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必備】《飛鳥集》讀後感

讀後感1.1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飛鳥集》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飛鳥集》讀後感

《飛鳥集》讀後感1

《飛鳥集》收錄了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325首小詩,這些詩並沒有題目,而是作者對於生活和社會現象、景物的觀察和思考,很多詩只有一兩句,卻表達了深刻的哲理和和作者的思想,對於我們讀者來説,需要慢慢品味和解讀。

飛鳥集描寫了很多自然景物,這裏面充滿了對自然的崇拜,對自由、平等和博愛的歌頌,是充滿了正能量的詩集,值得每個人從中獲得思想的昇華。

作者寫道“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這句詩表達了“以德報怨”的博愛精神,為人處世要胸懷寬廣,只有我們自身懂得化解仇怨,才會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樣的人會一直抱着希望生活,崇尚美好的未來。

當我讀到了“縱然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是誰會愛上你的笑容。”給我帶來了深刻的思考:人生難免會有苦痛,但我們要時刻保持微笑和樂觀的精神,這樣的心態會影響到身邊人,也讓他人感受到快樂,同時也會得到被人的喜愛。讀後感.很多人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往往消極頹廢的應對,要實現理想也就難上艱難了。

泰戈爾也寫道“鳥翼繫上了黃金,這鳥兒便永遠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這句話雖然是寫小動物的,但實際上是在給人們發出警示,告誡我們不要為了身外之物而放棄自己最珍貴的.東西,例如親情、愛情、友情,都是彌足珍貴的,需要我們珍惜和愛護,失去了這些,即便是家財萬貫也並不能使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以上幾句小詩是讓我比較有感觸的,作為身處和平時代的人,應該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堅守內心深處的淨土!

《飛鳥集》讀後感2

今日,我看了由印度作家泰戈爾撰寫的集經典名著《飛鳥集》,讀了這本書,我如同進入裏一個美麗的世界。在這兒,人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那麼真實,那麼完美。那犀利的言語和不切實際的事早就化為泥土裏的枯枝敗葉。

那裏有很多佳句,這些平淡無奇的語句,句句都是泰戈爾內心深處的吶喊。短小的語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人們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這300多句詩都等着大家去細細品味呢!

讀了這本《飛鳥集》,我有很深的感觸:泰戈爾寫的這本《飛鳥集》裏有很多好詞佳句,令每個看過的人都讚美不已,包括是我。泰戈爾寫的`很多語句都是我所贊同的。他能寫出如此美的詩句,令我佩服。他還有許多作品,其中,我最喜歡詩集還是《新月集》和《飛鳥集》,因為書中的詩句都十分優美。泰戈爾將大自然的一切,甚至是很平凡的花花草草,他都會將它們寫得像個活生生的人似的,會説話,會走動,十分完美,富有生命力。

曾有人這樣評價泰戈爾:他那高潮和諧的人格,能夠給我們不可計量的慰安,能夠開發我們原先淤塞的心靈源泉,能夠指示我們努力的方向與標準,能夠糾正現代狂放縱容的反常行為,能夠摩挲我們想見古人的憂心,能夠消平我們過度時期張黃的意義,能夠使我們擴大同情與愛心,能夠引導我們入完全的夢境。我想,泰戈爾寫下這一句句詩,是想讓我們能好好珍惜我們的母親,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

從泰戈爾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語言中,我感受到了他豁達的人生態度,雖然《飛鳥集》只是由一行行簡潔的語言組成的一本詩集,可字裏行間卻道出了人生道理。

《飛鳥集》讀後感3

“讓生命如夏花般絢麗多彩,死亡如秋葉般平靜自如。”“鳥兒願為一朵白雲,雲兒願為一隻鳥兒。”這是多優美動聽的句子呀!這些句子讓我印象深刻,它們出自泰戈爾的經典詩集——《飛鳥集》。

《飛鳥集》由105段詩歌組成,雖然每一段詩歌都有隻有一點點,兩三句簡短的話。但多讀幾遍,再細細品味,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泰戈爾的詩集,簡至是愛和美的交織。

