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英語讀書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英語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英語讀書心得

英語讀書心得1

11月初,課題申報成功,課題組一共四人,商討如何開始第一步。首先,當然是要編寫教材,因為影音欣賞課屬於學生的選修課,沒有現成的材料。組長給我們分配的任務是每個人都要選一部有代表性的電影,選擇幾個經典片段把它們分別進行設題。主要是播放經典引文錄像,提高學生的英語欣賞水平,加深英語文化修養。我所編寫的是戰爭片,成員們給我的建議是《珍珠港》這部經典電影。幾個小時的討論之後,我們面面相覷,腦子中一片空白。我甚至有點後悔了。

輕言放棄,從來就不是我的個性。下定決心後,當天晚上就打開電腦認真觀看電影《珍珠港》,等到我認真欣賞完這部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時,深深意識到這確實是一部很好的電影,那宏偉的場面、日軍的轟炸機在珍珠港上空肆虐時所引起的震撼,使我在上牀後久久難以入眠。躺在牀上,很快的幾個經典片段在我大腦中形成了:兩位男主角高超的飛行技術、男女主角唯美的愛情在戰爭中何去何從、美國總統羅斯福發人深省的演講……對,就在這幾個片段上下功夫了!

第二天晚上,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個搞定。很快,兩個多小時過去了,我的大腦越來越清晰,每個我所截取的經典片段,以及這些片段所代表的思想和內容都令我很震撼。可是設題目要有原文劇本啊?我在百度裏搜索了沒有,突然想起我的大學同學,他現在是北京外國語學院的研究生,打電話,沒通。天無絕人之路。上QQ找其他同學,終於把《珍珠港》的劇本搞到了。

接下來,就是設置題目了。在這一點上,我可是費盡了心思,單選填空以及討論的問題都要有一定的梯度性,這樣才符合學生的水平,達到影音欣賞的目的和效果。設置了相應難度的題目之後,我又不停地的在上面修修改改。就這樣,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們各自拿着編好的教材和題目設置再次聚在一起。互相審閲了之後,這次我們都是笑容滿滿的。所謂“有志者,事竟成”。

9月底,課題就要結題了。可是對於我來説,這段經歷將是我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的寶貴“財富”,它不但使我學會了很多實際操作,而且讓我認識到:在教學的道路上還會有很多新的東西等着我們去發掘、等着我們去實踐。

英語讀書心得2

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無涯。知識是沒有窮盡的,堅持學習讓人始終處於不敗之地。反之,沒有知識的不斷補充和積累,人便會落後於時代。歌德説過,誰落後於時代,就將承受那個時代所有的痛苦。特別是在現今知識爆炸的年代裏,不能接觸新的知識便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我們教師學習新的知識來面對新的挑戰,更是不可忽視的。它能提供我們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爾基所説,沒有任何力量比知識更強大,用知識武裝起來的人是不可戰勝的。

一、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二、讀書開闊人的視野

書本中的知識可謂是包羅萬象,他能拓寬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的知識更全面。從而能夠更深刻的思考問題,事物都是廣泛聯繫的,現代的許多實踐都證明了各種信息的相關性,如果只知道一個領域的信息,必然會有礙於自身的發展,掌握更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使未來的不確定風險降至最低。

三、讀書有助於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來無善亦無惡,關鍵是正確的引導。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有一位良師益友就能起到很積極的作用,書本就是這樣的一位。一本好書就如一個好的導師,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個於己於社會都有用的人。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脱悲哀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書必將各種信念注入我們的腦海,使我們充滿崇高的歡樂和思想,從而使我們入神忘情,靈魂昇華。

所以我們要倡導並支持讀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一個稱職的教師,以帶動教育事業的蓬勃健康的發展!

英語讀書心得3

餘暇時, 讀了尹剛、陳靜波主編的《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這本書用非常樸素的語言,説了一些我們每天都經歷的事情,給了許多我們恍然大悟卻又淺顯易懂的道理,給了我專業上很實用、具體的建議,為自己找到了行動的航標,讓自己增加一些實際的操作經驗,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導航。

《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是在總結學習國際先進語言理論和教學理論的前提下,為課改初期從事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師提供了新思維。全書101條建議從教學觀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程資源、教學評價和師生關係等多個維度出發,提供了英語課堂重構的新理念、新經驗和新舉措。

書中給教師提出了101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在厚厚的書頁裏,作者娓娓道來讓你覺察不出教育專著的乾澀和乏味,理論與案例有機結合,每次讀完都讓你回味無窮,意猶未盡。這些建議不論是對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在改善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上產生迅速而有效的效果,使教學效果“立竿見影”。如 “如何借鑑Jigsaw開展英語閲讀教學”“怎樣運用‘圖式理論’指導閲讀教學”“教學過程中應展示‘維納斯’的自然美” 等建議就像一道道絢麗的七彩光,帶着她特有的魅力,刺穿了重重迷霧,讓我們發現:原來,教師的生活可以如此精彩,教育的方式可以如此多姿!

