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讀後感

霧都孤兒讀後感[常用8篇]

讀後感2.0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霧都孤兒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霧都孤兒讀後感[常用8篇]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1

回憶中的縷析無疑在某些時候是一件繁累和痛苦的事。就像此時,要將曾經由文字生成的形象在時間的洗褪中再次將霧化的形象回覆從前,其中要損耗的精力,細胞,時間是無法用語言來計算的。

故事在沉悶的氣氛中展開,就像濕雨冷瑟的天氣帶來的不暢,且有死神的出場,小説就帶來了心懸的悸感。然而伴隨死亡降臨的新生讓玄祕有了神幻,有了隱隱説將下去的依託由理。神經的弦繃和鬆弛僅僅在一剎那的瞬間,但即便這樣也無法排解心中被石塊壓抑的窒息感。可憐女子的身世如何?發生了怎樣的事情一路奔波竟這樣無依無靠產下嬰孩孤獨死去?那圍繞着的並不友善的濟者又會將這孩子推向怎樣的境地?……一切故事都在無盡的惆想中拉開序幕。只可惜,這序幕從一開始就顯得那麼令人生厭,令人哀愴。無論如何,只要結局沒有攤牌,一切都有新的希望,哪怕這希望僅僅是朝日的曙光透射進陰暗潮屋中微弱的一線,也畢竟光亮一隅,不至暗無天日。

我無法想象,如果不是命運情節掌控在書寫者的手中。這個被眷神遺棄在角落裏的男孩——奧利弗。退斯特該如何去扭轉自己悲慘的運命。如果不是書者的意念,他或許在飽受飢凌摧殘,折磨利用之後將同那無數被迫淪為賊盜的孩子一樣被理所當然送上絞架。沒有人會對這些孩子施捨一點點的同情和憐惜,甚或是沒有人會在絞架提起時有絲毫臉部肌肉抽動的恐驚。這將被視為做過惡事人最應有的下場和懲戒。當然,他或許會同小説中一剎那間覺醒的盜賊女孩南茜一樣因向正義靠攏泄露出賊首骯髒而恥語的賊祕被“同伴”虐殺。同樣,在所有旁人眼中,南茜的死或許也是咎由自取,是“同夥”間分贓不均的後果。這之間,太多的掩飾,被邪惡與骯髒矇蔽的真潔亦無法昭白天下。他們的出生本如草芥,死亡也不能帶來對邪惡的些許公正的宣判。如果不是書者,這一切也或許會永遠同屍骨埋藏於地下,即便屍骨無存化為抔泥,也不會氤氲成氣息被他人聞知。

如果單從閲讀小説的語言來看,這將是一種彷彿湟魚逆流而上尋祖覓歸地的艱難歷程。習慣了東方語言的直白與凝練,習慣了順理沿襲的母語的至簡與玄奧,在大墨塊兒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心理摹寫以及外部環境的濃重渲染中,思維走向踅路,理解走向偏歧似乎是常有的事。當然,這之間沒有誰之更加卓越的較拼,只是後者的逆襲卻也會讓讀者增加某種耐人尋味的咀嚼暢感。

在未曾邂逅善良的布朗勞先生,梅里太太和露梓小姐之前,奧利弗那弱不禁風的肉體如同峭崖上在勁風中搖擺的小花,下臨萬丈深淵,上經罡風洗禮。巖中的給養更是忽略無存,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考驗,又似乎是理所當然。無論是高貴的“道貌岸然”者,還是在生活中懂得鑽營,見風使舵的教區濟難者,抑或是為之上服務且被剝削生活清苦的底層貧民都無一例外地對這個孩子施與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唾棄,鄙夷,蹂躪,虐壓……誰也不會相信,這樣的生活狀態會走出一個希望的存在。直到布朗勞的出現。這位有教養,有悲憫情懷,且願意在這一切美好心靈驅動下去付諸行動的好心的“上層人”,他的出現對奧利弗來説,無疑就是天使降臨,是聖母顯光。他把小奧利弗從地獄之門牽領出來,他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予了奧利弗彷彿只有在夢裏才會享受到的疼惜與照料。然這一切的幸福與美好似乎來得太過輕鬆,可憐的奧利弗在讀者的戰兢和狐疑中再次墮入了罪惡的深淵。

或許,每個人的一生都要經歷這樣那樣無數次命運的糾結和考驗,然這樣的考驗因為毫無深度的罪惡讓我們不以為然。但當我們仔細審度自己的心靈或靜靜地正視自己的德行,一切似乎便會昭然若揭。但我們看得到,無論命運怎樣摧殘,如何打擊,奧利弗內心的深處始終有一抹陽光,一抹希望。他表現得那麼堅定,堅強。你甚至不知道他小小的身軀中爆發出如此強大力量的來由。他極力地在讓自己走向一條明光大道,即便周遭一片黢黑,即便歧路往往同他所堅守的路線在腳下交錯,他似乎也能清醒地辨出自己的方向。

而這一次,命運真正是向奧利弗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讓還沒有來得及將幸福的蛋糕嚥下肚裏的奧利弗受到了當頭一棒!地獄與天堂,有時僅僅是一瞬間的隔離。人格與精神界限的護衞是一個人道德崇仰的信念堅守。誰説身份的“低卑”就是真正的`“低卑”,誰説看似奢華的彌貴就是思想的崇高?誰也不能否認這之間的戲劇變換。奧利弗被推向正義與邪惡較量的人格鬥爭中,而這種鬥爭恰恰被形諸於布朗勞先生和格林維格先生之間外在的賭咒中。這樣的賭咒和較量雖然在一方有短暫的痛苦和失落,同樣,也會在另一方有暫時的得意與狂妄,然而我們不能否認,這最終的事實——奧利弗在道德決策瞬間所做出的勇敢付出——冒着被槍擊的危險向被竊盜者進行預警是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贊舉。可是,語言的讚歎來得何其蒼白,我們甚或不能真切感受到他那一刻的絕望與失落。

