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成語故事》讀後感[精選15篇]

讀後感2.99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讀後感[精選15篇]

《成語故事》讀後感1

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是前人在幾千年的生產活動中所獲經驗的總結,閃爍着我們祖先智慧的光芒。

成語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語彙。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如果能正確使用一些成語,往往能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反之則可能會貽笑大方。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形式各樣,來源不一。但大部分成語都有典故,是一般歷史事蹟的高度濃縮。我們在應用時應該先充分了解成語的原意,這樣在實際使用時才能恰當得體。

為此,我從成千上萬的`課外書裏,選擇了這本《成語故事》。這本書中所選的成語故事性、知識性較強,釋義準確;每個成語故事後面還辟有一個知識框,悉心講述了與故事相關的知識點;成語詞條按常用成語詞典順序排列,方便查詢,因此,我瞭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大有裨益。

這本書裝幀雅緻,內文還配有大量插圖,給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收穫!

《成語故事》讀後感2

我讀了《中華成語故事》我記住了成語“呆如木雞”、“盲人摸象”、“廢寢忘食”、“掩耳盜鈴”。我還知道講這些成語的小故事。我最喜歡的是《盲人摸象》的故事。

故事講了幾個盲人摸象。高個子摸到大象的耳朵説:“大象像一把又大又扁的`蒲扇”。年老的摸到大象的尾巴説:“大象像又細又長的蛇”。小個子摸到大象的腿説:“大象像大柱子”。第四個盲人摸到大象的牙説:“大象像上粗下細的大蘿蔔”。四個盲人爭爭吵吵,誰也不服誰。最後趕象的人説:“你們説的都不對,都是隻摸到了一部分”。

通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觀察事物要看全部。以後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千萬不能當“盲人摸象”呀。

《成語故事》讀後感3

暑假來了,老師為了豐富我們的知識,向我們介紹了很多好的書籍。我就是利用暑假時間讀了一本成語故事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濫竽充數》。

故事中,齊宣王喜歡聽幾百人吹竽大合奏,有一個叫南郭先生的聽説工資高,於是就混進裏樂隊假裝吹竽,一開始他心裏發虛,害怕,後來時間一長他發現國王和其他人都不注意他,所以他就裝模作樣,為此國王還獎賞過他,就這樣他不在害怕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齊宣王去世了,他的.兒子繼承了他的王位,齊宣王的兒子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喜歡聽個人獨奏,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於是就悄悄地溜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勤奮,不要耍小聰明,只有真正的智慧才是你的財富,要腳踏實地,否則很容易被人看穿。

《成語故事》讀後感4

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我不但學到很多成語,還認識了很多人,例如老子、曹衝、祖逖等。

這些故事裏我最喜歡“得過且過”這個故事。寒號蟲夏天的.羽毛很美麗,説鳳凰不如它,很驕傲,也不想以後冬天,羽毛沒了,自身怎麼説。原來還得意洋洋的它,到了冬天,因為不做長遠打算,因此只能在樹叢深處哆哆嗦嗦地叫“得過且過,得過且過”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好而驕傲,要做好長遠打算,不然最後,就變成別人笑你了!

我喜歡這本《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5

《經典成語故事》這本書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在愉悦的閲讀氛圍內汲取知識,展示出中國歷史的縮影,在經典成語故事中領略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一直以為父母為我洗衣做飯,陪我學習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了父母給予我們的愛是最真摯、最無私的,尊敬、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以前遇到困難或危險我總是半途而廢,慌亂不堪,這本書讓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勇有謀,越身處險境就越要靜下心來想出應對措施,做任何事情,都不要驕傲,都不要自恃甚高,否則就會落得慘敗下場,懂得了困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再一次站起來的勇氣,在困難面前永遠都不要倒下。

我在這本書中還學到了許多知識,我要向書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學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懂事更勇敢

