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教學反思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城》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1

《長城》這篇課文,是國小四年級語文第七冊第十七課的課文。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整節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於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動。主要是文本的內容與學生親身體驗有一定聯繫,重要的事,課堂上的一些訓練從課文內容出發並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來設計,再加上老師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指導訓練,使師生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生激情充沛。從先教學一、二自然段,再教學三、四自然段這個路子來看,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就全文談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在學生髮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學生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昇華。這也是今後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的地方。這是一篇看圖學文的文章,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這方面的訓練。而這節課欠缺的環節就是有感情地讀課文的同時,想象文中所描繪的情景、畫面。而把指導有感情朗讀,和訓練學生讀寫結合的設計“你還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哪些情景?”相脱節。應該引導學生讀文章想畫面,讓學生能把抽象的文本在腦中形成具體的表象。

新課改要求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這也就要求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合理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這節課在時間分配上有些拖沓,使得練習題無法在課堂四十分鐘內完成,只能留到課後作為作業。所以説,老師備課要對大綱、課標、教材有較深的理解和鑽研,把握教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狀況也要做到心中有數,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層次,能説到什麼水平,而應該回答到的是什麼水平,老師只有心中有數,才能有針對性的引導、並規範凝練自己教學語言,更好的駕馭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速率。

總之,看圖學文不能忽略讀文章和想畫面,因為畫面和文章有機結合才能以此來訓練學生在觀察中展開聯想;從文本中發現與學生有聯繫的共鳴點,激發學生的情趣;讀寫結合,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同時,也要結合寫法的學習訓練;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及訓練。最為重要的是,教師要精心備課,理論依據、教材文本、學生情況並重。

這是我在教完《長城》一課後,所感受到的一些不足之處,在此希望大家能夠提出寶貴意見,來切實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2

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因為今年的教學時間非常緊張,所以我在這一天就準備上新課了。所幸在前天的備課中我就知道,要想上好這一課,需要大量的準備材料,課前也讓學生回家準備,自己也上網查找了相關“長城”與“運河”的資料。可能是我預先佈置的原因,一早到校,我就高興地發現,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資料,像戴心悦、陳謙協、金合歡、王天宇、金林城等,這使我很是欣慰,因為收集資料不僅是孩子們的事,家長也往往需要參與,現在看來不少家長都能參與孩子的成長了。特別是金合歡小朋友,可能是他爸爸是中學老師的原因,還幫我從網上拉了整整兩大張的資料,真是好樣的,為我省去了不少時間。於是,以這些查資料的小朋友介紹開始,我就進入了講課內容。也許平時聽慣了我的介紹,今天聽小朋友的介紹,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連平時幾個特愛講話的學生也聽得津津有味。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

有了這幾個學生良好的開頭,我覺得下面的課順利極了,因為這是一首以詩歌的形式為主的課文,所以我便以朗讀為媒介,使學生領會文中“我”自豪和驕傲的愛國豪情。只是可能是休息了一個寒假的原因,一開始學生朗讀出現拖音現象,為糾正這個問題,我先作示範,然後通過語言和學生收集的材料,激發學生對長城、運河修建者的敬佩,引發學生自身做為中國人的自豪。這樣學生的情緒上來了,他們激情澎湃地開始朗讀了,拖音現象蕩然無存。但在第二課時指導學生寫話時,我覺得我沒有好好把握住,現在想來真有點愧疚。在指導學生看長城和運河圖片寫話時,我只是提供了一些詞語供他們選擇,而沒有做詳細的指導,等學生寫後,我看了看,基本上空話較多,沒有通過觀察對長城整體有個印象,然後再分佈重點描述長城的一個特點,最後抒發感歎。本來我想:為了讓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徵寫作,我不必要給他們搭建框架。

可是我現在意識到,對於三年級的孩子需要細緻的'指導,現在不是放手的時候。看來今後在指導學生進行寫話時,我應該作好充分的準備。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3

《長城和運河》作為本書的第一篇課文,他以兒童詩的形象出現,本身就是對這本書做出一個良好的開端。詩雖然不長,卻在字裏行間都表現了中華的偉大和富強,並顯現出一個人對自己祖國的最大熱愛,最大忠誠。上學期為了趕教學進度,已經上過了這一課,但經過一個寒假的休息,估計有些學生都忘得差不多了,因此今天的語文課上非常有必要再複習。但,俗話説“温故而知新”,今天的複習難道僅僅是複習嗎?

