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説課稿

國小説課稿(15篇)

説課稿1.1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説課稿(15篇)

國小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教學目標

《長城》是人教版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五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該單元主要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在閲讀中理解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表達方法。

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2.技能目標:初步瞭解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3.情感目標:瞭解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上的偉大奇蹟,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這樣確定教學目標,使傳授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緊密結合,在同一數學過程中,互相滲透,共同完成。

2、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這是根據長城氣勢雄偉的遠景和高大堅固的近景來確定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作者用自己的“心”和“情”去觀察長城之後自然產生的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由衷的讚歎,是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關鍵。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不是被動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動的,人腦並不是被動地學習和記錄輸入信息,而是主動地構建對信息的解釋。該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課擬採用“情景教學法”,三次運用投影,創設情景。第一次,課始,定格投影,靜態展現長城的遠景,整體感知長城全貌;第二次,學習第二自然段後,定格投影長城近景的各個部位,學生圖文對照,説各部位的位置、樣子和作用,理解作者的表達方法;第三次,慢速移動式投影,有重點地依次出現長城的遠景和近景,並配上相關的解説詞和樂曲,深入體會作者的聯想和發自肺腑的心聲。多媒體創設的動、靜態情景,既可以從宏觀上展示長城的雄偉、壯觀,又可以從微觀上真切地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從而縮短學生的歷史認識距離。

2、學法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設計的學法是側重指導“預習”和“觀察自悟”的方法。課前預習發現疑難,造成學生急待解決問題的緊迫感。課中求教於教師或同學,呈現主動學習的態勢;重點明確而有序的畫面,有益於培養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在預習指導上,我們要求學生先看導讀和預習,總攬全局,把握要求;再通讀課文,瞭解內容;尋找疑點,記入預習本子並由小組長檢查落實。課前做到學習什麼,解決什麼問題,胸有成竹。在“觀察自悟”指導上,我們藉助長城遠景、近景的投影,引導觀察,悟出方法。如,遠景投影,先顯示主體鏡頭長城(觀察重點),再慢慢擴展周圍崇山峻嶺的鏡頭,讓學生揣摩、體會,並説説觀察事物先要抓住什麼(重點)近景投影,按照課文各個部位敍述的先後順序,逐個投出“長城腳下”“八達嶺上”“城牆頂上的方磚”“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分鏡頭。領會描寫過程應有先後(順序)的理由。通過觀察、誘導,學生便悟出了方法。

三、説教學程序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課始,我充滿激情地朗讀了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

師:英國女王伊麗莎白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我到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中國的萬里長城是最美的!” 西班牙首相阿斯納爾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對於凝聚着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的長城,我深表敬佩”。美國總統克林頓遊覽長城以後,留下了這樣的題詞:“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些什麼感受?

生:我感到很自豪。我們的長城真偉大!

生:我真想馬上去長城看一看。

生:我很興奮。因為有那麼多的國家領導人讚美我們的長城。

生: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由讀課文後,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印象,“你對長城有什麼印象,請你把知道了解的和大家分享。”這樣,對於課文的大概內容就有了一個整體印象。

3、細讀品位,突破難點

這一教學環節是為課文的教學難點設計的,通過初讀課文,學生對白天、晚上、陰雨天和冬天這四中情況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並不一定到位。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配合幻燈片的演示,再通過假設情景的表演,增強了趣味性,突破了課文難點。

4、感情朗讀,突出重點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味道。因此,這一環節安排了自由讀、彙報讀、競賽讀和齊讀。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讀法,每個學生都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讀讓我陶醉”這樣的評價和激勵中,讓學生享受閲讀的喜悦。重視了學生的獨特感受,發揮了學生的不同個性。

5、結尾題詞,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應該培養學生的語感,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長城》一課,我以題詞導入教學,又以題詞結束教學。首尾呼應、結構精緻,將一條橫貫東西、逶迤曲折的人工長城演繹成融會古今、堅強剛毅的`人文長城。

課終,我鼓勵學生為長城題詞:

師: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你最想説的是什麼?請把你的話寫下來,那就是你獻給長城的題詞。(學生寫題詞。全班交流題詞。)

生:長城是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氣魄雄偉、年代久遠、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偉大奇蹟!題詞人:張亮。

師:超過克林頓。(笑聲)

生:我愛我們偉大的長城,更愛我們偉大的中華!題詞人:魯平凡。

師:感情真摯,表達凝練!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題詞人:王曉夢。

生:長城是我的驕傲,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正如美國總統克林頓所言:“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蹟。”題詞人:李為棟。(掌聲)

師:由我到我們再到中華民族,一氣呵成、激情彭湃,真好!

生: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的驕傲。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題詞人:任勤奮。

師:發自肺腑之言!

生:萬里長城下的一磚一瓦、一土一石,都藴含、滲透 着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題詞人:詹誠。

師:“藴含”、“滲透”,多雅緻的兩個字眼,用得真好!

生:我愛長城,我愛中華,我為我是一箇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題詞人:金虹。

師:把無比自豪的感受大聲地讀出來。

生:(生再讀,略)

生:這萬里長城,不是石磚建的,而是由千萬個生命、千萬滴血汗組成的。堅強、剛毅、莊重的萬里長城不是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所摧得垮的。題詞人:方毅民。(掌聲)

師:説得好!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電閃雷鳴,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生:萬里長城,你是我國人民的驕傲!你是代表中國堅貞不屈的精神!你象徵一條正在騰飛的中國巨龍!題詞人:譚瑛。(掌聲)

師:巨龍已經騰飛!巨龍必將在你們的歡呼下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那麼這種仿寫,既有語感的培養,又有對課文的拓展延伸。

國小説課稿2

一、説教材

這是一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意境雋美的抒情散文,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文章真切地描繪了一個盲童在花叢中用手、用心靈來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達了盲童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強烈追求。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教學難點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依據《新課標》對本學段的閲讀要求和本冊教材特點,同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道理。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我計劃用兩個課時來完成本文的教學。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第二課時:

1.深入研讀課文,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

2.拓展延伸,學習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散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並收集交流熱愛生命的感人故事。

二、説教法、學法

崔巒老師指出:我們欣賞並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迴歸常態的語文教學。《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向學生傳授學法,教學生學會學習。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全體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自主、積極、主動的活動。耳聽、眼看、口讀、腦想、用肢體語言表演,“全頻道”運作,“多功能”協調,“立體式”展開。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三、説教學程序

這裏,我主要就第一課時的教學作一番陳述。

為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我設計了情境激趣——整體感知——細讀探究——昇華情感的教學模式。

