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古隆中作文(精選21篇)

作文3.01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隆中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古隆中作文(精選21篇)

古隆中作文 篇1

寒假二月份,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去襄陽古隆中游玩。

經過三個小時,我們乘車到了襄陽古隆中風景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隆中大門,大門又高又寬,大門裏面有一塊巨石,上面刻着“隆中”兩個紅色大字,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三顧堂,這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地。當然如今的茅廬不再是以前的草屋了。三顧堂內陳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牀和碗,據説是諸葛亮曾經用過的東西。想當年,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先後三次來到古隆中,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來看見孔明先生在睡覺,便沒有打擾他,而是在茅屋外等候了兩個時辰,知道諸葛亮醒來,諸葛亮和劉備相互施禮後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便答應出山相助。

雖然古隆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可我就是對三顧堂情有獨鍾。

最後我們沿着陡峭的階梯,一步一步地向上走去,經過一個小時,汗流浹背的我們終於來到了隆中山上的最高峯上的騰龍閣。

站在騰龍閣上向下望去,一座座山連綿起伏,山上的'樹木鬱鬱葱葱。山峯在腳下,十分壯觀美麗,讓我想起了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下山了,我聽到同行的人説,下山很快,一會就下去了,不用着急,其他人很高興。剛下了一小半,就聽到有人説:“唉,原來上山和下山都這麼難,累死我了!”這讓我想到了楊萬里的《過鬆源晨炊漆公店》的一首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是啊,上山和下山一樣很難啊。

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終於下了山,這次遊玩使我明白了:只有你堅持不懈爬上山頂,才能領略到山頂的美麗景色;而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完全體會不到站在山頂的那一刻的驕傲和自豪!

古隆中作文 篇2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大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古隆中這樣描述。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媽媽帶我來到古隆中,只見羣山環繞,松柏參天,真是太美了。首先映入眼前的是雄偉壯觀的古隆中大門,這大門很獨特,由三個門組成,正中間是個大門,大門上印着三個紅豔豔的大字———古隆中;兩旁各有一個小門,門頭上分別寫着"寧靜致遠","澹泊明志";三個門中間有兩個柱子,上面寫着一幅對聯,上聯是"三顧頻頻天下計",下聯是"兩朝開濟老臣心"。望着這座大門,我不禁感歎道,原來門也有豐富的'歷史知識呀!

我們走進大門,穿過綠蔭小道,來到了"三顧堂",這可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因為這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地方。只見大門口有一隻烏龜託碑的石像,它的樣子憨態可掬,彷彿在説:"快請進,快請進。"我大步走進三顧堂,"歡迎"我的是諸葛亮的玉石像,我似乎看到了諸葛亮搖頭他的羽毛扇,正和劉務商量國家大事。我興趣盎然地把三顧堂遊了一遍,看的我眼花繚亂,浮想聯翩,好像三顧茅廬的片段就浮現在我眼前。

離開三顧堂,我們來到了古香古色的隆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六角井,別看它其貌不揚,它可是諸葛亮住在這裏的生活用井。我興致勃勃地走上去仔細觀察,發現井壁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有鬱鬱葱葱的大樹,有奔流不息的江河。我彷彿看見了諸葛亮正在這裏打水呢!

我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才游完古隆中,在回家的路上,這些景色還若隱若現的浮現在我眼前。古隆中啊古隆中!你讓我開闊了眼界,還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歷史知識!

古隆中作文 篇3

去年10月18日的大清早,我急衝衝地向學校跑去,到了學校,老師就帶領我們去了古隆中風景區。

大約過了半個小時,我們就來到了古隆中。我們興奮地衝向大門,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高大古樸的石牌坊。石牌坊上雕刻着精美的圖案,我們異口同聲地叫道:“哇,雙龍戲珠!”牌坊正中橫幅上寫着“古隆中”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邊門柱正面上雕刻着“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中間的字碑上雕刻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此聯出自諸葛亮《誡子書》,意為恬靜寡慾,志向才能明確;安寧清淨,目標方可遠大,苦學積才,明志致遠。

踏着石頭鋪就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荷花池。荷葉隨風擺動,雖然荷花已開敗了,但還有幾朵粉紅色的睡蓮躺在水面上,有幾隻蜻蜓在上面飛來飛去。水中有許多金魚在嬉戲:有的在吹泡泡;有的在打小浪花;有的在追逐,像一羣淘氣的孩子!荷花池中央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它的頂上有一副顏色鮮豔的畫,四周紅色的石板上也雕刻着精美的圖案,美麗極了。不時的有遊人來到這裏休息,並拍照留下這美好的回憶。

從遠處傳來“嘩啦嘩啦”的'流水聲,我們循聲而至,來到了位於古隆中山腳下的老龍洞。老龍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泉水古洞,洞口卧着一條只見首不見尾的栩栩如生的石龍。老師告訴我們這裏有一個傳説,那條石龍原本是一條活龍,它小時候口渴了,看見了這洞裏有水就鑽進去喝。不妙的是它出來時尾巴卻被卡住了,怎麼拽也拽不出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就慢慢變成了老石龍,人們就把這個洞叫“老龍洞”了。老龍洞的泉水幾千年永不枯竭,總在不停地從這條石龍的嘴裏流出。

“諸葛草廬、武侯祠、古柏亭、抱膝亭、三顧堂、小虹古橋、六角井、騰龍閣……”古隆中有太多讓你流連忘返的景點了,如果你也像我一樣喜歡就來看一看吧!

