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説課稿

關於説課稿範文集合八篇

説課稿3.07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説課稿範文集合八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開花的心》。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法教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開花的心》是王宣利寫的一篇記敍類散文,選自20xx年第4期《文苑》。作者用以小見大手法形象描述了一棵無名小草的生命歷程,揭示了一個永恆的主題:平凡中孕育着神奇,樸素中體現着偉大,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看到自身價值,要甘於寂寞,自強不息,執著追求,還要經得住誘惑,理智取捨,如此,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瀟瀟灑灑,每個人的生命之花就會開得色彩斑斕,絢麗多姿。當然,也離不開親人的呵護,朋友的關愛。

文章篇幅短小(共861字),語言清新秀麗,行文自然流暢,主題積極健康明快又不失文雅,可謂文質兼美,十分適合國中低年級學生閲讀。根據新課程標準,我將本課的活動目標確定為如下兩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品味文章清新秀麗的語言。

2、理解文章主旨,體悟文中藴含的生活哲理。

二、説學法和教法。

學習本文主要運用誦讀法和批註法。

葉聖陶説過:“課文不過是個例子。”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熟悉這一類文章的常用閲讀方法。像這樣一篇優美散文,指導學生誦讀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誦讀是學習語言的基本方法。不過,由於學生年齡尚小,經歷簡單,他們的朗讀往往流於膚淺,需要在教師指導下、舉例示範 ,邊讀邊品,讀出感情,讀出韻味。例如:“母親用手欣喜地輕撫那些嬌柔的葉子,笑着説:“這草,它有一顆開花的心呢!”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重音“欣喜”來體會母親的心情;通過聯想對比來感受“輕撫”所藴含的母親對小草的喜愛 ;“這草,它有一顆開花的心呢!”通過逗號的短暫停頓,來感悟母親倖福滿足的心理。

所以,採用誦讀法,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中的關鍵詞反覆涵詠,讓他們漸漸進入文本主旨,這是學習語文的根本途徑。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語文學習的又一主要方法。精讀課文最常用的方法是給文章做批註,要引導學生從語言賞析,思路分析,主題的理解,寫作方法等方面做批註,既要獨立思考,讀出個性,又要分工合作,共享學習成果。

語文課應該是語言習得課,讀寫是最基本最有效的學習方式,為調節氣氛,調動熱情,適當變換學習方式很有必要,例如創新複述、仿説、仿寫等。

上述學法和教法體現了 “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基本理念,也體現了尊重學生獨立閲讀獨特閲讀的教學思想。

三、説教學過程:

(一)指導學生課前預習:

①朗讀課文,標自然段序號。(便於學生上課交流,也可以指導一位優秀學生課前範讀。)

②利用工具書自學本課詞語。(語言積累首先是詞語積累,豐富的詞彙是思想豐富的前提。當前教學中有意無意忽略了這點。而且,讓學生動手,就應該從最簡單最基本的開始。)

③寫出初步閲讀的.感受和體會,格式是,“初讀本文,我印象最深的是—————,或最讓我感動的是——————。”(根據心理學研究,初次閲讀能滿足人的好奇心,求知慾,感受最真切最可貴,引導學生寫出瞬間感受,可以維護學生閲讀興趣,從教師角度説,教學指導更有針對性。)

④預習中遇到的疑惑有哪些,可以用紙條記錄,便於上課交流。(學生注意力可以更集中,培養他們探索質疑精神。)

(二)導語設計:

擬採用時尚熱點人物導入——朱之文,他先參加山東台《我是大明星》,後參加央視節目《星光大道》。他1969年出生,是地地道道農民,屬於草根一族。他酷愛唱歌,堅持不懈,孜孜以求,終於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該實例既有生活氣息,學生感興趣,又暗合本文主旨。)

(三)明確活動目標,學生齊讀:見前(帶着任務學習,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四)交流預習成果:

找中下等學生交流詞語,找較好學生談初讀感受教師簡評,上課之初,做到由易而難,顧及全體。

點評學生預習成果(鼓勵為主,體現成功教育思想),轉入誦讀環節:

(五)書聲琅琅識小草。

配樂朗讀課文,同時思考:小草“開花”的原因是什麼?