(一)激發情趣,導入新課

葉聖陶先生説過:“入境始於親。”舞蹈《千手觀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課堂伊始,通過多媒體播放舞蹈片段,讓學生感受舞蹈之美。同時提出問題:一羣聾啞人怎麼能在無聲的世界中,舞出如此整齊劃一的優美動作?這不能不説是個奇蹟。同樣的奇蹟也發生在一個叫安靜的盲童身上。是什麼促使了奇蹟的發生呢?一起到書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掃清閲讀障礙

a.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b.自學生字,並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練習給生字組詞。

c.教師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d.同桌對讀課文,互相指正、評價。

2.再讀課文,自讀自悟

a.用較快的速度再次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請同學們試着説一説文中的小女孩安靜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b.默讀課文,邊讀邊標註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尋找學習夥伴幫助解疑。

c.全班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較為淺顯的問題,讓學生互相幫助解決;含義深刻的語句可以讓學生在書中畫出,暫時不做討論)

國小説課稿3

一、教材分析

認識面積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教學這部分內容我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教學時,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物體,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説一説,在此基礎上,適時地揭示面積的初步含義,並讓他們直接使用“面積”這個詞進一步觀察、比較和描述,讓學生結合實例體會面積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使學生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在體驗多種比較策略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數方格比較的方法,掌握這一方法對於面積計量的意義。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圖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積累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難點:

掌握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的方法。

三、説教法、學法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並學會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過創設認識新朋友的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較法:通過不同物體或平面圖形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小的。

3、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四、教學過程

具體來説我分了四個層次逐步讓學生來認識面積和比較面積大小的比較。

第一層次的學習活動是“摸”用手掌面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凳子的面,初步體會物體都有面。

第二層次“看”藉助學生熟悉的教室,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面有哪些。通過比較黑板的面、流動紅旗的面,學生髮現物體的面是有大小的,物體面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面積。

第三層次“説”學習了物體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生活中物體的面積是指什麼?通過學生的交流讓學生正確使用“面積”這個詞。

第四層次是開放的,“比”,讓學生指一指一些物體的表面,並比較這些物體面積的大小。進一步豐富對面積的感知,逐步學會用面積概念來進行表達和交流。

其中在這一環節,我注重到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第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學生的觀察、塗色來感知長方形的面積大,正方形的面積小。並用重疊發進行驗證,例2二個長方形已經不能用觀察法作出正確的判斷,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比較。當觀察法和重疊法都不能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時候,我提供了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格子,通過學生的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數格子的方法。並運用數格子的方法解決一些問題。

練習的設計我打亂分散到各個環節,進行及時的鞏固,並設計了一些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拓展,課後還佈置了一個比較靈活有趣的作業。

國小説課稿4

1、教材分析

本課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學練為目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跳躍運動源於生活,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能力,又是學生比較熟悉和喜歡的運動項目之一,急行跳遠及其遊戲簡單易學,在自然助跑與起跳相結合

動作的身體感受中,學會急行跳遠的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跳遠的意識和能力,發展協調性、彈跳力、觀察力與時空感,又可以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以及戰勝自我,體驗成功樂趣,獲得自尊和自信,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進行跳遠教學具有較高的鍛鍊價值。

本課是在國小三至四年級跳躍教材——發展跳遠能力遊戲基礎上對技能提出更高要求:助跑與起跳技術(單腳)更好結合上的教學,提醒“加速助跑,積極跳起”。讓學生練習中進一步鞏固單腳起跳,體驗什麼動作可以跳得更遠。

2、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較之三四年級學生的身體協調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學習注意力集中時間進一步增長,女生身體活動能力與男生差距縮小,因此技能教學過程中,較三四年級有了更高要求,並通過教學進一步發展跳躍能力。

3、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本人確定本課教學目標為:

A、學生通過學練,進一步發展急行跳遠的能力,能把助跑和單腳起跳很好結合,並輕巧雙腳落地。

B、學生進一步發展身體協調性和彈跳能力,體驗跳遠時的身體動作感受,初步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觀察能力和時空感覺。

C、初步養成勇敢、自信、果斷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重點:助跑與單腳踏跳結合技術。

學習難點:做動作過程中,全身協調。

4、教學準備(場地器材佈置)

器材準備:半片人工草坪足球場,人手一繩,全班分成8組,錄音機和輕音樂磁帶

場地佈置:做好標識的八組活動區域成扇形,示範和展示區域在圓點附近。

二、説教法

以講解示範法和遊戲競賽法為主:利用講解和示範法,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領及做法。示範法是體育教學中最生動、直觀的.方式和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學生雖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遊戲,但他們理性思維不是很強,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太高,認識比較粗淺、情緒不太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遊戲競賽法,不斷激發、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延長有意注意的時間,達到多次重複,鞏固提高的作用。

三、説學法

以練習法為主,輔以探究法、觀察法:急行跳遠的助跑與起跳的結合,光教師講解示範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只有通過自我體驗,練習,探究並在老師的引導下方可以逐步掌握要領,所以課堂上多練習、自我不斷嘗試、總結、改進、完善。

四、説教學流程

1、激發學生興趣、熱身與導入“同學們都會跳繩吧!那就跳起來吧!大家散開點。”

2、專項引導:單腳、雙腳連續跳繩(111、222,11、22,1、2)(提示想盡快跟節奏,膝蓋得微屈,有彈性)

3、教師示範完整的急行跳遠動作,讓學生重點觀察助跑與起跳的結合瞬間動作。教師的漂亮動作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和教師共同總結出:加速助跑,積極跳起的要領)

4、自主發展跳躍能力:先佈置場地(把繩擺放成圓和正方形強調圓——單腳,方——雙腳(上一步起跳、雙腳落地)(安全提示:強調必須一人練習完畢回到隊伍後面後,下一人開始練習)然後到3——5步助跑到自我適當的距離,期間教師個別指導與糾錯。(期間多次強調加速助跑,積極跳起、看誰踏得準、落地輕、落地穩等)

5、挑戰賽:分自我挑戰(及格賽,小組互幫互助,使盡量多的同伴過及格線,男女稍有區別;小組推優賽;全班爭優賽)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6、創新遊戲:小組編織圖形賽(期間播放舒緩的輕音樂!)