古隆中作文 篇4

前幾天,我和爸爸媽媽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古隆中,尋找英雄的足跡,那裏有他們留下的赫赫戰功。

我們先來到了隆中書院,隆中書院的牆上畫着劉關張三人去請鼎鼎大名的諸葛亮的壁畫!一幅畫中,劉關張三人在門外叩門求見,孔明的童兒開門告訴他們現在還不能會客;一幅畫中,劉備劉玄德和諸葛亮諸葛孔明正在暢談天下。

又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關羽和張飛的銅像站在庭院裏,他們倆就像兩座鎮山鐵塔一般,屹立在庭院中。關羽的胸前飄着五柳長髯,他的徵袍被風吹起,好像在烈烈作響。那張飛虎目圓睜,好威武啊!我們進到茅廬中,發現劉備和諸葛亮正在暢談天下,小童也在旁邊聽着呢!

然後,我們來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如果你站在電子屏幕前面,屏幕就會刷臉,你長得像三國中的哪個英雄,在屏幕上就會顯示出來。我站在屏幕前,屏幕上顯示我是蔡文姬。我沒怎麼樣,但媽媽卻特別高興!媽媽説:“呀!這是大才女呢!”。爸爸也刷了一下,他被刷成了董“卓”。媽媽大叫了一聲:“你怎麼變成董卓了!”我們湊近一看,不是董卓,是董允!幸虧爸爸不像大壞蛋董卓啊!爸爸又把傘當成槍,很勇猛地舞來舞去,我都感覺他都要戳中我了。屏幕照着他刷了一下,哇!這個屏幕好貼心呀!爸爸居然成為了天下第一武將—呂布!不過,這次他變成了董卓的義子!媽媽也刷了一下,她被刷成了大喬,樂得她都要瘋了!

我們走着走着,在一片竹海之中,一個古老的草屋闖入視線。咦?這裏又會有什麼東西呢?原來是被稱為“阿醜”的黃月英正在織布呢!另一邊房間裏放着聰明至極的孔明,他面前的'竹簡、絹書堆得跟小山一樣高,看來他還想變得再聰明一些。那時候,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諸葛孔明。當時,黃承彥説自己的女兒長得有點醜。其實,黃月英長得一點也不醜,他只是一種謙讓的説法,看看諸葛孔明是否是重貌輕才之人。

時間精靈把時間都帶走了,我們戀戀不捨地望着古隆中,我彷彿看到了諸葛亮正輕搖羽扇跟我們告別。

古隆中作文 篇5

春暖花開的時節,我和同學們一起到襄樊古隆中春遊。汽車載着我們穿越車水馬龍的市區,穿越盛開着金黃色油菜花的郊區,終於到了古隆中風景區廣場。同學們興奮地叫起來,嘰嘰喳喳地説:“到了到了!”汽車繼續向隆中深處前行。

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綠樹成陰的樹木,散發出一股迷人的松木香,使人神輕氣爽。我貪婪地深吸了一口充滿燦爛陽光的綠色空氣,感受一下孔明隱居在“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環境中的悠然心情。

一進古隆中風景區的大門,就看到“古隆中”石牌坊,這是隆中的標誌,清朝光緒十九年所建,上面雕樑畫棟、線雕、浮雕、縷空熔一爐,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簡直是栩栩如生。隨後,老師有帶我們去老龍洞,途中,我們經過了蓮花池,裏面的蛙“呱呱”叫個不停,好象在説隆中歡迎你們。蓮花池邊,一大片火紅的鬱金香張開了笑臉,爭氣鬥豔。到了老龍洞,老龍洞裏,一條石龍卧在水中,被人稱讚為“卧龍”的'諸葛亮是不是喝了老龍洞的水變得那麼聰明呢?

我們看到了古隆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小虹橋。傳説劉備三顧茅廬時,第一次去找孔明先生,劉備看見小虹橋上有一個人騎着毛驢,以為是孔明先生,便上前施禮,誰知此人滿臉笑容,一聲不吭,騎着毛驢揚長而去,把滿臉愕然的劉備扔在了小虹橋上。後來,才得知此人是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

我們又來到了三顧堂,這是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之地。當然如今的茅廬不再是以前的草屋了!一進柵欄門,院內停放着一輛古代馬車,左邊是一個古代打稻穀的機器。三顧堂內陳放着古代的桌子,椅子,牀和碗,據説是諸葛亮曾經用過的東西。想當年,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先後三次來到古隆中,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來看見孔明先生在睡覺,便沒有打擾他,而是在茅屋外等候了兩個時辰,知道諸葛亮醒來,諸葛亮和劉備相互施禮後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便答應出山相助。

