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合集8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合集8篇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1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們又相約踏上了語文學習之旅。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打造高效課堂,真正將合學教育的理念貫穿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新學期伊始特制訂語文教學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特點,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核心,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通過倡導和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情感、高效的語文課堂,有效落實素質教育,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二、學情分析

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從整體來看,所任學生好的習慣(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正在逐步養成,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從低分學生的答題情況明顯表現為,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方面有很大的不足。綜合分析學生狀況,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説是如魚得水,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説,確實困難。因此,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三、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説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1.要注意把握敍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2.熟讀這些課文,要從中瞭解敍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敍文語言的特點。

3.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説明順序,掌握常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4.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5.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6.要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覆誦讀中,瞭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四、教學措施

1.教師課前做到深挖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目標、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並在此基礎上,設計科學而合理的導學案,力求針對學生的學情,真正發揮導學案在學生學習中的引渡作用。

2.學習並踐行高效課堂,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每堂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3.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利用課外實行培優輔差,力爭整體提高。

4.加大對合學小組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自學、對學和羣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三力:思維力、表達力、生成力。真正體現教育即解放,教師即開發,學生即成長的觀點,打造開放、情感、高效的課堂。

5.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等,從而鍛鍊學生的能力,提高興趣。

6.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從而縮小兩極分化。

五、教學內容及課時、進度安排:

周次 課時 內容

第一週 6課時 學期初問卷《藤野先生》《我的母親》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二週 6課時 《我的第一本書》 《列夫托爾斯泰》 《再塑生命》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三週 6課時 綜合性活動:獻給母親的歌名著閲讀

第四周 6課時 《與朱元思書》 《五柳先生傳》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五週 6課時 第一次月考《馬説》《送東陽馬生序》

第六週 6課時 《詩詞曲五首》寫作:古詩苑漫步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七週 6課時 單元檢測及質量分析《敬畏自然》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八週 6課時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謎》《大雁歸來》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九周 6課時 單元檢測《喂——出來》綜合性活動:科海泛舟

第十週 6課時 期中複習

第十一週 6課時 期會考試及質量分析

第十二週 6課時 《雪》 《雷電頌》 《短文兩篇》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十三週 6課時 《海燕》 《組歌》 寫作:尋覓春天的蹤跡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十四周 6課時 名著閲讀《小石潭記》《岳陽樓記》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十五週 6課時 《醉翁亭記》《滿井遊記》《詩五首》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十六週 6課時 寫作:背起行囊走四方單元檢測《雲南的歌會》

第十七週 6課時 《端午的鴨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 語文主題學習叢書

第十八週 6課時 綜合性活動:到民間採風去單元檢測及質量分析

第十九周 6課時 期末複習 考試

第二十週 6課時 期末複習 考試

第二十一週 6課時 期末複習 考試

第二十二週 6課時 期末複習 考試及質量分析學生評價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帶八年級5、6班的語文課。通過七年級學期的教學,從整體來看,學生好的習慣如課堂聽講,記筆記,發言提問等正在逐步養成,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語文的綜合能力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容樂觀: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説是如魚得水,但對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認真,不能有效按新要求學習,增加了教學的難度。

二、教學目標

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各單元的“單元説明”中都依據這三個方面設計了單元教學目標。本冊教材在培養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並使他們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設計的學習目標如下:

1、要注意把握敍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對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驚心動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語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評價;還要努力提高默讀的質量和速度。

2、熟讀課文,要從中瞭解敍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敍文語言的特點。要注意課文怎樣抓住特徵來介紹事物,理清説明順序,掌握常用的説明方法,體會説明文準確、周密的語言。

3、默讀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篩選信息。

4、要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然後在反覆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莢的語言,並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5、要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覆誦讀中,瞭解借景抒情的寫法,體會作品的語言特色。

三、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本學期擬採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增進對語文課的認識和重視,組織好課堂教學的環節,注重課堂的實效性。

2、把好課前預習關,明確指出預習要求,最低要求是掃清字詞障礙。

3、增強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4、繼續加大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和對學習習慣的培養。