7、小結與回收器材

五、教學特色

1、一物多用:在教學的整個過程:熱身、主教材教學及遊戲中繩子都得到了很好的運用,併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起到了恰當的作用。

2、標識法:此方法對於規範、強化單腳起跳、雙腳落地技術的掌握,起到了直觀作用,對習慣培養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3、最近發展區理論的運用:在學生已有知

識、技能水平(單、雙腳跳繩)上的自然過渡,學習和掌握更高水平(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技能要求。

《後滾翻》説課稿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根據體育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為了貫徹素質教育和快樂體育,這節課我選用了《後滾翻》為主教材,並搭配快樂遊戲《過障礙接力跑》為副教材。《後滾翻》是體操中的一項技巧運動,是學生在學習了前滾翻的基礎上學習,它的教學目的是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和空間感,而通過快樂遊戲,愉快學生身心,反饋教學效果,把課的快樂氣氛推到高潮。

2、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後滾翻動作,掌握動作要領。

(2)發展學生的柔韌性、協調性、空間感,和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互助團結精神和對體操的興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團身、重心後倒、向前推手。難點:團身緊、後倒快、推手有力、平衡。

二、採用教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並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從學生的運動心理出發,為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特設計以下的教學方法:

1、啟發性教法

作形象的比喻和實驗:在同一推動下圓球比方塊石頭易滾動。這樣引導學生思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練習後滾翻時要團緊身。

2、直觀教法

用規範、標準、柔美的示範動作,精簡的講解要領。演示體育圖片,使學上大腦中留下鮮明清晰的動作初始表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好學性。

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學生對動作的接受能力,按照“演示感知→實踐練習→提高鞏固”的順序指導學生學習,使學生由“感知→實踐→提高”,循序漸進,掌握運動技能。

國小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開天闢地》是六年制國小蘇教版義務教育國標本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説,意在讚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 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盤古開天闢地的全過程脈絡非常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於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此外還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二、説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本文只是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教學時我以“讀”為主,講讀結合,通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亦打算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題:開天闢地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引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通過昨天的初步學習,你已經瞭解到了什麼?▲生指名説説,回憶複習課文內容。

(板:盤古)

3、同學們瞭解得還真不少!通過這些,你認為盤古是個怎樣的神?

▲生各抒己見。(板:偉大)

4、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篇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這份偉大的獻身精神。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生打開課文

二、精讀感悟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寫了什麼?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自由讀第2節,邊讀邊找劃。

2、交流:●讀一讀;●説説為什麼;●看看哪些詞更能體現他的偉大;●讀好句子。

3、齊讀第2節。

4、盤古的偉大還表現在哪裏?(按着順序找一找)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説説為什麼,體會感悟

2、讀好這一節。

給詞:頂天立地

3、哪裏還能看出?(引出第4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找讀,誰來讀出這種變化?

2、體會“一萬八千年”,感受盤古的“了不起”。

3、還有哪裏也能體現他的偉大的?(引出第5節)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問:這是一句什麼句?(比喻句)説説把什麼比作什麼。

2、讀這裏,你能感受到盤古怎樣的形象?(巍峨的)多麼的了不起呀!

3、再讀這句。

4、有沒有了?(讓學生繼續找讀能體現盤古偉大的句子)

六、學習第六自然段。

1、指名讀

2、生評議,説説哪些詞他讀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體會,感悟他的偉大。

4、給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還有更偉大的呢!誰能發現?(引出第7節)

七、精讀第七自然段。

1、引讀第7節。

2、自由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説他更偉大?

▲生交流説説。(板:身軀 化為萬物)

3、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你想對英雄盤古説些什麼呢?

▲生自由説説。

4、讓我們帶上這份感情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7節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6、你會這樣説嗎?

▲練習説話。

7、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世界從此變了樣,這一切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們把這份美好通過朗讀來傳達。

▲生再讀第7節。

8、引讀第八自然段。

八、拓展練習。

1、想象:世界萬物除了文中寫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盤古的化生?

2、練説:●當我看到( )時,覺得這可能是盤古的( )化成的。

●盤古的( )化成了( )。

(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開天)

此問轉載

3、質疑:這一切是真的嗎?(理解:神話傳説)

4、推薦:中國神話故事:《精衞填海》《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嫦娥奔月》等。

國小説課稿6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花城版國小音樂一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一節歌唱課。《在農場裏》是一首歌謠風格的創作歌曲,表現了小動物稚嫩的叫聲和可愛的神態,比較風趣,富於變化,是一首便於學生演唱和表演的兒童歌曲。學唱這首歌曲有利於開拓學生的音樂視野,發揮他們的想象,培養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合作意識。

二、説學情

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對教材要有所瞭解,還應該對本學段的學生情況有一定的把握,接下來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該學段的學生的一些基本的情況。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從整體的水平看相差不是特別明顯。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善於模仿身心可塑性強,有效注意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主要採用遊戲的形式,讓學生在玩中體驗,在玩中創造。在遊戲中讓學生理解教材中比較抽象的內容,建立學生的表象。同時將所學到的理論進一步在生活中應用,從而達到教者的目的。在教學設計中,應注重營造愉悦、歡快的學習氛圍,運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使他們在親身體驗中進行有效的學習,保持他們學習的慾望和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規定,以及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設立的教學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通過音樂,增加對小動物的熱愛,逐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完整而充分的聆聽音樂,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體驗音樂的樂趣,並加強小組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知識與技能】瞭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節奏,並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對教材、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把握,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能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難點是準確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節奏,並能夠準確拍打出節奏。

五、説教法學法

那麼為了更好的解決重難點,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多媒體結合講授法,並引導學生使用小組探究合作法和視聽結合的方式來對本節課進行學習。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準備從五個方面進行展開,分別是導入新課、新課教授、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下面我將會對每個環節進行一一的介紹。

首先是我的導入環節,上課伊始,我會為同學們展示三幅圖片,分別是小豬、小牛以及小鴨子,並請同學們聆聽音樂片段,將聽到的音樂片段與三幅圖片進行連線。從而順勢導入到本節課《在農場裏》。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利用不同動物的叫聲特點來進行導入,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

其次是新課教授環節,我會為同學們播放歌曲《在農場裏》並請同學們思考,這首歌曲的情緒和速度分別是怎樣的。根據學生的知識儲備他們不難會回答出本首歌曲的情緒是熱情、歡樂的,速度是稍快的。接下來我帶領同學們做節奏遊戲,通過與生活動作相結合,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特點,並能夠根據變化,快速作出節奏反應。

通過這樣的活動之後,同學們對本首作品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和了解,同時也鍛鍊了同學們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學唱歌曲的環節做好了鋪墊。

再次是學唱歌曲環節,該環節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我會為同學們彈奏本首歌曲的鋼琴伴奏,同時請同學們跟琴進行旋律的哼唱,哼唱過程中我會再次拋出問題:旋律中有什麼比較特殊的節奏型或者哪個音比較難掌握?學生通過實際演唱後發現歌曲中的樂曲的空拍比較難掌握,對此我會進行詳細的介紹和示範演示,並請同學們進行模仿,經過多次的'練習後,學生成功的解決難點。接下來我會帶領學生採用帶着節奏讀歌詞的形式,對本首歌曲的歌詞進行練習,並進行完整且正確的帶節奏朗讀歌詞。

