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我的母親》讀後感(15篇)

讀後感1.01W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母親》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母親》讀後感(15篇)

《我的母親》讀後感1

晚上,一陣陣寒冷的秋風使我們瑟瑟發抖,可是那部電影卻讓我們的心感受到一陣陣的温暖,讓我們心中有着説不清的滋味,是感動,是傷心,還是內疚?直到有一個字讓我感悟,那就是孝。

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孝敬;孝,就是羔羊跪乳,烏鴉反哺;孝,永遠也不會變。

《我和母親的那段日子》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愛和一個兒子對母親的愛和孝。電影中有一句話令我感悟最深:“我和母親雖然有今世,可未必有來生,既然沒有來生那就努力把今生過好。”這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老師,又用行動感動着我們。電影裏的'那位母親,她,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們的身上,為了教育她的兒子甚至放下了那段時間唯一的感情,忍痛讓女兒輟學。重男輕女雖會遭到譴責,但她已經盡力了,因為她知道,放棄哪個都捨不得,這,就是母親。

時間又跳到了十幾年後,當兒子知道母親的了老年痴呆的時候,不顧姐妹的勸阻,也不問妻子的厭惡,把自己對兒子的愛的時間,全都給了母親,一心一意地照顧母親,因為他知道,是母親給了他現在的生活。揹着母親去學校教書,幾年的風雨無阻,母親的病也越來越重,可他依舊堅持,最後感動了學生與家長,甚至改變了他的親人對母親的態度。這,就是親情的魅力。

孝親敬長——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悦翔無不體現了他的孝心。他沒有把母親當成累贅,就像母親從來不仍為他們是累贅一樣,他懂得如何去孝敬母親,感恩母親。孝,就像在他的內心生了根,讓孝繼續下去。孝,使我們應傳承下去的,也是我們要去發揚的,即使做不到讓父母高興,也一定不讓父母傷心,因為時光匆匆,當多年之後我們想起來要去孝敬母親的時候,她早已白髮蒼蒼,雙鬢佈滿時光留下的傷痕。時光已走,無論怎樣,都無法挽回。

“我和母親雖然有今世,可未必有來生,既然沒有來生,那就努力把今生過好。”我又彷彿看見了那位白髮蒼蒼的母親又露出了幸福的笑臉。

《我的母親》讀後感2

《母親,我的大學》這一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就是高爾基,他幼年時期父親就去世了,勤勞善良的母親因為無法養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過他的童年。

母親在小説開始被沉重的勞動與丈夫的暴打而變成了毫無反抗意識、含辛忍辱的人。丈夫去世後,兒子開始了革命,母親也在兒子和同志們的感染下,漸漸地接受革命真理。“沼澤的.戈比”事件後,母親為了把兒子救出牢獄,承擔了發傳單的工作。母親漸漸明白了真理的力量,更樂於參加工作。兒子又一次被捕之後,她搬到城裏,與革命黨在一起從事獻身於黨的工作。她拿着傳單穿梭於市鎮鄉村之間,不顧生命危險發印着兒子演説稿的傳單,在被捕的時候高喊道:“血海是無法撲滅真理之火的。”這句話令我非常感動!

僅有16歲的高爾基背井離鄉,到喀山去上大學。夢想破滅後,他不得不為生存而奔波。住“大雜院”,賣苦力,同流浪漢接觸,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知識分子交往,進了一所天地廣闊的社會大學。 在這所大學裏,高爾基經歷了精神發展的複雜道路,經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驗,對人生的意義、對世界的複雜性進行了最初的探索。

我想那個任勞任怨,堅強,聰明能幹又渴望知識的阿廖沙代表了一種人,一種品質。他們用常人沒有的勇氣和毅力去生活,在被黑暗籠罩的19世紀,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他們經過磨難後走向新生活,成為人們心中的典範。阿廖沙就是一個代表,他雖然身處社會的底層,但是他有豐富的知識,如果我是阿廖沙決對不可能像他一樣勇敢面對生活,樂觀向上,所以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遇到困難沉着冷靜不會就此退縮的人。

