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5篇

作文1.74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5篇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

風飄飄,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於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蒼海如幕,走進赤壁走進蘇軾的人生。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22歲便考中進士的蘇軾懷揣着令歐陽修也“不覺汗出”的才氣與“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入世思想與政治抱負,他直言陳諫,要求革除弊政。“遇事有可遵主澤民者,便忘軀為之”更以一句“豆葉幾時黃”道出了心懷天下的胸襟與“猛志逸四海”的拳拳報國心。

然而生性率真放蕩不羈的他並不能得到朝庭的重用,反而被一羣官場上的奸佞小人陷害,彈劾入獄,最終釀成“烏台詩案”,被貶黃州。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苦難可以沉淪人,卻也可以成就人。

“缺月掛疏桐,縹渺孤鴻影,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的,黃州的赤壁給蘇軾從高峯到低谷的落差,蘇軾回贈以淡然,他躬耕於荒地,築茅屋,體會大自然的`原始意味,自得其樂,獨享這份難得的恬然與淡定。於是在赤壁,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完成了一次永載史冊的文化突圍。

赤壁那浩蕩東去的大江,洗去了蘇軾原有的光環,蘇軾回以一份超脱。他拄竹杖,履芒鞋,他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他“回首向來蕭度處”,只願“也無風雨也天晴”。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中説“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赤壁上那一片赤紅色的陡峭石坡隔絕了外界的嘈雜,而就在這裏,蘇軾成熟了,成熟了這滅寂後的重生。這種成熟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外界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伸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正因如此,赤壁註定與這位傷痕累累的突圍者進行一次又一次繼往開來的對話。

可以説,蘇東坡沒有了“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的哀怨,更多的是“大江東去”的豪情,少了些“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多愁善感,卻多了些“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豁達。

是的,苦難沒有磨去他的才情,反而使他成就了一種人格,這種人格“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兒”,是一種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鴿子的温柔寬厚的人格,是一種令人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人格。他並非居住於山坡上,而是居住在自己的人格里。他在翁牖繩樞中體驗生之快樂,在顛躓的人生中保持活的尊嚴,在喧囂中找到寧靜,在荒涼中找到綠洲,在人生坎坷中,在生命不堪承受的苦難中,他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2

浽溦初至,細雨絲絲,行人沾衣欲濕;煙霏雲斂而浥輕塵,春風吹而面不寒。遙遙江上,一葉扁舟悄然駛過,老翁悠然使舵,蕩起雙槳,江面泛起道道漣漪。煙波浩渺,碧波盪漾,有詩云:“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老翁披蓑戴笠,幾縷蒼髯伴着微風飄蕩而開,晶瑩的雨露從他那皺紋淌下,他枯瘦的手掌握着船槳,徐徐划動。帆船已而遂停,老翁倚船頭而憩,隨即他拿出一支手竿,和緩地將其拋向水面,作罷,老翁閉目養神,猶在徜徉杏雨梨雲。

時間如這波瀾不驚的江面一般,緩緩流淌着,深山幽谷曾棲居着幾隻猿猴,此刻卻不敢高聲語,兩岸青山連綿不斷,似兩條沉睡的虯龍盤卧,不曾粗聲吐息。這是一幅多麼靜謐的幽山流水圖:流水潺潺靜如鏡;猿猴寂寂不敢啼;諸岫巍巍亙不變。遠遠望去,那江上漁者似一縷雲煙,輕如鴻毛;然則臨近定睛看,那則是畫卷韻味匯聚之處,岸邊人手執雨具,但未嘗親至,恐煞其雅興。

良久,老翁垂釣徒勞無功,背上籮筐曳舟臨岸,岸邊人噤若寒蟬,心惑不已,究竟是岸邊人闖入水墨畫中,還是畫中人通靈,走出畫卷……不可方物。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老翁至岸即席地,將魚鈎再度拋出,一如往昔。老翁目似瞑,意暇甚,嘴角揚起一道輕微的弧度,清淺雙眉被氤氲所點染。望向這一幕,岸邊人終是耐不住好奇心,上前一問:“老先生,鈎上無餌,魚怎會上鈎?”老翁淺笑,悠哉悠哉回了一句:“姜尚垂釣尚且無鈎,老夫啻無餌矣,垂釣之本,願者上鈎。”岸邊人不語,唯恐擾其心境,悵然而去。

