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計劃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錦集八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此時此刻需要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一個詳細的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錦集八篇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1

高一上學期,是一個重要學習階段的起始,也是高中三年語文學習的.黃金時段。為讓學生掌握高中語文學習的思路特點,熱愛並投入地學好這門課程,不僅紮實基礎,學習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素養使其終身受益。為此,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2

一、教育教學指導思想

1.結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在語文教學中有步驟地落實現代民主的、開放的和人文化的語文教育理念;

2.推廣我們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已經獲得的經驗,繼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教法,把課堂的研究性閲讀推向深入,爭取形成一套與新課標配套的新課型並加以完善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確實存在基礎普遍不夠紮實的問題,閲讀能力、分析鑑賞能力及對文章整體感知能力均令人擔憂,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所以,在對學生全面強化督促的同時,如何抓好基礎,強化針對性,有的放矢,探索改進講與練的方法並努力提高效益,就成為這一階段教學的重中之重。

考慮高一學生要進行軍訓,學校要舉行秋季田徑運動會,國慶放假等方面的影響,影響教學計劃的實施,更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注重激發學生學習和積極性。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體系和構建,在試驗修訂本的基礎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閲讀、寫作、口語交際三線並行的教材編寫體系;二是破除了比較複雜的記敍、比較複雜的説明、比較複雜的議論三個階段模式,閲讀部分不再以文體為中心編排,而是結合能力培養目標和課文本身實際組織單元;三是編寫了與教材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作為語文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供學生在課外閲讀;四是設計了探究性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閲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閲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文章。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鈎玄(古代敍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敍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敍文的寫 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徵》《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口語 交際”專題為《朗誦》。“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名著導讀”介紹了《論語》和《大衞?科波菲爾》。

(二)必修2“閲讀鑑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敍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美的發現 學習 抒情,園丁讚歌 學習選取記敍的角度,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口語交際”專題為演講。“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 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名著導讀”介紹了《家》和《巴黎聖母院》兩部長篇小説。.

四、 教育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閲讀優秀作品,感受其思想,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力。在閲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引導學生能圍繞教學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具體對象,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閲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會整合,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教學構想

1、繼續貫徹國家課程標準計劃的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2、新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閲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

3、閲讀教學要以“點”帶面,關注能力培養的不同層級目標,不斷反思教學的實效性。寫作、口語、文言等內容可作穿插式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特別重視語言的感悟、文言的積累、文化的積澱、文學的評鑑等教學要點的夯實。

4、自由寫作實踐活動也納入正常的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活動。此外,在常規課堂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語文實踐性能力的培養。

5、繼續探討新教材活動課的教學原則和教學方式。

六、具體措施

(一)積極研究課改實施辦法。

認真學習語文新課程內容,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週的備課組活動時間,有計劃、有步驟地討論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操作程序、教學方法。

(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堂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合作學習有利於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有利於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因此,我們鼓勵學生在個人鑽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於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為了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我們提倡並實施在課堂上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提高組織教學和引導學生學習的質量。組織學習小組,開展合作性學習。落實課前預習疑難問題收集制。課堂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努力創設交流、表達空間。

(三)多閲讀,開闊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學上安排的閲讀內容外,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閲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週末閲讀活動,每週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閲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閲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閲讀能力。充分利用圖書館和網上的資源,讓學生閲讀更多的課外知識,同時要求做好摘記,寫讀後感、隨筆等,這樣,提高學生閲讀的速度、理解文章內容的水平,訓練學生學會自己找資料,既達到開闊學生的視野又積累資料的目的。課前語文活動突出成語、古詩詞、好書等介紹。

(四)加強備課組合作交流,統一教學和複習進度、統一練習等。加強備課組內聽課評課活動。為完成教學目標,在集體備課、分工合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電子備課、電腦教學的優勢,努力探索並走出一條課改的路子,使學生真正想學、樂學和會學,真正愛上語文這門課。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備課資料資源共享,備課方式各施所長。同時,通過相互聽課、評課,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識銜接,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課上,引導學生動起來,質疑問難,深入探究,師生一起切磋學問,砥礪思想;課外,通過少而精的作業,積累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課堂內外,都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

