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5篇)

作文2.8K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風俗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5篇)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

每到春節,人們都會把春聯和窗花貼在自己家門前,據説這樣可以辟邪,又可表達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在我還小的時候,一回到老家過春節,爸爸就會拿出一張紅色的紙,對摺了幾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兒:菱形、方形、圓形,奇形怪狀,應有盡有。一開始我很奇怪:為什麼把那好好的紙剪成那樣?直到爸爸那張紅色的紙給展開,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現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聯貼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爸爸讓我也自己嘗試着做一個,我按着他的建議,一步一步地剪下來,可最後一打開,卻什麼造型也沒有,不過是一張充滿破洞的紅紙。看來這剪窗花,也不是誰都可以信手拈來的本事。

轉眼間,爸爸又拿出兩條長長的紅紙。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寫對聯。爸爸拿起毛筆,蘸墨、提筆,書寫,一個個飄逸灑脱的行書,一氣呵成,那些龍飛鳳舞的字,我雖不能一一識別,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對聯放在窗前晾乾,再搬出凳子放在門前,一腳踩上去,刷漿糊,貼春聯。來來回回,幾下子,就把寫好的春聯貼在了門前。

當春節時,走出家門,看到家家户户的門前都貼着對聯,貼着窗花,頓時就覺得那一條街的氣氛都熱鬧起來。紅紅火火的'裝飾,像一條條騰飛的龍,帶着人們新年最美的祝願,翩飛如雲。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2

“放飛理想和心願,美好願望升高空。”在靖江,元宵節時的夜晚空中是一片繁華。

我站在大門口,看着太陽一點一點地落下來,我扭頭就朝屋裏喊:“媽媽,天暗下來了!可以放……”

“現在還不行,別急,老實呆着,別瞎跑!”媽媽的聲音朝我襲來。

“小雨啊,我告訴你孔明燈的由來吧!據説,五代……”爸爸一副不管我願不願意,厚着臉皮講了起來。

“‘五代’就是公元907~960時,一個名叫莘七娘的人,隨着丈夫在福建打仗,她曾用竹篾紮成方架,糊上紙,在方架的下方放上可燃燒的松脂,點燃松脂,燈就靠着熱氣上天了,作為軍事聯絡的信號。還有一個關於諸葛亮的……”

“哇塞~老爸,你什麼時候這麼聰明瞭?”聽完老爸的講述,我不經感到懷疑。

“哈哈!我也是剛剛在百度上搜索的,你剛才要是繼續提問,説不定就露餡了。”爸爸擺擺手,手機上的一串大字特別顯眼“孔明燈的由來”。

我給了他一個驚天大白眼,便轉過身去不再理他。

“呵,兩個坑貨。”媽媽拿着兩個孔明燈向我們走來。“放不放燈了,別杵這兒墨跡。”媽媽繞過我們,向門外走,我一臉興奮的跟着,“停,我來考考你。”

“?考?行啊。”

“孔明燈的別名叫什麼?”媽媽叉着腰,扭頭對我説道。

“我知道,我知道。孔明燈又名天燈,文燈,祈天燈,許願燈。”

我接過孔明燈,輕輕地放在桌上,小心地翻開它,抓住底面,稍微用力往上一拉,孔明燈像瞬間吃飽了,小肚子鼓鼓的。

小火苗“嘶”的冒了出來,照得燈亮堂堂的。孔明燈在黑夜中像一顆顆繁星。

我雙手一放,孔明燈慢慢悠悠的.,漫步似的飄向夜空中,形成了萬家煙火,願這金色的孔明燈帶着我們漸入雲霞。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3

今天是大年七年級,我們拿着一對大橘,我問媽媽:“為什麼過年去給大家拜年,要拿一對大桔給人家呢?”媽媽説:“給別人大橘象徵着大吉大利,人們如果給我們大橘,要給他們説祝福。”

一到奶奶家,我拿着那對大橘給奶奶拜年,奶奶説:“好,來,奶奶給你幾顆糖,祝你新年甜甜蜜蜜。”然後家裏還有舅舅和姑姑,“舅舅過年好,新年快樂”舅舅説:“同好,同好。”我去問媽媽:“為什麼我向舅舅拜年他為什麼要對我説同好呢?”媽媽説:“同好的意思是你也是就覺得意思就是你也好。”

奶奶給我發了一個紅包,我想要打開看看,媽媽説:“不能當着別人的面拆紅包,發紅包時,人民幣的正面要對準紅包的正面。”原來發紅包也有這麼多的習俗啊!