雖然古隆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可我就是對三顧堂情有獨鍾。

古隆中作文 篇6

春天,我和同學去襄樊古龍中春遊。車子帶着我們穿過繁華的市區,穿過開着金色油菜花的郊區,最後到達古龍中景區廣場。學生們興奮地大喊:“我們到了!”車子繼續往隆中深處駛去。

你看到的是道路兩旁成蔭的樹木,散發出迷人的松香,讓人神清氣爽。我貪婪地吸了一口充滿明媚陽光的`綠色空氣,感受到了孔明在“我們看着環繞你們村莊的綠樹和外圍羣山的淡藍色”的環境中隱居的悠閒心情。

一進古龍中景區大門,就會看到“古龍中”石牌坊,是隆中的象徵。建於清朝光緒十九年。它有雕刻的橫樑和彩繪的建築,雕刻的線條,浮雕,並融化成一個熔爐。山水人物、花鳥魚蟲幾乎栩栩如生。後來老師帶我們去了老龍洞。途中經過荷塘,青蛙呱呱叫個不停,彷彿在説隆中歡迎你。在荷塘邊,一朵火紅的大鬱金香張開了笑臉,努力爭取成功。在古老的龍洞裏,一條石龍躺在水裏。被譽為“卧龍”的諸葛亮喝了老龍洞的水後變得這麼聰明瞭嗎?

我們看到了古龍中十大景點之一的小紅橋。傳説劉備第一次去見孔明先生是在他參觀小屋的時候。劉備在小紅橋上看到一個騎驢的人,以為是孔明先生,就上前向他行禮。然而那人卻面帶微笑,一聲不吭地走了,騎着驢,一臉愕然地摔在小紅橋上。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人就是諸葛亮的岳父——黃。

我們又來到了三谷堂。這裏是大聖劉備下士打理山寨的地方。當然現在的草堂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我一進大門,院子裏就停着一輛古馬車,左邊是一台古米機。三姑堂裏有古桌椅牀碗,據説是諸葛亮用過的。當時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三次來到古龍中。前兩次沒見諸葛亮,第三次來看他睡覺也沒打擾孔明先生。而是在小屋外等了兩個小時,知道諸葛亮醒了,諸葛亮和劉備互贈禮物後對劉備的誠意印象深刻,答應幫他一把。

古龍中其他風景雖然美,但我就是對三谷堂情有獨鍾。

古隆中作文 篇7

蔚藍的天空飄着朵朵白雲,太陽温暖地照在大地上,樹木已經顯現出濃濃的綠意,花兒含苞欲放脹紅了臉,小草從雨後鬆軟的泥土裏鑽出了小腦袋……在這春光明媚、山花爛漫的時節,自然是外出春遊、踏青賞景的最好時機。

位於襄樊市西南十三公里的古隆中風景區,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看點之一。古隆中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諸葛亮早年隱居的地方。作為一名襄樊人,小時候雖到古隆中游覽過幾次,但對於古隆中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卻少有印象。聽説學校要組織春遊古隆中,我和同學們一樣,激動不已。

盼望着,盼望着,春遊的日子終於到來了。

連綿的春雨如期地停了下來,風和日麗,天公作美,同學們格外高興。一大早便帶着早已準備好的物品來到學校。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去古隆中的交通車。交通車快速行駛在寬暢的馬路上,兩旁的高樓大廈漸漸地稀少了,同學們像放飛的小鳥,唱啊、笑啊、鬧啊,好不熱鬧。很快就到了古隆中風景區。

一下車,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鐫刻在高高的.石門上的“古隆中”三個大字。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參觀三顧堂。歷史上著名的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站在三顧堂前,聽着講解,我似乎看見求賢如渴的劉備正在與諸葛亮商議着建國立業大計,文韜武略的諸葛亮被劉備三次恭請的真誠所打動,正講述着自己的興漢藍圖“隆中對” ……

離開三顧堂,隨後我們又遊覽了茅廬、六角井、老龍洞等景點。

聽老師講,隆中從明代起就形成了“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武侯祠、半月溪、老龍洞、樑父巖、抱膝石”隆中十景。由於時間關係,我們未能一一遊覽,甚是遺憾。

古隆中“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古木參天,曲徑通幽,自然風光怡人;再加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諸葛亮隱居躬耕歷史,被人們寓於“卧龍寶地”的美稱。

古隆中,讓我們流連忘返!我期待着再遊古隆中!

古隆中作文 篇8

這次五一,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奶奶去了襄樊的古隆中。

聽媽媽説,這古隆中非常有名,每天都有許多中外遊客前去觀賞。古隆中位於山區,因此樓梯非常陡峭,而且據説劉備,張飛,關羽還拜見了諸葛亮,希望諸葛亮效力於蜀國的故事呢!”聽完這段話,真令我悲喜交加,喜的是可以看見諸葛亮的住處,悲的是樓梯陡峭,萬一摔下來怎麼辦?

