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

成功大多都來之不易。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歡迎閲讀!

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

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1:

李安,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大導演,在第85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再次獲得“最佳導演獎”,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成為頒獎禮上的最大贏家。可以説,李安是一個電影奇才,可他在高中時代的表現並不突出,曾兩次大學聯考落榜。最後,他考上一所專科學校,走上了影視之路。

1954年10月23日,李安出生於中國台灣。家裏有4個孩子,他是最頑皮的一個。李安的父親説,李安從來都不閒着,不是出去亂跑就是在家裏亂鑽,身上經常受傷,青一塊紫一塊的。李安小時候身體並不怎麼好,經常生病,但即使病倒了,他也玩心不改,惹得母親直跟他生氣。

李安出生時只有8磅重,還好,弟弟長得比他結實。李安7個月大時,兩個姐姐出了麻疹,他也被傳染上了。當時,父親剛好調到台東女中工作,這是父親第一次升任校長,把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了,對家裏照顧不周,結果,李安從此落下了腸胃毛病,體質就更不好了。後來,全家人搬到了台東,剛一落腳,父親又接任花蓮師範校長,於是全家人又搬到花蓮,在那裏住了8年。李安10歲時,父親再次調任台南二中當校長。可以説,李安的童年是在不斷的搬家中度過的。

小時候,李安瘦小而多病,在花蓮時,如果他連着兩個星期不去打點滴,醫生都會感到奇怪。那個年代,有一種營養品叫“胖維他”,李安吃了不少,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父親曾戲謔地説:“胖維他都讓你給吃得變成瘦維他了。”

上了高中以後,李安的體質有所改善,雖然還很瘦小,但不怎麼生病了。老師説他發育晚,因為他的身高才150多釐米。個子雖然矮了點兒,可李安的人緣特別好,周圍的人都很喜歡他。

高中是緊張而忙碌的,李安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大學聯考時,李安發揮得並不好,差6分與大學無緣。落榜給他帶來不小的打擊,他覺得自己特別沒面子。父親是高中校長,對他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徵求了父親的意見後,決定去復讀。然而,第二次大學聯考也不順利,在考數學的時候,他因為過於緊張,腹痛頭脹,豆大的汗珠從額前滴下。後來,他甚至不能待在考場裏繼續答題了。根據規定,復讀生再次參加大學聯考時還得扣分,結果李安這次又沒考上。發榜時,李安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他趁家裏沒人就跑了出去,直到晚上也沒回家。父母下班到家,看到李安不見了,急得不行,到處尋找。只有弟弟猜到了他的去向,就騎着自行車,騎了1個多小時,趕到安平海邊。很快,弟弟就發現了他的自行車。弟弟看着他的背影,大聲地喊着。當時,李安甚至已有了最壞的想法,想一死了之,幸好弟弟及時趕到了。

回家後,沒人敢惹他,都怕觸到他脆弱的神經。母親給弟弟分配了任務,哪兒也不許去,就在家裏陪着哥哥。

復讀的第二年,黃重嘉老師對李安的幫助很大。當時,黃老師也就二十幾歲,幫他補數學,就像朋友一樣。他們還一起聽古典音樂,一起談論文藝。李安談到黃老師時説:“他對我那麼好,我的數學成績卻一直提不上來,真覺得沒臉見他。”黃老師知道李安的成績後,專門到家裏來家訪,他還幫李安準備專科考試。可是,李安的情緒一直沒有穩定下來,他甚至當着老師的面,把桌上的枱燈和書本推到地上。面對這樣的學生,黃老師不但沒生氣,反倒安慰他:“不讀就不讀,放心去考。”有了兩次失敗,李安反倒把考試看淡了,本來沒抱太大的希望,卻考出了優異成績。在考數學的時候,他也沒有緊張,考了68分,進入藝專影劇科。李安在這所專科學校開始接觸藝術,並有了日後的成就。