①齊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明確課標要求和努力方向。)

②找一個優秀學生配樂朗讀全文,音樂鋼琴曲《初雪》(展示優秀學生才華,激勵其他同學跟進。)

③請學生點評朗讀。從語氣、語調、語速、重音等幾方面點評,(引導學習朗讀技巧,努力做到合理客觀評價他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誦讀文章,選擇關鍵語段反覆涵詠,探討朗讀技巧。

(六)披文入情品小草。

本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賞析語言,掌握做批註的常用方法,具體方式是小組分工合作。

①你認為哪些語言優美,請選擇最喜歡的做批註。(例如:賞析文本中的擬人句子“它依然在喧鬧的花香蝶舞中沉靜安然,像個紳士,從容成長”指導學生用固定句式來做批註。)

②你認為哪些句子比較重要,或自己不理解,找出來共同研究。

例如,你如何理解第六段中母親所説話的含義;表現作者態度變化的句子。(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可以完成學習任務,體驗學習的快樂。)

(五) 變換角度悟小草:

①小草為什麼會“開花”,有哪些原因?

②結合題目和文章的結尾説説本文要表達一個什麼主題。

③從母親或小草視角創造性複述故事。

(上述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從語言到主題再到寫法,層層深入的學習課文,在賞析文章中掌握學習方法。這樣,培養了他們的閲讀習慣,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

(六)聯繫生活學小草:説説自己的經歷體會或感悟。

(七)佈置作業:書面完成説話訓練,再擬一個新穎形象的題目。

上述兩項設計遵循了 “由課內到課外,由課文到生活”的原則,把學文章和學做人有機統一在一起。

四、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圖清晰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記憶理解文章脈絡。

母親有愛心:精心呵護(外因)

以小見大

開花的心

託物言志

小草有信心:自強不息(內因)

説課稿 篇2

一、設計理念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順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與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二、教材分析

《精打細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小數除法第一課時。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之後,學習小數除以整數的除法。本節課的內容又是進一步學習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計算和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

三、學生分析

本節課是一節計算教學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除法及其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計算教學的兩大任務,針對本班的學生對於整數除法計算知識掌握比較好,基礎知識紮實,學生善於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同時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但需要在教師適當的引導和啟發下,來順利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方法

基於對課標的理解教材學生的分析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的創設,首先引導學生正確獲取信息、分析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並在討論解決問題策略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識;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計算方法多樣化。再在總結比較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最後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進一步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鞏固深化。

五、學習方法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要注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掌握算法,探究算理,來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

六、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小數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並能利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能力目標:利用生活經驗和己有知識,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計算方

法的`過程,發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樂於探索與交流的情感品質。

教學重點:體會除法的意義,正確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商的小數點是如何確定的。理解並掌握被除數有餘數,就在餘數後面添0繼續除。

教學關鍵:弄清楚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七、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我利用課件引出讓學生幫我選擇到哪家超市買鮮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估計、猜測,一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方面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討論得出品質相同的話,我們自然要買便宜的,統一學生的認識,引入新知,滲透生活要精打細算的思想。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生通過思考會想到:可以先分別求出兩個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進行比較。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在學生列出算式後,把問題交給學生,放手讓學生探究尋覓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知識,先獨立嘗試計算,然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一下想法。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思維也是有差異的。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算法,在彙報時讓學生對幾種算法進行展示,交流,辨析,讓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裏大膽質疑,引導學生弄清楚商的小數點為什麼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通過幾種算法的總結比較,引導學生重點掌握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豎式計算方法從而使學生對算法進行了合理的優化。幫助學生建立了怎樣計算小數除以整數的數學模型。接着我出示了兩道相似題目的練習,對於接受快的學生有提高熟練程度的作用,對於接受慢的學生有逐步熟練的作用。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試一試

7.427= 1.25= 13.815

第一題是商的中間有0的小數除法;第二題和第三題是整數部分為0,除的時候還需要補0再除的小數除法,可以先放手給學生,在交流的時候再讓學生講明計算方法。充分相信學生在整數除法的基礎上,能遷移出類似的小數除法。如果學生對於練習不能全部接受,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估計每題的商,然後再進行計算。

3小診所: 題目沒有定,想從學生那裏找些資源。以學生的錯例 為練習,讓學生在辨析中,進一步鞏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4、 開放題:(根據時間靈活練習)

