殺。袁紹入據冀州後,即以韓馥為奮威將軍,並以自己的親信部下田豐、沮授、許攸、逢紀分掌州事,架空韓馥,逐漸篡奪韓馥之權,終將冀州據為己有。至此,韓馥懊悔無及,只好棄下家小,隻身投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公孫瓚見袁紹不講信義,獨吞了冀州,不肯平分其地,因而與袁紹結下仇怨,彼此攻伐。但公孫瓚哪裡是袁紹的對手,屢戰屢敗,後來被袁紹圍困於易京(今河北雄縣西北),走投無路,自縊而死。這樣,連公孫瓚割據的幽州也落入了袁紹之手。

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2:襄樊之戰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的北伐,有“六出祁山”之說(可能羅貫中說的祁山,是指秦嶺山脈,而不是指祁山山脈),很多人便認為孔明的北伐有六次之多。其實,諸葛亮的北伐只有五次,真正的“出祁山”只有兩次(第一次和第四次北伐)[到底幾次,說得偶也拎不清了]

而諸葛亮的北伐的確有六次,但此“六次”非彼“六次”(謹錄如下)

此將孔明的北伐分為三類:實質上的北伐,形式上的北伐,形而上的北伐。(形而上即“為形式而形式,比形式主義還形式主義)

如果把襄樊之戰也算作北伐的話(關羽的北伐而非孔明的北伐)。鑑於北伐之戰是為了實現《隆中對》的規劃,故形式上,亦遵循習慣,襄樊也劃入孔明北伐的範疇。

六次北伐:

實質上的北伐:公元129的襄樊之戰。

形式上的北伐:史書所載的第一次(公元220xx年者),第五次北伐(公元234年)。

形而上的北伐:第二次(公元220xx年冬)第三次(公元220xx年)第四次(公元231年)

第一次北伐:孔明帶了五萬人馬,布疑軍於褒斜谷北出口箕谷,自己親統大軍出祁山,擬佔領漢中。魏延的前鋒部隊抵達安定。只是馬謖紙上談兵,剛愎自用,街亭一戰,大敗而歸。[在下實是路痴,不過認為有理。不對勿拍。]

第五次北伐:經過近三年的準備,孔明動員十萬之眾(20xx年後蜀國降時,全國兵員為十二萬,可見此次北伐是傾巢出動),出褒斜谷,與魏軍對峙於渭水南岸,達半年之久,可惜每個人都有個硬傷,最終馬革裹屍而還。

這兩次北伐,從人數,行動規模來看,是像模像樣的兩次戰役。第一次街亭之戰,第五次耗時日長。於此從軍事行動本身看,都沒有達到戰役的意圖和結果。故為形式上的北伐。[吾以為自古戰役未達想要結果的數不勝數,將此理由解於形式上的北伐實為勉強,況若是,襄樊之戰亦未達到意圖和結果]

第二次:出散關,圍陳倉,幾萬人打幾千人,攻而不克,糧盡而退。撤軍途中,斬殺王雙。

第三次:打下武都,陰平,撤軍。很多歷史學者對孔明班師不得其解。其實,只要看一件事,其意自明。此役之後,孔明恢復了被免去的丞相職務。[非吾僭越,吾以為此處實為偏己之見,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載由於第一次的失利,孔明自要求自降三級,雖降職卻仍以丞相身份理身,何必如此以一戰來恢復職位。]

第四次:司馬堅守不戰。張郃進攻王平的南營,打了一仗,糧盡而退。退軍途中,射殺張郃。此三次既為形而上的北伐。

襄樊之戰的戰役目標是佔有襄陽,樊城,其戰略意義,是為《隆中對》第二階段任務——北伐中原,奠定基礎。在《隆中對》中其戰略規劃,是佔有,治理好荊州和益州全境,等待時機,兩路北伐中原。

從赤壁之戰至今,整整十一年,南郡的大部分,仍然在曹操手中。如今,在佔領漢中的北大好形勢下,第一階段的目標已然觸手可及。只有趁熱打鐵,拿下襄樊,才算基本達到第一階段的目標。從戰略意義的高度看,關羽的此次向北進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伐。

劉備發動襄樊之戰,除了為《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奠定基礎外,也是拼了命,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北定中原,復興漢室。從劉備的角度看,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北伐。[襄樊的戰役開始的如火如荼,勝利的出乎意料,失敗的措手不及。不只是劉備和他的陣營,抑或是曹操和孫權以及他們各自的陣營也都沒有料到形勢鉅變得如此之快,不過冥冥中就註定會如此之快。對於劉備是否參與,愚見以為沒有,吾若妄言,諸君且妄聽。彝陵之役,倒覺得才有此情,劉備已至暮年,心中必有親興漢室,自定天下之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三國演義書中的故事3:為什麼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

首先,三國鼎立之所以能夠形成,蜀漢之所以能夠割據益州,和當時中原戰亂之後,人口流失有很大關係。當時的大臣上奏時說,我們魏國的人口加起來,才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雖然是誇張,但說明中原的經濟、社會被破壞的很厲害。同時,益州、荊州、揚州,因為劉璋、劉表、孫策的緣故,相對來說,免於動亂。甚至,從北方來的流民,使得當地可以有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孫策這邊,張昭自己就是北方來的的。劉璋那裡,他之所以可以坐穩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荊州流民組成的東州兵。一旦北方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和平,經濟逐步恢復,整個南方聯合起來,也沒有辦法抗衡北方。這種狀況,隋代還是這樣,唐以後才逐漸改變。簡單說,對於孫劉來說,南方能夠割據,只是暫時的。

諸葛亮是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這個小小地方,再怎麼發展也到頭了。但中原一旦恢復起來,統一南方只是時間問題。就像打星際,你只有一個基地,但有好幾個農民在採礦,別人有十個分基地了,但每個基地只有一個農民在採礦。那你怎麼辦?趕快暴兵出去打,爭取拿下別人一個分基地先。不然別人出多農民採了礦,開始暴兵了,你就完了。這是蜀漢“王業不偏安”的大背景。重複一下,中原的喪亂決定了南方割據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復完成,南方絕無割據的可能。

除此之外,歷代都有人說,諸葛亮北伐的另一個考量,就是爭取引起中原新的動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應該說,這是對的,這是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對中他自己說,“天下有變”,再出去打,天下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就只能想辦法創造變化。

但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為什麼諸葛亮帶著四川小小一個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動亂呢?諸葛亮的寶到底壓在什麼上面?大致,這和曹魏的兵制有關。曹魏的時候,因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個很髮指的制度,當兵的人世世代代當兵,做二等公民。大體平時要種地,打仗的時候發配邊疆,老婆孩子做人質,萬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馬上改嫁,快點跟其他士兵生小孩。

比如劉備進攻漢中的時候,那時候曹操就要從很遠的地方發兵,那裡當兵的就不高興了,就會起事端。簡單說,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時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決定了發兵的成本遠遠高於蜀漢。雖然蜀道很艱難,但是曹魏從全國集中兵家到關中去打仗,更加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情。

標籤:三國演義 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