在藝專,李安學的是戲劇和美術,父親雖然支持他,心裏卻一直很矛盾。在他的觀念裏,學藝術遠不如學理工科。可是,他又不忍心打擊多次受挫的兒子,只能強作歡顏。

很快,李安就從大學聯考的陰影裏走出來,融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他是校內的活躍分子,又是文藝骨幹,還多次參加環島巡迴公演,甚至到工廠裏表演舞台劇。那時候,同學們的興致很高,都把表演當做人生的一大樂趣。大家穿着戲服,搬着道具,載歌載舞,好不熱鬧。但每次回家後,李安總會收斂許多,他怕父親責怪自己。父親看到他黑瘦的模樣,就在飯桌上開訓:“什麼鬼樣子!”李安要是聽不下去了,就會把碗筷往桌上一放,直接回自己的房間了。這種沉默的反抗,一度讓他們父子間的關係異常緊張。後來,父親一直想讓他留學,希望他能拿到學位,成為戲劇系教授。然而,李安並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思去規劃人生,而是一心做自己喜歡的事。

畢業離開藝專後,李安有了更多的展示機會,並嘗試拍戲,最後到了一發不可收的地步。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就獲得了台灣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等8個獎項的提名。他還曾獲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的“最佳導演獎”,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20xx年2月25日,第85屆奧斯卡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影片還以“最佳攝影”、“最佳配樂”和“最佳視覺特效”三個獎項,成為頒獎禮上的最大贏家。

這就是李安,一個落榜少年的現實漂流!

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2:

童年時候的李小龍非常頑皮,不愛學習,性格怪異,喜歡獨處。但拍電影卻非常敬業,加上天資聰穎,成了小有名氣的童星,深受女孩們歡迎,而李小龍也自小是個性情中人,交女孩也是他的嗜好。13歲那年拜入葉問門下學習武術,到處尋人打架,1957年奪得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58年奪得全港恰恰舞公開賽冠軍。總之,這之前的李小龍還是一個年輕、頑皮、不愛學習、到處惹是生非的毛小子。

李小龍的奮鬥歷程應該從19歲那年懷揣100美元隻身前往美國謀生算起。

郵輪經過神户、橫濱、夏威夷,前往他一片茫然的未來之地——舊金山。在香港,他是小有名氣的童星和赫赫有名的街頭打手,在這裏——還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美國社會的舊金山他只是無數到美國淘金華人中不起眼的一個,只能幹一些零碎的活,住在破爛的貧民區。

舊金山最引為自豪的是宏偉壯觀的金門大橋。李小龍站在橋上,倚欄眺望碧藍的大海。大洋的彼岸,是香港,他由此想起他那"望子成龍"的父母。他決計洗心革面,發奮自強,做出成果來證實自己是一條龍!

李小龍在舊金山,幹得稍長、稍有點起色的職業是教人跳"ChaCha"(恰恰舞),他的收費低廉,學員稀少,這與他精湛瀟灑的舞技很不相稱。在香港,他是跳舞作樂;現在,他卻以舞藝權做維持生計之手段。美國人不鄙視從事任何職業的人,可李小龍總覺得有些無奈。

三個月後,他去了西雅圖。他找到周露比女士開的中餐館,周女士很熱情地接待了他,並收容他在餐館打工以賺取生活費和學費。

李小龍進了當地的愛迪生高級工業學校(相當於中國的職業高中),這是他英文水平不夠格的緣故,不能夠直接進大學。周女士是李小龍父親的舊友,她在政治上很活躍,是當地華人社團的代言人。但李小龍父親的面子,到李小龍正式打工的那天,給無情地撕掉——周女士儼然一副老闆面孔,她毫無表情地對李小龍指指點點,稍不滿意,便厲聲訓斥。李小龍怒火填膺,他來美已三個月,雖也知道"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這一信條,但他覺得太突然,簡直就受不了。但李小龍還是把火氣強行壓下,按照周老闆的意旨,把活計做得她滿意。李小龍的行為跟在香港時大不一樣,依過去的脾氣,他會摔掉盤子不幹,或拿盤子砸她個滿臉開花。