晚上吃飯時上面擺滿了菜,有鵝肉,紅桃粿和血蚶,我問了問媽媽:“紅桃果和血蚶為什麼每年過年都要擺上餐桌?他們象徵着什麼?”媽媽説:“紅桃粿,之所以是桃形的,是因為桃象徵着長壽染成紅色,是因為象徵紅紅火火,而血蚶是象徵着財源滾滾,在古代貝殼象徵着錢財,你看,這裏血的象徵着紅紅火火。”我心想:“原來我們潮州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吃完飯後,大家坐在圓桌旁喝着茶,桌上擺着一大盤橄欖,大人們都一顆顆地往嘴裏塞,“真奇怪,為什麼大人們就算不買乾果也必須買橄欖。”爸爸説:“橄欖象徵着吉祥如意,所以非買橄欖不可。”奶奶拿給我一根甘蔗,奶奶説:“過年吃甘蔗,吃了不蛀牙。”

今年的春節很有趣,我們一家團團圓圓過大年,而且今年過年還讓我懂得了許多習俗。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4

中秋節與新年、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來源於天象崇拜,由上古年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也包含着思念家鄉的感情。

早上,奶奶便買了糯米粉、芝麻、藕和月餅回來,我湊上前去好奇地問:“奶奶,你買這麼多東西回來做什麼?”坐在旁邊的母親白了我一眼:“今天是中秋節,你忘啦?”“哦,對哦。”我恍然大悟,但隨即又問道:“那又要糯米粉和芝麻做什麼?”奶奶笑着答道:“中秋節不止要吃月餅,還要吃糯米粉,買這部分就是用來做的。”

只見,奶奶將芝麻炒熟,搗碎,加入白糖攪拌,如此餡就做好了。用糯米粉和水將來揉成麪糰,將餡包在麪糰裏,搓成湯圓的形狀,再壓平,一個糯米餅就做好了。上鍋炕熟就好了。

無聲無息中,一天已經過去,夜晚已經到來了。奶奶讓爺爺搬了一張桌子來到院子裏祭月,桌子上有月餅、糯米餅、柿子、藕,與一碗水。我好奇地問奶奶:“祭月的桌上為何要放水呢?”奶奶反問道:“有吃的怎能沒喝的呢?”母親笑着説:“毛毛,大家以前中秋節時常常到人家偷喝這個水,你知曉為何嗎?”我茫然地搖了搖頭,母親繼續説道:“據瞭解喝了這個水可以不尿牀,所以一到中秋節晚上就看見很多小孩在人家院子裏穿梭偷喝水,晚上反而由於喝多了尿牀。”

坐在院子裏,聽着母親講的這個笑話,品嚐着美食,我不禁仰起頭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會有嫦娥,會有玉兔,會有砍樹的吳剛嗎?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各有各的風俗,你們那兒的風俗又是什麼呢?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5

咚咚鏘,咚咚鏘,隨着鑼鼓聲而來的迎春之獅,牽着春姑娘的手將春天的生機盎然帶進了我的家鄉——湛江。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一年四季中最富有生機的季節。隨着春天的`到來也意味馬上就要過年啦!

每逢大年七年級,我全家人都會回到湛江雷州老宅,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過年,在眾多湛江過年風俗中,我最喜歡的就屬大年七年級早晨的舞獅表演啦!

