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讀《擺渡人》有感錦集【15篇】

讀後感2.3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擺渡人》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擺渡人》有感錦集【15篇】

讀《擺渡人》有感1

嵐漪河,多美的名字多美的河。

清澈的河水河岸的高粱玉米河裏嬉戲的孩子們河岸上洗衣淘米的奶奶媽媽們,還有不遠的古鎮。一定是藍藍的天白白的雲清爽的甜甜的風。是的,這是一幅定格在劉補明先生生命裏註定永遠美麗畫。

佔據這幅畫核心位置的是一個對讀者來説陌生又熟悉卻是鐫刻在劉先生心底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楞大。“楞大突嘴笨舌”,“楞大的身材是魁梧的”,“楞大的腰是弓着的”,楞大的聲名是“遠播”的。但他姓什麼?鄉民們或許知道劉先生或許知道但他們忽略了或許淡忘了,或許,這已經不重要了。

楞大,只是嵐漪河上一個擺渡人而已。

楞大,是一個小人物;楞大,是一種象徵。

我想起了我本家一位兄長,與我父同歲,肖龍,去年離世了。我叫他老哥哥(可不是學臧克家的《老哥哥》),他一生孤單,年輕時與一啞女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無後。村裏不管哪家老人去世,老哥哥就成了主角,他是修造墓穴的總指揮,從我想事的時候起,老哥哥不知道給我們村多少人建造了“陰宅”。我的祖奶奶,我爺爺奶奶我母親我弟弟,我的六個大娘六個大伯的“陰宅”都是老哥哥營造的。

他不計報酬,半斤老酒兩包香煙,足矣。

他去世了,幾乎全村的人都來給他送別,那場面,比我們德高望重的老村長去世的時候宏大多了。

老哥哥,他不就是我們村的“楞大”麼?

劉先生的眼光是獨到的敏鋭的,他不屑為了迎合讀者的某種情味而編故事,他以自己豐厚的人生閲歷為依託,看到了,抓住了,一個頗俱象徵性的人物;他熟悉這個人物,他理解了這個人物懂得了這個人物並且用自己細膩凝重老辣的文筆,把這個人物栩栩如生地寫出來了,而且,簡短的篇幅裏,讀書筆記.劉先生沒有什麼“雞湯”似的膚淺甚至無聊的抒情和感慨,他把自己濃濃的情感傾向掩藏在簡潔的文字裏掩藏在楞大的喜怒笑顰裏,他高明地讓楞大自己在表現自己。在近來讀到的包括各種報刊雜誌在內的諸多記人散文中,楞大也是一個頗具特色的“這一個”。楞大沒有知識,楞大沒有文化;楞大也沒有一吐衷腸的朋友,在兒子被河水吞沒之後,他似乎也沒有親人了。楞大之“大”,大在活得淳樸活得率真活得無畏無私活得坦坦蕩蕩,大在秉性寬厚他的背就是人們的依靠馱得下所有的人他的博大的心容得下所有的人;楞大之“大”,大在人性所有的最美好的底色中最不可或缺的良善為本。

“混”進“水先生的語文生活”,讀到了好多優美的好文;讀到《楞大》,聯繫十幾年來我對劉先生的瞭解,自然想到了前人的一句話:“有境界自成高格”。

“養其大者為大人”;強者自渡,善者渡人。

“太陽出來一盆火,你家的喜事少不了我。姑妞嫁個好女婿,坐在轎裏偷着樂。”

好喜歡,楞大敲着竹板吟唱的這個喜歌……

讀《擺渡人》有感2

晨光透過半掩着的窗簾,射進房間。桌上的《擺渡人》靜靜地躺在那兒,吸引着我的眼球。那神奇的故事,那浪漫的愛情,依然在我眼前回蕩……

這本書描述了一個女孩兒在看望了父親的道路上遭到了車禍,成為了唯一一個死去的人。她的靈魂來到了“荒原”,並在那裏遇到了她的擺渡人。擺渡人帶她穿越荒原,躲避惡魔。在這期間,女孩兒和擺渡人漸漸相愛。但是,當女孩來到靈魂所在的地方時,卻不得不與擺渡人分別。而後,她又重新返回了荒原,尋找那消逝了的愛情。在荒原上,她遇到了自己曾經的'擺渡人。他們回到女孩死去的那列火車邊,女孩兒進入了自己的身體,活了過來,擺渡人也由此擁有了自己的生命。

這,讓我感受到了生與死的界限。有時,他們只是一秒鐘的區別,卻把人劃分到兩個不同的世界。許多人都懼怕死亡,而死,又何嘗不是新的生命的開始?它人們想象中的冷血,殘酷,可怕,它只不過是一場冒險,一場時間的把戲,一個新的起點。當擺渡人訴女孩,她已經死去了的時候,女孩並沒有害怕。事實如此,你又能怎麼能改變?生與死,不足以為奇,不足以為懼也!