當他本就弱小的身軀被“同夥”遺棄暴露在寒風肆虐禿野之下的壕溝裏,當那冰冷堅硬的土地在肆無忌憚地蹂躪他小小的肉軀。我們知道,我們甚至欣慰一種堅定的意念得到了昇華。在奧利弗心中,堅守自己的精神底線,堅守為人的道德操守,這似乎應該比生命更尊貴,更贊敬。雖然,即使這樣的付出,或許僅僅是得到自己的心靈慰藉,但他平靜安詳的面孔卻也顯出一種幸福的寬慰。

生命總會眷顧那些為之堅守和付出的人。我想,這話應該不是妄語的存在。有些時候,我們的行為僅僅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信念。一切迎合都是虛妄,一切附勢都是表語。讓心沿着充滿花香的路前行,不管布眼的荊棘如何掩飾前方的美景,一切都可克服……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2

查爾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霧都孤兒》是狄更斯創作初期的一部重要作品。

小説是以倫敦為背景,以一個孤兒的遭遇為主線,描寫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真實地反映了倫敦、甚至當時整個英國社會生活的許多側面。它不是單寫了一個孤兒的辛酸經歷,它更寫了當時整個英國社會中所有的下層人民的困苦,同時也寫了上層機構的腐朽和荒唐。

值得指出的是作者寫作時,正值《濟貧法》在英國頒佈不久,狄更斯此作在抗議社會不公,喚起輿論,進行改革,對處於水深火熱的貧民得到社會救助起了積極的作用。

書中班布爾,身為教區幹事,(後為救貧院院長),卻把他所擔任的濟貧工作,作為發財的工具,他在那可憐的孤兒身上,從僅夠維持最低生活保證的救助款中,採取減少他們的飲食標準,對孤兒們進行打罵虐待,造成孤兒大量的死亡。其無法無天,已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

小説的主人公奧立弗。特威斯特是出身在救貧院中的孤兒,他在救貧院的寄養所裏被“養育”了九年,這九年吃的是豬狗食,又瘦又小的他僥倖活了下來,然後被送到一個承辦喪事的棺材店裏當學徒;他無法忍受這裏的不公和虐待,於是歷經艱難逃亡倫敦。奧立弗的苦難是教區幹事班布爾一步一步對他施虐的結果,班布爾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逃往倫敦後,奧立弗落入賊巢,開始了更為悲慘的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被一位老紳士(最後得知他正是奧立弗父親年輕時的好友)救出,卻又一次被綁架回賊巢之中。奧立弗的遭綁架和他的同父異母兄弟蒙克斯(原名愛德華。黎福德)有關,因為他們的父親立下一份遺囑,確定了奧立弗的繼承權,但是要符合一個條件,他在到達法定年齡之前不能有不光彩的、下流的、卑怯的`或是違法的行為玷辱他的姓氏。所以蒙克斯用錢買通賊集團頭目,把他誘入墮落,以使奧立弗從法理上喪失繼承權。而班布爾夫婦(其時一為救濟院院長,一為救濟院總管)也被蒙克斯收買,毀滅了關於奧立弗出生的有關物證:他母親留下的小金匣和戒指。

班布爾夫婦身上散發着腐敗的惡臭,他們根本不把奧立弗這樣的孩子當人看待,對於可憐的救濟費用,層層剋扣,致使這些孩子營養不良,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不少孩子成了腐敗的犧牲品,如本書中的小狄克,一個死在救濟院中的善良孤兒。這種腐敗構成了社會一大禍害,加劇了社會的不公。使孤兒們的權利得不到有力的保證。對社會罪惡的形成,他們難逃其咎。也從一個側面反映當時英國社會的道德淪喪,已經到了嚴重的地步,對於上層社會的這種醜行,唯一辦法是對上層社會的權力進行制約和監督,防止他們濫用權力。

小説也對生活在社會底層,即使是那些以偷盜為生、寄居巢穴的人們也並不一味指責,而是指出了他們所產生的社會應負的責任。在他們身上仍然有可能產生人性的光輝,如南茜多次對奧立弗施以援手,對這個小弟弟暗加保護,並且以自己的死召喚出來驚天動地的社會正義力量。即使是作為首惡的教唆犯費根和殺人犯賽克斯這種罪孽之身,他們心靈麻木、墮落、冷酷,他們人性中那一點對光明的追求卻在最嚴酷的現實中表現出來。費根在死囚室中待死與奧立弗見最後一面時,作者似乎用了象徵的筆觸,讓一個純真的少年如天使一般“導引”了那個罪孽深重然而又可悲可憐的的老朽罪犯。賽克斯殺了南茜出逃途中遇到一場沖天烈火,他在無所不在的恐懼和惶惑的折磨下忙着去撲火,要“逃避記憶,逃避自己”,作者對這兩個人的安排耐人尋味。

在書中惡人的代表無一不落個悲慘的下場,善良的奧立弗經過一番周折,最後在一些好心人和老紳士的幫助下重新得救並奪回遺產;老紳士收奧立弗為養子並對他施以知識的恩澤。善良的奧立弗隨着他稟賦的發展,一切跡象都表明他未有負老紳士的期待。而蒙克斯攜了分得的一份財產去到新大陸的一個僻遠之地,他在那裏揮霍一空之後又重新走上了老路,後來犯了又一樁欺詐罪被長期監禁,最後在一次舊病復發時死在監獄之中。