看了這本書,我有了很大的啟發,我們都養尊處優,毫不知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是怎樣生活的。所以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多一點的社會實踐,去體驗一下生活。

《我的母親》讀後感3

母愛柔情似水,温暖如春,天底下最無私親切的愛就是母愛,這是無法替代的。老舍的這篇《我的母親》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而含蓄,讓人瞭解到老舍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讀完深為感動。

老舍自幼由母親獨自養大,母親對於老舍傾注全部的愛,老舍用白描的手法描寫了一位天底下最平凡的母親,同時又是最勇敢、善良、無私的母親,表現出老舍深情的愛。作者通過描述家庭情況,“母親生在農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讓我們對母親有了初步的認識,認識到她勤勞、誠實,這也是母親對於兒子身體力行的教育,照應了後文“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所以説,母親對於作者的影響是巨大的,勝過所有的老師,老舍傳承了母親的真善美,好客熱情……家裏全靠母親一人操持,母親是勤勞的,做事一絲不苟的。為了生計幫別人洗衣服、縫補衣服,可從來不敷衍了事,“屠户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勤勞、認真的母親形象。母親剛強的性格在老舍的筆下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樣是通過白描的手法描寫三姐出嫁的場景。父親死後,三姐和母親相依為靠,一起撐起了這個家,現在三姐要走了,就像是失去右手,三姐出嫁母親一系列表情動作,正勾勒出母親剛強的形象。

在老舍心中還是留有遺憾的.,他沒有聽從母親的安排,深深的傷害了她,而且還不是一次傷害。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親始終牽掛着這個兒子。終於,作者還是變成了“失了根的花草”,辛苦一生,但母親沒有享受好的生活。雖然文章最後只是簡單的敍述了母親的去世,卻包含作者無盡的悔恨和自責,以及對母親的無比思念。“心痛!心痛!”將這種情緒在文章結尾達到了高潮。

做母親的給兒女天底下最無私的愛,而作為兒女,有沒有傾注你們全部的愛?這或許永遠都不可能畫上等號吧。

《我的母親》讀後感4

今天讀了胡適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母親》,作者通過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了母親,敍述了母親陪伴自己的成長事例,從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寬容、善良、仁慈、温和有剛氣的母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

提到母親,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為之動容。因為母親是世界上最親、最疼我們的人。無論你在他人眼中是多麼的不起眼,但在母親的心中總是最寶貝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母親是對你噓寒問暖,關懷至深的人;是在你受到傷害,為你細心療傷的人;是在你有困難,挺身而出的人;是在你很無助抹眼淚,給你力量的人;是在你事業有收穫,為你默默喜悦,祈禱的人……

如果説我們是一棵小草,那麼母親就是滋養我們的大地;如果説我們是一滴水,那麼母親就是容納我們的大海;如果説我們是一片雲,那麼母親就是陪伴我們的天穹……

忘不了,兒時盛夏的夜晚為我們扇風送涼;忘不了,冬夜牀前的挑燈促織;忘不了,異鄉上學的含淚送別;忘不了,歸家時的翹首相盼;忘不了,回到家裏,她忙碌的身影;忘不了,我們在喜笑顏開時,她的默默無聞;忘不了,你有難時,她不遠路途顛簸為你送來援助;忘不了,你垂淚時,她温暖的懷抱;忘不了,她願意無怨無悔的為兒女奉獻自己的一切,卻不願意接受兒女對她的.半點奢侈愛,這是世間最美好的東西,是我們感情中最最寶貴的發自內心的情感,是我們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個人缺失了愛,那麼他的人生就會有無限的遺憾與不堪。很開心能在胡適平實的筆調中見識了世間偉大母親的一種,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現在的生活與所擁有的一切。

