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寓言 > 神話故事

崑崙山的神話傳說

對於神話故事,馬克思曾經說過: 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藉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崑崙山的神話傳說有哪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整理的昆明的神話傳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崑崙山的神話傳說

昆明的神話傳說篇一

在昆明市中心,最有名的古蹟,除了每六十年能出現“金碧交輝”奇景的“金馬”、“碧雞”二坊之外 就當數相隔數百米,遙相呼應的東、西寺二塔。

古代的昆明是一個旱澇經常發生的地方,人們把這一災禍歸咎於龍,龍是神話中興雲作雨的動物。昆明位於滇池邊,有眾多的以龍命名的水系,如盤龍江、九龍池(翠湖)、黑龍潭、藍龍潭、白龍潭等等,只有諸龍不作祟,才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東西寺塔塔頂四角皆有四隻銅製的金翅鳥,由於其外形像雞,故昆明人又把東西寺塔叫做“金雞塔”。

塔頂上的金翅鳥,就是佛教“天龍八部”中的迦樓羅。佛經裡說,迦樓羅以蛇為食,可除世間的各種毒蛇,漢化的佛教,就把它作為專吃害龍、孽龍,鎮水患的護法天神。高居在塔頂的迦樓羅,對妄圖興風作浪的龍,取到監視和威懾的作用。

昆明的神話傳說篇二

面對老昆明地圖,人們會發現,昆明的整個城池,完完全全是一個靈龜的形像,實在是讓人感到稱奇,高原古城昆明,平添幾許神祕色彩。

昆明古城為何築成靈龜的形狀?相傳明朝洪武年間,鎮守雲南的大將沐英決定好好修建一下雲南府城。如何建造?他自己卻沒有一個良策,就在他為此事而感到焦慮時,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一條大蟒,身長萬丈,見頭不見尾,正張開大口,嘩嘩嘩嘩地對昆明城猛吸,城中的金銀財寶完全被吞進了它的肚子裡,沐英大怒,高聲喝問:“何處妖蟒,膽敢吸我城中財寶,使我百姓受窮?”大蟒回答:“我住城北山間,尾在四川,頭在雲南,我吃雲南,屙四川,關你何事?”沐英聽後,撥箭斬蟒,那蟒就地一滾,變成了一個黑臉大漢,與沐英大戰起來,正殺得難分難解之際,只見翠湖九龍池中的九個龍子,騎著一隻神龜,前來助陣,神龜最後把巨蟒給鎮住了。

沐英醒來,感到很是奇怪,但又無法釋夢,於是他請來了當時著名的風水先生汪湛海,求他給自己破夢。汪湛海沉思片刻,捏指掐算了一番,然後振振有辭道:“這是城北長蟲山在作崇,你看它頭對著雲南城府,大有吞噬古城之感。”沐英一聽,大為震驚,急忙討教破解之法。汪湛海說:“破解之道的上策是疏導,變害為利。”接著他談了自己的看法:長蟲山從東北方向蜿蜒而來,確有不吉之像,但在我的眼裡,它卻在古城上方彙集成了旺盛的吉祥龍氣。這可是千載難逢的“紫微龍”地脈。蟒蛇為長壽之物,但也為陰柔之體,它性格怪譎,若是耍起脾氣來,必然傷害黎民百姓。這樣就得有一靈物克之,化之,輔之,變之,這個角色得由同樣是長壽之物的,但卻有陽剛之體的靈龜來承擔。

在汪湛海的指導之下,沐英把老昆明城建成了一個靈龜的形狀。大南門是龜頭,北門是龜尾,大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分別是龜的四隻腳。這樣,在北走蜿蜒的長蟲山之麓,老昆明城與其氣脈相連,形成龜蛇相交之態,使得昆明有了一股天造地設、山長水遠和萬物合一的氣勢。

看著建築好的昆明城,汪湛海站在五華山上笑了。他不無得意地說:“昆明城池龍氣益發,風生水起,定能造福於雲南人,相信五百年之後,雲南勝江南。”

昆明的神話傳說篇三

在昆明市拓東路南側的昆明市博物館(原古幢公園)內,有一座寬敞明亮的大廳,正中屹立著被譽為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珍品的宋代大理國古經幢,這是國務院認定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因所在地為過去的地藏寺舊址,故名“地藏寺經幢”,俗稱“古幢”。後來地藏寺倒塌,古經幢長期埋沒地下。1920xx年古幢從地藏寺廢墟出土,即以其絕世的精美震驚中外,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被譽為“東方絕世稀有之美術!”歷史學家方國瑜教授評價古幢為“滇中藝術,此極品也!