對於許多人來説,死亡更是一種解脱,一種赦免。

記得小時,好朋友笑笑的爺爺生了重病,醫生説到剩下的時間不多,笑笑的家人都唉聲歎氣,天天吃不香,睡不好。她的爺爺時而發高燒,時而高血壓,又忽然低血糖,天天泡在藥湯子裏,痛苦極了,有一次我去看笑笑時,正撞見她在探望爺爺説話:“我倒是覺得,死亡對我來説,是一種快樂,釋然。不計自己的病痛,光是家人們的關心,我就無以回報了……”

文中的女孩,更是坦然,她對死的麻木,讓見多識廣的擺渡人都都為之震撼。

不只是她面對死亡的平靜,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勇氣。

愛的力量有多大?我不曾去衡量,也不敢去衡量。也許,有比為愛而犧牲更為強大的力量吧。

當然,愛一個人。不只是要一顆有熱量的心,更是需要勇氣。女孩在來到靈魂聚集之地時,她還是忘不了那段美好的日子,十分想念那失去的愛情。她離開安全之地,獨自踏上危險的道路的勇氣是多麼感人!她的愛,是多麼偉大,以至於不顧千辛萬苦去尋找擺渡人。她的勇氣給了她希望,雖然可怕的惡魔給她留下了陰影,但她依然是那麼堅定!

這,不由讓我想起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梁山伯對祝英台的熱愛,以至於年輕輕輕就憂鬱的死去。而祝英台對梁山伯的一片痴心,給她反對父母的勇氣,讓她願意跳入墳墓,與愛人在一起。當兩人化作蝴蝶雙雙飛去,這是否讓他們感到幸福?

這,就是勇氣,就是愛的力量。女孩寧願身處危險,也不要放棄,她和擺渡人的愛情之路是那麼坎坷而又甜蜜。

陽光依舊,擺渡人已翻到最後一頁。眼裏的潮濕,彷彿還未離去,生、死、愛情,讓人嚐盡世間五味,留下揮之不去的記憶!

讀《擺渡人》有感3

“每一個鐫刻着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的擺渡人。”今天我把《擺渡人》這本書讀完了,內心感覺很温暖。

《擺渡人》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寫的一本暢銷小説。書的開篇就展示了一個十五歲的少女的生活,從小父母離異,有一位愛嘮叨的母親,陌生的父親、無聊的學校生活…普普通通的一個女孩,在遭到了之後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後,迪倫在一次列車意外脱軌中,失去了生命,她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到光亮,她還在困惑中,掙扎着爬出了列車,看到了唯一一個人,帶領她通往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崔斯坦。迪倫並不知道其實自己已經死了,而是認為自己是那場意外中的倖存者。不斷的問崔斯坦各種關於列車脱軌的意外的問題,最後崔斯坦告訴了她,她已經死了的真相,迪倫也逐漸接受肉體死亡的事實。

在他們向着另一個世界邁進時,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惡魔的攻擊,但他們絲毫沒有任何想要放棄的意思,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靈魂的擺渡人,她發自內心的關心與信賴,也漸漸喚醒了擺渡人內心深處麻木已久的情感。但當迪倫到達目的地時,她卻決定要永遠與擺渡人在一起,後來跨越了所有障礙,返回人間。二人的對話讓人感到很温暖:“嗨!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不論命運怎樣安排,“我”一直在“你”目光所及之處,温暖又甜蜜收尾,讓我們知道了在擺脱惡魔和危險後,失而復得的信款和温暖更讓讓人珍惜。

整本書,若説是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麼某種程度上,女孩同樣也是擺渡人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4

許久沒有讀到一本讓我如此震撼,心情久久無法平復的書了。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我彷彿有種親身經歷般地感覺。它讓我激奮、恐懼,不免還有些心悸,但卻是個温暖有愛的故事,它治癒心靈,引人深思。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15歲的小女孩—迪倫,她為了逃離當前一片狼藉的世界而選擇獨自一人踏上開往另一個城市的火車,去看望久未曾謀面的父親。然而,突發交通事故。周圍一片死寂,無人迴應她的呼喊聲,恐懼、無助感越來越強,她別無選擇,只能忍受疼痛和恐懼,拼命爬出去,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隧道口竟是一片荒原,沒有期待的警車和救護車。就在此時,她看到了他—靈魂的引路人崔斯坦。他帶着迪倫,準確來説,是迪倫的靈魂,穿越漫無邊際的荒原,戰勝各種磨難,送她回到了“家”。沒有崔斯塔的地方迪倫一刻也不想留,重返險象環生的荒原尋找崔斯坦,並且順利帶他返回人間。

“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我的答案是自己。書裏説,荒原是內心鏡面的投射,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時而風景秀麗、時而烏雲密佈,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有蜿蜒的巖壁。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我們的內心,我們永遠無法猜測自己所投射的荒原最隱祕的一層是什麼。

同樣地,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會顯露悲傷、無助、甚至絕望。遇到困境時,總想有個指路人引領自己,但往往事如願違,唯一能將自己拖離泥濘的也只有自己,一輩子這麼長,沒有誰能庇護誰。其實,擺渡人也正是自我投射,我們要學會做自己的擺渡者,不怯懦,敢於迎接挑戰。生活不饒人,未知與磨難滿滿皆是,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跨過重重障礙,越過荒原,去迎接自己的幸福。

讀《擺渡人》有感5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這是一個離奇的故事: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無話可説,在學校備受捉弄,唯一好友也轉學離開。這一切都讓迪倫對生活愈覺無望。她決定去看望從未謀面的父親,不了路上失事,爬出殘骸後,卻是一片荒原。

初見此書是在書店無意閒逛,看到譯者竟與父同名,且舊聞其大名,並買下細讀。書讀到最後:他們再一次相遇了,他抓着她的手説:嗨,原來你在這裏。迪倫回答説:我在這裏。只覺那一刻,山崩、海枯、石爛、命轉。

