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薦)《昆蟲記》讀後感

讀後感4.56K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昆蟲記》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1

早就聽説《昆蟲記》十分精彩,引人入勝。當我翻開這本書時,它好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幾乎每天都把這本書帶在身邊,一有空,便如飢似渴地看起來。

《昆蟲記》用生動的語言,精美的插圖,把一隻只可愛的小昆蟲展現在我面前:有提着小燈籠的螢火蟲,有喜愛唱歌的蟬,有美麗的孔雀蛾……法布爾介紹了昆蟲們的習性、食物、卵巢穴……他把每隻昆蟲都描寫得栩栩如生,讓我進入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

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法布爾描寫的雄孔雀蛾來找雌孔雀蛾做伴侶的情景:房間裏都是像鳥一樣大的蛾子飛來飛去。在書房中,大蛾子輕輕拍着翅膀,繞着那鐘罩飛來飛去。不時向鐘罩撞去,似乎想救出雌蛾……

“鐘罩如此牢固,雄蛾該怎樣救出雌蛾啊?”我不僅為雄蛾擔憂起來。

“雄蛾一會兒飛上,一會兒飛下,一會兒飛出去,一會兒又飛回來,一會兒衝到天花板上,一會兒又俯衝下來。它們向蠟燭撲來,用翅膀把它撲滅。”法布爾如此活靈活現的描寫,讓我的腦海中出現了這樣的畫面:一隻只大蛾在鐘罩周圍焦急地飛來飛去,撞擊着鐘罩的玻璃,試圖想把雌蛾救出來。想到這兒,我不禁心中一震。小小的.昆蟲之間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為了找一個伴侶,竟有四十多隻大蛾來看望一隻剛出生的公主。在黑夜中,它們也能準確無誤地來到法布爾的家中,這太厲害了!

看了法布爾的《昆蟲記》,我瞭解了昆蟲的世界,知道了昆蟲也有母愛,也有感情……它讓我明白了許多昆蟲的知識;同時也覺得有些地方,我應該向昆蟲學習,向法布爾學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昆蟲記》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作者是法布爾。他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家、動物行為學家和文學家,他為人民譽為“昆蟲界的荷馬”。

令我印象深刻的昆蟲是綠蠅、綠蠅的幼蟲頭部尖尖的,尾部成截斷狀,整個身體看上去是長錐形的,皮膚上棕紅的小點是它的氣門,叫做頭部的地方其實是腸道的入口。綠蠅的幼蟲是我至今為止知道的最奇怪的動物。如果真的是這樣,它們吃東西就會變得簡單了吧?

在書中發法布爾告訴我們綠蠅的呼吸孔長在尾部。當它在密度較大的液體裏時,呼吸孔會浮在液體的表面。當液體的.密度較小時,呼吸孔就無法浮在水面上了,綠蠅就會被淹死。昆蟲和人類真是大不相同,我真不明白它們時怎麼長成這個模樣的。法布爾觀察的可真夠仔細的,他一定花了大量的時間,做了很多實驗,才得出這樣的結果。我真的很佩服他。

綠蠅的的進食方法很奇怪。它們不像我們能把食物嚼碎再嚥進肚子裏,而是用消化液在體外進行消化。被消化完的食物變成了消化物喝下去。如果綠蠅不吃固體食物,那麼她的頭部,也就是腸道的入口不就變得毫無意義了嗎?這麼説綠蠅應該時沒有牙齒的。我覺得綠蠅真是太神奇了。《昆蟲記》引起了我對探索昆蟲的興趣,我打算再找一些關於昆蟲的資料,更多的瞭解昆蟲。

我希望大家都能讀一讀法布爾寫的《昆蟲記》,有機會我也要仔細的觀察這些昆蟲,看看它們是不是像法布爾筆下的昆蟲那樣有趣。

《昆蟲記》讀後感3

他,把一隻只不起眼的昆蟲,寫成了擁有了人一樣性格的靈性動物;他,告訴我們,其實科學就是身邊的一隻蝴蝶,一隻螞蟻,他,就是法布爾。他的《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沒讀《昆蟲記》之前,我對昆蟲可謂是一問三不知。我不知道屎殼郎如何滾屎球,不知道蟋蟀是如何捕食,更不知道松毛蟲的“家”在哪兒。