5、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

6、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

7、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8、優化作業管理,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9、課前一分鐘演講,鍛鍊表達能力 。

10、加強文字書寫的嚴格要求,力爭在本學期此方面有根本改觀。

11、加強課外閲讀量及指導,提高閲讀水平。

12、進一步培養學生動筆學習的習慣。如教會學生在書本上圈、點、批、注。養成預習時做筆記、課堂做筆記、課餘時間整理筆記的習慣。

13、實行培優輔差。發揮優生的優勢,對於暫時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主要引導他們在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下功夫。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創新,在閲讀和寫作方面多下功夫。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基本情況

1、學情分析

經過一學年的教學實踐,從整體來看,八年級學生學語文的良好的習慣正在逐步養成,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還有待於加強。

從教學過程和期末質量評估來看,目前班級學生兩極分化嚴重,存在尖子生不尖,尾巴較大。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不能正確地理解所閲讀的文章內容,不敢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寫文章詞不達意,材料陳舊,抓不住要領,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是十分濃厚。加之課改和課程標準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説是如魚得水,但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説,並非福音.因此,在加速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2、教材分析

這套教材幾乎每單元后添加閲讀、口語交際、寫作、綜合實踐性學習的板塊,這樣能使語文的學習始終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突出教材的綜合性,減少知識的生搬硬套,突出重點,把閲讀、口語交際、寫作、綜合性學習整合在一起,語文基本功的培養與個性發展、人格修養整合在一起。

教科書在內容設計上現代文單元的專題,分別是以戰爭、普通人與平民、自然山水、建築園林與名勝古蹟、品德和志趣,其中大部分以記敍類文章為主,也有説明類文章為主。全冊共有24篇課文,根據體裁分為:一單元,新聞閲讀;二單元,為人物傳記;三單元,文言文單元;四單元,散文;五單元,説明文單元;六單元,文言文單元。本冊教材主要引導要求學生了解兩種文體:記敍文和説明文;同時相應地瞭解兩種表達方式:記敍與説明。另外,從八年級上冊開始,文言文和白話文分編。在練習上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引導學生在閲讀的過程中能夠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且注重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要求學生在互助中展開學習活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閲讀、聽話、説話的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精讀、略讀跳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閲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瞭解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的音、形、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養成邊讀邊圈點,敢於提問,敢於發言的`良好的語文習慣,通過學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三、教學具體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社會發展對語文學科提出的新要求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突出重點,注重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綜合素養的整體提高。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積極開發和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6、寫作方面靈活命題,形式多樣,多寫隨筆,讀書筆記,嘗試互批共批,以改促寫,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優化作業管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加強課代表,小組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和監督作用,力爭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8、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閲讀活動,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鍛鍊能力,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四、教學進度及安排

周次

1、《消息二則》《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2、《“飛天”凌空》《一着驚海天》

3、《新聞採訪》《新聞寫作》

4、《藤野先生》《回憶我的母親》

5、《列夫托爾思泰》《美麗的顏色》

6、《寫作學寫傳記》《綜合性學習人無信則不立》

7、國慶假

8、《三峽》《短文二篇》

9、《與朱元思書》《唐詩5首》

10、《寫作學習描寫景物》《名著導讀》

11、期中測試

12、《背影》《白楊禮讚》

13、《散文二篇》《昆明的雨》

14、《寫作語言要連貫》《綜合性學習我們的互聯網時代》

15、《中國的石拱橋》《蘇州園林》

16、《蟬》《夢迴繁華》

17、《寫作:説明事物要抓住特徵》《口語交際》《名著導讀》

18、《孟子二章》《愚公移山》

19、《周亞夫軍細柳》《詩詞五首》

20、《寫作》《綜合性學習》

21、期末複習及檢測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4

從上學期的教學和測試情況來看,本班學生仍然存在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大部分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比較認真刻苦,他們的學習情緒比較穩定,有的儘管基礎較差,也能堅持不懈,較能井然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不會受到環境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干擾,能夠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幫助老師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有半數學生屬於鞭策進步型,此類學生平時能夠配合老師的教學,但自覺性和定性不足,課堂喜歡享受歡樂,他們希望有好的成績,但怕吃苦受罪,不願付出勞動,上課時而認真時而精神不振,回家很少複習功課,需要老師的督促才會有所作為。尚有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一般,一部分學生的預習習慣沒有能夠形成,上課也有一些會常開小差,不太願意回答問題。