最後,我會為同學們彈奏鋼琴伴奏,要求同學對歌曲進行完整的演唱,演唱過程中注意時刻提醒節奏、空拍等需要注意的問題,並對歌曲進行完整且多次的演唱。

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希望同學們在學習中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找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能夠完整且正確的演唱本首歌曲。

又次是鞏固提高環節,我會為同學們進行分組,對歌曲《在農場裏》進行歌詞的編創。過程中我會到學生中間給予編創建議,並進行示範和指導。學生編創完畢後,由各小組分別上台進行展示,其他小組給予評價,最後我會進行整體的評價和總結。

通過這樣的一個設計是希望讓同學們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不僅僅是會唱,而且還能聯繫姊妹藝術對歌曲進行更加深入的瞭解和學習,感受藝術的魅力。

最後是小結作業環節,我會採用師生共同總結方式來對本節課進行回顧。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在農場裏》這首歌曲,學會了在歌曲中去把握和演唱空拍,且能夠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學生還能夠邊唱邊演,提升了歌曲的創造能力。課後,我會讓同學們在課下把歌曲唱給更多的小夥伴聽,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這首歌曲的歡樂情緒,把快樂帶給別人。

通過這樣一個設計,能夠讓同學們在師生共同的總結和互動中去再次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在回顧的過程加深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瞭解。

國小説課稿7

"説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我愛祖國的國小語文説課稿,我們來看看下文。

《我愛祖國》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修訂教材第二冊中的第七篇課文,本課是一首詩歌。全詩圍繞“愛”,傾訴了少年兒童的心聲。先通過少年兒童對親近的人和熟知的事物的愛,體現了他們的愛心,然後通過自問自答,突出最愛的是祖國,抒發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根據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以及學生認知特點,我認為本課的學習重點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本課難點則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讀準字音,有些字的字型較複雜。 針對本課學習的重點及難點,並依據低年級課文的特點,我認為學習本課時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

一、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6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旗、鴿”兩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根據以上學習目標的確定,為便於學生複習中教容易的解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問題,特作以下課前準備:

1、萬里長城和五星紅旗的投影片。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3、生字卡片。

4、抄有課後練習的小黑板等。

二、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複習本課,我準備採用觀察法和自學法。因為觀察法能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自學法則有利於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運用,從自身學習的基點出發,有側重點的去完成學習,更有利於學生自悟、自感能力的培養。

另外,複習本課,我還根據教材的特點使用了投影片作輔助教具,以更直觀形象的幫助學生複習,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三、學法指導

為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複習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重新採用“看看、讀讀、標標、圈圈、説説、議議”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複習,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複習,真正從自己出發來複習。同時,還採用“讀書自悟法”指導學生自主複習,從自主中學習知識,從自主中感悟道理,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獨立思維、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運用遷移規律指導學生自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悟自學的能力。

四、教學程序

依據新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並依據低年級講讀課文的一般步驟,我準備用一課時完成本課的複習任務,具體步驟如下:

1、導入新課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同學們,這是我們祖國的地圖,誰能説出我們祖國的全稱?因為我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所以她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是世界上大國之一。

我認為這樣導課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併為下面的複習調動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更為本課時的複習創設了一個民主、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

2、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四個題目:

(1) 理解“我愛萬里長城,我愛小河”。

(2) 解為什麼愛五星紅旗、愛白鴿、愛紅領巾、愛花朵、愛爸爸、愛媽媽、愛老師和同學。

(3) 理解“我”為什麼最愛祖國。

(4) 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3、識記生字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採用讓學生自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回顧初學時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感悟,然後安排聽寫生詞來鞏固,以充分體現學生自主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及自悟自感能力。

4、完成課後練習本步驟的複習,主要採用“讀讀、標標、議議、説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5、佈置課外活動主要給學生創設相應的時機使學生對親近的人和熟知的事物傾吐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愛,體現他們的愛心,抒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

國小説課稿8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四年級美術下冊第6課《靜物一家》,我將圍繞教什麼,怎樣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七個方面來彙報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説

(一)教材分析

本課的學習內容是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設置的階段目標,指導學生通過將身邊的靜物進行合理分類、組合,感悟構圖中主次關係,運用線描的工具,有意識地表現自己所見所感的物品,表達個人對生活的關注,傳遞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材設置了兩個嘗試性的小訓練,以分解本課學習的重點、難點。第一個小訓練是根據主題選擇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使學生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有所感悟;另一個小訓練是以畫家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擺放位置(構圖),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

作業的設置包含了兩種活動:一、選擇物品進行分類組合;二、用線描表現物品。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繪畫,還是以形象思維佔主體地位,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強調教師課堂直觀繪畫示範。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靜物的分類、組合,以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

2、運用所學,以線描的形式表現身邊的靜物,初步做到有意識地運用構圖這一繪畫語言來傳遞情感與熱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

為落實教學目標,我把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瞭解靜物的分類;

2、以線描的形式表現靜物。

教學難點:

1、靜物的有趣組合;

2、作品突出構圖形式美。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學準備對於美術課來説顯得尤其重要,準備好畫具是上好本節課的前提條件。在課前佈置學生選擇靜物時,可提示學生一定的選擇範圍,貴重物品、大型物品、危險物品等不宜作為課堂學習用具,教師應給予必要的提示。

教師準備:靜物圖片、範作、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繪畫6B鉛筆、白紙、美術課本、多件不同用途的日常生活用品等。

二、教法和學法:

(一) 教法

本課在教學設計中注重建立在學生嘗試體驗的基礎上,緊密聯繫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根據此認識我採用情境設置、探究感悟、演示指導等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靜物的分類組合及構圖中主次關係的基本知識,感受繪畫作品中構圖的美。營造給學生全面參與和體驗的空間,使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感悟,在體驗的活動中獲得認識,並藉助多媒體及教師示範,增加直觀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解決教學難點。

(二)學法

學生是根據一個主題聯想畫出與主題相關的物品,從中對靜物的分類感悟;另外是以畫家的作品為範作,在示意圖中標出主要物品的的擺放位置,以此加深對構圖中主體物品的擺放的位置關係的意識。為了增加感性體驗,課堂上同學們能夠通過分類擺放自己帶來喜歡的物品,自主解決問題,和老師收集的一些生活

中各個場所中常見的的各類靜物的圖片,以圖片和名家作品來拓展自己的思維,提高審美能力及用線描的形式畫一畫自己喜歡的物品,達到小訓練的目的。為了引起學生繪畫的激情,老師在作業前安排靜物繪畫演示。通過觀察和分析,理解老師如何構圖,如何用筆。

