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實用的幼兒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合集六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知道總結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學工作總結6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教學工作總結範文合集六篇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觀察記錄

踩高蹺活動孩子十分喜歡,經過上一節活動的練習幼兒已基本掌握了才做技法。幼兒排隊拿到高蹺開始了練習。可是突然傳來“嗚嗚”的哭泣聲,我聞聲找去。原先是趙煜博小朋友不會踩高蹺,心急的他一通亂扯,高蹺還是沒有踩住。他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我走進説“我可沒玩過,你能夠請小朋友幫忙。”趙煜博下意識地兩邊看看,一旁的雨澤可是個熱心腸。他停下來給趙煜博示範,趙煜博聽得蠻認真,一會功夫自我也踩上去了。

評價分析

趙煜博身體不適很好,來園請假次數比較多,相比其他幼兒他要弱一些。今日的`踩高蹺就反映出他比較脆弱的一面,遇到困難不能冷靜思考,採用尋求他人幫忙的正確方法。急躁,不能控制情緒,採用哭鼻子尋求幫忙。應對這樣的幼兒教師採用師幼共想辦法的策略,培養其自信心,鼓勵他動腦筋,引導主動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他的堅持的品質。其次,教師採用同伴互助的辦法,讓幼兒感受到團體的樂趣,學着想他人學習,努力經過自我的努力獲得成功的歡樂。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2

通過一學期的幼兒園學習生活,每個孩子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本學期各項工作即將結束,在我與配班老師一起共同努力下,共同總結經驗,反思不足,為了更好的完成以後的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將《綱要》精神貫徹到一日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活潑、健康成長。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保教工作方面:

1、保育方面:加強對幼兒常規教育,如愛護公物,文明禮貌用語,加強冬季户外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並重點對幼兒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2、教育教學方面:本學期根據教學教研重點,每天早晨我們組織幼兒進行各種晨間活動,觀察區域活動的有效性對幼兒的發展作用。體育區重點引導孩子練習跳繩;語言區培養

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鼓勵每個幼兒都能大膽講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操作區引導幼兒大膽動手動腦製作各種玩具,滲透相關的數學、美工等技能技巧。我們通過晨間談話、小故事進行有目的、有針對的教育,培養幼兒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

難、樂於助人等良好的品質,關心周圍環境事物的變化。在數學區活動中以各種各樣的操作練習讓幼兒感知10以內的數量、相鄰數等。提供了豐富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操作的過程並做記錄。根據教學《綱要》的新理念新理論合理安排每日教學內容和主題活動。在集中教學中嘗試開展集體和小組形式的學習活動。結合學習活動,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包》相應內容的練習。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在“幼小銜接”的工作上面。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將教育教學活動滲透在幼兒的.日常生活、各學科領域,我們重點對幼兒進行了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我服務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們認為:班級大部分幼兒能夠較認真的完成老師每次交給的任務,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能夠用較靈活的方式較好的與同伴進行遊戲,遇到困難時能夠和同伴們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班級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本學期十二月份我們班幼兒參加了對縣開放半日活動,在我們的精心準備下,各大小活動都開展很順利並獲得好評。通過各種活動的開

展,幼兒對主動探索活動有了積極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科研工作:

幼兒區域活動有效性的研究與探討、特色教學研討、課改培訓和課改觀摩課研討。

三、家長工作:

我們通過家園聯繫冊、家園聯繫活動、家教諮詢等形式開展工作,充分發揮教師在家園工作中橋樑作用。對一些特殊幼兒我們還注意跟蹤

觀察,主動與家長交流做到家園同步,共同教育好孩子。讓家長充分

瞭解我們的教育思想、觀念,瞭解每位老師對孩子的一片愛心,通過孩子的進步讓家長認同。從開學第一次的家長會,我們就知道,家長想參與孩子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的迫切心情。我們讓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基本情況,與教師交流幼兒的情況,使老師對孩子有了進一步的全面的瞭解,同時也讓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育兒心得。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每個主題活動都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如“安全標誌”和“我們的社區”等主題活動中家長主動上網查資料,下載資料,讓孩子帶到班級裏,使我們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如在“迎新年”主題中還提供了不少佈置教室的掛飾,使整個教師環境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同時兩位教師還精心設置家園聯繫欄,讓家長及時從該欄上得到孩子的學習動態。還到幼兒家中家訪並做好詳細的記錄,使老師對幼兒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同時讓幼兒更親近老師了。同時也得到了家長們的信任和肯定,也使班級工作有了一個良好、和協的氛圍。我們還把家長請進幼兒園,給孩子上課,擔負起家長助教的工作。我們還