美國的學校,跟保守的香港學校很不相同,完全是開放性的,紀律鬆懈散漫,在李小龍看來,美國的學生簡直就在玩。此時的李小龍,父母再不能督促他,老師也不會約束他,同學更不會因學業的優劣而崇拜或鄙視一個人。李小龍完全可以無拘無束,放浪形骸。然而,此時的李小龍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他一改在港厭學逃學的作風,一絲不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深知學費來之不易,逆境中的他悟醒了許多人生的哲理。他知道理科一直是他的弱項,他曾對它恨之入骨、厭之如蠅。現在,他儘管仍不喜歡,卻比文科下了多倍的苦功。他對英語,更是到嗜學如命的地步,他知道;來到美國,無論進大學深造,還是進社會就業,語言是最最重要的。

李小龍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開始做跑堂,工資比做雜務要高,還有小費。但李小龍心中仍十分壓抑。他從小就有做首領的慾望,希望駕馭他人,而不被他人所駕馭。李小龍正處於被人人所驅使的境地,食客、老闆、廚師都可以驅使他。

李小龍離開了週記餐館(這期間有一段愛情風波促成了此事),發誓不去任何一家餐館打工——那樣太束縛自己的個性了。他想獨立從事一種職業,哪怕收入僅夠餬口,也比受他人約束要心情舒暢。

李小龍結識了日本美籍商人木村武之,那時他19歲,木村36歲。他們成了忘年之交,村甘願做李小龍的弟子和追隨者。李小龍一直想開設武館,但沒把握,也沒錢。現在得到了木村的鼓勵和出資幫助,武館開起來了。

李小龍的武館設在西雅圖唐人街的一個地下室裏,初衷是以此為謀生手段,並將中國武術發揚光大並獨創一支門派。但是創業是艱難的,問津武館的寥寥無幾。李小龍跟木村商量後,就和木村帶幾個學武的學生,去西雅圖的幾所大學做示範表演。事實證明,他這種笨拙而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他的表演越來越受大學生的歡迎,每次都有一兩個學生放棄他們原有的愛好,而改學中國功夫,武館初見起色。

1961年,李小龍順利地完成了高中學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那時,醫科、法律、商科是熱門專業,而李卻選擇了冷門的哲學。李小龍是一個好動而又好靜的雙面人,他酷愛武術,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又愛靜靜地思考。李小龍沉湎於哲學的海洋裏,他崇拜的東西方哲學家,有中國的老子、莊子,德國的尼采,法國的薩特。他發現,葉問師父的教誨,以及古代俠客故事所包容的意義,皆可從老莊哲學中找到印證。而尼采、薩特的哲學,又與李小龍好鬥好強、無拘無束的天性驚人地相似。"真人不露相"是中國古代大俠的行為準則和追求境界,而年輕好勝的李小龍,總在不斷地推銷自己,張揚自己,以證實自己個"超人"。

李小龍腦瓜子絕對聰明好使,應付學業綽綽有餘,主要精力放在了功夫上。他在學校附近的停車場租用了一個角落,每月20美元租金,用作他的武館。他和木村對這塊地方非常滿意,較唐人街那個地下室,空間和光線都要優越得多。1962年,第一間“振藩國術館”開設起來了。

當時他的名氣已經頗大,是校園裏引人注目的華裔學生。他好出風頭,擅長演講,樂於推銷自己,一些美國人也加入到李小龍門徒的行列。他總能如願地招滿學生,每位學費每月15美元。對囊中羞澀的李小龍來講,這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那時,美國征戰越南,李小龍應徵入伍,當了一回“兵哥哥”。但是李小龍自由不羈的天性怎會願意待在軍隊呢?後來李小龍作為預備役軍人留在美國本土,末被派往越南作戰。這算是他的一大幸運,也是武術界的一大幸運。

李小龍在大學期間與琳達墜入愛河,後來雙輟學結婚。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請讀祝春亭的《功夫影帝李小龍》第六章。