小明在獻愛心活動中,準備把72.72元零花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你認為小明會捐給( )位小朋友,每個災區小朋友( )元錢。

聯繫生活實際, 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

四、總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本節課進行多方面的反思與回顧,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五、課外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你能發現哪些數學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注重學生生活實踐,並且鼓勵學生分工合作完成,體現課改精神。

説課稿 篇3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的是二百年前美國獨立不久,為了捍衞主權與外國作戰,急需定製4萬多支毛瑟槍,一位叫惠特尼的青年挺身而出,發明了“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在當時有限的製造工藝下,與總統簽定了生產合同。簡單介紹了標準化在現代大工業生產的意義。揭示了“發明創造不只表現在有形的物品上,還表現在科學的‘方法’上”的深刻道理。

這是一篇説明文,通過一個簡單易懂的故事説明什麼是標準化方法及影響。教學中重在引導學生抓住惠特尼的做法體會什麼叫標準化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惠特尼發明的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2.認識分號對掌握要點的作用,初步掌握分號的用法。

3.提升不斷探索和勇於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惠特尼發明標準化的想法和做法,感知標準化對於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對比兩種製造毛瑟槍的方法,體會標準化的先進之處。

教學流程:

一、直接引入學習課文

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二、引讀4—5段

回憶惠特尼在怎樣的情況下發明瞭標準化方法。

三、細讀課文

體會什麼叫標準化方法,惠特尼是怎麼做的。

1、自讀7、8段,勾畫惠特尼的做法,體會為什麼這樣做。

引導學生抓住“按順序”“指導”體會統一組裝成成品的過程;

抓住“分別製造”和“形狀大小都一樣”體會成批生產標準化零件。之後,抓住“原來”“事先”引導學生體會成批生產標準化零件的好處。

2、標準化的做法帶來了怎樣的結果?

3、誰來噹噹惠特尼,用自己的話有順序地説説標準化的做法。

4、合作探究對比之前製造毛瑟槍的'做法,體會標準化做法的先進之處。

四、讀書體會標準化的影響。説説我們的生活中那些物品是通過標準化方法生產的。

五、比較惠特尼的發明和愛迪生等人的發明有什麼不同

對此,你有什麼啟發嗎?

讀課文最後一句,抓住“不只?還?”,體會科學的“方法”比有形的物品更重要。

六、説説你還知道哪些有效的方法

教學方式與策略:

一、抓住關鍵詞語品讀。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是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也是學習語文,感悟語言的有效策略。在這周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讀文,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抓住“按順序”“指導”體會統一組裝成成品的過程;

抓住“分別製造”和“形狀大小都一樣”體會成批生產標準化零件。之後,抓住“原來”“事先”引導學生體會成批生產標準化零件的好處。

二、合作探究,運用對比的方法體會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表明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活動不同於傳統的課堂教學,它倡導的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強調的是學生在老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被灌輸的器皿,不是書本的奴隸,不是教師的“應聲蟲”,而是具有個性的、生動活潑的、充滿生命活力的學生。因此,真正的教學應該從關注學生的實情,瞭解學生的需要開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目標的制定、方法的選擇、過程的安排、氛圍的創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標準化製造毛瑟槍的方法和18世紀以前的方法作對比,體會標準化方法的先進之處。通過之前的學習鋪墊,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總結了兩種辦法的許多不同之處。

説課稿 篇4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

各位評委晚上好:

我是XX班的XX。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本節內容選自蘇教版化學1專題四第一單元,為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教材以硫酸型酸雨為背景,以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質為主線,引導學生掌握SO2的性質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還重點介紹了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

本節內容被安排在《化學1》的最後一個專題,是在學生學習了部分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硫及其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是對高中化學必修階段無機化合物知識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同時也將為本專題後續的硫酸的製備以及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轉化等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它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

基於以上分析並結合《學科指導意見》的要求,我將本節課教學重點定為,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辦法。

本課時以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酸雨”為背景,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之前學生已完成了氧化還原反應、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識等的學習,為SO2性質的學習起做了鋪墊。同時,高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敏捷、活躍,比較喜歡動手做實驗並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是操作尚不夠嚴謹,對SO2 性質的探究實驗可能停留在觀察階段,缺乏深層次的分析。因此,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探究實驗,掌握SO2的化學性質。