開展了新年親子聯歡會,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

充分展示和表現的大舞台,他們一個個都能自信滿面地上台,暢快的表演故事、舞蹈等節目,家長帶孩子一起參加親子區域活動,家長和孩子臉上還不時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家長的積極參與為我們的聯歡會留下了更美好的回憶。家長從中瞭解和體驗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與幼兒雙向互動的學習活動形式,更好參與到我們的教育實踐中來。在家長與孩子積極互動中,指導孩子成功的完成各區活動內容。通過此次親子聯歡活動使我們體會到:為孩子提供展示能力的空間,有效地增進我們和家長友誼,促進家園共育,使家長們對幼兒園工作更加關心。

四、特色教學:

本學期,我們的特色教學以拼音和計算為主。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孩子從不會到會,嘗試到成功的體驗。記得剛開始學拼音時,有很多孩子不是不會讀就是不會寫;有的孩子會讀但發音為準確。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做了許多拼音卡,讓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點滴時間裏練習、鞏固,還找來了碟片,讓幼兒在欣賞練習中多聽、多模仿,如今大部分孩子對已學的聲母和單韻母,都能做到會寫會念。他們還書寫簡單的筆畫筆順,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有待在下學期繼續鞏固。在計算方面,孩子們能熟練掌握10以內的數量並書寫,比較10以

內數兩數之間的大小,比較10以內數的相鄰數,還學了5以內的分解組成和加減,能看圖列算式,初步學習了口編5以內的應用題,自然測量。在活動中我們創設問題情境,着力培養幼兒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提供合適、充足的操作材料,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教幼兒學數學,如操作法、遊戲法、討論法,着重以操作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幫助幼兒在自主、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幼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幼兒邏輯思維的發展。鼓勵孩子在自由寬鬆、無拘無束的氛圍中發表意見,引導他們自己得出結論。學數學的方法和原則是數離不開物,我們立足生活,從幼兒的生活經

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為幼小銜接做好了準備。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3

幼兒舞蹈以其流暢優美的音樂和形象生動的體態動作,反映幼兒的童趣、童心,是幼兒喜聞樂見愛學的一種藝術活動,舞蹈教學總結。它對於豐富幼兒審美經驗,培養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與能力;開發藝術潛能;發展幼兒理解、聯想、想像、創新等方面的能力;促進幼兒動作與身體機能的發展,提高幼兒動作協調性、靈活性等有重要意義。幼兒常常為了表示高興而手舞足蹈,對於大多數孩子,跳舞不是一種技能,而是一種促進個性豐富發展的文化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們在大班舞蹈班活動過程中不過多強調舞蹈技能,而是讓孩子意識到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學會自如地舞蹈,樹立為自己跳舞的意識。

 現就本學期大班舞蹈興趣班教學作一下總結:

一、本學期我們們着重進行了舞蹈的基本訓練,包括:瞭解身體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腳型、腳位和手型、手位

(一)基本腳型

(二)基本腳位

(三)基本手型

(四)基本手位

(五)附芭蕾舞基本手型、手位和腳位

二、訓練中重視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引導幼兒熱愛舞蹈。

我們觀察到,幼兒在欣賞節奏明快的音樂、看到電視電影裏的`舞蹈動作的時候,會興奮得手舞足蹈並模仿動作,這説明喜歡唱歌跳舞是幼兒的天性。所以,我們特別注意充分調動幼兒這一積極因素,引導幼兒熱愛音樂,熱愛舞蹈。有時,我們會以豐富的表情和不同的動作形象生動地表現某種情緒,如幼兒舞蹈《吹泡泡》中的"咦,泡泡不見了!"這句歌詞,我們逼真表現出對泡泡不見了所產生的好奇、疑惑和驚訝的複雜心情,而幼兒在我們的引導帶動下進行模仿,也表露出栩栩如生的動作與表情。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4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不管是主題教學活動或遊戲活動,遵守紀律和守規則的幼兒,都會受到教師的表揚和疼愛,反之,那些“搗蛋王”聽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訓斥,其實,有時細想起來“搗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愛之處。