在下鄉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交流學校的學生基礎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努力(意志),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管怎麼設計教學任務及過程,調整教學策略,改變教學方法,但教學效果都不盡人意。讀了《給英語教師的101條建議》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情感教育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最終實現教學目的的心理基礎。如何感染、誘發、點撥並最終培養出積極肯定的情感是外語教學取得效率的關鍵所在。因此,在教學中,筆者把情感教育放在第一位,堅持以“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理育情、以行育情、以趣育情”為解決策略,“學會賞識,激活情趣”,同時“重視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性語言”。鼓勵性語言是課堂評價性語言的主體。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杰特的研究表明,教師的期待與鼓勵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青少年兒童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不斷增強,十分注重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善於在教學活動中發現學生的閃光處,多用鼓勵性語言,引導性語言評價會使他們得到自豪感,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關注最多的是孩子的缺點,幾乎忽略了他們的優點,更有甚者,把缺點擴大化,以點蓋面,以篇蓋全,有些孩子在我們的眼中幾乎是一無是處,事實上每一位學生都有許許多多的優點需要我們去尋找,去發掘,我想今後我會努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因為一次成功孕育着下一次的成功。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多幫助,她使我們的心情不再浮躁,思路不再狹窄。她像海上的明燈,引領我們腳踏實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老師。

英語讀書心得4

通過這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使我再次明確了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同時還明白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策略與評價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體現了我國教育教學與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和英語學科的特點,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對國小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一句話,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教師。下面談一下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

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

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樹立新的理念:

1、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而且能全面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2、突出學生主體 。以學生為中心選擇教學材料決策教學環節。

3、倡導體驗途徑。 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合作探究建構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4、注重過程評價。 提倡過程性評價方式。

5、開發課程資源。 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網絡音像、報刊等。

四、課程目標結構: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語言技能(聽 説 讀 寫)語言知識(語音 詞彙 語法功能話題)情感態度(國際視野祖國意識合作精神自信意志動機興趣)學習策略(認知策略 調控策略交際策略資源策略)文化意識(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五、今後教學改進措施

1.運用多樣化的小組合作方式,增進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興趣。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則是合作學習中採用得較多的組織形式。以往我在課堂上較多采用的小組合作方式有以下幾種:一是2人小組或者是4人小組;雖然我在我的課堂教學中也會經常變換小組合作方式,但是時間長了就發現了不少問題,參與小組合作的學生僅僅是鄰近的幾個同學,時間長了,難免學生對相互交流的信息會沒有新鮮感,其參與的興趣也會降低。我想這也是有時我的英語課堂教學低效的一個原因。

2.運用多樣化的遊戲,有效地進行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兒童外語的時候,遊戲是一種理想的教學方法,合理的、有效的、趣味化的遊戲,可以提高我們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讀本書的每一個章節時,每個教師都能有效的利用一些英語課堂遊戲來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練習。這些具有實效性的遊戲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遊戲中的語言具有重複性,而且可能會使用基本的語法結構。

(2)遊戲中使用的語言目的性強。

(3)遊戲能在班級裏創造親切感。

我想我們在進行英語課堂活動時,也應該遵循這些規則來有效的選擇適合我們課堂教學的遊戲。來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有效的利用各種資源,輔助英語課堂教學。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讓我得到的另一個感悟就是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會利用自身、學生、及其他學科教師的資源為我們英語學科的教學服務。通過讀書,我發現我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我的課堂教學來服務。因為我們學校有班班通,上網非常方便,因此在我的日常教學中我也較多地利用網絡資源為我的教學服務,來提高我課堂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如在講授顏色這一課時,我從網站上下載了一個互動遊戲,讓學生進行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而且通過玩遊戲,學生又拓展了一些新的知識。通過利用網絡資源輔助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通過學習,我瞭解了新課標中的很多新變化、新理念。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將努力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有更大的提高。

英語讀書心得5

傳統的語法教學,重知識點的講解而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就像個容器,老師不斷的灌輸,學生不斷的接受。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壓抑了學生個性和學習積極性的發展。然而語法作為一種語言現象,本身是存在的,如果教師不向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又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的語言材料。

在這兩難的情況下,作者提出:以學生為主的英語教學,並不是不注重知識點的講授,關鍵看教師如何教。只要觀念新,方法得當,英語語法教學完全能跳出傳統應試教學的模式充分發揮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然後例舉了以下幾種嘗試的方法:

1)對話法。

2)敍述法。

3)圖片、動畫或實物法。

4)朗讀——歸納——運用法。

國小英語語法教學本身就提倡以隱性教學為主,顯性教學為輔。培養學生的語法意識,儘量避免單調枯燥的語法講解。

英語讀書心得6

根據英語新課程標準,國小階段開設英語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語語感,為其打好語音、語調基礎,最終使學生具備初步的用所學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而閲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部分,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養成終身閲讀的習慣。無論對於學生將來應試還是未來的生存發展,閲讀都是一種非常必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學生獲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國小高年級英語閲讀教學仍處在試驗階段,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所有英語教師共同去探討、去發現。但我很肯定的一點是:進行英語閲讀教學是必要的。通過閲讀教材,學生既學習了語言知識,又在閲讀能力上也有所提高(深度、廣度),還能學習西方文化、開闊眼界、引起興趣。

那麼,在新課標下,如何在國小有效地開展英語閲讀課教學呢?

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在閲讀教學過程中,不可迴避的如何對待優中差生。我設計閲讀教學時注重面向全體學生,難度適中,讓大家都參與。我根據個人素質,性格特點等,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勵機制促學生不斷上進。在激發他們的發現閲讀的趣味性,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無形中調動學生的言語資料庫。在實踐中他們學會自我評價,由此產生的成就感又轉化為無窮盡的學習後繼力。

二、注重閲讀策略的滲透

掌握有效的閲讀策略是培養學生自主閲讀的重要條件之一。但國小生的閲讀策略尚處於形成期,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逐步培養學生的閲讀策略,如速讀、略讀和跳讀等等。課前預習是提高閲讀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人們可能會認為,語文、數學才聽説過預習,國小生拼讀能力差,詞彙量少,而且不是每位家長都能輔導自己的小孩,怎麼能談得上預習呢?其實這種想法大可不必。學生閲讀之前教師應及時給學生提供有關課文內容的背景知識材料和預習練習,指導學生預習。課堂導讀是提供閲讀實踐活動的保障。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篇章結構、主題思想、細節信息到文章寓意等多方面地理解課文。閲讀過程可分四個步驟:

1、引入新課——就是把課文的主題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提供的語言情境中來,激發學生的閲讀慾望。

2、作出預測——就是預先推測或測定。預測是閲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題目或圖片去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可能用到的詞彙,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師所給的主要詞彙預測故事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句子

3、設計任務——英語閲讀教學必須在主體參與方面解決問題,增加學生參與閲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

4、有效練

英語讀書心得7

閲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提高學生閲讀理解能力也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閲讀理解是一種複雜的認知心理過程,它要求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閲讀方法技能,領會作者通過語言符號表達的信息,從而達到與作者進行思想交流的目的。我在日常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分析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並在此基礎上總結應對方法。

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很多,在這一認知活動中,學生的語言基礎、學習方法、文化背景知識、閲讀習慣、智力水平、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徵等都是影響閲讀理解的因素。語言知識包括詞彙、語法、語篇等不同層次,是理解語言的基礎。要教給學生在閲讀時不能一個詞一個詞地理解,有效的閲讀,應該更多地關注關鍵詞和語意羣。背景知識是影響閲讀理解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學生的已有知識、經歷、概括能力、理解模式、情感、情緒以及其他種種非智力因素構成了學生的認知模式,這些因素相互影響,從而使學生在閲讀理解能力方面存在着差異。我們教師就要通過有效教學逐漸縮小這種差距,我在教學中總結出以下幾點體會:

一、教學中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

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把重點放在詞彙意義上,課文常常被看作是用來教給學生詞彙及其用法的,讀文章就是為了記住所有的單詞、詞組以及語法結構,結果學生形成了在閲讀中一個個詞、一句句話讀的習慣。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閲讀效率,老師需要做的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首先,使學生不要過多地關注每個單詞的詞義,而是要引導學生識別意羣和關鍵信息。這樣,在閲讀中,他們才能讀得很快,更好地記住關鍵的信息。老師可以教學生練習劃分意羣或拿一些已經劃出意羣的短文給學生讀,關於基本句型的知識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長難句中的重要信息。英語基本句型的知識在高中開始階段應教給學生,並在平時的教學中反覆強化鞏固,這是能夠準確分析理解長難句的基本前提,而近幾年的大學聯考題中長難句的增多越顯示出這一點的重要性。另外,長難句的分析也離不開主從複合句的相關知識。我們教師在課文教學中要多設置針對性較強的閲讀理解題幫助學生強化這種閲讀技巧,當然,一定量的詞彙是閲讀的前提,只有在掃清詞彙障礙的前提下才能講求方法和技巧,但只有詞彙短語句式的理解與記憶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強化指示詞、連接詞的知識和練習也是必要的,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與句、句與篇的關係。教師必須想辦法讓學生了解到一篇文章是怎樣通過不同方式使眾多的句子以及多個段落構成一個完整的、有一定主題的篇章。掌握了這些,對大學聯考題中的段落大意、主旨大意題就會迎刃而解,也有利於做閲讀填空題,即七選五這類題,同時有利於學生們寫作水平的提高,一舉三得。

再次,語篇知識對閲讀的作用也不可忽視,老師應通過講授或練習教給學生常見的篇章結構和模式,平時教學中多練習寫綱要或縮寫,這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高中英語課本中有許多的對話形式的文章,多要求學生改寫也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最後,學生應學會識別文章的功用即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寫作此文章是為了描述、議論、勸説還是僅僅是為了娛樂?他是在擺事實還是發表個人看法?是直截了當地表明觀點還是通過正話反説或雙重否定等方式?所有這些問題對於理解都是很關鍵的。老師必須教給學生常用的標識符號以及怎樣通過各種暗示識別作者的意圖。

總之,老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改變學生拘泥於一詞一句的習慣,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更高的語言層次上,學會從客觀上把握文章的意思。

二、教學中注重閲讀技巧的訓練

閲讀沒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依據不同的情況靈活變化,一個高水平的讀者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調整自己的閲讀技巧和速度。一成不變的閲讀方法只會在很多時候浪費過多的時間,而且會由於是眉毛鬍子一把抓而抓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閲讀的信心和興趣,導致無法有效提高閲讀理解能力。因此,老師有必要教給學生不同的閲讀方法和技巧,並引導學生靈活應用,運用不同的策略應對不同的文章。

常提到的閲讀方法有預讀、略讀、瀏覽、依上下文猜測、推測等等。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怎樣依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或閲讀任務選擇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學生自如地進行策略的切換和綜合運用。也要教給學生不同的文章使用不同的閲讀技巧,比如帶有小標題的文章的閲讀技巧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灌輸給學生,因為我們的課本中有許多這樣的文章,這類文章也是大學聯考常見的文章之一。再比如閲讀細節題可用找關鍵詞法返回原文中找依據或答案本身。另外,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方法和技巧不能只是停頓在理論層次,要有大量的實踐,即多練習,尤其注重限時閲讀才能真正地運用一定的方法技巧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三、閲讀教學中要把背景知識融入

背景知識在閲讀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師來灌輸,也可以通過閲讀材料本身給出。背景知識是一個複雜的概念,包含專業知識、社會文化知識等。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要介紹相關專業、文化知識以外,社會背景也不能忽視,因為閲讀中造成誤解的往往就是由於欠缺相關背景知識引起的。同時要求學生在平時要閲讀不同領域的書籍來拓寬知識面,多積累文化背景知識。在進行閲讀教學時,教師可在講課前為學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增強學生的感性經驗。如高中課文中涉及中美文化交流所碰到的問題,圍繞着中國人和英美國家的人在訪友、道謝、恭維時的不同做法,談到美國人習慣於從小到大、從特殊到普遍的思維方式,如寫信就是一個例子。另外美國人個性獨立、不拘禮節、言談直率也是眾人皆知的,以及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等。學生頭腦中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再理解相關文章就比較容易了。

