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習作四》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習作四》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作四》教學反思

《習作四》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 讀、寫並積累本單元與戰爭相關的詞句。

2、 培養學生的關注新聞的意識。

3、 培養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交際能力。

4、 通過看圖説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發他們痛恨戰爭,同情戰爭中的無辜着的情感,理解對和平得呼喚。

5、 突出本組訓練重點,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從字裏行間瞭解了戰爭給孩子們帶來的苦難,聆聽了他們對和平的呼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讀讀那些詞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 學習“讀讀寫寫、讀讀記記”

1、 學生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 小組學習:讀詞語,相互正音,交流詞語的意思,交流讀記詞語的方法

3、 學生書寫“讀讀寫寫”得詞語。

4、 師聽寫

三、 學習“我的發現”

1、 學生自由讀這些句子。

2、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3、 全班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兩組句子中帶點得部分表達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4、 從課內外閲讀材料中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5、 教師小節。

四、 學習“日積月累”

1、 自由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2、 指名讀成語,集體正音。

3、 再讀成語,邊讀邊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並在小組裏講講這個成語的故事。

4、 總結:流傳千古的詞語中,能看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能讓我們多日積月累些成語,把這裏的成語背下來。

第二課時

一、 觸景生情

1、 蒐集殘酷戰爭相片。

2、啟發談話: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這張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説的?

二、 真情表達

1、 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張相片,展開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2、 指導觀察和表達

a、 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説一説,圖上講的.是什麼?

b、突出圖中重點“孤獨的孩子”,引導學生想象:這個小孩為什麼哭?他的1父母在哪裏?當時發生什麼事?這個孩子今後將會怎樣?

c、 完整表達,教師鼓勵學生調動以學的知識或課外資料幫助表達,力求説清楚、説完整、説具體。

d、 在説得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三、課外延伸

蒐集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並講給你的朋友聽。

《習作四》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1.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願,明確自己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2.寫一寫心中藏着的這個心願,對自己,對別人和對社會的作用。

3.學會通過細節描寫來表達自己的心願。

一、談話導入,揭示文題。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願,大家的心願都是什麼呢?(啟發學生思考,學生各抒己見。)

(板書:心願)

2.那心願指的是什麼呢?

(所謂心願,就是希望將來能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是對一件事物的美好希望、設想與期待,也是對某一特定事物的慾望、嚮往或強烈傾向。)

二、啟發思路。

1.現代作家巴金曾在《隨想錄》中寫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寫的作品全寫出來,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閉上眼睛,這是我最後的願望。”這是巴金的心願,你的心願是什麼呢?

2.首先要學生想好自己的心願。

3.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願。

(1)對社會的題材:科學家發明新藥,治癒癌症;殘疾人能得到更多的關愛;空氣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間多一些理解……

(2)對別人的題材:奶奶的病趕快好起來;爸爸能有更多的時間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離……

(3)對自己的題材:有機會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努力學習,長大以後讓爸爸媽媽過上更好的'生活……

4.老師也有一個心願(對別人的),那是什麼呢?

(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聽課,將來長大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5.同學們,想好了自己最想表達的心願後,想一想,我們可以用哪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心願?

(選擇表達的方式,如記敍故事、寫信、寫日記或者創作詩歌……)

三、習作指導。

1.整理思路:學生先打草稿,確定自己要寫的心願。

2.搭建好結構:先寫什麼,後寫什麼,要心中有數,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邏輯性。

3.細化:拓展好層次和細節,要有亮點;要清楚、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説的。

4.注意首尾呼應,前後連貫。

5.以自身為例,給學生講解如何寫自己的心願。

(1)開頭:開篇點題,我有一個心願,它是……

(2)中間分三段敍述(注意詳略):第一段,為什麼我有這個心願?(略寫)第二段,如何去實現這個心願?(詳寫)第三段,實現後的好處。(略寫)(板書:詳略得當)

(3)結尾呼應開頭:表決心,表示一定要實現自己美好的心願。

6.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7.寫好以後,要認真讀一讀,用修改符號修改不滿意的地方,使語言更加通順、流暢,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四、習作點評。

1.選出兩三篇比較優秀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習作的重點在於講清楚所寫的是什麼心願,為什麼有這個心願以及如何實現這個心願。重點從這方面進行點評,另外,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以及語言是否通順、恰當等。

2.同桌之間相互點評習作。

五、課堂小結。

學生通過這次習作的練習,能將自己的心願具體地描述和清晰地表達出來,進而讓學生下定為這個美好心願而努力奮鬥的決心。可以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進行描繪,確保行文的流暢。

習作:心願

對社會 對別人 對自己

邏輯性 亮點 詳略得當

教學反思

1.通過這次習作,讓學生懂得了:生活中不是沒有寫作的材料,而是大家很少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作文時要善於運用表達的方法。通過這節課的點評,同學們受益匪淺。

2.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我對修辭運用、詞語積累不夠重視,學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語言不夠豐富多彩。