剛開始讀《飛鳥集》我就覺得它的語言非常優美,朗朗上口,有一種甜蜜柔嫩的氣息,猶如花朵綻放一般。讀第二遍覺得韻味醇厚,使我受益匪淺。“樹根給予樹枝果實,卻不求回報。”這話把父母比作樹根,把孩子比作果實。這讓我想起了以前我父母辛苦工作的樣子,他們每天忙忙碌碌的',既要上班,又要照顧我,可以説父母的生活像艱辛打仗一樣。早上他們先我去上學,又匆匆忙忙地趕去上班;下班了就衝到學校來接我,回到家又要煮飯菜,又要教我做不會做的題目,非常累。但父母這麼關心我,卻從來不求回報,我很感動,我會盡力多幫助父母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鳥翼上繫了黃金,便永不能在天上翱翔了。”“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也將失去羣星了。”這些不僅僅是美麗的詩句,更多的是濃縮的智慧和道理,泰戈爾的詩集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

《飛鳥集》讀後感4

重讀《新月集》、《飛鳥集》之前,剛好讀到另一本書,提及印度人民對於泰戈爾的尊敬和對泰戈爾的詩的喜愛時講的一個小故事,説作者在印度旅行時聽導遊讀一首泰戈爾的詩,雖然聽不懂,卻覺得非常好聽,朗朗上口,特有韻律,可一旦直接譯成中文,就完全失了其韻味,如同嚼蠟一般。

説來這倒與我一向少讀國外文學作品的原因有不謀而合之處,最憂心的不過是被奇葩翻譯敗了興,恨不得自己能精通萬國語言,不為無良翻譯所貽誤而錯過美好的文字。只是,有時並不都是翻譯的問題,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有時候也體現在:詩文的美妙在適合的`語境中,在深懂得的人心裏,才能煥發其臻美的生命力。

且莫説國與國之間語言難通,就是華夏大地不計其數的地方語言中隨意挑兩種出來對話,必定呈現雞同鴨講之勢,最簡單一個例子,同一個笑話,放在北方人嘴裏可能特好笑,若放在南方人嘴裏也許就會摸不着頭腦了。

説了這麼多,其實只是想説明自己之所以開始收集不同版本的泰戈爾作品的原因。既無法學習並精通印度語,只好指靠翻譯的水平高低。這一次新收入這版鄭振鐸譯文,很是喜歡——是的,還不到非常喜愛,只因喜歡,更希望能至臻完美,書文印刷裝幀上還可精益求精,滿足某些藏書人例如我莫名的怪癖。

此版本於我好處在於,除了《新月集》、《飛鳥集》之外,另附有鄭振鐸所著的《泰戈爾傳》,粗略的傳記,引典許多,很有趣。

《飛鳥集》讀後感5

初見《飛鳥集》,我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地吸引住了。詩集語言精練,意境優美,飽含哲理。作者對自然、愛情、人生的種種思考,都給人心靈的啟迪、精神的洗禮。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句話優美而含蓄地表達出作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夏花是旺盛生命力的象徵,生如夏花,也就是説活着就要燦爛、奔放,要像夏天盛開的花朵那樣絢爛旺盛,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而不是渾渾噩噩恍恍惚惚任憑時間流逝。秋葉,感傷、惆悵、悽美、安靜,面對死亡,它泰然處之,靜候生命的返璞歸真,恬淡地在空中劃過一條優美的曲線,舞一曲生命的淡然之歌,讓生命從容逝去。難道這不是生命的真諦嗎?不追求轟轟烈烈,不追求功成名就,不追求奢華高貴,只是像秋葉那般悄然而來,帶給世界一片綠蔭,靜然而去,留給人間一個優美的轉身。固然,這樣的生命有些許悲傷,些許悽美,但又何嘗不是生命的真?

讀《飛鳥集》,也是讀泰戈爾。文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莫不是他鐘情的 、傾心的,所以我們看到他嫻熟地狀寫幕雲旭月 、芳草碧樹、繁星清泉??其實,這不都是他心靈之聲的流露嗎?