四、教學中融入情感、社會等其它非智力因素

新課標要求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討論、相互競爭等,老師要在教學中適時鼓勵並組織小組活動,使學生在合作競爭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與此同時,老師也有必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調節。比如,告訴學生遇到生詞或難句時不要慌張,保持冷靜,也不要急着查字典,應該採取恰當的猜測、斷句、推斷等技巧來解決具體問題;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設定階段性的學習目標,記錄自己的學習成績,適時地從正反兩面鼓勵自己等等。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注重閲讀訓練很重要,這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閲讀效率有着積極的意義。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提供知識,而且是提供可供學生自己從文章中提取所需信息的策略和方法以及技巧。這就是“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道理,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是可以培養的,有了良好的閲讀習慣,學生再能夠自如地運用各種方法和技巧,閲讀理解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但只要堅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在閲讀中不斷積累詞彙,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學生的英語閲讀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

我們知道國中英語閲讀理解在會考中佔有相當重的比例,不難看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也是新時代對中學生提出的要求。新教材的不斷改進,英語教師應以新的教學方法去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根據幾年的英語教學實踐,我認為國中英語閲讀教學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設計興趣情境理解課文內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一項重要保證。為了更好地完成英語閲讀教學中每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之前,我嘗試着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與之密切相關的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練習題,讓學生以這些練習題為引導,教師以輕鬆明快的節奏創設出快速度通讀課文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英語閲讀的學習興趣,這其間選擇重點內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以利於獲得更好的學習英語課文的信息,對下一步的英語閲讀教學任務作好鋪墊。教學中也可使用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如:投影片、多媒體計算機等,充分發揮了它們擁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調節了課堂上枯燥、乏味的氣氛,學習英語的興趣會越發濃厚起來,他們的英語閲讀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二、強化英語閲讀教學中語言的訓練

英語語言素材積累的不夠,在交際中會造成尷尬的局面。那麼怎樣解決英語語言素材積累的不夠的遺憾呢?這就需要中學生從閲讀中進行積累,也要求英語教師進行強化英語閲讀教學中語言的訓練,語言積累多了交際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閲讀中,我引導學生以前面的練習題為教學語境去理解詞語的意思,由原來的逐詞閲讀變為句子閲讀,近而抓住課文的主要語句,串講課文並要求學生複述,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實際運用語言的本領。

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對國中學生來講不是不可擁有的能力,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自學方法進行嘗試性自學,用適合學生自己特點的自學方法去掌握閲讀的方法同時,使用自己的語言及同學們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對閲讀材料進行講解。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學能力有了相應的進步,當然語言表達能力也在加強。

四、運用互動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英語閲讀能力

首先,教師要大家默讀一段課文,然後結合這段課文,向大家明確地示範如何抓住課文的主題做總結,如何圍繞課文的中心意思提出問題,指出需要注意的詞組和句型,以及如何預測下文的內容。在教師示範之後,學生就下一段課文來練習使用這些理解策略。教師安排學生輪流做“小老師”,在大家默讀完一段課文後,這個“小老師”要象教師那樣帶着大家討論和分析課文的內容,包括就課文內容提出合適的問題要大家回答,總結此段課文的主要內容,澄清難詞、難句的意思,以及預測下文內容等。其他學習者以各種形式參與到討論中來,包括:

(1)對其他學生的總結做詳細的解釋或評價;

(2)回答問題並就課文內容提出其它問題;

(3)評價別人對課文內容所做的預測;

(4)就自己不清楚的內容請教別人,要求他們給予明確的解釋;

(5)幫助他人解除對課文的誤解,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在學習。

五、閲讀中滲透作文教學

大綱指出:“在英語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閲讀中學到的基本功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這就是説,從閲讀中學作文,學生理清了課文的思路,訓練就要深化。從縮寫到仿寫,從仿寫到創作舉一到反三,從課內向課外延伸,從而完成了知識的遷移。這樣枯燥的麻煩的學生恐懼的作文訓練,就融在了閲讀的學習之中。

英語讀書心得8

國小英語繪本教學理論學習心得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了國小階段英語學習應該掌握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並講述簡單的故事,在具體的語言技能二級目標中也指出,能聽懂簡單的配圖小故事,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羣閲讀的習慣。這些因素促使並激勵我在當前的繪本教學的研究與探索,對自己的認識有了更理性地引導。

英語作為一門生成性語言,應該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探索和合作中,資助發現語言學習規律,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發展綜合語運用能力。英語的繪本教學正好可以給孩子們提供這些幫助,既可以在繪本故事中瞭解語言,更能體會語言。同時,這也是補充教學的很好的一種方式。

英語繪本具有直觀性、生活性、故事性、情感性、重複性和節奏性等特點,讓國小生能從英語教材當中培養出優良的語言語感的能力。繪本通過它生動的圖片內容以及其簡潔的圖片內容的介紹語言,成為了國小的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式之一,英語繪本閲讀不僅為枯燥的英語學習課程帶來了新的活力,還能推動國小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審美能力,更有利於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繪本閲讀將國小英語的課堂教學方式帶到一個新的世界當中。