《習作四》教學反思3

第九冊《習作4》要求學生寫自己最想對某個人説的心裏話,在備課前我就想這應該是學生們最容易寫的作文了,因為孩子們心裏都有心裏話。

而要怎樣激發學生內心最想説的話呢?怎樣才能使學生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教材中給了我們很好的資源,一是範文《請您原諒我》,二是寫作提示及要求。

在這堂課中,我首先讓學生讀一讀這篇範文,找到寫出作者的心理變化的語句,並從老師的角度來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師,你看到這封信你會怎樣想?(會原諒他)為什麼呢?因為他表達出了真情實感,而這些真情實感就是通過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表達出來的。因此就讓學生明白了本次作文應該怎樣表達真情實感。

接着,就是選材方面了。範文之後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師訴説心裏話還可向誰訴説呢?除了請求原諒之外,還可以説些什麼呢?得到啟發後,學生説可以對爸爸、媽媽等親人,可以説自己的委屈、訴説自己歉意、表達自己的問候、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一下子學生的思路就打開了。之後我請了一個學生來説説自己想説的話,她想對爸爸説説話要算話。她一邊説我一邊在旁邊對她的敍述進行點評,讓學生們明白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活動很重要,這樣就能讓讀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草稿收上來,教學是有一定實效的,這説明只要抓住了學生內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導學生把想説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

《習作四》教學反思4

在這次精品課的研磨中,我一共上了四次人教版四年級第五單元的習作評講課,上完了評講課後,我有如下的反思:

這節課的收穫就是能鼓勵學生圍繞修改的要求大膽的去修改作文,並且立足點是放在以他們的修改為主。在教師利用範文示範如何修改後,引導學生理出修改的方法。然後,學生們按修改的要求自由修改作文,再交換修改,最後教師展示學生修改的作文,再次明確修改的方法。這節課上,教師引導學生修改作文時,許多學生都能按要求從作文中找到要修改的地方,並能提出自己不同的修改意見。老師發揮了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的作用,讓作者本人發表看法,讓同學們對作者提建議,説鼓勵的.話,讓作者談感受等。

這節課的缺憾是對學生能力瞭解不深,如果示範評講時評講兩篇風格不同的作文,展示時出示兩篇修改效果較好的作文可能效果會更好。在引導學生修改作文時語言要簡明扼要,用範文去引導。評講時語速過快,第一篇有一個地方出現了錯字,學生沒有指出,我也沒有指出。對一些中下生,要讓同學多,這樣不僅對作者有好處,對大家都有好處。

教學中在問題的發現後,我思考以下改進的一些策略:

改進策略一、每節課評講只注重一個重點,不要關注的太多,如果關注多了,一節課只評得到一兩篇,涉及的面就砂少了,起不到最大的作用。這是我今後要改的地方。

改進策略二、在指導學生寫作時要注意方法的示範和引導,導遊詞的結構可從範文中讓學生理解透徹,學會運用。

改進策略三、學生對自己查找的資料不能正確進行改編,學生的作文就是蒐集材料的堆積,有些詞句不懂的材料不知道取捨,導遊與遊客間的親和力不強。在教學中,應該及時進行調整,把創寫變成改寫,重點指導改寫的方法。降低習作要求,允許學生可以把學習的課文《長城》、《頤和園》和《秦兵馬俑》,改編成導遊詞,讓學生切合實際地創寫。

對於作文評講的教學,我還在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一些收穫和缺憾都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小小基石。

《習作四》教學反思5

本次習作難在學生不會選材,千篇一律的體育健將或是學習能手,為了避免沒有“主見”的作文,讓生活與作文緊密聯繫,在生活中學習、運用語文。豐富的校園生活、多彩的假日、温馨的家庭生活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作文素材,學生有了對生活素材的豐厚積累後,自由表達,體裁可以自定,內容可以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同時,參加徵文投稿、閲讀報刊雜誌又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這樣,作文就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習作必定生機盎然。

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難在學生不會選材,千篇一律的體育健將或是學習能手,為了避免沒有“主見”的作文,課上結合班隊課,效仿學校不久前開展的爭做“陽光少年”的活動。讓學生人人蔘與,展示自己的才能,(當然之前是要老師輔導的)讓學生將自己的特長、本領、技藝展示出來,可以是現場的表演,可以是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口頭的介紹,越詳細,越生動,越活潑越好。再讓學生評定“陽光少年”不過要以書面的形式,要説清充分的理由。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一定會提高,相信作文的內容也會生動、鮮活起來。

《習作四》教學反思6

三年級上冊習作四是寫一處秋景,經過兩次修改,定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對照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説説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見哪些景物,明白寫好一處景物的要領:留心觀察景物的特點,有動有靜地寫。

2、初步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3、走出户外,實地觀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仿照例文寫一處景物。

教學重難點: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用心觀察,用情描寫。

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

1、分層次教學:通過讀例文,明白寫好一處景物要留心觀察景物的特點,動靜結合地寫,指導學生把一段話寫具體詳細;通過學生小組説、自己寫,鼓勵學生用好詞好句把文章寫生動;通過展示下水文,激勵程度好的學生寫成篇的文章。