讀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知道了那些鮮為人知的昆蟲知識和生活習慣。原來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螞蟻是如何團結互助,又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等。螢火蟲、蟬、螞蟻、蟋蟀、蜘蛛等許多文人讚美過它們,但始終只有法布爾會為它們的弱小生命感到惋惜。在這本書裏,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的眼前,讓我足不出户也能感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這本書使我認識到一位有着非凡耐心,細緻觀察力,刻苦鑽研的法布爾。我們與他相比真是相差十萬八千里。有句名言説得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描寫像法布爾這樣的.人。明知昆蟲學十分艱難,全得靠實踐來證明,可他還是堅持不懈,為昆蟲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我今後一定要學習法布爾認真嚴謹的態度和努力探索的學習精神。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啟發,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閲讀的一本書。只要仔細、認真地閲讀,就能讀出滋味,讀出精彩。

《昆蟲記》讀後感4

在這個學期中,我媽媽給我買了好多書,其中我覺得最有趣的就是《昆蟲記》了,我覺得看完這本書我學到很多不知道的知識,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我都讀了三遍了呢。

《昆蟲記》是法國作家法布爾寫的,在這本書中作者向我們大家描寫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情況,書上介紹了很多昆蟲怎麼樣吃東西,怎麼樣在大自然中保護自己,怎麼養育後代等等,讓我們真實的瞭解到了昆蟲的世界和昆蟲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屎殼郎也就是書中所説的蜣螂是怎麼推糞球的,我本來覺得他真的好髒,天天就知道推糞球,但是我通過這本書知道了原來蜣螂是草原的清潔工,它為我們生活的環境付出了很大的功勞。夏天在樹上一直在叫的.知了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禪,他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靠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但是螞蟻卻喜歡掠奪別人的食物是一個不勞而獲的傢伙。

從這些小細節中我們可以知道法布爾真是一個觀察入微的人,他能夠把這麼多動物的生活習性寫得那麼好,與他相比我真的差了很多了,《昆蟲記》中踢到的許多動物我都看到過,但是我卻不知道原來天天在我身邊的小昆蟲藏着這麼多小祕密,我怎麼就沒發現呢?以後我也要從身邊事情做起,做個熱愛觀察的好學生。

《昆蟲記》這本書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書,你們也會喜歡的。

《昆蟲記》讀後感5

昆蟲的世界是各種各樣的,是五顏六色的……。如果你喜歡昆蟲的世界或是想要了解昆蟲世界的多姿多彩,那我們就一起去昆蟲世界旅遊吧!

昆蟲世界有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昆蟲。你最喜歡哪一種呢?是漂亮的綵帶圓網蛛嗎?是勤勞的蟬嗎?還是那厲害的胡格呢?都不是,而是那閃閃發亮的螢火蟲。在還沒走進昆蟲世界時就對螢火蟲十分的感興趣,覺它好神奇,好像有一個神奇的魔法。

據説古希臘把它稱為“朗比里斯”,意思是“尾部掛燈籠的人。”它的學名是這個意思:即夜裏發光的尾部掛着燈籠的人。這些名字似乎都沒有把昆蟲當成蟲,而把它當成了人來對待。螢火蟲的名字很有趣,外貌也是十分的美麗,文中是這樣寫到“此外,它的.色彩也比較豐富,身體是棕栗色,但是胸部,尤其是內側則是柔和的粉紅色每一節後部的邊緣還分別點綴着鮮豔的棕紅色小斑點。像這種色彩豐富的衣服,蠕蟲才不會穿呢。”這裏寫出了螢火蟲色彩豐富的衣服,穿起來如仙女下凡般美麗動人。原來螢火蟲可以將要進行捕捉的獵物進麻醉,然後螢火蟲還會用獠牙再擰幾下蝸牛才會開始進食,這種厲害的捕獵技術十分的讓我佩服。

昆蟲的世界十分的大,十分的神奇,所以我們還是需要再次來觀察昆蟲的世界。近一步的瞭解法布爾。

《昆蟲記》讀後感6

昆蟲的世界永遠都是那麼奇妙,讓許多人痴迷於此,就像法布爾那樣。當然,他們可能比不上法布爾啦!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為我們展現了 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如蟬的故事、蟋蟀的故事、蜘蛛的故事和松毛蟲的故事。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為松毛蟲的堅持不懈而感動。蟋蟀的不勞而獲則使我厭惡。而狼蛛,我對它的外形一點也不感興趣。母愛,它插不上話。因為據人們的研究表明,狼蛛母親除了會任孩子在身上玩,不會去理會孩子們的生死存亡。只會為自己捕食,不會理會狼蛛寶寶們的飢餓與否。兩位狼蛛母親相遇則會互相廝殺,獲勝的一方會吃掉敗了的一方。當然,獲勝一方會收留被她吃掉一方的孩子。

