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

讀後感1.96W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1

讀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我很有感觸。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

第一,苗苗與季羨林爺爺的對話,讓我感受到了要寫好作文,應該多看課外書,但是,看課外書不能耽誤正課。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得很不夠,課文中説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我都沒有讀。我要馬上抓緊補上去。

第二,季爺爺教育我們不能偏科,要能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我覺得季爺爺的三貫通非常好。我想,要做到這三貫通,是很難很難的,但是,我一定要朝着這個方向去努力。

第三,季爺爺教育我們不但外語要學好,而且國語的古文、古詩也很重要。季爺爺説:“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我要努力加油,向“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進軍!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一個小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讀書學習!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五年級的一篇課文。它記錄了“小苗”張鈁與“大樹”季羨林的交流。兩人輕鬆、睿智的對話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

首先他們談到了小孩該不該看閒書。季羨林認為,我們應該多看閒書,因為這樣能提高寫作水平。我們適當地看閒書能積累更多的知識,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能因為看閒書而耽誤正課,尤其是像張鈁那樣上課看閒書,就更不敢恭維了。還有,完全不看閒書,一心投入到正課也是不對的。這樣做,也許能造就一個尖子生,但永遠無法造就一個博學多才的智者。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地讀點課外書,做到課內課外兩相顧。

還有,季羨林鼓勵我們多積累古詩、古文。我覺得很有道理。因為它們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代代相傳,可不能斷在我們21世紀青少年的手裏啊!不僅如此,多積累古詩文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

“大樹”用豐富的內涵,教給了我們這些小苗很多很多。真感謝“大樹”!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3

一本好書,藴含着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閲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這篇文章以訪談錄的形式,記敍了苗苗與季羨林老爺爺的對話,在談話中,苗苗和季羨林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並舉了自己的事例,可以看出季羨林爺爺對新一代孩子成長的關愛。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讀書,與書結下了深情厚誼,並在不斷的讀書中提高自己,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當然,讀書要有選擇的讀,讀好書,做到“開卷有益”。在讀的時候,不能囫圇吞棗、馬馬虎虎的讀,一定要認真讀,反覆讀,讀懂、讀熟、讀透,全身心的投入到讀書之中。並講究閲讀的方法,才會有更多的收穫。朱熹曾經説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每次讀書,我都讀好書,讀對自己有幫助的、自己喜歡的書。有一次,我寫完了作業,百般無聊。於是,我便拿起三國演義看了起來,雖然我已經看了很多遍,但我還是那麼喜歡讀,百讀不厭。我讀呀讀,也不知讀了多長時間,還在讀。我沉醉於羅貫中的`作品之中,全身心的投入到讀書之中……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抬頭一看錶,已是十點鐘了。躺在牀上,便呼呼大睡了。

我們就像一棵小樹一樣,羨慕大樹的高大挺秀。其實,仔細想想,大樹也是從小樹成長到現在的,成長的過程是艱苦的,我們也要像大樹一樣,不斷地吸取營養,來充實自己,而營養就來源於——書。

讓我們養成愛好閲讀書籍的習慣,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4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苗和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使我深受啟發,文中的“小苗”是指國小生苗苗,也暗指苗苗在學習上剛剛起步,猶如破土而出的需要汲取營養的小苗;文中的“大樹”指的是著名學者季羨林,也暗指季爺爺學識淵博,學有建樹,恰似根深葉茂的大樹。文章通過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告訴我們瞭如何寫好文章以及學習要文理貫通等內容。

我從文中深刻體會到了閲讀的重要性,季爺爺告訴我們:“想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也就是要大量的閲讀課外的有益的書籍。”但是在文中小苗在上課時間看閒書是不可取的,我認為所謂的“閒書”就是在課外用來打發時間看的書。閲讀閒書不僅打發了休閒時光,還增長了課外識知,提高了寫作水平,真是一舉多得!

季爺爺還告訴我們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我們不應該偏科,喜歡語文,就只學好語文是行不通的,而要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全面發展。

《小苗和大樹的對話》意味深長,使我受益匪淺。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5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文中,季羨林爺爺説他最喜歡看書,因為文學家魯訊曾經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讀書”

季爺爺説:“語文要好,數學也要好,還要培養文理貫通,古今貫通,中西貫通這三貫通的人才。”有的同學喜歡語文,不喜歡數學,這樣就是偏科,對我們將來的發展不利。

季爺爺產:“學外語早學比晚學好,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學起來就有困難”。外語的發音跟母語有很大的關係,我認為季爺爺説的很對,我人應該從紮紮實實地學鄒外語,將來可以去國外學習,學習他們的先進知識,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季爺爺還説過,古詩文的積累也很重要,一個孩子起碼要背200首詩和50篇古文,我們的老師也要求我們天天背積累,俗話説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新的學期開始了,我要更加認真努力地讀書,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多讀有意義的課外書,做一個三貫通的優秀人才。真是“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讀後感範文6

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讀了《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這篇文章是以訪談錄的形式寫的,主要寫了苗苗向季羨林爺爺講述自己喜歡讀的書和自己偏科的情況,季羨林爺爺讓苗苗多讀書,多讀課外書,早學外語多背古文,並要注意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

讀過這篇文章後,我體會到了讀書時要讀有益的書,這樣收穫才會更大,如果讀了一些對身體和心理不利的書,那就適得其反,危害身心健康了。所以看書不但要選擇有益的書,還要更多地涉獵其他方面的內容。同時我也體會到了不能偏科和要早一些背誦古文和古詩,如果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偏科的話,就會像蹺蹺板一樣,不均衡。現代科技的發展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要想全面發展就不能偏科。就比如每一節課,無論你喜歡不喜歡,都要認真地學。只有這樣才能均衡發展。還有古詩和古文,都是古人的汗水和智慧的結晶,具有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和韻味。我們如果能早一點背誦一些,對於我們瞭解祖國的文化歷史是有意義的。

這篇課文還讓我感受到了季羨林爺爺對下一代的關心和指導。同時也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和在讀書方面對下一代的指導和幫助。他提出的不偏科、多看書、多背古詩文,還要中西貫通和學外語,這才是21世紀的人才標準。

讀了這篇課文,我感受到了大樹博大的胸懷,小苗茁壯成長需要大樹的遮蔽和呵護,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成為大樹的。希望這這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能有更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