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説課稿

《背影》説課稿

説課稿5.16K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認真擬定説課稿,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背影》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背影》説課稿

《背影》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並積累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品讀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3.説教學的重、難點

(1)重點: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與樸素感人的語言。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

(2)難點:對於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寫,進行深刻的體會,並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徹地體會這種偉大的父愛。

二、説教法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針對教師對關鍵語句的提問,學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決本文重點。

3.採用比較閲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採用多媒體教學。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對關鍵語句的品味和對父子真情的體會。新課標指出:“閲讀是蒐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閲讀來完成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指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動手解決問題。教育家盧梭認為:“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只能接受形象。”鑑於此,我採用圖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課文,同時藉助多媒體演示,以便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重點,分化學習難點。

三、説學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四、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聽完之後提問:

父親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學生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名人朱自清的父親,看他在名人兒子眼中有着怎樣的形象。

(二)指導生字詞

1.讀準下列詞語

交卸(xiè)奔喪(sāng)狼藉(jí)簌簌(sù)

差使(chāi)迂腐(yū)瑣屑(xiè)柵欄(zhà)

頹唐(tuí)晶瑩(yíng)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奔赴親人的喪事。(奔喪)

亂七八糟的'樣子。(狼藉)

有了空閒的時間,指失業在家。(賦閒)

精神不振作。(頹唐)

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蹣跚)

細小而繁多的事。(瑣屑)

3.改正錯別字

狼籍:“籍”改為“藉”

妥貼:“貼”改為“帖”

鎖屑:“鎖”改為“瑣”

不能自己:“己”改為“已”

(三)整體感知

聽課文配樂朗誦,請學生留意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説一下自己覺得文章哪裏寫得好,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四)研讀課文

1.文章是表現“父愛”的,文章的題目卻是《背影》,看來,“背影”在文章的地位舉足輕重,請同學們找出文章寫了幾處“背影”?

點題的背影

買橘子的背影

離別的背影

思念的背影

2.課文哪兩個地方着重寫父親的背影?

(1)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時候;

(2)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閲讀父親買橘一節中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看看哪些語言最具有表現力?(學生討論,交流)

動作:走、探、穿、爬、攀、縮。

作用: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4.視頻賞析,加深理解

觀看背影視頻,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深情,並談談自己觀看視頻後的感受。

5.為什麼要將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

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父親最費勁,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給人以最深刻的印象。

6.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説的四句話,並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4)進去吧,裏邊沒人。

(這些話包含着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7.交流探討

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你認為那分別是怎樣的淚?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淚

望父親買橘父子離別感動之淚

背影遠去,依依惜別感傷之淚

再現背影,淚光瑩瑩辛酸之淚

(五)藝術特色

這篇文章有一種感人的力量,請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

入微的細節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獨特的角度——父親的背影

(六)歸納小結

五、佈置作業

你和你的家人之間一定也有許多難忘的往事吧?選取你感受最深的一次,寫出內心真實的感觸。

《背影》説課稿2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朱自清的《背影》。我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新課標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中強調“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 “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 等,這些要求是展開本課教學的依據。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敍事性散文。本文就是通過特定環境下,一個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特寫鏡頭,來表現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學習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寫法,為學生閲讀現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為寫作中如何寫人記事進行必要的指導。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 “至愛親情”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一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3、教學目標 :見教學設計

二、説教法

根據新課程理念,以教師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問題導學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朗讀法——本文的語言平實自然,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整體感知作品,獲得心靈上的溝通和共鳴。同時,在誦讀中理清文章的線索和行文脈絡,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採用多媒體教學。

三、説學法

據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擬定以下學習方法。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通過勾畫重點的詞語和語句,培養學生讀書的方法和習慣。

2、互動探究與學生展示法:以小組合作探究,突破重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藉助小組展示點評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並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掌握。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欣賞動畫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文本出發,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提煉、篩選信息的能力。分析課文時,抓住背影,也就抓住了理解本文的關鍵。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完成學習目標1的內容,為下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打好基礎。

(三)再讀課文,重點研討

設計意圖: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師選取適當切入點,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分析討論,促進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從而深入體會父子之間濃濃的深情,突破本課的難點,完成學習目標2、3。

(四)三讀課文,感受深情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配樂朗讀和評點,進一步領會字裏行間所藴含的濃濃的父子深情。

(五)達標檢測

這樣的設計一方面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回顧、梳理,同時也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提高。

(六)、拓展延伸,真情告白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的能力,又培養訓練了思維的創造性。從課文到學生自身,通過分享親情故事昇華父與子之間的情誼,繼承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實現育人目標。

五、説教學效果

這樣,一堂課水到渠成地引導學生快速的理清了文章的結構,研讀了重點語段,品味了飽含深情的語言,感受到了《背影》中的深沉的父愛,也喚醒了獨生子女漠然的情感世界,加深了語文課的人文內涵。學會理解,學會感恩,是現在的學生所缺乏的。

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所有的教學任務,整堂課我始終注意學生的動態,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是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枴杖、學習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參與者。不僅教會了學生知識,同時也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

《背影》説課稿3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敍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與眾不同的角度去讚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那種父子間的深情。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並積累生字、詞。

⑵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品讀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4、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重點: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與樸素感人的語言。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

⑵難點:對於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寫,進行深刻的體會,並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徹的體會這種偉大的父愛。

5、課時安排:2課時

二、説教法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針對教師對關鍵語句的提問,學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決本文重點。

3、採用比較閲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採用多媒體教學。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對關鍵語句的品味和對父子真情的體會。新課標指出:“閲讀是蒐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閲讀來完成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指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動手解決問題。教育家盧梭認為:“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只能接受形象。”鑑於此,我採用圖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課文,同時藉助多媒體演示,以便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重點,分化學習難點。

三、説學法

新課標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引導學生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四、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聽完之後提問:

父親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學生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名人朱自清的父親,看他在名人兒子眼中有着怎樣的形象。

二、指導生字詞。

1、讀準下列詞語。

交卸(xiè) 奔喪(sāng) 狼藉( jí ) 簌簌(sù )

差使(chāi) 迂腐(yū) 瑣屑 (xiè) 柵欄(zhà)

頹唐( tuí) 晶瑩(yíng)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奔赴親人的喪事。 (奔喪)

亂七八糟的樣子。 (狼藉)

有了空閒的時間,指失業在家。 (賦閒)

精神不振作。 (頹唐)

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蹣跚)

細小而繁多的事。 (瑣屑)

3、改正錯別字。

狼籍:“籍”改為“藉”

妥貼:“貼”改為“帖”

鎖屑:“鎖”改為“瑣”

不能自己:“己”改為“已”

三、整體感知

聽課文配樂朗誦,請學生留意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第一印象,説一下自己覺得文章哪裏寫得好,哪些地方讓你感動。

四、研讀課文

1、文章是表現“父愛”的,文章的題目卻是《背影》,看來,“背影”在文章的地位舉足輕重,請同學們找出文章寫了幾處“背影”?

點題的背影

買橘子的背影

離別的背影

思念的背影

2、課文哪兩個地方着重寫父親的背影?

(1)、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時候;

(2)、父親送子時,下車往回走,混入人羣的時候。

3、閲讀父親買橘一節中對父親背影的描寫,看看哪些語言最具有表現力?(生討論,交流)

動作:走、探、穿、爬、攀、縮

作用:突出父親行動的艱難,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

4、視頻賞析,加深理解

觀看背影視頻,體會父親對兒子的深情,並談談自己觀看視頻後的感受。

5、為什麼要將背影作為全文的焦點?