我曾經想過,法布爾到底是怎麼堅持下來的。在常人眼中那麼枯燥無聊的觀察昆蟲的工作。也許,一開始這只是他的.興趣而已,漸漸地,觀察昆蟲這件事從興趣轉變成了他的工作。

法布爾用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來觀察昆蟲,也許,他的下一世會選擇去做昆蟲。這只是我的猜測,也有可能他會厭倦,從而選擇另外的職業。他有的時候會被人們誤解,可他從不曾放棄過這個職業。

昆蟲,這是一類神奇的動物。法布爾用了一生也未能探清昆蟲世界的祕密。但是,他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

從法布爾的描寫中,我對昆蟲世界越來越感興趣了。他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知識,還是一次昆蟲世界的旅行。讓讀者彷彿親身經歷了一般。他在我們的腦海中開拓一塊區域,這塊區域名叫昆蟲。

《昆蟲記》讀後感7

每當夏日來臨的時候,蟬的叫聲如同噪音,而且天氣越熱,它們就叫得越是來勁,叫得越是大聲。它們一個比一個叫得清脆,一個比一個叫得響亮,絲毫也不在乎會引來天敵。原本天氣就熱,聽到這叫聲,更讓人更加煩躁。

但自從我暑假裏讀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蟬》的片段後,讓我走進了蟬的世界,原來它正在歌唱一首生命的讚歌!使我瞭解並深深地喜歡上了這令人敬佩卻微不足道的小昆蟲。

我看到一段拍蟬蜕皮的視頻,總共長達17分鐘。瞧!它們一個個努力並用着吃奶的勁兒蜕皮,有些蟬兒因為力氣不夠皮未蜕下,它便永遠沉睡……而蜕皮成功的蟬兒,換上了美麗的'新裝。經過了艱難地蜕皮,蟬兒顯得更加強壯。法布爾在書中是這麼描寫的:中胸首先開始蜕皮,先從背上的中線裂開,裂口的邊緣慢慢拉開,已經能看見淡綠色的昆蟲。與此同時前胸也開始裂開,縱向裂溝上至頭後,下至後胸。由此可見蜕皮多麼艱苦、多麼不容易,它們就像一位滿身泥漿的挖土工,終於有一天,穿上高貴的禮服,插上能與鳥兒媲美的翅膀。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蟬的聲音太吵了,是噪聲,但現在我不再認為那是噪音,而是一首歌頌幸福的樂曲。知道嗎?這幸福多麼的來之不易!書上講:美國有一種17年蟬,在地下生活17年,不見光明,才能換來30天在陽光下的歡樂。17年!6205天,經過幾千天的地下生活才可以換來30天的自由,這,就是蟬兒的生活。它們要用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一點時間來為大自然增添生機,它們要向世人宣告它們的來到,它們要歌頌這世間的美好。

以後我再也不會認為蟬的叫聲是噪音,我會仔細聽聽那窗外的蟬鳴聲,聽聽它們的怒吼,聽聽它們的感歎,聽聽它們的喜悦!

《昆蟲記》讀後感8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學家法布爾的“昆蟲學”鉅著。法布爾用他的一生精力來研究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習慣。

《昆蟲記》詳細的記錄了:蟬、蜜蜂、螞蟻、蜘蛛、螳螂、甲蟲、蟋蟀,等等。一些昆蟲的食性、愛好、生存技巧、蜕變、繁衍和死亡等生活習性。這為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讀了《昆蟲記》我不禁思緒萬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願結束生命。其實不管遇到什麼情況,自殺都是一種膽怯的行為。大家都認為生命是一種寶貴、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賜給了我們小小的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的面對苦難,珍惜生命,也回報他人。在電視上,我們經常看到有人跳樓自殺,我認為這些人還沒有一隻小蠍子勇敢呢?我就是一個例子:我經常被一件事氣倒,每一次我都被困難打倒。這也是一種懦弱的表現。我們應該學習蠍子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個堅強的人!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並不容易。他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堅持不懈的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發現自然界的科學真理。