乍看,這是一本人類心靈的成長史;細品,才發現其中的愛與信念。迪倫,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過荒原後,因為愛的豐盈,她蜕變為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而崔斯坦呢?他看透世人、遍閲人世,他不會流血、不會死去,但他的心,又何嘗不也是一片荒原?他渡過形形色色的人,卻只是過眼雲煙、本職工作而已。而迪倫的出現,使他為之心動、充實,“我是一個……人。”更加演繹了渡人亦是渡己。

合上書,腦中浮現了錢鍾書對楊絳的那句話:“沒遇到你之前,我沒想過結婚,遇見你,結婚這事我沒想過和別人。”錢楊相識前,楊是貴府千金大小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與雪無”;錢是青衣大褂白書生,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結為伉儷後,他們在生活中安逸,“賭書消得潑茶香”;他們在危難中相守,“衣帶漸寬終不悔”。錢鍾書曾用一句話,概括他與楊絳的愛情:“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鈎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縱然斯人已逝,而楊絳先生的深情依舊在歲月的輪迴中靜水流深,生生不息。他擁抱對方的未來,卻也讓自己的明天靠了港。渡人,渡己!

時間一直走,沒有盡頭,只有路口,在青山綠水之間,我想牽着你的手,走過這座橋,橋上是綠葉紅花,橋下是流水人家,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

讀《擺渡人》有感6

最近我讀完了一本書,叫做《擺渡人》我我讀這本書是因為書中的內容簡介很有趣和有意義。這本書的作者是克萊兒。麥克福爾他是一個美國人,而且這一本書是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非常短,結構也很簡單,但是有一個哲學的感覺。寫的是從一個女孩的第一人稱的觀點和角度,那個女孩死了而且她是試圖穿越未知的.土地去天堂,在擺渡人的幫助下她成功到達,但那女孩在天堂不開心因為她愛那個擺渡人所以她離開了天堂去找到她的愛人。

心緒到現在還悸動不定,好像自己和書中的迪倫、崔斯坦一起穿越每一座山,一起被惡魔追殺,一起到達每一座安全小屋,中途慢慢了解彼此的心意,迪倫勇敢的表白,彼此的坦誠,快到達邊界時,決定在一起,卻因現實而不得分開,本以為故事在這裏就遺憾的戛然而止了,卻不曾想到勇敢的迪倫因為愛,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每當迪倫到達一個小屋,我心裏都默默的勸阻迪倫就在這個安全屋等待崔斯坦吧,前面太危險了,崔斯坦肯定會過來的,可是迪倫每次都無畏的往下一個安全屋趕,去找尋崔斯坦,這讓我既害怕又特別期望崔斯坦趕緊出現,激動的是迪倫和崔斯坦終於相遇了,也一起跨越了所有的障礙,返回人間,在一起。當看到最後,“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時的那種感動與幸福,那種好像經歷了所有的幸與不幸,我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鬆開,還好,你一直都在我目所能及之處,這已足夠。

看過了很多本書了,這是第一次特別強烈的想寫書評吧,《擺渡人》是一本非常棒的書,看完之後,你會思考很多,反觀自己,説是勇敢,但是我知道我從來沒有勇敢過,説會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堅持下去,但是每次到半路我都會恐懼的返回,找各種藉口返回,忘記初衷,我知道,這以後我想成為叫迪倫的這個女孩,為喜歡的人與事,勇敢的走到終點。我要大圓滿。

我非常喜歡這一本書,當我在閲讀時我放不下這本書因為真是太好看了。我也喜歡這書的神祕感,讓我一心只想書中會發生什麼事。

讀《擺渡人》有感7

看完整本小説,我認為迪倫是個單純善良,但不缺乏勇氣的女孩,正是她的堅持,她才能和崔斯坦來到同一個世界,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照亮我們的一面鏡子,今天的我們總是在説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試問一下,我們又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了?為實現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像崔斯坦那樣沒有選擇,沒有目的地活着,我們的夢想或許只會被我們埋進黃土裏。我們在被迪倫感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着面對挫折和困難,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我們今天在抱怨人際關係越來越複雜的時候,我們也要敲開心扉,問問自己是否真心對待他人了,也要問問自己這個人值得你那麼付出嗎?當我們還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多多想想面對惡魔的迪倫,這個15歲的女孩都能從容面對,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能打敗我們。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雲,金色的陽光從烏雲中射下,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着,閃着温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就是這,本書的封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者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着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書中講述着15歲的迪倫在學校裏不如意,好友又轉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脱離這種生活現狀。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着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只是世間有種奇妙的事情被稱之為意外。當迪倫從出事的火車艱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着列車上其他倖存着,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文章開頭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迪倫內心長期缺乏愛意滋潤而產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蕪感、無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嶇的山路和各種可怕的沼澤,還有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時而出現的如同潑倒了的墨汁的烏雲密佈、狂風大作,這些皆由迪倫的思想控制着。縱然她自己也不願承認,縱然這些因素讓她的靈魂之旅變得更加坎坷,她也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些都是她內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內心如何,都會一—投射出來,成為她的路,成為她路上的所有。有時候在想,如果迪倫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這趟擺渡之旅也定能陽光明媚些、鮮花燦爛些了。

在故事接下來的旅途裏,他們之間的感情隨着共同經歷越來越多的艱難險阻而發展得百轉千回。他們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識,漸漸地相知,甚至到最後的相愛,這是着着實實打破了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界限。在安全屋,迪倫要求崔斯坦讓她再看看外面那些靈魂們,還有多少在天黑前沒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過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讓迪倫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擺渡人和靈魂。她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擺渡人懷裏驚恐萬狀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幫助那個擺渡人,崔斯坦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靈魂只能有——個擺渡人。迪倫不忍心看着小女孩被魔鬼們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開魔鬼們對小女孩的糾纏。為保護迪倫,崔斯坦身_上多處受傷,他發現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膚,沒有恢復到原來是樣子,而是開始腐爛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親人,也就是在這個分界線,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着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

