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狂人日記讀後感9篇[集合]

日記4.1K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狂人日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狂人日記讀後感9篇[集合]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1

最近讀了魯迅的很多作品,喜歡他的筆風和愛國憂民的情感。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也算是經典中的經典了,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一些現象,雖然借用了一個“瘋子”的視角來看待社會上的一些問題事物,但卻從中敏鋭地看出了當時“人吃人”的黑暗現象,和當時人情世故中的人們的一些不同心態。故事傳説中的“瘋子”,在平時生活中總是擔心別人都想吃掉他,這看起來似乎很荒繆,但放到當時社會上卻是非常貼切的。只不過故事傳説中“肉體上”所謂的“吃人”在舊社會就成立心理上的“吃人”,而且“心理上”的“吃人”往往更加可怕。 xx中的許多片段,都讓我難以忘記,舉個例子吧:我從前單聽他講道理,也糊塗過去;現在曉得他講道理的時候,不但脣邊還抹着人油,而且心裏還裝滿了吃人的意思。

這段話表面上是一個瘋子荒繆的想法,認為人們説話時“脣邊抹着人油”“心裏裝滿了吃人的意思”,實際上作者通過這些話,諷刺了舊社會的.“吃人”現象。富人官員想法設法地剝削壓迫勞動人民,他們説話的時候,何嘗不是“脣邊抹着人油”“心裏裝滿了吃人的意思”呢?

xx中最經典也最有深意的一句話是:救救孩子作者用這句話告訴人們:雖然當時的社會有些黑暗,大人們有的心靈險惡,但當時的孩子仍有希望變好,孩子還是純潔的,不能讓他們長大了也互相“吃人”,所以魯迅先生髮出了“救救孩子”的呼籲,這句“救救孩子”也道出了魯迅先生的心聲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魯迅先生的故事傳説也讀過很多,他“棄醫從文”以手中的筆為匕首一生為了中國的勞苦大眾奔勞着,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位令人尊重的巨匠,他的很多作品令人深思,從中也感受到了作者偉大的愛國情懷。其中的《狂人日記》藉助一個瘋子的視角,一個“狂人”的內心世界,強有力地諷刺了當時的人們,批判了舊社會的不良風氣,《狂人日記》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地讀一讀!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2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説,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説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説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喪心病狂的人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後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把小時候死去的妹妹的肉體放在飯裏給狂人吃。

這位狂人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而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可以説,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暴力。日記最後,狂人喊着:“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最令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裏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狂人所説的這一句話,讓我懂得,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喪心病狂的瘋子,但他並不傻,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他也知道:應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現,社會才會更有朝氣吧。

其實,回過頭來再想“狂人”的“狂”,在那個變態的社會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魯迅先生只不過想借“狂人”的“狂”來喚醒沉睡的人來推翻那個充滿血腥味的社會而已。

最後,借用一下某教材書上的話來作為我的結尾,“犀利的思想與凝鍊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裏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3

書中最讓人感悟深刻的還是《狂人日記》,《狂人日記》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白話文小説。是中國現代小孩所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我們深深的為魯迅先生的文采所傾倒。xx講述的是人吃人的世界,封建的社會對人的殘害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的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瞭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依然是通過“狂人視角”關照周圍世界的真相:敢於對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提防、傾軋、殘殺,並且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扼止的惡性循環: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於是狂人呼籲人類和睦相處: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

魯迅看到當時社會的無線黑暗,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被封建的殘餘思想舒服,不可自拔。他敢於直面,敢於呼喊羣眾奮起反抗。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另外,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説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狂人日記》成為了五四運動的範本,成為反對舊文化的標本。

看了這xx之後,我們看到了新的曙光。看到新的希望。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4

魯迅筆下的狂人可謂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人如果放在現實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當我們仔細品讀時,卻是發現了一些更深的東西。下面來説説我讀完以後的感受,也許並不準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實中顯然不可能。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裏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徵,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而對於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裏,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眾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痴狂狀態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彷彿要把自己吃了。事實當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這當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

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孃吃上體現出來。可以説實際上主人公發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瘋是所説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裏正苦澀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後,終於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於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後一篇日記中發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呼喚着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迴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裏,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現。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5

在這個短暫又漫長的暑假裏,我無意中闖入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我的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裏有這樣一句話:“狂人發病,旁人側目,家人延醫救治,狂人復原。”大家是否覺得魯迅真的將我們帶入狂人的世界?

