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合集7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來為以後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計劃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化學教學計劃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合集7篇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緊跟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

二、現狀分析

1、基本情況:

高二年級共有11個班,其中前6個班為理科班,後5個班為文科班,本人所授班級為高二(1)至高二(4)班,均為理科班。同備課組老師還有程本本和黃臘梅老師,共3人。本學期理科班周課時為4節(文科班為2節)。理科班本學期上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視情況看後期是上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還是進行必修課的複習),學生配套教輔為安徽教育出版社的《焦點》。

2、教材分析:

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模塊涉及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和應用等內容,包括“有機物的組成與結構”、“烴及其衍生物的性質與應用”、“糖類、氨基酸和蛋白質”、“合成高分子化合物”4個主題的內容(人教版教材分成五章)。從知識體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內容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性質、官能團與有機化學反應、有機合成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通過學習,要使學生達到如下目標:(1)建立官能團體系,認識更多的有機化合物;(2)探究有機化合物的反應,理解結構與性質的關係;(3)走進有機合成的世界,體會合成的思想和方法。

3、學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數學生有學習化學的興趣,有較好的學習習慣和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學生程度參差不齊,由於高一課時緊,內容多,部分學生必修1、2的知識遺忘較嚴重,理解掌握上差別較大。有極個別學生基礎薄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工作目標

1、以分班選課為契機幫助學生確立將來的大學聯考目標,積極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應對日益加深的學習內容。

2、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四、具體工作措施

1、 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

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佈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焦點》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總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後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成立化學學習興趣小組(奧賽小組),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力爭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全面通過。

(3)本期研究性學習課題初步安排為《有機化學基礎》P39、P54、P77“實踐活動”。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週二下午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每個教學環節、每個教案都能在討論中確定;與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4)積極參加省級教研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下我組子課題《信息技術環境下化學/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物質的各種化學性質是有規律可循的,而這些規律是化學的精髓,需要下功夫學習掌握。

2. 瞭解本書的基本內容和學習方法,認識學習概念模型是學習和研究化學反應原理的基礎。

3. 初步瞭解“有效碰撞”、“活化分子與活化能”的概念模型,認識催化劑對於化學科學研究和化工生產的巨大作用,為其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內容分析

1. 地位和功能

緒言作為全書的開篇,目的在於讓學生從一開頭就對本書的基本內容、學習方法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簡要地介紹有效碰撞理論、活化分子與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劑對於化學科學和化工生產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綱挈領、引起學生學習化學反應原理興趣的作用。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知道了化學反應的發生是由於反應物分子之間發生激烈碰撞,破壞化學鍵,使得各原子間的組合發生變化形成新的化學鍵,產生了新的分子,同時也瞭解了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與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關係。本模塊是以學生此前的化學學習為基礎,以學生對許多具體化學反應的知識積累為前提,為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髮展需求而設立的選修課程,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從理論上認識一些化學反應原理的基礎知識和研究問題的方法。教科書中介紹的簡化後的有效碰撞模型和活化分子、活化能模型及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將為學生後面的學習打下重要基礎。

2. 內容結構

緒言在內容上主要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第一、第二自然段,簡要地介紹本模塊的基本教學內容。教科書以大量事例説明,化學反應種類繁多,條件極其複雜,但都有規律可循。而這些規律恰好是化學的精髓,是吸引人們學習、鑽研化學科學的魅力所在。二是第三、第四自然段,凸顯研究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側重介紹了簡化後的有效碰撞模型的構建思路,及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培養學生自覺地用辯證的觀點看待各種複雜的化學反應,認識事物的存在具有多樣性,物質的穩定具有相對性,而化學變化的複雜性和規律性相輔相成。與此同時,還指出了學習化學反應原理的方法:

(1)完成書中規定的實驗、活動。

(2)觀察周圍(包括大自然)發生的化學現象,思考或進行模擬實驗。

(3)認真學習概念模型,它是學習、研究化學反應原理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緒言在論證了有效碰撞模型的合理性之後,坦陳現有理論的缺憾:“到目前為止,人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計算或推測化學反應活化能的理論方法”。這種客觀的科學態度不僅有利於學生對相關理論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更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也會激發學生將來進行更深入探究的意識。