倔強的迪倫不是去找尋自己去世的親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擺渡的名單,她試圖找到他曾擺渡的那個士兵,並由他帶領找到了這裏最古老的靈魂,她想冒着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於她的崔斯坦。她不顧別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

她是幸運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她多麼希望把崔斯坦帶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復始地擺渡着靈魂,重複着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方式。小説的最後一幕兩人回到了人類世界,在迪倫靈魂回到自己身體的時候,她放開了崔斯坦的手,醒來後她感到她整個人都不好,渾身劇痛,嘴脣乾裂,她如願的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苦,後悔鬆開了崔斯坦的手,卻看見向她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説:原來你在這裏。

我相信人有靈魂,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死後,還要領受艱難的跋涉,才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相信愛情的力量,也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也會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愛的力量是無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愛的故事雖然結束了,但我還是真心的祝福他們能永遠相愛。

讀《擺渡人》有感8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01、這是封面上的話,也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

小時候我總害怕孤獨,特別害怕一個人。吃飯要一起,去小賣部要一起,生怕別人説:你看那個人,連個朋友都沒有。後來慢慢地成長,明白這世間有很多事只能一個人做,有很多路只能一個人走,無論父母,戀人,抑或是朋友。

我想起龍應台在《目送》中的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時候,適應孤獨,就像適應一種殘疾。柴靜説,“孤獨,是一個人的骨頭。”每一個靈魂孤獨地在這世間行走,有些不甘寂寞,沉浸於紙醉金迷的大千世界之中,人聲鼎沸,卻更加悵然若失。

有人問我,“你説,兩個人一定比一個人不孤獨嗎?”我一時默然。其實我遇到過。一盞寒燈,窗邊對坐,酒慢慢地酌,話慢慢地説。可是每一句話都那麼沉重,那麼深刻,問的是直達靈魂的問題。你問的那麼誠懇,他想的那麼認真。於是你驚訝的發現,這茫茫人海萬千靈魂之中,面前的這個靈魂好像無需多言,他自會懂你。

我當然明白,這有多難得。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而可語言者無二三,我想這話説的是對的,但並不一定悲傷。史鐵生是我很尊敬的一位老大哥,他有一篇文章叫做《好運設計》,如果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一直好運,人生中的坎坷都不曾遇到,他會感到快樂與幸福嗎?未嘗苦澀,怎知甘甜。

生命中的苦難並非沒有意義。至少它會讓你懂得苦難本身,以及經歷過所帶來的自信和閲歷。就像爬山,沒有經歷漆黑的夜與痛苦,又怎會湧起在黎明日出那一剎那的激動。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我們從生那刻就決定了,終將一個人面對死亡。可是,在這孤獨的旅程之中,有些河流會交匯,共同走完那段原本孤獨的路程,共同度過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可語言者有二三,何其幸運。

02、崔斯坦對迪倫説:“我,是你的擺渡人。”

荒原,這個故事發生的場地,這個讓人瑟瑟發抖的神祕地域。正如擺渡人崔斯坦介紹的,“荒原位於兩個世界的中間,每一個靈魂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荒原裏之所以出現狂風與暴雨、陽光與草地,其實就是你內心的.映射。”

我後來很偶然的機會,意識到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即便是同一件事同一個人。或許世界的樣子,取決於你看待它的眼睛。正如笛卡爾那句“我思故我在”,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

擺渡人的任務是引導靈魂通過荒原,讓他們接受自己已經死亡的事實。路途上充滿了魔鬼,稍不留意他們便會撕咬你,拉扯你,一旦被抓住拖入地下,就只能萬劫不復。崔斯坦擺渡過很多靈魂,有時候自保經常會佔上風,所以有時候靈魂會因此被魔鬼抓住。但眼前這個靈魂太重要了,崔斯坦哪怕犧牲自己也要護她周全。當迪倫看着他青一塊紫一塊的出現,眼淚終於忍不住奔湧而出。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你。抵達邊界,迪倫轉過身來,“我愛你。”她本來想着有一大堆的話,可是似乎沒有意義。崔斯坦猶豫了,他知道自己無法跨越邊界。迪倫成功之後,應該他們應該就沒有以後了吧。

如果告訴她真相,崔斯坦確信她是萬萬不肯走的。對不起,我很抱歉。能自渡者方能渡人,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不惜一切重回荒原,這是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僅僅為了這份感覺,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

我想很多事情,就是因為不計代價,所以才顯得彌足珍貴。即便這個世界再好,只是沒有你,我無法忍受。他坐在隧道出口的左側,手放在膝蓋上,注視着她。“嗨。”“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脣顫抖着露出了微笑,“原來你在這裏。”“我在這裏。”