(六)注重基礎知識和積累和閲讀能力的提高相結合,注重鑑賞水平和表達能力的提高,講練結合。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利用好早讀、早自習和課間時間。作業精選精批,及時校對講解。認真組織好單元考、模塊考試、期末考試的複習工作。

(七)積極參加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安排組織的各項教學教研活動,發揮學科組和備課組的集體優勢,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加強理論學習,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強化教學教研意識,積極承擔課題研究及學校校本教材的編寫,撰寫學科教學論文,提高教學教研能力。加強與外界交流,及時瞭解教學、大學聯考的最新信息。

(八)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及教研活動。20xx年1月上旬組織舉辦高一學生“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20xx年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舉辦學科組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觀看鋼筆字規範書寫視頻,強化學生規範書寫的意識。引導和指導學生成立語文學習相關的興趣小組及社團。

七、本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擔任高一188班、高一192班兩個班的語文任課教師。 從上課狀態來説,192班男生多,課堂氣氛較好,但大部分學生並未真正跟着老師的學習步伐。188班課堂氣氛較差,學生思維不活躍,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總體來説,兩個班的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習習慣仍未完全養成,有些學生語文基礎較薄弱,仍不會或不願預習,課堂上聽、記不能協調,不會主動記筆記;大多數學生雖能大致掌握教材內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遷移能力不夠。另外,較少一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缺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盤接受教師灌輸的觀念上,在認識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記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三、必修四

必修三和必修四兼顧了文體和人為內涵。每冊由四個單元組成,學習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別是:小説、唐詩、古代議論文、説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應用性兼顧。必修四分別是戲曲、宋詞、雜文、古代人物傳記。小説和戲曲單元不僅要讓學生體會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處,,還要讓學生把握這類文體額三要素——人物、情節、壞境,來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唐詩和宋詞要求學生除了要加強背誦,更要學會對古代詩歌的鑑賞方法。古代一文論和雜文結合本學期的作文訓練——議論文,應用文主要培養學生閲讀説明文的方法,激發學生對於自然科學的探索興趣。人物傳記單元是高中文言文學習的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句式。

另外,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指導下的課外閲讀是培養自學能力的極好方法。所以,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課外自讀的指導和平時的積累。通過課內外的結合,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自學習慣。

三、教學措施

1、重視議論文的寫作教學,從週末的“七行本”作業中讓學生積累議論文的論據素材。

2.教學以精讀課文為範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和技巧。同時加強閲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結合,讀寫結合,學以致用,語言學習的成效主要還是從能否準確、流暢地運用母語來抒寫自己內心的感受和觀點。

3. 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用法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

4.轉變作業檢查和輔導的重點,週末主要以積累作業為主,每週一檢查並評價。平時兼以練筆和背誦默寫為主。平時的練習冊的作業以簡單的預習和課內的加強和鞏固為主,課外閲讀和語言表達的拓展題主要在晚自習完成並當堂講解,提高作業的質量。

5.課堂上鼓勵學生思考,運用多媒體、講故事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閲讀自學、積累的好習慣。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

本着大綱“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特點,不斷地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研究性學習習慣。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言文閲讀教學,夯實“雙基”,強化寫作指導,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個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斷地培養學生研究性學習精神和創新意識,努力開發有活力的語文新課程。

二、教學進度

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計劃及本校實際情況安排:高一語文(上),每週5節(必修),全學期總時數80節(其中閲讀課50節,寫作、口語課16節,複習及月考、其中、期末考試等機動14節)。

三、本期教材處理

1、以單元教學為“點”,以讀寫實踐為“鏈”,拓展常規教學思路。

新編語文教材以實現不同能力層級目標而劃分“單元”,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三個維度編排,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教學單元的整體性、能力性以及讀寫結合的“系統性”,還應注意“閲讀”部分與“寫作、口語”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學,避免單一的直線式重複性教學。

2、精講“教讀課”,指導“自讀課”,形成探求式能力型課模。

每個單元精講1-2篇“教讀課”,以“課”為例,舉一反三,側重能力的'全程培養,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變教師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以達“教,為了不教”之目的。“自讀課”必以學生自學為主,強調自學課型的內在特點和學法指導,不可將“自讀”與“教讀”兩課型作簡單化“一刀切”的辦法處理。