緒言的內容結構如下圖所示:

3. 內容特點

緒言中概括地介紹了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與思路,同時還簡介了“有效碰撞理論”和“活化分子與活化能”兩個概念模型,對全書起着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

三、課時分配建議

建議用1課時。

一、教學設計

由於本課的理論性較強,概念較為抽象,學生接受相關知識有較大難度,所以緒言教學採取以教師講授與學生探究活動相結合的方法為宜。教學中對概念模型的表述應儘量簡化,對概念模型的認識還需要在後面的學習中逐漸深入,這裏更多地是強調研究問題的方法和意識。通過緒言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內容上對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的範圍有所瞭解,在方法上對科學的研究方法——概念模型法有所領悟。

教學重點:瞭解化學反應原理的基本學習方法——概念模型法。

教學難點:“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與活化能”的概念模型。

教學建議:

根據緒言內容特點,本課可設計成下述教學模式:課前自學→查閲資料→課上交流討論→師生共同研究。教師在課前佈置學生自學,然後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他們通過查閲資料、小組整理資料、先行討論形成共識,再通過課堂上的彙報、講解、交流和評價,完成對本課內容的學習。

新課引入首先教師指出,化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化學反應。化學中最有創造性的工作是設計和創造新的分子。化學家們通常是利用已發現的原理來進行設計並實現這個過程,如果對化學原理的理解不夠清楚則無法做到。化學反應是怎樣發生的?為什麼有的反應快、有的反應慢?它遵循怎樣的規律?如何控制化學反應為人所用?這是我們學習化學反應原理的宗旨。化學反應原理所包含的內容及學習化學反應原理的方法正是本書要探討的問題。 教學中的主要過程可以結合學生彙報交流自學與討論的成果,圍繞下列問題展開:

1. 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的內容可列舉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進行分析。

情景1:

説明:同樣都與H2反應,由於O2、CuO 、N2的性質不同,反應的難易程度不同。物質之間能否發生反應,是由物質本身的性質決定的,對於能夠發生的化學反應,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原因也是反應物本身的性質,我們稱之為“內因”。

情景2:將H2+O2混合,在室温條件下可以穩定存在數百年,但點燃後卻會發生劇烈的爆炸反應,而且只要配比相當,可以完全轉化成生成物。

説明:外界條件可以促使其反應發生。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反應進行得比較“徹底”。物質之間反應的“內因”已經具備,“外因”則是變化的條件。不同的外界條件都能夠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情景3:H2+N2即使在高温、高壓、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也不能完全轉化成生成物。 説明:該反應是有一定限度的。

總結:化學反應速率、方向及限度正是“化學反應原理”要研究的問題。此時有必要指出:在不同物質體系、不同的環境中,化學反應所遵循的規律是不同的,如在第三單元將介紹水溶液中的離子反應;在第一單元和第四單元將分別介紹化學反應中物質與能量之間的定量關係以及電化學的最基礎知識等等,這些都是“化學反應原理”研究的範圍。這些基本原理與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化學現象密切相關,只要我們注意觀察、研究,大自然將成為無所不在的大課堂。

2. 研究化學反應原理的思路與方法——概念模型法。

教科書介紹了合理簡化的概念模型以及如何運用概念模型學習化學反應原理。對該段內容的`處理可分三步進行:

(1)建立簡化的有效碰撞模型的設想:為了突出化學反應最重要的內涵,忽略其他因素的干擾作用,選擇氣相反應體系作為研究有效碰撞的基礎模型。其優點是:氣體分子運動空間遠大於自身體積所佔有的空間,環境影響因素相對較少。該概念模型最重要的內涵也更加突出,更容易掌握。如在水溶液中的反應,水是較大量的,研究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就不能忽略水分子的作用。