針對以上內容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説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2.知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和應用;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酸雨等環境問題,樹立環保意識;

2.通過了解二氧化硫的應用,樹立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和《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我主要採用實驗探究、交流討論、歸納分析等方法,並結合講授法、自主學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來實現我的教學目標。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會播放一段關於二氧化硫漂白性的視頻,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硫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並提出疑問:二氧化硫有這麼多功勞那它又有哪些過呢?引發學生思考,並播放另一段酸雨危害的視頻,以視覺衝擊深深觸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樹立辯證認識事物兩面性的哲學觀點,並引入酸雨的罪魁禍首二氧化硫的性質探究。

2.實驗探究,掌握性質

我將引導學生從觀察到的.現象出發,通過觀察分析→推測性質→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種探究式教學方式,達到教學難點的突破。

我會演示“模擬酸雨”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鮮花褪色,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等,據此推測SO2可溶於水,且溶液顯酸性,SO2還具有漂白性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

探究一:驗證SO2可溶於水,且溶液顯酸性。我將組織學生交流討論,設計可行的實驗方案。根據實驗結果得出反應方程式,認識到H2SO3的不穩定性,並掌握SO2作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探究二:探究SO2的還原性以及被氧化後的產物。我會向學生提供資料BaSO3沉澱可溶於稀鹽酸,BaSO4沉澱不溶於稀鹽酸,同時引導他們進行對照實驗,得出亞硫酸根被氧化為硫酸根。

探究三:探究SO2的漂白性。通過指導學生閲讀教材,得出探究SO2漂白性的實驗方案,並提供改進實驗操作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根據結論,引導學生分析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並與氯水的漂白原理進行對比。

在此基礎上我還將對SO2的弱氧化性做簡單補充。

3.學以致用,課外延伸

我將引導學生分析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可能途徑,並通過查閲資料瞭解酸雨的防治方法,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4.課堂小結,複習鞏固

我將對課堂進行小結,並佈置形成性練習。

板書設計:

二氧化硫的性質與作用

一、二氧化硫的性質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

2.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

(1)酸性氧化物

(2)還原性

(3)漂白性

二、酸雨的形成、防治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㈠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描寫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述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㈡教學目標:

《大綱》指出,低年級要求學生學習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詞句的意思,以及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大致瞭解內容。據此,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有: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2、理解課文的詞句和每一段的意思,瞭解小魚、老黃牛和燕子尾巴的用途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獲得文明禮貌的教育。由於低年級兒童知識水平有限,生活圈子窄小,對於一些自然科學現象不甚瞭解,因此,小魚、老黃牛、燕子尾巴的用途是本課的重點,壁虎尾巴具有保護自己的作用及可以再生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二、説程序

㈠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查找壁虎的有關資料。

2、熟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3、教具準備。

㈡學習新課:

1、新課導入。採用創設境,激發情趣導入法,以簡筆畫加上老師生動的敍述,將學生直接帶入課文,使學生對新課充滿興趣,急於求解。

2、新課教學。先初讀質疑,然後精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利用教學錄像,採用“問、讀、議”的方法具體學習課文,從中釋疑。最後引導學生以同樣的方法逐段自學,教師再做點播,啟發想象思考。

3、歸納總結。通過學生繪聲繪色的.表演讀重新獲得對課文主題的整體感知。

4、課堂練習。指導生字書寫。㈢作業設計:根據教學目標,強化教學效果,我設計如下作業:1、有感情朗讀課文。2、課外延伸:説説如果小壁虎不回家,他還會向誰借尾巴?能借到嗎?為什麼?