班布爾先生和班布爾太太由於劣跡敗露被革去職務後,每況愈下,陷入極其困窘的境地,最終被收容在他們自己曾一度在那裏逞盡威風的救貧院中。

抗議社會不公,反腐敗,特別是要求對社會制度的迫切改革乃是本書的主題。

狄更斯的創作方法,人們稱他為浪漫的現實主義,他的這種浪漫手筆體現了他的作品充滿生氣和樂觀的情緒,對社會、對人生、對人類仍抱有一種無法泯滅的希望。在《霧都孤兒》中,這一浪漫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得到了充分驗證,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狄更斯善於以白描的手法塑造人物,如腐敗的班布爾先生在事發後,一副哭喪相,四下張望,可憐巴巴地説:“我希望這件事件不捨得致使我被革去教區的職務。”其與當初趾高氣揚的樣兒成了鮮明的對照。幽默與諷刺誇張的藝術手法是他作品成功的保證。如班布爾夫婦,其個人品性經作者一經放大而倍加清晰、深刻。他們的惡劣表現理所當然受到極大的譴責。狄更斯的語言是質樸的、生動的、大眾化的,但其表現力是驚人的。除了他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社會敏鋭的觀察,他的作品的成功也得益於他的語言和筆調。《霧都孤兒》就是例證之一。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3

好像記得聽到《霧都孤兒》這個名字,是在上高中的時候,英語老師在課堂上播放的《霧都孤兒》電影,裏面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在奧利弗陰差陽錯的逃離了賊窩後,卻在幫恩人還書的過程中,被盜賊一夥的南希發現了,走在馬路上的奧利弗,直接強行被南希抓住。

奧利弗拼命掙扎呼救,周圍很多行人都被吸引了過來,本以為奧利弗會因此得救,南希卻僅憑一個謊言就將輿論的壓力轉移到了奧利弗身上。她謊稱奧利弗是調皮的離家出走的小壞蛋,而自己是他的姐姐。一個謊言就讓周圍那些自以為正直的人,成了最可惡的幫兇。

生活在底層社會的盜賊一夥人都深諳人性,南希的這種伎倆不過都是家常便飯罷了。

在這個劇情之前,還有一個情節也深刻的説明盜賊一夥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在奧利弗被不明就裏的帶到賊窩之後,第一次出門“幹活”,他被任命與其他兩個小夥伴一起行動,兩個小扒手開始行竊,奧利弗在他們身後觀察。直到這時奧利弗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一時間無法接受,而愣在了原地。兩個小扒手一小小心失手被發現了,卻迅速閃到了人羣中,而在身後發呆的奧利弗卻被當成了兇手,在明白髮生什麼了之後,奧利弗本能的開始逃跑。在被追捕的過程中,奧利弗的兩個同伴,絲毫沒有想要幫忙奧利弗逃跑的意思,而是直接選擇加入了追捕的人羣中,來洗脱自己的嫌疑。小扒手的這一行為似乎根本無需思考,就像本能一樣。

《霧都孤兒》是我讀的查爾斯·狄更斯的第一本書,很早之前就買了這本書,但一直放着沒有看。我讀的是張玲和李衞東譯的版本,這一版看的時候發現了一些錯別字,有點難受。

奧利弗·特威斯特出生於濟貧院,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含恨離世,姓是由教區幹事根據字母順序取的。一個幼小生命的降生,沒有人在乎他的死活,脆弱得好像隨時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但他卻頑強地活了下來。

奧利弗的出場就帶着濃烈的悲劇色彩,但並沒有給人快要窒息的感覺。在濟貧院處處被欺負,去到棺材店後好不容易得到老闆的些許好感,被收為了學徒,本以為他的生活會因此得到好轉,卻因為受到另一個學徒諾亞·克雷波爾的侮辱,而與其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而所有人都偏袒諾亞,奧利弗受到了嚴重的懲罰。也因為這次事件導致了奧利弗出走倫敦。

在奧利弗出走倫敦後,被騙進了賊窩,好不容被布朗洛先生收留,卻又被南希抓回了賊窩。

讀到這個情節時,作為讀者,覺得南希真的是罪孽深重,如果不是因為她在這裏拐走奧利弗,可能這位小主人公早就過了幸福的生活了。

但也正是從這個情節開始,故事開始變得更吸引人了。説實話,故事的前面一部分讀起來真的略感乏味。

南希是我覺得這本書中最立體的`一個人物。我本以為她只是故事情節的一個小小的推動者,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做一些應該做的小事,之後便不會出現在作者的筆下了。卻沒想到這樣的一個人物,最後會讓我愛上她。

南希奉命抓回了奧利弗,但在奧利弗被毆打時,卻喚醒了她內心深處的善良,她拼盡全力地護住了奧利弗。在這裏我開始對南希產生好感。

之後南希意外得知奧利弗可能會受到傷害,而不惜代價地選擇了提前通知他們,之後也因此付出了生命了代價。她只是不希望奧利弗受到傷害,她其實並不想出賣信任她的人,就算他們不是什麼好人。

在南希好不容易得到了可以過上體面生活的機會時,她沒有選擇拋棄和她一起生活的亡命徒,就算那個人對她一點都不好,還經常打她,她不想因為她的原因,而導致那個男人被抓或被殺。

在最後的時刻,那個男人知道她告密後,早已動了殺心,她卻還傻傻的想要和男人一起逃跑,洗心革面的生活,那個男人最終卻還是親手終結了她的生命,直到死去,南希都不相信他會真的殺了自己。

南希從小就是一個孤兒,和奧利弗相比,她的運氣真的差了很多。奧利弗在面對幾次選擇時,都不假思索的選擇了正義,以致沒有墮入深淵。而南希沒能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她知道自己早已深陷泥潭,雖然憎惡這種生活,但卻也沒有任何辦法。

在南希去世的那一刻,她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掏出了羅斯·梅萊送給她的白色手絹,她將手絹高高的朝天舉起,低聲地請求上帝寬恕。