2、考慮到學生語言的平淡,積累語言的需要,設計了課前談話,看圖説詞説句的練習。

3、為了文章的內容充實,佈置學生利用雙休日選擇一處景物認真觀察,充分利用眼、耳、鼻、口等多種感官,全身心地感受秋天,擁抱大自然。

設想雖好,但課上下來,心情卻不舒暢,原因是:

1、因關注學生不夠,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他們太拘謹,課堂氣氛很沉悶。若他們能輕鬆一些,應該能説得更生動流暢。

2、指導説景時,如果能指導學生充分説自己用眼耳口鼻等感官感受到的秋天,可能他們筆下的秋天就能更豐富全面。

3、受邱成立老師的評課提示,如果能聯繫第三單元指導,學生對有順序地寫,具體地動靜結合地寫景可能會更熟練些。因為第三單元是看圖寫話,要求有順序、具體、動靜結合寫一處景物,而且針對怎樣把動物寫具體指導得分量重些。

4、可能是從五年級剛剛下來,對三年級學生的寫作水平還不習慣,還用以前的標準來要求現在的學生。其實根據大綱要求,三年級上半學期的作文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語句通順,能讓人看得懂就行了。主要是要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要讓他們樂意去習作,儘量減少他們習作的束縛,只要不偏題,能寫多少寫多少就行了。

上完課後,我傾聽了各位專家的意見:

邱成立:習作三和習作四的寫景是否有所區別,能否把二者的聯繫之處給學生點出來;把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要求過高了;比喻、擬人、詩句用在作文中拔高了要求;教師的下水文展示出來會讓孩子有畏難情緒。

李衞:習作指導是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導,還是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姜慧燕:課前談話乾巴巴的,寫到黑板上的詞語沒有運用到作文中,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所以形同虛設;講完例文後,如果能引導學生抓住一樣景物寫具體效果會更好,如:菊花很美,怎麼美?指導學生用幾句話描述一下。

田東英:指導寫作是寫什麼重要,還是怎麼寫重要?個人認為指導學生怎麼寫很有必要。因為現在五年級的學生寫作文有東西可寫,但寫的如同流水賬,不會把事、物寫具體,所以現在經常進行片段練習,重點就是指導學生怎樣寫。

郭海霞:在指導完例文後,如果能出示幾張很美的菊花圖片,然後引導孩子描述一下,把菊花的美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然後出示下水文,肯定對孩子有一定的震撼,也避免了賣弄之嫌,這時再讓學生寫,學生會有大踏步的提高。

徐助理做了總結髮言,並通過講述徐虎和賈志敏的指導寫作的主張和方法,指出了今後在作文指導中應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教師在指導習作時,不要給學生劃框框,框架式作文不能寫。要保護孩子的天性和語言,給孩子開放的空間,讓孩子在作文中用自己的語言寫真情實感。教師要用兒童的視角看世界,用兒童的語言表達。指導習作要簡單,談思路:你想寫什麼?為什麼要寫?先寫什麼?再寫什麼?都讓孩子説。寫完的點評應是重點,在點評時抓住一兩個點來讓孩子描述具體,評價要做到及時豐滿。

收穫很多,觸動很大,習作指導的能力仍需修煉。

《習作四》教學反思7

我把習作二的教學目標定為“學習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能按要求寫一篇簡單的推薦文章。並在學習過程中,努力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學習真誠地讚美、熱情地推薦。”,

教學重難點定為“學習用具體的事例表現人物的主要特點”。通過這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並且能圍繞教學重難點來進行。

課上同學們也踴躍發言,説出了自己心中的小明星,有些同學還引入了當代的著名籃球星科比並與班級的籃球小明星的投籃動作做對比,還有的同學用上了形象的比喻等,這些都是可喜之處。

但在教這節課時,存在許多不足。例如在四人小組討論方面,如果之前教師可以給多點指導,那麼4人小組交流就更有效果。另外,在引入方面,如果有更生動的視頻等會更激發學生的興趣。

而且,在例文選讀上,可以把表示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神態等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出來,那學生就一目瞭然了。

最後,板書還欠成熟,應該把最精粹的部分板書出來,這樣這節課將會更好。

針對以上的幾點,在第二和第三次試教時分別做出了調整,例如把兩次四人小組討論合為一次,這樣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連貫得更好。

另外,在課件里加入了吸引學生的圖片和問題,所以學生更有興趣,但如果能加入相關的視頻,效果應該會更好。

在板書設計上,突出了主要事項,避免了混亂與重複。

常言道:作文是修改出來的。也許,上課也是修改出來的,不停的改進就會有進步。

《習作四》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繼續深化學生對閲讀重要性的理解,激發對讀書的思考和熱愛。

2、 通過講述讀書故事、交流讀書體會、介紹採訪心得、開展辯論等活動,增強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等能力,促進學生養成多讀好書的良好習慣。

3、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4、根據開展活動的情況,選擇一個角度進行習作,學習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練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點