我的收穫很多:《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在生活中和學習中,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想法布爾那樣,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9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算是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它的行為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小氣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着驚人的相似。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10

讀罷鉅著《昆蟲記》,我對作者法布爾及其筆下的昆蟲們又增添了深深的謝意,心中充滿了的感恩。

作為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法布爾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以人性觀察蟲性,並把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最終完成了《昆蟲記》。作為一位讀者,我對創作出這部傳世佳作的昆蟲學家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飛行於天地之間的昆蟲,自古以來就與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表面上,它們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但在本書中中,它們卻呈現出了生命的頑強,演繹出了生命的精彩。感謝昆蟲——那大自然的精靈們:它們以美妙的形態,讓我們獲取了感官的`享受,以奇妙的靈性,讓我們得到了精神的啟迪。

看,多彩的蝴蝶在蹁躚,輕盈的蜻蜓在翻飛;聽,樹梢的蟬兒在歌唱,牆根的蟋蟀在彈奏。正是有了它們熱情的參與,我們的家園才如此美麗而生動。蜘蛛在編織羅網方面具有特殊才能,“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那麼出那麼準確的網”;孔雀蛾善於遠距離聯絡;螳螂懂得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昆蟲世界的奇妙,曾經給予人類多少有益的“仿生”啟示啊。

這,難道不值得我們人類感恩嗎?

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與其他生物,包括我們人類,都處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生態系統之中。因為有了它們,我們才擁有了賴以生存的大自然。願我們在一個更為和諧的生態系統中相互感恩,一同成長。

《昆蟲記》讀後感11

我家有個書房,那裏是我的藏書閣,這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我每天都會到這裏來取經。而在眾多書本中,我最寵愛的就是法布爾寫的《昆蟲記》。

《昆蟲記》講述了許多昆蟲的特徵、習性、與人的情感故事等。

其中我喜歡蜣螂的那一章,寫的是蜣螂準備產卵,它需要為它的孩子們準備食物。但有時候總是事與願違,食物在半路上被搶走了,蜣螂媽媽沮喪地望着天空,她的眼前一片漆黑,彷彿世界都失去顏色,她想要放棄。就在這時她聽到有其他的寶寶在叫“媽媽”,她想起了自己寶寶,此時她充滿力量,心裏裝的滿滿的都是孩子,她繼續尋找食物,皇天不負有心人,媽媽終於找到了食物……就這樣小蜣螂在媽媽的呵護中慢慢的成長。而小蜣螂長大以後也沒有拋棄自己的母親遠走高飛,而是與母親快樂地生活着。因為他心裏明白母親對他的愛。現在母親老了,他想要用多些時間陪着母親,來回報母親。

小蜣螂身上那知恩圖報的品質不就是我們生活中所要學習的`嗎?我一出生的時候,媽媽就無條件地養育着我,把自己最年輕、最寶貴的時間都給了我,陪着我慢慢長大。讀後感·現如今每每看見媽媽拖着勞累身軀,為我忙上忙下,髮絲之間隱隱約約有那麼幾根白髮。我心裏就暗自下定決心,待我長大之時,我也一定會像小蜣螂一樣陪在媽媽身邊,和她一起慢慢變老

《昆蟲記》不僅豐富了我的課外知識,讓我見識了奇特的昆蟲世界,還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是我人生的導師。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學習,使自己的羽翼更加豐滿,有足夠的能力去保護和照顧自己的父母,就像他們兒時照顧我們一樣。

《昆蟲記》讀後感12

自從老師向我們推薦了《昆蟲記》這本書後,我便連忙利用星期天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也是一部不朽的著作。書中詳細介紹了許多昆蟲,並描述了它們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而且使我越看越着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蟬是怎樣脱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

《昆蟲記》中藴藏着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人類能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存在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所付出的一切,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的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廣了!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

《昆蟲記》,讀出韻味,就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13

《昆蟲記》是世界上極為特殊的一部經典,從第一卷到最後一卷,整整跨越了30年。作者筆下的昆蟲,它們捕獵、相愛、生兒育女,它們詐取、被殺、朝生夕死……昆蟲的世界從不絕望,它們永遠生機勃勃。《昆蟲記》宛如一曲奏響在美麗田野中的昆蟲之歌。