一、指導思想

貫徹新課程改革精神,進一步加強語文教學探討。繼續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他們具備基本的閲讀、寫作、聽話和説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在教學過程中,着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主義的思想品質,努力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健康高深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目標預設

進一步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閲讀聽話説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説,就是:

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

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閲讀速度;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説話簡明連貫得體;

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

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文體方面,本學期以訓練記敍的能力為主。

總之,能夠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儀態,為人處事的心理,讀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等。

三、教學措施

1.從思想上扭轉學生以往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態度,培養學生多動手、動腦的優良習慣,堂上精講析多互動。

2.根據學生各人的具體情況,要求各自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並督促為實現目標切實地進行刻苦學習。

3.注意當堂的`學習效果,突出重點難點,務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掌握的基本的東西。

4.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5.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6.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7.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8.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

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繫,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9.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10.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11.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12.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3.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14.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重點作業多加評講。

15.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6.利用競賽法等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17.讓優生幫差生,實行“一幫一”學習語文。

18.課前三分鐘演講,包括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説,智力造句等,鍛鍊表達能力。

19.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20.組織採訪和調查至少一次。

21.要求寫一篇小論文。

22.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作品自作不少於70%。

23.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24.作業的佈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25.繼續開展網絡輔助教學。對家庭有條件的同學鼓勵和指導他們多學習一些課外閲讀,優秀作文和作文技巧等。本學期多增加一些作文和散文之類的東西。

四、進度安排

2月28日——3月13日:第一單元

3月14日——3月28日:第二單元

3月29日——4月13日:第三單元

4月14日——4月28日:第六單元

4月29日——5月10日:期中複習,考試。成績分析,教學階段總結等。

5月11日——6月15日:第四單元

6月16日——6月20日:第五單元

6月23日——6月30日:期末複習,考試。成績分析,教學階段總結等。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5

學情簡析

所教班級八年級4)班共有37人,通過八年級上學期的教學,從整體來看,大部分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隨着學生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加上現在根據課改的精神對教學目標進行的調整,本學科更加註重考察學生理解,運用能力,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對個別優秀的學生來説是如魚得水,但對我們這樣中學的絕大多數學生來説,並非福音.我們的教學必須未雨綢繆,因此,我們在繼續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時,還應加強對課改的學習與研究。

學期教學任務與課標要求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四個現代文單元分別以人生、散文詩、人與自然和民俗風情為專題內容,其中以記敍類文章為主,第三單元與傳統説明文單元相比,在語文與科學的鏈接上有突破性的進展,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兩個文言文單元課文的選編主要是從文章的難易程度以及課程目標這兩個方面來考慮的。

第一單元是以人生為主題組元。《藤野先生》記錄了魯迅在日本留學的一段經歷;《我的母親》是胡適自傳的一個章節,敍述了母親對自己人生的深遠影響;《我的第一本書》裏詩人牛漢通過對一本書的追述,表明了讀書對人生的意義;《列夫.托爾斯泰》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再塑生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盲啞女孩和她的老師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圍繞着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親為主題設計。

第二單元主要由散文詩構成,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個散文詩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靈之聲,而且語言優美,含有哲理,內涵豐富,很適合誦讀。此外,“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也是一個非常詩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動。

第三單元是以人與自然為主題編寫的,五篇課文都是科學文藝作品,以不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表達了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憂患與思考。“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是“科海泛舟”,這是一次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科技活動中練習寫作與口語交際。