(2)模型的基本構架

模型的建構:在一潔淨的容器中,使氫氣與氧氣按體積比2∶1的比例混合,氣體分子因自由運動而不斷髮生碰撞(互相接觸)——這是發生化學反應的必要條件。

假設與事實:研究結果表明,從分子的熱運動來看,分子發生碰撞的機會很多。如在常

10温常壓下每個氫分子、氧分子自身或它們之間的碰撞機率為2.355×10次/秒。假如每次碰

撞都能發生化學反應,則化學變化瞬間即可完成,但事實並非如此。

立論:並不是每次分子間的碰撞都會引發化學反應,只有其中部分的氣體分子碰撞是有效的,即有效碰撞——這是發生化學反應的充分條件。

(3)活化分子和活化能

對該模型的進一步認識可結合教科書上的圖示(圖1)。具有足夠能量(活化能)的分子——活化分子的碰撞是有效碰撞的必要條件,但不充分。只有當活化分子採取適合的取向進行碰撞時才能反應。

活化分子——具有較高能量,能夠發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應物分子平均能量部分

教科書以活化能為0的反應從另一個側面説明有效碰撞模型的合理性。進一步説明了活化能的大小與化學反應速率的關係。

結論:某一化學反應的速率大小與單位時間內有效碰撞次數有關;而有效碰撞次數的多少與單位體積內反應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關;活化分子的多少又與該反應的活化能的大小有關。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應物分子的性質決定的,而反應物分子的性質又與分子的內部結構密切相關,可以説,反應物分子的內部結構是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因。那麼,對於一個特定反應,人類如何使用和控制,還需要研究外部條件對它的影響。這將在後面的學習中繼續討論。

最後教科書特別指出:化學反應的活化能可以用實驗方法測定,當實驗條件不同時,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催化劑的應用就是實例之一。人們尚未掌握化學反應活化能的有效的理論推算方法,這種留有缺憾的教學觀點值得關注,既有利於學生客觀地認識科學規律,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關於催化劑,在化學2中已有介紹,這裏着重説明催化劑的作用、意義,在第二章中進一步從由於催化劑的參與改變了活化能,從而改變了反應速率來認識催化劑的作用。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和要求

貫徹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新課程改革的精神,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為指導,積極穩妥地推進我校普通高中第一階段化學新課程實驗,進一步提高我校高中化學新課程的教學質量,以學生髮展為本,在學校領導,學校職能部門和化學教研組的領導下,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獲得充分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終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主要工作

1、認真學習新課標,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加強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以學習新課標為主要的學習內容,組織切實有效的學習討論活動,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支撐深化教育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把新課標的理念滲透到教學中,教學注重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

2、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要以新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牢固樹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溝通和"對話"中實現師生的共同發展,努力建立互動的師生關係.本學期要繼續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主,提倡研究性學習,發現性學習,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以實現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化地轉變,促進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改變教師的備課方式,提高教師的備課質量

例題的選擇,習題的配備與要求,可根據每個班級學生的'實際,靈活處理.重視教學過程的反思,儘可能做到每節課後教師要反思教學過程,及時地把教學中點點滴滴的感受寫下來,要從深層次上去考慮自己的教學工作.

4、發揮備課組的集體作用

集體備課,教案基本統一.每一節課都有一個主備,然後集體討論,補充完善.同時,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適當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標準,讓學生學會並且掌握,不搞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教案應體現知識體系,思維方法,訓練應用,以及滲透運用等,要有對重點難點的分析和解決方法.備課組要做到資源共享.作業在完成課本上的習題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做《三維設計》中的不同題目.

5、做好優生化學補差工作和學困生的補習工作

化學教學一定要繼續以大學聯考為目標.各位老師要盯住本班的優生,確保化學達到或接近其它科目的成績;同時要做好學困生的補習工作.以提高大學聯考人均分。

6、做好化學興趣小組的輔導工作 要以出成績,出人才為目標.

三、教材分析,重點難點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讓學生掌握和形成未來發展所必備的化學基礎、人文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必須有利於學生自主、創造性地學習化學,有利於學生自主、多樣、持續、有創造性的發展。

四、教學措施

(1)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2)突出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繫;(3)體現高中課程的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4)強化實驗對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的功能;(5)反映學科發展的最新前沿知識。

五、學生分析

本屆學生是第一次走進新課程,學生基礎薄弱,因此應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國中知識的複習進行教學,結合教材進行。

20xx/9/6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4

【指導思想】

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積極開展本備課組的教學教研工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為中心,結合學生現狀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