傳説,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跟着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來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產生於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

聽到由遠而近的鑼鼓聲就知道,舞獅隊就要來啦!大人們會事先在庭院拉條長長的鞭炮,鞭炮呈”S”形,一直延伸到大門口,把鞭炮點燃,舞獅就踏着鞭炮聲進入庭院,在庭院裏表演起舞獅,舞獅聽着鼓點舞動,那場面霸氣雄渾,可謂是動作表演大片,獅子擺頭甩尾,做出各種高難度動作,不清楚湛江年俗的人根本看不出來那是人演的。最有意思的環節是喂紅包、圖吉利,大人們包十幾個1~20塊錢的紅包,在舞獅張開嘴時餵給獅子,寓意新年財源滾滾來。鞭炮燃完後,舞獅便翻着跟頭退出庭院,卻把生機留在了我們家裏……

春姑娘着急地來,又輕盈地走了,她帶走了一個輪迴的陳舊,帶來一個新輪迴的開始,時間就是財富,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惜屬於我們的人生財富。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6

在每年的3月3日,平時安靜我街道上,頓時傳來一陣排山倒海的歡笑,到處無不熱鬧,廟會在這時候就開始了。

簡單點説,廟會也就是比集市大的買賣市場,也可以説是百貨市場,其次就是宗教文化背景。廟會上,同時亦舉行相關的文藝演出,如舞蹈、戲曲、花會等。那一次,我還是中午去的,剛去的時候,那裏安靜的有點讓人感到奇怪。難道是廟會都舉辦完了,我抱着懷疑的'態度,來到了這裏。

只見這裏人山人海,不走近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到處都是熱鬧的歡笑,簡直成了人的海洋。在遠處,還有戲曲表演。我先是跟着奶奶來到了一個廟前。祭拜了一下,隨後就迫不及待地跟上了爸爸媽媽的步伐,我們走到一處,最前面的爸爸突然停住了,這時我不解地問道:“為什麼不走了呀?”

我看向爸爸手指的地方,一個一米多高的冰雕,正立在我的眼前。這可把我嚇了一跳,“這是什麼玩意?”我説道,但回過神來,我才知道了。這又不是個真的,我又有什麼好怕的。不過,製作這個的人,一定是個高手,竟然能把臉刻的如此細緻,而我卻連橡皮泥都沒他捏得好。

我們的新鮮感過了,也就走了。在這裏,我還看到了我最喜歡的吐霧冰淇淋。一陣清新的香草味,頓使人食慾大開。剛入口時,嘴裏仙氣飄飄,彷彿來到了仙境一般。

我在前方聽到一段音樂,讓我很感興趣,走近一看,原來是唱戲的。只見台上的人都穿着漢服,有着很濃的古曲氣息,使人有了一種新鮮感,再借一步講,就是增加古代知識,我還看到其他的各種吃的,但是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逛廟會。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7

中國最熱鬧的就是春節。不過,因為各個地方又有各自的風俗,因此即使是同一個節日——春節,許多地方過得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南方有的地年吃湯圓,而我們北方人卻必不可少餃子。

吃餃子,這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了。但我還是最期盼除夕晚上十二點吃的那頓餃子,要知道,這些餃子裏有一些可是意義非凡的,它們叫——吉祥餃子。

奶奶從下午就開始忙活,切好了菜,和好了面,一切準備就緒就要開始包了。奶奶拿出早已洗好的硬幣和甜棗,要先包這種帶好彩頭的吉祥餃子!媽媽告訴我,餃子裏放甜棗和硬幣是有寓意的。放甜棗表示來年甜甜蜜蜜,而放硬幣就表示交好運、來年財運不斷的象徵。

大人忙着包餃子,我也不閒着,緊緊地盯着他們包的每一個餃子,看看包上硬幣和紅棗的餃子與其它的餃子有什麼不同,這樣,等吃餃子的'時候,我就能多吃幾個“有彩頭”的吉祥餃子了!可是我看了半天,餃子都包完了,也沒有發現它們和別的餃子有什麼外形上的分別。唉,只能晚上靠運氣了,我心裏想着。

