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精選】

讀後感9.57K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精選】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1

最近,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書中的“魯濱孫”獨自一個人在孤島上住了28年,他這種不屈不饒,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魯濱孫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可怕的大風浪,翻船了,船上所以的人都被淹死了,只有他一個人僥倖生存了下來。他流落到一個荒島上,憑着他驚人的毅力生存下來,開始了他長達28年的野人生活。

初到荒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説:“我整天悲痛着我這淒涼的環境。沒有食物充飢,沒有房屋遮風擋雨,沒有新衣服換已經穿了好幾天的'髒衣服,沒有武器對付猛獸和令人恐懼的食人族,沒有出入讓我走出這個荒島,更沒有被拯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但是,漸漸的,他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不再整天沉寂在自己的悲觀中,開始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房子,做了傢俱,捕捉了山羊,放在自己建的籬笆裏;他還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王國”。

讀到這裏,我真佩服魯濱遜,他一個人被困在孤島上,既沒有想不開去自殺,也沒有悲觀,而是振作起來,開始新的生活。換做是我,我一個人被困在家裏兩三天就很不耐煩了,更何況魯濱遜被困在孤島上28年。島上什麼吃的也沒有,什麼喝的也沒有,他卻在不可思議的情況下活了下來。

讀了《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明白了一個可貴的道理:一個擁有大無畏冒險進取精神的人,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終將會成為一個成功者,一個英雄。是啊,江河有百折不撓的意志,才能匯成浩瀚的大海;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形成珍貴的琥珀。就像海倫·凱勒、桑蘭等一些人物一樣,他們不斷努力,不斷求索的精神,如一塊乾燥的海綿一樣,努力地吮吸着充滿希望的甘霖,似一棵生長在高原上的樹,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風吹雨打,依然挺立!

魯濱孫漂流記讀後感2

這幾天,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英國作家笛福筆下的《魯濱孫漂流記》,讓我深受啟示。

書中主要講了魯濱孫在一次航海中遇上大風,船翻了,孤身一人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戰勝了重重困難,在孤島上生活了28年,最終獲救,回到英國。魯濱孫面對惡劣環境,沒有絕望和妥協,沒有沉浸於悲痛之中,也沒有哭訴自己的不幸,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令我深深地震撼,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魯濱孫強烈的求生慾望和抵制孤獨、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他沒有軍人保衞家國的.靈魂,但是他卻有常人沒有的冒險精神和頑強的生存能力。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能樂觀對待生活,是非常難得的。我們在生活中沒有風浪,也沒有挫折,沒有戰勝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就活不下去,自殺跳樓比比皆是。如果換作是我獨自一人置身於荒島之上,我可能沒有辦法像魯濱孫一樣,勇敢去面對各種困難,用智慧去解決問題,怨上帝給了我觸碰不到的希望,然後覺得應該等着死亡。

就像我們平時做奧數一樣,每次都要皺着眉頭絞盡腦汁地思考,草稿紙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也算不出結果,沒有一點線索,到了最後,乾脆扔筆不做。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換一種思維,往另一個方面去想,也許便會“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毛澤東同志曾説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其實,再大的困難都可以解決,如果你堅持下來,想辦法解決,那麼再大的困難也不是問題。

魯濱孫的經歷告訴我們,面對挫折,要揚起樂觀的船帆,堅持不懈,就一定能鑄就輝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