三、説教法

㈠情境教學法:創設和諧美好的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1、圖示法:低年級形象思維活躍,適當運用簡筆畫能激起學生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導入新課時,我在黑板上畫出一隻栩栩如生的壁虎,一下子吸住大家的注意力;當講到壁虎掙斷尾巴時,我隨手將尾巴擦掉;講到壁虎向小魚、黃牛、小燕子借尾巴時,又畫出魚、牛、燕子的圖,使學生在形象的欣賞中展開活躍的思維,不知不覺進入課文情境中。

2、演示法:電化教學過程中的形、聲、色的運用與結合,能有效渲染氣氛,激發學習情感,把課文語文文字描繪的內容再現出來,符合國小生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特點。因此民學習三至五自然段時,讓學生帶着問題,“小魚、黃牛、燕子為什麼不借尾巴給小壁虎?”自由讀課文,接着通過教學光盤,讓學生理解“搖、擺、甩”的樣子,這樣既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培養細心觀察的好習慣。教學中,利用幻燈複合片進行生字教學。如:採用幻燈複合片換偏旁,借“準”教“難”,促使學生興趣高漲,教學在濃濃的學習氛圍中進行着。

㈡激發懸念多思法教師販主導作用,不僅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有利因素,教會學生怎樣思考問題,激發創造欲,培養創造性思維。

1、審題設疑。齊讀課題後,鼓勵學生説説:“讀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各抒己見,如:“小壁虎為什麼要借尾巴?向誰借?借到了嗎?”等等,為下文作了鋪墊,教學圍繞這幾個問題進行。

2、情節設疑。利用課文片斷,啟發想象,如“小壁虎沒了尾巴會怎麼想?小魚不借尾巴給小壁虎,他又會怎麼想?引導學生交換角色進行想象。既活躍學生的思維,又訓練學生的説話能力。

3、結語設疑。按課文內容延伸設疑,在教完課文後指導學生討論:如果以後小壁虎尾巴再斷了,還會去借巴嗎?既緊扣課文重點,引導學生利用已學知識加以總結,突出難點——壁虎尾巴可以再生。

㈢以讀為本,滲透思想教育,訓練語感。學生的閲讀訓練離不開理解,也離不開朗讀,兩者互為促進、補充。因此,教學一開始,讓學生帶問題讀課文,達到初步感知課文的目的,隨着教學深入,採取不同方法,以讀促思,以讀釋疑。如出示“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和“小魚,把尾巴借給我。”讓學生比較讀,説説哪句好,為什麼?學生反覆讀後,紛紛選擇第一句,覺得這句多了“姐姐”、“您”、“行嗎”等文明禮貌用語,説明小壁虎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於是,借讀訓練學生語感,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再如:出示“爬呀爬”,問學生“這個詞應該怎麼讀,為什麼?”,學生聯繫上下文反覆誦讀後,覺得這個詞應讀得慢一點,因為壁虎失去尾巴,爬不快,從而説明壁虎尾巴強以幫助爬行。最後在學生能流利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範讀、齊讀、比賽讀、分角色讀及表演讀,層層深入,突出體會“姐姐”、“伯伯”、“阿姨”、“您”、“行嗎”等禮貌用語道出壁虎委屈、難過、焦急的心情,從中領司借尾巴的經過説明了各種動物尾巴的功能。

四、説學法

㈠教給學生自學的辦法。針對本課圖文並茂,內容生動有趣,情節多有反覆,圖、文結構大體相同的特點,設計“教——扶——放”的教學模式,看錄象導學第三自然段,師生總結出“自讀——質疑——講座(釋疑)——感情朗讀”四步法,指導學生按四步法自學第四自然段,再放手讓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完全獨立自己去學第五自然段。

㈡教給質疑、釋疑的方法。教學中設計“讀——問——讀——議”的學習方法,在課文一開始就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在小魚、黃牛、燕子不借尾巴的情況下,支持學生提出看法,説説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藉此進行求異思維訓練,質疑的同時,教給學生以讀促思、讀中求解的釋疑方法,培養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從而達到創新教育的目的。

五、本課設計的特色

㈠做到以生為本,學生是學習的主動者,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㈡利用多媒體教學及簡筆畫來創設情境,製造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好學。

㈢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求解,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在讀中滲思想教育,又訓練語感。

㈣重視創新教育在學科中的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燃起求知和創造的信心和決心,培養學生的意識和創新能力。

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非常榮幸能有機會和大家共同探討“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這一教學模式。説句實在話,今天坐在這裏評課,尤其是面對這麼多的領導真的有一種班門弄斧的感覺。但是同時心裏又有一種自豪,因為我們學校在教改中先行了一步,去河南取得了真經,和大家一起分享,真的很幸福。下面我就結合自己這將近一年的學習、實踐和反思來談一下我對這節課的認識。