《我的母親》讀後感5

母愛無言,任你用千言萬語,也難以表達對這份沉甸甸的感激。

我讀了《我的母親》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那份深沉的母愛充溢着我的胸懷。 胡適的母親23歲守寡受盡了人生的痛苦與折磨,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卻千方百計的送兒子去讀書,每個學生每年一般只送兩塊銀元,先生教起書來自然也不盡心。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學到更多的知識,第一年便送去六塊錢,往後每年增加,最後一年加到12元,這就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和寄託。

有一次,胡適得了眼病,母親聽説眼病可以用舌頭舔去。母親便真的用舌頭舔病眼,根本沒有考慮會不會傳染的後果,這一舉動,表達了一個母親發自內心的情感和無私的愛。每天天剛亮時,母親便把胡適叫醒,叫胡適披衣坐起,胡適從不知道母親醒來已經多久了??十天當中,總有八九天胡適是第一個開學堂門,表明了母親艱辛的付出。

讀了《我的母親》,你能不為文中母親那用盡一生的操勞和無私的`愛為之肅然起敬,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懷念和感恩。

我想到了現在的社會現象,現在有的孩子一味的指責自己的父母,不是大老闆,不是當官的,覺得自己在富有的孩子面前抬不起頭,但你有沒有想到,父母無論的貧窮、富貴,每

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平等的,看看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他們的全部,我們用盡一生也無法回報。由此我想到了我自己,媽媽每天接送我上學放學,媽媽生病時,還依然為我洗衣做飯,生氣時對媽媽發脾氣認為是理所當然。讀了《我的母親》我愧疚不已,我每時每刻享受着這份關心,忘了叫一聲感恩、一個擁抱。讀了《我的母親》能不感覺到母愛是最真摯的情感。母親對我們不求任何回報,為我們嘔心瀝血,給我們無限的温暖!

母愛的深沉執着,我們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用自己的心和實際行動去感恩母親。

《我的母親》讀後感6

父愛如山,母愛如海。不知怎麼,想到母親,我心便久久不能平靜。當我看完了《我和母親的那段日子》,我對母愛有了一種新的理解。

剛開始看時,我還以為是“笑星”,後來看完後,劇中的主人公陳悦翔用一顆孝心感動了我後來看完後,我的.心震撼了。

這部電影主要寫了:一位老婦人,一直望子成龍,寧可苦了自己和兩個女兒也要讓兒子上學,對兒子百般照拂。兒子如願以償地成為了老師,但是要住校,只能讓母親住在姐姐家。母親一有空就偷偷跑到學校去看兒子。可是後來一家人帶母親去醫院檢查,卻發現母親時常跑出去。陳悦祥的妻子之前十分嫌棄老母親,可直到後來看到母親與丈夫和兒子和諧一起洗腳的畫面被感動,主人公陳悦祥每天揹着老母親上課、喂她吃飯……

這種孝心是多麼可貴,在這個喧囂的年代,有多少人把母愛當成理所應當?那種難得可貴的母愛為什麼變的平凡無庸?我不由得深深思考,或許,我們一直都沒有注意到,身邊一直默默愛我們、守護我們的人。

生命沒有永恆,父母不能伴我們到老,如果他們頭髮蒼白、皮膚皺起,我們又能不能好好孝順、陪伴他們。如果沒有來生,那就今生吧!好好珍惜現在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父母用了大半生的時間愛我們,我們可不可以再這是剩下的餘生中愛他們呢?

沒有後悔藥可以吃。等到某一天,父母都離開我們了,某個瞬間,你看到被子是亂擺在那裏的,衣服還亂扔在那裏的,才反應到已經沒有人在幫我們洗衣服疊被子了,到那時,晚了!現在的幸福,是父母換來的,珍惜在每一刻的父母,每一次陪伴我們的他們吧!