父親買橘子爬月台的背影,是父親最費勁,也是父愛表現得最強烈的一刻,給人以最深刻的印象。

6、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説的四句話,並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這些話包含着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

7、交流探討

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你認為那分別是怎樣的淚?

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悲哀之淚

望父親買橘父子離別 感動之淚

背影遠去,依依惜別 感傷之淚

再現背影,淚光瑩瑩 辛酸之淚

五、藝術特色

這篇文章有一種感人的力量,請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

入微的細節描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

獨特的角度 —— 父親的背影

六、歸納小結

七、佈置作業

你和你的家人之間一定也有許多難忘的往事吧?選取你感受最深的一次,寫出內心真實的感觸。

《背影》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的散文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寫父子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課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第二單元都是以愛中心話題的,阿長與《山海經》、《台階》、《老王》等,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本文描寫人物特徵細緻,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很典型,學習本文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應用語文的能力。

(3)本文語言樸實,飽含情感,而且貼近生活,又位於第二課,有利於學生國小知識與中學知識的銜接。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結合實際,我將素質教育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關鍵語句表達特殊的感情;

德育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感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情感薰陶:感受父子間的濃濃親情,聯繫自身,淨化靈魂

3、教學重點:

(1)重點文段的閲讀,學習文中的細緻描寫,體會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4、教學難點:

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尤其二三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

5、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閲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把握;

第二課時:重點文段的閲讀、關鍵語句的品味、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德育教育。

二、説教法

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是剛從國小升上來的山區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尤其體現於學 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

3、採用比較閲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同時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採用幻燈、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三、學法指導

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 求,在學法方面我採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

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徵的細節描寫,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四、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解釋下列詞語:躊躇、 蹣跚、 瑣屑、 頹唐

2、本文的線索是什麼?(設計意圖:反饋、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

(二)分析第二課時內容:

1、重點研讀第五段:

(1)朗讀第五段,緊扣“背影”找出其中最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兩個“黑”、三個“布”“蹣跚”、“肥胖”?“走”、“探”、“攀”、“縮”、“微傾”?(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朗讀時注意文中形容詞、動詞的作用,通過討論、篩選,教師點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學會如何進行細緻描寫。)

(2)作者為何看見這個“背影”,眼淚很快流下來,又為何趕緊拭乾了淚?(突破:讓學生聯繫上一課時分析的家庭背景,緊扣上面的動詞和形容詞,來體會理解父子深情。)

(3)父親為什麼“撲撲身上的泥土,感到很輕鬆似的”?(突破:讓學生聯繫文中的句子“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結合上面的詞語來理解,進一步體會父子深情。)

(4)第五段中父親説了幾句話?從文中找出來。體會理解其中飽含的深情。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進去吧,裏邊沒人。

(突破:讓學生聯繫日常生活父母親對他們的關愛進行理解。)

(設計意圖:(1)—(4)都是緊扣父子深情來設計的,讓學生體會、理解樸實語言中的父子深情。)

2、關鍵句的`品味:

(1)前面我們通過第五段的閲讀,體會父親對兒子的一片疼愛之情。那麼,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表現了這種感情?

a、第二段父親説“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送我去”

c、他囑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到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疼愛之情呢?找出句子來説明。“唉,我現在想想,那時我真是太聰明瞭。”

(3)練習(幻燈)(設計意圖:通過啟發性的設問方式,讓學生帶着理解自主找出關鍵句、思考,結合生活實際,通過作業,理解其中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深沉的情感。)

3、討論中心與段落的關係:

(1)2、3段去掉可不可以?(突破:放幻燈,通過比較閲讀,讓學生理解2、3段的作用)

(2)第四段為何不詳寫作者在南京與朋友的遊逛?(突破:通過幻燈中的圖例,幫助學生理解,突破難點。)

(三)小結: 本文以背影為線索,用樸實的語言,通過細緻的描寫,表達父子之間深沉的情感。(伴以板書,加深學生對全文整體結構的掌握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學會如何進行細緻的描寫)

(四)作業:

(1)“可憐天下父母心”,你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敍述一次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2)背誦文中描寫父親背影的一段文字。(設計意圖:對文中的知識進行遷移,激發他們熱愛家庭、體諒父母的情感)板書設計父子情深難忘背影——點題家境:禍不單行、父親疼愛兒子描寫背影別前:細心關照,兒子體諒父親買橘子(黑、布、蹣跚、肥胖、走、探、攀、縮、微傾):體貼周到再現背影——思念

《背影》説課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背影》。我將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敍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被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是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愛”為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學習本文,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 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徵--“背影”,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情感目標:感受父子深情,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教學重點定位為: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作者樸素感人的語言;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

教學難點定位為:對於文中背影的描寫,進行深刻的體會,在分析中,深刻透徹的體會這種偉大的父愛。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擬定兩課時完成。

二、説教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朗讀教學法:新課標非常重視朗讀在閲讀教學中的作用,本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通過此教法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平實自然但飽含深情語言特點,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課文中的情感交流,產生共鳴。

2、引導探究法:新課標對教學中師生雙方的角色是這樣定位的:“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本文所寫的父愛樸實卻深沉,大多數學生可能難以深切體會,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引導學生先找可表現父愛的關鍵性語句或詞語,再探究其深意 ,感受濃濃的父愛。

三、説學法

依據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擬定以下學習方法:

1、自主、合作學習法:課前通過預習,解決字詞問題,蒐集、整理、交流有關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整合資源,並結合課後習題提出質疑;課中通過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2、圈點、勾劃、批註法:在品讀課文時,指導學生運用此法,獨立思考,達到個性化閲讀的`目的。

四、説教學過程

具體教學過程我將分四個步驟展開:

(一)激情導入

首先,教師用飽含感情的語言講述自己與父親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感情。然後,請同學講述自己對父愛的體驗,營造愛的氛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在這一環節,我通過“言”和“聲”,用自己的情感拔動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檢查預習

預習作為一種教學有效性策略,源遠流長,《禮記·中庸》也説:“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有效手段。本環節我主要從三方面進行:

1、讀字音,辨字形,解字義

2、資料展示:以“我所知道的朱自清(《背影》)”為主題,請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

3、疑問閣:預習課文時你遇到了哪些問題?可請知道的學生當時解答,有難度的問題可在教學過程中解答。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新課標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整體感知符合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有效提高閲讀能力和培養全局性閲讀觀念的有效途徑。為此,我設計以下問題讓學生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標:

1、讀一讀,再思考:本文的線索是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2、找一找: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

3、説一説:你認為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四)精讀課文——感悟真情

新課標對精讀的評價要求是:“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在本環節,我讓學生立足文本,動筆動腦動口,從理解詞句入手,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目的。

1、運用圈點、勾劃、批註法找出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關愛的詞語或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 並説説對它們的理解。(在此環節,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2、重點片段賞析:月台買橘

(1)組內合作探究:

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刻畫父親的?這是一個怎樣的父親?(重點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父親的動作和語言的詞語和句子,品味其中的深意,感受父親的不易和拳拳愛子之心。)

(2)真情誦讀:

望着父親的背影,作者流淚了。你是否也被文中的父親感動了?請用你的真情讀這幾段文字,再次感受父愛。

3、追溯感動本源,走近作者的內心

為什麼父親為“我”買橘子的背影會讓“我”一個二十歲的年輕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重點引導學生從作者前後心理變化方面尋找原因,感受作者的醒悟與坦誠。)