可以説,作為模式的學習者和實施者,我感覺用這樣兩句話來形容比較貼切:“看花容易繡花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拿崔老師的這節《解決問題》來説,它是我們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我們研究的成果。今天,崔老師代表我們年組演繹了一節精彩的課堂,她向我們呈現了一節低年級“先學後教 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樣本。

我們看,她對模式的把握比較準確,對模式的運用比較熟練,對模式的實施也比較到位。

首先我們看板書課題:做到了開門見山,沒有了老師激情四射的情境創設,直奔主題。

接下來我們看學習目標的出示,符合低年級學生特點,採用老師口述的方式。因為一年級孩子小,識字量有限,閲讀起來比較難,所以老師的口述節省了時間。也許有的老師會認為這純屬於花架子,形式主義,一年級的孩子即使你説了,也不懂,但是有一句話説得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從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顆目標的種子,一定會收穫累累的果實。所以這種目標意識要從小樹立。我們再看這節課的兩個目標,制定得準確、清楚,表述具體而又全面,有操作性,整節課都圍繞目標展開教學,知識與技能標、過程與方法標融合一體,情感標在老師激勵、批評與引導下得到了落實。

我們再來看自學指導與先學環節。我為什麼要把這兩個環節放在一起呢?細心的老師可能會發現,前幾節課的自學指導和先學環節涇渭分明,讓看者一目瞭然,但是這節課的自學指導的出示卻有別於其他的三節課,因為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入學,還沒有形成獨立看書和獨立自學的能力,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來逐步培養。

因而崔老師在這節課中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把自學指導與先學有效結合,崔老師用教領扶的方式,耐心細緻的指導孩子看書,從問題入手尋找要解決問題所需要的信息,重點指導從不同的角度尋找信息,在指導的時候做到了內容的明確,如:看第一個長方形中小女孩的話,第一個長方形中小男孩的話等,學生一聽就懂,所以説這樣的指導是有效的。同時她做到了方法的明確,如,伸出小手指一指,數一數等,不但教給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養成了孩子認真,手腦眼統一的良好習慣。其他的兩明確在低年級的課堂上需要老師的隨時調控來進行。但是,我們也發現,在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比如,自學問題出現後應該給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而不應該出示後就指名回答,回答的時候儘量多找幾名,這樣就把知識點落到了實處,而不是走形式,走過場。

在後教這個環節中,崔老師做到了永威學校教學理念中所提倡的關注每一個差生,找最差的孩子板演,由於這是已經學過的.課,所以板演的學生沒有出現錯誤,但是老師沒有至此止步,而是問下面的孩子“有不一樣的嗎”,她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最大限度的暴露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從而糾錯,但是一年級的孩子還沒有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沒有完全領悟老師的意圖,所以沒有將不同的做法展現在黑板上,當黑板上的做法在老師的引導下討論完後,同桌互批,然後老師調查學情,我覺得這是本節課最精彩之處,也是體現教師個人能力和素質的環節,當崔老師發現有兩名學生沒有得100分的時候,及時抓住這個契機,並把錯題展現在黑板上,進行糾錯,讓孩子暢所欲言的説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找到錯誤的原因,最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兵教兵,老師適當補充總結,整個更正討論的環節落實得到位,所以這也是值得我們以後學習的地方。

最後我們再看當堂訓練,原則上當堂訓練不少於15分鐘,因為當堂訓練是四清的基礎,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保障,是對本節課知識的鞏固。這節課的當堂訓練只有兩道題,從數量上和時間上看,都沒有達到訓練要求,所以,我們還需要在此環節上不斷的改進。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之所以在永威能開展得如火如荼,能取得成功,在於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的課堂學生就猶如上了戰場,時刻緊張着,時刻準備着,老師是嚴肅的,認真的,該表揚的表揚,該批評的批評,表揚的時候不吝嗇,批評的時候不委婉,“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在課堂上經常出現。昨天課上,前半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比較認真,但是勞累了一天的孩子們在後半節課坐不住了,這樣就影響了學習效果,也會影響老師講課的激情,那麼作為老師該如何調控課堂,組織教學,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是讓孩子趴在桌子上安靜一下,或者利用競賽的形式,激發孩子的熱情,還是背後的獎勵機制,抑或嚴厲的批評,真的是一件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我們常説: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還是一個蘋果;但是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就有兩種思想。真誠的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我們會在此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不斷創新,因為“青出於藍勝於藍”才是我們的追求!