李小龍和琳達離開了華盛頓,去了更有發展前景的加州。在那裏結識了菲律賓棍王丹·伊魯山度,武術界的前輩嚴鏡海,全美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美國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從影是他的夢,但自來到美國,一直跟電影無緣。未曾聽説,有哪位華裔演員躋身好萊塢,並佔有一席之位,但卻又一直忘不掉電影並懷着一線希望。他們驅車來到天堂般的好萊塢,卻只能遠遠望望而已。未來,很遠。他們離開好萊塢,李小龍靠在座椅上,情緒低落,琳達説:“你行的,一定行”。在李小龍奮鬥的背後,琳達一直直默默忠實地支持着他。

1964年秋季,李小龍參加全美空手道大賽,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而榮登冠軍寶座,並與羅禮士成了摯友和師生。

1964年,美國長堤空手道大賽是李小龍一生的重要轉折點。李小龍作為表演佳賓出席這場大賽,表演了詠春拳,蔽目粘手、寸拳、無影拳、二指俯卧撐等,令所有觀眾瞠目結舌。李小龍在長堤國際空手道大賽中的出色表演,使他名氣在美國武術界名氣大增,不少武師從千里萬里之外趕來拜訪他,而這次大賽表演也促成了李小龍邁出踏入好萊塢的第一步。

經過長時間的周折,李小龍得到了好萊塢電視劇《青蜂俠》第二主角加藤的角色,這之前穿插着《陳查理》長子角色落選和李小龍攜琳達回港的事。《青蜂俠》的播出,沒有引起太大轟動,但飾演加藤的李小龍,卻愈來愈受觀眾的青睞,他英俊靈敏,身手不凡,在劇中的表現,遠勝於飾主角青蜂俠的威廉士一籌。

李小龍終於實現了進入好萊塢從事表演的夢想。他沒有名聲大噪天下知,卻已取得可喜的業績。他的最終目標是做世界級的功夫明星,這條路不平坦,充滿艱辛,並且漫長。

李小龍把武館關了,想一心做職業演員。後來得到費西蒙的指點和雪伯靈的開導,武館重新開起來了,不過不是什麼人都收,不是每個月學費20美元,而是隻收名人和資質很高的人,每小時學費50美元,後來還漲到250美元!——這樣來提高他的名氣。

李小龍已在好萊塢有了一席之地,也接演了一些配角,擔任武術指導什麼的,但總是在原地徘徊不前,甚至還不得已飾演了《醜聞喋血》中那個陰陽怪氣的同性戀殺手。在好萊塢曇花一現的人很多,況且他還是一位中國人,要在好萊塢風風火火談何容易。一位影評家説:"一句話,因為李小龍是中國人。不是好萊塢的首腦對李小龍本人有什麼偏見,而是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偏見如無形的手,窒息了他們的思維。"

雖然事業不得意,但李小龍並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很有自信地在一張便籤上寫到:

我的明確目標

我,布魯斯·李,將會成為全美國最高薪酬的超級東方巨星。作為回報,我將奉獻出最激動人心,最具震撼性的演出。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一千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和我的家人將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這是中文翻譯,原文是:

My Definite Chief Aim

I,Bruce Lee,will be the higest paid Oriental superstar in the United return I will the most exciting performances and the best of quality in the capacity of an ting in 1970,I will achieve world-fame and from then on and till the end of 1980 I will have in my possession ,000, I will live the way I please and achieve inner harmony and happiness

李小龍與朋友策劃一部《無聲笛》的影片。他們去印度勘外景,大失所望,拍攝計劃被迫取消。曾有主演電視連續劇《功夫》的希望,他又一次幻想成功,最終發現又是水月鏡花。被好萊塢美麗憧憬所誘惑的李小龍,就象頭可憐的驢子——嘴巴前面懸着一把草,它拉着車努力地向前跑,卻始終吃不到那把草。他憤怒地想:我在好萊塢還有呆下去的必要嗎?李小龍開始有了回港發展的念頭。

那時候,香港電影業的龍頭老大是邵氏集團,60年代是邵逸夫一統天下的黃金時期。1969年,邵氏製片主任鄒文懷帶領何冠昌等人走出邵氏,創辦了嘉禾公司。兩家公司明爭暗鬥,嘉禾始終處在下風,無能撼動邵氏,直到一個人——李小龍的到來。