俄而雨驟,雨滴如彈珠般在老翁的斗笠上嬉戲,拍打在他那飽經風霜的`面龐上,老翁不覺,仍浸淫於垂釣,待到魚線稍許擺動,老翁手竿一抖,一條約莫四指寬的鯉魚躍然而出,老翁展顏,將鯉魚擲入筐內,隨後負起籮筐,歸於人間煙火中。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一舟,一翁,一魚竿;瀲灩,寂猿,兩岸山。

老翁的身影在流嵐間隱去,紅塵之中迴盪着他滄桑沙啞的聲音:“浮世繁華,我自遊離。”

人生路漫漫,何處為盡頭?這一路,蜿蜒曲折;這一路,風雨兼程;這一路,風光旖旎。路未行盡怎先怯?須懷揣理想,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3

你打煙雨濛濛的江南走過,駐足在古橋前,看那些記憶裏的花開花落,你的面容上並無一絲悲傷,只是毫無遮掩地寧靜地望着陰霾的天空,暗暗吟到: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然而,你的目光中卻是一片坦然。

你來到了汴京,此時正值早春,雖還有幾分料峭,但你已經看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機,那是無限的生機和潛力,又是那樣的令人嚮往。你微笑了,目光中透露出無限的希望。你説: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西湖上,你泛着一葉小舟,凜然的.屹立在船頭,在這變幻多端的天氣中,你看出了西湖“濃粧淡抹總相宜”的美麗:原本是晴空萬里,轉瞬之間變成了細雨霏霏,湖間水波盪漾,四圍的山也變得朦朧了;而雨過天晴,她又宛如一位清麗的佳人,閃爍着動人的眼眸,綻放着迷人的微笑。你在酒香和美景中陶醉,留下了千古絕唱。

八月十五的月亮圓了,家人卻不在身邊,一個人對酒當歌,懷揣着對親人朋友的思念與祝福,望着明月,向着遠方,説出了自己,也是天下離人的共同心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提及你,沒有人不説起你的豪放灑脱、瀟灑奔放,樂觀豁然,我佩服你的一片坦然。

你也曾有過“今晚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英雄氣概,你也曾有過“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閒適心情,你也曾感悟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人生真諦。

但我瞭解你越多,就越容易發現,你並不是每次都很樂觀,你也會有悲愴的情懷。你雖講“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卻又説“天涯流落思無窮!既相逢,卻匆匆。”你雖言“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卻又曰“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你笑“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你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你歎:“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你的太多太多早已成為久遠的過去,但你“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超逸的胸襟與豪邁氣概永遠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4

天忽陰忽晴,行至半途,遇雨驟風急。

黃州沙湖道上,雨滴朦朧了雙眼,他搖了搖豪飲後發懵的頭,抓起竹杖,踏着芒鞋,不緊不慢,在風雨飄搖的小路上大步前行。

雨點密集,嘈嘈切切地打在林間枝上,一時間枝搖葉落,鳴蟲寂然。

他苦笑着,這對他來説並不陌生——朝廷中變法派一封封利刃也似的奏章,怕是遠比此刻的風雨來的更急迫。政敵冷厲的話語依然在耳邊迴盪,此刻,甚至越發清晰;聖帝的宣詔歷歷在目,那樣的刺骨錐心,恰如此時刺入肌理的寒雨。

雨滴甚涼,跌入脖頸;竹葉鋒利,掠過額頭;小路泥滑,坎坷難行。

前方的路仍是煙雨茫茫,身後的路早已難辨蹤跡,同行者神色窘迫、狼狽不堪。同行者堪堪趕上東坡的腳步,隔着雨簾問道:“雨勢太大,是否尋棵老樹避避?”東坡仰頭望向凌亂的樹頂,心忖:風雨飄搖,何處可避?於是乎搖搖頭,灑然一笑,對同伴,也似對自己説道:“那又何妨?”他在雨中長嘯,不顧鬚髮盡濕,依舊頭頂風雨前行。鮮衣怒馬時,他便吟鞭取道,如今哪怕世事變遷,他依舊不改初衷。