《我的母親》讀後感7

今天我懷着感動的心情讀了《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

《我的母親》這篇文章通過老舍對母親一生所經歷的往事的回憶,塑造了一位非常感人的母親形象,語言雖然很樸實、平凡,但是卻把作者母親的特點一一體現了出來:他勤儉城市,做事認真、心胸寬廣、樂於助人、不怕吃虧;處是有度,輕中帶硬;她善良堅強吃苦耐勞。 這篇文章體現了作者母親對女兒的關心與呵護的情感。

我讀完這篇文章,感受頗深。深切體會到:母親就像一首田園詩,悠遠純淨,和雅清淡;母親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母親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母親就像一陣和煦的春風,吹去塑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由此我想到了我偉大的'母親。

我的母親非常的愛我,我在他心中的地位很高,也很重要,母親對待我比對待他自己都要好很多,時時刻刻都把我放在心上。

上學之前,媽媽總得囉嗦半天。我一上學就對我説:“過馬路看着點車,上學別追打亂鬥,在學校要認真聽講,下可別亂跑,上課要專心,不能分神… …”這些話雖然對我説了許多年,都已經是我厭煩了,但是這代表着媽媽對我深深的愛與關心。現在我真想對媽媽誠懇地説一聲:“謝謝您,親愛的媽媽!”是我的母親給予我多彩的生命,給予我廣闊的智慧,給予我豐富的知識,給予我生存的空間,給予我幸福的生活… …

我和我的母親,千千萬萬的母親與母子,凝成了多少感人的事蹟啊!這篇文章是我受益匪淺,懂得了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無窮的、不可戰勝的… …

《我的母親》讀後感8

作者:楊崇源 學校:蒼南縣龍港鎮第一中學

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我的母親》

雙重奏,顧名思義:由兩個人同時在舞台上配合表演,但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有一位偉大的母親,單憑一己之力就完美地演繹了一場“愛的雙重奏”。

作者在文章的前面部分,運用了較多的筆墨描寫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從中可以體現出作者的童年是非常枯燥無味的,他不像其他同齡的孩子一樣有嬉戲的能力和習慣,被禁錮了玩的天性。

雖然作者童年並不歡樂,但因為母親,他究竟得到了一點兒做人的`訓練。他的母親一生歷經坎坷,肩負着打理一個家庭的重擔。但這位母親卻用自己的內心感染身邊人。作者在母親善良、樸實的性格下學習了待人處事的方式。都説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總是在潛移默化中為我們樹立起了一個榜樣。父母的各種行為都在影響孩子對一件事所作出的判斷。在孩子還未接觸課本的教育時,父母的教育就已經在孩子的心中奠定了基礎。

如果説一個人可以兼任慈母和嚴父兩種處在極端的角色,那麼這個人真可以説是“即當媽又當爹”的模範了。作者的母親就是這個模範。她在教育孩子上是非常嚴厲的,但是她從不在外人面前打罵孩子。我很贊同她的這種做法,因為這樣既教育了孩子,又不失孩子的面子,更不會讓孩子傷了自尊。

這是一個一生慈愛的母親,這是一個一世強悍的父親。

母愛能把庸碌的生活發酵了,呈現出動人的詩意光澤,從而洞穿人的心靈世界。

我的母親在生活中幫助我,總是給予我鼓勵。她能夠糾正我犯的錯誤,總是以言傳身授的方式教育我,告誡我。我應該懷揣着一顆感恩的心,回報母親所給予給我的關愛。

這是一場美妙的雙重奏。

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讀後感9

“母親最會吃虧。她的淚會往心中落。”

“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了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望着窗外的小雨,淅淅瀝瀝,眼淚不停在眼中打轉,老舍《我的母親》一文將我深深感動,他將我的心引痛了。老舍在文中用最樸實、最平淡的語言對其母親的追憶觸動了我對母愛的那根弦。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母親忍着疼痛笑了。在孩提時代,母親是我們的主宰:飯是母親喂的,衣服是母親教我們怎麼穿的,名字是母親教我們寫的。唐代一位叫孟郊的詩人寫了這樣一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不但説明了母親對兒女的恩情,還歌頌了母親的偉大。是的`,母親是萬能的,母親是偉大的。