本次研究的學習過程中,在分析出繪本教學現狀和問題後,還針對英語繪本教學的問題進行探討,並多次嘗試尋找解決策略,將此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不僅豐富了現有的繪本教學,發展了孩子的多元智能,還為教師的成長及個人素養提高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在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這方面,我們不僅注重學生語言知識積累和語言技能發展的'培養,更應該注重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發揮英語學習促進學生身心的作用。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能夠因材施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的喜好和特長不同,有的學生喜歡唱歌,有的學生喜歡閲讀,還有的學生記憶單詞很厲害,還有的學生口語很棒,那麼,這時候,我們發現英語繪本是一個綜合性的教學資源,既能滿足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等方面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繪本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是故事的主動深入者,每個孩子在繪本學習後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多樣化的英語繪本學習中,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孩子內在的潛力,發揮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及他們的表達能力及生活實踐能力。教師在幫助學生參與到繪本學習的時候,引導學生用自己擅長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英語,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並且發揮了英語學科的人文性質,有利於學生前面發展。

英語繪本的學習有很多優點,同時,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問題。現階段,我們接觸的英語繪本教學注重語言,而沒有很多的關注到繪本圖畫,弱化了繪本的價值。各個學校有教育部既定的教材,所以繪本教學經常性的被上成常規的英語課堂,尤其是閲讀課,詞彙課,這樣的話,教學目標就有所改變,實際性的效果也有所改變。在教學中,穿插英文繪本故事教學,因為情境的創設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興趣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及影響。

英語繪本的價值還有待我們去開發,去研究,去探索,它的價值不僅停留在學生層面,在開發繪本資源,設計英語繪本教學的同時,對於教師的個人素養及綜合素質,也有很大的提升,教師也在不斷的改進,積極的思考,將繪本教學與學生身心發展相結合,更好的區分並完善好繪本課及常態課程,讓孩子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英語人文素養不斷加強。

作為國小英語教師,充分發揮繪本教學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利用繪本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一舉多得。好的繪本教學帶給學生的是無窮的樂趣和深刻的影響,同時,教師主動的開發繪本教材,在原有基礎上創編更加適合學情的繪本,也尤為重要,潛心思考下,是繪本內容更加合理化,更貼近兒童的生活。

英語讀書心得9

《現代國小英語教師素養》這是一本集國小英語教師綜合教學技能指導的教材,課堂用語篇針對英語教師語言基本功要求,編寫了英語課堂常用語,如:課前準備,課中提問,教師指令、演示、評價語言等,指導教師準確並流利地運用英語組織教學。在附錄部分還為教師提供了幾百條與教學有關的校園用語,以便教師查閲。不失為教師的好幫手。

教學技能篇重點講述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方法,同時以案例為載體,幫助教師分析和反思教學中的問題。

文化素養篇以教師文化素養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為目的,在篇中為學習者提供了大量語言學習的文化背景知識及中西方價值觀、文化習俗的差異比較,從而加深教師對英語國家文化知識的瞭解,在語言教學中更加重視文化教學。

資源運用篇以演示操作的方式介紹英語教學中常用多媒體課件製作的資源及方法。

通過閲讀,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僅具備專業方面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國小英語教育的重點是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學習英語的機會,打下較好的英語基礎,這包括了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要掌握兒童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要研究和掌握英語教學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教學原則,熟悉國小英語教學的基本方法,能以教學原則和方法來提高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英語學習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有了興趣就有了一個自主學習英語的動機,國小生學習英語的動機一旦被激發,就會用積極主動的態度對英語進行學習和探索,興趣也就越濃.在遇到困難的情況下,會更有意志力。

教師不僅要有綜合的教學技能,還要有語言的示範能力。

教學技能是評價教師的核心技能,它是指教師如何教的技能,具體地説就是指教師對教學設計,課堂活動實踐,課堂教學組織和在課內外充分展示英語在交流中的工具性的能力。目前國小英語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密切聯繫,主要是以趣味性最強的“情景會話”為主。為了使學生能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實踐,克服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幹憂,教師就必須具備,能唱、會畫、會製作、善表演、能組織課外活動,能操作,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等技能。

教學生唱他們喜歡的英語歌曲,會畫形象的簡筆畫,會製作美麗多樣的幻燈片,會以豐富的表情,協調的動作表達意義或有感情,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能熟練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才能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有了興趣才會積極,只有積極了才會動口,才能擺脱“啞巴英語”的外號。、

在英語教學中,聽、説、讀、寫既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又是英語教學手段。要對學生進行這幾方面的基本訓練,教師要有過硬的基本功:

(1)教師的語音語調要標準,純正,流利;

(2)有一定的口語能力,能用簡練、準確的語言組織課堂教學;

(3)書設計合理,字跡工整規範。

一個國小英語教師應在教學工作中充滿生機和活力,富有創新意識和超前意識,對待教學實踐中所遇到問題應經常反思,並保持探索的習慣。創新在本質上是一種超越,要越過傳統和現實以及自我的障礙。教師如果富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能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

英語讀書心得10

There being always a big disparity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al life and life in literature,so we cannot take everything as God's doing when life seems difficult and unpredicted to e it is a chance given to us to adjust ourselves to the society when facing with frustrations or this is the cruelty of the reality:the imagination is differs from reality and people have no ideas about how to deal with such a efore, Madame Bovary,as an embodiment of reality and ideal of life,was born.

Madame Bovary is one of Gustave Flaubert's representative works and it takes nearly five years to be ave Flaubert was the important Critical Realism writer in French Flaubert, whose works reflect the 1848-1871 era between the French style, exposed the ugly vulgar bourgeois society. He was famous for his creation theory --- "objective and indifferent" and carved artistic style in th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For many critics and historians of French literature, Flaubert is by far the most modern of the great nineteenth-century novelists,and it is easy to see why. Because he has being an originator of 'realism' in prose fiction. But, what makes his writing in Mandame Bovary distinctively modern rather than the simple continuation of an earlier self-conscious literary manner?It is because that Flaubert ascribes to writers in the exercise of their craft.