1、認真分析研究新教材,以及學習學生的特點和基礎知識,有計劃,有步驟進行高二化學教學。

2、根據學校的教學要求和會議精神,加強集體備課,認真聽課,落實課堂教學,實現優質課。

3、使學生掌握化學基本知識和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學生狀況分析】

高二年級共有5名理科學生,高一時學生已完成必修1和必修2兩個模塊的學習,但學生的基礎知識比較差,對化學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認識很有限,這個學期我們要抓好基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依據新課改的要求,並結合我們學校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本學期理科班的學生要完成《化學反應原理》模塊的學習。

【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周計劃安排表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5

送走了上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迎來了新的學期,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為使本學期的工作更有成效,特制定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嚴格遵守《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落實教育局、學校工作部署,以重實際,抓實事,求實效為教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改革為契機,認真落實課程計劃,落實教學常規,落實教學改革措施,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二、任務和目標

1.教學任務

本學期任教19、20兩個理科班。完成魯科版有機化學基礎的教學任務,並進行一輪複習實驗部分的複習。

2.目標

大幅度提高學生成績,改進教學方法,狠抓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力求期末考試單科上線前2名。力爭會考通過、文理學生會考優秀率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基礎知識差別大,存在較大的不平衡現象,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困擾。很多學生學習勁頭不足,成績較低,會考及格存在一定困難。

2.《有機化學基礎》有機反應複雜條件不同產物不同,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等都是學生難以掌握的。實驗的學習沒有系統的進行學生基礎差。

3.學生學習化學盡頭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方法不夠科學。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太差,操作不夠規範。

四、完成目標工作措施

1、利用業務學習等時機,深入學習《規範》,經常向師德先進的教師,對照先進人找差距,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

2、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學生,深刻領會教材內涵,準確把握教材的深淺度。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時做學生的表率。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從心靈上與學生溝通,既做他們的良師、又做他們的益友。

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1)在集備的基礎上,教學設計應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適當進行調整。對每一節課的`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並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好每一節課,向四十五鍾要質量,做到高效課堂、有效教學。

(2)注重知識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注重與必修內容的銜接,儘可能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線索進入到新的學習內容中去;精心設計、精心選擇,遵循螺旋式上升的認識規律,在深入淺出上下功夫。

(3)及時認真做好教學設計,注重重難點的突破,規律方法的總結,同時還要注意學生活動和落實措施的設計。每堂課前都要及時批閲學案,並且根據學案批閲情況進行二次備課.

(4)每節課都要精講少講,給學生留有整理鞏固的時間。

(5)上課結束時,每課時都要寫出教學反思並及時修改學案,及時總結本節課的得失,發揚優點,力避過失,反思一次,提高一步。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引,緊跟學校教學工作計劃,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構建樂學課堂和高效課堂為中心,狠抓常規教學的落實,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學習北門中學教學模式和經驗,變“教學”為“導學”,真正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努力提高四十五鍾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研究,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個人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成績。

二、現狀分析

1、學情分析:

本學期教的高二(8)班、(14)班,其中14班均為理科普通班,大部分學生的化學學科基礎相對較薄弱,尤其對化學原理的運用能力較弱,分析問題能力,綜合能力欠缺。但各班大多數學生能認真聽講,基本上能按時完成作業,有問題能及時提出,有較強的上進心。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地學習。8班為理科實驗班,學生基礎較為紮實,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能力,分析綜合性問題的方法,提高解題能力,尋求更簡單的解法,才是教學重要任務。

2、教材分析:

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是完成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第三、四、五章的內容,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的所有內容。這兩個選修模塊是大學聯考中的選考模塊。內容較為多,但是一部分是在必修2的基礎上加以延長的,對學生要求對一些概念的理解應該更加深刻,而且本模塊所增添延長知識較為多,難以理解,須要時光同時也須要學生多練。

三、工作目標

1、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為指導,圍繞化學教研組計劃要求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認真研究和學習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做好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增強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駕馭能力,立足課堂開展教學研究,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加強常規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的實驗和研究,以及為高三培養化學尖子作好培優工作。

