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學校年度工作總結2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為此要我們寫一份總結。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年度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學校年度工作總結2篇

學校年度工作總結 篇1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這學期即將結束了。這一學期我們語文組在教導處統一部署下,出色高效地完成了本組各項教研活動,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現將本學期語文教研組工作總結如下:

1.優化校本教研,高效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台。

我們語文組在全體語文教師的共同努力下,不斷優化校本教研的形式與內容,使校本教研能真正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平台。在校本教研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教導處提出的三個工作措施要求:強化學習培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優化教學常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強化教研措施,發揮以研興教的作用。本學期我們精心組織了嚴俊、任燕玲和呂漢兵三位老師的'校內公開課以及桂迎忠老師的校際公開課(大楓國中語文老師來我校聽課)教學。這些公開課教學都獲得同仁好評。我們以此為契機,把集體備課、上課、評課等環節貫徹到每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語文組的教研氛圍空前濃厚。我們語文組每週一下午的教研活動都正常開展,且活動形式多樣(大組活動與小組活動相結合),每次活動都有詳細記錄(見《語文教研組工作札記》)。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地保障了校本教研的落實,提高了全體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

2.精心組織業務檢查及期中、期末、會考模擬試題的制卷工作。

本學期我們按教導處的要求與安排,精心組織了8次業務檢查,對各位教師的教學設計、大作文、小作文等做了如實的記錄,且進行了中肯的評價。在業務檢查方面大家都做得很好。七、八年級的期中、期末試卷我們組採用互出的方式進行,效果很好。九年級“三模”試卷是全體九年級語文老師在精心鑽研2008年會考語文考綱上共同制定出來的,質量很高。此外,我們還給兄弟學校制定了不少高質量的語文試卷,受到了他們的好評。

3.教研成果碩果累累。

本學期我們語文組的教學論文碩果累累。江曉玲老師的論文榮獲區論文一等獎;桂迎忠、張健琳、章謀滸、張玉珍等老師的論文獲區論文二等獎;張禮進等老師的論文獲區論文三等獎。我們組的桂迎忠老師還獲得宜秀區第二屆繼續教育“優秀學員”稱號。在區教育局組織的“迎奧運,促和諧”中學生演講比賽中,嚴思敏同學榮獲二等獎,金洋濱同學榮獲三等獎等等。

總之,在本學期中,我們語文組的教研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且成績顯著。在下學期中,我們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有我們這些務實而有創新精神的語文教師,我們的語文組前景一片輝煌!

羅中語文組

20xx-6-30

學校年度工作總結 篇2

一、創新課程文化,構建科學教育的支點

結合學校現狀和資源優勢,逐步加強三級課程的整體建構,包括:調整優化學科課程、改革強化活動課程、開發利用隱性課程。

1、聚焦高效課堂,營造課堂文化

課堂是實施科學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主渠道,結合我校作為區進修高效課堂創建活動實驗點校的良好契機,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讓教師更智慧地教,學生更聰明地學。

2、開發校本教材,深化活動課程

我們將科學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結合,開發低、中、高系列科技綜合實踐活動課校本教材,目的在於加強國家課程中缺失或強調不夠的元素,如學生科學素養、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培養科學興趣和基本科學素養。教師正在編寫校本教材《身邊的科學》,一二三年每週增加一課時的科技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們在觸手可及的身邊科學中瞭解科學的神奇,同時視野開拓了,頭腦靈活了,自我發展意識增強了。我校六年學生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和平國小近視眼情況調查”獲第26屆遼寧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五年一班學生進行的綜合實踐調查“校園內的昆蟲”獲鞍山市第二十七屆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獎。

3、體驗探究活動,拓展科學教育的平台

社團活動是我校少先隊參與社會實踐、關注社會、關注自身愉悦發展的舞台,更是實施科學教育的大課堂。

本着注重普及與提高的`原則,芳舟社團有班級、年級、學校三級課外活動網絡,包括科技社團、藝術社團、書香社團和健康俱樂部,下設20多個興趣小組。學校開展科普進課堂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到校講學,讓他們做學生的科普導師。開展科技綜合實踐課題研究活動,學校大力開發專家資源,擴大科學教育溝通平台。與區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市科協、鞍山站前交警支隊、鞍鋼機械開發冶金裝備製造廠等單位開闢多個社會實踐活動基地,聘請專業人士作科技、藝術社團教練顧問,不定期作講座,為學生探究性課題研究作指導。學校帶領社團學生到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實驗室參觀、做實驗,使師生最大程度吸收資源,形成合力,得到滋養。本學期學校科技成果在省、市、區各級各項競賽中獲獎達50多人次。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學校科學教育的再生長奠定了基礎。

二、營造健康成長的樂園,實現學校德育特色化

1、以科研為領引,創建德育品牌。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們的追求的目標。學校承擔國家級課題下的子課題《國小生習慣養成研究》,探索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途徑、方法和策略。我們採取的措施是:

(1)科學立標。我們從學習、行為兩個維度制定舉止文明、誠實守信、懂得感恩、勤儉勤快、按章辦事、積極鍛鍊、講究衞生8項行為習慣訓練要點和學會傾聽、善於思考、敢於提問、與人合作、自主讀書、認真寫字、動手實踐、完成作業等學習習慣訓練要點和監控措施。

