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文学站

新唐书

热门的新唐书内容,新唐书百科大全,想了解更多了新唐书方面的内容就在新唐书栏目,我们很专业。

  • 《新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

    《新唐书》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

    ◎王窦王世充字行满。祖西域胡,号支颓耨,后徙新丰,死,其妻与霸城人王粲为庶妻。颓耨子收从之,冒粲姓,仕隋,历怀、汴二州长史。生世充,豺声卷发,忌刻深阻。涉书传,喜兵法,通龟策、推步。以荫为左翊卫,迁御府直长、兵部员外郎。从杨...

  •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六 列传第四十一

    ◎二玮陆二李杜王綝,字方庆,以字显。其先自丹杨徙雍咸阳。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王好畋游,上书切谏,王稍止,然益疏斥。终荆王友。方庆起家越王府参军,受司马迁、班固二史于记室任希古,希古它迁,就卒其业。武后时,累迁广州都督。...

  • 《新唐书》卷一百一 列传第二十六

    《新唐书》卷一百一 列传第二十六

    ◎萧瑀萧瑀,字时文,后梁明帝子也。九岁,封新安王。国除,以女兄为隋晋王妃,故入长安。瑀爱经术,善属文。性鲠急,鄙远浮华。尝以刘孝标《辩命论》诡悖不经,乃著论非之,以为:"人禀天地而生而谓之命,至吉凶祸福则系诸人。今一于命,非...

  •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四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四十七

    ◎魏韦郭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曰:天下之柄有二,文武而已,至制胜御人,其道一也。今言武者先骑射,不稽之权略;言文...

  • 《新唐书》卷九十九 列传第二十四

    《新唐书》卷九十九 列传第二十四

    ◎二李戴刘崔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召僚属诬左其罪,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露车载尸,故吏奔匿,纲抚棺号恸,为瘗讫,乃去。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 列传第七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二 列传第七十七

    ◎张姜武李宋张镒,字季权,一字公度,国子祭酒后胤五世孙也。父齐丘,朔方节度使、东都留守。镒以荫授左卫兵曹参军,郭子仪表为元帅府判官,迁累殿中侍御史。乾元初,华原令卢枞以公事谯责邑人齐令诜。令诜,宦人也,衔之,构枞罪。镒按...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 列传第六十五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 列传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吕崔圆,字有裕,贝州武城人,后魏尚书左仆射亮八世孙。少孤贫,志向卓迈,喜学兵家。开元中,诏举遗逸,以钤谋对策甲科,历京兆府参军,尹萧炅荐之,迁会昌丞。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引圆为左司马,知留后。玄宗西出,次抚风,迁御史中...

  •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 列传第六十三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八 列传第六十三

    ◎二李马路李嗣业,字嗣业,京兆高陵人。长七尺,膂力绝众。开元中,从安西都护来曜讨十姓苏禄,先登捕虏,累功署昭武校尉。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善,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马灵察为节度,出战必与俱。高仙芝讨勃律,署嗣业...

  •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列传第六十二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七 列传第六十二

    ◎郭子仪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天宝八载,木剌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诏即军为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筑永清,号天德军,又以使兼九原太守。十四载,安禄山反,诏...

  • 《新唐书》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新唐书》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归。敬氏宰相一人。晖。桓氏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

  •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五十六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李适之,恒山愍王孙也,始名昌。神龙初,擢左卫郎将。开元中,迁累通州刺史,以办治闻。按察使韩朝宗言诸朝,擢秦州都督。徙陕州刺史、河南尹。其政不苛细,为下所便。玄宗患谷、洛岁暴耗徭力,诏适之以禁钱作三大防,曰上阳...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八十一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八十一

    ◎杨戴阳二李韩杜邢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兴行间,以先锋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从李怀光讨刘文喜泾州,斩获多,加骠骑大将军。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往讨,常冠军。怀光赴难奉天,属朝晟兵千人下咸阳,赐实封百五十户。怀光反,韩...