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五章勻速圓周運動中的一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勻速圓周運動的概念以及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本節是本章的重點,學好這一節可以為學好本章應用部分以及萬有引力知識作必要準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什麼是向心力,什麼是向心加速度。能運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解答有關問題。

2.能力目標:懂得用控制變量法研究物理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態度。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向心力大小與m、r、ω的關係

2.難點:①理解向心力的概念②理解公式a=rw2和a=v2/r

四、教學方法:

由於學生剛剛步入高中,對高中物理學習還缺乏方法,習慣於硬套公式,而本節內容涉及公式較多,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困難,所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己歸納結論,理解記憶公式,從而達到能靈活運用的目的。

因此本課採用“引導探究”式教學法,該教學法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獨立鑽研,着眼於創造思維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問題→科學猜想→設計實驗→探索研究→得出結論→指導實踐。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得,而且更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活動約佔課時的1/2,課堂氣氛將比較活躍,能真正體現“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五、教學用具

1.多媒體、錄象短片、課件

2.學生分組實驗器材:彈簧秤,繩子,小球(若干個),圓珠筆桿套

六、教學過程

(一)向心力概念:

複習上節內容,播放幾個勻速圓周運動實例的錄象短片,引導學生逐一進行受力分析,讓學生髮現,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總是指向軌跡圓心,從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理解向心力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所受的合力,是按效果命名的,並理解它的方向和作用。

(二)向心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展示情景,提出問題

首先播放“小孩拿着帶繩子的玩具掄圈圈”的畫面和“賽車因速度過大而脱離軌道”的片段,創設情景,讓學生感受到物體做勻速圓周運動需要一定的向心力,否則物體將脱離圓軌道。然後設問:質量為m的物體以角速度ω做半徑為r的勻速周運動時,究竟需要多大的向心力?引出“探究向心力大小”這一研究課題。

2.思維發散,科學猜想

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假如你是歷史上第一個研究向心力大小的人,猜猜看“向心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並指出科學猜想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一種廣泛應用的思想方法。

在這環節中,學生分組討論,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加以猜想,總結出:向心力F可能與m、ω、r有關係。

3.設疑集思,設計實驗

展示思考題:①用什麼方法研究向心力F與m、r、ω的關係?②實驗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需觀察、記錄什麼?③列出實驗原理、所用的器材和具體步驟。

在這環節中,學生分組討論,然後請個別學生回答。

4.分組實驗,探索研究

經過討論,決定利用彈簧秤、細繩、圓珠筆桿套、不同質量的帶孔小球若干,按照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在此環節中,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個小組,像科學家那樣興趣盎然地開始按擬定的方案實驗,邊做邊想邊記。教師巡視,注意他們設計是否合理,儀器使用是否得當,數據記錄是否正確,做個別輔導。

5.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結果,分析、歸納,得出結論,以組為單位,推舉代表發言。

教師引導學生髮現:向心力F確實與m、ω、r有關,並説明精確的實驗可以得出

F=mrω2。

6.應用練習,指導實踐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説課稿,標籤:物理説課模板,高中物理説課模板,

用投影儀展示分層練習題:

⑴.要使一個3千克的物體,在半徑為2米的周圓上以4m/s的速度運動,需要多大的向心力。

⑵.線的一端拴一重物,手執線的另一端,使重物做勻速圓周運動。當每分鐘轉數相等時,線長易斷還是線短易斷?

⑶.為什麼賽車速度過大會脱離軌道?

此環節,教師可因材施教,點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解答不同的問題,然後根據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講解。

7.歸納總結,學法指導

教師總結:讓學生回顧本課的探究過程:發現問題→進行猜想→探索研究→得出結論→指導實踐。指明這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路。

(三)向心加速度

1.引導學生自己通過牛頓第二定律推出公式a=rω2。

2.通過練習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公式a=rω2及a=v2/r。

八、佈置作業:課後練習⑵⑶⑹

九、板書設計:

1.向心力

⑴概念: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總指向圓心,這個力叫做向心力。

實驗設計:

⑴器材:

⑵步驟:

⑶裝置圖:

⑵方向:總指向圓心

⑶作用:使物體的速度方向發生變化

⑷大小:F=mrω2=mv2/r

2.向心力加速度:

⑴概念:向心力產生的加速度.