《飛鳥集》是和諧、美妙的樂章,它的每一首詩,都是一曲沁人心脾的樂曲,每一句話,都是令人怦然心動的藝術作品,藴涵着深刻的哲理。

《飛鳥集》讀後感6

海頓斯塔姆曾經這樣評價一本書:“心靈的清澈,風格的優美和自然的激情,所有這一切都水乳,交融,揭示出一種完整、深刻、罕見的精神美。”它就是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

第一次看見這本書,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波瀾起伏的流水蜿蜒着,一望無邊。兩岸綠樹繁茂,朦朧的天空給人神祕之感,兩隻飛鳥自由地飛翔,詩情畫意。扉頁上,一句“讓生活慢下來,讓心靈快活起來”,似乎囊括了它的精神財富,使我茅塞頓開。

翻開書,字裏行間充滿了文學的氣息,徜徉於書香中,深深陶醉。“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入秋葉之靜美”,這不正是生命的真諦嗎?活着,就要燦爛、奔放,善待生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不要渾渾噩噩地虛度光陰;面臨死亡,要靜穆,恬然的讓生命完成,不要感到悲哀、恐懼。它有一種獨特的清新,在鋪天蓋地的明媚陽光下,為我們打開一扇面朝天堂的窗。“靜悄悄的黑夜具有母親的美麗,而吵鬧的白天具有孩子的'美”,黑夜是靜謐的,深邃的,有着獨特的韻味,母親是柔情的,温和的;白天是熱鬧的,歡聲笑語的,孩童是朝氣蓬勃的,青春,純潔的。每句詩雖然只有簡短的幾句,但是短小精悍,值得我們深思,令人豁然開朗。它猶如一汪清泉滋潤着萬物,生生不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芝説過:“每天讀一句泰戈爾的詩,可以讓我忘卻世上一切痛苦”,是啊,它能讓我們在喧鬧的城市中找到安靜的一隅。結尾那句“我相信你的愛”深深觸動了我的心絃。泰戈爾堅持用純真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去尋找它的美好。這正是我們所欠缺的,它猶如和煦的輕風,絮語着,掃去了心中的陰翳。

《新月集·飛鳥集》帶給了我一場思想的洗禮,一種愛與美交織的智慧。

《飛鳥集》讀後感7

《飛鳥集》,它是著名詩人泰戈爾的傑作。就在今天我合上了它的最後一頁,它一直讓我回味無窮。

這部偉大的傑作由325首小詩組成,小詩雖然短小,確藴藏着一絲童趣和深刻的道理。從不止哭泣的嬰兒,到歷經艱險的探險者;從沒有經驗的青年,到飽經風霜的老者;從平凡不過的小草,到美麗嬌豔的小花;從展翅高飛的小鳥,到潔淨無瑕的'白雲,無一不充滿趣味。泰戈爾用了擬人的手法,讓天下萬物都活了起來,讓它們有機會訴説自己的歡樂與痛苦。

“讓生命絢麗如夏花,讓死亡靜美如秋味。”這是泰戈爾詩集中較為優美,甚至是絕美的語句。將自己對生的喜悦與對未來的期待表露無遺,這是泰戈爾的對生命人生的態度。他會用一切方法去充實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創造出無限精彩的風景,死對於泰戈爾而言,並非恐懼,而是一種淡然,一種釋然。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羣星了。”他告訴我星星的光輝再柔弱也是對堅強的一種獎章,不值得為已經失去的事物而再次失去。

他是一個詩人,詩人愛着世界。即使這個“世界”仍存在着陰暗、自私、慾望、背叛與骯髒。即使只有小小的飛鳥肯為他停留,歌唱着“我愛你,”卻已經足夠讓他虔誠地瞻仰整個世界,深信不疑。一如泰戈爾曾説的“我相信你的愛。

《飛鳥集》讀後感8

《飛鳥集》,是泰戈爾對自然的彙集,那裏聚集着你從未見過的完美。那些夢一般美妙的句子中,凝聚着生命的奇蹟。那裏的一切都是那樣地清新,亮麗,可是其中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好多作家都把生命比作四季,從生到死,從有到無。此刻我們最終明白它的來源了,原先早在泰戈爾時代就已經領悟出了生命與自然的聯繫。夏天活力澎湃,正如正值壯年的我們,是那麼的靈動。然而到了秋天,樹葉頻頻墜落,枯乾的枝條也沒有了一絲生機,正如我們生命的盡頭,一切都變得安安靜靜,沉歸泥土。“如果你把所有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要被關在外面了。”對於我們來説,錯誤是不可避免的.,真理往往存在錯誤的身後,等待你把它識破。當然,錯誤的面容或許不忍直視,如果你想用一扇不透光的門遮住它,那麼你擋住的將不是錯誤,而是最真實的自我。泰戈爾告訴我們,追求完美是個遙遠的過程,也許成功的路上荊棘密佈,但那卻是你唯一的出口。請相信,沒有痛哪來的領悟。