加強學生對閲讀重要性的理解,激發對讀書的思考和熱愛。

教學難點

在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口頭和書面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整理在本組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收集的相關資料。

2、蒐集關於讀書的名言警句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未見高山便知其巍峨,未見大海便知其深邃,未見宇宙便知其渺遠,這是書的力量。書包含了世界萬物,人間真情。我愛讀書,因而我有竊讀的樂趣,與北大著名學者對閲讀的交流,使我們更覺讀書有益;作家的經歷,讓我們領悟了讀寫中吸收與傾吐的關係,更堅定與書為伴,以書為侶,其樂無窮的信念;得出善於讀書,要常讀常新,百讀不厭,必有所獲道理。的確,書籍是智慧的工具。正如歌德所説,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好書使人開卷時會有所求,而閉卷時有所得。那麼,在本節課中,就讓我們共同交流一下讀書的樂趣吧!

【通過對本單元課文內容的簡要回顧,和教師的激情導入,再一次激發學生讀書的願望。】

二、自主準備

1、默讀提示,瞭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2、投影出示:

內容:説説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什麼故事要和大家交流;

採訪身邊愛讀書的人,説説採訪的心得體會;

展開討論,開卷是否有益。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確定交流的角度,合作成組,小組同學之間的互相交流討論,互評互説,進行練習。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話題交流,既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以人為本,給學生已自主空間,又引發了學生交流的願望。 】

三、暢所欲言(目的: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

1、自由選擇夥伴互相交流,互相評議、指正。

《習作四》教學反思9

習作三的教學要求是,引導孩子們讀懂例文。通過對例文的賞析來領會寫信的要點。能按照習作要求,選擇家鄉與眾不同的一兩個方面,給遠方的朋友寫一封信來介紹自己的家鄉。

書信對於孩子們來説比較遙遠,因為現在的通訊設施比較發達,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聯絡,只需要一個電話,或者一條短信就可以了。所以教師還要給孩子們講解書信的來歷,讓孩子們簡要了解書信的作用。給孩子們講解完書信的作用,接下來我就出示了本次習作的目標和要求。這讓孩子們瞭解到本次習作的要點。上一次的月考測試中,有個別孩子有跑題現象,這就説明了審題的重要性。我着重訓練孩子們的審題以及讀題。

孩子們明白本次習作目標以及要求之後,我讓孩子們輕聲朗讀範文,並注意觀察與我們之前學過的作文有什麼不同,讓我比較欣慰的是,孩子們能夠較為完整正確的概括出書信的格式。我事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張A4紙,並劃好橫線,孩子們邊説我邊在紙上書寫。這樣直觀的演示能夠更好的讓孩子們掌握書信六部分的書寫位置。

下一個教學流程中,我再次要求孩子們默讀範文,並同時思考:

①小作者的家鄉在什麼地方?那裏獨特的風景是什麼?他們每天都做些什麼?

②家鄉有什麼習俗?是怎麼慶祝的?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些優美的句子?

孩子們通過這兩個問題,基本上已經能夠理清範文的脈絡。通過孩子們的總結,老師來進行板書。孩子們通過對範文的理解,已經能夠説出自己給遠方的朋友寫信的內容。在下面的習作精彩預設當中,孩子們能夠很好的説出,如何在習作中介紹盱眙的“第一山、鐵山寺、玉皇山、淮河”等風景名勝,而關於盱眙的特色美食,風俗習慣,孩子們則準備詳細描寫盱眙的“龍蝦”,孩子們甚至説出了先來介紹龍蝦的外形,吃法,龍蝦有哪幾種口味等等,關於民俗,孩子們則説了龍蝦節。在接下來的`討論環節,孩子們熱情高漲,暢所欲言。相信孩子們在接下來的習作中,一定可以寫的很出彩。

最後我給孩子們播放了盱眙紀錄片,影視詳細的介紹了盱眙的名稱由來,山水特色,民風和民俗,孩子們看的全神貫注。美中不足的是,接下來的一節課是數學課,我們的習作練筆,只能放到下午的第三節課來完成。如若能趁熱打鐵,進行創作,那就再好不過了。在下午的習作創作中,我準備用簡短的時間再給孩子們理一遍習作思路,然後讓孩子們先寫在草稿作文本上,完成之後讓孩子們先自我修改,之後,同桌之間進行修改,自己再來修改,最後由老師修改之後,孩子們進行修改並謄寫到作文紙上。

《習作四》教學反思10

【教學目標】

人教版國小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四”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使學生能用具體生動的故事打動他人,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素養;以多維互動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交際;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學生能寫出內心的真實感受。

【課前準備】

1.學生蒐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回憶的照片或一些小物件。

2.學生製作一張感恩卡。

3.教師製作相關幻燈片。

4.教師準備音樂作品《媽媽的吻》《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

5.邀請家長共同參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境,揭示話題

1.激情導入:同學們,電視中曾經播放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打來一盆水,給他的媽媽洗腳。還有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一個窮苦的學生為了完成學業,揹着患病的父親去上學。