《成語故事》讀後感6

《成語故事》這本書,內容豐富,平且配有插圖,使我更容易理解。

裏面的成語故事有300多條,例如有不可救藥,愛屋及烏,初出茅廬,南柯一夢……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驢技窮》,故事講的'是在古時候,貴州這地方沒有毛驢,有一個人就從其他地方呆了一頭毛驢來到貴州,並且把它放在山底下,當地的老虎看見驢子長得比自己還高大,以為是什麼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樹林深處偷看。

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驢子,驢子突然大叫一聲,老虎以為驢子發怒了,要咬自己,嚇得趕緊逃走了,後來,老虎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驢子沒有什麼特殊本領,便一步步靠近驢子,驢子大怒,並用蹄子踢它,這時,老虎終於看透了驢子,原來驢子的本領不過如此啊!於是,跳起來把驢子吃掉了。這個故事比喻只有一點本領也用完了。所以,我們在做事情時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必須要經過長時間觀察和深入瞭解,才能獲得成功。

《成語故事》讀後感7

暑假裏我讀了很多的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成語故事》。

我之所以非常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它告訴我很多知識和道理。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講述了愚公想要移走太行山和王屋山,別人都覺得是做不到的事情,但他並不以為然,帶着自己的子孫們去挖平這兩座山,日子一長,兩座山終於挖平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堅持努力,積極向上,像愚公移山這樣堅持到底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要像他們一樣堅持不懈,努力到底。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彈古箏彈的不是很好,斷斷續續的,然後我就一直練習,練到不再斷斷續續、非常流暢為止我才停下來,經過我的努力,終於把曲子彈得非常順暢好聽了,我想這就是愚公移山那樣堅持不懈的'精神吧。

我非常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它沒收了我的無知,沒收了我的問題,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讓我在這個暑假收穫成長。

《成語故事》讀後感8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孔融的文學家,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孔融四歲時,媽媽買了幾個梨回來,父親讓孔融先挑。可是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小的'。父親見了感到很納悶,就問孔融:“這麼多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麼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小嗎?”孔融説:“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聽了孔融的話,大家都誇他是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讀完這篇文章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去謙讓別人,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今後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做一個當代的小孔融。

《成語故事》讀後感9

今天我讀了《成語故事》中的“以貌取人”這章成語。故事講的是從前孔子有兩個弟子,一個叫宰予,他能言善辯,孔子非常喜歡他。可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發現宰予非常懶惰,整天只知道在牀上睡大覺,孔子對他十分不滿,説他“朽木不可雕也”。

另一個弟子叫子羽,長相十分醜陋。孔子以為他非常無能,但他還是非常刻苦,而且也非常認真,後來子羽學成後遊歷四方,光弟子就有三百多人。孔子知道後很惱悔,覺得對不起這個學生。

所以我們不能“以貌取人”,畢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從這裏我聯想到三國中的龐統,他先後去投靠過孫權和曹操,但都因為長相醜陋而被兩人問都不問就拒之門外,就這樣他們錯過了一位與“卧龍”齊名的'大軍師“鳳雛”。

《成語故事》讀後感10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讓我讀了〈愚公移山〉這個成語寓言故事,使我受益匪淺。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寓公的人,想把每前的兩座給鄉親們帶來麻煩的山移走,遭到了智叟的反對,但是經過了他的'努力,感動了上帝,山地幫助寓公把這兩座擋路的山移走了。

移走兩座大山,着在常人眼裏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寓公做到了,折實多麼驚人的毅力啊!寓公遇到困難並沒退縮,而是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感動了上帝。在這裏,我要説:“寓公並不‘愚’。他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了後人,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給我們的人生道路上樹起了里程碑!”