經過一路奔波,我們終於來到了“山”的腳下,抬頭望去,真是直入雲霄啊!我們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摔了下去。儘管周圍景色秀麗,可是我們卻沒心思欣賞,一心只顧着上山。

走到半山腰,我們累得快不行了,氣喘吁吁的,可是,為了看到諸葛亮的住處及石像,我們也就顧不上休息了,急忙前行。

終於到達山頂,我們累得“癱倒”在地上。

休息片刻後,我們跟隨着導遊前去觀賞諸葛亮的住處。這時,導遊向我們介紹道:

現在的`古隆中是一個以諸葛亮故居為主體的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09平方公里,包括古隆中、水鏡莊、承恩寺、七裏山、鶴子川等五大景區。古隆中形成文物風景旅遊區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其地“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澈;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山聳翠,山亙綿,旗山旋峙。明代已經形成了“隆中十景”:草廬亭、躬耕田、三顧堂、小虹橋、六角井、半月溪、老龍洞、樑父巖、抱膝石。1949年以後,又先後修建或新建了隆中書院、諸葛草廬……近年又新建了千古名相--諸葛亮。1994年經國務院審定列為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1996年經國務院審定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聽完這番仔細的講解後,我還摸了摸諸葛亮的石像,希望自己能變得聰明些。

臨走前,真然人有些依依不捨。這是心裏不禁一番感慨:啊!美麗的古隆中啊!你的歷史價值,怎麼會令世人所忘記呢?

古隆中作文 篇9

請問大家知道諸葛亮的故居在哪裏嗎?對,就是在湖北省襄陽市。也就是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樓的地方。諸葛亮可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回老家過年時,特地去參觀了他的故居。

來到諸葛亮隱居住的深山——古隆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石門,石門的兩邊刻着杜甫的名句“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計老臣心。”只聽説杜甫的偶像是李白,原來他還是“諸葛鐵粉”,真是一個“追星族”,有這麼多偶像啊!不過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對三國時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石門中間還刻了五個紅色大字——三代下一人。我不懂這一句的意思,出於強烈的好奇心,便跑去向導遊哥哥請教。“這裏面的三代指的是周朝、秦朝、漢朝這三個朝代,下一人就是指第一人,整個句子的`意思就是在這三個朝代中最聰明的一個人。”導遊哥哥做了詳細地解釋。從後人的讚歎中,我發現諸葛亮確實太聰明瞭,因為在這三個朝代,能人特別多,像姜子牙、霍去病、韓信、商鞅等等,諸葛亮居然位居第一,也就是比他們還厲害,我的天,他們可都是神一樣的智者啊!怪不得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未來,後知後漢,既懂政治,又是軍事奇才。

離石門不遠,有一片不大的田,這可比我小姑家的菜園大多了,我走在田間的田埂上,眼前彷佛浮現出諸葛亮當年種植的畫面,細細聽着導遊哥哥的講解:“這片田就是當年諸葛亮讓兄弟不要荒廢的田,因為他想在助劉備成大業後,回來隱居時繼續耕種。可惜他星落五丈原,沒能回來。”聽了這塊田的來歷,這塊田變得神聖起來,當然,我也為它的主人感到惋惜。

穿過了諸葛亮當年耕種的田野,我的心情越來越激動,馬上就可以見到傳説中的茅廬了。我一邊爬山,一邊想象諸葛茅廬的樣子。

古隆中作文 篇10

上週日,我和媽媽和豆豆的弟弟一起去了古龍中。古隆中以諸葛亮聞名。

走進古龍中學的大門,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樓,旁邊是碧綠如玉的池水。微風吹過,微波一圈圈盪漾。然後就是荷塘。荷葉上滿是荷塘。初秋的'涼意裏,只有一朵蓮花佇立。它似乎驕傲地説:“快來看,我還開着。”蓮花旁有兩朵綠葉環繞的睡蓮。睡蓮是那麼的純白,像剛睡醒的古典美人,散發出陣陣清香,讓遊客沉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看完荷塘,我們來到耕地。聽説諸葛亮曾經在這裏耕田。現在裏面有各種各樣的花,一束紅色和黃菊花。有些花我説不上來,沒見過,空氣中有陣陣清香。最美的是五顏六色的蝴蝶。他們在花叢中跳舞,尤其是那些黑蝴蝶。它們有的翅膀上有綠色的斑點,有的有黃色的斑點,有的有紫色的斑點,真的很美。然後,我們參觀了諸葛曹璐和三谷堂。最後,我們氣喘吁吁地爬上龍騰館,站在上面,欣賞古龍美麗的全景。山下小路如白絲帶飄動,遠處山峯若隱若現在細細的藍霧中。

我們陶醉在古龍初秋的美景中,流連忘返。

古隆中作文 篇11

10月3日,我們參觀了劉備的紀念地。

紀念地在襄陽古龍中學,經過一所非常大的大學。在來這所大學的.路上,我還帶了一些著名的雕像,和諸葛亮的雕像握手。

當我到達入口處時,有很多人。我和同伴玩劈柴:一塊木頭,雙手緊握,對方用手劈。這是一個成功,但如果沒有完全打破,這就是一個失敗。我們到處玩,真的很開心!