在我們小時候,對此古經幢卻流傳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很久以前,昆明壩子的滇池中住著五條惡龍,它們時時興風作浪,淹沒農田,毀壞莊稼,沖走房屋牲畜。老百姓每日裡燒香拜佛,禱告上天降妖除怪,消災免難,可總是拿這五條惡龍無辦法。

沒多久,一個邋里邋遢的叫花子出現了,他就是在昆明地區許多傳說中,充當救苦救難神仙的主角----張三丰。他出現時常穿著一身破衣爛衫,靸著一雙露出腳趾頭的布鞋。

有一天,五條惡龍又在滇池裡鬧將起來,一時間狂風大作,洪水滔天,眼看一艘艘正在打漁的船兒被掀翻,漁民在湖水裡聲嘶力竭地叫著“救命!救命!”

張三丰跑到滇池邊抬起腳來,“嗖!嗖!”兩聲,兩隻爛布鞋飛了出去,落到了湖面上,頓時變成兩艘大木船,落水的漁民爭先恐後地爬上大木船。船上很快就擠滿了人。

等得救的漁民到了岸上,兩隻爛布鞋又變了回來穿到腳上。張三丰隨著展開神通用寶瓶收服了五條惡龍,本來準備就用寶瓶化了惡龍,免得為害昆明地區的鄉親。

五條惡龍在寶瓶中一直苦苦哀求張三丰,求神仙饒了他們一命。張三丰也念五龍修行不易,就答應饒了他們,但得有一個條件,永世不得再出來為害一方。張三丰將這五條惡龍帶到當時還沒有地藏寺所在地的一口深井中,用巨石把五龍壓住,並在巨石上揮掌打了一個翻天印在上。

可是沒幾天,五龍又不安份了,常在井裡鬧得雷聲大作。鄉親們忙請來張三丰,神仙想想,是呀,我也不能老在昆明守著這幾條惡龍呀,別處還有多少災禍等我去。於是,張三丰掐指算了算後,要鄉親用一座鎮妖塔壓在巨石上,說這樣就沒事了。這就是古經幢的來歷。

張三丰在經幢完工後,又對著經幢唸了許多咒語。這時,五條惡龍老實了,但又對張三丰說:“神仙,若我們改過了,在什麼時候才能出來呢?”

張三丰答:“除非“鐵樹開花馬長角”,否則永世不得見天日。”

自從有了這經幢,昆明市的鄉親才建了地藏寺,每日裡燒香拜佛,感謝張三丰,讓神仙永保一方平安。

話說很久很久以後的一天,大概是清朝年間。有一官員到地藏寺來燒香。走累了,也出了一身汗,就吩咐隨從在經幢邊休息一會。這官員摘下帶花翎的官帽扇風,完後,又順手掛在了旁邊的鐵樹上。井裡的五條惡龍以為鐵樹開花了,雖然還沒見到馬長角,但一定為時不遠,於是在井中就開始翻江倒海,連地面都在開始震動。手下人連忙提醒官員,把官帽取了下來,這才風平雷靜。從此,凡昆明地區的人去古幢公園看這古塔,都會顫顫兢兢地看看自己身上是否有彩色的東西,免得惹奇禍。

後來不知什麼時候,這經幢又被長期掩埋於底下,民國時期才又被發現挖了出來,由此,鄉親也俗稱經幢為“古幢”。當時官方的意思是,此物為大理國藝術極品,應該運到博物館妥善儲存才是,但剛剛挪動,就看見下面是一個深洞,並且傳出陣陣恐怖的聲音,井水也暴漲,眾人大驚,急忙將古經幢歸位。

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時,也有不信神,不怕鬼的紅衛兵要去推倒古經幢,但只要他們一靠近古經幢,就可以聽到井底下的怪聲,甚至會感覺到地面在震動,最終誰也沒敢第一個上前動手,因而保住了古經幢。

一直到1987年,政府在古幢下加修了個一米多高的石臺。到了20xx年的時候(鼠年),在地藏寺原址附近修建了昆明市博物館,才將古經幢移到了室內保護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