三、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1分鐘內)

在課堂導入環節,我採取了 “開門見山”式直接導入法。(如:老師説:今天我和同學們去認識一個特殊的家庭,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家——靜物的一家。)這樣的做法直接明瞭,又節約了時間。

(二) 講授新課(約15分鐘)

1、理解靜物概念。

通過提問,舉例、老師小結。讓學生理解“靜物”就是靜止不動的物體。

2、讓學生尋找身邊的靜物並且學會分類。

在學生懂得什麼是靜物後,我讓學生在課室內找一找有什麼靜物,在家裏又有什麼樣的`靜物,你們會分類嗎?怎樣分?通過活動讓他們關心自已的生活。

3、品讀名家作品,學習如何構圖美。

優秀的名家作品包含着很多構圖美的元素,通過老師的引導講述,同學們的研討,分析。從繪畫中學會如何組合有趣的靜物、如何構圖表現。

4、操作體驗,加深學生的理解。

讓個別學生到講台前體驗:不同物品的外形,大小、類別擺放出優美的靜物組合。老師及時給予反饋,幫助學生加深印象。

(三) 教師直觀繪畫演示,再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約3分鐘)

教師的現堂的繪畫演示,能體現出老師基本功,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不但讓學生更直觀的學習,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的慾望。

(四) 學生作業(15分鐘)

本課的學生作業我安排約15分鐘。因為本課是線描造型教學,用具較為簡單,學生也易於掌握,繪畫速度較快。學生創作可以自選2—3件物品,與同學一起分

類,用線描的形式把它畫下來。也可以用回憶的方式表現生活中熟悉的題材。關健能體現出生活情趣。

(五) 作業展示與評價(5分鐘)

我把作業展示分兩大類,一類是構圖美的作品;另一類是線條美的作品。學生們通過自評、互評為主的方式進行評價,探討。 教師適時概括小結。

(六)課後拓展

向同學們説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天所面對的景物都是美麗的,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表現,就能把最普通靜物畫成藝術作品。

四、板書設計

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表揚,我確定分兩類進行展示。以鼓勵更多的同學參與美術活動。

第6 課 《靜物一家》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國小説課稿9

《小螃蟹找工作》選材自大班《建構式課程》,。孩子與動物有着天然之緣,他們喜歡與動物為伍。他們聆聽動物故事,懷抱毛茸茸的動物玩具,翻看各種動物卡片和圖書……觸目所見,隨處有動物。孩子們對動物世界充滿着興趣和好奇,動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親密夥伴。然而,現實的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又離孩子很遠。孩子並不能時時接觸,充分了解,真正走進現實的動物世界。而小螃蟹這一動物形象是幼兒所熟悉喜愛的,而且有着鮮明的外形特徵,較易引發幼兒的多種聯想。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大班語言活動《小螃蟹找工作》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生活,讓幼兒在講述中懂得每個人各有優點,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

在“動物是人類的朋友”這一學習脈絡中,我們選擇小螃蟹這一容易獲得的資源,讓小螃蟹以找工作的方式走進孩子的生活,走進孩子主動學習的情境,成為他們觀察的對象,遊戲、表達、表現的主角。孩子不但熟悉小螃蟹,親近小螃蟹,而且有目的、有意識地認識、瞭解小螃蟹,走進小螃蟹的生活世界。

關於本班幼兒經驗的思考:

每一個幼兒對於生活的周圍環境有着十分濃厚的探索興趣,尤其對於動物世界充滿了好奇。可愛的小貓、機靈的小狗,憨厚的烏龜------,在幼兒的眼中都是非常的可愛,是他們童話世界中的人物,也是孩子們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秋遊活動我們曾經組織家長和小朋友去了上海西郊動物園,見到了很多孩子們喜歡的動物,許多孩子對於動物的興趣十分濃厚,常常把自己知道的一些有關動物的故事等講給好朋友聽,結合孩子們的興趣,同時考慮到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這次主題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去探索動物的生活習性、生活習慣,初步認識人類與動物共存共榮,為愛護動物和維護動物生存的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利用孩子收集來的動物圖片和親子調查表等與孩子們分享了關於動物的生活習性,動物的本領等,孩子們非常樂意交流自己的想法。

關於活動環節設計的思考:

第一環節中,主要通過謎語的方式引出小螃蟹,與孩子們共同分享小螃蟹的特徵。

第二環節中主要通過交流討論的方式,讓幼兒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一起和小螃蟹體驗整個找工作的過程以及找到合適工作後的愉快心情。

第三環節中主要是設置了動物職業介紹所的形式,提升幼兒動物特殊本領的經驗,同時在幫助其他小動物找工作的過程,發展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關於目標的思考:

認知目標:瞭解螃蟹的形態和生活習性並根據其本領尋找合適的動作,與此同時拓展延伸到其他小動物根據自己的本領找工作。

情感目標:感受小螃蟹找到工作後的快樂心情,同時也意在激發幼兒樂於助人的.情感,表現在幫助小螃蟹想辦法的過程。

活動亮點的分析:

每一環節設計基本能凸顯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性,同時能夠根據故事內容進行開放性的提問並注重環節過度的無痕,以及及時地總結和提升幼兒的經驗。

內容與要求:

1、能根據螃蟹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為其選擇合適的工作,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適工作後的快樂心情。

2、瞭解動物的特殊本領與各類工作的關係。

重難點分析:

重點:理解故事,根據螃蟹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為小螃蟹找工作。

難點:瞭解動物特殊本領與各類工作的關係。

環境創設與材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螃蟹找工作》、動物職業介紹所背景

活動流程:

興趣激發――交流討論――――拓展延伸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身穿硬硬袍,手拿小剪刀,走路橫着跑,嘴裏吐泡泡。

提問:

1、你們猜猜這個小動物是誰呢?

2、那你們知道螃蟹身體上都有些什麼奇特的地方呢?

小結:小螃蟹有八條腿,兩個大鉗子,嘴裏還能吐泡泡呢,本領可大了。

二為螃蟹找工作

過渡語:螃蟹媽媽有三個孩子,三個孩子的本領都很大,有一天呀,孩子們對媽媽説:我們已經長大了,想找一份合適的動作了。

1、猜猜-講講

你們能猜到小螃蟹們可能到哪裏去找工作了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

2看看-説説

師:那我們一起去看看小螃蟹到底都去了哪裏找工作了?

a、出示圖片一:猜猜這裏是什麼地方呢?小螃蟹為什麼要到理髮店找工作呢?