3、重視文言文閲讀能力培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藴。

本學期的教學重點為文言文,新教材的文言文雖是按歷史順序編排的,古典文化氣息濃郁,但本學期的學習重點還是應放在積累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容,增強學生文化功底之上。計劃將文言文單元穿插到現代文單元中進行教學,本學期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閲讀興趣,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文知識。加大文言文的練習力度,按照由易到難、由課內到課外的宗旨,檢測閲讀水平。

4、用好《讀本》,擴大學生閲讀量,不斷提高語文素質。

《語文讀本》已作為高中教材中必要的組成部分,必須安排一定的課時,對學生進行閲讀指導,提出具體的閲讀意見,做到有計劃、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切實抓好《讀本》“讀好”的工作。或點評、或自讀、或檢測、或講座、或串講……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將《讀本》教學落到實處。

四、本期教學構想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2、教材的“減負增效”尤為重要,加強探究性閲讀教學和創造性作文教學的實踐和總結,共同研究課堂三種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加強教學理論研究並付諸課堂實踐。

3、教學以精讀課文為“範文”,以“點”帶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閲讀方法與技巧。

4、文言文閲讀:

(1)注重誦讀,培養語感,理解詞句的着眼點在於更準確地把握文意。

(2)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把握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的相關知識和使用方法。

(3)加強翻譯和斷句的訓練。

5、小説單元、雜文單元要注意避免課堂過分熱鬧,加強基礎知識的夯實。

6、一課一練,作到及時反饋。

7、加強導優輔差工作,特別是對差生的輔導,努力使他們迎頭趕上。

,20xx學年度高一語文上學期教學計劃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根據國家高中課程改革的精神,不斷克服語文教學中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舊觀念、舊方法、舊體系的影響,樹立新的語文教學理念。本着“為了邊陲壯家孩子更壯”的理念,為學生繼續學習、工作、生活和終生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為學生的思維品質、個性發展、人格健全打好基礎,為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正確態度和科學方法打好基礎。抓住更換大綱、教材的契機,實施教法和學法的改革,擺脱流傳已久的“以講讀為中心”的老習慣,探求“自主創新學習”的新途徑。

二、目標

完成教學大綱規定的本學期教育教學工作的任務。

、學生知識現狀分析

現在高一的新生正處在由國中學習轉入高中學習的特殊學習階段,大部分學生來自於各鄉鎮、村的貧困地區,知識面較為狹窄,知識結構欠缺,且因有些基層學校的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自覺性不高,較為被動。儘管如此,大部分學生對學習語文有一定的興趣,基礎還可以。我做為一位新老師,應該發現他們的特點,充分發揮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良好語文素養。

四、教學主要任務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逐步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使用民族共同語的規範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五、教材重點難點:

1、培養現代文的閲讀能力,提高學生對現代文分析、歸納、欣賞、理解、研討、評價的能力。

高中語文第一冊入選課文按詩歌、散文、演講詞、序言、古文的順序編排,本學期計劃在國中積累的基礎之上,繼續學習中國古代、現代、當代和外國文學作品,加強文學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2、重視培養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着重培養欣賞、評價文學作品的能力。

3、擴大學生的閲讀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

4、重視學生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寫作應用文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培養學生日常交際能力,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口語交際技巧。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根據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積極落實新課改精神,着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具備較高的聽、説、讀、寫等多方面的能力,為進一步深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現狀及教學重點

由於我校學生語文基礎普遍不夠紮實,學生語文素質明顯不高,再者,在高中教學中一直存在着重理輕文的現象,大部分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重視不夠,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要督促強化學生學習語文的意識,努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還有我省今年全面深入推進新課標,課程內容增加了,課時減少了,這要求我們教師努力探索教學新路子,大力提高課堂效率,努力做到教、學、練的有機結合。 教學重點:1、落實好基礎知識;2、搞好學生的閲讀和寫作。

三、 教育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引導學生閲讀優秀作品,感受其思想,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在閲讀中,體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發珍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感受藝術和科學中的美,提升審美境界。通過閲讀和鑑賞,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在探究活動中,勇於提出自己

的見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斷提高探究能力,逐步養成嚴謹、求實的學風。

(2) 雙基教學要求:

引導學生能圍繞教學目標加強語文積累,在積累的過程中,注重梳理。根據自己的特點,揚長避短,逐步形成富有個性的語文學習方式。瞭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據具體對象,採用適當的方法解決閲讀、交流中的問題。通過對語文知識、能力、學習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要素的融匯整合,切實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 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1、必修2分為“閲讀鑑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3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主安排。