曾踏皂靴,如今唯有芒鞋,他的步伐卻輕快勝馬;曾持玉笏,而今竹杖在手,他卻愈加信心十足。於他而言,人生不過是一場與苦難的博弈。

這條小道應當如何走下去呢?換作他人,或許退縮,或許彷徨,而東坡選擇“吟嘯且徐行”,他選擇在此時、此地“一蓑煙雨任平生”——苦難中的修行者,即使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雨,亦能安之若素。

吟嘯之聲穿林而去,躍入雲霄,催雨住,換得一縷緋紅的'夕陽,將餘暉盡撒在前行的路上。這是否是老天在山窮水盡之時給予的暗示?走過去,便是絕處的生機,便是那不悲不喜,曠達豁然的彼岸嗎?一切皆是未知。

懸日的餘温驅散料峭春寒,東坡回顧一路風雨,安然無恙——無風無語,無陰無晴,一切歸於平和自然。只有超然的態度,方能守住世間的餘温;只有內心的智慧,才能平定人生起伏的波瀾。

不問來路,莫尋歸途。風雨中泰然走過,生命裏便是坦途。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5

中國文化中有一部分是屬於那些貶官們的。貶官失了寵,摔了跤,貶到外頭,這裏看看,那裏走走,與山水親近,文章詩詞也就有了。在中國文壇這幅山水畫中留下了瑰麗的一筆又一筆。於是,我們也讀到了林林而生總總而羣的遷客騷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李白;“吟君詩罷看雙鬢,鬥覺霜毛一半加”的韓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還有那揮筆“大江東去”、傲然立於赤壁波濤前的蘇東坡。

一千年前,一個文人因文字得罪皇帝,正是被貶到這裏。如今湖北的這座小城不會因為蘇軾的到來而改變多少,只是名字由原來的黃州改為今天的黃岡。被貶的蘇軾並未過分愁苦,而是去寄情與這裏的山山水水,以風聲為筆、流水為墨,書寫了一篇又一篇豪情萬里的文章。於是我們今天有幸讀到了《念奴·嬌赤壁懷古》與《赤壁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在蘇軾暢爽淋漓的筆墨間,體會到了被蘇東波的豪邁與激情衝擊心靈的爽朗。“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如果不是事先了解,沒有誰能夠想到,如此豪邁的詩句竟出自一位被貶的文人。

元豐五年,三月七日,蘇子與客共遊沙湖,天降暴雨,雨具先去,客者皆狼狽不堪。而在這時,有一人竟絲毫感覺不到雨,反而在雨中放聲大笑“哈!哈!哈!”吟出了又一篇佳作《定風波》。不要聽那穿林打葉,為何妨不與吾一同吟嘯且徐行。東坡總是這樣豁達的。貧困、失意、被貶都無法抹去他的詩意與豪情。他如一位倒騎毛驢、穿梭於竹林間的仙道,把一切扔開,去尋找一份僅屬於他自己的天空。“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便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在黃州的`第三年寒食節,窗外正雨,坐在陰濕的茅屋裏的蘇東坡寫下氣勢奔放的《寒食帖》“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自蘇軾被貶後,就再也沒能回到京城。

蘇軾這位中國歷史上最為豪放豁達的大文豪最終還是去世了,這時人們都彷彿覺得失去了什麼。在蘇軾離去的第二年,蘇軾的好朋友黃庭堅想起了蘇軾,提筆寫下“曉見寒溪有炊煙,東坡道人已沉泉。”

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讓我們愁苦,讓我們憤懣,使我們的生活不能平和。那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呢?那就不如想想蘇軾;想想他的“大江東去”;想想他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願每個人都能曠達如東坡。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6

幽深寧謐的夜晚,捧一本宋詞,伴隨着點點雨滴,就着燈光,細細讀來,感慨系之矣。

再次讀到蘇軾,再次感受到他的超脱與瀟灑。他不像李白,可以拋開一切,“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也不像陶淵明,欣於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更不像杜甫,有種“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的緊張……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無法知道,蘇東坡哪來此般的開闊與超然物外。

或許是因為他明白:只有摔倒過從未有過的低谷,才能到達從未有過的高度。然而我卻難以看開:又想到了在考場上的失意,那是多麼沉痛的打擊。可轉而一想,既然蘇軾認為在政治上的.不如意都不足掛齒,那我這如此平常的經歷又為何念念不忘?

