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讀後感2.3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15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1

語文老師用了一整節語文課的時間給我們朗讀了《道士塔》,全篇瀰漫着濃濃的憤怒、彷徨,夕陽之下無家可歸的中國文化,就都被壓進了那一捆捆的敦煌文物。

我不禁感動不已,然後買了一本《文化苦旅》,煞有介事地翻來翻去。但一個七年級的小朋友又怎麼能理解那遙不可及的文化呢,即使是現在的我也只是憑着一些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小心地去尋找若有若無的蹤跡。

由於先前已經多次閲讀了《文化苦旅》,讀後難免少了些新鮮感。我會盡力表述自己的體會。

不知道這是第幾次讀這篇《道士塔》了。每次的感覺卻都是相同的,凝成那三個字:“我好恨!”恨愚昧無知、愚蠢透頂的王道士;恨數不清的污吏,把珍貴的文物隨意糟蹋;恨斯坦丁、伯希和、吉川小一郎……他們盡情地、冠冕堂皇地把書卷、畫像、雕塑掠走;我甚至恨石窟的.建造者,你們為什麼不把密室得再隱蔽些、再牢固些,讓文物過一百年再重見天日,讓我國的研究者們好好地鑽研。

但無論如何,那滿滿實實的一洞古物,已絕不再全屬中國了。屬於中國的,只有高價買回的微縮膠捲。

《道士塔》在寫作手法上也極為優秀,諷刺、反語恰到好處,抒發感情時噴薄有力。一聲憨厚的笑、一具無知的身軀、一方慘白的石屋、一縷尖鋭的炊煙、一支載着一個文明古國文化的車隊、一抹悽豔的晚霞、一片顫抖的清單,還有一羣為了敦煌文獻傾入一生心血的專家。

我們應該反思。

《文化苦旅》讀後感2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為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為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為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為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拜“偉大”的閲讀課所賜,終於讀完了《文化苦旅》。初讀時,總覺得,縱然餘秋雨先生認為寫書“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然而作為一名讀者,細品他筆下那字詞句段,心間卻升騰起輕鬆瀟灑之感,並無所謂“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沉浸江南小鎮“大隱隱於市”的淡泊安定與自然;流連令一眾大詩人大文豪心心念唸的隱居聖地天柱山;享受那柔雅的中國文化寧謐的後院蘇州。只看那温文爾雅的景,卻也僅此而已。

然而當從近乎機械的學習中解放出來時,卻神使鬼差地跑了趟書店,捧回了屬於自己的《文化苦旅》。

再捧起它,認認真真逐字逐句地品閲那些原本感覺輕鬆無比、讓人卸下一身鉛華的文章時,卻不由得陷入了那些略顯沉重的'歷史與無盡的思考中去。

走過敦煌,進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個死了多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這裏,完全被“歷史的洪流消融”。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卻正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何其悲哀!

重讀《文化苦旅》,感悟着實不少,卻不能一一詳述,只是:讀《文化苦旅》,洗禮靈魂;尋千年文化,感悟古今。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寫的是作者餘秋雨到全國各地的旅行後,結合歷史寫的一篇散文著作。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然景觀加上一些純樸的當地特色。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白髮蘇州》。

之所以稱之為“白髮”蘇州,是因為,就在前些年,蘇州悄然過去自己2500年生日。雖然它如此的古老,但卻沒有什麼名氣。只因它沒有一份金陵王氣。它不願換件衣裳,領受那份王氣。但當政府腐敗之至時,卻是反抗的最為激烈。一向柔婉的'蘇州人,變得兇狠起來,提着腦袋,踏着血泊衝擊着皇帝最信任的九千歲魏忠賢。的這次浩蕩突發,使整個中國史都對另眼相看。可再看他們,只笑一笑,又變回原來那個柔婉的蘇州。

“做……同義”只是因為這裏缺少一份金陵王氣,就如此的不公平,可見中國古代會因為這封建主義思想害死多少人那。為什麼就去注意一點點美中不足,而不放眼全部,那麼多優秀的地方,為中國做出多少寶貴的貢獻,卻不能得到一個公平的對待。

蘇州,與世無爭,一直默默地矗立在那塊地上。同時它還培育出無數才華橫溢的戲曲家,增添一抹亮的光彩。

《文化苦旅》一書,不僅展示餘秋雨那優美的語句,還有着相當多的歷史知識可見一斑。

《文化苦旅》讀後感5

作為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索的一本散文書,反正是普及了我的景點知識和歷史知識吧。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惜中講訴苦旅”。對中國滿目蒼夷歷史的感歎,對民族文化起源的追訴,都感觸至深作者。

作為一個旅行過不太多景點的“大忙人”來講,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各種名勝古蹟,文化古蹟沒曾親眼見識。所以一直愛看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樣的紀錄片,佩服裏面的每一個匠人,每個人都在為自己所敬仰的文化 文明努力着。或繼承,或發展,或創新。