(一)必修1

本冊教科書“閲讀鑑賞”部分所選的課文,既有寫景抒情的詩歌散文名篇,也有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文章。4個單元分別是:情感與意象(現代詩歌),提要鈎玄(古代敍事散文),品人與品文(記敍散文),博觀約取(新聞、報告文學)。“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內容的角度訓練記敍文的寫 作,寫作專題分別是:《心音共鳴 寫觸動心靈的人和事》《親近自然 寫景要抓住特徵》《人性光輝 寫人要凸顯個性》《黃河九曲 寫事要有點波瀾》。“口

語 交際”專題為《朗誦》。“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優美的漢字》《奇妙的對聯》《新詞新語與流行文化》。“名著導讀”介紹了《論語》和《大衞?科波菲爾》。

(二)必修2

本冊教科書“閲讀鑑賞”部分4個單元分別是:情趣與理趣(中外抒情散文),含英咀華(詩經、楚辭、漢魏六朝詩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文),對話與交流(演講辭)。“表達交流”中的寫作部分主要從寫作方法的角度進行記敍文的訓練,寫作專題分別是:直面挫折 學習描寫,美的發現 學習 抒情,園丁讚歌 學習選取記敍的角度,想象世界 學習虛構。“口語交際”專題為演講。“梳理探究”設計的專題有:成語,中華文化的縮微景觀;修辭無處不 在;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名著導讀”介紹了《家》和《巴黎聖母院》兩部長篇小説。.

五、 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學習新教材、新課標,明確課標對高一年級的要求;認真鑽研新教材,紮紮實實備好課,講好課,充分發揮課內45分鐘的效力,科學支配時間,注重教學效果。

2、 提高備課質量。對每一個單元每一篇課文,都要詳細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基點、疑點,設計好課堂練習,靈活處理教材。

3、作文教學依據教材編寫體例,完成教本上的“表達交流”訓練,但又適當超越教材。調動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與點評,提高批改實效。重視自能作文,要引導學生、要求學生多練筆,教師認真批閲。

評點學生作文時心態主動、親切,真正撓到癢處。本期擬做大小作文8—次,10課外練筆若干。

4、充分利用《語文讀本》擴展學生的閲讀面,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積極開展週末閲讀活動,每週精選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現當代美文和文言短文,提供給學生閲讀,,努力通過學生的自身積累和教師的指導,從閲讀習慣、語感等多方面提升學生閲讀能力。

5、 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學,引導他們自主鑽研課文,自奮其力,自力得知;要突出研究性學習特點,拓展課堂內容,深化課文理解;要組織合作學習小組,鼓勵學生相互切磋,相互討論。

6、明確職責,分工合作,同心協力,面對新教材、新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實行備課資料資源共享,備課方式各施所長。同時,通過相互聽課、評課,相互促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7、繼續充分利用課前3分鐘。

8、注重初高中知識銜接。

六、本期教學進度安排表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7

俗話説“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高一作為起始年級,作為從義務階段邁入應試征程的適應階段,該有的是一份執着。他的特殊性就在於它的跨越性,理想的期盼與學法的突變,難度的加強與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衝突伴隨着高一新生的成長,面對新教材的我們也是邊摸索邊改變,樹立新的教學理念,並落實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不負眾望。

高一級上學期,是學生從國中向高中過渡,適應高中教學的關鍵時期。學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良好習慣,本學期的教學至關重要。現作簡單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教材為依據,以語文備課組工作計劃為參考,落實常規教學工作,夯實學生語文基礎,增加課外閲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閲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提高文化品位,為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二、情況分析:

本學期任高一(7、8)兩個班的教學任務。從學生入學的語文成績來分析,這一屆比以往會好一些,學習習慣也好一點,但是基礎還是有點欠缺的。相當一部分學生不重視語文。學生在高一階段的語文學習還處在比較被動的狀態下,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欠佳。語文基礎知識掌握還不是特別紮實,課外遷移不夠,閲讀和寫作能力還有待加強。