2.交流感受:説説聽了這兩則故事的感受。

3.談話揭題:同學們都説得很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為我們付出辛苦,我們也要為他們做點什麼。這叫什麼?對!這叫用實際行動感恩。我們這節口語交際課談論的話題,就是講感恩的故事(板書)──講述自己愛父母的故事。

二、多維互動,感受真情

1.小組互動。在小組裏講印象最深的、難忘的事給同學聽。

2.班級交流。指定學生用比較清晰的、充滿感情的.語言,講述自己愛父母的故事,要求説清楚、説具體,讓聽的人被你的真情打動。

3.多維互動。

(1)作為傾聽者之一的學生,談聽了同學講述之後的感動。

(2)作為傾聽者之一的父母,談聽了孩子講述之後感動的原因。

(3)作為傾聽者之一的老師,談聽了學生與家長的講述之後的感動。

我被你們的真情打動了。一家人相互關心,相互呵護,相互幫助和理解,真是太好了。從我們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們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他們!現在我們的父母就在我們中間,讓我們為他們送上一首深情的歌──《媽媽的吻》。

4.齊聲合唱。師生隨着音樂齊唱:“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5.小結談話。同學們,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父母勞累後送上一杯熱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和一個小小的吻……這都是感恩的行動,感恩是需要你用心去體會的。下面,我們每個同學都走到自己父母的跟前,或送上你精心準備的小物件,或説上一句感恩的話……

6.親子互動。學生現場自由運用各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1)教師請出一位小主持人,請她主持“愛心碰碰撞”環節:請家長用一句話誇一誇“我心中的寶寶”;請孩子們説出自己此時最想對父母説的話,並向他們贈送自己精心製作的感恩卡。

(2)情景劇表演:學生邀請父母一同表演《共進晚餐》。放學回家,看見下班的媽媽提了一袋子菜回家來……媽媽做了自己和爸爸都愛吃的菜……(教師相機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優美的旋律使整個課堂沉浸在一種濃濃的親情之中)

7.現場採訪:小主持人在音樂聲中,隨機採訪同學、家長和老師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

三、從述到寫,説寫結合

1.過渡談話。面對這濃濃的真情,我真是感慨萬千。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人自從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裏,人的一生得到過太多人的幫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感恩,要學會感謝父母,要學會感謝社會,要學會感謝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時時胸懷一顆感恩的心。(教師隨即播放《感恩的心》)

2.簡要提示。下面讓我們從剛才的現場講述和口頭交流中選一件令你感動的事寫下來。至於是寫親身經歷的事,還是寫聽到的看到的事,自己定。要求寫真事,説內心話,感情要真實。

3.開拓思路。小組學生充分交流,説説自己最想寫什麼。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通過相互啟發,確定自己最想寫的內容,把思路打開。

4.自主習作。學生寫感恩的故事,教師巡視。初稿寫完以後,再認真自改。

5.激勵交流。把自己的作文與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請同學們自由選擇夥伴進行互改,找出習作中值得學習的語句,用波浪線畫下來。

6.推薦佳作。推薦優秀習作全班交流,並陳述推薦的理由,教師及時點評,引導學生借鑑別人的長處,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

7.二次作文。學生在自改過程中,再次經歷習作的過程,在修改甚至是部分重寫中完善自己的作文,享受二次作文的成功與愉悦。

《習作四》教學反思11

這一個單元的課文都是關於春天的文章,特別是學完兩首古詩後,我就讓學生把這首詩帶回家,與自己的爺爺、奶奶同讀,一起春遊,一起在春天中感受,引導學生與家中老人玩,玩着春天,玩着玩着,他們自會發現到春天真的好美,説不定還能夠引發他們深入地思考,寫出一些文章來呢!

教寫作文,每次都是先學例文,擺出一個葫蘆,然後總結歸納例文的開頭、過程、結尾,然後讓學生根據“葫蘆”來畫“瓢”。長此以往,學生的基本上“步調一致”了,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也叫人覺得單調得很,學生的個性不見了。由此,我痛恨“規範”的學生。於是,我決定進行改革,做個甩手掌櫃,讓他們放開去看,放開説,放開寫。在這次學語文習作1的時候,我首先放手讓學生觀察,由於佈置的時間期限長達近半個月,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考察”適合國小生春遊的地點。現在,要求學生寫春天的文章,我覺得除了我們與學生同遊春天去寫,引導學生同家人再遊,那春天的感覺肯丁與老師的參與不同。老師帶着學生遊,受到很多限制,家人春遊,往往限制少,自由度大,自由度大了,其實最有利於學生創造。

上課時,我剛剛問你認為那裏最好玩?學生一下子就説出來很多好玩的地方,有爺爺、奶奶家的農家樂、水庫、濱湖公園等。接着再問,你認為適合我們國小生春遊的地點,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學生列舉出安全、景色美麗、便於開展遊樂活動、可以探險、有紀念意義等條件。然後,我對他們説:“不管你們怎麼説,怎麼寫,只要能把一個地方寫得讓我們心動,想去他建議的地方,就是最好的。”