(五)情感遷移—走進自己的內心

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相守為目的,但惟獨父母的愛是為了兒女的離開,而且是希望他們飛得越高越遠……青春年少的我們也許曾對摯愛我們的父母任性過或誤解過他們的愛心,請以 “ 我想對您説” 為開頭給你的親人寫一張字條。

英國作家王爾德曾説過:“作者完成了書的一半,讀者完成了另一半”。新課標也明確提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通過此環節,讓學生打開心扉,盡情感悟 ,讓學生真正做到“情動於中而形於言”。

《背影》説課稿6

一、説教材

1、新大綱對國中語文閲讀教學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閲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閲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閲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的散文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寫父子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課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第二單元都是以愛為中心話題的,《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親》《父母的心》等,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一課,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本文描寫人物特徵細緻,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很典型,學習本文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應用語文的能力。

(3)本文語言樸實,飽含情感,而且貼近生活,

3、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結合實際,我將素質教育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關鍵語句表達特殊的感情;

德育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感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情感薰陶:感受父子間的濃濃親情,聯繫自身,淨化靈魂

4、教學重點:

(1)重點文段的閲讀,學習文中的細緻描寫,體會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理解其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5、教學難點:

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尤其二三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

6、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閲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把握;

第二課時:重點文段的閲讀、關鍵語句的品味、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德育教育。

二、説教法

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中農村學生流動人口家庭的學生佔絕大多數,語文基礎比較差、尤其體現於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營造“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意境,為學習文章打下情感基礎;

3、同時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採用幻燈、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三、學法指導

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採用“我校的“匯豐模式”,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

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徵的細節描寫,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四、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激趣明標

先出示羅中立《父親》的圖片,配以劉和剛《父親》的歌曲背景,營造氣氛。

再導語:父愛同母愛一樣的無私,他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一種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今天,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再一次走進父愛的世界,去體會那份讓無數人感動過的感動吧!(板書課題)

(二)先學後教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

這篇文章記敍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這篇文章以什麼為線索?主要寫誰?反映的主題是什麼?

從整體上感知一下課文,為進一步探究課文,賞析課文搭建平台。

(2)採用默讀的形式,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先獨立思考:

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現了幾次?請從課文中圈畫出來,並加以概括。

你認為哪個背影最感人,最能體現父親對兒子真摯的愛?

我與父親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請從文中找出寫見面背景的句子。

勾畫出父親買橘過程中的動作,體會其艱難。

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前後説的四句話,並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在父愛的感召下,我流了幾次淚?分析我動情的原因。

再師生共同品析文章,體悟父愛,感受父子神情。

(三)拓展遷移

我的設計是:“青春年少,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母任性過,也有誤解過他們的愛心,讀完本文後,請以‘______,我想對您説___________”為開頭説一段話,表達你對父母的理解。”

目的是趁熱打鐵,聯繫生活,體悟父母之愛,表達對父母的理解,完成情感目標。

(四)總結方法

通過精心賞析課文,我們體會到了一位老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從哪些方面體會到的?

(1)父親的背影(2)父親的動作(3)父親的語言(4)兒子的眼淚

(五)作業

在你的人生經歷中,你的父母肯定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也許是一聲輕輕的叮嚀,也許是一次傾心的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動,説一説、寫一些出來與大家交流。

(六)結束語:(播放歌曲《懂你》)一個不懂得享受愛的人,他的良知是蒼白的;一個不懂得回報愛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父母的愛很平常,也很實在:也許只是一個眼神,也許只是一句叮嚀,也許只是早餐時裝在你書包裏的一盒牛奶······但父母的愛也很偉大,值得我們去感恩。大家不妨試着在父母疲倦時端上一杯熱茶,在餐桌上給他們夾一次菜,在他們工作之餘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背影》説課稿7

【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的散文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的背影去寫父子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課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⑴ 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第二單元都是以愛中心話題的,阿長與《山海經》、《台階》、《老王》等,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⑵ 本文描寫人物特徵細緻,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很典型,學習本文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應用語文的能力。

⑶ 本文語言樸實,飽含情感,而且貼近生活,又位於第二課,有利於學生國小知識與中學知識的銜接。

2、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結合實際,我將素質教育目標定為:

知識目標: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環境下進行細緻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通過關鍵語句表達特殊的感情;

德育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感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情感薰陶:感受父子間的濃濃親情,聯繫自身,淨化靈魂

3、教學重點:

⑴ 重點文段的閲讀,學習文中的細緻描寫,體會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⑵ 理解其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4、教學難點:

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尤其二三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

5、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閲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把握;

第二課時:重點文段的閲讀、關鍵語句的品味、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德育教育。

【説教法】

學生情況分析:我們的學生是剛從國小升上來的山區學生,語文基礎比較差、尤其體現於學法方面、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方面。根據我們學生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設計帶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誘導學生思考,通過語言的體會,解決本文重點;

3、採用比較閲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同時採用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效率,採用幻燈、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學法指導】

教與學是相長的,為了老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根據我校學生的情況、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學法方面我採用“導-思—點撥—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在這過程中對學生進行以下指導:

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聯繫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的父子情;指導學生注意體會文中語言特點,加以積累、運用,加強語文基礎;指導學生注意文中抓住人物特徵的細節描寫,把這種寫法運用到具體寫作中去,提高語文水平。

《背影》説課稿8

一、新大綱對國中語文閲讀教學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閲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閲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閲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三、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訓練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閲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四、作業佈置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為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後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係,做在書本上)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比較閲讀訓練。如果説第一課時側重於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麼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並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

主要教學環節如下:

一、重點研讀第五段(朗讀、討論)

1、上節課我們知道作者一共寫了四個背影,那麼作者寫得最詳細的是那一個?朗讀這一段,注意其中的一些詞語,等一下要求大家寫出來。

引導學生研究刪後補出的詞語的含義和作用,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拔

A、兩個“黑”字

B、三個“布”字

C、“蹣跚”“肥胖”

D、“兩手”“兩腳”

E、不要“向左”兩字行不行,為什麼?

2、為什麼“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而不是“輕輕的”或是“小心地”?請一位同學表演一下?

3、父親為什麼“撲撲身上的泥士,感到很輕鬆似的”,“似的”二字去掉可不可以?

4、作者為什麼看到這個背景“眼淚”很快地流下來了?又為什麼趕緊拭乾了淚?

5、這一次流淚與第一次流淚有什麼不同。與第三次、第四次呢?

三、關鍵語句的品味

1、前面我們通過第五段的閲讀,體會了父親對兒子的一片疼愛之情,那麼,文中還有那些句子表現了這種感情?

引導學生分析以下句子,並進行點拔

A、第二段父親説“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B、第三段棗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貼,頗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送我去。

C、他囑我路上要小心·····

2、作者是否一開始就體會了父親的這種樸實的疼愛之情呢?

3、的開頭和結尾有那些語句是互相呼應的?

練習:完成課後練習五

四、總結討論

1、的標題改為“我的父親”“浦口別父”好不好,為什麼?

2、討論上節課課後練習2、教師板書總結

3、討論中心與段落的關係

A、2、3兩段去掉可不可以,為什麼?

B、第四段為什麼不詳寫作者在南京與朋友的遊逛?