終於熬到了晚上,餃子一碗一碗被端上了飯桌。大家都搶先夾起碗中的餃子,我們幾乎同一時間咬下了第一口餃子,但是結果並不怎麼好。大家都沒有吃到,我也是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餃子,閉着眼咬下去,心中的期待已經洋溢出來了。“嚓”一個清脆的響聲,我的心中一陣狂喜,哈哈!我吃到了!我睜開眼睛將硬幣吐出來,呀!好晃眼的硬幣啊!大家都笑了起來,奶奶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條縫,一邊笑一邊拍着手説:“好啊,是個好兆頭。”

我們的春節就是這麼熱鬧。過年時不僅會包餃子,還會作各種各樣的麪食,它都有各種各樣的寓意。總之,春節的時候家家户户都是這樣喜氣洋洋!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8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每個家也就有自己的風俗。今天我就要給大家介紹我的老家——阜新

阜新是遼寧省很小的城市。那裏比北京冷,也沒有像哈爾濱天天下雪那麼冷。

阜新有很多風俗,比如在除夕夜裏要開門迎財神。年夜飯裏要有魚和丸子,有魚是因為“年年有魚”,丸子是因為希望家人團聚在一起。然後就要放煙花,放完了煙花才能回家吃飯,還有除夕當天只能吃兩頓飯。

説了一些除夕的風俗,初五的風俗也有很多,而且都很有意思。只要到了初五,除了要放煙花還有我認為最好玩的一項活動,還要吃一樣東西。

吃的東西是一個小朋友很愛在夏天吃的,那就是冰棍。冬天吃冰棍是隻有在東北人們才做的習俗,但大家也就吃一兩根。好多人都會去冰場滑冰,因為阜新是一個小城市,所以只能在湖面上在凍一層結實的冰。

爺爺告訴我,好多老年人從小就在那裏滑冰。直到現在,他們還有很多人來到冰場上堅持滑冰呢!

關於初五吃冰的`這個習俗,好多人都是吃冰棍。我在網上查到,據説以前沒有錢去買冰棍吃,人們就在井邊上挖冰塊去吃。這樣吃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好多人都認為初五吃冰就可以讓你在新的一年裏腰不酸、腿不疼、牙也不痛,幹活渾身有勁!到現在為止,東北人一直沒有忘記這個習俗,我們家一直遵循這些習俗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家,每個家也都有很多有趣的風俗。希望你的家鄉里也一樣有很有趣的風俗。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9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家鄉的元宵節,也有別樣的風味。

漫步在海陵老街,火紅的燈籠掛滿了整個街巷。街巷裏人山人海,好不熱鬧:瞧,孩子們提着燈籠,清脆的笑聲盪漾開來;看,各種各樣的店鋪上,擺着各色的水果,小吃,人們吆喊着。

走進老街,店鋪裏掛滿千姿百態的燈籠。只見那荷花燈,深綠色的荷葉上有着朵朵玫紅色的花瓣,花燈的'中心有着一個電子蠟燭,花瓣尖上還有一隻小蜻蜓彷彿在吮吸着甘露,栩栩如生。望那兔子燈,小巧玲瓏,全身雪白,那紅眼睛便是畫龍點睛。

繼續往裏走,便看見人們在猜燈謎,一盞盞燈上掛着一個個燈謎。如:打手出界——丁,八十八——米·······

走到盡頭便看見賣元宵的了。元宵,通俗講便是湯圓。只見那湯圓,個頭不大不小,咬上一口,甜甜的黑芝麻順着食道順流而下。那“白色外套”軟軟糯糯,清香味在脣齒間散開,令人回味無窮。那帶着淺白色的湯汁,更是讓人滿足。