讀《擺渡人》有感9

在微信讀書公眾號裏有《擺渡人》電子書,就擠時間看完了這本書。這是一本暢銷歐美33個國家的書,故事梗概是: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她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説,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地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最終,迪倫在她的心靈擺渡人崔斯坦的引領下,從另一個世界回到了人間。故事結局完美,讓我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同時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1、主人公迪倫渴望親情的關注。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説,在家裏沒有體味到母愛的温暖,到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也沒有品嚐到好朋友之間玩耍的快樂,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雖然沒有感受過父愛,但是內心深處,她渴望親人的關懷,也許當她看到別的孩子牽着父親的手,幸福地走在公園裏散步的時候,當她望着有的孩子騎着父親的脖子上快樂地撒嬌的時候,當她羨慕地盯着坐在父親開着的汽車被送到學校的時候,她也期待着自己這一天的到來,於是不顧母親的反對,依然坐車去與父親見面。事故發生後,在荒原中,擺渡人崔斯坦無微不至的關心照顧,讓她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和親情的關懷,於是她也真心相待,在迪倫走出荒原後,她覺着不值得一生等待與母親和家人見面,心裏一直忘不了崔斯坦,於是又不顧一切重返荒原,再次與崔斯坦重逢,兩人歷盡千辛萬苦,回到了人間。此時我想到了生活中親情、友情、愛情的重要,沒有愛的日子,簡直令人無法想象生活會有多麼悲慘!

2、擺渡人的真誠善良、無私偉大。

迪倫在荒原中,不知所措時,遇到了她的心靈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是一種職業,崔斯坦一直做着引領千萬人從荒原中走出,拯救着死亡後孤獨寂寞的靈魂,擺渡着他們走向光明世界,這種職業是神聖無私而偉大的!崔斯坦等候着迪倫孤單的靈魂,在荒原中關心照顧着陌路相逢的迪倫,遇到惡魔瘋狂想吞噬她時,捨命保護着她,真心照顧着她,全心全意帶領着她,完全為他人着想,沒有一點兒私心雜念,不曾擁有自己的生活,即使是自己的相貌、名字、年齡都是隨着他擺渡的靈魂的需求而改變,為他人忙忙碌碌,盡職盡責,始終把別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是太無私而偉大了!我想到的當今社會上許許多多平凡的而無私奉獻的人:救死扶傷的醫生、教書育人的老師、指揮交通的交警、打掃衞生的清潔工。他們都是在普通的職業中,為他人服務,辛苦自己,快樂他人。

3、婚姻不幸,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迪倫對此不知該説些什麼。她覺得,自己既沒有回到爸媽離婚以前的家裏,也沒有到奶奶家裏,本應感到難受才對。可是她並不覺得難受,而是感到了一絲寬慰。她本就應該和崔斯坦在一起,自己的腦子裏就是這麼想的。雖然自己憎惡那片荒原—討厭那裏冰冷刺骨、寒風凜冽,而且總是要爬山,但那裏才是她應該待的地方。”迪倫的父母離婚,迪倫和母親無話可説,心裏孤獨寂寞,父親的幾句和藹可親的話語,讓她感動不已,決定自己去找父親。在她歷盡千辛穿過荒原後,許多靈魂都渴望回到自己的家,等待自己的家人團聚在一起,而迪倫覺得親人不值得留戀、等待。迪倫的'父母婚姻的不幸福,導致迪倫對他們沒有依戀,不渴望等待着與他們重逢,卻真心盼望想念着崔斯坦,此時,我想到離婚,對傷害最大的是孩子,他們的內心世界是陰暗的!我想到了我們班級裏的兩個單親家庭的男孩子,爸爸長年在外打工,跟隨年邁的奶奶生活,缺少父母關愛的他們,家庭的不完整,不知道給他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4、情節曲折離奇,主旨鮮明。

這本書情節曲折離奇,故事開頭主人公迪倫遭遇火車事故,在荒原途中,一路困難重重,歷盡磨難,靈魂隨時都會被惡魔抓走,讓我們的心也隨着情節的起伏跌宕而驚心動魄。小説的主旨很明確,讚揚了迪倫的擺渡人,“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所以我們終會遇見自己的擺渡人?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其實,若説是擺渡人擺渡自己,不如説是自己在境遇中擺渡了自己。崔斯坦擺渡了迪倫的靈魂,但是迪倫從一個需要被擺渡的靈魂又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人。他是她的擺渡人,她又何嘗不是他的擺渡人呢。幾千年來,因為迪倫的到來,崔斯坦第一次思考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她帶給他喜怒哀樂,帶給他不一樣的體驗和感覺。他們兩個人互相給對方戰勝困難的勇氣,互相幫助,拯救着對方的靈魂。有時我想:“在生活中,誰又是我們的靈魂擺渡人呢?”答案只有一個:只有我們自己。我們在生活中,當遇到苦難和挫折時,只有自己可以拯救自己,給自己信心,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樂觀地面對現實,勇往直前,到達勝利的彼岸。所以,給自己愛的力量和希望,讓自己的心靈可以帶領着我們走過人生的荒原,做自己心靈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是不幸的,得不到父母的疼愛,在去父親的見面的火車上遭遇車禍,但是她又是幸運的,在穿越荒原的途中,遇到了她的靈魂的擺渡人——崔斯坦,得到了他的真心相助,終於又重返人間。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真誠相待他人,渡人渡己,樂觀面對困難,做自己心靈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0

一本書一個世界,第一次閲讀《擺渡人》這本書是在上學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這本書,依然被裏面的精彩情節深深的吸引。這本書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所著,書的封面上這樣寫着: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書中講述了15歲的迪倫,在一團糟的氛圍中,滿懷期待的去見素未謀面的爸爸,然而,火車出了事故,迪倫死了,靈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帶着迪倫,確切的説,是迪倫的靈魂,行走在荒原,最終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裏的人物就只有迪倫和崔斯坦,在這長達十幾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們兩人相伴。書裏説,每個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來的荒原,或風景清麗,或障煙重重,有懸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測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書本的.是,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還隱藏着些什麼。哪怕是你心底裏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會明瞭,那到底是什麼。