晨晨是我們班異常活潑可愛的孩子,白淨的皮膚,可愛的臉蛋,看着都着實招人喜歡,而他就是我最頭疼的“搗蛋王”,小手就沒有閒的時候,異常是在遊戲的時候,總是與小朋友發生糾紛,告狀的屢見不鮮,在我觀察中,晨晨其實異常喜歡與小朋友交往,也樂意和小朋友一齊遊戲,每次在玩區域活動時,他都表現進取,願意參與遊戲,也期望教師會關注他,喜歡他。從我關注他後,我發現晨晨與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對,所以經常事與願違,所以告狀的也就見怪不怪了,如:在玩區域活動時,在區域裏隨意走動,隨意拿或搶玩具,“教師,你看晨晨,跑我們那裏搶東西”“教師,他擠我們”“教師……”。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我都有意識地,悄聲提醒他,教他正確的交往方式,在與他交往的過程中,鼓勵他與小朋友們搞好團結,要學會分享玩具,解決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們商量,不能硬搶,大家一齊玩才歡樂,在主題教學活動時,讓他有表現的'機會,因為他聰明好動,上課喜歡回答問題,我就多給予表揚,潛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氣色,慢慢的他和羣了,會説:“我們一齊玩好嗎”。

孩子的心靈都是純潔的,調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們做教師的,多一些關愛,多一些耐心,也許一個眼神或一個提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應,讓愛走進幼兒的心田,讓世界瀰漫愛的芬芳。開放的“睡前五分鐘”

每一天午睡總讓我感到頭疼,孩子們嘻嘻哈哈,説説笑笑:如廁的如廁,脱衣服的脱衣服,賴在活動區不肯離去的仍在玩耍。一會兒告狀聲又此起彼伏,誰推人了,誰還不肯睡了,誰又在講話了,誰手裏還拿着小玩意兒了。教師幫着這個,勸着那個,就這樣,那幾個磨磨蹭蹭的還在擠眉弄眼呢。

午睡是孩子們統一的活動。在孩子們看來,一旦睡下了,就失去了講話、活動的自由,所以想方設法要在睡前説完自我想説的話,做完自我想做的事。於是,我告訴孩子們,以後,教師在午睡前五分鐘會提醒大家,小朋友能夠在這五分鐘內做完自我想做的事,過了這五分鐘,小朋友就必須上牀睡覺了。有了這“睡前五分鐘”的提醒,到了午睡時小朋友不再那麼忙亂。

有時候,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太煩、太吵、大鬧的時候,不妨反思一下自我是否理解了孩子,滿足了孩子。設身處地為孩子着想一下,多釋放一些時間與空間給孩子,孩子必須會配合教師的工作。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5

在20__年度第二學期中,我們大班組全體教師繼續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學習助實踐,以實踐促學習,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景,有目的有選擇地開展教研活動,現將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顧總結:

一、讓理論學習更具實效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僅有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開展各項活動。理論學習有利於幫忙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忙教師構成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吻合的教育行為策略,為更好的帶領一日活動供給基礎與保障。例如,在學習《綱要》的過程中,我們在平時自我熟讀《綱要》精神的同時,在教研活動中結合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活動,在“如何制定適合本班特色的課程計劃”、“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等問題,在討論中教師自恃自我的觀點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經過《綱要》的學習,教師已經明白如何運用綱要精神去處理問題了。在爭辯中,大家對《綱要》精神更理解了,教師們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樹立了正確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在此基礎上,我們還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模式,在教研活動中採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經常開展專題討論,如:“如何看待幼兒園的課程”、“大班探索型主題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的比例”等等,讓教師們提出自我對課程的困惑、質疑,以及在實踐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大家一齊討論問題,交流情景,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為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二、讓實踐活動更為生動

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實踐。在我們轉變觀念的同時,我們也經過日常活動每個環節的,體現課程的精神。具體表現為:其一,為幼兒創設更合理的`活動環境。從一開學,我們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環境,創設半開放半封閉的區角環境,讓幼兒即能夠互相交往,又避免過多地干擾因素。其二,採用開放的活動形式。新的課程淡化了學科概念,凸現課程的整合性、系統性。本學期我們教師繼續打破學科的束縛,在活動中注重各類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動態度更進取,學習更主動。其三,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我們在生成探索型主題時就是關注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孩子的視角來確立探索主題,如“我們周圍的房子”“各種各樣的花”“趣味的昆蟲”“動物趣事”等等,這些主題都源自於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和喜歡的事物。開展主題時我們也經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資料,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初步地獲得相關的知識,激發了他們對探索世界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新的教育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此刻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為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夥伴。為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生活,本學期我們開設了家長學校,邀請了國小裏的教師來對家長作專題講座《孩子上國小了,我們該做些什麼》。平時我們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充分發揮家園之窗的作用,結合家訪、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家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不一樣性格特點的幼兒,提議家長採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而努力。本學期我們的家長也十分配合工作,進取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製作户外體育玩具所需的物品,豐富自然角的資料,參與環保小製作的創作評比,共同製作孩子的成長檔案等等。在大班幼兒畢業彙報中,我們在以往形式的基礎上,增加了幼兒與家長互動的形式,例如智力競賽中我們也出了一些有關幼小銜接和衞生常識的問題讓家長參與回答,氣氛相當活躍;珠心算表演中,也採用了“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的形式。家長們對這樣的活動形式表示滿意。