Madame Bovary depicts a process of the gradual degeneration of a bourgeois woman who grew up in a church and was not satisfied with her a mediocre life. In order to pursue a romantic hero and elegant life, the actress, Emma, stoop and has adulterous relationship with Leon and Rodolphe. As her family cannot enable her to enjoy a luxurious life, she has to borrow much money to spend with her lovers. Ultimately ,because of inability to repay debt, she ruined her own reputation then commit suicide and left a little daughter and her husband alone ver,after Emma's death the town is as usual just as nothing special lphe idles away time by hunting in the forest all day long and Leon also has an easy time in the city. What a grieved, poor woman!

By describing a married woman's life experience which is full of passion and fervor, Flaubert used a succinct,exquisitive wirting style profoundly reappear the French social life in the middle 19th and truly reveal the dark of the whole country at that time. Flaubert, the author was sickened with the French mdiddle class he was born believed them to be lazy, unconcerned, and selffish. Madame Bovary is about such a self-centered, envious and dramatic middle class French woman. The book was originally in French, but wa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Madame Emma Bovary is a tragic rans after romantic love and a prodigal life , However, she does not realize that her living conditions cannot guarantee her what she love is built on the base of substance, it is doomed to be a tragedy. No matter how degenerate it is, there to be only one result---tragedy. So, who forces Emma to go to the dead end? It is the people's indifference and cold made her disapppinted? Or she gives up herself to real life? Perhaps, it is that society compel her to poison herself. From Emma's life, we can easily find that every one has a personal attitude towards dreams' chasing. And for us, we seldom imaging and daydreaming. However,Madame Emma Bovary sinked into using her own version of the image and, therefore, her still adolescent habits of imagination have brought her into radical company. Madame bovary's extremely action is absolutely reflection of her unsatisfied with herself. These so-called dreams are definitely illusory and unreal.

After finishing reading this book, for a long time, I just immerse myself in the book and cannot come back to the real world. It shocks me that Flaubert is so intelligent and wise that the world he describes in the book Madame Bovary can also reflects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today’s life. They have such a surprising, unbelievable things in common! A majority of people in nowadays, just like Emma,dreaming of finding a prince or a princess and enjoying a happy life without being bothered by daily chores and having to work for life. However, how could these daydreams can come to be a reality in a high-paced and competed society? Apparently, the answer is cannot! Thus, we should learn to figure out the current situaton and have our eyes opened by the social reality. As an old sayings"As we sow,so we will reap. " we have to strive for our dreams with our own hands and sweat. In brief, a good book cannot only has an interesting story but also can educates the readers and still exists with hundreds of years go by.

英語讀書心得11

最近翻閲了xxx翻譯的《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一書,閲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一些國小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國小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五部分。旨在促進中國小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它從教授的對象,教學方法與語言技能,資源世界,教師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歸納,同時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案例。這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書,對於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來説,是我們最推崇和喜愛的,也是一本使我們受益匪淺的好書。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的第三部分資源世界,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對歌曲、韻律詩、遊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而我對其中的歌曲、韻律詩這一方面最感興趣。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許多的嘗試。

學生們喜歡歌曲和韻律詩,強烈的節奏感,押韻的字詞,琅琅上口。也是平時教學中最常見、運用最廣、操作最簡單的一種課堂輔助形式。

如在上課起始階段,為了調節情緒,營造氛圍,我會穿插地給孩子們播放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兒歌,他們會更加興奮。

在英語教學中,有時感到記憶單詞很難或句型難以掌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進行創造,自編兒歌,利用兒歌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效果。

當然歌曲和韻律詩運用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它還可以進行課外拓展的運用。我不僅在課上讓學生使用歌曲和韻律詩,還鼓勵學生在課後多編、多説、多演,體驗英語學習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聽到學生念着課上的歌曲和韻律詩歡快奔出課堂,看到孩子們在課間用自編的歌曲和韻律詩開心地做遊戲。這就是歌曲和韻律詩具有濃郁的趣味性和極強的魅力,恰當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突破教學難點,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英語讀書心得12

通過《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和培訓,我對新教材的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認識到了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並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把握課改方向,反覆學習英語新課標理念,深刻領會新課標的要求。

我要準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目標和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不斷提升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我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我會尊重每個學生,鼓勵其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其自尊心;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語言實踐的機會。

三、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依據新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儘量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併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

四、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教師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讓他們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學習,訓練學生聽、説、讀、寫的各種技能,引導學生結合語

境,採用推測、查閲或詢問等方法進行學習;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發現、歸納和實踐等方法,學習語言知識,感悟語言功能。

五、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課外活動有助於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例如可以利用第二課堂的時間開展英語對話朗誦、唱歌、講故事、演講、表演等英語課外活動,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創新意識。

通過培訓學習,我對《國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的瞭解。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認真地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讓自己的教學不斷地完善和提高!

英語讀書心得13

現任英語教師絕大多數成長於傳統教學之中。在學生時代,他們接觸到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呈現的是以事實為基礎的教學主題和像菜譜一樣穩定不變的訓練實踐,從而在個人的經驗中形成了許多固定化了的教學心理模型。這些固定化了的教學心理模型形成了定勢,強有力地影響了他們自己走向講台後的教學行為。

那麼,教師應如何優化課堂提問,提高課堂效率呢?讀了《優化課堂提問》以後,

一、我對課堂提問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1.提問應遵循鼓勵性原則。教師在提問時應引起學生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地思考,變被動回答問題為主動積極,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師要使每一個問題都要讓學生覺得有話可説,要鼓勵學生大膽説出自己想法。

2.提問應遵循的適當性原則。教師的提問不要超出課堂所學的範圍和學生的智能水平,選擇合適的問題。設置問題時,教師還要注意提問的時機。不同的目的的提問在教學中的安排有所不同。把握提問的時機,要結合課堂教學的進展及變化組織發問。一般情況下,要關注兩方面:一是學生在新舊知識發生激烈衝突、受原先經驗影響無法實現知識遷移、注意力渙散的時候,即為發問的時機;二是發問時機應和教學需要相吻合。如教學達到教材的關鍵處、疑難處、矛盾處、拓展處、轉折處時,即為發問的時機。而把握住提問的時機,有利於提高課堂效率。