蘇軾的黃州,蘇軾的被貶吧,蘇軾的哀傷,一切不如意的經歷,無不在他的詩作中展現。不同尋常的是,讀罷他的作品,我感受到的並不是傷感,也不是哀而不傷,而是看似突兀的開闊與曠達。

他寫過“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人而似鴻,鴻而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情隨事遷,一隻孤鴻也能引發內心無限的感慨,這又是緣於他被貶黃州。不知何時,他已與世無爭,忘卻了名利,正如他的“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或許這也是因為他被貶黃州吧?

可是,頓時心中竟有種被欺騙的感覺,蘇軾怎麼了?他還是我理解的那個蘇軾嗎?他的胸襟,他的超脱,他的瀟灑一時間蕩然無存。

於是,我繼續帶着疑問讀下去,我要證明給自己看:蘇軾其實還是那個蘇軾。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同樣是居於黃州,卻看到了生機勃勃的景象,以門前的流水作比,講述了老當益壯,不必為人生易老而感慨的道理。

突然,心中釋然:對,這才是那個蘇軾!

看,他“憑空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對,這又是在黃州,可他登上高樓,極目遠望。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乃人生第一境界也。”或許,獨上高樓,展望未來,這就果真是一種人生境界吧。

雖然我不知道蘇子之客如今羽化何處,不過我希望他能如願:“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直到現在,我已釋懷,寵辱皆是一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像蘇子那樣得失兩忘,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7

説起蘇東坡,無一人不稱讚,就連他的政敵也該對他豎起大拇指吧。今天,劉老師帶我們看完了紀錄片《蘇東坡》,使我對他有了更深的瞭解、更重的敬意。

在我印象中,用一句最典型的話來形容他就是:“不是在被貶的地方,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內心裏,最多的,是對他的同情。但是,在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我領悟到,蘇東坡需要的並不是同情,他要的,是人們對他的理解與贊同。

青年時期的蘇軾,可以説已經非常幸運了。從小受到文學的薰陶,又在考進士時遇見了歐陽修,可謂是人生之大幸。才華橫溢的他,立馬被朝廷看重,走向官場。

都説人不可能沒有缺點,蘇軾也不例外。他的才華外露,又十分狂傲,導致大臣們都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這,就讓他陷入了人們熟知的`“烏台詩案”。但是,在我看來,這卻並不全然為一件壞事。它,象徵了蘇軾將要開啟的一個新時代。

因為大部分的官員和高太后的求情,宋神宗也找到了自己的台階,將被關130天的蘇軾流放到黃州。在黃州,蘇軾成為了真正的“蘇東坡”,開始走向人生創作的輝煌時期。

黃州在那時還是個蕭索之地,百般無奈的蘇軾也只得開始扛起鋤頭,自己下地。就在這樣的磨鍊中,他的心境變得寬廣起來,變得豁達起來。在黃州這三年,他變成了“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乞兒”的蘇東坡,變成了“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的蘇東坡。他與黃州百姓同甘共苦,為黃州做了不少實事。在這三年裏,蘇軾成了黃州人的英雄。

蘇東坡與杭州也有不解的緣分。在這兒,他展現出了他偉大的政治成果。他將西湖變成“西子”;將多出的淤泥建成美麗的“蘇堤”;他更是用一劑藥方救濟了無數百姓。他愛民如子,自然,他也被老百姓們愛戴。

這兩個地方,是他一生的標誌。在這兩個地方所創作出的,更是他一生的標誌。看完紀錄片,心中突然想起最近聽過的一首歌——《蘇東坡》。蘇東坡他雖也有憂愁,也有感傷,但他卻仍樂得自在逍遙。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8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何謂穿林打葉聲?外物擾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嘯且徐行,是知外物擾而不為所動,任世事沉浮,路途顛簸依然緩步慢行,彷彿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風光。這就是蘇軾所愛之境。