聽説元宵節,還有一個美妙的傳説。相傳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便組織去打它,有一隻神鳥卻因迷了路而陰差陽錯地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生氣,便讓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將人蓄財產通通燒死。天地女兒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告訴了人們。人們嚇得不知怎樣是好,有個老人讓大家連續三天張燈結綵,放煙花。那天,天帝看那人間滿是煙火,以為是大火的火焰,以中大快便走了,為紀念那天稱為元宵節。

元宵節這個美好的節日,更像一個故事,像一種文化符號,烙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裏。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們國家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慣,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節目來紀念這個日子。我們這邊當然也不例外,舉行活動的節目也是非常多的。當然其實各地的習慣都是差不多的,不是賽龍舟就是吃粽子,灑雄黃酒等等。當然還有一個就是我們會在門口的'地方掛上艾葉和菖蒲這類東西,具體的效果我也沒有細問,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一邊吃粽子一邊看龍舟了。

在端午這天,必定是要賽龍舟的,我們往年的龍舟競渡是非常激情的。“端陽的下午,小孩們都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高興興地跟着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他們都會擠去碼頭或者河邊,掌聲,吶喊,尖叫,口哨,鑼鼓讓你聽不見你自己在説什麼。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龍舟讓你目眩神移。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沒有親眼目睹的人是沒有辦法體味當中的激動和振奮的。”而且誰划龍舟贏了還會被人表揚,説明我們這個村的村民比較厲害。現在賽龍舟也都帶有一點比賽的性質,幾個村組合到一起,大家進行比拼。

我們每年都是如此,在岸邊上吃着粽子然後看大人們在下面進行比賽。以前我小的時候,我爸爸也是一個龍舟的選手,不過現在已經不是了,划龍舟還是很需要體力的,我爸爸年紀不小了也就不去賽龍舟了。不過現在可以帶着我在岸邊觀看,端午節日還是快樂的度過了。每年到這個節日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有好吃的粽子有好看的龍舟,我們這也有自己的風俗和民俗,可能跟全國各地都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的,只有走南闖北的人才能夠體會到其中的不同。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1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家鄉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社火、小曲、小吃……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家鄉的主要風俗——字畫和小曲。

聽爸爸媽媽説,通渭在一九九二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書畫藝術之鄉”,家鄉的人們家家都懸掛字畫,有“家中無字畫、不是通渭人”之説,在每年的八月十六日都要舉辦書畫藝術節,其中的字畫展覽活動主要在我們的悦心書畫村,書畫村有四樓,一樓是大廳,二、三樓是畫家和書法家畫畫或寫字的地方,我也去過好幾次呢,看見悦心書畫村展覽了許多字畫,並且有許多書法家和畫家在那裏寫的寫、畫的畫。哦,他們字、畫非常好看,但是非常貴,有的一副字畫要一、兩萬或幾十萬呢。對了,還有買字畫的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非常多。

通渭還有一個著名的風俗,那就是通渭小曲。通渭小曲特別多,可以百聽不厭,有火焰駒、十里亭、佰牙付琴、華亭相會、張連賣布等等,最火焰駒好聽,我也喜歡。假如你也喜歡的話,你可以買一個通渭小曲碟片,保證百聽不厭。我爺爺奶奶閒時總是不忘聽通渭小曲,真是兩個戲迷,我想,我長大後一定給他們買一套通渭小曲碟片,再買個放碟片的好電視,他們就可以天天看了。還有,隨着人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現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都有表演通渭小曲的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廣場,每天都在表演小曲,看的人非常多。

哦,家鄉還有許多好吃的,喬圈圈、油餅、漿水面、煮洋芋、長面等等都非常美味可口。

如果你來到了通渭,別忘了賞通渭書畫、聽通渭小曲、吃通渭美食哦,熱情好客的通渭人民歡迎你!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2