手絹對南希來説象徵着純潔,象徵着美好,她希望得到寬恕,也希望在來生,能有一個好的歸宿。

在南希的身上讓我看到了命運的不公,生活的殘酷。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沒有辦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在她的身上底層小人物的無奈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可能我曾經是個壞人,但不是我不想做個好人。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4

最近看了一本很經典的書,名字叫《霧都孤兒》,是英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作品。他生於英國樸茨茂斯的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個海軍小職員,10歲時全家被遷入債務入監獄,11歲起就開始承擔繁重的家務,12歲時被迫輟學到鞋油作坊當學徒,飽受侮辱,從而對工人階級的生活和苦難有所瞭解,尤其對不幸的兒童產生了深厚的同情。16歲時,他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走遍倫敦大街小巷,廣泛瞭解社,後又擔任法庭速記員和新聞記者,熟悉了議會政治中的種種弊端。當時他為倫敦幾家報紙擬稿。狄更斯發表1836年底的第一部長篇小説、諷刺資產階級民主虛偽性的《匹克威克外傳》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使他一舉成名。此後34年中,他共寫了十幾部長篇小説。24歲時和凱瑟琳女士結婚,由於性格和趣味上的差異,給他的創作,特別是晚年生活帶來不幸。他一生除了刻苦寫作外還喜歡戲劇,曾親自參加演出和導演,舉辦過朗誦會。1870年6月他在寫作小説《艾德温·德魯德之謎》時,由於勞累過度,誶然逝世。葬於倫敦斯敏斯特教堂。

狄更斯在小説中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和虛偽。1838年和1839年,他發表了《霧都孤兒》和《尼古拉斯·尼可貝》,描寫了資本主義社會窮苦兒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貧民救濟所和學校教育的黑暗。狄更斯是英國最偉大的小説家之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對世界文學有巨大的影響。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長篇小説,在世界文學史上佔着重要的地位。小説的主人公奧利弗。特威斯特,是一名生在濟貧院的孤兒,忍飢挨餓,備受欺凌,由於不堪棺材店老闆娘、教區執事邦布兒等人的虐待而獨自逃往倫敦,不幸剛一到達就受騙誤入賊窟。竊賊團伙的首領費金千方百計,企圖把奧利弗訓練為扒手供他驅使。奧利弗跟隨竊賊夥伴“機靈鬼”和貝茨上街時,被誤認為他偷了一位叫布朗洛的紳士(恰巧是他父親生前的好友)的手絹而被警察逮捕。後因書攤老闆證明了他的無辜,説明小偷另有其人,他才被釋放。由於他當時病重昏迷,且容貌酷似友人生前留下的一副少婦畫像,布朗洛收留他在家中治病,得到布朗洛及其女管家比德温太太無微不至的關懷,第一次感受到人間的温暖。竊賊團伙害怕奧利弗會泄露團伙的祕密,在費金指示下,塞克斯和南希費盡心機,趁奧利弗外出替布朗洛歸還書攤老闆的圖書的'時候用計使他重新陷入了賊窟。但當費金試圖懲罰毒打奧利弗的上時候,南希挺身而出保護了奧利弗。費金用威脅、利誘、灌輸等手段企圖迫使奧利弗成為一名竊賊,成為費金的搖錢樹。

一天黑夜,奧利弗在塞克斯的脅迫下參加對一座大宅院的行竊。正當奧利弗準備趁爬進窗户的機會向主人報告時,被管家發現後開槍打傷。竊賊倉惶逃跑時,把奧利弗丟棄在路旁水溝之中。奧利弗在雨雪之中帶傷爬行,無意中又回道那家宅院,昏到在門口。好心的主人梅麗夫人及其養女羅絲小姐收留並庇護了他。無巧不成書,這位羅絲小姐正是奧利弗的姨媽,但雙方都不知道。在梅麗夫人家,奧利弗真正享受到了人生的温馨和美好。但費金團伙卻不能放過奧利弗。有一天一個名叫蒙克斯的人來找費金,這人是奧利弗的同父異母兄長,由於他的不肖,他父親在遺囑中將全部遺產給了奧利弗,除非奧利弗和蒙克斯是一樣的不肖兒女,遺產才可由蒙克斯繼承。為此蒙克斯出高價買通費金,要他使奧利弗變成不可救藥的罪犯,以便霸佔奧利弗名下的全部遺產,併發泄自己對已去世的父親的怨恨。正當蒙克斯得意洋洋的談到他如何和幫布爾夫婦狼狽為奸,毀滅了能證明奧利弗身份的唯一證據的時侯,被南希聽見。南西見義勇為,同情奧利弗的遭遇,冒生命危險,偷偷找到羅絲小姐,向她報告了這一切。正當羅絲小姐考慮如何行動時,奧利弗告訴她,他找到了布朗洛先生。羅絲小姐就和布朗洛商議了處理方法。羅絲小姐在布朗洛陪同下再次和南西會面時,布朗洛獲知蒙克斯即他的已故好友埃得温。利弗得的不肖兒子,決定親自找蒙克斯交涉,但他們的談話被費金派出的密探聽見。塞克斯就兇殘的殺害了南西。南西之死使費金團伙遭到了滅頂之災。費金被捕,後上了絞刑架,塞克斯在逃竄中失足被自己的繩子勒死。

與此同時,蒙克斯被布朗洛挾持到家中,逼他供出了一切,事情真相大白,奧利弗被布朗洛收為養子,從此結束了他的苦難的童年。為了給蒙克斯自新的機會,把本應全歸奧利弗繼承的遺產分一半給他。但蒙克斯劣性不改,把家產揮霍殆盡,繼續作惡,終被鋃鐺入獄,死在獄中。邦布爾夫惡有惡報,被革去一切職務,一貧如洗,在他們曾經作威作福的濟貧院度過餘生。