易安也不讓鬚眉——“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為忘物也。

一個“何須淺碧深紅色”,便註定了她不囿於外物。曾見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唯歎風塵惡。她知道,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物,僅憑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擁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難以讓一個人生活得滿足。物是生存的條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內容和歸宿。

於是便需要忘物。哪怕被人譏為“孤芳自賞”,也要保持心中那一灣清流。恰如梓慶削木為璩,技藝高超皆因忘物忘己,捨棄一切慾望,順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於我看來,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卻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過生盡歡,死無憾耳。

周易》點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世事無常,是人力之所不及,無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強求得曠然達觀,外物擾我,不妨我內心淡然歡愉,此仍為忘物。李太白斗酒詩百篇,不是求世人對其“詩仙”的讚譽,而是寫其所想,繪其所感,因而筆觸如思緒天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為了讓自己的情感得以抒發。因而外物只是成全他的瀟灑,是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生盡歡。杜甫為民寫詩,固然有世道艱難令他感傷的緣故,根本卻是緣於他自身的責任感,是為了他不被良心譴責,不遭受道德被踐踏的'苦痛,是為了讓自己沒有遺憾。因此他忘卻世事艱難,只追求本身價值的實現。外物是成全他的責任,亦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死無憾。

誰能忘卻自己?誰又能徹底拋棄自己?恐怕沒有人吧。即使是莊子,堅持淡泊尋求逍遙不也是對自己人生觀念的堅守,是為了不讓自己為外物所困,成就一個最本真的自我。

忘物,正是為了最終的堅守自我。正是因為忘物,才能超越於身世的坎坷沉浮,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然;正是因為忘物,才能不顧世道艱險,堅守內心的責任與信念。受光於庭户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於是才能行山踏水,歌盡詩三百;才能以筆作刃,刺透險惡人心;才能橫刀立馬,烽火狼煙一醉休,於是生盡歡死無憾。

每個人都是自己,忘記了自己,那人的意義還存在嗎?是為忘物而非忘己。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9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題記

蘇軾一生大起大落,但他並未沉淪,一生為人民做實事,留芳千古。

其父蘇洵希望蘇軾不要過度顯露才能,而蘇軾卻左耳進,右耳出,以至於有了一個瀟灑東坡形象。

蘇軾科舉第二,殿試百年第一,但由於被宋神宗疏遠到了黃州,令其不得籤書公事。但他沒有悲觀,沒有像賈誼做《吊屈原賦》後憂悶而死。他遭遇“烏台詩案”後,寫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成為文學史上的名篇,文學殿上千年不朽之聲。

赤壁上,“白露橫江,水光接天”,他只享受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他沉思,不應“哀吾生之須臾”,更不該“託遺響於悲風”。他看到了“大江東去,浪淘盡”,於是想起了“千古風流人物”。他雖在黃州種田,但有一膽忠心,願再為聖上做貢獻。

他的願望實現了,高太后把他調了回去,很快便成為了一名三品大員,卻應不滿與新舊兩黨的抗爭,自願去杭州任職,然後一曲不復返。於是便有了“蘇堤春曉”、“三潭印月”。

他被貶海南島,但他沒有沉淪,而是作詩、賞景。他在幻想自己的一生能這樣平穩地度過,但他在常州終於嚥了最後一口氣。

蘇軾的一生是傳奇,他曾説過:“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黎民院乞兒”。

他是豪放的化身,他沒有像屈原被貶就唱道“吾願從彭咸之所居”。

他也沒有李煜亡國之後就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愁楚。

更沒有李清照“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優柔寡斷。

他不是李白,不會“須行即騎訪名山”;他不是杜甫,不會“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蘇軾是蘇軾,有的是激昂,有的是豪放。

蘇軾的一聲是光輝的歷程,只因他一蓑煙雨任平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0

題記:在未知的日子裏/帶一份瀟灑/帶一份灑脱/帶一份坦然面對(席慕容)

