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3篇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3篇

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 篇1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科研理論水平。

讀書學習,是學習型教師的生活方式。我校在今年經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仍繼續為教師訂閲教育教學報刊,使教師能及時瞭解教育理念、教學動態。同時,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學習一本教育理論專著,並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體會,引導教師運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學校還對教師的'讀書心得體會進行了評比。

2、規範課題管理,努力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嚴格按照制度進行課題實施,加強課題的過程管理,一月一次課題組交流,一學期一次課題中期檢查,形成制度,雷打不動,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

3、注重成果的展示和推廣,提高教師論文撰寫水平。

為了有效地提高我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以及撰寫論文的能力,要求每位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年終寫成教育教學論文,每人上交一篇,參評獲獎一篇,每兩年在省級刊物上發表一篇。

組織教師參加新課程培訓及教育理論的系統學習,使教師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軌。

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校長室共交給教研處“質量科研、五課教研、隊伍建設”等12大類工作,工作全部完成,具體情況如下:

1.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一個十一五市級課題高質量通過結題,三個十二五省級課題分別從教學團隊建設、課程開發與實施等方面引領學校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知名論證專家“前瞻性”“現實性”“特色性”開題論證的高度評價,不但順利開題,現三個省級課題均以進入規範的研究階段。另外,在教研處的組織和服務下,25位老師也完成了市區級個人課題的結題和立項工作。“十一五“全國信息技術市級良好課題申報材料也已遞送完畢。

2.以培養青年教師為重點。抓好青學會和青藍工程,青學會工作做實了三個立足,即立足讀書學習考察交流,立足攻堅有效教學課堂一線,立足教學和科研一體。為此組織外出考察,指定閲讀書目,兩次發放讀書券,讀書心得撰寫,活力課堂大賽,將課堂教學、説課、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融為一體,舉辦兩場大型的評課研討,為“青學會”成員初步建立了個人檔案,豐富更新了專題網頁內容,完成了青學會優秀學員的評比。將青藍工程落地生根,抓實了三化,即研究常態化、攻堅有效化、評比激勵化。組織10對師徒開展了為期六個月的診斷課研究活動,審閲教案反思120篇,組織聽課60節,組織評課研討6次,整理彙編文集8本。實行嚴格的績效考評打磨教學技藝。

3.以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為龍頭。協助電藝成功申報市級優秀教學團隊。組織19位教師參加國家、省級各類培訓,完成了培訓心得的徵集、評比工作,舉辦培訓交流大會,編印《培訓啟迪錄》,發揮培訓的示範輻射作用。組織兩場市級網絡培訓和各類教科研培訓活動,組織了14次校本培訓,完成學時統計與績效考核。完成了繼續教育驗證材料的徵集、整理、審驗工作。 完成了市百名青年骨幹教師的選拔、報名、組織培訓、20xx年國家級培訓和下企業實踐培訓人員推薦與報名、省聯大師資培訓需求上報等逐項工作。

4.以“市職業學校教科研開放日”為窗口。成功舉辦了全市教科研開放日,王春林校長的《科研引領下的1234青年教師團隊建設》專題報告和王會、徐暘老師高質量的`青藍工程市級公開課,讓我校青學會和青藍工程的建設模式和主要成效得以在全市推廣,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5.以“市級教科研基地建設”為動力。本年度,完成上級領導下達的市級教科研基地各項工作任務,上報建設材料,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各項市級教科研基地活動。

6.以各類文章徵集評比上報工作為推力。完成了近50餘篇上傳送和上報工作,完成了校論文、反思、案例等徵集、評比等工作,審閲文章400餘篇,為老師們的爭先創優服務。

7.以各類迎評創建和內涵發展為己任。全身心投入省服裝專業品牌驗收、省三項規範、市教育局教學視導、省高水平示範性服裝實訓基地申報、區優質、品質、和諧、文明校園申報等迎評創建中相關“課題研究、五課教研、隊伍建設、論文、案例、反思”等諸多驗收材料的準備工作。並協同專業部推進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建設。

8.以各類文集的及時編排為必要工作。完成了課題、論文、案例、反思、青藍工程、活力課堂等近20本文集的彙編工作。及時記錄全體教師的科研足跡和科研成果。

9.以 “五課”教研工作為着力點,組織8個教研組開展備課、上課、説課、聽課、評課等“五課”教研活動,旨在創新教研模式,推進有效教學。

10.以績效考核和獎勵為依據,完成了教科研先進個人的評比,向區校兩級上報上傳了85項教師各類教科研成果。

11.以校刊《華飛》編輯為必要載體,現《華飛》全年編輯工作已全部完成,記錄學校工作足跡,提升工作品質。

12.超額完成校長室下達的招生任務,招生72人。

13.完成了中層幹部宿舍安全值班和校園安全值班40次

14.撰寫新聞稿31篇

除了以上管理工作,本年度我任教四個班語文,跨兩個校區授課,堅持教

學五認真,嚴格從教,教書育人。五名參加市閲讀能力競賽的學生我班佔了3名;輔導16名學生參加全國和省文明風采大賽,全部獲獎。閲讀理論書籍三部,參加培訓104學時,聽課50節,撰寫的4篇教學論文,在省級正式刊物發表3篇,省級獲獎1篇。兩次面向全市作發展性教學和課題研究專題講座,一次向全區作課程建設專題經驗介紹。被評為區教科研先進個人和課題研究先進個人。主持省級課題研究一項,參與省級課題研究兩項。另外,我還對口輔導的徐暘老師,開了兩節成功的市級研究課,個人課題也獲區級立項,徐暘老師的科研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不足與反思如下:

1.五課教研工作的開展與三項規範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如何將五課教研常規化常態化,有效對接省市區的五課教研兩課評比活動,有效引領教研組的工作是擺在我面前的嚴峻課題。

2.本人缺乏足夠的能力將工作時間和工作狀態控制在正常的範圍之內,加班加點,熬夜通宵成常態,這不值得提倡更是我最大的不足,需要自己深度反思與調整

3.管理工作缺乏創新,教學工作缺乏細緻,輔導工作還不夠耐心,內涵提升工作還缺乏深度,個人教學、研究、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針對不足,在新的一年裏一定加倍努力,也希望得到領導和全體教職員工一如既往的指導、支持、合作與幫助。

老師們,目前職業教育已經從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轉變,魯昕部長為此提出了“五個對接”,國務院、教育部、省教育廳相繼出台下達了三項規範、隊伍建設、教學質量、課程改革、校企合作等系列文件,新的形勢為每一位老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命題,職業教育的科研工作要在內涵發展和五個對接上尋求新的立足點和突破。如何完成嚴峻的科研使命是我面臨的最大挑戰!

最後,希望自己時時牢記“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刻刻銘心“常問心在哪裏?常思崗在何處?”,不當之處敬請諒解,謝謝大家!

學校科研年終工作總結 篇3

本期根據科研室計劃,主要開展了農村中學教研組建設課題啟動工作;參與學校教學業務工作體系的重構,形成了“菜單式”後續評價前移教學評價機制工作;加強教研組年輕骨幹教師的培養,認真參加校際合作的跨校教研活動,提煉聯合體教研成果等工作。

現將本期工作從研究成果(效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三個方面逐一總結。

一、教學督導機制的建立

主動配合教導處成立了機構;實施了課堂教學督導。使課堂到崗情況有好轉,初步實現了教學督導目標。從課堂教學督導來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缺乏章程和制度細化;形式較單一;隊伍威性不夠部分教師不夠理解;待逐漸趨於常態化。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宣傳力度加強;評價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學督導工作公正公平加強。

二、全面實施集體備課

逐步形成流程框架(分散—集中—分散———實施———作業反饋——反思———記錄整理—電子教案)老師基本接受集體備課這種形式。從調查和現場觀察看存在如下問題:備課準備不充分有待細化落實各環節(準備什麼一定要具體);備課資源的共享形式比較模糊;星期五備課,平時正常教研活動時間反而沒事做;老師缺乏資源建設的意識,急需帶頭示範指導。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教學督導組全面檢查教師的提前周備課準備環節(檢查預案,代替教案檢查);教學督導組全過程參與教研活動。在條件好的學科組嘗試實施備課資源包(記錄學生的問題,問題是怎麼解決的,注意教學智慧的積澱和傳承);整合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時間。

三、重新啟動了校級骨幹教師評選考核機制

形成了校級骨幹教師考評制度,有梯次的`骨幹教師培養工作引起了學校的重視,本期評選出14名校級骨幹教師。但骨幹教師在學科中的學術作用不明顯,個性特色不明顯,缺乏領頭鷹。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理論學習加強,創建交流平台(網絡、交流發言)勤於筆耕,建立骨幹教師考核獎勵機制。

四、積極配合教導處召開教學工作例會

形成了教學工作例會制度,使教學管理人員和教研組長備課組長形成了一種常態工作習慣。但缺少主動交流、任務色彩濃。建議改進為工作例會每月一次。

五、修訂教研組、備課組計劃制定形式

改學期計劃為月計劃,使計劃的針對性強操作性強。但有拖沓現象,計劃總結脱節,總結提升效果不明顯。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教科室計劃、教導處計劃先與教研組、備課組計劃來制定;制訂表格(計劃、總結一張表)通過表格引導組長們實現教研內容、形式、手段的變化。引入教組、備課組考核評價,逐漸調整學科組長、備課組長,實現年輕化,信息化。

六、配合學校各處室啟動教師評價研究

學校管理層就集體捆綁制達成了共識,觸動了學校的實質性工作。向教師的觀念、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提出了挑戰。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行政推動團隊考核促進同伴合作交流,改革分配製度。

七、配合教導處基本完成了教學業務工作體系重建

整和了教導處和科研室的研究力量,重新梳理了教學科研管理工作體系,形成了扁平管理的雛形,學校領導接受了評價機制前移的思路。教學業務工作體系重建,創設了教、科研互相督促監督協作的機制;明確清晰了學期工作思路和重點;督促各部門處室及教師工作,為教師評價研究提供準確的數據。

推動過程中,部門協調性待加強,思想不夠統一,有一定內耗;兩種文化(求穩、求變)的衝擊,對學校行政制度執行力提出了挑戰。扁平管理的真正實施可以為溝通提供平台,融恰幹羣關係;重樹幹部隊伍形象和威信,保證各項制度的執行力度。行政幹部的專業能力和指導能力是否會被老師接受(有效果才最有説服力,故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理順部門職責,協調各職能處室,落實職責;引入部門工作考核機制和競爭上崗機制;落實行政全過程參與學科教研活動。

八、提煉聯合教研成果

提煉了區域聯合教研成果(332運行機制),李勇校長在市第二屆教研組建設經驗交流大會上發言,受到教育部專家高度讚揚。

九、創新了教研形式

學校建立了博客教學隨筆羣,讓老師們認識了網絡教研,有助於讓老師靜下心來,對培養教師反思習慣和積澱經驗很有幫助。大家共同評出了優秀教學隨筆一等獎1篇。二等獎七篇。參與的積極性和崇尚學習的氛圍還要進一步加強。建議學校採取以下措施:幹部帶頭加強學習,打造學習型幹部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