小結:因為小螃蟹長了兩對大螯,這兩對大螯象兩把剪刀一樣,所以當理髮師最合適不過了。很多小動物都願意來找小螃蟹理頭髮。

b、出示圖片二:這裏你們都去過嗎?我們通常去這裏幹什麼呢?猜猜螃蟹到這裏想找一份什麼樣的合適工作呢?

小結:原來小螃蟹在飯店裏找到了工作,他用八隻手來幫忙,一手拿飯菜、一手拿毛巾、還用大螯開瓶蓋,本領可真不小,有了小螃蟹的幫忙,飯店的生意可紅火了,來飯店吃飯的人也越來越多,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小螃蟹可真開心。

c、出示圖片三:還有一隻小螃蟹,走着走着來到了一家日用品商店,他看到洗衣粉、洗潔精的袋子上到處都是泡泡,小螃蟹突然想到了什麼?

小結:原來小螃蟹嘴裏會吐泡泡的,這個本領幫助它找到了做廣告的工作。它自己覺得這個工作是適合自己的,三個孩子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別提多開心了!

三拓展延伸

小螃蟹有自己特殊的本領,動物世界裏的其他小動物也有自己的本領,他們得知小螃蟹找到了合適工作的消息後,他們都替小螃蟹高興,於是他們也想要找份合適的工作,那我們一起去動物職業介紹所看看都有哪些小動物要找工作呢?

出示ppt,交流討論

提問:你想為哪個小動物找工作呢?你覺得它做什麼工作最合適?為什麼?

小結:謝謝你們幫助這麼多動物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小動物們很開心,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覺得很開心。

自我評析:

小螃蟹找工作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將螃蟹的特點與各類工作聯繫起來,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小螃蟹找工作》開展活動。通過生動、有趣、環環緊扣的故事情節,以幼兒共同參與的形式,展現小螃蟹找工作的曲折歷程。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所萌發出的靈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小動物的本領為它們找到了很多合適的工作。

活動過程中,我注重對幼兒進行開放性的質疑,鼓勵一問多答,以此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創新思維。導入時,我採取了邊觀察講述邊理解的教學策略,讓幼兒從自己的觀察中來了解故事。第一段小螃蟹來到理髮店,提問:“小螃蟹在理髮店能做什麼工作?”(幼兒:理髮師、洗頭的)繼續追問:“為什麼”,在回答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將螃蟹的特點和工作聯繫起來,比如大螯可以剪頭髮,其他的腳可以快速梳理頭髮等等,再觀察到小狗的臉被螃蟹的腳給抓破後知道因為小螃蟹的腳又多又尖,會把客人的臉抓破,所以不適合當理髮師……

反思調整:

在活動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從整堂活動來看,為其他動物找工作的這個部分,孩子們的合作意識還沒有完全體現,沒有過多的討論與協商,整個活動幼幼互動沒有充分地體現。

如果要針對這一環節作調整的話,可以在每組設置一個職業介紹所,裏面有2—3只小動物要找工作,這樣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想要找的小動物,有同一意願的小朋友就可以在一起商量討論,既增加了孩子們的自主性,又促進了孩子間的交往、合作等,也可以避免大家設計得都一樣。

國小説課稿10

歌曲《數鴨子》是國小音樂一年級下冊的歌曲。

二、教材分析

《數鴨子》是一首頗具説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羣遊過大橋、興奮地數鴨子的情景。歌曲前後皆有説唱結合,表現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們在門前大橋下數鴨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爺爺風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時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別貪玩忘了上學,還形象地告訴孩子們考試時千萬別抱回“鴨蛋”,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

三、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1.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數鴨子》,數板與歌聲能很好地銜接,把握節奏能跟着伴奏音樂背唱《數鴨子》。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進一步感受四四拍歌曲的特點。教學重點完整而有表情地演唱《數鴨子》並能跟着伴奏音樂背唱歌曲。教學難點用不同的節奏型、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音樂的美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創造為目的”的原則,發展學生的能力,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四、説教學程序

第一步:創設情景、激趣導入音樂欣賞運用故事導入法,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出歌曲:《數鴨子》。歌曲教學之前,設置二個聲部的節奏練習,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鍛鍊,培養節奏感和合作能力。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念數板內容,一組模仿鴨子的叫聲。甲:門前大橋下│遊過一羣鴨0│快來快來數一數│二四六七

八0‖乙:嘎嘎第二步:學習歌曲《數鴨子》

播放《數鴨子》,學生整體感知歌曲的旋律。

誰聽過這首歌?你能為大家唱一唱嗎?

讓學生找找歌譜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請會唱的學生跟琴小聲演唱歌曲。

教師給予點評,並指導學生演唱歌曲中的難點。如休止符、一字多音的地方等等。

通過各種形式演唱歌曲:接龍唱,男生、女生唱等等。只是會唱還不行,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演唱過程中,極容易拖拍子,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正確的演唱速度來表現歌曲的生動活潑和趣味性。

小組表演唱:①引導學生用不同的節奏同時為歌曲伴奏。②分小組練習後表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最後,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生在《數鴨子》的音樂聲中有序走出教室。五、説教學預想這節課的設計,我本着推行教學民主的理念,從主宰變為主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整個教學始終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在教學方法上變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做到既能促進學生智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s

國小説課稿11

運行教材是二、三年級的教學內容之一。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勞動和體育活動中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它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活動能力。它屬於田徑運動範疇,是田徑運動的基本項目。對提高田徑運動水平和其他體育項目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種運動鍛鍊。在1級教材中出現,但由於學生年齡小,力量素質差,控制能力弱,對運動技能的掌握不強。本課以跑步為教材,旨在讓學生通過遊戲活動發現問題,提高跑步技能和動作的質量。因此,在這一階段的跑步教學中,應在學生對跑步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改進跑步動作,加強正確的'跑步姿勢,以達到提高體育鍛煉能力的目的。本課是單元教學的第二課,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影響跑步的因素。以跳遠為輔助教材,培養學生的跳遠能力,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今後發展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習情況分析:

本課程的對象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學生的天性是積極的。他們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喜歡學習別人的運動技能。但也存在着任性、小氣、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傾向。他們的羣體意識逐漸加深。除了對個人比賽感興趣外,他們還對集體比賽感興趣。開始注意老師和學生對自己的態度。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採用遊戲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小組中進行協作,有效地激發團隊精神和合作精神。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悦。

學習目標:

1. 通過模擬危險情況,培養學生勇敢前進、不怕困難的精神。

2. 使90%的學生了解影響跑步的因素。

3.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協調他們的動作,從而發展他們的跳躍能力。

4. 創造問題,開發智力,培養學生勇敢思考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步長和步頻的影響因素