買了票後,我們扔掉木頭,興沖沖地跑了進來。父母看着我們,開心地走了進來。

走了很長一段路後,我們上山了。走了很久,有一所大房子——這是諸葛亮的家。門廳有三個座位,中間的一個只能由主要客人坐,兩邊都有客人陪同。據説劉備坐在中間,關羽張飛坐在兩邊,屋前有一輛雙輪車。當時和黃結婚,黃提出一個要求:不坐船,不坐車,不騎馬。諸葛亮自己造了這輛車,娶了黃和牛拉。

再上山,我們踏上一條陡峭的路,孩子很靈活,大人不能一下子爬上去!

爬,爬,爬!終於爬到了頂峯。但是令我們失望的是,我本來想繼續爬十層樓的塔,但是一樓吵!像餐廳一樣亂七八糟。

下山的時候發現它一下子就下來了,然後才發現自己選錯了上山的路。

回到酒店,我們今天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古隆中作文 篇12

今天,我們一行五人來到了住在襄樊的大姨家,打算好好休息一下,第二天早晨趕往AAAA級景區古隆中,那裏是諸葛亮的隱居之地,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急急忙忙的吃完飯,向着古隆中出發了。

古隆中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隱居的地方。三國故事“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膾炙人口的“隆中對”的出典就在這裏。

古隆中位於襄陽城以西15公里處,所以我們開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五分鐘後,我們到達了目的地,下了車,我們買完票,就順着水泥路走了上去。沒走多遠,我就感覺到了這裏的環境優美:嗅一嗅,空氣格外清新,看一看,樹林分外茂盛,天空特別美麗,聽一聽,小鳥在枝頭喳喳叫,讓我陶醉在其中,真是猶如人間仙境一般啊。

順着指示牌,我們先來到了“三顧堂”,它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絕策時的紀念堂。明朝吳綬在題三顧堂的.詩中説“賢人隱巖穴,帝子再三尋,野處終身志,雄談濟世心。路回山隱隱,樹鎖晝陰陰,千載稱魚水,高風冠古今。”三顧堂的命名體現了人們對劉備禮賢下士精神的讚揚和對諸葛亮聰明才智的崇敬。

參觀完了三顧堂,我們繼續向上走,來到了“諸葛草廬亭”它位於隆中山畔,房子整體結構呈六角形,雙層飛檐,碧柱紅瓦,此處本為諸葛亮隱居時住宅的讀書室。亭中一塊大石碑上刻着“草廬”二字是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年)所立,進了屋,在參觀中我驚奇地發現在一塊石刻的屏風後還隱藏着一座後院,於是就叫道:“快過來,這裏有後院”。爸爸和姐姐聽到以後,急忙跑過來,踏進後院的門,我們才知道原來後院是諸葛亮居住的地方,前院的房子裏是他的弟弟諸葛瑾居住的房間。然後,我們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

離開後,我們參觀了老龍洞,參觀了諸葛亮創造的八卦陣,還參觀了十八般兵器,可謂説是各有各的感受,各有各的體會。

太陽已到頭頂,這時已是中午,很遺憾,由於天氣的緣故,我們沒有參觀“騰龍閣”但是,下次我一定還來,再一次參觀這個有着許多文化氣息的地方。

古隆中作文 篇13

暑假裏,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到三國名城湖北省襄陽市古隆中景區遊玩。

早晨,我們迎着初升的太陽,乘巴士到達諸葛亮故居,首先看到的是古隆中牌樓,上書“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唐代詩聖杜甫在《蜀相》一詩中對諸葛亮一生功績的經典評價。之後順着林間小道,一路上山,依次看到武侯祠、三顧堂和諸葛草廬,我和媽媽還一起登上了最高的騰龍閣。

武侯祠是後人為紀念諸葛亮建的祠堂,許多遊客在這裏焚香燒紙,供奉孔明先生。三顧堂是後人為紀念劉備三顧茅廬在原址上新建的.,門外有三匹銅馬,院中站着兩人,一人手捋鬍鬚,是美髯公關羽關雲長,一人手持丈八蛇矛,怒目圓睜,便是張飛張翼德。堂中劉備諸葛亮對坐,正在談論天下大事,這正記錄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的情景。諸葛草廬是幾間非常簡陋的茅草屋,也是青年時期諸葛亮在隆中耕讀學習的地方。騰龍閣建在卧龍崗的最高處,從頂層可以俯瞰古隆中全景。

爸爸告訴我,古隆中是諸葛亮青年時期居住的遺址。諸葛亮在這裏生活了十年,結交了水鏡先生、龐統、徐庶等良師益友,後因感激劉備三顧之恩,被其誠心所動,出山輔佐,幫劉備燒博望、燃新野、戰赤壁、借荊州、取西川、平巴蜀,成就三分大業。

我非常喜歡三國故事,尤其對博學多才、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十分欽佩,我也要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古隆中作文 篇14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到襄陽古隆中游玩。早就聽説襄陽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古隆中了,因為那是諸葛亮的家鄉,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就發生在那裏。果然,隆中是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們在爬山中看到了綠油油的莊稼,參天的樹木,耳邊傳來叮咚叮咚的流淌聲。爸爸還帶我摘到了許多稻穀,芝麻和綠豆。也許,當年諸葛亮也在這裏辛勤勞動過呢!