在這本書中,奧利弗、南希、羅絲小姐都是善良的代表,他們都出生於苦難之中,在黑暗和充滿罪惡的世界中成長,但在他們的心中始終保持着一偏純潔的天地,一顆善良的心,種種磨難並不能使他們墮落或徹底墮落,發而更顯示出他們出污泥而不染的光彩奪目的晶瑩品質。最後,邪不勝正,正義的力量戰勝了邪惡,雖然南希最後遇難,但正是她的死所召喚出來的驚天動地的社會正義力量,正是她在冥冥中的在天之靈,註定了邪惡勢力的代表——費金團伙的滅頂之災。因此在小説中,南希的精神得到了昇華,奧利弗則得到了典型意義上的善報。而惡人的代表——費金、蒙克斯、邦布爾、塞克斯無不一一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這部名著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懂得無論環境怎樣惡劣,世界怎樣複雜,我們都應該保持一份善良、博愛的的精神,這樣於人於己都會帶來快樂和幸福。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5

奧裏弗很可憐,他一出生就成了孤兒,從小就在濟貧院裏過着地獄般的生活。他吃不飽飯,還要挨拳頭、挨巴掌。9歲時他就被送去當學徒,那裏過着更加苦難的生活,大人瞧不起他,還總是污辱他的媽媽,動不動就對他拳打腳蹋,小孩也欺侮他,他受盡了欺侮和毒打。又一次被毒打之後,奧裏弗實在受不了,他不想再屈服了,終於揮拳而起,結果遭到了更多人的鞭打。

奧裏弗太可憐了,好人都上哪兒去了,怎麼沒有人幫助他呢?怎麼沒人給他送點吃的,沒人收養他呢?我感到很傷心,很焦急,真想去幫幫奧裏弗,真的,他太可憐了,我都要哭了!

奧裏弗忍受不了折磨,他跑了七天七夜,終於逃到了倫敦,他快餓死了,這時遇到了一個小偷,給他吃的。可是他並不知道這個人是小偷,他誤入賊窟,強盜頭子一心要把他訓練成一個小偷,可是心地善良的奧裏弗卻怎麼也不願當小偷。他們第一次帶他上街偷竊,想拉他下水,用轉移目標的辦法,使他被無辜扭送到警察局,幸好遇他父親生前的好友布朗羅先生,將他救到了自己家裏。他過了幾天幸福的日子,真是太幸運了,他在布朗羅先生家裏還看到了他媽媽的照片,可是當時他並不知道。布朗羅先生見到他很親切,布朗羅先生家的傭人貝德温太太很喜歡他,他們對他特別好,他從出生就沒享過這樣的福,他吃得好,穿得好,他在這個家庭裏過着幸福的生活。

好人終於出現了!奧裏弗遇到了好人布朗羅先生,我太高興了,他要是一直在這個家庭裏該多幸福啊!可是,不幸又來臨了,可憐的奧裏弗又身陷賊窟了!真是太氣憤了!

奧裏弗被那幫賊又抓進這賊窟後,老強盜費根仍想把他培養成一名小偷,可是奧裏弗堅決不做小偷,強盜頭子用各種手段折磨他,想把他的那顆心變得和他們一樣黑,使他嚐到了飢餓、悲傷、孤獨,可是就是沒法動搖他的意志,他誓死不做小偷。

奧裏弗真是好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不黑,他在強盜堆裏,仍然保持着一顆善良的紅心,奧裏弗真是個意志堅定的男子漢,我為奧裏弗叫好!

奧裏弗在賊窟裏忍受着痛苦,他一心想逃離賊窟。一次賊窟裏密謀策劃盜竊,賊頭們強迫奧裏弗參加這次遠行盜竊,可是善良的奧裏弗不想跟他們幹壞事,他想為這家人通風報信,結果被打了一槍,他身中一彈,掙扎在死亡線上,又幸好遇到露絲小姐和梅里夫人,她們以極大的愛心收留並救活了他。沒想到這位好心的露絲小姐就是他的親姨媽。

原來,這裏面有一個可怕的陰謀。原來奧立弗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名叫蒙克斯,已經成為江湖大盜的蒙克斯同老賊頭費根勾結上了。他設法弄到和銷燬了反映奧立弗父母真實關係的證據。他向費根許以重金,要老費根把奧立弗教唆成盜竊犯,並最終讓他被掛上絞刑架,以達到他獨佔他父親遺產的目的。可是賊窟裏也有一個好人,那就是南茜,她自幼淪入賊窟、但是本性卻很善良,南茜同情小奧立弗,她冒着生命危險向露絲小姐和布朗羅先生報告了他們的罪惡計劃,露絲小姐還鼓勵她改邪歸正,她也想回去後好好做人,卻被慘遭殺害。布朗羅先生用智謀迫使蒙克斯對其陰謀一一招認。奧立弗的身世大白於天下。關於露絲小姐身世的一些疑點也終獲澄清,並且和梅里夫人的兒子結婚了。好人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壞人都落到了應得的下場。奧立弗得到一筆遺產,再也不會挨餓受凍了。他還找到了親人姨媽,還被布朗羅認作義子,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們居住在一起,過着幸福、自在的生活。

奧裏弗終於過上了幸福、自在的生活,我真為他感到高興啊!我覺得他有這麼好的結局,除了受到這麼多好心人的幫助外,是跟他的他堅持不懈分不開的。如果他在身陷賊窟後,意志不堅定,和那些賊一樣上街去偷盜,那他和一般的小偷沒什麼不一樣,結果一定會很慘。這讓我想起了總部大街上,都有一些外地的小偷,上次我們和小姨去逛街,有媽媽、姥姥、小姨還有我,這們這麼多人在小聯華門口並排走着,小姨揹着包走在最邊上,她的的包還被拉開了,幸好小姨感覺到了,發現是兩個小孩後,回頭一喊,倆人就跑了。哎呀!他們也説是十歲左右,那麼小就當小偷,真是太可惜了!也許是因為窮,吃不飽飯才這樣做?可是怎麼不能象奧裏弗一樣克服困難呢?我們都是好人呢,好人可以幫助他們,可以拉他們一把呀!為什麼要偷盜呢?