五、比較閲讀訓練:見附四

六、小結

七、作業佈置

1、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深深的感動過,也許是一次送別,也許是一次談話,也許是一份特殊的禮物,也許是······請你敍述一次讓你讓你最為感動的事。

2、背誦文中描寫父親背影的一節文字。

(着眼於遷移與鞏固)

附一:課堂練習一(幻燈出示)

選擇正確的讀音

差使 交卸

奔喪 迂腐

瑣屑 柵欄

舉箸

附二:課堂練習二

根據教師所説的意思默寫出該詞語

1)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發生

2)奔赴親人的喪事

3)亂七八糟的樣子

4)把自己的財產、衣服出賣和典當出去

5)悽慘暗淡,不景氣

6)有了空閒的時間,指失業在家

7)因為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8)精神不振作

9)細小而繁多的事

《背影》説課稿9

説教材

1、教材簡析:《背影》選自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請的一篇著名的記實散文。一直作為語文教材的傳統課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為它寫出了一種異常真誠與至誠的父子之愛,反映了我國一種優秀的傳統文化。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説:我覺得,讀朱自請先生的《背影》,就應該把眼光方遠,遠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然後才能真正體會這篇名文所藴涵的真精神。閲讀這篇散文,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目標: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走近作者,認識生字、生詞。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散文的特點及散文的選材。

能力目標:學習在平實的敍述、抒情中藴藏着的極為精巧的構思;關鍵語句含義的理解

情感目標:,認真體會文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語文與家庭生活的關係。

3、教學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國中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很適合朗讀,要讓學生多讀。讀出文中的感情,使學生自己能夠受到感動。所以我把該文教學重點定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深情,激發孩子理解父母、熱愛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語文課程標準還要求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把握文章結構。八年級學生,他們的閲讀範圍還不是很廣,掌握的閲讀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親那個不怎麼優美的背影?學生還無能為力。因此,我把此當作本文的教學難點。

説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難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採用以下的方法及教具進行教學: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進行朗讀評價的教學方法。

5、激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

6、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想結合,激發創新思維的學習方法。

7、教學用具:多媒體。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國中學生必須達到一定的閲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法上必須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據此,我在教學該課時主要採用朗讀的方法,教師不必過多的講解,作者的感情讓學生在讀中慢慢感受出來,以達到教學目的,而不是一上來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離破碎,使學生失去了閲讀興趣。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會自主地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地去解決問題。

説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和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8、自主收集資料,增加課外閲讀量的方法,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9、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10、 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而獲取知識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説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情趣:導入新課的開場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同學們,人們常説,“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沒媽的孩子象棵草。”可是在我們生活中,有一個人也時時刻刻在關心、愛護、影響着我們,那就是父親。在生活中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成長的歷程中他對你有什麼影響?你怎樣評價你的父親呢?

1、由導語引出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2、自由發言,鼓勵學生多發言。

3、教師小結,引出新課。

此設計能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主人公達成感情上的共鳴,從而幫助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

(二) 檢查預習情況,明確學習目標:

1、 生字、生詞的練習。(運用多媒體顯示出來)

2、 讓學生介紹收集到的朱自清的

有關資料

3、 檢查朗讀情況,並讓學生作出評價。

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自己收集資料,查閲工具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是學法1的實施。

(三) 啟發誘導,合作探究

1、 配樂朗讀此文(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

2、 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談聽後的感受。

3、 把握文章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4、 文中出現了幾次“背影“?着重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看見的背影?

5、 本文通過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的感情?

6、 體味文中父親的幾句話。

以上設計的問題由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進一不理解作者的感情,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閲讀興趣。完成教學目標2。

(四) 教師小結,佈置作業:熟讀全文,進一不感知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設計瞭如下導語)

同學門,上節課我們理清了作者的寫作思路,也感受到了一位普通的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親,今天我們繼續探討這篇課文。

(二)明確目標

1、 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2、 領會樸實的語言風格。

3、 繼續感受父子情深。

(三)自主合作,探究質疑(用多媒體顯示下列問題)

1、 文中四次“背影”的描寫哪一次給你留下的映象最深?為什麼?

2、 體會父親親爬月台時的幾個動詞。

3、 文章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而寫父親的背影呢?

4、 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竟然感動得流淚,你相信嗎?

5、 你認為文章是通過選取什麼角度來表現“父愛”這一主題的?

此設計意在拓寬學生的思路,在師生質疑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是突破重點、難點的重要一環,是對學法2的指導,從完成教學目標2。

(四)學生朗讀課文,分組討論,就文中不解之處質疑。(教師點撥)

此設計是讓學生養成自主提問,合作解決問題的習慣,是學法2的進一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探究問題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後多瞭解爸媽,體會他們子女的關愛。

(六)總結全文,滲透思想教育,完成教學目標。

《背影》説課稿10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鞠躬)我是8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背影》(板書題目及作者),接下來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教法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來説課。

一、首先,我來説教材

《背影》是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敍事性紀事散文,本文記敍了作者朱自清幾年前在浦口車站與父親分別時的情景,刻畫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慈父形象,表達了真摯深沉的父子之情。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本課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瞭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掌握本文出現的生字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把握本文的整體思路,學習作者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文章中表現的父子深情,加強與父母的溝通和交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了更好的落實本課的.三維目標

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定為:領會樸實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背影”這一感情的聚焦點展示人物心靈的寫法。

教學難點為:把握本文關於背影的四次描寫,找出它們所在的位置並分析其作用

二、下面,我來説學情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此,我對八年級學生作了如下分析:這一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從經驗型逐步向理論型發展,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迅速發展。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因此,在教學中我將運用各種形式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還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揚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説教法學法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説過:教育,不是一種告知與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設的過程。為此,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法:朗讀探究法、問題引導法、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圍繞中心發表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另一方面我還將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來輔助本節課的教學。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在運用的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的感知語言教材,主要運用了以下學法:朗讀理解法、小組討論法、質疑提問法等自主、合作、探究性學法。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品位感悟,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將出示《背影》相關配樂、圖片,讓學生對新的知識有了直觀的認識,激起學生的求知慾望,同時重視温故而知新,讓學生明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從而更好的學習新的知識。

2、 探究學習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我將根據錢夢龍老師“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為主指導思想,指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以下針對要講的課提出問題並自答,並將要點板書)接下來我還將指導學生自己主動的提出問題,特別是那些有價值的問題,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他們充分交流、合作,並把問題提交全班討論。此時,問題的解決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們因為這些問題糾纏在一起,質疑、對抗、生成,一個充滿着生命活力的課堂正在形成。

3、 歸納總結 這一階段我將以出示反饋題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並讓學生代表總結這節課的收穫,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4、 課後作業 針對八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了分層訓練法,這樣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最後,我來説説板書設計,(側身將手指向黑板上的板書)這就是我的板書,這樣的板書簡明扼要、結構清晰,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點,理清文章脈絡。

以上就是我的説課內容,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背影》説課稿11

我今天所説課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一、新大綱對國中語文閲讀教學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訓練學生閲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

(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

(三)初步學習各種閲讀方法。

(四)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閲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二、課文特點及在教材中的地位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為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係,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係,此課反映父子關係,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為“中心與段落的關係”,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國小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三、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背影》這篇文章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七年級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捨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四、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3、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學重點是目標2、3

課文2、3兩段對於表達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難點

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運用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説,“言”“荃”更為重要。

“整體閲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文章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閲讀訓練,着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六、學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1、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

2、學習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

3、對基本語料的積累

4、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七、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教學時數擬為二個課時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的教學要點有: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文章大致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具體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繫,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閲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二)朗讀訓練

1、聽錄音朗讀(選一段節奏舒緩情調感傷的音樂)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正音練習(幻燈出示,見附一)