蘇軾與友人出遊,逢風雨大作,同行皆狼狽,唯有蘇東坡一臉灑脱,那是因為歷盡風霜的他有一顆坦然面對的心;“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過多的期盼竟然成了一種負擔,荊軻的失敗不在於準備得不充分,而在於帶走的太多,成了沉重。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像個幽靈,從不為出現做準備,也不因離開留下什麼,這樣的人生我喜歡。為災難做準備,為風雨做準備,為一切可以想到的陷阱做準備,可誰又知道,真正的苦難總是以一種你永遠無法預測變幻的嘴臉出現,你又怎能想到?於是,為了準備,你浪費了享受快樂時光;為了準備,你忽略了擁有快樂的權利。當真正的災難來臨時,你卻手足無措,瞪着眼睛,歎息道:“怎麼會這樣呢?”於是,你很容易想起蘇東坡,那個在風雨中高唱“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放男兒。

畢淑敏有一篇《提醒幸福》説得極好:“我們總是提醒災難,預測災難,為災難做着各種各樣的準備,活在戰戰兢兢的負擔裏,忽略着本該屬於我們的快樂。可我們為什麼不懂得提醒幸福呢?”

因為害怕失去,不肯去擁有,這是你為失去做的準備;因為害怕流淚,不肯去微笑,這是你為淚水做的準備。沉重的.鐵鐐加在了原本濕潤的心上,讓它再也不會哭泣,你放棄你愛着的人,你放棄愛着你的人,不敢去擁有,不敢被擁有,這難道真是你的準備?為一無所有做的準備?

其實,你無須準備,你所需要的只是帶一顆善良的、真誠的、珍惜的、懂感情的心去善待這個世界,善待這個世界裏每一個人,善待每個人的每一天,在料峭風雨中,你就不會再寒冷。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1

落葉無聲,在水面綻放了自己的痕跡,留下了漣漪的波紋;隕石劃落,在黑夜寫下了自己的痕跡,化作思念的流星。大江東去,捲走了滾滾的歷史,衝不走那精彩的永恆,深深地刻在我們心中。屋內的燈光閃爍着幽暗的光,跳動在項羽充滿希望的眼中。他用激動的話語對虞姬説:“我們的`糧食再過三天就到了。”虞姬無言,燭花跳躍在她美麗而又蒼白的臉上。她知道,糧食不會來了,她看見了戰士們無助的臉,看見了他們用明日的糧食打賭。她知道已經沒有退路了,但她不忍心看見項羽悲傷的眼,只是低頭不語。四面楚歌響起,項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他要帶着虞姬一起衝出去,殺出一條血路,這本是可能的,但虞姬沒有這樣做,她害怕連累他。

於是,她拿起那把鑲着金邊的匕首刺破了自己的喉嚨,流下了血紅的痕跡,一滴一滴,流淌至今。在她鮮紅的血中,人們看出了她的偉大,她獨特的個性和她的愛心化成歷史溶在血水中,流下一片孤寂、遺憾。

至今人們也會在無意的感歎中吟送那首詩:“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柰若何。”她的痕跡,將永遠伴隨着血水流淌。嵇康,才華橫溢,而不屑於世俗,在涓涓的流水環繞的樹蔭下,在聲聲清脆的打鐵聲中,藴育着自己獨特的個性。他不羨慕高官厚祿,不屑理睬世俗。然而,才華出眾的他遭到了高官的嫉妒。“只有除掉嵇康,天下才能安定”奸臣在司馬昭的耳邊用狡詐的話語鼓動着司馬昭殺掉嵇康。欲加之罪,何患無詞,嵇康入獄了,他被判了死刑。

在刑場上如果他向司馬昭請求開恩,司馬昭或許會放了他,可是他沒有,面對下面三千學士為他請命,他袒然付之一笑,説一聲:“把琴拿來!”在臨刑之前,留下了世間絕曲《廣陵散》。那聲音也許經常在人們的夢中縈繞着,是何等美妙的樂曲,融匯着嵇康獨特的個性,不懾服於世俗,將生死置之度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他的痕跡。一蓑煙雨任憑生,也無風雨也無晴,留下你的痕跡,無論深淺,讓他成為你一生美好的回憶。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2

回眸赤壁,江水滾滾東流,聆聽驚濤拍岸,我結識了你——蘇軾。

喜歡是沒有理由的,或許只為了讀你詩詞時,心靈湧起的震撼,為了你的大氣磅礴。

曾經吟詠你的詞“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也自以為你總是快樂、灑脱。可是我終於知道你的身世,你的才華橫溢而又仕途不順,你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知道,你出生於蘇家,那個富有智慧的地方。你明哲的.父親觀察你不凡的氣度,賜予你美名“軾”。你也傾注一生把着這車向理想駛去。