(2)強化訓練。我們要求所有任課教師都要結合學科教學進行重點項目的訓練與培養,同時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

(3)指導監控。學校採取多種監控的幫助教師多角度的收集評價信息,及時調整自己教學策略。通過推門聽評課以瞭解教師落實學習情況,通過學科專項技能監測、作業評展、教師習慣培養專題工作彙報等形式瞭解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情況,肯定培養習慣的好做法,糾正不良的行為。領導親自參與教師的備課,以指導教師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以節日活動為載體,激活德育生命

學校的儀式、節日和慶典是學校文化傳統的活標本,是學生生命中最值得關注的重要時刻,通過國旗下的演講、主題班隊會、結合各式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將活動文化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內化素質,外化行為,促進學生基本文明素養和自主、自理、自律、自強良好品質的養成。

本學期體育遊戲節中,不僅人人蔘與,而且每個學生均參加6—7項。活動面廣。六一藝術節是通過大隊會形式進行的,題目是《紅領巾心向黨》。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校園生活的樂趣。開展畢業生系列活動,包括畢業生科普心理講座、畢業杯足球賽、畢業生家長講座等,做好中小銜接,幫助學生做好進入中學的準備。進行大隊幹部該選。以隊員自薦、競聘演講、領導教師學生選舉等形式產生20位大隊幹部,現正在進行上崗前的培訓。

完善學生個性發展評價機制,堅持多元評價標準,評價方式,堅持人人成功,人人成星的基本理念,評選校園之星,包括習慣星、讀書星、創造星、特長星。現在各班級正在推薦之中,期末召開表彰會。

3、開展讀書活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1)營造書香氛圍,讓學生樂讀。學校承擔了國家級課題“中國小科技教育資源中心建設與實踐研究”總課題下《提升校園科普閲讀能力的實踐研究》,現已進行至中期階段,五月份通過了由北師大專家進行的中期階段驗收。學校正積極改造學校圖書館,環境佈局體現童趣,增加圖書供學生閲讀。建立班級的流動圖書館,擴大學生的閲讀空間,班班設有讀書角和明星榜,以評價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2)推薦閲讀書目,讓學生多讀。學校和各班級都定期向學生推薦書目,讓學生讀好書。

(3)做好閲讀指導,讓學生會讀。開設科普閲讀課,青少年活動中心提供科技書籍,通過閲讀提升學生科普閲讀能力。

(4)體驗閲讀興趣,讓學生愛讀。開展師生、親子閲讀,讓老師、學生與家長共同體驗讀書的樂趣。組織各種形式的特色讀書活動。

4、加強家校溝通,形成多元有效的德育網絡。

學校、家庭、社區是對學生進行有效思想教育的多元立體網絡,我們不僅在校內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還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好家庭、社區的教育資源,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加強學生的行規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三、打造智慧團隊,實現教師專業化發展

1、完善教師評價機制,重視團隊培養

學校不斷完善教師評價機制,重視團隊培養,以學年組教研組為單位進行優秀教研組評價,發揮教師羣體優勢和團體智慧。同時,將領導評價、教師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等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和建立了教師評價的長效管理機制。

2、強化校本研訓,提升教育教學能力

(1)開設名師專家講壇,引領教師加速成長

專家、名師傳遞教育理念,解讀課改方向,走進課堂,參與教研組活動,使老師們瞭解新時期教育面臨的深刻變化和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促使教師自覺反思、自我加壓,同時把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有效的教學行為,不斷提升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本學期,請趙煒處長、徐麗豔等專家講座指導。

(2)開設智慧教師講堂,激發教師校本研修熱情

學校定期開展多種形式校本研訓活動,增強了教師研究與實踐能力。課題研究階段成果展示交流會、骨幹教師外出學習彙報會、“同課異構”“同題異構”教研展示活動、集備觀摩展示會、課程標準培訓講座、骨幹獻課、經驗交流、教學大賽等活動。

(3)開設自我學習實踐學堂,鼓勵教師自我發展

學校購買多種書籍,鼓勵教師自主閲讀,並提供教師選擇多種形式,提供合作的空間,優秀班主任、教壇新秀、骨幹教師、研究型教師等作為每一個教師成長的目標,倡導他們在某一方面做出突出的成績。從而讓教師自覺主動、心情愉悦地尋求自我發展。

3、建立培養機制,促進教師多元發展

學校全面實施兩項工程,為不同層次教師搭建成長的平台,促進梯度式骨幹教師建設。實施青藍工程,組織新老教師結成師徒,老教師對徒弟悉心傳授教學經驗,精心進行課堂輔導,並通過青年教師素質大賽等活動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很多年青教師已經脱穎而出,成為我校的骨幹教師。

實施“名師工程”。一方面,發揮骨幹教師傳幫帶作用,派教師到東北師大、瀋陽、丹東、鮁魚圈等地參觀學習,組織聽全國名家在鞍山的報告觀摩課,回來對全體教師做專題培訓,另一方面藉助校外專家資源幫助指導骨幹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並鼓勵教師參加上級舉行的“市區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優質課”等評選活動,以此打造“名師”團隊,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兩年中,我校就有三名教師被評為市級優質課,7名教師上區級觀摩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