教師對這些詞領讀兩遍

3、朗讀

1、2段一組同學讀,3、4段二組同學讀,5段全班同學讀,6段三組同學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我們學生最薄弱的也是這一點,是順其自然,還是切實去改變,我選擇後者,七年級時期是訓練朗讀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不加以強化,到了高年級再去補已經很難有成效,心理學認為人發展某種能力具有關鍵期,朗讀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就在國小和國中階段。根據學生實際,七年級第一學期朗讀要求為正確,對一些學生讀不準的詞語,採用英語學習中學單詞的方法,教師進行領讀。)

(三)圈點批註與整體閲讀訓練

1、閲讀全文,用規定符號進行圈點批註

批註要點

1)詞語:不能理解的用橫線,認為用得好的用框框

2)關鍵語句(或寫得好的語句)用波浪線

3)有疑問的地方,用括號再加問號

4)用雙豎線和單豎線劃分文章層次

(這一環節主要用於學習讀書方法,形成不動筆不讀書的習慣,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熟悉,又是個種發現式的學習過程,當然畢竟是七年級的學生,不能做太高的要求,能夠有所批註,不論對錯都是可貴的)

2、簡要説説批註的地方並理由(找成績好的同學,旨在給其它的同學做出示範,教師可在學生閲讀時巡視,找那些批得較好的同學發言。教師可根據此收集反聵信息)

3、詞彙積累——課堂練習二

(寫完後對照課本,找出寫錯的字並改正)

(詞彙是語言的材料,切實落實,此練習一方面設計聽的能力,一方面練習詞的意義,一方面練習正確書寫,一石三鳥)

4、閲讀嘗試練習(提問討論)

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理解記敍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3)文中一共寫了幾個背影?

4)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

5)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説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重點討論解決2、5)

(嘗試練習的設計的目的是檢測整體閲讀的效果,同時解決一些次要的目標。提問5的設計可視作是對此課的總結)

(四)作業佈置

1、將預習提示中的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語料的積累,習慣的培養,這類練習表面上看較為機械,但對低年級學生是有效的,所以是必要的)

2、完成課後練習七(不借助其它參考書,做錯沒關係,做在書本上)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的教學要點是重點段落研讀、關鍵語句意義的品讀、理清本文的層次與結構體會中心與段落之間的關係、比較閲讀訓練。如果説第一課時側重於基礎能力和基本習慣,是整體感知課文,那麼第二課時主要是突破重點難點、完成主要目標並進行遷移訓練。第一課時的鋪墊,第二課時是發展。

《背影》説課稿12

一、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目標:

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二、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學習敍事中的選材方法——截取法。

難點:明確“背影”是課文的明線,“父子深情”是課文的暗線,二者和諧統一,體會文章情思綿綿的意藴。

三、 教學課時 4課時

四、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整體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的層次

(一) 導入

以小故事《兒子眼中的父親》導入新課:

7歲:“爸爸真了不起,什麼都懂!”

14歲:“好像有時候覺得也不對……”

20歲:“爸爸有點落伍了,他的理論和時代格格不入。”

25歲:“老頭子一無所知,毫無疑問,他已陳腐不堪。”

35歲:“如果爸爸當年像我這樣老練,他今天肯定是個百萬富翁。”

45歲:“我不知道是否該和‘老頭子’商量商量,或許他能幫我出出主意。”

55歲:“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説實話,他的看法相當光明。”

60歲:“可憐的爸爸,您簡直是位無所不知的的學者,遺憾的是我瞭解您太晚了。”

共同思考,引入課題:同一個父親,在兒子眼中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説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於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於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閲讀、學習。請同學們把課文朗讀一遍。

(二) 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 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46年朱自清為反對美蔣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字,因此東稱他“有骨氣”。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創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於樸素中見真情、洋溢着一股清新氣息。

《背影》寫於1925年,他到清化大學任教不久,接到父親來信,信中一些話,使他想起父親,待他的許多好處,尤其是七、八年前父親在南京為他送行的背影,不禁淚如泉湧,寫下了這篇感情真摯的散文。

(三)通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聽錄音朗讀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3.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解釋詞義。

4.自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討論文章結構,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容。

第一部分(第一段):懷念父親,最難忘背影。(點“背影”)----開篇寄思

第二部分(第二到六段):回憶往事,車站離別看見背影,表現父親的愛子之情。(憶“背影”)----往事回憶

(一)交待父子分別時的家庭情況,為寫背影渲染悲涼氣氛。----交代家境

(二)寫父親決定親自送行,並細心關照,為寫背影作鋪墊。----浦口送別

(三)描寫父親爬過鐵道去買橘時的“背影”,抒發真摯感情。(寫“背影”)----車站買橘

第三部分(第七段):接讀父信,再現背影,表達了我別後對父親的思念,以在淚光中再現背影作結。(哭“背影”)----結尾懷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研讀1-3小節,初步體會情感

(一)學習第1--3節

(1)指名朗讀第1節。

(2)第一切中提到的“兩年來”具體指哪一段時間?第一節起什麼作用?

1923--1925年;開篇點題。

(3)讀第二節,思考:

①“那年”是哪一年?

②“禍不單行”“滿院狼籍”是什麼意思?

祖母去世,父親失業,故説:“禍不單行”,父親那時卸職奔喪,需打點行囊,所以説“滿院狼藉”。

③“我不禁簌簌地流下淚”,是為什麼?

“我目睹家境衰改的情景,傷心地流下眼淚。

④父親的那句話包含着什麼意思?

是對兒子的寬慰,體現了他的愛子之情。

(4)第3節點明家中光景慘淡的原因。字裏行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5)這兩段寫家中因頓的處境,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二)分析第二層

(1)這一段是怎麼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的?抓重點字詞。

兩個“再三”“躊躇”。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這句話説明了什麼?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儘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緊要。“他們去不好”是對兒子而言,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貼。這簡短的一句話,説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3)進站後,父親為我做了哪些事情?

(4)作者為什麼説“我”那時“真聰明過分”;而且還歎氣説:“我……真太聰明瞭”?

這兩句話是作者的自責,恨自己那時年輕無知,未能體會父親的一片深情。

(5)齊讀第2層,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三)講讀第三層。

①指名朗讀,考慮:

這一層重點刻畫父親買橘時的背影分幾層來寫?

四層:

第1層寫父親執意要去買橘;

第2層寫父親越過鐵道買橘;

第3層寫買橘回來;

第4層寫與父親依依告別。

②父親説:“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説這句話時他心裏是怎麼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又口渴,於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為兒子他想得多麼周到。

③作者是如何描寫父親買橘時的感人形象的?

先寫了父親的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緊接着寫了去買橘時的一系列動作:

走、探身、穿過、攀、縮、傾、這些動作描寫細膩而又簡練,給人一個全過程的栩栩如生的動態印象。調動讀者的想象力。那麼,作者為什麼能寫得這樣生動?(觀察細緻,清楚,用詞準確生動,故此寫得真切感人。)

父親是個胖子,走路都是蹣跚的,卻要去努力地攀月台給兒子買橘子,看到這樣的背影誰能不為之感動。當“我”看見這一背影時,感情是怎樣的?(齊讀)

④父親買橘回來時,“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裏很輕鬆似的”。這句話怎樣理解?

這種輕鬆的心情正是一種愛心,這一句又道出了父親買橘的道理:越是盡到父親責任,心裏越是感覺踏實和滿足。

⑤最後一層寫依依惜別。離別的時候,父親説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着兒子旅途的安全。“進去吧,裏邊沒人”。兒子送父親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親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箱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懷備至,可敬可佩。

⑥這一層中兩次寫看見背影流淚,説説這兩次流淚分別是什麼心情?