四、讓個人本事更快發展

本學期我們比較注重給組內每位教師供給表現本事的機會,讓年輕教師大膽嘗試,展示自我的教學才能。在今年三月份,園內進行了“一課三研”的反思性教學活動,我們認真選材,確立研討方案,最終選擇了音樂活動《鼓上的小米粒》為研討資料,這是一則能很好體現師幼互動的教學資料,在每次聽課後,及時組織教師進行研討,提出修改意見,顧雁雁教師承擔了園級公開課。在園級公開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並代表幼兒園去厙浜村進行送教下鄉。

五、看成績,展望未來。

這學期經過大家自身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1、在班級體育用品製作比賽中,大班有三個班級獲得二等獎,一個班級獲得三等獎。

2、各班都有幼兒在全國“雙龍杯”繪畫比賽中得獎,其中一位幼兒還獲得了鑽石獎。

3、在“一課三研”反思性研討活動中,一位教師的活動設計獲得好評,並代表幼兒園進行送教下鄉的活動。

4、在園級教師技能技巧比賽中,組內有五位青年教師參加,獲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四名。

以上每一點成績都包含着我們全組教師的心血,正是這種進取向上團結奮進的團體主義精神,使我們的教研組活動開展得生機勃勃。在一學期的教研工作中我們體會到了歡樂,也感受到了挑戰和困惑。隨着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教研組將越來越應發揮重要的作用,教研活動也應更體現創新和特色。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努力學習,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善工作,不斷尋求教師需要為研究資料,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以促進教研工作向正確方向發展。我們還將繼續抓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在這個充滿挑戰、充滿朝氣的新世紀,我們將繼續思考,繼續完善,爭取更大的轉變和提高。

幼兒教學工作總結 篇6

一、教育教學活動。

二月份我們大班組主要進行了整合主題《紅紅的新年》的教學活動,我們採用年級組集體備課的方式,嚴把每個活動設計從目標到過程,及時地找出教案設計的不足之處,加以改正,提高教學質量。一切從孩子認知、能力出發,充分拓展幼兒想象空間讓孩子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我們年級組教師之間能相互合作、相互提醒、相互督促使教育教學工作正常有序的開展。

二、專業理論學習,增強科研意識。

這個月我們進行了關於項目課程的學習,每位老師認真完成問卷調查,通過仔細翻閲圖書,查閲網絡資料,認真瞭解關於項目課程的概念、意義、模式及要求等。後半月,每位老師認真蒐集項目課程的`童話劇的繪本,並分析、設計了繪本的網絡圖等,通過研討,讓各位老師更深一層次的理解了項目課程。

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

本學期是我們大班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最後一個學期了。孩子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人生道路上的又一個轉折點。由於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很多孩子入國小後出現疲勞、害怕等情況,稱為“困難期”。因此,本學期我們從保育和教育兩方面同時着手來幫助孩子形成過渡。

1.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裏的生活、學習情況。使他們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做好入學準備。

2.嘗試按照學校的作息制度來生活。課間時間給孩子充分自由活動的空間老師儘量不去幹涉孩子。

3.學習自己整理櫃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理、自立能力。經常佈置簡單的家庭作業,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

四、家長工作及日常班級工作

1.年級組開展了正月搓元宵活動。

2.排練改編的《踏板操》以及帶領幼兒學會新操《春眠不覺曉》。

3.2月17號召開了新學期幼小銜接家長會,重點向家長介紹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以及家長如何引導和培養減少孩子由於在生活上的驟變以及課目的繁重而對孩子入國小產生害怕、恐懼心理縮短入學適應期,為下期家長學校開課做好前期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