我的家鄉就是一個小村子,也沒有特別的風俗習慣,只有過年的時候最熱鬧人最多,因為過年了,大人們就回家了……

我現在回想起來,還依舊懷念以前的新鮮空氣,樹林,池塘和傍晚的螢火蟲,還有家鄉過年時候的氛圍,祖廟祭祀,舞龍,跳舞……然而現在已經看不見了,都變成了一座座高樓大廈,一塊塊水泥地,在也沒有舞龍,歡快跳舞了,很多有趣的節目,因為每人蔘加而取消了,過年時候氛圍也慢慢減淡了。家鄉的風俗還在,但是風俗的氛圍已經慢慢沒有了。

我回想起過年時候,白天裏去叔叔伯伯家拜年,一起圍在一桌吃飯,大人們説着一年的工作和生活的艱辛,而我們小朋友們從來都是沉迷於放煙花,炮竹;晚上時,我們聚在火爐邊月光下聊天,唱歌跳舞,那時候的笑容是多麼的'開心和真實。然而現在,再也體會不到當初的那種過年的氛圍了。現在的大人們還是在一起談論一年的工作生活,小孩子也還是在玩遊戲。但就是感受不到以前的氛圍,有些人説是因為過年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不能放煙花炮竹,才沒有過年的氛圍。

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原因,只是大人世界裏的一種自我麻痺而已。以前,他們聊天的都是家常理短,但現在都是圍繞着工作事業。一板一眼,沒有以前的抱怨和囉嗦;現在都是吹捧和炫耀。我很懷念以前家鄉的風俗,一家人圍着桌子,烤着火的美好時光。家鄉的風俗還在,但是風俗的氛圍卻不在了。

我滿滿回憶起,過年時候村裏人真實的喜悦,家人一起團聚吃飯玩耍的温馨。我希望,可以再一次感受家鄉的風俗,再看一次我們節日歡樂的笑容。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3

一提起清明節的習俗,人們脱口而出的必定是“掃墓”、“祭奠”。可在我的家鄉江蘇,最熱鬧的還要屬“撐會船”了!

按照我們江蘇的規矩,在節日當天,家家户户的男人們會聚成一團,進行“撐會船”的大型活動。會船圍繞着中間的三條主船進行賽跑,三條主船上懸掛着三角龍旗,這是當地會船上一個標誌性的旗幟。每一條會船上,撐船的人是左右兩排的,若仔細看,大家撐得竹篙篙頭上綁着紅色和綠色的彩繩,求個吉利。

“撐會船”這個習俗也有一番來歷呢。相傳,南宋時期,抗金英雄岳飛由楚州奔赴興化,駐軍於縮頭湖相連的水蕩中操練水軍,並多次與來犯金兵激戰於此,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不少英雄葬身於此。就這樣,老百姓為祭奠身亡戰士的英魂,每年清明節開展撐篙子船活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個習俗。

以前常常聽爸爸給我講撐會船的.比賽現場,不過好在,我也親眼看到過激烈的比賽現場。“咚……咚……”隨着有力的鼓響,幾十艘龍篙子船上百十個小夥子,立刻揮舞起那結實而粗壯的、赤裸着的胳膊,忘情地、沒命地擺動着那細長的竹篙,使出渾身力量,打起百般精神。神采飛揚的小夥子們,每一個動作都整齊劃一,每一聲口號都動人心絃。剎那間,大家都成了粗狂豪邁的漢子,一個個漲紅了臉,鼓起了腮幫子,全身積蓄的力量都噴發出來……一艘艘龍篙子船猶如一隻只離弦的箭,飛速趕超着對手,在威風凜凜的“龍頭”的帶領下,擺動着龍尾,直衝終點。這時,觀眾們也不閒着,大家都為自己支持的隊伍吶喊助威着,這此起彼伏的聲音融成了一片。

一年一度的“撐會船”活動可真熱鬧!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4

驚蟄一犁土,春風地氣通。”驚蟄預示着春耕開始。

我們河南小孩子都喝過"三根茶",它比汽水飲料好喝百倍。

每年驚蟄時節,媽媽們總會給孩子們熬“三根茶”,味道略有甜味,帶有淡淡的植物清香。清熱下火,消暑解渴,

放上幾粒冰糖,喝起來別提多美啦!