本學期是高中基礎年級的'第一個學期,一些在起始年級必須完成的內容務必到位,力爭學生以比較全面厚實的語文基礎進入高年級。所以,利用最短的時間和班主任、學生溝通,儘快瞭解學生,以做好因材施教。第一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的任務不僅在於讓學生明確高中語文學習的要求,更在於通過會考和大學聯考試卷的對比分析,讓學生更好地明確語文知識考點的遷移,完成國中向高中學習目標的轉化,更好地適應高中語文學習的特點。

三、具體措施:

1、緊抓語文基礎,落實日常教學工作,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充分了解高中語文與國中語文在知識、講法、學法上的區別,以儘快適應高中的語文課堂。日常語文教學還貫穿寫字、背誦等基礎訓練。寫字訓練一方面是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為了訓練學生的“坐功”,這對於16、17歲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發生轉折的高一級學生來説應該是不無裨益的;背誦一定數量名詩名篇名句,有利於學生開拓視野,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口頭表述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

2、取捨有度,重視文言文閲讀能力培養。

對課文要有取捨。學習重點放在文言文教學上。主要以積累文言知識為主,進而增強學生文化功底。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文言文閲讀興趣,抓好誦讀和默寫指導,並適當為其補充有關文言知識,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藴。

3、在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創造自由的教學氛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並有階段性檢查小結和整改措施。

4、以“閲讀”和“寫作”教學為重點。運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能力,拓展學生語文學習空間。

在作文教學上,我們沒有一蹴而就,從片段寫作開始,再到整篇大作文。作文訓練的體例也是從話題作文開始,逐步訓練論點型議論文、論題型議論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讓學生先列並列式、層進式結構提綱,再連綴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認真批改,詳細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來。

5。 加強備課鑽研。加強對教材的鑽研,努力理解新教材的編排意圖,實現教與學的目標。努力追求課堂教學“實”與“活”,強調課堂效率,在45分鐘內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有所疑。

6、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利用好早讀課、課間和夜自修時間,加強學生自查、自我管理。作業精選精批,及時校對講解,表揚優秀,鼓勵後進。

7、口語訓練方面,結合課堂教學,開展課前3分鐘朗誦訓練,掃除學生練習口語的心理障礙,訓練學生大膽開口的習慣。使學生能自由流暢地表述自己的語言。

高一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 篇8

教材分析:

一、新教材必修“閲讀鑑賞”模塊概覽

“閲讀鑑賞”包括“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用*號標出)”,同時還有“擴展閲讀”和“名著導讀”,從而形成從課內到課外、校內到校外、單篇文章到整本書互相迴環結合的閲讀系列。為避免課內學習分量過重,“擴展閲讀”部分單獨成冊,供學生在課外選讀,使學生得法於課內,獲益於課外。

閲讀鑑賞”部分都安排了四個單元。其中一個單元側重於“品味與賞析”,兩個單元分別側重於“思考與領悟”,另外一個單元側重“溝通與運用”。每個單元都有四篇精讀和略讀課文,教學中可以靈活處理,部分作課堂教學文選,其餘的指導學生課外閲讀。

就體裁而論,現代詩歌、古代散文、現代散文、新聞報告文學各據其一;每個單元內文體相對統一,各篇課文照顧各個時期、各個代表作家以及各個代表性作品。這些單元的文本大致分為抒情和敍事兩大類型,第一單元屬於抒情類型,第二、三、四單元屬於敍事類型。兩大類型都精選了內容和形式俱佳的作品,這些作品具有厚重的思想、有親和力的語言以及有意味的技巧形式,易於為起始學段的學生所接受和喜愛。另外,課文除了新聞報告文學,都是詩歌散文,屬於純文學作品,其實報告文學也可以歸到文學作品的範疇,可以説本冊課本的文學色彩較強,意在着重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這一模塊像其他幾個模塊文本一樣,單元專題的確定、課文的選取、練習題的設計,貫穿着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三個維度在各單元的側重點和表現方面有所不同,考慮到體例的相對統一,各單元呈現方式又有相同或相近之處,以單元説明而論,基本上分三段,第一段點明單元題材範圍,第二段説明課文內容的共同傾向和寫法的共同特點,第三段指明學習本單元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果換成三個維度的説法,(工作計劃 )那麼是第二段表達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第三段表達能力和過程方法。例如第一單元的單元説明第二段略述中國現代新詩的產生情況,這屬於知識的內容;又如第三單元的單元説明第二段,“這些文章可以幫助我們增長見聞,明辨是非,領悟時代精神和人生意義”,這屬於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內容。所有單元提示的第三段是重要段落,滲透教學理念和方法,我們應該仔細研讀。