命運卻不眷顧你,你的才華,你的聰慧,你的忠誠均未成為你成功的青雲梯,反做了絆腳石。你被一貶再貶,可你,豪放的詞人啊,永遠不會改變自己。沒有官爵,但有詩詞,沒有榮華,但有書畫,沒有權貴,但有百姓。直率的詩人啊,你守者才氣,守者建功立業的願望,為官一方就造福一方百姓。為什麼只得望江而歎“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呢?

我想,這是命運的安排,你註定是位完美的詞人。

你的詞猶如你的人生,有喜有悲,有豪放有婉約。我願在頹廢的時候高聲朗誦“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我願在江南小鎮思付“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從你的詞中,我看見你的真誠、單純,滿心抱負卻無處施展的悲傷。你卻更用你的豁達告訴我“一蓑煙雨任平生”。

先生的詞在我手中,先生的氣度在我心中。

我多麼希望我也有先生一樣的心境。世事難料,人生無常,豁達地面對,苦難也就化作珍寶長存。

一衰風雨任平生。這句子悲麼?恐怕是的。但我以為這是先生慨然回首的心聲。曲調低了,平了,讀出來時才是先生那份心境。

我彷彿瞧見風雨之路上走來個蓑翁,吟嘯且徐行,自在坦然。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3

獨自躑躅在冰冷的寒夜,你是否在為遭遇挫折而困苦不堪;徘徊於夜色仍明的街頭,你是否在為生活的不順而將痛苦放大……其實人生中挫折與痛苦時常有之,但調整好心態,以正確的方法面對挫折與痛苦,才能快意人生。

挫折是人生的常態,遭遇挫折不應一味放大痛苦讓其充塞心靈,應學會調適心絃,坦然面對。晚年遭受貶謫的蘇軾面對人生的挫折,平和地吟出“一蓑煙雨任平生”,正視挫折淡化苦痛的平和心境洗煉了東坡的豪放詞風。身受腐刑的司馬遷,生遭盡世人的白眼,死無顏面對已逝宗族,他的挫折足可放大內心痛苦鬱鬱而終,但平靜的心境與堅強的意志使其由一介匍匐於地的殿臣站立成一個為民寫史的華夏史官,《史記》永表後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卻突然身受重疾折磨的史蒂芬?霍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常人難以想象的'挫折,用平和的心境與理智為自己折了一隻船,將自己擺渡到宇宙,與那“黑洞”“夸克”一同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祕。可見遭遇挫折時以一顆平和的心正視以減輕痛苦,不但不會使人生陰晦,而更能在踐志後迎來人生的柳暗花明,併為社會、為歷史作出自己的貢獻。

其實,翻開史冊,遭遇挫折便將痛苦放大因此鬱鬱而終者亦比比皆是。伯夷叔齊采薇而食終餓死南山,人皆稱其節義,我獨見其固執頑冥,不知事國實為事民的道理,讓易朝之痛奪去生命;視屈原為偶像的賈誼,屈於長沙,日日咳血,知子歸啼血,終於鬱悶而終……他們的事例,讓人聞之不禁扼腕,若是在挫折面前,能坦然面對,以曠達的心及時調適,戰勝痛苦,風流才子又何以至此!

往事越千年,你我已無法去改變,而平凡的生活中人們面對人生的挫折,而表現出的坦然亦值得慰藉心靈。那扇着扇子趕着蚊蠅的小販與同行的調侃,那滿手油污的修自行車師傅的送給顧客的問候與微笑,那清晨騎着自行車送牛奶的人口中傳出的有力的哨聲……都讓我們感到親切而温暖,他們的生活中有着多少的不堪重負,會遭遇多少挫折與痛苦,但是他們依然匆匆,像懸崖邊的樹告訴你我這如草芥一樣的生命種子可以在挫折與痛苦中生得如此堅強與美麗。

朋友,不要讓挫折矇蔽雙眼,不要讓痛苦充塞心靈,“一蓑煙雨任平生”,讓你我共勉。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4

紅塵滾滾,人海茫茫,充滿了太多的喧囂與煩擾,為何眉頭深鎖着“黃梅時節家家雨”,卻不知舉目便是“青草池塘處處花”?為何耳畔徘徊着“風過芭蕉雨打殘”,卻不知傾耳即聽,“百鳥枝頭唱春山”?

