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魯迅作品讀後感3篇

讀後感3.15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作品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作品讀後感3篇

魯迅作品讀後感1

近日,浙江紹興郵友方建新寄來魯迅作品《孔乙己》紀念封1枚,此封為宣揚魯迅作品、傳承魯迅精神而印製的。封的左下方印有咸亨酒店的門面和穿着長衫的孔乙己手端酒碗,另一隻手抓着碗裏茴香豆的情景。右上角蓋有彩色郵資機戳,下邊的紀念郵戳也是孔乙己手端酒和抓茴香豆的畫面,三者圖案十分巧合。記得我上中學時曾讀過此文。為了加深印象,特又從書櫃中找出魯迅的作品《吶喊》一書,再次重温《孔乙己》這篇文章。

《孔乙己》是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説,寫於1919年3月,同年4月發表在《新青年》月刊,後編入小説集《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白話小説。

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這篇小説,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劇和整個社會的病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是一篇討伐封建制度及封建教育的檄文。小説以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形象地塑造了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深刻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麻木冷淡、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小説從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了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句話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貧困,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和“短衣幫”一樣。“穿長衫”含蓄地説明他顯擺“讀書人”的架子,思想上羨慕上層階級,輕視勞動人民,不願與“短衣幫”為伍。“唯一的”説明他和酒店裏的上層人和下層人都有距離。身份特殊。預示着他悲劇命運的必然發生。肖像描寫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他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刻畫出一個貧困不得志,又經常捱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對比,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服飾的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髒又破,長期不洗不補。説明孔乙己已很窮,只此一件長衫。他和范進都是舊社會的知識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都是不會營生的犧牲品。他們信奉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孔乙己不能進學,窮酸迂腐,抱殘守缺,好喝懶做,這就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

對人物動作,生態的描寫,顯示了孔乙己心地善良。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排出九文大錢”表示他不會欠酒店錢。自己是規矩人,同時也想在“短衣幫”面前炫耀一下。

孔乙己唯一被人記起的理由,就是他還拖欠了酒店老伴的十九個銅錢。作品中一再出現的“鬨笑聲”,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可有可無而又可笑可伶的多餘人。孔乙己雖未曾進學,卻具有幾分清高,喜歡孤芳自賞,他雖然餓得臉色青白,卻始終不肯脱下又破又髒的長衫。自己認識幾個無用的字,卻沾沾自喜,並以自己是個讀書人而自命不凡,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別人取笑他時,他還要用“四書”“五經”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説成“竊書,不能算偷”。當別人問他“當真認識字麼?”他卻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同時,他還固守“君子因窮”的道德理念。以上諸多分析都可以説明孔乙己也自視清高,從而使他不能正確地認清自己。

語言描寫表現是迂腐的。孔乙己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動輒“之乎者也”。再給孩子們分茴香豆時,他有一句經典的話:“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陳腐的語言便是他迂腐性格的表現。孔乙己抱着過時的陳腐觀念不放,生活在一個激昂不安卻已前進的社會裏,難免不會顯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為一個典型的抱殘守缺的形象人物。

魯迅的這篇《孔乙己》一文,一方面在於寫出孔乙己這個人物,另一方面,更是用一種黑色幽默的筆法來描述這一平常而不忍目睹的赤裸慘劇。

魯迅作品讀後感2

魯迅先生,從國小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就已經進入了我的意識當中,曾經有一段時間還特別喜歡魯迅先生寫的文章,那個時候還試着背過幾個小段,感覺挺有韻味的。

高中的時候,看過魯迅先生的《祝福》,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給震撼到了,細微的描述與引人入勝的諷刺,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了情緒,我不願相信舊時代的黑暗與欺壓,可是在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的那一個個鮮明角色,讓我不得不承認了現實,之後陸陸續續就開始更加關注他的作品了,魯迅的選集故事很多,題材很多,人物很多,原本我以為我會將他們混淆,可是我記住了他們。魯迅曾説:“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祥林嫂、愛心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係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係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泄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鬱積的怨憤之氣。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敢於正視慘淡的人生”,我認為魯迅先生作品最具價值之處,就在於其改造“民族靈魂”和中國社會的思想。魯迅先生為現代文學刻劃了一系列不朽的典型:既瘋狂又格外清醒的“狂人”;作為國民弱點象徵的“精神勝利法”的體現者阿Q;帶着滴血的靈魂走向地獄的祥林嫂;還有閏土、華老栓等等。他不但寫出人物的“血肉來”,而且表現出人物“靈魂的深”。

在這其中,我最感到震撼的還有《狂人日記》,它是魯迅先生《吶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説。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狂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他人對他的“迫害行為”,在《狂人日記》中我們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的假象,看到魯迅以象徵的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的批判在這裏。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來: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 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的思維和語言常常是離經叛道的,但他的觀察和結論卻是豐富和深刻的。作品雖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記,卻始終圍繞着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不斷髮生的吃人現象展開,其用意就是告訴大家,在寫滿“仁義道德”的歷史中,其實滿本都只寫着兩個字:“吃人”!這是魯迅對封建道德下的定義,也是他多年來思考的結果。作品通過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觀察了他身邊的人:“他們 ——也有給知縣打過枷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為此而困惑,作者為此而憤怒:“是歷來如此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來,這些人如果不改,最後終會被吃掉的,而未來的希望只能寄託在那些“或者還有”的“沒有吃過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然而魯迅始終是一位直面現實的勇士,即使他內心中已經感到絕望卻仍然站起來進行絕望中的反抗。而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並非全部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人在呼籲保護地球、建立綠色家園,有人在“以筆為旌”,尋找人類的終極價值……雖然這呼聲十分微弱,但卻令人看到了人類世界的最後曙光。