  •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

    ◎唐临(晈绍)张文瓘(文琮锡文收)徐有功(商彦若)唐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之孙。其先自北海内徙。武德初,隐太子讨王世充,临以策进说,太子引直典书坊,授右卫率府铠曹参军。太子废,出为万泉丞。有轻囚久系,方春,农事兴,临...

  • 《新唐书》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新唐书》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系一下(表格略)...

  •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

    ◎刘蕡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客梁、汴间。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沈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擢进士第。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将翦落支党。方宦人握兵,横制海内...

  • 《新唐书》卷十二 志第二

    《新唐书》卷十二 志第二

    ◎礼乐二六曰进熟。皇帝既升,奠玉、币。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各陈于内壝门外。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昊天上帝之俎,太官令引馔入门,各至其陛。祝史俱进,跪,彻毛血之豆,降自东陛以出。诸太祝迎馔于坛上。司徒、太官令俱降...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六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六十七

    ◎李杨崔柳韦路李麟,裔出懿祖,于属最疏。父濬,历润、虢、潞三州刺史,以诚信号良吏。开元中,终剑南节度按察使,赠户部尚书,谥曰诚。麟好学,善文辞。以父荫补京兆府户曹参军,举宗室异能,转殿中侍御史。累擢兵部侍郎,与杨国忠同列,国...

  •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蛮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直交州南,海行三千里。地东西三百里而赢,南北千里。西距真腊雾温山,南抵奔浪陀州。其南大浦,有五铜柱,山形若倚盖,西重岩,东涯海,汉马援所植也。又有西屠夷,盖援还,留不去者,才十户。隋...

  • 《新唐书》卷二百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新唐书》卷二百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李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为闲厩小儿。貌儜陋,略通书计。事高力士,年四十馀,使主厩中簿最。王鉷为使,以典禾豆,能检擿耗欺,马以故肥,荐之皇太子,得侍东宫。陈玄礼等诛杨国忠,辅国豫谋,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

  •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儒学中郎馀令(馀庆)徐齐聃(坚峤)沈伯仪路敬淳(敬潜)王元感王绍宗彭景直卢粲尹知章张齐贤柳冲马怀素(殷践猷)孔若思(季诩至)郎馀令,定州新乐人。祖颖,字楚之,与兄蔚之俱有名。隋大业中,为尚书民曹朗,蔚之位左丞。炀帝语称...

  • 《新唐书》卷二百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新唐书》卷二百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凡外戚成败,视主德何如。主贤则共其荣,主否则先受其祸。故太宗检贵幸,裁赏赐,贞观时,内里无败家。高、中二宗,柄移艳私,产乱朝廷,武、韦诸族,耄婴颈血,一日同污铁刃。玄宗初年,法行近亲,里表修敕。天宝夺明,委政妃宗,阶召反虏...

  •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 列传第七十八

    《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三 列传第七十八

    ◎段颜段秀实,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师濬,仕为陇州刺史,留不归,更为汧阳人。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沈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弃去。天宝四...

  • 《新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新唐书》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河南道,盖古豫、兖、青、徐之域,汉河南、弘农、颍川、汝南、陈留、沛、泰山、济阴、济南、东莱、齐、山阳、东海、琅邪、北海、千乘、东郡,及梁、楚、鲁、东平、城阳、淮阳、菑川、高密、泗水等国,暨平原、渤海、...

  • 《新唐书严挺之传》的翻译

    《新唐书严挺之传》的翻译

    原文:严挺之,名浚,以字行,华阴人。少好学,姿质轩秀。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号材吏。姚崇为州刺史,异之。崇执政,引为右拾遗。侍御史任正名恃风宪,至廷中责詈衣冠,挺之让其不敬,反为所劾,贬万州员外参军事。开元中,为考功员外郎,累...

  • 《新唐书》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新唐书》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古之善治其国而爱养斯民者,必立经常简易之法,使上爱物以养其下,下勉力以事其上,上足而下不困。故量人之力而授之田,量地之产而取以给公上,量其入而出之以为用度之数。是三者常相须以济而不可失,失其一则不能守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