3.提問應遵循的靈活性原則。老師的靈活提問對孩子很重要,可以活躍思維,提高學習能力。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應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解放學生的思想。只有靈活提問,做到因材施“問”,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使他們愉快的接受知識,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

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應注意三點:一要緊扣教學大綱,結合具體課文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巧妙設計問題;二要解放學生的思想,營造出師生平等的民主氣氛,尊重和關愛每個學生,讓他們自由展示個性;三要有適中思維含量,一般直接在課本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要少些,讓學生經過思維加工後找到答案的問題多些。

提問是豐富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鍛鍊學生聽説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講解中適當地插入一些提問,可以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鍛鍊學生思維與聽説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正確把握提問時機,巧妙設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是體現教師教學的重要方面。

二、精心設計提問的難易程度

課堂教學是當前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要求教師對每位學生的聽説讀寫都要進行全面的培養。針對班級大,學生程度不齊的實際,英語教師可以精心設計提問的難度,使優、中、差學生都可以獲取所需信息,起到“優生能吃飽,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啟發出每位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問,從易到難。

三、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

教師要活躍課堂氣氛,駕馭學生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提問方法,提問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單個回答——由個別學生單獨回答某個問題。

小組討論——由小組成員集體討論,最後由小組代表回答,其他成員補充。

全班討論——全班同學共同討論同一問題,各抒己見,最終得出統一答案。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特別是要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在學習過程中發展語言運用的能力。為此,在課堂上老師經常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遊戲、歌曲、話題類表演等等。好的提問方式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注意力。

比起其它學科,英語課堂上提問概率要高一些。為了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説,我們經常會採用逐個按着順序地提問,為了便於節省時間,經常會聽見老師説“next,next……”一個接一個,速度很快。這樣幾個問題下來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了。長此以往,學生習慣了這種提問方式,下次他就算準了他要回答第幾個問題,而其他的問題,特別是前面幾位回答的他都不關心了,專注於一個問題,對於沒輪到的其他組上學生,就更可以“事不關已,高高掛起”,坐在旁邊看“好戲”。我們往往會看到這種情況:有時老師突然提問其他組上的一位同學,這位學生會急忙翻書找答案,神情緊張,毫無頭緒。很顯然,他肯定沒有認真聽講,沒有準備好回答問題。但反過來想,有哪個人不想偷偷懶呢?學生就更不用説了,畢竟是孩子。

如果我們換種提問方式情況就好多了。一個問題可以提問幾個同學,不必按順序輪流。關鍵是老師不要在第一位學生回答完以後就公佈答案,也不要問“Ishe/sheright?”等類似的問題。重複問幾位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揣摩是否正確。(他們會很關心別人的答案是否和自己的一樣,會注意聽講)等到問完後,再公佈答案。反之在第一位學生回答完後就告訴學生是否對錯,那後面的提問就成機械化的重複了,沒多大意思。當然也不要過分地挑剔學生的錯誤答案,大膽放手讓學生自由發揮。無規律地提問還會讓學生“精神抖擻,不敢鬆懈”。另外,學生被提問的機會不應只有一次,因為有些學生認為反正老師已經提問過我了,下次不會再輪到我了,就不注意聽講了。對於不自覺的學生就應該多提問幾次,時刻提醒他們集中注意力。

其實提問方式有很多種,關鍵是老師得運用恰當,靈活運用,不要讓它成為一成不變的提問方式,那它就是好的提問方式。互動式教學是在教學活動中使教、學雙方都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以創造和諧的互動氛圍,使教師在“教”中探學、求學,學生在“學”中挖潛增智,從而達到相互促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的語言教學,應該在教師中形成這種共識。英語課堂提問是啟發式和互動式教學的手段之一。這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問題設計得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課堂提問是互動式教學基本組成部分和主要教學手段

目前對新教材“以人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教師的教育觀、教學方法及所有的教育理念必須有所創新和轉變,現代教學應轉移到以學生和學生活動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上來。從英語本身特徵來看,教學中的課堂提問,可以密切師生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從被動服從向主動參與轉化。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有利於師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形成師生平等、協作的課堂氣氛。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四、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

(一)遵循英語課堂提問的原則。

(二)重視英語課堂提問的注意事項。

課堂提問並不是簡單的提問活動,優秀的課堂設計者和引導者往往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課堂提問對象要普遍。在活動中不能只選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來提問,而冷落了後進生,使這些學生在課堂上無事可做,容易走神;也不能將提問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對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突然發問,並加以嚴厲的批評,使得這些學生因回答不出問題而感到難堪。對不同性質、不同程度的問題要適當地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應該讓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成就感,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

2.課堂提問要有備而來。提出問題往往比回答問題更重要,教師“想”好、“問”好,是學生“答”好的重要前提。為保證課堂提問的有效進行,教師要精心選擇和設計恰當數量的問題。教師可將所提問題分門別類,明確哪些問題是陳述式的,哪些問題是探究式的,哪些問題由學生個別回答,哪些問題安排集體回答,等等。課堂提問設計還要設有梯度,層層遞進,逐級攀登,以完成教學任務。對於教學中的一些難點問題,我們儘量設計一些鋪墊性的問題,想方設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由近及遠,逐步解決大問題。

3.課堂提問的點評。評語是提問伴生物,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給予積極的反饋。評語應從學生髮展、進步的方面出發,或知識技能性地矯正,或情感性地予以鼓勵。當然也不能一味地表揚。