魯迅作品讀後感3

魯迅的作品中,“寂寞”一詞總是如影隨形的出現,寂寞的來源從他的生活中處處纏繞而來,今非昔比的寂寞,如“所謂回憶者,雖説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思縷還牽着已逝的寂寞的時光”,總之,“偏苦於不能忘記。”不吐不快,而又惶恐抒發己心後無人問津的寂寞,如“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含着莫大的猶豫遲疑,對公眾未知反映的恐懼。長期寂寞慣了的後遺症。

這種知識分子的寂寞廣泛的表現於他筆下的人物之中,從悲觀執着的魏連殳終於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從積極活躍的呂緯甫漸漸淪為世間一個模模糊糊,泯然眾人的影子。這些跌跌撞撞的人物在四周如冷壁一樣的時代起起伏伏,與庸眾不同,與當權者不同,也許在未來,還會與起初意氣風發的自己不同。實是知識分子難言的苦衷。

以至於後來這種寂寞竟逐漸成了他筆下鬥士的一種習慣,習慣了獨行,《長明燈》裏那個執意要熄滅長明燈的“他”總是在強調“不能,不要你們,我自己去熄。”這裏,所謂獨行是拒絕“他”的反對者。

在自序中,魯迅也曾感慨,不願將自以為苦的寂寞傳染給和他年輕時一樣做着好夢的年輕人,這裏,確實拒絕任何的追隨。

於是,忽而有了一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之感。

電影《梅蘭芳》中,邱如白對孟小冬説,誰也不能毀了梅蘭芳的孤獨。同樣,倘若是毀了魯迅這份寂寞,恐怕也不會有《吶喊》。這份寂寞是他長期壓抑在自己的無聊與哀傷中,又如寒風砭骨,屢屢催促着他去打破這個沉默的時代。“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驅除的,因為這於我太痛苦。我於是用了種種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我沉入於國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因為寂寞而無言,亦因為寂寞而想要一吐為快。

在開與不開口的`猶豫後,繼而呈現的即是魯迅作品中是他對現狀的某種顧慮與掙扎,包含着對舊時代的厭惡和妥協,一方面在揭露,一方面又麻醉着自己使自己沉入國民之中。這種矛盾的衝撞在其早期的小説中流露的較多。

這樣的帶些糾結的掙扎隱約可從《端午節》中窺得一二:“又如看見兵士打車伕,在先也要憤憤的,但現在也就轉念道,倘使這車伕當了兵,這兵拉了車,大抵也就這麼打,便再也不放在心上了。”錯的不是當時的個體,而是個體行事方式的定位,當兵的欺壓車伕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某種現象,似乎已成為職業的天性,不論是壓迫者還是被壓迫者,都自然而然的承受着這樣的事實,如同文中的“只要地位不至於動搖,他絕不開一開口”,其實細想之下,魯迅早年獨自一人抄拓碑時,面對這樣一個鐵屋子,也曾經抱有不開口的想法,對身邊的種種,也僅僅是如方玄綽一般有感慨而無行動,深以為自己無力去喚醒,深以為大而激進的變動在中國行之不通,深以為自己不是一個振臂高呼而應者如雲的英雄,他恐懼所謂“叫喊於人生之中,而無生人之反應既無贊同,也無反對,如置無邊無際的荒原”的境地。

魯迅認為中國人的自大是一種合羣的自大,而他自己恐怕也同樣經歷過,因為一個念想,唯有在心中百般徘徊,百般自問,才能流暢的舒展於文字,而那些進入他眼中形形色色的人,不同於童年的蕭瑟的故鄉,終於來到的了紙上,他筆下有太多麻木與生活而不自知的人物,而方玄綽似乎又與他們有着一絲的不同,這個小人物雖然亦瑟縮在當時社會的既定規則之中,但卻曾經憤憤不平,也曾經認識到“易地則皆然”,在麻木的同時認識到了麻木的存在的現象。

我們在寫過去的自己的時候,尤其是難過的歲月,看着原先的自己這樣袒露在如今的我們的筆下,慨然是一定會有的,同樣也會欣慰那只是過去,而如今畢竟有一些改變。魯迅在塑造他時,想必從中窺得自己當年的影子,而自己已然和那個“清高守規”的方玄綽大有不同了。他完成了方玄綽未達成的轉變。

魯迅他當然是一個戰士,一個時代的匕首,但同樣也是一個在平凡不過的凡人,有着自己的膽怯和憂鬱,也正是這種種,讓他的作品不是一味的偏激和諷刺,似似有常人的無奈與憐憫。並不是一開始,周樹人就是魯迅,他的鋒利固然出挑,而鋒利之前的暫時的駑鈍卻更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