難點: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方法:

1. 主題情境教學法:本課的主要教學方法是創設快樂島。

2. 啟發式教學法:通過遊戲,提問,引導學生實踐和分析,解決問題。

3.團結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通過小組比賽,我們可以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幫助學生形成集體互助意識,共同提高。

4. 直觀教學法: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遊戲方法和規則。

5. 在組織形式上,我們採取了集體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更好的作用。

教學過程及教學思路:

導遊組(10分鐘)

1. 《快樂小漁人——準備》

(1)集合團隊,向老師和同學問好。

1. 全班分成四列。

2. 檢查受訓者的人數。

3.老師和學生的問候。

(2)創建場景,引入主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大海嗎?你知道那些漁民是怎麼生活的嗎?老師,今天我將帶你去島上散步,玩耍,體驗漁民的生活。

組織:全班分成四列。

教師活動:

1. 宣佈主題:快樂的小漁夫

2. 提出了本課程的要求。

教學思路:通過情景故事為學生創設活動場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快樂小漁夫開始”

同學們,要到達海灘,你們需要穿過危險的地形。你準備好了嗎?咱們現在就走吧。

組織:老師在整個班級的關係。(通過音樂,學生克服障礙)

教師活動:

1.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自然地形。

2. 老師用語言來提示學生在山路上行走,在水溝裏跳水,在懸崖上翻越。

國小説課稿12

教材簡説:

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篇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奇妙變化。根據本課特點,結合課標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知道雲、雨、雪、雹子等自然現象都是水的變化形成的。

教學理念:

1、興趣是先導

對於低年級教學更應該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朱水根教授曾經説過:“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喜歡語文。”一開始我就創設情境,讓孩子們跟我一起搖身一變成為小水珠,去親身體驗水的世界中的奧妙。這種新奇而有趣的引導方式一下子就調動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一種積極參與的狀態下主動投入到課堂中來。

2、以讀為主

閲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語感,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指導朗讀,在學生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感情,入情入境有感而發,努力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感悟語言的精彩.。因此,在我的教學中力求讓學生充分誦讀,觸發語感.我將誦讀貫穿於課的始終,並讀有層次.先初讀----自由朗讀,接着細讀、品讀,形式多樣,如個體讀,全班讀,同桌互讀,師生合作朗讀等,讀中還滲透邊讀邊想、邊讀邊動筆的閲讀方法.最後回讀課文,達到文本與個體融合的情境

3、以人為本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把教學過程作為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孩子是學習的主人,能讓孩子們輕鬆愉快的學習,樂於思考,動情感悟是我們永遠的追求!整篇課文教學

圍繞“變”字展開,讀到“我會變”一句時,鼓勵學生質疑,當發現問題後,引導他們在朗讀中探究,在合作中討論,在自主學習中獲得收穫。我還適當運用多媒體,通過鮮豔的色彩,一下子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更拉近了文本與生活的距離,使課堂生動起來,孩子們在興致盎然中學得如痴如醉。

教學反思:

總之,在這節課上,我能夠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尊重學生人格,創設了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樂學樂悟,這是自己在本課的教學中獲得的一點收穫。但從中我也發現了諸多不足,還有待在今後的教學中改進。如本課的教學容量較小,造成了很大的缺憾。在教學環節的引入與銜接上還不夠親切與自然。還有指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上,方法不夠靈活效果不佳。

國小説課稿13

一、分析教材,把握中心。

1、説課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三冊第三單元數學活動課《我長高了》。

2、教材簡析:《我長高了》是在學生學習了釐米和米的認識基礎上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測量長度的活動。在測量長度活動中,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測量身高、步長、兩手伸開長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3、教學目標:在活動中學生進一步鞏固對釐米、米的認識;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初步形成對周圍一些事物的量化概念;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滲透簡單的統計思想。

這部分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正確的量物體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測量活動。教學難點是在活動中滲透

簡單的統計思想。

二、選擇教法,指導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及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我設計了一條通過教師啟發,學生動手操作,從感知中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掌握正確測量方法的途徑,採取導一扶一放的教學策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為了使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在重視教法選擇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學法的指導。

1、猜測感知:通過猜一猜講桌和窗的長度,感知釐米和米的和長度。

2、動手操作:引導學生動手實際測量物體的長度,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同時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

3、歸納概括:在活動中,教師用統計表記錄數據,使學生初步瞭解收集數據的方法,積累一些對統計初步知識的感性認識。

4、自由測量:通過指導學生自由測量,想一想,議一議,讓學生自己探索知識。

三、優化教程,合理安排。

本課時計劃分四個教學環節,每個環節設立不同的側重點,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逐步達到教學目的。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慾望。

1、温故鋪墊:比劃出1釐米、1米的.長度,目的是喚起學生對釐米和米實際長度的回憶。

2、談話創設情境:同學們能猜一猜講桌的長和窗户的寬嗎?通過大家自由猜測,加深對釐米和米的認識。這時教師提出大家的猜測是否準確這一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第二個環節:實際測量,掌握方法。

在這個環節中,首先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測量講桌的長和窗户的寬,驗證剛才的猜測是否準確;然後教師將學生測量的結果收集在一起,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問題,為什麼有的會不一樣?學生思考後發現有的同學在測量時方法不對,因而出現了誤差;最後教師針對這一問題指導學生思考,正確的測量方法應該是怎

國小説課稿14

一、大綱與教材

等比數列前n項和一節是人教社高中數學必修教材試驗修訂本第一冊第三章第五節的內容,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三章《數列》是高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之所以在新大綱裏保留下來,這是由其在整個高中數學領域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的。

1、數列有着廣泛的實際應用。例如產品的規格設計、儲蓄、分期付款的有關計算等。

2、數列有着承前啟後的作用。數列是函數的延續,它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函數;學習數列又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打下基礎。

3、數列是培養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好題材。學習數列要經常觀察、分析、猜想,還要綜合運用前面的知識解決數列中的一些問題,這些都有利於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

本節課既是本章的重點,同時也是教材的重點。等比數列前n項和前面承接了數列的定義、等差數列的知識內容,又是後面學習數列求和、數列極限的基礎。

本節的重點是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及應用,難點是公式的推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方法,掌握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及應用。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並能靈活運用基本概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數學思維能力。

3、思想目標: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鍛鍊學生遇到困難不氣餒的堅強意志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三、教學程序設計

1、導言:

本節課是由印度國王西拉謨與國際象棋發明家的故事引入的,發明者要國王在他的棋盤上的64格中的第1格放入1粒麥粒,第2格放入2粒麥粒,第3格放入4粒麥粒,第4格放入8粒麥粒……問應給發明家多少粒麥粒?