300多個人生哲理或許我僅僅讀懂了它的一小部分,可是那一角的懵懂足夠充實我未知的未來。不知你們是否也真的喜歡這些短而精美的詩句,漫長的人生我們僅僅經歷了一個前奏,我們在那裏看遍過往的人生,預知生命的高潮。或許,我們不曾讀懂人生,但讀懂它,生活的方向標將指引你走出人生完美的弧線。

《飛鳥集》讀後感9

泰戈爾,印度詩人,《飛鳥集》是他散文詩選《吉檀迦利》中的一集。中學時就很喜歡他的詩,其中有一句印象最深:“如果錯過太陽時你流淚了,那末你也要錯過羣星了。”今日再讀,又有了新的感悟。

某曰帶兒子外出,快到車站時正好一輛公交車開走了。兒子很不開心,哭喪着臉抱怨沒有早點出來。我説別急,説不定下趟車還好些。沒等多久還真來了一趟,車上人很少,很輕鬆就找到了座位,更讓人開心的是,這輛車還超過了前面那輛。我對兒子説:“我説的沒錯吧,不要為錯過的車而抱怨,下一輛也許會更好。”兒子也破涕為笑。

有人慨歎:青春易老,韶華難留。其實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精彩。20歲活青春,30歲活韻味,40歲活智慧,50歲活坦然,60歲活輕鬆。春花秋實,四季輪迴。每個季節有每個季節的`精彩。錯過了春花,才有了秋實。人生亦如此。

你愛的人離你而去,不要為此傷心流淚。每個人都自己的獨特之處,沒必要為一個不懂欣賞,不會珍惜你的人傷心流淚,總有一個懂你愛你的人在等着你。

身處逆境時不要灰心懊喪,“有下坡路就會有上坡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否極泰來”。人生只是一個過程,每種經歷都是一筆財富。不要太在意結果,旅行的最大樂趣不是在目的地,而是在旅途中。

錯過了太陽還有羣星,我們不要為錯過的事情傷心流淚。“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幸,你會領略不一樣的人生 !

《飛鳥集》讀後感10

每一次翻開一本書,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的過程,就像一次次人生的旅行,那些不知道什麼地方,什麼人的生和死,被印成鉛字。慢慢滲透進我的生活,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們的經歷似乎都風化成了我的另一段亦真亦幻的命運,無論快樂或是絕望,都是如此真實、第一次讀飛鳥集第一感覺就是清新,既不是你儂我儂的憂傷彷徨的愛情故事,也沒有雨果催人淚下的劇情,那時的我還不懂什麼是生死,什麼是命運,卻依然對它愛不釋手,沉迷與作者與天空的閒聊,陶醉於世界與愛的糾纏,那一個個文字有序的排列,像一個個童話,卻比童話更深沉,更美麗,記得總把其中的幾句工工整整的.抄在書的扉頁,“世界早已在早晨敞開了他的光明之心,出來吧,我的心,帶着你的愛去與他相會,我的思想隨着這閃耀的綠葉而閃耀,我的心靈因着日光的撫觸而歌唱,我的生命因為寫偕了這日光一同浮泛在空間的蔚藍,時間的墨黑而感到歡樂。現在再回味起這精緻的詩句,我的心中突然生出巨大的哲理之枝,每一片綠葉都閃耀着哲理的光芒,我好像聽見了飛鳥撲騰翅膀的聲音,一直不懷疑,孩子比大人更容易讀懂飛鳥集,他們幼稚天真,童真無邪,很容易與詩人心底的最純真的愛吻合,紅塵喧囂茫然,於是泰戈爾放出了這隻思想智慧的飛鳥,他的身軀劃破被遮蔽的天空,讓他喚醒沉睡的靈魂,讓温暖和愛重新迴歸大地,世界像是溶解在時間裏的墨水,而上帝將這些墨水送給了泰戈爾,讓他們書寫出了這個世界的篇章字句,讓我們在短短的生命裏,知道了這麼多。於是。許多的動人畫面就湊成了這本詩集。

