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悲慘世界》有感4篇

讀後感1.0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悲慘世界》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悲慘世界》有感4篇

讀《悲慘世界》有感1

比草原更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愛。——題記

經社團老師推薦,讀了一本明主《悲慘世界》。合上書,心中感慨萬千。冉阿讓,書中的主人公,出身於貧苦家庭,父母早逝,為了養活姐姐和她的幾個孩子,去偷麪包,沒有成功,入獄成了苦役犯,在牢裏度過了19年。因此,他變得仇視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要對社會進行報復,性格也變得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讓準備放棄社會的時候,仁善為本的主教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徹底悔悟、棄惡從善,改變了從此的命運。

改名換姓之後,他冒着被看破偽裝的危險,毅然救下了壓在車底下的與他爭鋒相對的老人;他放下所有榮華富貴,放下至高無上的地位,承認自己就是冉阿讓,為了他人的聲譽、幸福將自己置於危險地帶;他為了實習對死去女工的承諾,再一次越獄,找回女工的女兒,珂賽特,將她當成親身女兒一樣撫養。他曾經是個被人嫌棄鄙夷,兇殘孤獨,心中沒有愛的逃亡者;他曾經是個赫赫有名、家財萬貫的市長先生,卻經常幫助窮人,把錢捐給可憐人及慈善機構。儘管冉阿讓後半生做盡好事,最後仍然死去。雖然他一次次被命運捉弄,但是他依舊用自己的博愛之心一次次的去救贖別人,正如結尾馬裏尤斯所説,“人間所有的勇氣,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質,所有的神聖的精神,他都具備。”

我被深深震撼了,在那個無情,民不聊生、腐敗的唯物主義社會,還有像主教、冉阿讓那樣善良、仁慈的人。當今社會雖然看上去十分和諧,其實也有許多蛀蟲在侵蝕着這棵大樹,比如:因家道中落的盜賊;忘恩負義的綁匪……作者藉此,向我們闡述了一個恆古不變的事實:虛偽的面具終將被撕破。誠實的臉孔才是眾人信賴敬仰的。

做一天好人容易,做一輩子好人難。冉阿讓正是那種“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讀《悲慘世界》有感2

當我合上《悲慘世界》這本書時,強烈的感動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冉阿讓從一個苦役犯變成一位品格崇高的人,是一段多麼艱辛的歷程啊!

書中主角——冉阿讓,他從小就沒有上過學,成年後當着園藝工人,幫着窮苦的姐姐撫養七個孩子,生活很艱辛。一年冬天,家裏飢寒交迫,冉阿讓又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捱餓,他去偷了一塊麪包。從此便開啟了19年的.苦役生涯。

出獄後,冉阿讓無依無靠,流浪街頭。就在這時,卞福汝教主向陷入黑暗的冉阿讓伸出了援手,他一點點的感化了冉阿讓,使冉阿讓棄惡從善,開始新生活。

冉阿讓是平凡的,然而他用平凡鑄就了偉大,毫無保留的展示了人性最美的一面。如果沒有冉阿讓,將有多少生命陷入困境?結果可想而知。

冉阿讓為什麼會有這麼偉大的蜕變呢?我想正是因為他懂得感恩,懂得用行動來報答曾經幫助過他的人。並且將這份恩情放入自己心靈的最深處,再用它來温暖世界。

當我瞭解了他的一生,我感受到了他用愛和感恩帶給整個世界的最美的祝福。我相信只要有一顆真摯而感恩的心,就會擁有永恆的愛和讚歌。

讀《悲慘世界》有感3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本名著,它是以拿破崙戰役等為歷史背景,是世界文學史上一部不朽的名著。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出獄後,遇到了一位好心的主教,在主教的感化和幫助下,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0年後,他成了受人敬仰和愛戴的市長先生,卻還是無法擺脱自己原來的身份。在此期間,他遇到了身世悲慘的芳汀,並決定去解救她的孩子的顛簸故事。這是一本具有人性之間對比的書,情節都很真實。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節是:芳汀把自己的女兒交給德納第夫婦撫養,可那對夫婦卻把小女孩珂賽特當“搖錢樹”看,還總騙芳汀寄越來越多錢,將那些錢給自己的'女兒花,只讓珂賽特穿破舊的衣服,吃剩飯剩菜,芳汀就這樣一直被矇在鼓裏。

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人:表面裝得很善良,其實內心十分惡毒。但我們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你做了壞事,一定會有人發現。

雖然我身邊沒有這樣的人,但是有很多好萊塢電影都反映了人性惡毒的一面。他們臉上也不會貼上“壞人”的標籤,一開始將自己偽裝得十分完美,後面就會原形畢露。

我一定要做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讀《悲慘世界》有感4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文學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它向人們展現出法國社會的生活形象,這是一本擺出了令人可怕甚至令人悲傷的社會複雜問題的書。

冉阿讓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原本只是一個淳樸善良的工人,但生存的壓力不得不使他鋌而走險,淪落為苦役犯,社會的冷漠無情再次顯現。神甫的寬容大度感化了冉阿讓。當它成為富翁時卻也不忘為社會做些什麼回報些什麼,似乎已將之前的'一切都淡忘了。他將一座城市改變,給人們烙上了“時代的烙印”……

一心為善的他為了救助和他毫無血緣關係的“女兒”——珂賽特,從此開始逃亡生活……充分解釋了法國下層人民的苦難深重,貧窮和富有的巨大懸殊!

冉阿讓,珂賽特……這些苦難的下層人民,卻始終都在努力、奮鬥,是一個勞動者,一個擁有勞動着品質的人。在這部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冉阿讓的心情,儘管歷經磨難卻都始終保持着一個善良慈愛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