中午喝一大碗還不夠,下午上學的時候,還要裝上滿滿一壺。這三根茶,可比哇哈哈流行多了!

所謂三根茶,就是用蒲公英、蘆葦根、茅草根三種植物熬成的茶,清熱去火,性平適宜日常飲用,材料方便易得。

每逢驚蟄時節,家家户户都會備着的東西。“三根”有賣的,但很多人還是喜歡自己挖。農曆二月二開始,野外一片片青色漸漸冒頭了,再過十來天,滿眼都是鬱鬱葱葱了。閒暇時間,阿姨嬸子們,帶上娃,拿上鏟子和小筐,去郊外去尋找這些鮮物。對於孩子來説,那是不亞於尋寶的有趣遊戲。

蘆葦根一般生在水邊,茅草根不好挖,孩子們參與最多的就是挖蒲公英了,躲在野草叢中,田埂溝畔,多是憑那一朵小黃花來辨認。所以很多地方也稱蒲公英為“黃黃苗”。

以前特別愛把蒲公英和另一種小黃花弄混,這次特地比較了一下,蒲公英花是重瓣,其他的小黃花大都是單瓣,而且蒲公英的葉子邊緣帶刺,還是很容易區分的。

偶爾有一顆長老的,已經變成毛絨絨的球狀。那可是要趕緊摘下,一口氣吹遠遠的.!採回來清洗乾淨,配上老家帶來的茅草根,蘆葦根,煮上一杯水,彷彿又回到了十二歲的四月天。剩下的曬乾,能一直保存過整個夏天。

關於鄉土、關於兒時的記憶已經慢慢在時光中消散,唯獨每到春天,總會想起媽媽煮的這一碗三根茶。有點粗糙、平凡,卻無比妥帖、温暖。

家鄉的風俗的作文15

家鄉的春節,很多習俗和外地一樣,可有些還是有區別的。

臨近春節的時分,馬路上,樹上,商店前都張燈結綵;時不時還會響起一陣陣的鞭炮聲。各個超市裏大人們老人們都在辦置自家的年貨,把超市擠得個“風雨不透”。而孩子們則在裏面成堆成堆地玩,好不繁華!

到了春節的前一天早晨,就甭想睡好覺了,從早晨到早上這段工夫就不斷在放鞭炮,都沒有消停會兒。真正到了春節這一天,一定要早早的起牀吃餃子,在每次吃餃子時,姥爺總是會跑下去放上一掛鞭炮才會下去。這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一家人平安全安,健安康康,任務飛鴻騰達。

吃完餃子後,便是我們小孩子最快樂的時辰了,那就是發壓歲錢!姥姥姥爺坐在沙發上,而我們小孩子跪成一排各磕一個響頭,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來,我們疑惑地看着他們,沒有失掉答案,這時姥姥姥爺拿出了紅包,我們笑着接了過去放到口袋裏。接到錢包的那一刻,心裏甭提有多開心了!接着我們就出去拜年了。出了門,就會看到地上都是紅紙屑,看得眼花紛亂啊!遇見看法的老人就説“新年好啊,*姥姥!”轉到工夫差不多時便回家了。

回到家便看到大人都在包餃子,我們也不甘逞強。先洗了把手,再把袖子擼起來,戴上圍裙,坐到椅子上,有模有樣地向大人們學了起來。我拿着擀麪杖蠢笨地擀皮兒。剛開端擀地是奇形怪狀的,但是漸漸地就圓一些了。幹完後就覺得好有成就感,但不幸的是我曾經“面部全非”了。

我們吃餃子時,我竟不測地覺得這次的餃子異常的`好吃,我吃了很多,弄得我還老打嗝。早晨,我們開端放煙花,在夜空下放出的煙花光芒耀眼,包括着我們對新一年的等待和希望。

想來想去春節便是我最想過而且過的最高興的節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