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日記

紀錄片嬰兒日記觀後感

日記2.56W

即將要到一天的結尾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是時候寫好總結,寫好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紀錄片嬰兒日記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紀錄片嬰兒日記觀後感

《嬰兒日記》記錄了阿加特、安娜、梅伊、亞歷克西和馬克桑斯五個可愛的寶寶,從誕生到啞啞學語的生長過程以及成長故事。人類的嬰兒十分脆弱,身體各項機能都還未發育完全。因此從他們降生的一刻起,他們需要傾盡全力去掌握、完善生存所必須的各種技能。在生命最初的兩年裏,他們以驚人的速度成長着,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層面:他們的身高增長了一倍,體重增加了三倍,他們的身體發育了,意識成長了,社會能力也逐漸形成,他們已經開始了對各自身份的追尋。《嬰兒日記》向我們詳細地展示了嬰兒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行為並分析其背後所藴藏的原理,他們為什麼哭鬧?為什麼習慣去咬自己的手腳?為什麼會模仿大人的行為?片中用有趣生動的畫面,向我們傳達了兒童行為學和心理學的知識,瞭解嬰兒成長的普遍特點。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這不單是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好素材,也是將來為人父母養育孩子的教科書。

一、心理學基本原理分析

對於還沒有學會説話的嬰兒來説,目光的注視和哭鬧聲是他們最重要的表達自己思維和意願的方式。嬰兒的目光與其説是一種感知現象,不如説是他們掌握的第一種語言。他們用目光注視來引起父母的注視和同情。從剛剛出生時新生兒還不具備視覺的功能到可以分辨出距離自己三十釐米的事物輪廓,他們只需短短几天,這是一個驚人的發展。注視是嬰兒的一種溝通和交流的方式,因此哺乳動物的幼兒眼睛所佔面部的比例都要比成年同類大許多。

這體現了嬰兒通過他們的感覺與複雜多變的外部世界建立聯繫獲取信息。感覺是人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源泉,主要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覺(包括觸覺、痛覺、温度覺),視覺和聽覺在生活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無論對嬰兒還是成人。感覺對於人類適應生存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它提供了內部和外部環境的各種信息;傳導內部機體和外部環境的信息,使之達到平衡;只有存在感覺,我們才可能產生一系列複雜的高級的心理現象。作為地球上的一種生物,我們一出生就必須去了解我們所生存的環境,感受世界的變化,瞭解可能存在的危險,以便達到生存的目的。而人作為社會人,作為一種羣體性的動物,更加需要通過感知來建立自己與其他人、其他生命的關係。正因為這種種生存、生活的需求,人類的機體才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變得如此精密和完備,以適應外部不同變化是的內部需求。以最為重要的視覺為例。當不具備語言功能的嬰兒以目光注視作為主要溝通交流媒介的階段時,眼睛所佔面部的比例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時候。這樣才能滿足嬰幼兒與其他人和事物交流交互的需要。漸漸地,當嬰兒成長,掌握語言能力並逐漸以此作為主要的溝通方式時,眼睛所佔面部的比例也開始逐漸縮小了,而嘴部的比例卻會增大。

視覺對於嬰兒而言絕不僅僅是被動地注視這麼簡單。新生兒可以看見三十釐米以內的物體,而這一距離也正好是母親哺乳時和嬰兒之間的距離,這個距離足以使他們看清他們的看護者。這對新生兒的情緒和社會化發展很重要。新生兒的社會性行為開始於他們和父母及其他看護者的關係的建立。新生兒第一個社會性行為就是對看護者的微笑,他們通過目光的注視和微笑吸引看護者的關注和感情,加強他們之間的聯繫。人類嬰兒在視覺方面的偏好也對社會行為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嬰兒偏愛較為複雜的圖案而不是簡單的彩色圖案或是色塊。嬰兒喜歡看人類的面孔,並對人類面孔有着極強的辨識能力,4天大的嬰兒就能夠辨識出母親的臉。他們具有能夠很快辨認出父母及其他看護者的面孔的能力;在對比親密的人的面孔和陌生人的面孔時,嬰兒會更多的注視着自己熟悉的人。到了兩歲時,隨着嬰兒情緒的複雜化,他們和父母及其他看護者建立了緊密的依戀的關係。在和父母一起時他們會用盡一切方法讓父母與自己產生肢體接觸,不讓父母離開;與父母分離時,嬰兒會焦慮;面對陌生人時嬰兒會恐懼。根據埃裏克森所劃分的八個心理階段,在零到兩歲的嬰兒期內,嬰兒會建立起基本的信任或不信任。嬰兒必須學會信任別人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基本需求。所以在這一階段,父母需要格外注意給嬰兒提供安穩的環境和密切妥帖的照顧。照顧者的冷漠和對嬰兒的無視等等行為都會導致嬰兒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且這種負面影響不僅僅是影響嬰兒期的階段,幼年時期的負面事件都會在潛意識裏反映到長大後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