《飛鳥集》讀後感11

泰戈爾我喜歡泰戈爾,更喜歡他的作品,尤其《飛鳥集》,不但這首詩中的每一句話,短小而精煉。而且從字與字的空隙裏無不揭示着人生的真諦。

我是循序漸進的認識這本書的,我讀了很多遍。正所謂“温故而知新”,每讀一遍,我都能從中體會到更深的含義。

開始,我是概括着讀的,只感覺到語言的好。每天讀幾行,好像可以忘掉一切煩似的,但從中並沒有體會到什麼。

當我讀第二遍時,速度放慢了些,細心地體會文字,漸漸地發現原來,世界上一切微小,不起眼的事物,而在泰戈爾敏鋭的.眼神中,卻如此生動而富有感情。泰戈爾真不愧是世界文壇中的大詩人啊!他那碩大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身上。

在欣賞《飛鳥集》的同時,我也在認識泰戈爾。他鐘情於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對年輕一代表示了親切的期望與真誠的關懷。總之,他的詩,可以算是世界的總結。我喜歡他,就是因為他無時無刻都不會拒絕生命,而能説出生命本身的可貴。

我對《飛鳥集》的感情,一向是“敬”而不“畏”。對《飛鳥集》的感覺,一直是和藹而温暖的。現在,我的日記本上,時而也會出現像《飛鳥集》裏的小詩。

《飛鳥集》裏的語言,是和諧,美妙的音樂。它裏的每一首詩,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都藴涵着深刻的哲理。事實上《飛鳥集》已經不單單是一首詩了,它完全可以稱為是是一種哲理。

《飛鳥集》讀後感12

生如夏之絢爛,死如秋葉之精美。反覆品讀泰戈爾的這句名言,除了對文學巨匠文采的欽佩,更多的是對這種生命感悟的讚歎與嚮往。這是對生命的態度,既有一種對生命奇蹟的讚美與感激,也有一種對死亡的豁達與淡然。反應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就是我們要有一顆赤子之心,富有活力與朝氣,要學會赤誠的對待生活,生活才能給我們真實的反饋,而生活本身才是生命的意義所在。這樣,歲月帶給我們的不是蒼老,而是心靈的寧靜,光陰增加的不是我們的年齡,而是我們對生命的感悟,就像一塊平靜的湖水,看似平靜無波,但水下生機勃勃,生命生生不息。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羣星了。我們這一生看似漫長,而又崎嶇坎坷,但相對於浩瀚的宇宙,不過是剎那間的一指流砂,踟躕於得失,似一葉障目,浮雲蔽日,必然會失去更多。所以,我們必須要用這有限的光陰,去領略更多的風景,去體悟更多的美妙,比如康德的星空,比如黑格爾的靈魂的高貴,比如蘇格拉底的那條河……

就像泰戈爾説的那樣:我的存在,對我是一個永久的神奇,這就是生活。而我們就是要懷着生命的贈予與神奇,去追求我們人性的飽滿,我們內心的寧靜。如果把每個人的一生都比做一本書的'話,這本書裏應該有着最生動的故事,真實的足跡,真實的愛憎,真實的眼淚,真實的失去與得到……。因為真實,所以生動,至少必然是可以感動我們自己的。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如果我們是一本書,我們也要做一本獨一無二的書,這樣縱使面對死亡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平靜的説: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是我已飛過!