接着,我們來到三顧堂和草廬,媽媽給我講了三顧茅廬的故事。三國時期,劉備聽説諸葛亮謀略過人,想得到他的幫助,平定天下,於是不辭辛苦,三顧茅廬。諸葛亮被他的誠心感動,向劉備講述了“三分天下”的策略。當時諸葛亮才27歲,十分了不起。

一天的遊玩很快要結束了,我們在山下買了一把“諸葛神劍”。媽媽説:“多摸一摸,可以聰明點兒。”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我真想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的故事了!

古隆中作文 篇15

6月14日,我、媽媽和弟弟去古隆中游玩。古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處,因為有山隆起而得名,它是諸葛亮的躬耕之地,也是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

走近大門,就來到有名的石牌坊,上面刻着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和諸葛亮的名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跨入刻有“古隆中”的牌坊,彷彿走進了一千七百年前那兵荒馬亂、戰火橫飛中的世外桃源,幽雅而寧靜,古樸而淒涼。

過了牌坊,順着風景如畫的林邊小路走了30分鐘,就來到了三顧堂,三顧堂裏停放着劉備、關羽、張飛的雕像,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隆中對策的紀念堂。劉備與諸葛亮會面的房屋已在明朝遭到破壞,現在的三顧堂是清朝康熙年間重建的。門前有一棵一百多年的.“怕癢樹”,非常高大,很壯觀!

沿着石階走20分鐘,就來到了老龍洞,門口的石頭很像龍,所以取名老龍洞。裏面還有一條用石頭雕刻的假龍,栩栩如生。只見它高昂着頭,一片片鱗甲嵌在身上,眼睛睜得如銅鈴一般,嘴半張開,泉水從龍嘴裏涓涓流出,身體與山融為一體,好一副威武的樣子!古隆中共有十二景,各個景點都很美,説也説不盡,它正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無數海內外遊客的腳步,希望你也有機會去細細遊賞……

古隆中作文 篇16

五月一日,爸爸媽媽帶着我和姐姐去襄陽古隆中游玩。

經過三個小時,我們坐車到了襄陽古隆中風景區。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隆中大門,大門又高又寬,非常雄偉。大門裏面有一塊巨石,上面刻着隆中兩個紅色大字,在太陽照射下熠熠生輝!

我們順着彎彎曲曲的山路向前走去,我們來到了三顧堂。在三顧堂裏,我看到了這樣的情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頭戴藏青色帽子,身穿白色長袍,左手執地圖一端,他的書童執地圖另一端,展開一副長長的地圖,諸葛亮正詳細地給劉備介紹天下形勢。頭戴皇帝高帽,身穿橙黃色長袍的劉備認真地聽着諸葛亮的講解,不住地點頭,微笑。滿臉鬍鬚的黑臉張飛和長鬍子的紅臉關羽在屏風後面焦急地等着劉備。在這裏,劉備和諸葛亮商討國家大計,成就了天下三分的功績。

接着我們經過了諸葛亮居住的草廬亭,來到六角井。只見用古老的石頭精心砌成的水井,水井的每一個角,都有一個石柱子,石柱子之間用雕刻着花紋的'石板砌成,石柱上面雕成一個圓球的模樣。爸爸告訴我説,這是諸葛亮青少年時期耕讀隆中時草廬居宅院內的生活用井,到現在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

最後我們沿着陡峭的階梯,手抓着鐵鏈,一步一步艱難地向上爬去,經過一個小時,汗流夾背的我們終於來到了隆中山上的最高峯的騰龍閣。

站在騰龍閣上向下望去,一座座山連綿起伏,山上的樹木鬱鬱葱葱,蒼翠欲滴。山峯匍匐在腳下,讓我想起了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山下的路像一條極細的白色絲帶,山下城市的樓房像火柴盒一樣,汽車像螞蟻一樣景色真是美極了!讓我想起一句話無限風光在險峯啊!

下山了,我聽到同行的人説,下山很快,一會就下去了,不用着急,其他人很高興。剛下了一小半,就聽到有人説:唉,原來上山和下山都這麼難,累死我了!我便想到了楊萬里的《過鬆源晨炊漆公店》這首詩: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是啊,上山和下山一樣很難啊!

經過艱難的跋涉,我們終於下了山,這次遊玩使我明白了:只有你堅持不懈爬上山頂,才能領略到山頂的美麗景色;而那些半途而廢的人完全體會不到站在山頂的那一刻的驕傲和自豪!

古隆中,我愛你!