⑵意義:描述線速度方向變化的快慢。

⑶大小:a=rω2=V2/r

⑷方向:總是指向圓心。

十、預測評估

1.向心力容易被學生認為是一種新的性質力,所以應引導學生對多個實例進行受力分析,以明確向心力的來源。

2.學生不易正確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與軌道半徑的關係,新課中應通過課後練習引導學生正確理解。

3.部分同學實驗能力較弱,在探究實驗中教師應加強巡迴指導。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十二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本組課文是國小階段的最後一組課文,學習時要注意綜合運用國小階段掌握的語文基本功,使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在運用中得到複習鞏固,為進入中學打下堅實的基礎。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選取了詹天佑一生中最典型的事蹟——主持修築京張鐵路,説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瞭解詹天佑修築京張鐵路遇到的各種困難,通過具體的事例體會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教學難點是弄懂詹天佑能成功地修築京張鐵路的原因。本課安排2課時,我這裏設計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確定以下目標:

1、情感目標——瞭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

2、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

3、能力目標——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説教法

《課標》指出:“在閲讀教學中,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讀懂課文,要指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提高認識,受到思想教育”。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情況選擇恰當的教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確定具體教法如下:

1、從整體入手,弄清課文講了什麼,然後圍繞中心(傑出、愛國)突破難點,讓學生在具體環境和事例中自悟自得。

2、處理“詹天佑在什麼情況下接受任務”這一內容時,採用以讀代講法;處理“勘測線路”這一內容時,採用抓重點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處理“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時,採用討論法等。

三、説學法

根據《課標》要求,結合生源情況,確定如下學法:

1、圈點批註法——讓學生邊讀邊畫邊想,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增強其創造思維能力。

2、體悟法——抓住重點詞句品味,體會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

3、朗讀法——進行各種各樣的讀,諸如默讀、誦讀、分角色讀等等,培養朗讀能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説程序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出示詹天佑肖像的投影。

2、簡介詹天佑。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有關詹天佑的哪些內容。

2、邊讀邊畫出受感動的地方。

3、檢查。

(三)品析課文,深入理解。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講了什麼。

2、説一説這三句話分別告訴了我們什麼。

3、出示幻燈:“這是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

(1)這句話和“這是一條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鐵路幹線”比較有什麼不同?

(2)從“第一條”、“完全”、“我國”等詞語中體會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4、學習“當時”的情況部分。

(1)默讀2、3自然段,思考:清政府提出修築京張鐵路為什麼受到帝國主義阻撓和要挾?詹天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接受主持修築京張鐵路的任務的'?

(2)教師引讀,初步理解內容。

(3)出示幻燈:“消息一傳出,全國都轟動了,大家説這一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思考: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讀一讀:“帝國主義者卻認為這是一個笑話”為什麼?出示幻燈:“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説:‘能在南口以北修築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呢’。”你對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

(4)再讀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思想。

5、學習“勘測線路”這部分內容。

(1)默讀本段內容,畫出你受感動的句子。

(2)同桌交流看法,説説句子的意思。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和思想感情。

(4)交流: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説“我們的工作……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修築的……失掉信心。”聯繫上下文談談對這兩個句子的認識。

(5)朗讀。

(6)總結學法。

6、自學5、6自然段,思考:

(1)開鑿“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詹天佑採用了哪兩種不同方法?

(2)詹天佑是怎樣解決火車爬坡的問題的?

(3)學生自學,討論,畫示意圖。

(4)檢查。

7、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

(1)京張鐵路提前竣工的原因是什麼?

(2)外賓看到這項偉大的工程時會怎樣讚歎?

(3)再讀,體會。

(四)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1)體悟中心思想。

(2)想想課文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表達中心的?

五、説板書

板書在教學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此,我本着“圍繞中心,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服務學生”的原則設計瞭如下板書:

21、詹天佑

阻撓

勘測線路

傑出

要挾

開鑿隧道

嘲笑

設計人字形線路

愛國

困難

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