第四單元以民間文化為主題編寫。五篇課文中,《雲南的歌會》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端午的鴨蛋》寫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發現情趣,發現詩意;《吆喝》寫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響曲”;《春酒》描繪了故鄉的風土人情;《俗世奇人》寫的是兩位民間高人。此外,“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也是圍繞民風民俗為主題設計。

文言課文的編排方式是單獨組元,每單元五篇,共有兩個單元,文言文(含古代詩歌)教學應當做好以下兩點:一、狠抓誦讀教學,使學生讀得正確,並逐步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文言單元的背誦量相當大,要求全文背誦的有《與朱元思書》、《五柳先生傳》、《馬説》、《送東陽馬生序》、詩詞曲五首、《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二、倡導探究式的學習,着力培養學生自行領悟的能力。課本里的文言文內容和語言都比較淺顯,不像古代經書那樣深奧費解,佶屈聱牙,再加上註釋全用通俗的現代語,簡潔明瞭,認真讀幾遍至少也能讀懂大半,這就是探究的基礎。“背起行囊走四方”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培養學生留心觀察自然風光、名勝古蹟及其楹聯的興趣和習慣,培養在觀賞過程中勤於記錄、樂於考證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教學重點:瞭解課文中出現的有關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識,瞭解描寫方法和修辭方法和詞類的有關知識,熟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使他們具有基本的閲讀聽話説話的能力,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地説,就是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文章的思路,瞭解基本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的方法,培養默讀的習慣,提高閲讀速度,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讀文言文課文,要了解內容,背誦一些基本篇目,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

教學內容與時間

分配第一週語文學習的習慣養成教育(2)

1、《藤野先生》(2)

第二週2、《我的母親》(2)

3、《我的第一本書》(2)

4、《列夫.托爾斯泰》(2)

第三週5、《再塑生命》(1)

綜合性活動.寫作.單元複習與測試(3)

第四周6、《雪》(2)

7、《雷電頌》(2)

8、《短文兩篇》(2)

第五週9、《海燕》(2)

10、《組歌》(2)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尋覓春天的蹤跡(2)單元複習與測試(3)

第六週21、《與朱元思書》(2)

22、《五柳先生傳》(2)

23、《馬説》(2)

第七週24、《送東陽馬生序》(3)

25、《詩詞曲五首》(2)

綜合性學習.寫作.

第八週綜合性學習.寫作.

11、《敬畏自然》(2)

單元複習與測試(3)期中複習(2)第九週期會考試試卷分析期中總結

第十週12、《羅布泊,消逝的仙湖》(2)

13、《旅鼠之謎》(1)

14、《大雁歸來》(1)

15、《喂——出來》(2)

第十一週綜合性學習.寫作.

16、《雲南的歌會》(2)

第十二週17、《端午的鴨蛋》(2)

18、《吆喝》(2)

19、《春酒》(1)

20、《俗世奇人》(1)

第十三週寫作.單元複習與測試(3)

第十四周26、《小石潭記》(2)

27、《岳陽樓記》(3)

第十五週28、《醉翁亭記》(3)

29、《滿井遊記》(2)

30、詩五首(1)

第十六週30、詩五首(2)單元複習與測試(3)

第十七週期末複習考試(5)

主要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繫,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根據當前社會形勢,推行語文素質教育。

5、實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寫的作文教學,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

7、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8、加強學生的閲讀量,培養興趣,提高寫作水平

教改設想或教研專題

1、深化教學改革力度,積極投身新課改。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後勁,重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

3、引導學生多讀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提高文學修養,陶冶高尚情操。

4、強化綜合能力的培養,實現語文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基本情況

本人擔任八年級xx班的語文教學,共有學生114人,從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優秀生佔18%,中等生佔40%,基礎較差的佔42%,可見學生的兩極分化十分嚴重。主要原因是閲讀、寫作能力所致。

二、工作目標

1、以興趣小組的形式,促優輔差,讓優秀生帶動基礎較差別的學生,提高學生的閲讀、寫作興趣。

2、以課堂教學為點,課外拓展為面,點面結合,加強閲讀、協作訓練,提高閲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三、以點帶面,盡力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課堂教學中,以教讀課文為主,自讀課文為輔,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寫作能力的課題,認真組織教學。以點帶面,盡力由課內向課外拓展。