沒有了框框套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喜好“推銷”春遊地點。沒有了例文的束縛,學生可以天馬行空,自由馳騁。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選擇春遊地點;愛吃的`,更是把農家樂的招牌菜描寫得叫人垂涎三尺,再加上或是吊人胃口式的開頭和揭謎底式的結尾,或以讚美春天的美景開頭,鼓動春遊去來結尾,或是開門見山和首尾呼應式的開頭結尾構成了這百花齊放的春遊建議。

《習作四》教學反思12

一、巧用導語明目標

“妙筆寫美景,巧手著奇觀”,是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單元的單元導語。這詩意的導語清晰地點明瞭這是習作單元,並單元主題——寫景(遊記),同時傳遞着美景奇觀、壯麗河山需要細心觀察、巧妙構思、生動描繪才能展現其光彩。“瞭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江。學習按遊覽的順序寫景物。”以上是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教師要重視每個單元首頁的導語及單元目標,要通過這些語言信息讓孩子們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及學習目標。這樣孩子們的學習目標才會更明確。

二、精讀課文提方法

本單元安排了巴金的《海上日出》與葉聖陶的《記金華的又龍洞》兩篇精讀課文。在兩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着重引導學生學習名家是如何寫好寫景文章的。從兩篇課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總結髮現,寫景文章最重要的方法有如下向點:

1.明確寫景順序。在《海上日出》一文的教學中,引導孩子瞭解文章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景物變化順序來寫的。在《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中,讓學生劃出地點方位的詞句:“出了金華城就到了羅店,過了羅店就是山路”“一路上”“洞口”“來到外洞”“穿過孔隙”“內洞一片漆黑”等,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方位詞在文中所處的位置——大多是在段首。這些方位詞是作者遊覽所到之處,從而引導學生髮現這篇文章是以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遊覽順序進行描寫的。

2.突出景物特點。描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這樣才能突顯景物奇觀,吸引讀者。在《海上日出》一文中,讓學生默讀,標畫出描寫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太陽的語句,再讓學生朗讀標畫的語句,思考這些語句都是抓住太陽的什麼來寫的。通過讀朗、思考,孩子們發現巴金爺爺寫日出的過程是抓住日出時的位置、顏色、亮光來寫的,通過位置、顏色、亮光的變化突出了日出時的壯麗景象。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讓學生畫出描寫景點的語句,從而引導學生歸納出各個景點的特點:路上色彩明豔,洞口高大,外洞寬大,孔隙窄小,內洞奇麗。

3.運用寫作方法。一篇好的文章少不了運用恰當的寫作方法。在《海上日出》《記華的雙龍洞》兩篇課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作者在描寫景物過程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方法。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髮現了《海上日出》一文為了突了日出時色彩絢麗的壯觀景象,以及太陽上升的頑強、拼博精神時,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寫作方法。在《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中,又讓學生默讀、思考:作者是如何寫出孔隙窄小特點的。引導學生髮現、總結作者是通過看到的:只能通過一隻兩人並排躺下的小船,觸到的:躺在船上,後腦、肩背、臀部、腳跟要貼着船,感受到的:穿過孔隙時,有山石擠壓、稍為抬頭撞破額角、擦傷鼻子之感。描寫內洞寬大、奇麗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打比方等寫作手法進行描寫。

4.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只要你細心品讀,通常在景物描寫的文章中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就是人們常説的融情於景。在《海上日出》及《記金華的雙龍洞》兩篇課文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到表達作者情感的語句,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壯麗景觀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寫作方法。

三、背誦積累促模仿

除了在教學引導學生髮現、總結寫景文章的常見方法外,還鼓勵學生背誦積累優美的文段。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便讓學生背誦了《記金華的雙龍洞》2、3自然段描寫路上景色明豔的段落,還有背誦《七月的天山》描寫雪峯、雪水、野花的部分,目的讓學生學習積累優美的語言,以及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排比等寫作手法突出景色的特點。

四、標畫路線理順序

這個單元有一個交流平台和景點平面圖。讓學生在交流、總結遊記最大特點按一定順序描寫後,便讓學生在書中的平面圖中標畫自己計劃遊覽的路線。畫好後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遊覽路線,提醒學生注意,由一個景點到下一個景點時,過渡要自然,可仿照《記金華的雙龍洞》中運用方位詞或移步換景的方法來介紹。四、仿寫練筆做鋪墊通過標畫平面圖,理清遊覽順序後,便讓學生牛刀小試——仿寫練筆。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自己熟悉的景物。可以寫自己熟悉校園、小區,曾經去公園,名勝古蹟等地。讓學生在説的基礎上行寫的訓練,要求寫清遊覽的順序及過程。練筆要有側重點,不能要求學生面面俱到,所以此次練筆的重點是讓學生練習按順序描寫,只要能按遊覽順序進行描寫即可。通過這樣的訓練,大部分學生能按遊覽的順序介紹自己遊覽過的景點。