不可領會?不可思議?不可明其所以然?否也。

本書的序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持歸閲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

站在我們正常人的角度,或許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了。在我的深刻記憶裏,有這樣幾個令人心寒、膽顫的情節:“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當我看完了這樣的情節,説實話,內心的承重有些讓我無法負擔。這樣的一個狂人,“狂”到不相信社會,不相信親人,甚至不相信有人性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生活背景所造就的悲劇?!雖未處在那時,但魯迅筆下狂人“狂行下表層批判”的封建傳統社會,卻令我心顫不止。

膽怯?憤懣?悲哀?

而令我真正深思的,正是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而真正絕望的是不是魯迅呢?我無從結論。但那末尾長長的省略號有意味着什麼?或許,這絕望之音是徒勞的',它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的鐵屋子裏的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脱的痛苦。

是的,威脅人類世界的絕非地球火山噴發,地殼開裂般的轟烈的自然災害,而是像核武器般有威力,像SARS般傳播快,像地球污染般範圍廣的精神毒害。

站在新的光明的世紀上的我們,更應該像魯迅先生一樣做一位勇士,手拉手,肩並肩,建起防護世界人精神的“大氣層”!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魯迅是我國的大文豪,拿起他的散文真還擔心讀不懂,翻開第一頁,靜靜地讀了起來.......

狂人也來自吃人的“家族”,他同樣肩負着歷史的因襲的重擔。但是他開始覺醒了,他敢於掙脱“從來如此”的傳統束縛,熱烈地嚮往着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新時代。他真誠的自省:“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他所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呼籲,是要把被吃的人羣從悲劇中拯救出來,通往光明的未來。

從xx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些人,這個社會多麼的無情和殘酷,不顧親情,什麼都不顧,只是去想着如何去吃人。聯繫魯迅先生所處在的時代背景可見當時真是的社會就像書中所描繪的那樣,人吃人,殘酷黑暗,老百姓就像那要被吃的人一樣,毫無防抗之力,而那時的政府就像是吃人的人,殘酷無情。生活在這樣之中的人除了折磨就是站起反抗,可是國人的心早已沉睡,魯迅先生就是用這樣的xx來喚醒國人的心,使中華民族站起來,奮起發抗。

狂人是一個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叛逆者。當然,他還不是新時代的“真的`人”。他看出大哥一夥“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佈置好繼續吃人的陰謀。”卻還想“勸轉”他放棄“吃人的心思”。對吃人者的“勸轉”思想,顯然是“狂人”思想上的一個侷限。但是,狂人卻畢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與封建傳統相決裂的真正的叛逆者。是他發現了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也是他敢於對“從來如此”的“吃人”舊秩序提出懷疑和挑戰,同時,又是他喊出了“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預言,併為此而尋求新的道路。

讀了魯迅先生的xx,我知道人吃人是不好的社會。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7

狂人也來自吃人的“家族”,他同樣肩負着歷史的因襲的重擔。但是他開始覺醒了,他敢於掙脱“從來如此”的傳統束縛,熱烈地嚮往着容不得“吃人”的人存在的新時代。他真誠的自省:“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他所發出的“救救孩子”的呼籲,是要把被吃的人羣從悲劇中拯救出來,通往光明的未來。

狂人是一個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叛逆者。當然,他還不是新時代的“真的人”。他看出大哥一夥“豈但不肯改,而且早已佈置好繼續吃人的陰謀。”卻還想“勸轉”他的'放棄“吃人的心思”。對吃人者的“勸轉”思想,顯然是“狂人”思想上的一個侷限。但是,狂人卻畢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與封建傳統相決裂的真正的叛逆者。是他發現了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也是他敢於對“從來如此”的“吃人”舊秩序提出懷疑和挑戰,同時,又是他喊出了“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預言,併為此而尋求新的道路。他反映着經受幾千年的沉重封建壓迫的人們開始覺醒,開始反叛。他是凝聚着時代藝術的叛逆者的形象。在歐洲,意大利偉大詩人但丁,以他著名的《神曲》第一次向人們提示了新時代的思想而成為“新時代的最七年級位詩人”。在中國,給中國人帶來嶄新時代感的第一篇不朽之作,則是魯迅的《狂人日記》這篇小説以驚世駭俗的思想和藝術力量顯示了歷史已由“中世紀跨進了現代”,顯示了中國文學已告別了歷史的過去而進入了一個新的紀元。這正如沈雁冰的在《讀之吶喊》一文中回憶到當時讀這篇小説的感受時説,簡直感到“猶如久處黑暗的人們驟然看見了絢麗的陽光”;也如張定璜在《魯迅先生》中説,《狂人日記》使他覺得:“我們就譬如從薄暗的古廟的燈座底下驟然間走到夏日的淡光裏來,我們由中世紀跨進了現代。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8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幾個為數不多的“不正常”的人,在魯迅筆下的這位“狂人”就是這麼一位代表。