1、深入課題研究,把加強師生互動作為典型教學案例,重點鑽研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之間的關係,通過師生互動,有效地把閲讀教學與作文教學密切的結合起來,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2、課堂教學中應增強學生整體閲讀的意識,指導學生捕捉文章線索,理清文章結構順序,揣摩作者寫作意圖,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從而學會文章的佈局謀篇的方法。

3、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各中表達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掌握該表達方式的運用對錶現文章中心的好處。並讓學生在練習中儘量模仿。

4、自讀課文的教學重點讓學生自主閲讀,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從文章的佈局謀篇,結構層次、寫作意圖等方面入手,讓學生設計題目,相互考查,團結協作,共同進步。

5、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閲讀,擴大閲讀量。

二、充分發揮語文興趣小組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繼續發揮學習興趣小組的作用,適當調整小組成員,做到合理搭配、細緻分工,充分調動全組成員的積極性。選取在語文科方面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組長,組織興趣小組活動,儘量把小組活動落實到實處。

2、以小組為單位,廣泛開展興趣小組活動。首先,繼續加強名著訓練,通過課外指導,集中競賽的形式,提高學生的書法技能。其次,與政教處倡導的讀書活動相結合,加強閲讀訓練,提高閲讀水平,拓展學生知識;再次,配合文學社,加強寫作訓練,以組長牽頭,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學習寫作技巧,掌握寫作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3、發揚團結協作的學習精神,要求每個小組長承擔兩名後進生的輔導工作。引導各組長嘗試批改作業,填寫好批改紀錄。發現問題,及時求助於語文老師,並幫助其他組員解決疑難問題。

三、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研究

利用公開課活動,學習本組教師的教學經驗,隨時檢查自己的教研成果,虛心接受本組教師的意見,及時反思總結教學的心得,為今後的教學積累經驗。同時舉辦一次作品展覽,展示教研成果,同時也為學生創設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繼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

以教材中《編寫短劇》為研究主題,分三階段進行研究:首先是宣傳發動階段,其次是收集故事材料階段,最後是指導創作階段,整合成冊階段。

五、加強學籍成績的評估管理工作

除教務處制訂的學籍成績期中、期末佔60%外,本學期將加強平時成績的考核力度,重視對學生學習態度、協作精神等方面的評估,大致按照單元考試成績20%,平時作業成績10%,上課表現成績10%評出平時成績。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核心素養的理論知識,認真研讀部編教材,持續推進國中學段語文課程改革,突出典型問題,努力提高語文課程的實施水平,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質,為語文教師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服務,爭取本備課組語文教學質量再創新高。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學校班級和任教語文老師維持原狀。各班總體上看,班風較好,學風正,絕大部分同學能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的學習態度,平時學習較勤奮刻苦,積極追求進步,在語文學科方面,絕大多數同學興趣濃,積極性高,自覺性好,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了聽説讀寫的綜合能力。但是,但也有部分學生學科之間不夠平衡,語文學科的學習較為困難,甚至達不到班級的平均水平。有為數不多的幾個學生學習懶散,時有作業拖拉或不做的現象。這學期我們將努力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堅持“以人為本”原則,切實加強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力爭使每班語文成績再上新台階。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積極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材,研究學生,關注九年級的命題走勢,以期順應形勢調整教學思路。確定語文教學內容,從文本內容和形式開展教學,注重語文工具性的同時更要注重人文性。

2、備課組老師備課活動時,努力做到定時、定點、定人。在學期開始時做好單元備課分工的工作,每個老師先主備一個單元,拿出備課稿後,每個老師再根據自己的風格和班級學生的特點認真鑽研教材,弄清每一單元的重點、難點,全面把握好基本的教學要求,加以修改教案,課件,使教學更有實效性。本學期舉行一次以名著閲讀為主題的年級語文活動。