人類是白天活動的動物,但是嬰兒還不知道這一點。成年人一般每天八小時的睡眠就足以支持一天的活動了,而嬰兒每天大約需要16小時的睡眠時間,而本片中出現的梅伊一週大是甚至需要20小時的睡眠。睡眠可以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又叫做安靜睡眠和異相睡眠。在非快速眼動睡眠階段時,大腦控制身體的生長活動,釋放生長激素,指揮着身體的生長活動;非快速眼動睡眠狀態的特點是腦電波呈睡眠表現,肌肉活動較清醒時減弱,不伴劇烈的眼球運動。在快速眼動睡眠階段,大腦會產生夢境並調節基礎功能,身體上也許活動頻繁,但嬰兒實際上還在熟睡之中。在這段時間裏,腦電波頻率變快,振幅變低,同時還表現出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肌肉鬆弛,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擺動,腦電活動也不想睡眠階段,而更像清醒狀態。因此我們會發現,許多時候嬰兒雖然睡着,但他們卻常常不安分的動來動去

伸伸腿、擺擺手、發出囈語、不由自主地咬東西,這些現象並不是説嬰兒沒有睡着而是他們正處在快速眼動睡眠時期。經研究顯示,人一生睡眠長短和睡眠不同階段佔睡眠時間的比例,隨着年齡的變化持續變化着。從出生到老年,睡眠時間不短減少着,新生兒睡眠中的一半時間為快速眼動睡眠,國小生的快速眼動睡眠佔30%;成年人的佔20%;老年人的則更少。睡眠對人生命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對身體和心理具有恢復功能,補充能量供給同時受損的腦細胞得到修復。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是我們能夠健康生活學習的基本條件。失眠不但會導致人一天的精神不足,長期失眠更會影響人的心理,產生抑鬱等心理疾病。

二、嬰兒發展階段的具體分析

大約1歲半到兩歲的階段,是嬰兒不斷自我塑造、自我意識覺醒的'時期。從出生開始,嬰兒就在飛速學習着生存所需的各種技能,他們逐漸掌握的語言、運動的能力,並開始形成自己的性格、表達自己的意願。但這些技能還只是一個完整、成熟的人身上的“零散部件”。從一歲半到兩歲,這些“零散部件”將被組裝整合,即開始嬰兒的自我塑造,形成獨立自主的自我意識。嬰兒開始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知。兩歲左右的嬰兒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獨特特徵,能從客體(如照片、錄像)中認出自己,這表明嬰兒已經具有明確的客體我的自我認知。此外,嬰兒也知道自己的名字,能夠用名字和代詞“我”來稱呼自己,用人稱代詞“你、她、他”稱呼他人。已經具備一定語言能力的嬰兒開始更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堅持自己的想法,面對父母的要求時他們也常常會説“不”。就如紀錄片中所顯示的那樣,當父親要給亞歷克西斯換尿布時,亞歷克西斯卻拿着自己的尿布,搖着頭説“不”;當安娜的母親建議她在空白的紙面上畫畫時,安娜會堅持己見選擇在有字的一面上塗塗畫畫,並一次次樂此不疲地翻到有字的紙面。這體現了嬰兒自我意志開始增強。他們對自我身份、地位的定義和認知也有了一定的進步。亞歷克西斯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去驅使、命令寵物狗,他開始明確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明白自己作為人和其他生物存在區別。但這一時期,嬰兒的自我意識體現出極大的“自我中心”思想,他們還沒有接觸足夠多的人和事物,並不具有較高的社會性。因此他們的種種行為和思想都從“我”出發,一定要滿足“我”的意願。當他們受到傷害,如坐着手推車滑到了或是撞到桌椅了,嬰兒會很自然的去擊打推車和桌椅。當他們的想象和行為沒有得到父母的配合時,他們會哭鬧着表達自己的不滿。他們也還沒有完全形成要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資源的思想,這可以從嬰兒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爭奪玩具或是想要霸佔父母的行為中體現出來。不過,這種“自我中心”的不足將會隨着父母家庭教育和孩子對社會和這個世界更多的探索而逐漸改變。我們應明白,自我意識對孩子的心理髮展意義十分重大。孩子怎樣認識自己,怎樣安排和處理自己同周圍世界以及同別人的關係,怎樣評價自己的能力,具有什麼樣的自我價值觀,樹立什麼樣的自我形象,直接地影響他能否積極地適應社會、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學習和生活中順利前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