看着書裏的小奧裏弗從小生活得那麼可憐,想着路邊還有要飯的人,跟他們比,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吃的好、穿的暖,有人疼、有人愛。真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報答老師,報答家人。看着後來那麼多好心人幫助奧裏弗,使他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就想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來幫助那些受苦難的人,我就想如果我們大家都來幫助他們,伸出關愛的手,拉他們一把,我們周圍就會少很多小偷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6

翻開查爾斯·狄更斯的《霧都孤兒》,是在3月15日,這天休息在家,午覺起來,百無聊賴地拉開窗簾,明媚的陽光照進客廳,落在我的臉,暖暖的。於是就有了一種閲讀的慾望:走進書房,走近書櫃,從書櫃裏抽出一本書,封面上小主人公奧力弗.退斯特清澈的眼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了幾頁後,小奧力弗的形象便跳進我的腦海中,於是讀着這本書就不再是看着簡單的文字了,彷彿真實的生活在腦海中演繹着。一直就不忍放書,一直看到16日凌晨6點,才看完。

《霧都孤兒》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奧力弗.退斯特的棄嬰在孤兒院裏被悲慘地教育了10年,然後又被送到棺材老闆那兒當學徒。由於難以忍受的飢餓和暴力以及侮辱,他逃亡倫敦。又不幸誤入賊窩,期間被一位善良的的老紳士班布爾先生收留。但又被那一夥賊綁回賊窩。最後善良的女扒手南希為了營救奧利佛,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班布爾報信,説奧利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南希被賊窩頭目殺害,警察隨即圍剿了賊窩。奧利佛終於得以與親人團聚。

感受一: 故事生動感人

《霧都孤兒》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個印象是:感人,好幾次被書中的人物感動得流淚,淚水打濕了我的眼睛。

不僅是為了小奧力弗.退斯特的悲慘遭遇,更是為他的善良,南希和其他小扒手的無奈,甚至是老猶太費根。書中每一個人都有這鮮明的性格。奧力弗.退斯特雖是書中的主人公,但我覺得奧力弗不是他一個人,而是孤兒院裏的所有孤兒甚至是所有的在苦難中的孩子,也許他們最後都沒有奧力弗的幸運,但奧力弗的幸運也只是作者對於生活的美好希望,在當時年代更多的人只能是擁有奧力弗的朋友狄克的悲慘結局。“這個孩子面色蒼白,瘦骨如柴,面頰凹了進去,眼睛顯得又亮又大。拼命省料的教區施衣——他的貧兒號衣——在他弱不禁風的身上仍顯得寬鬆肥大;他幼嫩的身體卻像老人一般乾枯了”這就是狄克的真實形象,可以説是所有貧兒的形象,迎接他們的只有死亡。看到這,我哭了,眼淚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但至少代表着觸及靈魂的感觸。

在書中並不起眼,但是不能沒有的人就是女扒手南希,她的形象是世上母親的形象,看到可憐的而有善良的小奧力弗,她不顧背叛他所愛的人塞克斯,也不顧自己冒着被抓,被處以絞刑的危險,為小奧力弗逃出悲慘的生活,最後摻死於塞克斯的拳頭之下。沒有太多對於南希的描寫,但是她的內心世界讀者能略微感受得出來:無助,憤怒,矛盾。她與習藝所的曼太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憎的曼太太貪婪地剝削着那些可憐的小生命,卻從來不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恥,也許我們也不能太多地責怪於曼太太,生活的殘酷造就了人們的殘酷。只是在一些勇敢的人心中殘存的那一點善良給予了我們那麼一點感歎,但是最後的命運仍逃脱不了悲慘的死去。

感受二: 小奧力弗勇敢 不畏懼強者

《霧都孤兒》給我的第二個感觸就是主人公小奧力弗的勇敢的精神,雖然在黑暗的習藝所裏飽嘗了生活的艱辛,但是並沒有給這麼一個美好的心靈蒙上灰塵。由於飢餓他向幹事提出需要一碗稀粥時,被那些幹事認為“這孩子將來一定會被絞死。在當學徒的時候他面對人們對於他母親的羞辱,奮起反抗。他也許是由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竭盡全力反抗着。後來逃亡到倫敦後,純潔的心靈讓人們感到可笑。其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尤深“那些都是老先生的,在我還熱病快死掉的.時候,是那位好心的先生把我帶到他家裏去,照看我養好了病。哦,求求你們把這些都送回去吧,把書和錢還給他。你們要我一輩子待在這兒都可以,我只求你們把這些東西送回去,不然他們應定會以為我逃跑了的,你們可憐可憐我,把書和錢送回去吧”這是小奧力弗被抓後説的話。我不禁被他維護尊嚴的行為所打動。一個人活着就要有尊嚴。

感受三:個性化的語言 符合人物身份

《霧都孤兒》給我第三個很深印象的就是作者的寫作手法個性化的語言是狄更斯在人物塑造上運用得十分出色的一種手段.書中的流氓,盜賊,妓女的語言都切合其身份,另外狄更斯的語言中充滿了譏諷的韻味。彷彿一個人的表情中帶着辛酸的笑,讓人讀完之後不禁無奈的一聲歎息。

合上這本書我沒有太多的感慨,只有一個:人活着只要不斷地向夢想前進,其實並不需要顧慮太多,不要向命運低頭,命運永遠在自己手中。

看完《霧都孤兒》,黎明的太陽已經爬上了樹梢。小奧力弗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跳躍。於是,又將這本書的個別段落讀了一邊,這樣就不再是看着簡單的文字了,彷彿一個小男孩真實的生活在我的腦海中演繹着……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7