《飛鳥集》讀後感13

今天,我讀完了《飛鳥集》,深深的為泰戈爾清新美麗的文字吸引了進去。

開頭第一篇便使人耳目一新,以大自然的美麗風景為引子,闡述着道理,而“是大地的淚點,使她的微笑保持青春不謝。”這一句也很耐人尋味,生活中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坎坷與磨難,我們只要勇敢的去面對,就一定會戰勝困難的,不見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所以説,磨難只會使人勇敢堅強,它會使人變的更好,我們不應該害怕它的。而第十章“憂思在我心裏平靜了下去,正如暮色降臨在寂靜的山林中”比喻運用得十分恰當準確,山林十分的美麗,但寂靜更能表現出人的心境處於一個十分活躍的.狀態中,憂思平靜了下去,正如暮色中的山林那樣祥和安靜,更能突出作者心中的的一系列變化,妙哉妙哉。

但其後“這些微思都是綠葉的簌簌之聲呀;它們在我心裏歡快的微語着。”這句我更欣賞。微思是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有時候,微思也可以排解我們心中的煩悶,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輕輕一想,便知道了對方的難處,便原諒了對方。這些微思,正如綠葉的簌簌之響一樣使人快活。“鳥兒願為一朵雲,雲兒願為一隻鳥。”更能引人深思,我們懂喜歡要別人擁有的,卻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東西也是很美好的,所以,我們應該多想想自己擁有的東西有多麼多,多麼美好,而不應該只覬覦他人東西,弄得自己好不開心。

書讀完了,雖然其間還有一些詩歌我理解不了,但讀書是一種享受,更能讓人受益無窮。

《飛鳥集》讀後感14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去了。秋天的黃葉,他們沒有什麼可唱,只歎息一聲,飛落在那裏。———《飛鳥集》

旅行和旅遊的區別就在於:旅行時在觀察身邊的景色和事物,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和路彷彿就是亙古不變的夥伴、人生就像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只是我們不知,這場旅行的目的地是在何處,於是我們的心靈彷彿就在漂泊。《飛鳥集》以抒情的彩筆,寫出了詩人對自然,對人生的點點哲理思索,從而給我們的人生旅途以啟示。

初讀這些小詩,我感覺如同在暴風雨過後的初夏清晨,推開卧室的窗户,看到一個淡泊清淨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樣清新亮麗,可是其中的韻味卻很厚實,耐人尋味。

正如泰戈爾所説,不要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去流淚,錯過了今天的太陽,只要你能夠正視黑夜,並執着於黑夜的追求,那麼,閃爍在夜空中的羣星,仍然會給你報答的。它會給你力量、給你信心,去勇敢地迎接或追逐明天的太陽,如果你只是因感歎自己的'命運而流了淚,那麼,你不僅得不到羣星的啟示,也會失去明天,以致更久遠的太陽。

人的一生不會一切順利,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難。就像旅行,我們沒有計劃,因而我們很有可能錯一班車。錯過了就是錯過了,請不要哭泣,我們一定不能夠再錯過下一班車。

帶上一本《飛鳥集》,精彩地去完成你的人生旅行吧!

《飛鳥集》讀後感15

四夏花、黃葉、飛鳥、流瀑,根和枝、星與月,羣山與眾生、黑夜和明燈……我心的引導者啊,你是誰?是誰帶我們來到這個空曠而陌生的世界?是誰與我們同來?誰伴我們同行,誰又會和我們分離?我們是從哪兒來的,又要往哪兒去啊?我們降生、我們呼吸、我們歡笑、我們流淚……誰又能説這些和風雨雷電、霜露霧雪之間沒有某種神祕的聯繫?那使我們的心微微顫慄的,是誰?是哪一種力量讓葉子長出、變綠,讓花兒吐蕊、芬芳?是什麼讓嬰兒稚嫩的小臉上第一次綻放微笑?“把那些花朵拋擲上去的那一陣子無休無止的狂歡大喜的勁兒,其源泉是在哪裏呢?”……我坐在房間裏讀泰戈爾的《飛鳥集》,恍如置身於俯視天下的奇山之巔,又如浸漫在氤氲的雲海和晨霧之間,奇觀異景、美不勝收。他的詩句,解答了我恆久以來的種種困惑,讓人在享受至純至美意境的同時,彷彿也對自己的`生命和天地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或許,我們先前對於世界、生命的看法,真的是太小了、太膚淺了、太簡單了。大自然的無數奧祕,並非是武斷的科學所能輕易説明的。人,是萬千生靈中的一種,只有把自己的全身心完全融入到這大自然中去,才可能真正地、更透徹地理解了自己和他人,以及身邊這個世界。讀讀泰戈爾的《飛鳥集》吧,你的靈魂會變得更加豐盈而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