當我看完《昆蟲記》時,我正坐在書房裏。窗外是那永不變的.高樓大廈與城市那灰濛濛的天。我問自己,當我蹲下來認真觀察地上螞蟻搬家時,那是多久之前?當我靜靜享受着夏風,聽樹上的蟬振鳴時,那是多久之前?當我拿捕蟲網籠住蝴蝶再放飛,與蝴蝶嘻戲于山間,那又是多久之前?好像,那真的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兒了。或許當很多人看完這本書之後,也和我一樣心中紛紛響起對過往愜意生活的無限嚮往。

這也就是《昆蟲記》的魅力所在,它是用悠悠的30年時光,一點一點慢慢“熬”出來的。30年,10950天,法布爾日日都在觀察昆蟲,並記載於書中。在我認為,《昆蟲記》就是一部昆蟲研究長卷。在這漫長的歲月裏,法布爾觀察昆蟲,瞭解昆蟲,記錄下昆蟲不為人所知的一切,向讀者展現出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他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看待昆蟲,引導我們對生命、對大自然的尊敬和熱愛。法布爾與《昆蟲記》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也永遠留在了昆蟲們的心中。

閉上眼,細細回味書中的內容,更加嚮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時光。此刻,或許薄翼金蟬在窗外高樹上伴着夏風長鳴,或許舞姿翩翩的蝴蝶在陽光下忽飛忽落,或許清透網絲上露珠晶瑩透明。回望世界,如此多彩!

《昆蟲記》讀後感14

昆蟲,在房屋的每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悄無聲息的忙碌着,但我們對它又瞭解幾分呢?

週末,我懷着讀科普書的心情翻開了昆蟲記,按照從前的習慣,我翻開書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內容簡介。“它融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與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看到這裏,我覺得它已經不再是一本科普書了,於是,我懷着一種敬畏的心情繼續閲讀。

現在有多少人對昆蟲避之不及,恨不得昆蟲直接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但為什麼法布爾可以十年如一日的觀察者某些人認為面目可憎的昆蟲呢?

漸漸地,我發現這本書已經不僅僅是在講昆蟲了。在這當中,人與蟲之間似乎有一條無形的鏈條將他們緊緊聯繫起來。從昆蟲們帶有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作者對昆蟲抱有深厚親切的感情,字裏行間似乎都是在寫一個人,一羣人,而不是一隻又一隻小昆蟲。

法布爾把昆蟲們當成人,當成自己的孩子,在他看來,昆蟲與人有相同之處,昆蟲是生靈,雖然在大多數人眼中他們是低級的但他們有時是特別聰明的。在書中,昆蟲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了下來:他們的聰明乖巧,兇狠殘忍。但有一點沒有變,他們都是廣闊天地中的`小小的生靈,是人類的朋友。

在某些昆蟲擅長的領域中,比如蜜蜂釀蜜,我們自認做不到。但密封門日復一日為我們提供鮮美的蜂蜜,我們卻還在憎惡着昆蟲。

昆蟲就算再渺小,也有一些用處,不能因為他們中的一些面目可憎,作惡多端,就直接否定它們存在的意義,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隻螞蟻。

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對人類百害而無一益,昆蟲不應該遭到這樣的排斥與厭惡。

《昆蟲記》讀後感15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本名叫《昆蟲記》的書,看了以後使原本對昆蟲非常感興趣的我越喜歡上這些小蟲子。

《昆蟲記》這本書作者是法國作家法布爾,他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觀察能力,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他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並將其記錄下來,這本讓他花費畢生心血的傑作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通過作者的'描寫,我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蟬在歌唱、蟋蟀在奏樂、蜘蛛在捕獲食物———多麼神奇的大自然啊!獸類動物弱肉強食、寄生的現象,昆蟲也有類似的情況,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小的蟲子,會將自己的卵產在蟬卵上,而這種小蟲子發育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小蟲子的幼蟲便拿蟬卵作為食物,供自己生長髮育所需。

小時候,在看《黑貓警長》動畫片時,有一集是説,母螳螂在新婚之夜將公螳螂吃掉,然後黑貓警長來破案的故事。一直以為這只是編造的,看了《昆蟲記》後發現,這個動畫片是真實的科教故事。讓我瞭解了螳螂是一種無情的昆蟲,母螳螂竟會六親不認的把它的親人吞食掉,產卵後再也不回來了,不管自己的親生子女是否健康成長。

在這本書裏,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體娓娓道來。在對昆蟲的日常生活的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了作者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作者對生命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