然而,在我們一天天長大的過程裏,卻忽略掉了她的存在。

長大後,都渴望自由的我們,身上多了一雙翅膀,飛得更高更遠了,也越來越沉溺於自己的圈子。我們在這個恰到好處的年齡恰如其分的用一個正當的理由“青春萬歲!”忘記了母親的存在。在職高校園裏已接近一學期,每次回家,嘴裏雖然甜甜的喊着一聲“媽!”但後面都會迫不及待的加上“我這月的生活費沒了!”真可笑,真寒磣,環保得連一句問候,一句關心的話都省去。我可憐的母親,她的青春給予了我,歲月吞噬了她的花容月貌,然後得到的卻是女兒對她不停的壓榨。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母親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是啊!母親是我們的根,有母親我們便是寶,沒有母親我們便是草。

請記住:我們是母親的命,母親是我們的命!

《我的母親》讀後感10

《我的母親》是作家老舍為我們講述了他可親又可敬的母親。老舍的母親家境貧寒。1900年老舍的父親去世後,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到了母親一個人身上,那年老舍才一歲半,她的母親靠為別人縫補衣服和幹一些雜活養活一家人,每天從早忙到晚沒有享過一天福。她天天吃的.都是粗糧剩飯,魚、肉從來就沒有吃過。後來,兒女們長大後工作在全國各地,母親又孤身一人,只有過年全家人才能聚到一起。老舍説:“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所以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

母愛如海,母親有着大海一般無私、寬廣的胸懷,無時不在為自己所愛的一切默默地奉獻着;母親是師,母親總是告誡我們做人的方方面面而不厭其煩,為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鋪滿基石。母愛是一道岸堤,在你心靈脆弱時,為你築起堅強的信心;母愛是甘甜的乳汁,在我缺乏營養時,哺育我們成長;母愛是明亮的燈盞,在黑暗的十字路口,照耀我們前進;母愛是温柔的話語,在我們受到挫折時,呵護我們的心靈;母愛是温暖的太陽,在寒冷的黑夜中,奉獻着她的光芒;母愛是遼闊的海洋,坦露着寬廣的胸懷;母愛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兒女茁壯地成長。母愛就像陽光,空氣和水,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擁有了母愛,你就擁有了一切,不管遇到任何困難,只要有了母愛,一切都會變得幸福。母愛,並不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冬夜中透出的縷縷暖意,盛夏中透出絲絲涼意。也許在不經意間,母愛已經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展現,只是你還沒有發現,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就會藴含着偉大的母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就是這樣的偉大無私,我們要學會珍惜母愛。

《我的母親》讀後感11

“水妞,水妞,先長出犄角後長出頭,你爹你媽買來給你燒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讓那老貓叼走了……”這一首富有鄉村味道的小曲兒,便是一部提倡大家都要感恩母親的電影——《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中的主題曲。金秋十月,天高雲淡、秋高氣爽,今天的晚上我們學校的全體師生在內操場觀看一部學會感恩母親的電影。