也許以上帝的視角來看待苦難,也許並不像普通人眼中的痛徹心脾。也許上帝看待快樂與苦難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故事是這樣的:一位年輕女人(奧利弗的媽媽)的脆弱和誤入岐途,造就了她的兒子——一個男孩曲折的命運;在他出生時,這位媽媽貧病交加、流落街頭,被濟貧院的人發現和收養,生下奧利弗的同時,她耗盡了生命就去世了。如果狄更斯不夠堅強和以上帝的視角看待男主角------小奧利弗經歷非人的挫折與痛苦,那麼他就不能寫成這部偉大的作品。也許比肉體經歷的折磨更加值得讓人類重視的,是精神的苦難與涅槃;也許這就是狄更斯如此堅強的原因-----他解剖一個受難的身體,為了給讀者展示一個堅強的靈魂的昇華的價值。

奧利弗從出生起就與飢餓與寒冷為伴,被濟貧院心腸歹毒的保育員虐待;在9歲的時候長得矮小、面黃肌瘦,幾乎沒有吃過飽飯,總以狗食果腹。但是他從來不會把這些虐待放在心裏,因為他的本能總是要尋找生活中的光明和給他帶來幸運的一切;事實證明,他的這種天性正是帶他遠離困苦的原因。在壞男孩辱罵他的媽媽的時候,他不顧自己和對方力量懸殊而奮起反擊;因為他的天性和遺傳在他的胸中注入了善良、自尊又倔強的精神;在他們強烈打擊他的時候,他以輕蔑的神態來傾聽他們的奚落;他一聲不響地忍受鞭打,因為他感動自己的心中有着不斷升騰的自尊。這種自尊將會抑制住尖叫聲,直到最後,哪怕他們把他活活燒死也不會求饒。他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卻跪在地板上、雙手捂住臉,淚如泉湧時,他內心深處的良知與愛的無限升騰與提醒着他,他可以選擇一種有愛的生活,他知道他有這個權利。奧利弗的自救是把未知的一切都想的很美好,哪怕暫時沒有温暖和善意的對待;除此而外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在他被虐待的時候,他被動地接受了一種錯誤、殘酷、傷害感情的對待,當時在現實中是沒有辦法扭轉的;奧利弗的一些小夥伴在這種虐待中變得遲鈍、呆滯,無所適從而永遠失去了對愛的渴望。而奧利弗一直保持着對生活的熱愛和時刻準備為幫助他的人付出熱忱與愛心。在奧利弗不慎落入賊窟,賊的首領要訓練他偷東西的時候,他和其他的小孩非常不同,他不願介入。在這個過程中,唯一能證明他的生命力的,證明弱者的生命力的做法,就是他沒有放棄對健康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努力;他和賊的首領鬥智鬥勇,和保有良心的人南希相互幫助。在這個過程中,他竭盡全力保存了善良的力量,從而使他的感情沒有受到傷害、他呵護和讓自己的生命的實力完整和強大。如果他沒有這個品質,他就不會在遇到他父親的生前好友布朗洛時,一步步引起他們的關注和感動,去發現了他的身世的真相,最終得到了親友的幫助;他滿懷期待加上不懈的努力,他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幸福和夢想,從而讓自己的命運徹底地發生了改變,被布朗洛收為養子,從此結束了他的苦難的童年。

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的會善待自己、善待別人。不善待自己的人,連自己都傷害了,還會讓這個世界充滿了傷痛,從而也讓自己最終走向絕望。有些人過着行屍走肉的生活,從來沒有把自己真實的感覺,包括愛的情感,感動的感覺注入到自己的生活裏去,比如小説裏的另一個人物蒙克斯。他的命運可以説與奧利弗一開始是一樣的;他是奧利弗的同父異母的哥哥;他和奧利弗一樣被命運推入墮落的生存環境,可是他內心卻沒有良知和愛來時刻提醒他應該向往過上高尚的生活;他死心塌地地做一個賊,做一個鐵石心腸的壞人和情人;他甚至為了繼續過這種血腥和罪惡的生活而殺害了他的女友南希,僅僅因為她想要改變他們這種可怕的生活現狀。因為他對生活絲毫沒有善意的渴望和努力;為了給他一個自新的機會,把本應全歸奧利弗繼承的遺產分一半給他。即使他也繼承了父親的遺產,但是他帶着財產退居美洲新大陸的一個邊遠地區,很快將財產揮霍殆盡,再次重操舊業,犯下詐騙罪而遭受長期監禁之後,終於舊病復發,死在牢裏。他對生活完全沒有愛的.念想,他的下場就和無愛的地獄一樣冰冷和可怕。

命運安排好了一切,我們只為了為自己的命運而努力而來。一個人身上凝結了時間和空間的交織,與其它人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遇到的人相互發生作用。奧利弗的命運,就像一個多層次的交織的網,在每一個轉折時,都有一些過去他從來不知道的人和因素加入;而他天性中的勇敢和善良,就像催化劑一樣,讓好的品質產生的善緣不斷生長和發芽。一個人要是失去了愛別人、愛這個世界的能力,那麼他就永遠地失去了這個世界,他將再沒有機會讓自己的生命重新成長和燃燒起來了。所以説弱者在最艱難的時候,也要讓自己永葆愛心。有愛的感情,才是最強大的力量和武器,保護我們的生命。也許狄更斯還想向世界呼籲,要善待女性;一位母親的不幸,一定會造成她的孩子的生活的坎坷;這應該是所有人用赤誠有愛的心和實際的行動去努力避免的。