皓月當空,花落紛飛,看,他們在繁花叢中流連忘返,在明月清風中吟詩作對。他們是快樂的,他們是幸福的,他們懷揣一顆平常心,忘然自我,一蓑煙雨任平生,便是人生真諦。

“三杯兩盞淡酒”,品味人生,抒發情懷,“花自飄零水自流”,淡渡人生,從容灑脱。命運的鐘聲輕輕的扣響,你是否還在仿徊、迷茫?旅途中的煩惱與苦悶,是否早已讓你迷失了方向?為何不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淡看庭前花開花落,以一種逍遙的姿態,淡然的`心態來暢遊人生呢?敞開心扉,聽天籟之音,用心感受與領悟,你會發現“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

久久,當我獨處,思緒飛揚,彼之浮影蹁躚,入我心腸,譬如初陽,瑞彩千行,若水清澈,暖我心房。曾幾何時,你重返魯地,尋幽豪飲,同銷萬古情愁;南下吳越,夢遊天姥,寄難酬鴻志于山水之間。萬古之痛,不過濁酒一杯。心態平和,綻放文學之光,你就是李白,我羨慕你遊歷千山萬水,我羨慕你活的灑脱、從容,我看到的是你那嘴角揚起的弧度,淡然的微笑。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你樂於山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你淡然生活。“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你怡然自得,“登東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你暢然自樂。這就是你,一個以淡然平常之心笑對生活的你。

追尋山水,淡看人生,蘇軾寫下“曉來雨過,追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追尋自由,逍遙天際,莊子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浮游塵埃之外。

畫船聽雨,閒夢梅熟,素居雲水,抱着繾綣的月光,枕聽水聲山色,拋開煩擾,懷揣着從容,淡然的平常之心,在一片無人涉足的原野上縱情馳騁,看黃昏落日,賞萬紫千紅……豈不快哉!

一蓑煙雨任平生作文15

當刺眼的光照在臉上時,我冒出了第一個念頭:這,是在哪兒?

望着天上密密麻麻的烏雲,不禁加快了腳步,走着走着,回想起幾天前的日子……

我還曾記得是如此,我興致勃勃地來到丞相府上,告訴他,如此改革,必定國家富強,他卻説:“方案先放在這兒,你先回去吧。”可當我在府上激動地等着時,居然傳來了貶官的消息,這個消息對我來説簡直是天要塌了一般。

想起那時熱血沸騰,結果卻被澆了一盆冷水,先是憤怒,後來不知怎的慢慢的,傷心、悲痛佔滿了意識,一想起,便覺得好笑。

披一身蓑衣,任憑一生風雨。我拍了拍身上的蓑衣,哈,下雨了。暴風雨來了,我的這句話顯得無力和可悲。“你似乎把勝利和失敗看的'太重了。”我抬起頭,四下張望,尋找説話的人,卻發現並沒有人。

豆大的雨滴密集地打在身上,“成功如朗月照花,失敗如深潭微瀾。”一滴又一滴雨水打在身上,打醒了我。

恍然間,雨落葉停,奇怪,不是春天嗎?“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進。”這個聲音是什麼?一件事情的發生,打斷了我的思緒,一片落葉上面竟刻着我曾經的夢想——做京官,面聖。剛沉迷其中,忽然,葉落到了地上,落葉成片,何處尋行進?

忽然,一片落葉遮住了眼睛,落葉又不見了,只見水流花開,“空山無人,水流花開。”似乎這些事物都正常的不得了,嗯,事事紛紛都很正常,與我有何干?

“呼”的一聲,身體一下子衝進了雲霄,“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但見明月懸空,腳踏水如鏡,如此安靜,實在美的享受,一陣狂風,我一睜眼,刺眼的金光直撲而來,這是哪兒?“坐看雲起,卧聽潮生”。

一蓑煙雨任平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