四、例文示範促寫作

本單元除了兩篇精讀課文外,還有《頤和園》和《七月的天山》兩篇習作例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兩篇習作例文。這兩篇習作例文的寫法、特點非常清晰明顯,對學生的習作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扶、放的方式引導學生髮現、總結本文的寫作方法。

1.移步換景法。教學中讓學生標畫出描寫作者遊覽順序的語句,讓學生明確兩篇文章都是通過移步換景的方法,按照遊覽的順序描寫的。

2.按順序,抓特點,用寫法。除了讓學生懂得文章按遊覽順序描寫外,還要指導學生如何把景物寫形象、具體。在《頤和園》和《七月天山》的習作例文學習中,讓學生找出描寫每一處景物的順序及特點,通過學習,同學們發現《頤和園》描寫長廊的段落是按從整體到局部來描寫,通過打比方、列數字等描寫方法來突出長廊長的特點。在寫昆明湖是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運用比喻的修辭,把湖水比喻成明鏡、碧玉,並通過“滑”等準確詞語把昆明湖的靜描寫得淋漓盡致。在《七月的天山》描寫雪峯、雪水部分,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按什麼序描寫,用什麼方法寫出景色特點的?學生很快找到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描寫,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方法,把雲影比喻成繡在白緞上銀灰色的花,寫出雪峯的潔白美麗、溪水清澈迷人等特點。最後總結出寫某一處景物的順序:整體到局部、由遠到近、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前到後。寫作方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對比等。

通過寫作方法的指導、例文的指引,練筆的鋪墊,再進行習作的指導與實踐,這樣就水到渠成了,孩子們就不會不知從何下筆,不會不懂如何描寫景物,如何突出景物特點了。這樣離“妙筆寫美景,巧手著奇觀”的目標更更進一步了。

《習作四》教學反思13

這次習作課,自我感覺整個課堂環節比較清楚,但是學生的素材交流不太豐富,學生學會了怎樣圍繞要求去選擇寫作材料,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抽了三個學生在全班交流,他們的選材各不相同,做了較好的示範作用。從作文所反饋的信息中發現自己在習作指導中的一些不足,現在與大家交流和探討。

成功之處:

1 、絕大多數學生學會了選材,能集中一件事情進行記敍。

2 、在範文的.引導下,學生的謀篇佈局的能力基本形成。

3 、學生都能做到真情表達。

不足之處:

1 、學生的選材依然不是很廣,可能受發言學生的影響,有一些雷同的素材。

2 、有些學生審題不是很清晰,對“能人”的概念理解不到位。

3 、給學生出示的參考題目可能束縛了一些學生的思維,侷限了孩子的選材。

4 、課件出示的範文不具備典型性和代表性,沒能突出分析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來表現人物的特點。 我想,高年級的寫作最難的就是解決這兩個問題:一、是寫什麼,即如何選材的問題。二、是怎樣進行細節描寫。就是怎麼寫生動、具體的問題。那麼,就應該細緻地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積累生活素材和積累語言。在今後的習作指導前,我一定讓學生多進行生活體驗,豐富他們的生活積累,一定多引導學生閲讀,豐富他們的語言。

《習作四》教學反思14

【習作要求】

四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習作,要求學生練習寫一處自己所見的大自然的奇妙景觀。它可以是秀麗、險峻的山川;可以是清澈、潺潺的流水;可以是多姿多彩的溶洞;可以是與眾不同的植物;也可以是各具特點的花鳥蟲魚……

【設計思路】

1、學情分析:

根據教材的要求,看似本次習作有許多的可寫材料,學生寫起來沒什麼難處,實際上並非如此,主要有以下因素:

其一,對生活的積蓄。在我們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留守兒童多的學校,學生利用暑假外出旅遊的機會非常少,即使有,學生也是走馬觀花,沒留下什麼印象,要讓他們通過回憶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形成一篇完整的習作,是非常難的。

其二,對寫法的指導。根據中年級習作訓練的要求,本次正是由段到篇的過渡。教師對習作的寫法指導,屬於“扶着走”的階段,模仿性學習需要一個範例,選擇一個學生熟悉的素材範例,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寫法指導就成了“空中樓閣”。

其三,對習慣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在學生的可操作中,習作離不開對語言的積累,對生活的觀察、思維和想象。對周圍事物產生興趣,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的最有效的途徑。

2、教學策略:

“以學定教”是我們教學最主要的策略。根據學情分析,我在這節課中主要從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選擇學生熟悉的景物做指導素材。用數碼相機在校園選擇幾種不同的植物作為拍攝對象,分別為:四季竹、香樟、塔柏、龍爪槐和桂花樹。以四季竹為重點,抓了一叢竹子,新生的竹筍,新竹拔節和伸出牆外四幅畫面,從整體到部分表現四季竹的不同姿態,顯現中秋的四季竹的獨特之處;香樟選擇的是三棵樹的不同姿態,像綠絨大傘的,兩株並生的和三個杈的;塔柏、龍爪槐主要選擇樹形的奇特,桂花樹則從花香的濃郁表現特點。最後,添了一幅從牆縫裏長出的小樹,讓學生感受植物頑強的生命力。