與共的精神是可貴的,然而現實社會的很多人卻不具備折中精神,例如以前的我,那時,我一遇到困難或問題就繞過去或選擇逃避,不去面對和克服困難。以後我一定要學習寓公的精神,正視困難。

《成語故事》讀後感11

在這個學期裏班級讀書漂流活動中我讀了很多的課外書,也學了很多很多的課外知識。現在我就給大家介紹一本書《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裏有一篇文章叫《名落孫山》這篇文章是宋朝的,文章裏講了一個名叫孫山的人,既聰明又幽默,有一次他和一個同鄉的兒子一同去考舉人,結果到放榜的時候孫山在榜上的名字居然是最後一名,從此鄉親們就取了一個名落孫山的名字,來形容考試沒有被錄取的.人。

這篇故事講了一個道理:付出不一定有收穫,但是不付出就一定不會有收穫,只要你全心全意的去做這件事,那麼成功就一定是屬於你的。

《成語故事》讀後感12

《成語故事》裏的成語多得數不勝數。這本讀物,它不止有對成語由來的小故事,對其中生僻之字做了詳細的解説之外,還增設了歷史典故、人物介紹和小知識等欄目,讓我們對當時的背景和學者的認識加深鞏固。

“妒賢嫉能”寫出了項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統治天下,這便是主要的`原因。古往今來,不賞識人才的人,都是一個失敗者。《成語故事》裏也有許多關於三國的故事,可以邊讀邊補充讀三國的認識。

“害羣之馬”這個成語我見過很多,它的典故卻是才瞭解。原來治理國家和放馬的道理很相似,只是除掉對馬羣有害的壞馬罷了。朝廷上,只是將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掃除而已。

這些以小見大的道理,就那麼簡單。

一個又一個成語,只是短短數十字,卻全都藴含着大道理。“勤能補拙”,既然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就要“亡羊補牢”了。

《成語故事》讀後感13

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我不僅學到很多成語,還認識了很多人,比如老子、曹衝、祖逖等。

這些故事裏我最喜歡“得過且過”這個故事。寒號蟲夏天的羽毛很美麗,説鳳凰不如它,很驕傲,也不想以後冬天,羽毛沒了,自己怎麼説。原來還得意洋洋的.它,到了冬天,因為不做長遠打算,所以只能在樹叢深處哆哆嗦嗦地叫“得過且過,得過且過”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好而驕傲,要做好長遠打算,不然最後,就變成別人笑你了!

我喜歡這本《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14

在暑假裏,我讀了《成語故事》這本名著。其中,我最喜歡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説的是張良因行刺秦始皇沒有成功,逃到下邳隱蔽。但有一天,他在下邳散步時,遇到一個老者。他看到張良走來,就叫道:“喂,你去把我橋下的鞋子撿起來!”張良聽了很不舒服,但礙於老人的年紀,就去橋下給老人撿鞋。老人見了,非但不道謝,還大大咧咧的讓張良把鞋給他穿上。張良想,鞋都撿了,就不計較了。便幫老人把鞋穿上。老人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説,就走了。五天後,老人把自我用畢生心血寫成的《太公兵法》交給了張良,讓他好好鑽研,張良對此深表感激。

由此可見,張良的確是“孺子可教”啊!我們也要學習張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當然,我喜歡的故事還有很多,如:鷸蚌相爭、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等。

成語故事讓我學到了很多精神,你也能夠看看哦!

《成語故事》讀後感15

我非常喜歡讀書,暑假裏我又拿出新買的《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津津有味的了起來。

高爾基説過:讀一本書,就像對生活打開一扇知識的大窗。這本書裏面的故事深深的吸引着我,有的驚心動魄,有的感人心肺,還有的回味無窮。

“紙上談兵”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發意義很大,我知道了做事不能誇誇其談,還要有實戰經驗。我們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記得再清楚,不會用一樣白費功夫。做事都要以多練為主,熟能生巧,吸取“紙上談兵”的失敗經驗。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裏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我們的教誨。有些故事我們從小就知道,但還是明知故犯,是家長提醒的不夠嗎?是老師教育的不夠嗎?其實都不是,這些錯誤的頻頻出現是因為我們在生活中不嚴格要求自己造成的。我們還會記得一些教訓,本能的去改正,這對我們是有益無害的。

《中華成語故事》這本書給我們帶來了數不盡的精神財富,他像一條江河源源不斷的流入我們真實的海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