電影之中的男主角陳悦翔是一位國小老師,因為一次偶然的抽籤,認識了石小帥、陶然等一班的學生還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可是好景不長,他已年邁的母親得了所謂的阿爾芒海默症,也就是人們口中常常説的老年痴呆。漸漸的,陳老師母親的`吃穿都都由他照料。每天的晚上,由於母親會把小便拉在牀上,他便調好鬧鐘,每兩個小時起來叫母親去拉小便,就這樣一天天過去。緊接着,陳老師母親的病情愈發嚴重,只能躺在牀上。此時此刻,陳悦翔老師不但沒有丟棄母親,還每天喂她吃飯、喝水。劇中的男主角是一個真正的老師,他以前在冷水鎮國中教書,老家在磐安縣縣城的一個小鄉村,於是,他每天都要揹着母親騎着車到學校,他就是感動中國人物——陳斌強老師。他是我們磐安人的驕傲和自豪,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感悟很多,我一定要學習主人公的高尚品質。此時此刻,想想自己在家裏,總是玩電腦、玩手機這是多麼的不應該啊。看了這部電影后,我便決心要感恩父母。在家裏,我不會燒菜,但我會煮飯,我便在中午的時候燒好午飯,又給他們準備了下午要喝的茶。晚上,我又幫他們洗腳。這一點點、一滴滴都是感恩啊。

是啊!這部電影告訴我們一定要感恩父母,所謂的“百善孝為先”就是這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感恩父母親。是啊!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們一定要回報父母哦。

《我的母親》讀後感12

母親,父親,是最令人感到温暖的字眼,無論是大家名師,亦或是普通百姓,一説起自己的父母,大家都懷有十二分的崇敬之情。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然而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卻又各不相同。
  週末的閒暇,我看了一篇文章,是老舍為母親而寫的一篇文章——《我的母親》,看完後,我的感觸很深。因為老舍筆下的母親既有着鮮明的性格,又充滿着母性的光輝。
  老舍在文中提及母親出生於農家,所以既勤儉又節約。老舍的父親過世後,母親獨自挑起家庭的重擔,不屈不撓地勇敢面對生活帶來的種種波折和苦難。老舍筆下的母親亦是温柔的。當有人有求於母親的時候,凡是一切她能做到的,母親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卻似乎永遠都見不到她,她寧願吃虧,也不願鬥氣。
  母親雖然温和,卻不軟弱,老舍的父親死在"庚子鬧拳"的那一年,聯軍入城。這種危急的情形下,母親她,並不害怕。反而,她一次又一次地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着兒女,顧慮兒女的安全,籌劃一家的'飲食。她不慌不亂,總能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你説,母親的性格可不是堅強極了麼?
  老舍先生就從母親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像是母親的熱情好客,勤儉節約,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態度。
  這篇文章中,最不可忽略的感情就是老舍對母親的思念之情。這是一種複雜的心情,也許我們誰都沒有體會過,也不曾知曉。但世界上能有什麼感情會比思鄉情,念母情來的更強烈了呢?有母親的人,心,是安定的。老舍又何嘗不是這般。但是母親的逝世和遠離依舊使得老舍悲痛萬分卻又惋惜不已,只能以"心痛!心痛!"來結束全文,更讓人感到無盡的悲傷離愁。

《我的母親》讀後感13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綠陰?——題記

看完豐子愷的《我的母親》,如纖纖細手拂過平息的琴絃,心久久不能平靜。此時,我多想高呼一聲:人生真情,聖潔的母愛!

豐子愷的《我的`母親》文風清新而樸實,內容真摯而感人。平常人——千百萬母親中的一員,卻被寫得偉大、高尚。

細細品來,文中似乎只能讀懂一個詞——母愛!

至真至愛的親情中,母愛是最細緻、最無私、最易體會到的。想想我的母親,心中竟蕩起一絲內疚。

我的母親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也許是自身文化程度的緣故,她對我一向十分嚴格。她總説自己小時候沒有條件好好讀書,叫我要珍惜時間,認真讀書。因此,年少、輕浮、狂妄使我對母親的愛不屑一顧,還時常與她吵嘴。每天,每天都抱怨上蒼的不公:為什麼不賜予我一個瞭解我,愛我的母親?