文化喚醒文明,世界每個角落都浮動着文明。不論文化先進與否,文明都在不斷變化,發展,創新。每一段文明都有響應的文化發展史,人類不滅,文明延續永存。好想來一場世界各地的苦旅啊。然而我沒有錢。來一段精彩摘抄吧還是

嚮往峯巔,嚮往高度,結果峯巔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長久駐足安坐?上已無路,下又艱難,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孤獨與惶恐。

世間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某家一子,出門旅世,因步履開闊、人氣健旺而遭來多方記恨,不時有穢嚴凶訊傳回門庭。家人塞耳有聲,閉目有魘……”黑暗的社會中,存在着怎樣的心靈淨土?一場文化苦旅,走遍了人生悲痛與苦短,就像筆記中的浪子,“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由健。”

第一次讀這一本書已經頗有一段時間了,如今再次翻開此書,再次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迫不及待翻開‘莫高窟’這篇章節,感受將印度文明與希臘文明包含在內的佛像石窟,那看似毫不起眼的石窟,卻是兩個偉大文明的精彩。

歷史總是肅穆的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不接的的源動力。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就應該明白和註定是一場苦與樂的較量,而在這場較量中,註定苦之勝利。這場苦旅無疑是一場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的工作了,但卻絲毫不敢有所懈怠。無論他們隱匿於山水之間,亦或是荒野村莊,終會被現代文明所侵蝕。但是,不斷地侵蝕,帶給我們的真的是輝煌嗎?

歷史在歎息,在傾訴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7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閲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説,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8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寫得十分精彩,他從文人的角度帶我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融貫古今,寫遍了中國的各色景色。

不得不承認,餘秋雨果真是文學大家。他寫的文字,有時婉約秀麗,有時卻又雄渾壯闊,我最愛的是他在《青雲譜隨想>中的一段“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寫的無比悽婉悲涼。

很久都沒有被文字感染的心酸酸的了,《這裏真安靜》裏有幾句‘’也許是不敢,也許是不願,她們狠狠心擰過頭去,朝着另一方向躺下了,不再牽腸掛肚,不再幽恨綿綿,連眼角也不掃一掃那之前天天思念的地方。“

'‘這些戰俘白天在英軍的監視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來,就聚集在宿舍裏密謀。他們決定,寺內壽一的墓碑必須採用柔佛(今屬馬來西亞)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為這座石山上曾發生過日軍和英澳聯軍的激戰,好多石塊就浸染了日本軍人的鮮血。他們要悄悄派出幾個目睹當年激戰的人去,確定當年日軍流血最多的地方,再從那裏開採巨石,躲過人們耳目,拼死長途運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太可怕,太讓人寒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9

坦率的説,大師當年的《文化苦旅》以及《霜冷長河》的確有驚豔的地方,雖然還是免不了矯揉造作,但至少還流露出一點知識分子的小清高,不完全是媚而無骨之作。書的第三部分是秋雨老師的書法賞析,尤其是第四篇《鐘山之碑》,源於中山陵改造,秋雨老師在接受南京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這個碑文是我的真實心聲”。

碑文中有這樣一段:“南京人民於甲申之年啟動整治宏圖,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一時氣象萬千,如畫卷新展,嶺苑初洗,經典再現……主事者命餘,方落數語,已煙霞滿紙,心曠神怡。”不知“滿紙煙霞”從何而來?秋雨老師才寫了三句話,就覺得字字珠璣,還毫不猶豫地誇自己“滿紙煙霞”。如果幸運的話,這塊碑傳個幾百年,“斥資五十億,搬遷十三村,移民兩萬餘,增綠七千畝”這些文字能夠留給後人研究當代中國的`拆遷盛況,真是委屈了這塊石頭。

何謂“文化”?大師自己恐怕也説不圓,因此他借謝晉之口説“我最大的苦惱,是遇到了不懂藝術的審查者和評論者”,而實際上,看起來嚇人的《何謂文化》,不過是以幾篇演講主打的雜碎拼湊,更本談不上宣傳中所謂對文化最“誠懇、最隆重的回答”,委屈了幾百張好紙。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初開篇便是《道士塔》與《莫高窟》,那個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地方,我卻是沒有一個遊者對它的解讀深刻。只記得,樂僔和尚開鑿了第一個洞窟,王道士“打開了”莫高窟通往世界的大門,絲路花雨滋潤了這方土地……

“大漠的落日下,那吹簫的人是誰?任歲月剝去紅裝,無奈傷痕累累。荒涼的古堡中,誰在反彈着琵琶,只等我來去匆匆,今生的相會……”一曲《飛天》奏響在耳際,只覺心中湧起莫名的情愫。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敦煌,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那個聞名世界的石窟,那段輝煌燦爛的文化。