課一開始,我就請了幾位學生朗讀課文,畢竟是學過的課文,學生朗讀時能做到了讀正確,存在問題較大的是,因為有些學生已經能背誦,再加上詩文琅琅上口的節奏感,齊讀課文時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唱讀”現象,看着孩子們興奮地讀得搖頭晃腦樣,我真不忍心打斷他們,但……

“孩子們,老師真佩服大家,這篇課文,我們已經學了很長時間了,但大家朗讀得還是這麼流利,真好。可是,大家猜一猜,如果,中央電視台的李詠叔叔,王小丫阿姨,來到了我們班,你們猜,他們會説些什麼?”聽我這麼一説,孩子們會意過來了,都不好意思地傻笑了。我接着説道:“孩子們,在我和你們一樣大的時候,我看過一部電視《話説運河》,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解説員,他的解説讓人聽後,如沐春風,從此以後呢,我就經常模仿着他的解説,這樣以來,老師的朗讀水平也提高了不少,今天,我就來露一手……”

也許是被我的朗讀感染了,也許是被白髮蒼蒼的解説員感動了,也許是小丫、李詠的作用,接下來,孩子們的朗讀已真正成為了感情誦讀,一遍又一遍地讀着,一種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升,帶着激情品味文字,帶着激情體會詩意,

孩子們收穫的又豈只是感情地朗讀?

半節課過後,我又讓學生結合自己寒假的實踐作業“遊覽一處名勝古蹟”,講講“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的奇蹟。”因為有了實際遊覽或是收集資料的準備,孩子們的交流異常熱烈,從:故宮,到頤和園、圓明園、兵馬俑……甚至到了江陰的興國塔,學生們一個個聽得嘖嘖稱讚……

雖然,今天的課是複習,但,從感情朗讀到資料交流,孩子讓我享受了別樣的精彩。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4

第一課時:本課時分三大板塊,第一板塊預習反饋,根據預習單進行檢測。

主要有:朗讀詞語、理解詞語、搭配詞語、辨析詞語、朗讀全詩等練習。

第二板塊初步感知詩歌內容和形式。根據學習單進行自主閲讀:

默讀全詩,你發現兩個小節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之處?

讀讀每個小節的3——6行詩,説説主要寫了什麼?

3.用曲線畫出讚美長城和運河的句子。

第三板塊書寫生字。重點教學“蜒”和“譜”,注意左右兩部分的關係。

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是:理解詞語“不朽”時,首先讓學生查“朽”字,聯繫上下文選擇正確義項“腐爛”。可是,從字面上理解的話,“不朽”指“不會腐爛的詩篇”,其實是理解不通的。於是我向學生提出這個疑問,請他們深入思考:“不會腐爛的詩篇”其實是説……

有學生回答:是指詩篇永遠存在於這個世界。至此,我們總結出:“不朽”在文中的真正含義是指“永存”。接着,我引導學生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説(英雄的犧牲精神、愛國精神)永遠存在於這個世界,英雄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最後我總結:別看一個小小的詞語,它也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意思呢。

這個教學細節給我的感受是:在指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時,不能停留於字詞的表面,有時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剝繭抽絲,層層剖析,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詞語的含義。這就是所謂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鑽研精神吧。

《長城》語文教學反思5

今天,將第一篇課文《長城和運河》結束了,收穫良多。

課前,我和學生分頭查找、收集了大量的長城和運河的圖片。長期的觀察經驗告訴大家,角度不同、注意點不同,是會產生不同的觀察體會的。比如:從遠處觀察連綿起伏的長城,學生髮現“長城像拉鍊”。結合長城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意義,把長城比作“巨龍”要比把長城比作“拉鍊”更合適。

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繫,自然、有效地設計教學環節。比如:

(1)文章中“我駕駛着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交待了俯視的觀察角度,得以引出下文的全景描寫。提示學生背誦古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借舊知識的古詩理解,體會新知識的描寫妙處。

(2)本冊課文的第一、二課,都涉及到“長城”。課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提到了“築成我們新的長城”,與課文《長城和運河》中的“萬里長城”比較後發現:前者的“長城”是指一種萬眾一心、奮勇向前的精神,後者的“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建築奇觀。

(3)觀看網上下載的運河圖片時,其中一幅的河面上有整齊的船隊,我引導學生根據“人來人往”的詞語,創新出“船來船往”。在語文第五冊的教材中,學過“魚貫而入”的成語,改寫成“魚貫而行”,也可以幫助對畫面的表述。

(4)本課是一首現代詩歌,分為兩個段落,讓學生在學習第一個段落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段落的異同。學生迅速總結出“段落的首尾是相同的“,即:我駕駛着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和“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如果在朗讀技巧上在加以更好的指導,讓學生讀出該有的感情來,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