可是,隨着斗轉星移,時問的飛逝,我漸漸發現我錯了。

就在昨天,我奔赴期末考場,外面天陰沉沉的,不時地飄落一陣急雨。母親這些天為我操勞,原本單薄的身體又虛弱了許多,她撐着一把大傘,不聲不語,孤立冷雨中。我怎麼也忘不了我走進考場的那一瞬間,母親眼眸中流出的信任與鼓勵,嘴角上掛着的一絲抹不去的慈愛的微笑……

正如文中所言:“昔聞長者言,掩耳每不喜。”每次聽到母親的嘮嘮叨叨總不高興,認為自己已長大了。但“有媽不覺兒女高”,畢竟,在母親眼中,我仍是需要關心、疼愛的女兒。

感謝這篇《我的母親》使我真正讀懂了母親,人生真情,莫過於母愛!

《我的母親》讀後感14

“母愛似水,把我平靜的託在水面上。”母愛看似平淡無奇,其中卻藴含着母親對兒女的無私奉獻的愛,兒女怎能對母親不尊重呢?許多偉人也曾講過對母親讚美的言語,想必其中在他們成長或成功的道路上,母親一定是他們的精神支柱和心靈上的觀眾吧!正因為母親支持他們,所以他們才如此尊重母親。

這幾天,我一直在看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我的母親》。整篇文章講的是安利柯的爸爸以寫信的方式來批評安利柯對媽媽態度的不好,教育他道理。雖然這篇文章只有短短的3頁,但是我已經反反覆覆的看了七遍。每一次看完後,我都在怪安利柯為什麼對他媽媽態度不好,又在欣賞安利柯爸爸對安利柯的'批評方法。我已經看得入迷了,已經融入到書中的故事情節中去了,好像我就是故事人物中的其中一個。

安利柯,你知道嗎?當你對媽媽説了不好聽的話時,你媽媽雖然表面上要裝着沒有事情,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但是你媽媽心裏卻像有一把利刀刺着她的心。數年前,你生病的時候,你媽媽整日整夜的坐在你身旁,不吃不喝,滴水未進,數你的脈搏,算你的呼吸次數,整顆心都系在了你的身上。你現在這樣對待你的媽媽。不覺得愧疚嗎?安利柯,終有一天你會明白的,母親對你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

安利柯,你應該知道,親人之間的愛是人世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破壞這種感情的人,實在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的人雖然犯了殺人罪,只要他愛自己的媽媽,那麼他的心中還有美的部分留着的。相反的,如果非常有名的人做了一些讓媽媽痛苦的事情,那他就真是可鄙可賤的人物。

想到自己,自己何嘗不是一樣,對媽媽及其不尊重。

《我的母親》讀後感15

父母對我們的愛總是難以回報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人的父母不偉大?偶讀老舍的《我的母親》深有感觸,老舍以其平實的筆觸為我們塑造了意味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激起了我內心的共鳴。不住寫下這篇讀後感,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鑑。

在老舍的文中,這是一位含辛茹苦的母親,這是一位善良的母親,這更是一位堅強的母親。

她的母親“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也要用單薄的身體保護自己的孩子”。在老舍眼裏“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實生命的教育”,“她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

母親“最會吃虧”,遇到困難都是“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裏落”!

在母親那裏,他看到對一切人和事都應採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當作當然的,他繼承了那種“軟而硬”的性格。當他的三姐出嫁時,“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涼,臉上沒有血絲-那是陰曆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她掙扎着,咬着嘴脣,手扶着門框,看花轎徐徐地走去……”當老舍入學時,母親“而後含淚把我送出門去”。

然而,當老舍先生再次想起他地母親時永遠是歉疚地,永遠是恐懼。“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香有色,卻是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溉的”。當再次回憶起母親,老舍先生只能以“心痛!心痛”結尾,無言以對。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着父母所投下的軌道而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了傷心”。我們作為子女的,應時刻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父母,感謝他們所付出的,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一切。即便身在遠方,也要常回家看看,畢竟那是你永遠的根。不要讓老人操心,也不要讓老人孤獨,因為他們付出的夠多了,因為你是他們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