二、學期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強化語文學習規範:

(一)培養良好的語文習慣,抓常規落實。

預習常規:(課下)初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課文提示及註釋,掃除字詞障礙,利用導學案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對課文內容、思路、線索及主旨有初步的認識,學會作預習筆記。

朗讀、誦讀常規:大綱規定初高中64篇必背課文課文都應要求誦讀,誦讀應在課堂或早讀進行。教師要做出示範並培養挑選誦讀基本功較好的同學為導向。誦讀要求:口齒清楚,發音準確,流暢連貫,聲情並茂,激昂處還人家激昂,哀婉處還人家哀婉,喜悦處還人家喜悦。一人誦讀,其它同學眼盯課文,耳聽其聲,有加字落詞,字音謬誤的現象作出記號,提醒誦讀者注意。還可以根據文體不同特點採用齊聲讀、分組讀、分角色讀。須知,誦讀是重要的語文基本功,也是培養語感的主要途徑之一。

聽課常規:強化主體參與意識,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回答問題,參與討論,敢於提出質疑,發表不同見解,回答問題要求有根有據,言之有理,思維連貫,聲音洪亮。課堂筆記不追求形式上完備,不記錄結論性的觀點,突出反映一課一得的個人體會。要求有課前活動,不同單元課前活動內容不同,主要為了充分抓住點滴時間積累語文知識、以及學生説話能力的鍛鍊、優秀美文的朗讀等等。

作業常規:我的作業大致有三類:①積累本:64篇必背課文、成語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文言文的抄寫(預習時完成)和翻譯、文言文詞法句法的歸類。②筆記本:語文筆記本,對大學聯考考點進行積累,語文課本筆記,要求學生開始學習主動記筆記,尤其是學習記什麼?③練筆和讀書筆記本:寫作積累和訓練。作業要求:書寫工整、美觀,譯文追求信達雅,避免錯別字和語病。

(二)必須使學生清楚,語文知識的積累、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緩慢過程,因此,從七年級開始就要做這方面的努力。1、鼓勵課外閲讀,定期推薦書目。月月讀雜誌、一學期利用課外時間讀一本書。平時要求一週寫一篇讀書摘抄或者筆記。提倡閲讀文學名著。學期末,一般不留其它假期作業,只給學生開一個書目,書目分必讀和選讀兩類,凡屬教材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比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老人與海》、《歐也妮·葛朗台》等。包括一些有劃時代意義的名著,如《悲慘世界》、《約翰克里斯果夫》、《簡·愛》、《圍城》、《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等,還適當選一些格調較高的港台作家的作品,如三毛的、張愛玲的、瓊瑤的等等。一般規定,必讀作品3至4部,選讀3至5部,必讀作品要求寫讀後感,選讀作品要求寫1000字以上的故事梗概。(三)每堂課拿出三五分鐘讓學生進行課前積累。

2、培養學生語體文閲讀方法:

閲讀部分

文言文教學

(一)增加古文篇目,擴大閲讀面,從高一起,以人教社的統編教材為主,以補充教材為輔,這樣以來,每個學期文言文閲讀量由8篇增加到12—15篇。比如高一,除教材規定的篇目,主要增加了一些先秦歷史散文,如《史記》中的選段,儘可能讓學生多接觸文本。增加閲讀量,教學方法要相應改進,採用講一帶一或講一帶二方法,即講讀一篇,然後學生按老師所教方法自讀另外一篇或兩篇。通過提問或測試,檢查自讀效果。