當每個人不清楚自我狀況的時候,都是被引領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裏的時候,都只能被動而無奈的接受被引領。所幸,迪倫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帶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終她成功了。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這個神祕的擺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嗎?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明瞭自我的擺渡人來引領自己,在將要溺水時獲救,在身陷泥濘時被扯出來,在不知道方向時被指引。其實,這個擺渡人,和荒原一樣,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與其説兩人相伴,還不如直接説,每個人的荒原最終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獨而堅定的走過。擺渡人引領的是人的靈魂,而指引擺渡人來引領自己的,卻是自己。其實,擺渡人就是你自己!給了我們希望的是擺渡人,其實,就是自己給了自己希望。

讀《擺渡人》有感11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一一題記

"擺渡人",初次見到這個書名,不禁疑惑,是船伕嗎?可我知道,一定並非如此之簡單,定有更深的含義,我就帶着這種疑惑和好奇看完了這本書。

單親女孩迪倫,十五歲的她,世界卻是一片狼藉。她總和母親無話可説,在學校裏被捉弄、笑話,最好的朋友也因為轉學,離她遠去,多麼可悲的生活。於是,她踏上了去見遠方父親的列車,當她發現火車突發交通事故,而自己就是那唯一的倖存者的時候,眼前已經是一片荒原。她遇到了她的擺渡人一一崔斯坦,命運的交集,使得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崔斯坦要引導着迪倫穿過荒原,到達目的地,這就是他的使命。這個和迪倫年齡相仿,卻總是冷漠,孤傲的男孩,確切的説,只不過樣子是這樣罷了。在他擺渡每一個靈魂的時候都會變成一個讓魂靈容易接受和相信的模樣。在這之前,他已經擺渡過成千上萬個魂靈了。

慢慢地,迪倫發現自己過了這麼久既不渴也不餓,崔斯坦告訴了她真相。而最讓崔斯坦疑惑的是,在迪倫知道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倖存者,而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受害者時,既沒有哭也沒有鬧,或者是悲痛欲絕,她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這和以往他所見到的魂靈是不一樣的,沒錯,女主人公迪倫特別的,也正是因為她,崔斯坦找回了自己。

在那之後的相處中,迪倫內心深處的愛和關懷感動了他,讓他原本因為那些自私、"醜陋"的靈魂而變得冷漠孤傲的性格消失不見。一路上,崔斯坦無微不至地照顧着、關愛着她。兩人由相遇、相識到相知、相愛,但崔斯坦知道他不能一直陪着她,他只能小心的守護着這份愛,呵護着迪倫。

崔斯坦帶着迪倫長途跋涉,每天趕在日落之前到達安全屋,只有在那裏才是安全的,可以免受那些自私,兇殘的惡魔的襲擊和傷害。崔斯坦自信能保護好迪倫,當要穿過那個山谷時,他緊張了,在那裏,他曾經失去過由他擺渡的靈魂,他害怕失去她。因為在那裏,惡魔不需要等到日落,就可以肆無忌憚地發起攻擊。迪倫受到了攻擊,為了救她,崔斯坦被惡魔襲擊,拖了下去,是迪倫聲聲呼喚,給了他力量,才讓崔斯坦活了下來,她需要他!也正是因為崔斯坦的鼓勵,才讓迪倫要放棄的時候,竭盡全力跑到了安全屋。

可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誰又能夠一直守護在自己身邊呢!到達分界線時,崔斯坦承諾會一直陪在迪倫身邊,迪倫過了分界線可是他卻沒能過來,而自己也回不去了,她失去了他。字裏行間,我彷彿看到了迪倫,那個悲痛萬分的人。

他和迪倫分開後,去擺渡下一個被盜賊殺死的女人時,周圍人好像都能看到他了,他的模樣絲毫沒有變化,無法從分別的傷痛中解脱出來,用的也是原來的名字。而另一邊迪倫見到了崔斯坦口中的那個德國兵,極力想了解他的一切,認識他認識的人。冒着可能魂飛魄散的危險,她回到了荒原,是心中的執着和愛庇護了她。孤身一人,戰勝重重困難,兩人相遇了,陰差陽錯,卻讓那個女人被惡魔抓走了。也許是心靈的`救贖,迪倫跑出安全屋,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去吸引惡魔的注意,讓那個剛學會走路的女孩安全了。

崔斯坦責備迪倫的固執和荒唐,但責備掩蓋着的正是對她的擔心和寵愛。他們的再次相遇讓迪倫更是信心滿滿,她要回去,回到事發現場,帶着崔斯坦也一起回去。她努力説服崔斯坦和她一起做這件瘋狂的事。他們開始往回走,可她不知道,崔斯坦原來為了就她所受的傷非但沒好,而且更加嚴重。他沒有告訴她,因為他希望她的對的,希望能夠一直守護在她身邊,有自己所愛的人陪着自己,一同冒險,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迪倫回到了隧道,在那個火車上躺回自己的身體上,當她再次醒來,一束強光刺痛着眼睛。她回到了人世,可發現崔斯坦不在身邊。她註定失去他了嗎?不,一個淺茶色的男孩走過來……

"原來你在這裏。"

"我在這裏。"

如此簡單的問候,卻温暖了時光,染醉了心靈。她成功了,我想這是上天對她的善良還有奮不顧身的愛的眷顧吧!他兩人之間無畏的愛改變了崔斯坦,他會流血,會受傷,模樣也不再變化,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迪倫需要他,兩個相愛的人相守在一起,穿越荒原,有美好、有感動、有艱辛、有磨難,這就是荒原的一生。兩人的遇見,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是崔斯坦的使命擺渡了迪倫,也是迪倫的愛擺渡了崔斯坦,從荒原到分界線,再從荒原到人間,只為了那一份愛!