第二,建立學生觀察、想象的平台。把拍攝的圖片做成PPT課件,在課堂上演示,集中指導,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在方法運用上,以四季竹為訓練重點,先總後分,從不同的角度訓練學生抓事物的特點,採用觀察、描述、比較、設疑、想象等方式,發散學生的思維;在方法表述上,採用模仿與句式訓練相結合,師生互動,學習把細緻的觀察和合理的想象,通過規範的語言進行恰當地表述。

第三,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學生習作中所謂“表達的慾望”,包含對事物本身產生的興趣、瞭解程度及認同度。藉助校園中學生熟悉的景物,學生認同度高,認同感強,興趣濃厚,有話可説。

【教學反思】

2008年9月17日下午,為語文教師上了這節習作指導課,旨在給教師在習作指導方面一些啟示。從這堂課中,給教師主要傳遞以下信息:

1、落實課程標準要從實際出發:

課程標準國小語文實驗教科書是根據課程標準理念編排的.,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表達,習作練習與單元訓練緊密結合,是單元教學的延伸與拓展。由於編者立足於全國的高度,各地學情不同,對教材的理解和運用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情設計教案。

本次習作學寫景物,表現出景物的奇特之處,如果教師讓學生去自由發揮,其結果是大部分學生的習作言之無物,失去了習作訓練的初衷,加深了學生對習作的畏難情緒。因為習作是對生活積蓄的客觀反應。在我們這個經濟欠發達地區,留守兒童多的學校,學生利用暑假外出旅遊的機會非常少,即使有,學生也是走馬觀花,沒留下什麼印象,要讓他們通過回憶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形成一篇完整的習作,是非常難的。從學生普遍熟悉的景物入手,就能很好地規避學生習作的困惑。

2、習作指導要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本次習作是四年級學生的第一篇綜合性的作文。學生是否寫得輕鬆、順利,是否能感覺到寫作文是一件不難並且很有趣的事,關係到學生一個學期、一年,甚至很長時間對習作的態度。

學生是很聰明也很實際的,他們知道這樣的習作“必須”完成。從一定範圍來説,學生的習作是一種心理歷程的過程,對事物熟悉、瞭解的程度越高,心情越愉悦,完成起來就輕鬆,越有成就感;反之,就會感覺作文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畏難情緒、牴觸情緒隨之而生。

3、習作指導要解決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

在班級教學中,教師的習作指導要幫助學生解決寫什麼和怎麼寫的問題。我選擇校園中的植物圖片做成課件,以此來指導學生習作。一來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景物,帶給他們親切感;二來便於教師集中指導,教給學生觀察的思路和觀察的方法;三來建立學生習作的信心,知道抓住景物特點寫作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學生在課堂上的所見,可以在課後作進一步的觀察和印證。在怎麼寫中,我讓學生聯繫《鳥的天堂》對大榕樹的寫法,換幾個詞用在對四季竹的整體感知中;描述香樟採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表現香樟的不同姿態;寫桂花聯繫“桂子花開,十里飄香”的名句。想象活動也是這個道理,如伸出牆外的竹子,可以想象成“它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它想和街道旁的香樟交朋友”……

寫什麼和怎麼寫在習作指導過程中是穿插進行的,教師選擇的課件和習作指導的方法,對學生習作也僅僅是個範例。我們無須作過的強調,你讓學生完成的習作,都暗含在你對學生興趣盎然的習作指導中。這樣的指導到位了,學生自然樂意完成好本次習作。

《習作四》教學反思15

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評改,是評改寫學生學會的一項本領的習作,《第四單元習作---我學會了×××》教學反思。習作評改的目的是訓練學生互批互改的能力,在評改嘗試中,促進學生彼此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互評、分析和習作的能力。針對這節課,我制定的目標是: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欣賞佳作,培養學生傾聽和發現美的能力。

2.能力目標:學會修改習作,訓練學生互批互改的能力。

3.情感目標:從評改嘗試中,促進學生彼此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激發學生熱愛運動、熱愛生活的情感。

這三個教學目標的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習作評改的`教學目標、學習重點,並結合學生實際,確定本節課的訓練重點是:掌握修改方法,用修改符號和習作評改標準較合理地評改習作。難點是:掌握評改習作的方法,用欣賞的眼光評同伴的文章;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評價能力和習作能力。

新課程標準需要的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體發展。無論是學生自評、互評,還是教師或是家長評價,都是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改作文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作文的優劣,而是為了激勵每個學生不斷寫出更好的作文,促進學生在寫作能力上有可持續性發展狀態,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潛能。

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在結合本次習作評改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鼓勵學生進行互評,培養學生傾聽和發現美的能力,共同提高分析、評價、習作的能力。

學生獲得習作上的進步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在設計評改作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評價,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在習作評改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啟迪心智、感悟積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