那時雖然對李小龍本人來説甚不得志,但他的名氣已經非常之大,香港能請動李小龍的也只有邵氏與嘉禾兩家。本來李小龍看中的是實力雄厚的邵氏,並且不計較相對較低的片酬,但邵逸夫自高自大,最終因各種原因不歡而散;另一方面,鄒文懷以他的誠意打動了李小龍,李小龍決意加盟嘉禾。

嘉禾、鄒文懷,這兩個詞在李小龍影壇事業生涯中佔着重要的地位,推崇尼采要做“超人”也真正做到了“超人”的李小龍只聽兩個人的話:一個是妻子琳達,另一個就是鄒文懷。

以後的事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四部半”。很多人都津津樂道於李小龍這短短兩年掀起狂瀾的時期,很多人只知道《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只知道一次又一次打破票房記錄,只知道李小龍似乎一夜之間成了國際巨星,但有多少人瞭解李小龍在這之前艱難的奮鬥歷程,有多少人知道這兩年中李小龍的孜孜不倦?

《唐山大兄》一片的攝製,在極原始、極艱苦的泰國柏莊。當時嘉禾還沒有足夠的財力去造出劇情所需的場景、道具,住宿、飲食條件都十分艱苦,氣候也不適應,總之,比在好萊塢拍片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李小龍怨言歸怨言,工作起來卻十分投入,彷彿有使不盡的精力和力氣,令其他疲憊不堪的演職員十分佩服。儘管當時條件艱苦,工作繁忙,精神和體力嚴重透支的李小龍仍堅持練功。他們住在柏莊附近小鎮的旅館裏,每天天末亮,李小龍就起來跑步健身,而當時極度疲憊的演職人員還沉浸在夢鄉中。

1971年《唐山大兄》公映,狂攬320萬,打破《仙樂飄飄處處聞》票房記錄230萬,天皇巨星從此誕生。

李小龍決定留在香港,馬上投入到《精武門》的拍攝。第二年,《精武門》上映,票房突破450萬。那李小龍風風火火的年代,也是嘉禾起死回生的年代。

同年,李小龍自編自導自己主演和製片,推出又一力作《猛龍過江》,票房超過500萬。本來李小龍想自己組建公司自立門户,但李小龍野心雖大,但並非經營之才,對如何籌建、運作,心中無底。鄒文懷語重心長地説:此事要慎之又慎,我是在影壇混到這把年紀,做過好些部電影的製片,有了十二分把握才離開邵逸夫走這步的。現在好些人年少志高,草率行事,創辦製片公司不待制片就砸牌了。後來李小龍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1972年秋,不待《猛龍過江》公映,只作了短暫的休息,李小龍便投入《死亡遊戲》的攝製。但只拍攝了三段武打和一些零散的鏡頭就得到了主演《龍爭虎鬥》的機會。這是一部使他如願好萊塢成為真正國際巨星的作品,只可惜這部影片上映前一個月便辭世西歸,只有他的在天之靈能看到這一切了。

李小龍還在美國好萊塢仿惶時,曾誇海口立下三大宏願:一是推廣弘揚截拳道,使中國功夫傳遍全世界;二是使華語片打進國際市場,讓全世界的電影觀眾認識中國電影;三是在歐美的影片中飾演主角,奠定中國演員的國際地位,《龍爭虎鬥》讓他了卻了這三大宏願。

李小龍的英年早逝有很多原因,包括他晚年(估且這樣説吧)對身體犯下的錯誤,如服食大麻,使用肌肉振盪機等(這裏我們並不迴避),但與他過強的意志超出了身體承受能力,超負荷的工作也有着很大的關係。

龍就是這樣鑄就的。李小龍告訴我們:即使你是天才,也需要奮鬥。

電影名人的成功故事3:

國際影星成龍來到北京影視城給中北英皇演藝專修學校百餘名準藝員授課。他從自己的成才經歷談起,主題是告訴年輕人不要輕易放棄。缺乏講課技巧的成龍,用大量實例彌補了這個弱點,記者將其歸納成了幾個精彩片斷:

從演死人開始

我是從一個默默無名的童星做起的,大約6歲的時候,爸爸把我幾乎是“賣”到了戲劇學校,從那以後就開始跟着師父學京劇。那時候很苦很苦,我只要有飯吃、有覺睡就很知足了。拍的第一部戲叫《梁山伯與祝英台》。最開始的時候我只能演死人,第一次演的時候,導演狠狠地罵我,“不要動,你已經死了,肚子還動什麼”,這時候我很沮喪,覺得自己居然連死人也演不好。後來我開始細心地琢磨,什麼時候應該吸氣,什麼時候應該閉氣,什麼時候鏡頭會對準死人,該怎麼死,這樣,一次又一次,我終於成了“死”得最好的人。

給人擦車用牙籤挑縫

我當年的夢想是做一個武術指導,因為我覺得他很威風。要做一個武術指導就要先懂得鏡頭,我做了兩年拿鏡頭的人,扛了兩年鏡頭。

那時候電影圈武行有一個很有名的人,他地位很高,有許多小弟、跟班,我也混在中間,算是小弟的小弟。為了能讓他注意我,當我知道他來片場鐵定要經過哪些地方時,我就每天都站在那裏,在他面前露一臉,讓他看見我,後來有一天他終於停下車問了我一句:“你是跟我的嗎?”我説是。他於是讓我上他的車,一路上我坐得很規矩,什麼也沒説。到片場以後他讓我幫他擦車。我這一輩子就沒擦過這麼幹淨的車,每個縫隙,都用牙籤來挑乾淨。後來他就每天都接我上班,我每天都幫他擦車……最後我終於成了這位武指身邊的紅人。

我不是教你們拍馬屁,可是搞藝術的人就是要想法子讓別人注意到你。那時候,為了讓報紙能報道自己,我什麼都幹過,還別出心裁地戴墨鏡,希望媒體能關注到我,沒想到,報紙登出來就把我給剪了。後來,我又想法子,在拍照的時候,就拼命擠在主角旁邊,近得報紙都剪不掉,這樣好了,終於登了,露臉了。

腦袋開刀

受傷次數數不過來,像這裏斷過一次,這裏斷過三次,這裏燒傷過,這裏爛過,這裏裂過,這裏開過……反正從頭頂到腳趾,全身沒有一處沒受過傷的。以前拍電影沒有保險,拍火戲時,我用真火,眼毛都燒沒了,真火和假火是兩回事,拍戲時就是在玩命。我的電影到今天還是有很多人談,而且拿到法國好多大學去當教學資料,我覺得很驕傲。要説我至今印象最深的一次受傷還就是我腦袋開刀那次。那時候在南斯拉夫,又有戰亂,醫療水平也不高,我真以為我會死掉。因為那個事情的影響,我現在做事是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我只想今年做什麼,不想後年。生命是這麼脆弱,所以我不會浪費我每一天的生命。我不説我對得起社會,但最起碼我對得起我自己,應該説,開刀那事把我整個人生觀都給改變了。

幸運只能用幾年

很久以前,曾有報道稱:某年成龍的全年收入幾個億,很多年輕人豔羨得不得了,當時成龍就説:“這是我應該得到的,是多少年拼出來的。年輕人不應該總看到人家的收穫,不想想人家的付出。”此刻,面對百餘位做着明星夢的中北英皇學員,成龍再次毫不客氣地對如今青年人身上的弊病予以批評。

作為藝人要有多方面的才藝,在美國,我從和人家溝通A、B、C都不會講,到今天我能在美國電視台做直播節目。聽不懂沒關係,要知道問。我是山東人,以前不會講山東話,但是我現在會講山東話,會講上海話,會講福建話,會講韓語,會講一點日語。以前老一輩的演員像洪金寶等,除了漂亮的演技,還會唱歌還會跳舞。現在的演藝界、歌唱界的年輕朋友才技不夠,他們有很好的環境,十五六歲就出來唱歌,但是唱也唱不好,填詞也不會,彈也不會,只是很漂亮或很帥,只是很幸運地有人把他捧出來。這樣的人很快就會冷掉的。我們講的是實力,幸運只能用幾年,實力卻會永遠。

標籤:名人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