(二)多讀多背,培養語感。傳統的文言文學習十分重視誦讀,講究字正音準,抑揚頓挫,對於那些千古流傳的名篇佳作必須背熟。反覆誦讀,細心體悟,久而久之形成了語感。我從高一開始重視文言文的誦讀,新學期從文言文講起。語文早讀基本上都用作讀書,我堅持早讀到場,通過範讀、領讀,從一開始就要求誦讀古文一定要規範化:吐字清楚,聲音洪亮,語調中聽,流利暢達。語文課堂上也拿出時間誦讀古文。誦讀的第二個階段是對字詞的音、形、義的確認,這就要求讀書時要眼到、口到、心到。為檢驗讀書效果,我經常挑選一些學過的文言文句子聽寫,如果讀書時有口無心,不能做到字詞確認,必然會出現較多的錯別字。由此可見,誦讀是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重視知識積累與能力轉化。文言知識歸納為實詞類、虛詞類、句法類、古代文化類四個類別,意在使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體系。特別強調任何脱離語境的古漢語知識概念都沒有意義。每單元學習完要求學生對照書後面文言實詞表,整理實詞,明確3至4個虛詞用法,辨析兩種文言句法,歸納相關的幾條文化常識。這樣以來,一個學期積累的.古漢語知識就可觀了。高三可以把文言文複習的重點放在能力訓練上。

詩歌教學

1、每日一背誦詩歌,64篇課內及常見古詩文

2、詩歌鑑賞基本方法和詩歌鑑賞基本知識滲透和積累

3、鑑賞訓練

現代文教學

認讀·解讀·品讀現代文閲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

〈一〉認讀屬於閲讀能力的初級層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認讀有兩個內容;一是對語文材料中字詞的音、形、義的確認,二是結合課下注釋和課後習題的初步閲讀;認讀作為閲讀的基本功是在反覆的實踐中逐步形成並加強的,教師必須有耐心堅持對學生認讀方法的培養、落實、檢測,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進而學會自己研讀文本。

〈二〉解讀是指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和局部揣摩。基本問題: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思想情感?從整體上把握,首先要明確文章體裁。不同體裁的文章,表達方式和性質功能各不相同,閲讀的方法也不盡相同。就語言而言,文學作品要求生活化、個性化、形象化、情感化。其語言的共同特點是規範、準確、鮮明、簡潔,還要得體。明確不同體裁的文章特點,增強文體意識,可以使學生閲讀時找準門徑,選擇恰當的解讀方法。其次,整體把握要從文章的話題範圍去解讀。其三,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情境基調。“基調”一詞系音樂素語,這裏指文章,特別是文學作品的格調和氛圍。一篇作品的基調是陰鬱消沉,還是熱烈奔放,是暗淡淒涼,還是亮麗明快,往往與作者寫作時的處境和心情緊密相關,也是作者為表達感情的需要而營造的。同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字裏行間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綠》的寫景狀物則渲染着驚喜的情感氛圍。把握文章總的基調,也是解讀文章的方法之一。其四,從整體上把握一篇文章總的思想觀點,或者説闡述了一個什麼道理,這對解讀文章有很大的幫助。表達觀點,闡述道理都必須以事實和材料為依據。為了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否正確,闡述道理是否成立,自然要對作者提供的材料進行考證,還要審視論證説理的邏輯是否嚴密。從觀點出發去研究材料和論證過程,恰恰是常用的解讀文章的方法。我們強調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這既是閲讀方法,也是閲讀策略。上述幾點,可以概括為“以文解文”、“以事解文”、“以情解文”、“以理解文”的方法和要領,學生熟練地掌握了這些方法,什麼樣的文章不能解讀呢?

〈三〉品讀。主要引導學生採用點評式方法閲讀和鑑賞文學作品。點評式鑑賞分兩步進行。第一步緊扣文本,逐句逐段進行評點。初次點評學生會有一定困難,不知道點什麼?評什麼?老師可以作一些限制性的引導和點撥;①這段文字表述的是什麼?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③這段文字在文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④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點評不僅可以訓練鑑賞者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同時也是訓練語言的重要方法。第二步以評為主,從作品內容和形式兩方面要求學生寫評析文章。評析扣點要小,切忌泛泛而談,面面俱到。可以就一個人物形象評析,可以從一種描寫手法而談,還可以從藝術風格上鑑賞。總之,寫賞析文章一定要緊扣作品,言之有理,尤其提倡運用辯證思維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認讀、解讀、品讀,作為現代文閲讀教學三個基本環節,既相對獨立,又互為關聯。如果引導得法,目標落實,學生的閲讀能力將穩步得到提高。

寫作訓練

1、一週一練筆一讀書筆記摘抄

2、兩週一大作文,突出講評

3、仿寫作文,推薦美文

4、多讀積累素材,素材要強調生活意識、時政意識、文化意識、身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