每個人不都向往着那一份純潔的愛嗎?我也如此,願有人能想你説想,懂你悲歡,一直守護着你,如此就好……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進入再次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一一後記

讀《擺渡人》有感1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書,與其説這是一本書,不如説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十五歲女孩迪倫的經歷。迪倫是一個在學校裏很不合羣的女孩,孤獨而混亂。她最好的朋友轉學了,身邊剩下一幫只會冷嘲熱諷的同學,加之和母親關係太過一般,她一直期待着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擺脱這種看不到任何希望,壓抑到窒息的生活。因為生活在單親家庭,迪倫十分缺少父愛。身邊的環境使她更加想念父親,想念自己成長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與陪伴,這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於是她決定起身去找父親,尋找那份父愛。不幸的是,迪倫乘坐的列車發生了意外。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自信地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那是崔斯坦。男孩彷彿就是為了等待迪倫而等待着。是的,崔斯坦就是迪倫的擺渡人,迪倫已經在事故中不幸遇難了,崔斯坦就是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迪倫找到回家的路。現在他的任務是陪伴迪倫走過最艱難的這段路。崔斯坦對迪倫來説很特別,他的笑容令人內心寧靜,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祕莫測。最重要的是,他讓迪倫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許久的安全感:無論發生什麼,迪倫的身邊一直都有一個崔斯坦陪伴着她。他們一起經歷艱難險阻,攜手走過泥濘的沼澤地,渡過危險的湖區,在安全屋裏烤火休息。

兩人在荒原中相伴相行的故事深深地温暖了我:他們相互陪伴,相互照顧,從陌生變得互相有好感,爭吵,擁抱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仿若時光靜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間。但一切事物就算再美好也躲不過分別,到了路途的終點,再向前就是天堂了,也就是在這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但他不能,剩下的路他無法陪她走下去,他不是救世主也無法改變自己和迪倫的命運,所以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他新的任務。而迪倫卻執意放棄輕鬆的生活,重回險象環生的荒原,只為找到他,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她不顧他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小説的結局美好且温馨,崔斯坦來到了她的世界。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陪伴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共同面對困難,也讓她更加勇敢更加堅強,敢於追求自己渴望的,使迪倫從一個需要被保護的弱者,變得無懈可擊。迪倫不再懼怕死亡,是她的勇氣清除所有橫亙在他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羈絆。迪倫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她讓他認清了自己,他不再是那個日復一日沒有目的地活着的那個崔斯坦,他也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和情。

為了再次擁有這份感受,值得冒永遠沉淪的風險嗎?值得。

真正的擺渡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只有你不敢做的,沒有你不能做的。一直以來禁錮我們手腳,不去行動的從來不是他人,而是內心的膽怯和懦弱。你是你的嚮導,一直都是。只有無所畏懼的前進﹑嚮往自由的內心,才能使你得到自己渴望的。

讀《擺渡人》有感13

這是一本對人類靈魂的救贖的書。一本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人性救贖之作,一本心靈治癒小説。它的作者是英國頂尖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當我一看到這本書時,其外殼表就已經讓我喜歡上了它。它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小説。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坐上火車去尋找自己久未謀面的親生父親。很不幸的是,迪倫坐上的那趟火車在通過一條很黑很長的隧道時發生了意外事故。迪倫醒來後逃出了隧道,出遂道口後發現一個等着她男孩,隧道外是一片荒原,她跟着男孩逃離荒原,然而一切詭異的事情使迪倫終於發現自己並不是事故中唯一倖存的人,而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男孩的祕密終於揭露,原來他是個擺渡人,引領千萬靈雲魂穿過這個不屬人間也不屬天堂的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之手的擺渡人。經過千辛萬苦後,成功被擺渡的女孩卻愛上了男孩,兩人彼此產生了情愫,女孩決定重新穿回荒原去尋找他,後來女於孩成功了,並回到了自己的軀體復活了,她也將只屬於這荒原的男孩帶進了人間。

結合了《三十九級台階》和《指環王》的內容和特點,使這本書更加有魅力,這本書中也有許多哲理,最有特點的是“擺渡人”這個角色,靈魂的擺渡人,指引千萬個靈魂,穿過荒原,穿過黑暗,去向另一個世界,這,就是他的使命,除了荒原,他不屬於任何地方。他不能擁有自己的相貌。相貌隨被擺渡的靈魂而變,如果擺渡人真的存在,那也是因為靈魂的需要。

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個人,是為了你的需要而存在。如果命運是一條子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4

"保護每個靈魂,讓他們平安無恙。"這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擺渡人》中崔斯坦説的一句話。正是這份職業感,使命感,讓崔斯坦無論在怎樣危急的時刻都保護着自己護送的靈魂到彼岸,然後目送那個靈魂消失,又重新開始下一個靈魂的護送。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相當一部分老師都是像崔斯坦那樣的認真負責的護送每一個生命。在正道語羣裏,羣主李華平自費籌建十個羣,招募部分無私奉獻的老師,藉助互聯網讓很多老師成長起,他們就是"崔斯坦"我入羣幾年,幾乎每週都能在羣裏學到新的知識,瞭解當今教改信息,掌握新的教學辦法,不斷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對於我説正道語羣功不可沒。特別是羣裏的開嫻老師讓我特別佩服,製作海報,聯繫名師講座,還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守在羣裏傳道解惑,正道羣耗費了她很多寶貴時間,但她依然樂此不疲。