第1次是看見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使我感動,流的是感動的淚,現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羣裏,自己回車廂裏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湧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裏兩次寫流淚,體現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⑦先分層朗讀,再齊讀這一段課文。要求讀出你愛子,子愛你的的深情。

(四)分析第三部分:

這最後一段,內容相當豐富,寫了家境的衰落,寫了父親的身世和心境,重點寫了接讀信後的感受。(齊讀)接讀父信後,在晶瑩的淚光中再現父親背影,這是作者第四次流淚,這時的感情是怎樣的?以“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結束全文,直接表達出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五、本文細膩刻畫了父親感人至深的背影。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感情。

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兩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二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內疚和感傷之情。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中心與段落層次的關係

論討講解

1.“我”與父親最後一次相見是在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理解記敍的要素)

2.我與父親是在一種怎樣的背景下見面的?從文中找出寫見面的背景的句子。寫出了怎樣的一個背景。

①祖母死了

②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設置慘淡環境,渲染悲涼氣氛,與父親在此困境下仍不辭勞苦,為兒子奔波,與父親對兒子滿腔温情形成對照,更顯父愛崇高。

3.文中一共幾次提到了背影?分別給每一次的背影起一個名字。給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為何以“背影”為題?

(1)四次寫到“背影”:難忘的背影、買橘的背影、惜別的背影、思念的背影。

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惦記背影

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為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着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羣裏,我找不着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後懷念,追思往事,寄託思念。----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2)感觸最深的.“背影”:買橘子的背影。

(3)“背影”貫串全文始終。(線索)

4.有感情的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你認為用得最生動的動詞有哪些?

(1)感情基調:舒緩、深沉。

(2)買橘子時的背影的刻畫:外貌描寫、動作描寫。

(3)幾個生動的詞語運用:蹣跚、探、 攀、縮、傾。

n 蹣跚【描寫了父親走路的姿勢,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n 為何用“攀”不用“抓”?【明確:因為無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後用力支撐起身體向上“攀”這需要力量,而一個上了年紀的父親,這一“攀”是多麼地令人揪心啊!】

n 用“縮”字有什麼好處?【明確:“縮”字説明無處可蹬,腳是懸空的,這樣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撐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險。這時的兒子,心情該多麼得緊張啊!】

n 同樣,用“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親的身體肥胖,自然不像小夥子那樣靈便,他“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個“傾”字表明父親要爬上月台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努力的背影!

小結:

(這些話含蓄着許多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意思“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份濃濃的愛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呢? )

5.面對着父親蒼老的背影,作者也不禁簌簌流下了眼淚,文中一共寫了作者幾次流淚,找出這些語句?作者的淚在無聲的流,請找出來細心品味。

(1)第一次流淚:

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着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家境慘淡,悲哀的淚。

(2)第二次流淚:

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望父買橘,感動的 淚。

(3)第三次流淚:

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背影”消逝,惜別的淚。

(4)第四次流淚:

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思念父親,傷心的淚。

小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淚,情思綿綿,強烈地撞擊着我們的心扉,在朦朧的淚光中,那份永恆的父子深情在無盡地蔓延一…

6.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着高明的藝術構思:

①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下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鬱,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②可以給讀者以自由想象的廣闊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③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這三點對八年級學生來説,認識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夠一般的理解即可,重點在於提高認識,不要求掌握。故教師講清楚,不必整理筆記。

7.這篇文章的重心在6.7兩段,那麼2.3.4.5段寫的是什麼?不寫不可以嗎?

2.3段介紹慘淡的家境,為了營造一種悲涼的氣氛。

4.5段介紹父親對我無微無致的照顧,為了鋪墊我對父親的感情,也就是鋪墊“背影”。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品味語言,感悟主旨。

(一)品味語言,明確文章的線索,感悟主旨

1. 文中父親的話語不多,請找出最讓你動情的父親的話語,談談你的體會。

(1)“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 絕人之路!”體會: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寬慰兒子。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體會:放心不下,愛子情切。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體會:擔心兒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於言中。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體會:l臨別囑咐,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5)“進去吧,裏面沒人!”體會:擔心兒子,細心關照。

小結:這些簡短的話,含義豐富。 有離別的愁苦,有對兒子不諳世情險惡的擔心,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經濟拮据的難言之隱。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位父親拳拳的愛子之音,多好的父親啊!

(二)合作探究,明確文章的線索

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領略到了名篇的風範。像其他散文一樣,《背影》也有它明確的線索,試試看,能發現嗎? 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接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

這就是“背影”。

(1)“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四次:文章開頭,點出背影;父親買橘子,刻畫背影;父子分手,分別背影;文章結尾,照應背影。

結論:文章的明線一背影。

(2)文章開始引出回憶;而後渲染濃重的悲涼氛圍;接下來的送別,更是直接表現父子情深;結尾思念,催人淚下。

結論:文章的暗線——父子深情。

小結:文章通過“背影”將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組織起來,併成功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照應了標題,使文章貫穿一氣,渾然一體,所以説“背影”是文章的明線;同時文章處處湧動着摯熱的情感,所以説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線。兩條線索一條主外,一條主裏,和諧統一,結構文章。

(三)總結

討論:對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幾種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簡要説明理由。

A、表現父親疼愛兒子

B、表現父親的生活艱難和老境頹唐

C、表現兒子體諒父親

D、表現父親憐愛兒子,兒子體諒父親,父子之間的美好親情

《背影》是一篇優美的敍事紀實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通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摯的情感,只有細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文章精巧的選材構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學習的!

(四)作業

1.將重點詞語的注音和解釋抄寫在作業本上。

2.思考課後第一題。

《背影》説課稿13

各位評委、同行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朱自清的《背影》。這次説課我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新課標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中強調“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 、“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這些要求是展開本課教學的依據。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背影》選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敍事性散文。此文通過描寫父親的“背影”來歌頌父親,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本文從不同的角度去讚美愛,能夠使學生在其中深刻的體會這種相憐相愛的感情。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背影》是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是以 “愛”中心話題,每篇文章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領會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3、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⑴知識和能力目標:瞭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並積累生字、詞。

⑵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品讀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

⑶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4、教學重點與難點:

⑴重點: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與樸素感人的語言。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

⑵難點:對於文中背影的四次描寫,進行深刻的體會,並找出四次背影在文中的位置及其作用。在分析中,深刻透徹的體會這種偉大的父愛。

5、課時安排:2課時

二、説教法

根據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文的.特點,按照國中生的認知規律,為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決定採用以下教法:

1、以語言品味為主,採用啟發點撥法,來完成本課教學。

2、“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針對教師對關鍵語句的提問,學生自主合作,共同研究作答,解決本文重點。

3、採用比較閲讀,形象的圖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突破本文難點。

4、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採用多媒體教學。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是:本文的教學重難點是對關鍵語句的品味和對父子真情的體會。新課標指出:“閲讀是蒐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通過閲讀來完成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根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指導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並動手解決問題。教育家盧梭認為:“在達到理智的年齡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觀念,只能接受形象。”鑑於此,我採用圖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課文,同時藉助多媒體演示,以便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習重點,分化學習難點。

三、説學法

新大綱明確指出:“要貫徹啟發原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他們動腦、動口、動手,培養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據此,教學該課,我確定了以下學法指導及能力培養。

1、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

2、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3、指導學生根據間接經驗學習感受生活。

四、説教學過程

今天我簡要分析我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感知、品味文中的關鍵語句。

主要步驟:新課導入、整體感知、重點賞析、佈置作業四個步驟。

(一)、新課導入,激發情趣:

人們常説:“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1、導語:

(多媒體播放歌曲《父親》)聽完之後提問:

咱們父親在自己生活當中扮演的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呢?