3、強化基本教學環節、流程,要求組內教師做到一課一教案,結合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能力,以及教師自身的特長,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途徑、手段、練習、評價等,認真批閲學生作業,按學生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及內容。

4、繼續花大力氣抓好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注重從每天學生學習的最基礎方面抓起,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課上專注聽講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仔細審題的習慣;善於思考的習慣;每天閲讀的習慣等,特別關注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5、依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的情況,我們還將落實以下幾項措施:

①堅持抓好語文基礎,抓好學生在文言文方面的默寫及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在操練中讓學生得以鞏固、提高,並不斷温故而知新

②結合課文內容選擇課外名家名篇,補充課外文言及現代文閲讀篇目,以此提高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③進一步落實作文訓練,除了完成8篇大作文外,適時加入小作文和隨筆的訓練,藉助學校菇蒲文學社的平台和其他報刊以及各類徵文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④繼續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閲讀訓練。教師可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班內組織各種閲讀活動,如根據課文的內容主題進行拓展閲讀或同主題閲讀,想方設法調動學生閲讀的興趣,拓寬閲讀視野,進行大語文觀的教育和培養大閲讀的觀念。

6、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及業務水平,教師之間應相互探討好的教學方法及經驗,互相聽課,積極參加學校的教科研活動,努力探索形成一套適應學生及自身特色的教學風格。

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教材簡析

本學期所使用的是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20xx年初審訂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上冊》。本教材分為閲讀和綜合性學習兩大部分,書後還有課外古詩詞背誦、名著導讀和附錄等內容。其中閲讀分為以下六個專題,即戰爭、愛、建築、科學、古詩文、自然山水;綜合性學習也有六個專題,分別是:世界何時鑄箭為犁、讓世界充滿愛、説不盡的橋、走上辯論台、蓮文化的魅力、怎樣蒐集資料等。該教材有以下突出特點:(1)立足學生實際(2)體現現代意識(3)弘揚人文精神(4)突出開放性(5)注重策略引導。

二、目的要求

1、熟練地使用工具書,認識本冊教材中出現的生字,做到會讀、會寫、會用;學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較快的書寫速度。

2、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反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較恰當的評價;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並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詞句、品味並積累優美的語句,學習課文的語言運用技巧和文章的表達技巧;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寫出感情真摯的文章。

4、能根據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大膽地進行交流。

5、能夠主動參加綜合性學習,掌握查找資料、蒐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與同學合作探究,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悦。

三、學生情況簡析

八年級本班共有學生68人,大多數同學們愛好語文學習,有十分之一的同學語文基礎較好,語文成績優異。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學語文基礎較差,成績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不能正確地理解所閲讀的文章內容,不敢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寫文章詞不達意,材料陳舊,抓不住要領,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

四、教學措施

由於八年級階段是國中三年中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學生經過七年級年的適應後,對國中語文的特點己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在此基礎上,可對學生的潛力進行進一步的開掘。計劃如下:

1、經常督促學生養成一些學習語文的好習慣,並使之不斷鞏固、加強。如要求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學會對課文中關鍵字詞進行圈點句畫;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儘量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心理等。

2、語文學習重在積累。因此,平時將定期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詩詞等。增加學生的日常積累。同時,要求學生儘可能多接觸一些課外讀物,多關心一些時事,多看一些報紙雜誌、時文,以拓展學生的眼界。

3、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常練習字,養成書寫規範、端正、整潔的習慣。

4、除課堂的大作文外,鼓勵學生平時多練筆,從句段開始,多寫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來,使學生寫作能力能漸漸地得以提高。

5、多給學生一些實踐的機會。如讓學生自己辦手抄報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6、做好轉差促優的工作,提高優等生的水平,帶動中等生,鼓勵後進生,儘量縮小差距。

7、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8、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發展學生的能力。

9、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積累豐富的語文素材。

10、加強作文指導,特別是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

上述計劃有待實踐來檢驗其可行性。本人將以此為基礎,實踐中將其不斷加以改進、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