眼望茫茫戈壁,四處荒蕪。那片翠綠已被烈日化為幹黃,那曾經的碧藍只留下潔白的晶鹽,只有蒼穹依舊是不變的蔚藍。那高架的鐵塔撐起了多少人的現代夢,那縱橫的纜線又牽來了多少人的小康夢;然而,當所有的中國夢都實現的時候。有誰還記得,敦煌,這座古城的夢想,千年如一的夢想。

曾經的她,年輕氣盛,任由祖國有志青年在她身上開採探挖;曾經的她,壯志凌雲,任由原子彈綻開的'蘑菇雲在她腳邊開花;曾經的她,豪氣沖天,任由一批批的探索者帶走她的經書卷藏。而如今,她的千瘡百孔誰看得見,她的滿懷心酸誰味的出,她的一腔苦水又向誰傾吐!尋夢的路,為何這般艱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餘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跡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餘秋雨扮演了一個傑出的“導遊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裏銜接着歷史,連帶着現代,希翼着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塗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鬆,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新指向歷史後的未來。這是餘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遊記似的散文,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髮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遊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蹟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人時,是源自八年級年級的一篇課文《信客》。在語文老師的極力推薦下,我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文明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肉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許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讀完這本書,我能夠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額是一顆單純,潔淨,坦誠的心。讓我飽覽了祖國山河無比秀麗的景色,同時也讓我回憶起了歷史,讓我明白了作為一箇中國人應擔當的角色,那就是銘記歷史。好好珍惜,好好品讀,好好欣賞中國文化!人生也是一段歷史,我們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過客,曲折的人生路上,我們匆匆前行,回頭望見那一排排腳印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和無奈!作者為了尋求歷史的足跡而跋涉于山水之間;而我們為了感悟人生的真諦,跋涉於人生道路上!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看了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了長城。也是因為有了都江堰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了,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了,真的哭了,我看只能寫到這了,感動的毫無思緒了,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了,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跟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被先生的文化底藴、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獨特的思辨,所傾倒、折服、敬佩、膜拜。拿着這本書久久不能放下,不願放下,我在反思我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什麼,收穫了什麼?領悟到了什麼?

學到了他用詞的精準,用詞的富於變化,用詞的犀利是何等高超與博才呀,不信你看:如《黃州突圍》寫蘇東坡被貶黃州時作者這樣寫到:他很疲倦,他很狼狽,出汴梁,過荷蘭,進湖北,抵黃州,利用他,榨取他,引誘他,排距他,糟踐他,毀滅他,打得你淡粧濃抹,打得你乘風歸去,打得你密州出獵。一道神祕的`天光射向黃州,《赤壁賦》產生了。收穫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先生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先生想喚醒我們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銘記歷史的教訓。領悟到了什麼是苦旅,不是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由創造之苦連結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雖然旅程中也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一字一字,是旅行的腳印,深淺不一;一句一句,是幾百年踉蹌的路程,彎曲綿長;一頁一頁,如一舀甘甜的泉水,似一碗濃厚的熱茶,而我便是極乾渴的旅人。慢慢品嚐,總有那麼幾句話得去反覆回味,讓我心中的情感為之翻騰,有一種直至肺腑的莫名的喜愛。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時間造就文化的悠久,人類編織文化的魅力,而精神與品質便成就了文化的靈魂。餘秋雨用他敏鋭的雙眸和獨特的視角,穿越神州大地萬里河山,帶你感受着歷史的深邃。在他的眼裏,一切妖嬈的景物都脱下華麗的.衣裳,還復了最初的本真,因為真正的山水不僅僅只是山水,更飽含着人情世故和文化良知。因此,在西天悽豔的晚霞下,我看見了王圓麓,那個敦煌石窟的罪人;在羅池廟裏,我看見了失落的柳宗元;在都江堰旁,我看見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在天柱山上,我看見了華髮蒼然的蘇東坡……

從他的書中,我更讀出了歷史人文其實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它同時擁有嚴肅與幽默的“雙重性格”。歷史勇敢的記錄着人類的一切與自然演變,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不可預知的宇宙鉅變,這一切的一切都被它悄無聲息的收入囊中,深不可測,令人神往。但它也有輕鬆愉悦的時刻,《洞庭一角》裏有一則關於烏龜的奇事,它每年定時都會爬回家,從另一個角度折射出洞庭湖流域風土人情的光彩。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而既仁既智者則會擁有廣闊的胸襟,去欣賞這世間的萬物,山山水水,和這一片又一片氤氲着墨香的神奇土地。

每當我翻開這本書,便會有縷縷情思揮之不去,在心頭悄然纏繞,燃起我對中國歷史文化深深的嚮往。我想,餘秋雨也是這樣,他並非是在艱苦的漫漫跋涉,而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