(學生暢所欲言)

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名人朱自清的父親,看他在名人兒子眼中有着怎樣的形象。

2、預習指導:

藉助工具書掃除文字障礙,參看註釋,通讀全文,初步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

設置以上預習的依據是:大綱要求培養學生的熟練使用常用字典、詞典的習慣和能力。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⑴、學生介紹作者、作品(學生相互補充)

⑵、出示本課重點的字詞,檢測預習效果。

此程序的設計是要幫學生養成良好的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與責任感。完成教學目標(1)的要求。

2、聽錄音

配樂朗讀此文(運用多媒體),讓學生注意朗讀的要求和技巧。並將自己認為優美、感人的句子勾畫出來。

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聽有所知”的聽力訓練,學習批註法,為下一環節的深入研習做好鋪墊。

3、整體把握文章,讓學生談聽後的感受。

4、把握文章脈絡,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三)重點賞析

1、體味文中父親送“我”上車前後的幾句話。

2、通過車站送別表現了父子間的什麼的感情?

3、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又分別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到的?

4、父愛如山,父愛似海。作為愛的承受者朱自清,面對如此博大精深的父愛他會想些什麼呢?請揣摩一下作者的內心世界,站在作者的角度,將“我看到了一個_______的背影”補充完整,並説明理由。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細讀,或沉思,或圈點評註,或與同學交流來解決以上問題。

此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更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樸實的語言背後的深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閲讀興趣。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能力。部分完成教學目標(2)。

教師小結:本為構思巧妙,選取最能表現人物性格特徵的瞬間——“背影”作為文章的觸發點。“背影”是文章的線索,父子間的申請也都傾注在背影上。

(四)、作業佈置

1、課後研討與練習,重點做課後第一題。(有助於學生對全文的理解。)

2、你也一定被你的父母感動過,也許是一聲問候,也許是一次長談也許……請你把你最感動的那個時刻記錄先來。(回味親情,為下次課作鋪墊。)

附:板書設計

背影

朱自清

想背影——難忘背影——不能忘懷

看背影——蹣跚背影——望父買橘

被背影——遠去背影——父子分手

思背影——再現背影——別後懷念

《背影》説課稿14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朱自清的《背影》,這是人教版國中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次説課我主要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説教材

1、新大綱對國中語文閲讀的要求

新大綱對現代文閲讀教學的要求中強調"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等。這些要求是展開本課教學的依據。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散文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特定角度——背影去寫父子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的相憐相愛的感情。在新版教材課本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本文能更好的引導學生認識家庭成員間的美好感情。第二單元都是以愛為中心話題的,五篇課文都從不同角度去讚美人性中的美。本文被選入第二課,更有利於後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培養他們對真善美的學習和鑑別能力,陶冶他們的情操。

(2)本文描寫人物特徵細緻,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很典型,學習本文有利於培養學生整體應用語文的能力。

(3)本文語言樸實,飽含情感,而且貼近生活,有利於學生學習與借鑑。

3、教學目標的確定:根據大綱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作用,結合實際,我將教學目標定為:

知識和能力目標:①理解並積累詞語。

②品味文中的細節描寫。

③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與樸素感人的語言。

過程和方法目標:①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②學習本文獨具匠心的傳情藝術和精巧的構思。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4、教學重點:

(1) 閲讀重點文段,體會作者新穎獨特的描寫角度,學習文中的細緻描寫,體會其中深沉的父子情。

(2) 理解文中關鍵句的含義,體會樸實語言中飽含的深情。

首先,本文的表現角度新穎獨特。一般寫人物較多從正面着筆,或寫面部肖像,或寫姿態服飾,而《背影》另闢蹊徑,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來表現父愛,令人耳目一新。其次,"背影"這一角度不僅表現父親的形,而且能集中反映出父親的內在精神,父親的慈愛、艱難、努力都聚焦在這一點上。再有,"背影"這一角度給人以馳騁想象的藝術空間,從背影中,人們會聯想到父親當時吃力的神態,聯想到他家道中落的過去,老境頹唐的未來,文章的藝術容量較大。

本文準確地運用形容詞、動詞對父親的外貌、動作進行細節的描寫,語言樸素自然,感情真摯。

定以上兩點為教學重點,旨在使學生從學習中獲得散文寫作的可貴經驗和有益的啟示。

5、教學難點:

學習中心與段落的關係,理解本文精巧的構思。

文中第六段才點到那次難忘的背影,而文章2-5段講回家奔喪、父親決定為我送行、以及送行時的一些瑣事,看上去與背影沒有直接關係,學生可能會覺得這些內容很沒必要,文章顯得鬆散。而實際上這真是作者精巧構思的體現。這個開頭為整個作品設置了黯淡的氣氛,悲涼的環境,與父親的温情形成對照,顯出父愛的崇高。在這些段落中,父親的語言那麼樸實,行為是那麼認真自然,他在千難萬苦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更可貴,這種情況下的背影更是飽含深意的。這些段落中還寫到兒子對父親的不理解,為背影的出現,兒子的感動做鋪墊,使文章起伏有致,也顯示出父親背影的感人力量。

6、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主要思路:抓住重點,連綴兩頭。即直接從中間兩處"背影"入手,抓住精彩部分賞析體味,突出重點。然後再將開頭和結尾串連起來,解決難點。

第一課時: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感知、重點文段的閲讀、關鍵語句 的品味。

第二課時:多角度品味父子深情,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德育教育。

二、説教法及手段

本文的一大特點是以情動人。情之動人不在老師的講,而在學生的悟。八年級學生受生活經歷和認知水平的限制,不大容易體會出細節描寫背後藴涵的深切感情,教師應儘可能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自我體驗中感悟和體驗。

本課教學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 朗讀法。指導學生認真朗讀,整體感知作品,獲得心靈上的溝通和共鳴,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研討探究法。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積極研討文中關鍵性語句的表達作用。同時結合生活體驗揣摩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激發愛心。

教學輔助手段:多媒體

三、説學法

對於我們學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我打算對學生進行以下學習方法的指導:

1、能用正確流利的普通話朗讀課文,培養語感;

2、使用圈點批註的方法點評優美詞句,積累語文知識;

3、根據間接經驗學習和感受生活的方法,進行人生積累。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主要內容:聽讀、朗讀訓練、語彙積累、整體感知、重點文段的.閲讀、關鍵語句的品味。

主要步驟:情景導入、整體感知、重點賞析、佈置作業四個步驟。

一、情景導入

提問:

1、在你的生活中誰最令你感動,最令你感動的是什麼?

2、而在我們今天所學的朱自清的《背影》中誰是令他最感動的人呢?而最令他感動的又是什麼呢?