2、根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結合學科實際,落實各項教研和教學常規工作。樹立質量為本的教學理念,全面推進教學改革,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投身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四、具體工作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常規,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深入備好每節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蒐集工作。然後,備課組共同研討確定學案內容,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部分章節內容製作成教學課件後,再根據班級具體情況適當調整、共享。此項工作上課前兩至三天完成。認真上好每節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佈置學生作業,書面作業要求全批全改;學生配套教輔不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每章的測驗題,與備課組共同出題,並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對每一次測試要認真分析,為學生確定合理的目標。

2、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驗能力。依據學校現有實驗條件,在保證演示實驗絕大部分完成的基礎上,適當開展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後實踐。

3、做好綜合實踐,踐行分層教學

(1)培養特長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習做好缺差輔導,確保每一個學生學習不掉隊。

4、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每週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與備課組內的老師進行交流,解決有關問題。與備課組每週進行一次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化學教學的最新動態、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都能積極響應學校教學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網上資源,使用啟發式教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總之,只有我們堅定信心,師生共同努力,相信在本學期我們一定能圓滿完成高二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取得優異的成績,為高三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化學教學計劃 篇7

一、運用新理念,探究實驗教學

我從事教育工作已好多年,對傳統的教學感悟頗深,但我從不放棄傳統的優秀的教學經驗和方法,並採取當代的新技術、新方法來學習高中化學.探究實驗教學是我追求的目標,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化學實驗不僅可以成為學生獲取直觀感性知識,積累直觀感性經驗的源泉,而且也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念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幫助學生形成要領和理論,讓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化學規律探索活動的一種重要手段.實驗教學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通過以化學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最有效的方法.化學實驗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化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學的主渠道,而要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則要以化學實驗為主要載體.創新教學的構成要素是研究性、主體性、發揮性、歸納性等,這就要求在實驗教學方法創新的同時,用“創造性的教”為學生“創造性的學”創造環境和條件.探究性學習就是根據這一需要設置的新的課程計劃,具有典型的創新教育功能.“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要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創新精神,最大限度發揮創造力,必須在教學中探究實驗教學,這是新課改的要求.

二、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在一往的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對所認識的化學基本概念或基本規律、基本原理的驗證都是按照抓藥式的設計或習慣性的`設計進行化學實驗教學.高中化學新教材兩個必修、五個選修模塊的實驗部分有充分體現“創新”理論的空間.新教材與舊教材比較,增加了相當部分的實驗活動內容.“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等欄目,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直觀性強,更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動手能力,體現同學間的合作精神,對學生積極思維,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新理念的建立以及體驗創新的喜悦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有利於落實新課程目標.

1.優化課堂教學,創建和諧地教學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化學實驗課堂教學中,要創建和諧的、師生互動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知識的主動建構;通過調查有96%的學生都願意上實驗課,在這96%的學生中,有98%的學生認為有了演示實驗或者是分組實驗,可以在輕鬆、愉快中掌握知識,不至於死記硬背.從不同角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興趣是成功的關鍵,在發明創造上有一定成就的人,除了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外,還必須是對某種發明、探索有着濃厚的興趣、好奇心,興趣是創造力的推動力.要想使學生對化學有濃厚的興趣,從化學實驗入手是極好的方法,比如:高一學生在學習氯化氫時,你做一個“空瓶生煙”的興趣實驗,學生的興趣就來了,學生的求知慾被激發了,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獲得知識,亦可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2.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自己動手做化學實驗,是學生獲取化學實驗數據的第一手數據,同時對於化學知識以及化學概念的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同時對於有趣的化學實驗,可以調動學習化學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實驗操作技能體現一個學生綜合素質,有些學生屬於高分低能,理論分數非常高,但實驗考查時手忙腳亂,不知從哪開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以至於得不到應有的現象,甚至由於錯誤操作損壞儀器,乃至發生危險.加強實驗訓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必須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基本儀器的使用,瞭解儀器的使用範圍、性質;第二是,實驗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儀器連接、佈局合理,便於觀察,操作準確等,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嚴格把關;第三是,多提供給學生動手的機會,例如,將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通過多渠道培養其實踐能力.對一些典型的實驗加以拓展,引導學生探究反應的中間產物,進而探究反應機理,這也是化學研究性學習的好素材.總而言之,化學實驗是中學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做好化學實驗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加深印象,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在實踐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地去探索適合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老師應該多於學生進行溝通,傾聽學生的意見,改進化學實驗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收穫更多的知識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