英語讀書心得14

看這本書過程有點吃力,但是閲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一些國小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國小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書。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對歌曲、韻律詩、遊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而我對其中的歌曲、韻律詩這一方面最感興趣。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許多的嘗試。

歌曲和韻律詩是鞏固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學唱歌曲和韻律詩能突破難點,化難為易,加深學生印象,鞏固和記憶所學的知識。它簡單生動,韻律優美、連貫流暢,一旦記熟,便能脱口而出,這種效果具有持久性,正如我們小時侯所唱過的兒歌一樣,我們在成年後仍對這些歌曲記憶猶新。在教學中,如果恰當運用兒歌的可唱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特點,就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兒歌中學習,在兒歌中休息,在兒歌中快樂成長。當然在編歌曲和韻律詩時也應注意一些問題,在《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這本書也一些,也向我們能夠闡明瞭什麼時間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歌曲和韻律詩,以及改編歌曲和韻律詩時的許多説明和建議。

其實,我們在進行設計所有教學環節時, 出發點必須是為英語課堂服務的。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地學習外語。在閲讀本書時,它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外語是一門工具型的課程,學生掌握外語的目的是為了使用外語進行交際。由於學校的外語課程是在教師指導下實施的,除了進行語言訓練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外語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學好外語的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與學生一起探討有效的學習策略。

更重要的是,外語課也與其他課程一樣,應該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在培養創新精神、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的同時,結合外語的特點,使學生認識中外文化的差異,逐步增強世界和形成健全的品格。它也使我認識到外語基本知識的傳授與交際能力的培養相當重要。外語課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及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需要反覆練習與實踐,而且學習外語必須在一定的語言情景中動腦、動嘴、動耳、動手,並通過各種感官的協調行動才能奏效。同時,由於外語是交際工具,外語課更需要加強合作學習與交流。

總之,通過學習《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讓我領悟到“集百家之長”的真諦。或許是自己平時看得書太少了,所以提醒自己得多讀書了。看完書,再寫點反思,對我自己來説,倒真得挺適用。給自己制定一個計劃,努力地不斷地提高自己,將把本書中的理論與方法運用於教學實踐中。

英語讀書心得15

“語音”作為語言的本質和基礎,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音”既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工具。“語音教學”包括基礎語音知識的傳授和基本語音能力的培養。基礎語音知識包括音標和字母,以及詞彙和句子的重音、連讀、語調、節奏等;基本語音能力能力包括聽音、模仿、拼讀、朗讀等能力。語音教學的概念顛覆我原先對於“語音”狹義的定義,讓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對課堂教學也有了新的想法。下面是我閲讀《英語語音教學》時感觸最深的幾點。

一、遊戲包裝單詞操練效果佳。

英語單詞的操練如果僅僅限於跟讀,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學生的個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書就例舉了多種例子。比如辨音練習還是辨音練習,但名稱卻換成“火眼金睛限時挑戰”。音素朗讀還是音素朗讀,本來是檢測個別發音,現在拿個小布袋,再換個名字叫“運炸藥包”,相信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可以被挑逗起來了,對音的鞏固效果也會更加理想。最多包裝的是讀的訓練方式。而繞口令和歌謠則是最好的方式,教師除應該鼓勵學生讀好教材中得內容,更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編。

二、不墨守成規,勇於創新。

國小生好動,好勝又好奇,如果一味地靜坐靜聽靜模仿,40分鐘的學習就會成為一種負荷。因此適當的時候解放解放學生的手腳,讓學生“遊離”一下教室還是能幫助學習的。平時的課堂中,我們也偏向於讓學生多做“TPR”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尤其是後進生,我們常常能看見他們在活動中自信滿滿,而不是像平時的畏畏縮縮。

三、勤合作,分層教學共提高。

在對語音語調的滲透教學中,由於領悟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掌握肯定也會有差異。所以教師還應該進行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最大發展。如“teacher”的發音教學流程/ 'ti:t/→t/t/, ea/i:/, /t/ /i:/ -/ti:/→ch/t/, er//, /t/ // /t/→/'ti:/ /t/(分音節慢讀)→/'ti:t/。對於成績優秀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拼讀的方法,而後進生則可以讓他們在多次跟讀模仿的基礎上,讓他們自己試着去拼讀,讓他們也能體會成功的快樂。除了在辨音時的合作,另外表演、調查等任務型活動更應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除了對語言知識的分層教學,同時這類任務多以口頭語言的形式進行反饋的,因此在語音語調上更能使小組之間進行協調,互相糾音。

以下是幾種在國小階段可以採取的主要方法:

1.生動有趣,擬人化的規則滲透。

2.字母、語音學習一體的語音教學。在英語字母教學的同時,將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同時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英語字母名稱音的同時感受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

3.字母、語音、詞彙、交際學習一體的語音教學。在學生學習字母、拼寫單詞的同時,啟發學生髮現、總結、歸納出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讓學生在學習字母讀音,學習基本詞彙的同時感悟並逐漸掌握語音的拼讀規則。從而為見詞能讀,聽音能寫打下堅實的基礎。

4.歌謠,歌謠配合學習的語音教學。我們在教學時讓學生在朗讀、演唱中感悟語音規則,在樂學中快速記憶發音規律。

5.語音教學與語言交際有機結合的教學。在語音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以運用為中心的大語音觀,從一開始就要教學生按照真實的交際形式讀英語,注重在真實的交際中進行語音語調的訓練。

6.把語音學習的鞏固和強化延伸到課外。

7.在讀故事中進行語音教學。

總之,語音是國小英語教學的出發點,在聽説能力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語音的重要性愈發不容忽視,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根據國小生的心理及年齡特徵,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正確的語音,自然而然地應用它,達到潤物無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