(第一問的設計體現語文與學生生活的聯繫,讓學生由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出發;第二問旨在激起學生的閲讀需要,同時,也體現了對預習的要求)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投影)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並積累詞語。)

2、聽朗讀錄音

要求思考:①課文中幾次提到了背影,分別在課文的哪一段?將相關的句子在文中用直線標註出來。

②試給每一次的背影之前加一個恰當的修飾成分(_______的背影)

(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訓練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聽有所知"的聽力訓練,學習批註法,為下一環節的深入研習做好鋪墊。)

三、重點賞析

這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通過環環相扣的問題逐層展開,引導學生從作者獨特的描寫角度中感受父愛的質樸深沉。

個性化處理:

(1) 先讓學生抓住文眼"難忘",直接切入重點段落(第六段)。

(2) 接着重點賞析父親過月台買橘子時的背影。

外貌描寫 . 兩個"黑"、三個"布"體現父親的樸素和心情沉重。 "我"用父親為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座位,可見平時父親總是把好的留給我。

動作描寫。 蹣跚地走、慢慢探身、 攀、縮、傾 體現父親年邁,爬月台艱難。 "我"年輕,動作利索,但父親卻不讓我去。 可見父親寧願自己受苦也不願兒子受累。這是艱難的背影。體現父親深愛兒子的感情。

通過對形容詞、動詞的賞析,突出文章的細節描寫,使學生體會父親那難能可貴的精神;通過對比,學生更能進入角色,真切地體會父親災禍勞累自己一個人扛,把安逸幸福留給兒子的愛子深情,並能達到自我反省的效果。

然後針對本課難點設計問題:平時也多次見到父親的背影,為何這次的背影最難忘?因為這是在家庭遭變故、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父子分別的特殊情況下的背影,更能體現父親把苦留給自己,把愛都給兒子的深沉偉大的父愛。

通過結合2、3兩段,對問題進行思考,學生既能對父愛有更深的理解,又能明白2、3兩段對錶現中心的作用。

(3)父親買橘回來,作者仍是抓住了他的動作進行刻畫。讓學生圈出動詞,進行換位思考,體會"一股腦兒放"、"撲撲"、"輕鬆"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父親買橘回來時作者看到的是他的正面,為何不對他的正面形象進行描寫呢?本題讓學生理解本文角度獨特,構思精巧,主題突出的特點,從而對他們的寫作有所幫助。

四、佈置作業

回憶父母對自己的關愛,捕捉生活的細節,如:媽媽的手、爸爸的旅行箱……,寫一篇作文。

(讓學生從文本回到生活,有所悟,有所得。)

第二課時

主要內容:多角度品味父子深情,中心與段落的關係、德育教育。

主要步驟:複習導入、深入研讀、細處品味、課堂總結、佈置作業五個步驟。

一、複習導入

二、深入研讀

研讀第三、四次提到的背影,體會作者的感情。特別是第四次提到的背影不只是月台買橘的背影,而是父親形象的縮影,更是父愛的縮影。它在文中不僅照應開頭,總結全文,而且昇華了主題。

三、細處品味

1、讓學生把目光投向4、5兩段和最後一段,理解父親的語言樸實中見真情,父親的行為平常中見真愛,理解段落與中心的關係,再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2、感悟作者的孝子形象。

①四次流淚:傷心之淚、感動之淚、惜別之淚、思念之淚。

②對自己曾經不理解父親而感到自責。

③理解父親的苦處,對父親的老境頹唐、身體不佳感到心疼。

在對父愛進行濃墨重彩的分析後,分析作者作為兒子的孝心,體現父慈子孝的中華美德,對學生起到良好的薰陶作用。

四、課堂總結

父愛如山,偉岸而堅強;父愛如海,深沉而博大。有詩讚曰:"舔犢情深數背影,一聲長歎淚沾襟。人間自有真善美,玉壺冰心堪晶瑩。"讓我們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讀懂父親,用生活的點點滴滴回報父親。

(投影詩句,播放歌曲《懂你》,營造深情氛圍。)

五、佈置作業

回家後為工作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做點事,遞上一杯熱茶,或是端來一盆暖暖的洗腳水,表達你對他們的愛與感激。不能回家或是爸爸媽媽出差在外的同學,就打一個電話問候他們,或是給他們寫一封信、或寄一張明信片,讓青春勃發的我們與父母之間多一些溝通,多一些理解。讓愛你的爸爸媽媽更疼你,讓你愛的爸爸媽媽更懂你!

(體現"語文源於生活,又迴歸生活"的理念。)

板書設計:

疼愛

慈父 孝子

憐愛

難忘的 傷心之淚

艱難的 背影 流淚 感動之淚

離別的 惜別之淚

淚光中的 思念之淚

自責

理解

《背影》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1、《背影》選自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敍事性散文,作者朱自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這一單元都是回憶性敍事散文,本文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讓我們感受到一種異常真摯與至誠的親子之愛。

2,、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着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掃清文字障礙。學會在閲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並賞析其在語言環境中的特殊意義和作用;領會文章情感。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 整體感知,深入探究,自主合作探究。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並溝通個體體驗,體會天下至情--親情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融於字裏行間的真摯、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學難點:把握文中對父親背影的細節描寫,體味父子之間濃厚的深情。

4、課時安排:兩課時

二、説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本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本節課教法的指導思想是:想方設法引起學生注意,引導他們積極思維,熱情參與,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體做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3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三、説學法

在學法上,我貫徹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

方式,具體的學法有:

探究法:在整體感知課文後,要進一步深入探究學習。

合作交流法: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1、導入本課時新授內容

2, 討論交流

第一步是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兩個問題⑴ 文中四次寫到背影,都出現在哪裏?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2)哪一次給你的印象最深刻? 為什麼這一次的印象深呢?

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討論,不難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安排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領會本文的構思角度“背影”,從而直接進入到本課的分析難點而不至於偏離。

第二步學生自疑討論。在這一過程裏,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引導學生反覆誦讀課文相關語段,寫出自己設計的問題,並自由發言,師生共同篩選最符合教材要求、富有創新的問題來進行探討。如:

⑴父親爬月台的動詞中,為什麼用攀而不用抓?

⑵作者為什麼不寫父親的正面,比如皺紋、白髮等等,而只寫了背影呢?

⑶文中寫一見父親的背影就流淚,是什麼原因呢?

⑸最後作者又寫到背影,有什麼作用呢?……

這樣安排的目的 ∶

⑴學生通過質疑、解疑,激發了學習興趣,同時培養了良好的閲讀習慣。

⑵讓學生認識到獨立思考和集體合作的結合的'重要性。

⑶通過篩選總結問題串,分散重難點,突出關鍵。

3、深入語言、體會真情

從本文的語言特色看,本文語言樸實。通篇寫父親多麼關心愛護兒子,兒子又是多麼感激思念父親,但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的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尤其是父親的那幾句話。因此我會這樣引導:

“本文的語言十分樸實,特別是父親的話,雖然不多,卻含義豐富,請問父親一共説了幾句話?找出來讀讀品品。”

都讀過後再來品,讓學生感受與單獨的一句的不同感覺,放在一起品味,也許容易品出味道來。學生指出句子後,師生共同體味父親言語裏所藴涵的深厚感情,在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的基礎上適當引導、點撥。如“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一句叮嚀,把二十歲的兒子當孩子!這就是中國的父母!不管孩子多大了,他永遠是孩子!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進去吧,裏面沒人!”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到達北京、擔心行李的安全,真是兒行千里父擔憂啊!這樸實的語言都充滿了對兒子的體貼之情。這一環節仍把重點放在了對課文語言的品味上,突出了語文課“語味”的特點,繼續指導朗讀。

4、課堂小結

為改變課堂小結成為知識機械重複這種現象,教師先讓學生回憶重點內容,由學生總結,教師給予肯定和評價。

5、佈置作業

讓學生聯繫自己生活實際,結合本文的寫作特點,寫出一篇表現與父母親情的短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