奧利弗身體力行地做到了一個弱者在命運的低谷的時候,唯一能做到的是隻要活着,不存一絲自暴自棄和自我毀滅;這種強烈的對比,奧利弗就好像一顆熠熠生輝的鑽石放在了一堆垃圾上,總有人能夠發現這顆鑽石的珍貴,總有一天會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狄更斯以上帝的視角,來向我們講述這個苦難的故事,更加準確地説,他用善與愛的光芒不斷改變他自己的命運,叩擊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的眼睛。

霧都孤兒讀後感 篇8

《霧都孤兒》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是狄更斯這位享譽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它揭露了隱藏在倫敦狹小、骯髒的偏僻街道里的恐怖和暴力,也展示出了18世紀倫敦罪犯的真實面目;同時,狄更斯還試圖説明:善良最終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霧都孤兒》不僅吸引了評論家和公眾的注意,同時它背後潛藏着的那一種強烈的情感不僅打動了與他同時代的讀者,也深深地打動了我。

《霧都孤兒》中主人公的英文名字為OliverTwist,而Twist其英文意思是“扭曲,曲折,使苦惱”,這暗示着主人公Oliver的一生很坎坷,要經歷很多的痛苦。在這個對社會進行抗議的情節劇式的小説中,奧利弗被當作一個主人公,其目的不是要觸動我們的文學敏感性,而是要打動我們的情感。

奧立弗·退斯特出生於19世紀30年代英國的一所濟貧院,他媽媽用冰冷而毫無血色的嘴脣憐愛地在孩子的額頭親了一下後倒過去,嚥了氣。沒父沒母的奧立弗的童年過得極其悽慘,最初的9年是生活在一個管理不善的孤兒院,之後被轉到收容成年人的濟貧院。濟貧院是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建立的用來收養窮孩子的機構,因為人們認為窮人的.身上有固有的惡習,窮人的家庭造就了這樣的惡習,為了阻止這樣的惡習產生,所以窮人夫妻就要分開,以阻止他們生孩子,從而減少下層社會的人。但可以這樣形容當時的濟貧院:濟貧院給窮人提供的是慢性捱餓的機會,而在街頭則是快速餓死。奧利弗和他的小夥伴們忍受着“慢性飢餓的折磨”。曾給我留下一個特別深刻印象的鏡頭是:一天晚上吃飯時,一個小孩子跟其他小孩子説,如果不給他多吃一碗粥,説不定會吃了誰。孩子們都很害怕,於是抓鬮決定誰輸了就要為那個孩子多要點吃的來。奧立弗輸了,於是午飯後,其他孩子堅持奧立弗在晚飯時多要點食物。他的請求震驚了當局,結果使他們出5英鎊作為酬金,要人把他從他們手上帶走。因而可見,《霧都孤兒》是對維多利亞時期窮人的社會境遇的嚴厲批判。

《霧都孤兒》的起勢情節是:絕望之中的奧立弗在黎明中出逃,奔向倫敦,在倫敦城外,又餓又累的他遇到了一個與他相仿年紀的男孩—傑克,傑克讓他住在自己的恩人費金的住處——實際上是一個竊賊之家,費金這個“枯瘦如柴的猶太老頭”兼職為犯罪頭頭專門訓練孤兒為他偷東西。經過幾天的訓練,奧立弗和其他兩個小孩被派去偷東西。當奧立弗看到他們偷了一個老紳士的手絹的時候,嚇得拔腿就逃,他被抓住了,但勉強地躲過了指控,沒有因偷盜被定罪。布朗羅先生,就是手絹的被偷者,把發燒的奧立弗帶回家中護理,讓他恢復健康,原本以為黑暗的生活會遠離他而去,但是費金賊幫裏的兩個大人賽克斯和他的情人南希把奧立弗抓住,並送回費金那裏。在《霧都孤兒》中,頗具爭議性問題的人物是南希。南希在道德上的複雜性在幾位主要人物中是很獨特的。南希自幼便是一個小偷,飲酒無度,而且是一個妓女,她所陷入的罪惡為她的社會所不齒,但當她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奧立弗這個她並不是很熟悉的小孩時,她的行為又是最為高尚的。正因為南希,奧立弗被狄更斯掩藏下的真實身份才有了漸漸浮出水面的一刻。

隨後,費金派奧立弗去幫助賽克斯搶劫。奧立弗被那家的僕人用槍擊中,賽克斯棄下受傷的奧立弗逃跑了。上天可憐善良的奧立弗,他被住在那裏的梅萊太太和她漂亮的養女露西收留了。奧立弗開始了一種新生活。他常常與露西和梅萊太太外出散步,有時露西讀書給他聽,他也努力地學習功課。他覺得自己好像永遠把罪惡,艱辛和貧困的世界拋在背後了。小説中,梅萊太太和露西所擔任的母性角色使奧立弗第一次生活在正常的家庭當中,在她們母親般的關愛下,奧立弗在鄉下度過了美好的夏天。並且在梅萊一家的幫助下,布朗羅先生和奧立弗又團聚了,並消除了彼此間的誤會。隨後,布朗羅先生找到孟可思,追問奧立弗的真實身世,真相終於大白。原來孟可思是奧立弗同母異父的,和費金一起密謀陷害奧立弗,使之聲名狼藉,並且是病態的,品行不端的壞兄弟,而且還查明瞭露西是奧立弗的親生阿姨。

小説的最後總結了狄更斯的道德和宗教觀念:如果沒有強烈的愛,沒有博愛之心,如果對以慈悲為準則,以博愛一切生靈為最高標誌的上帝不知感恩,那是絕對得不到幸福的,因而,有罪惡的得到了嚴厲的懲罰,窮兇惡及的人物到最後仍承擔着罪惡,相應的,好人終究有好報,布朗羅先生收養了品性善良,道德高尚,寬容仁慈的奧立弗,他們和梅萊一家一起回鄉下,從此過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