我身邊的工作夥伴也是一個個的"崔斯特",最難忘的是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學校裏有很多民辦教師,他們在學校裏有繁重的教學任務,那時候幾乎低段都是包班,家裏還有繁重的田間任務,放下本拿起鋤頭成了他們的常態生活,那個時候我們有農忙假,一放假老師們就投入到搶收搶種的辛苦工作中,學生忙完家裏的活還會自發帶着鐮刀到老師家去割稻子,笑聲順着豐收的喜悦飄得很遠,汗水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紅撲撲的臉蛋上還粘着些許稻草,豐收的田野總是那麼讓人陶醉。老師們農閒也要忙田間管理,但是他們沒有因為繁重的農活就荒蕪了學校的一畝三分地,他們辛勤備,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放學後還得去走家訪……

記得有一次一個學生家遭火災,老師帶着學生救火,捐助,讓家長感動的流下了淚水。可以説為了學生,老師真的做到了盡心盡責,但問心無愧,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敬重。今天的老師依然在教育這塊清貧的土地上耕耘着,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位支教老師用國學詩歌開啟着學生的靈魂,護送着他們走出大,走出自己靈魂的狹隘。每每在工作疲倦時,被當今社會教師的現狀感到無奈時,我總會想起他們,他們對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又讓我重新昂揚的站在講台上。

老師是學生的擺渡人,父母也應該是孩子的`擺渡人。在《向幸福出發》有一位可愛的小朋友,她叫李尚容,小小年齡的她在國學的染缸裏浸泡很久,拿出就是妙語連珠,語驚四座,很自豪她有一位優秀的擺渡人,成功的護送她到人生的另一個港口。

子女也應該是父母的擺渡人,有一句常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為什麼非要等到"不待"才養呢?其實只要你能養的時候就去養了,能盡孝心的時候就盡了,才不會留下人生的遺憾,至少少一些遺憾,因為我們有責任讓他們平安無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別人的擺渡人,所以做好本分,牢記崔斯特那句話:保護每個靈魂,讓他們平安無恙。這樣才能有一種使命感"我的存在是因為有你們的需要。"自己才會更加的尊重自己,強大自己,做好"擺渡人"

讀《擺渡人》有感15

當我們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如果生命再次進入輪迴,你又願意為此付出怎樣的代價?

——題記

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説,在學校裏經常受到同學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

他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後,卻驚恐的發現自己是唯一的倖存者,眼前盡是一片荒原。

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他帶離了事故現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兒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路人,他似乎是刻意在此等待。命運從他們相遇那刻開始發生了無法預料的轉變。

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它令人激奮,恐懼,温暖,迴歸人性,引人深思。

《擺渡人》這本書牽扯到了太多關於人性的思考。裏面包含着父母之情,愛情之情,友誼之情。

迪倫,一個看似普通的小女孩, 卻與常人不同,她使擺渡人崔斯坦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崔斯坦,一個擺渡人,他不知道他是誰,他一生下來便為那些靈魂擺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無數次的生死離別,讓他的心變得堅硬無比。他變得不再同情,冷漠,他認為這只是自己的工作。可一切在迪倫的到來下,發生了改變。

在與迪倫相處的時間內,他發現了這個看似無理取鬧的小女孩,會關心自己。在他受到惡靈傷害時,她冒着生命危險去救他。 他發現這個小女孩並不是十分討厭自己的母親,只是性格上的缺陷令她沒有朋友,她總習慣於把自己包裹起來,只有與崔斯坦相處的這段時間,她才能真正地敞開自己的心扉。

就在迪倫與崔斯坦暗生情愫的時候,離別終要到來。崔斯坦知道迪倫不會願意離開他,所以他編織了一個善意的謊言,讓迪倫安心地走進那扇門。可他卻怎麼也不敢相信,迪倫為了找到自己不惜冒着生命危險,不顧惡靈的騷擾,勇敢地跨上了回去的路程。

在她與崔斯坦經歷了驚心動魄的生死抉擇之後,終於打破了界限,有驚無險地回到了現實社會。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珊的擺渡人,因為窺探到他們逃離荒原,也心生嚮往,渴望來到現實世界生活,為此他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並引發了一場鉅變……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可以安然無恙的時候,命運的審判者就然降臨。它無聲無息,強大而神祕冷酷的下達着判決:

擺渡人,

你離開了荒原,

放棄你神聖的.職責,

你要失去你在人間竊取的生命,

你將返回荒原成為那些惡鬼中的一員……

但是靠着迪倫與崔斯坦的堅持不懈,他們依然完成了命運的審判者交代他們的任務。但是蘇珊珊卻沒有那麼幸運,他要重返荒原,從此以後再也無法來到人類世界。

小説的結尾,“崔斯坦無奈的歎息一聲。迪倫笑了,逗他很好玩,無論是男朋友還是目前的生活。都讓她很開心,她舒適看着他那鈷藍色的眼睛,這也是他最初給她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低頭吻着她,她的胳膊摟着她,把她抱得更緊,迪倫的心跳開始加速。現在她的生活無比美妙鮮活。”可謂是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