這位狂人把一切都想得那麼壞,把別人的一舉一動都理解為要“吃我”,看到來給他看病的大夫,竟然被他看成了殺人的劊子手了,他懷疑土紳趙貴翁要吃它,懷疑所有人都要吃它,懷疑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到了最後竟然覺得自己也吃了妹妹的幾片肉,我們不禁覺得這個狂人,自始至終,都是自己一直多疑,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我們不由得想説他真的是一個神經病。但是就是在這位神經病的記錄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可以吃人的封建禮教,一想到可以吃人的所謂“文明”的社會,不禁感到一陣寒冷,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會見到身邊的人被現在的禮教活生生的吃掉,那是一種什麼感覺?

有一句成話是“苛政猛於虎”,是説苛刻的政策比老虎都要兇猛,那麼這位瘋瘋癲癲的狂人所處的那個世界一定沒有幾個真實的人了吧,這些看上去體體面面的紳士們,全都是遵循着所謂禮教的人,那這些人統統都是吃人的老虎。

對這一句話我記憶猶新,“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多看我兩眼呢?”你説這裏的狗是什麼?是趙家養的狗麼?可不是,這裏是把趙家那個趙貴翁比作鬣狗呢!“鬣狗喜愛跟在大動物後面,吃已經死了的動物的肉,據算很大的`骨頭他們也叫碎了吃下去。”這不就是在暗喻着趙貴翁是那吃人的高手麼?

在一本書裏,滿篇滿頁的寫着仁義道德,可是仔仔細細看看,字縫裏都寫滿了吃人二字,我從這句話讀懂了那時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好,但是其實每天都有一批批的人被文明和禮教吃掉。

狂人看似是個迫害狂,但是他是被什麼迫害的呢?不就是當時能吃人的世道嗎?在這種世界下,有幾個不被吃,又有幾個不去吃人呢?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到,無論什麼樣的危險,有一條好的法律,也是好的;不管是蜜罐温牀,還是腰纏萬貫,法律會殺人,你再怎麼的感到安全,也無法活下去。我們現在是幸福的,沒有吃人的法律,但我們也要為了不讓我們的下一代受到這種吃人世界的折磨,也要去努力。

狂人日記讀後感 篇9

狂人患有被害妄想症,老覺得有人要害他。所以,他不論是看到趙貴翁和他的狗,還是路上閒逛的人,罵小孩的母親,或是自己的親大哥,給自己看病的大夫,還是街上在背後議論他的小孩,他都覺得對方一心想要吃掉自己。在他的眼裏,周圍的人都是不正常的,而在他人的眼裏,這個狂人才是不正常的,最後狂人被當做“瘋子”關起來了。他真的有病嗎,他真的瘋了嗎?事實上故事是一個三十餘年未回家的旅人回到家鄉,卻發現村裏的人都對他不懷好意,總是睜着一雙怪眼睛看他。他發現就連小孩都對他鐵青着臉,每個人都長着兩排白厲厲的牙齒,好像是吃人的工具。趙貴翁及他的狗、街上的孩童、狂人自己的兄長都以兇狠的目光看着狂人,狂人不知所謂何事。正是這種不知何事的.恐懼才讓狂人一直擔驚受怕。他試圖找尋答案,文中説:“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他將大家的言行彙集到一起,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們要吃了他。而狂人找到了答案,在夢中還與一個人對峙:"吃人的事,對麼?"他仍然笑着説,"不是荒年,怎麼會吃人。"我立刻就曉得,他也是一夥,喜歡吃人的;便勇氣百倍,偏要問他。"對麼?""這等事問他什麼。你真會……説笑話。……今天天氣很好。"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問你,"對麼?"他不以為然了。含含胡胡的答道,"不……""不對?他們何以吃?!""沒有的事……""沒有的事?狼子村現吃;還有書上都寫着,通紅斬新!"他便變了臉,鐵一般青。睜着眼説,"也許有的,這是從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