古隆中作文 篇17

今天的天空格外藍,陽光特別燦爛,我也很激動,因為爸爸媽媽今天要帶我去遊古隆中。

上午我們來到古隆中,剛進門就看見石牌坊上刻着“古隆中”三個字。兩邊刻着杜甫寫的兩首詩:“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還有諸葛亮的古訓:“淡泊明志”和“寧靜致遠”,上面還刻着小花紋呢!

我們順路走到了老龍洞,老龍洞裏的水清澈見底。傳説古代有一條龍王在天上玩,突然看見古隆中的風景優美,龍王就駕着筋斗雲來到了古隆中。他發現古隆中有一個洞,他想去洞裏面看一看,就好奇地鑽了進去,不小心卡在裏面出不來了,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 年,老龍王就變成石像了。有人説,諸葛亮喝了老龍王的唾液,所以變得很聰明。

再沿路走,我們就來到了三顧堂,三顧堂外面圍着柵欄,走進去就可以看到古代的馬車,我特別想去坐一 坐,可媽媽説那是古物,不能坐。馬車的左邊是古代的收稻穀的機器。走進三顧堂,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桌子和椅子,據説是諸葛亮用過的。

爬上隆中的山頂,我們到了騰龍閣。騰龍閣共有九層,第一層是供遊客吃飯的地方;第3、5、7、9層則是看風景的地方;第2、4、6、8層是介紹諸葛亮生平和生活的。站在最高層往下看,可以看到山下的人像螞蟻一樣小,一座房子像手掌那麼大,馬路上的汽車只有螞蟻那麼大,真有趣!

今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三顧堂,直到回到了家裏,我還在想,要是能再去一次就更好了!

古隆中作文 篇18

10月3日,我們到劉備三顧茅廬的紀念地去參觀。

紀念地在襄陽古隆中,一路上要穿過一所非常大的大學,在這所大學走的路上我還照了一些名人雕像,並與諸葛亮的雕像握手留影。

到了入口,人非常多,我與同伴玩起了劈木頭:一根木頭,雙手緊握,對方用手一劈,劈斷為成功,沒完全劈斷算失敗,我們玩來玩去,真開心!

買了門票,我們丟掉木頭,興奮地一起跑進去,家長們看着我們開心的樣子也高興地走進去。

進去走了一段路,我們上山了,走上一段路後,有個很大的住宅————這就是諸葛亮的家了。門廳裏有三個座位,中間一個大的只有主客人才能坐這裏,兩邊是陪伴客人的座位,據説當時劉備坐中間,關羽、張飛坐兩邊,住宅門前有輛兩輪車,是當時娶黃氏時,黃氏提出要求:一不坐船,二不乘車,三不騎馬。諸葛亮就自己造了這輛車,用牛拉娶了黃氏。

又上山了,我們踏上了很陡的`路,我們小孩很靈活,大人們一下子就爬不動了!

爬呀爬,爬呀爬!終於爬上了峯頂。但令我們失望的是:本想繼續登上十層樓高的塔,可一看一樓裏面鬧哄哄的!亂七八糟像個餐廳。

我們下山了,發現下山一下子就下來了,我們才知道上山選錯了路。

回到賓館,我們今天太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古隆中作文 篇19

上星期天,我、媽媽和豆豆弟弟一塊遊覽了古隆中。古隆中因諸葛亮而聞名天下。

走進古隆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色古香的石牌坊,牌坊的旁邊是綠玉似地池水,微風吹過,微波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隨後是荷花池,荷葉長滿了荷花池,唯獨一支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初秋的涼爽中,似乎在驕傲地説:“你們快來看,我還開着。”荷花邊還有兩朵睡蓮被綠葉簇擁着,那睡蓮開的那麼單純潔白,像剛剛睡醒的古典美女,散發着陣陣清香,使遊客陶醉在這片美景中。觀賞完荷花池,我們來到躬耕田,聽説諸葛亮曾經在這兒耕過田,現在裏面開着各種各樣的花,一串紅、黃菊花……有些説也説不出,見也沒見過的花朵,空氣中流淌着陣陣幽香。最美的要數色彩斑斕的蝴蝶了,它們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尤其是那些黑蝴蝶,有的翅膀上是綠點,有的`是黃點,有的是紫點,一閃一閃的,真漂亮。接着,我們遊覽了諸葛草廬、三顧堂……最後我們終於氣喘吁吁地攀上了騰龍閣,站在騰龍閣上,古隆中的美景盡收眼底。山下的小路像一條條飄動的白絲帶,遠處的山峯若隱若現在薄薄的青霧中。

我們陶醉在古隆中的初秋的美景中,流連忘返。

古隆中作文 篇20

“要研學了!要研學了!”這聲音一直在走廊裏迴盪,久久不能平息。同學們個個都歡呼雀躍,就這樣我們踏上了兩天一夜的研學旅行。

讓我至今都無法忘懷的是遊唐城和古隆中。第一天的下午,我們來到古隆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古隆中的大門,是那樣的雄偉壯觀,身上的“傷痕”足以證明了這一歷史建築的時間之長,它像一位士兵,筆直地站在那,鎮守着那塊寶地,門上“古隆中”這三個紅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兩旁的文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表現了諸葛亮雖隱居山林,卻胸懷大志。