這樣引入課題有以下三點好處:

利用學生求知好奇心理,以一個小故事為切入點,便於調動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故事內容緊扣本節課教學內容的主題與重點。

有利於知識的遷移,使學生明確知識的現實應用性。

2、講授新課:

本節課有兩項主要內容,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和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及應用。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是本節課的難點。

依據如下:

從認知領域上講,它在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與策略性知識的分類中,屬於學生最高需求層次的掌握策略與方法的策略性知識。

從學科知識上講,推導屬於學科邏輯中的“瓶頸”,突破這一“瓶頸”則後面的問題迎刃而解。

從心理學上講,學生對這項學習內容的“熟悉度”不高,原有知識薄弱,不易理解。

突破難點方法:

明確難點、分解難點,採用層層推導延伸法,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切入,淺化知識內容。比如可以先求麥粒的總數,通過設問使學生得到麥粒的總數為,然後引導學生觀察上式的特點,發現上式中,每一項乘以2後都得它的後一項,即有,發現兩式右邊有62項相同,啟發同學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等式左右同時乘以2,相減得和。從而得知求等比數列前n項和……+的關鍵也應是等式左右各項乘以公比q,兩式相減去掉相同項,得求和公式,也掌握了這種常用的數列求和方法——錯位相減法,説明這種方法的用途。

值得一提的是公式的證明還有兩種方法:

方法二:由等比數列的定義得:運用連比定理,後兩種方法可以啟發引導學生自行完成。這樣學生從各種途徑,用多種方法推導公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等比數列前n項和公式及應用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依據如下:

新大綱中有較高層次的要求。

教學地位重要,是教學中全部學習任務中必須優先完成的任務。

這項知識內容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很多問題都要轉化為等比數列的求和上來。

突出重點方法:

明確重點。利用高一學生求知積極性和初步具有的數學思維能力,運用比較法來突出公式的內容:,強調公式的應用範圍:中可知三求二。

運用糾錯法對公式中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即公式的條件,以精練的語言給予強調,並指出q=1時,。再有就是有些數列求和的'項數易錯,例如的項數是n+1而不是n。

創設條件、充分保證。設置低、中、高三個層次的例題,即公式的直接應用、公式的變形應用和實際應用來突出這一重點。對應用題師生要共同分析討論,從問題中抽象出等比數列,然後用公式求和。

四、習題訓練

本節課設置如下兩種類型的習題:

1.中知三求二的解答題;

2.實際應用題.

這樣設置主要依據:

練習題與大綱中規定的教學目標與任務及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有相對應的匹配關係。

遵循鞏固性原則和傳授——反饋——再傳授的教學系統的思想確立這樣的習題。

應用題比較切合對智力技能進行檢測,有利於數學能力的提高。同時,它可以使學生在後半程學習中保持興趣的持續性和學習的主動性,。

五、策略、方法與手段

根據高一學生心理特點、教材內容、遵循因材施教原則和啟發性教學思想,本節課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我採用規則學習和問題解決策略,即“案例—公式—應用”,簡稱“例—規”法。

案例為淺層次要求,使學生有概括印象。

公式為中層次要求,由淺入深,重難點集中推導講解,便於突破。

應用為綜合要求,多角度、多情境中消化鞏固所學,反饋驗證本節教學目標的落實。

其中,案例是基礎,是學生感知教材;公式為關鍵,是學生理解教材;練習為應用,是學生鞏固知識,舉一反三。

在這三步教學中,以啟發性強的小設問層層推導,輔之以學生的分組小討論並充分運用直觀完整的板書、棋盤教具和計算機課件等教輔用具、手段,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教學服務於學生的思路,而且學生通過“案例—公式—應用”,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觀到抽象,加深了學生理解鞏固與應用,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落實好教學任務。

六、個人見解

在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對學生進行思維技能培養已成了我們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研究性學習已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等比數列就是一個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好題材。在我們學校可以按照Intel未來教育計劃培訓的模式,學完本節課後,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研究分期付款的課題,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多方查找資料,並通過完成多媒體演示文稿和網頁製作來共同解決這一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還提高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國小説課稿15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談談自己對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制國中化學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是《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本節教材分成:氧氣的物理性質、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氧氣的用途三部分。這三部分應以氧氣的性質為中心,因為物質的用途主要決定於物質的性質。氧氣是學生在國中化學學習中系統地認識具體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開始。我採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並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物質概念的一個系統模式。為以後探索別的物質如氫氣、二氧化碳等做鋪墊,教給學生認識物質性質的程序。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目標:

1、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瞭解氧氣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

2、理解化合反應的概念,瞭解氧化反應的概念。

思想教育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懂得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辨證關係。

基本能力目標:

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和綜合分析能力。使他們逐步學會通過實驗來研究物質極其變化規律的

科學方法。

情感目標:

1、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

2、通過氧氣化學性質的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重點和難點:

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化合反應的概念。

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

、教學用具

演示實驗:至

多媒體:氧氣的物理性質動畫,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錄像,二、説教法:

1、探究式實驗教學法該教學法的教學模式是:設疑—觀察—思考—總結—應用。根據目標設疑,引導學生動手實驗,體驗實驗的過程。教給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探究得出科學結論的學習方法。

2、互動式教學法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有學生的猜想、討論、搶答,在學生的實驗過程中有教師的指導、答疑。師生之間不停地進行“信息”交流,有助於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3、知識競賽法這符合國中生爭強好勝、集體感和榮譽感強的特點。在搶答競賽中,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高,有利於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

4、質疑釋疑通過質疑釋疑,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

三、説學法:

1、探究學習: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化學性質及對其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2、自主學習:指導學生以實際生活的'經驗和對教材的閲讀,從中歸納出氧氣的用途,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

3、合作學習: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使學生在溝通中創新,在交流中發展,在合作中獲得新知。

四、説教學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將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這節課我是這樣安排的。

、聯繫實際、導入新課:

首先以兒童遊戲的形式開場。:看不見摸不到,不香不臭無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離開它就活不了——打一物質。設問:“人的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的是氧氣?”學生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提出一些常見生活中現象,如:人需要呼吸,如果一個人5-7分鐘不呼吸會怎麼樣?鋼鐵為什麼會生鏽?家裏的液化氣是怎樣被點燃,為什麼能燃燒?等,這些現象都與氧氣有關,這樣不但能自然導入課題,而且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因此能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帶着探索未知的心理進入新的教學。

層層深入、講述新課

因為氧氣與人類的生活聯繫的非常緊密,我調整了課本順序,由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的積累説説氧氣有那些用途?學生展開討論,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