導遊帶我們一路向前,我們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中,不由地感到了一絲清涼,聞到了一股林間的清香,彷彿到了人間仙境一般。“瞧!那就是三顧堂!”只見那劉備帶着滿臉鬍子的張飛和紅臉關羽,冒着嚴寒來到茅屋三次請諸葛亮出山,來輔助自己一統天下!於是成就了天下三分的功績。

接着我們來到了草廬,草廬的位置非常隱蔽,顧名思義,我以為就是用草搭建的一個小茅屋,可當我跨進門檻的`那一刻,改變了我這樣的想法。草廬準確説是一個四合院,裏面寬大明亮,簡直就像是我們現在的豪宅,頓時我的心中萌生了一個念頭:要不,不走了吧?就留在這兒吧……突然,集合的聲音打破了我這美好的遐想,讓我不得不與它揮手相別!

“品三國隆中,越千年唐城。”看完隆中的我休息一晚便要出發去唐城了。

唐城也就是影視城,它是仿照唐朝的長安城而建,遠遠望去,非常壯觀。聽導遊説《妖貓傳》和《大唐飛歌》就是在這裏拍攝的,可見以前的唐朝是多麼強大和繁榮,我國曆史上輝煌的時光都在唐城體現了出來。

接着我們去看了《大唐飛歌》,就像是去參加了唐朝的盛宴,也看到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全過程,特別是演員從天而降,讓人驚心動魄、身臨其境、回味無窮,場內接連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研學的旅行即將接近尾聲,我們回到車上,同學們一會兒進入了夢鄉,而我卻看向窗外,回想起了這兩天的點點滴滴,感觸很深。諸葛亮超出常人的學識不得不讓我敬佩,唐城的繁盛讓我眼前一亮,我知道了我國的歷史知識是多麼的豐富有趣。作為中國人的我,應該去學習這些知識的結晶,並將它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古隆中作文 篇21

歲月流逝,歷史翻過了一頁又一頁。時光暗淡了血腥的廝殺,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往昔的繁華,赫赫的國威,轉成幻空。殘陽如血,野草萋萎,舊時的燕子在尋常百姓家飛來又飛去。手把書卷,回眸歷史,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向我們走來,一個個歷史的片段彷彿重演,令我們思考,讓我們感懷。

古隆中很小,小到如同故鄉相望相守的一片山丘;古隆中很大,大到歷經千百年後,依然牽引着無數仰慕者的目光。

在一派煙雨迷濛中,我穿行於先賢遺留下的這片再平常不過的山丘間,雖然無法將人傑地靈、鍾靈毓秀這類讚歎留給這片山丘,但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中國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先生曾在此度過了十載春秋。這也許正好印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言。

古隆中的三顧堂、草廬亭、小虹橋、武侯祠、野雲庵、石牌坊均系後人所建,真正算得上遺蹟的',就是六角井、躬耕田、抱膝石、樑父巖與觀星台等幾處了。

尋訪歷史,不必苛求太多,有那麼幾處真跡就足以勾起人們的思念與聯想。三顧茅廬的佳話,《隆中對》的大氣磅礴,對時局鞭辟入裏的條分縷析,不需實物的承載,也將流傳千古。

十年風華,對於正值青春年少的諸葛亮來説,在此躬耕,在此交友,在此吟誦《樑父》,在此觀星賞月,在此韜光養晦,在此積累無邊的智慧,不能不説是千古絕唱。

一位心懷社稷,而又腳踏實地的先賢,在未出茅廬之時,積累得太多,躬行得太多。他在隆中二十畝田地上耕作,他取六角井水洗濯與止渴,他端坐在抱膝石上仰天長嘯,他在棋盤石前與忘年交黃承彥對弈,他在觀星台細察日月星辰的細微變化。所有這些,都為他日後在風雲際會中,運籌帷幄、呼風喚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立於煙雨迷濛的古隆中,周圍似乎瀰漫着令常人難以識透的智慧之光。流連於古隆中,似乎讓人領略到了渴求智慧、積累智慧、施展智慧的真諦。

車出隆中兩三裏,便到了卧龍鎮。漫步卧龍鎮街頭,思緒無拘無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每個時代都有屬於每個時代的智慧與風流。如今的卧龍,兩條省道與荊襄高速穿鎮而過,毗鄰的漢江,舟楫通暢,一派東連西接四通八達的氣象。我深切地感受到在隆中這片沃土上生息繁衍的後代們,追求智慧,渴望改變現狀的熱情與努力。正在招商開發的木牛山風景區、卧龍溶洞羣、回龍湖風景區、鶴子川觀光農業開發帶,無不滲透着現代人的精明與才智。

離開卧龍時,仍是“騰雨似湧煙,密雨如散絲”,一派迷濛。煙雨中,藴含着幾多智慧;煙雨中,藴含着幾多感悟。我猜想,在這片看似尋常的土地上,一定會誕生更多新時代的大智慧,更多屬於21世紀的新的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