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説課稿

【精品】説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説課稿2.91K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精品】説課稿範文集錦五篇

説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探索的主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的情感,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創造性地思維,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好素材。另外,尊老愛幼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情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也是我們當今教育的一個熱門話題。因此,無論在知識上,還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上以及情感教育方面,這節課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學重難點分析

對於尊老愛幼,情感,理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身心發展

重點 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主旨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培養——難點 品味揣摩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 學習目標

根據本課時的內容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

知識目標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感悟課文主旨(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煉歸納主題 能力 品味揣摩語言,提高審美情趣(把優美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去)

情感目標 培養尊老愛幼,珍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並要求把這種情感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三 教學方法

鑑於教材特點以其學生的認知水平

引導發現法,點撥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當做認識發現的過程來組織設計教學,在課堂上通過自主探究,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並充分利用多媒體,在表演、品味、練習等師生的共同活動中啟發學生,讓每個學生動手、動口、動眼、動腦,讓學生自得知識、自悟主旨。

四 教材處理

一方面,在品味語言中,我根據語文教學的特點,設計好學生尋找的範圍和説話的格式,讓學生自己找出自己最欣賞的句子,給學生開放的空間,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培養學生個性特點,讓學生在説話中鍛鍊能力。

另一方面,對於深化文章的主旨,我還設計了“真情表白”這個環節,讓學生送一朵花——代表着關愛和温馨的康乃馨給文章中你最喜歡的一個人,這其實就是以文本為依託,深入文本,概括出四個人的性格特點。這樣,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讓學生能在學完文章後,對文章的主旨自我總結歸納,突出文章的思想情感。

自己找出句子——主旨:真情表白

五 學法指導

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倡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大膽説,多總結”通過自我實踐,自我思考,自我總結,最終建構起自己的知識。

六 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營造一種濃濃的親情的氣氛,用flash動畫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也吸引他們的興趣,讓學生明白語文與生活息息相關,它是具體的。

接着,教師結合歌曲內容,用動情的話語,激情引入,把學生帶進一個語文的美的世界。

2感知品味 理解、説話並能夠感悟,是語文學習的心臟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討心知的興趣。有些問題學生一下子不能回答,這時老師要進行引導。

(1)搶答題記敍文的六要素——時間 地點 人物 過程 結果

(2)質疑空間 初讀課文後,填補老師在講課時可能沒有講到的地方

(3)品味語言 這一探索過程要求學生有較高的分析能力,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提出問題,因此就要老師設計好問題的思路

請同學們找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德語言,並説明理由(提示可以從修辭、環境描寫、句式和字詞句的錘鍊等方面考慮)

説話格式:我喜歡的句子是。。。因為。。。

這樣,不至於使學生在説話時説得零亂,這對於規範語文答題的格式也起到規範作用。 及時評價,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這個環節,師生互動,學生動腦動口,教師進行適當的概括,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比較大的作用

3擴展延伸,深化主題 總結歸納

提供了兩個情節

情景一:假如讓你送一朵花給文章中你最喜歡的那個人,你準備送給誰?為什麼?讓學生在反思中,概括出文章所要講的人物的性格,停留到 老師要點出來,每個人,都有資格收到鮮花

講述真情小故事

情景二:公益廣告《給媽媽洗腳》

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去,及時鼓勵!

4家庭作業:

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來反饋學生對本節的掌握情況

1 收集積累有關親情的名句 一是擴展視野,二是為寫作提供素材。

2 為父親捶一次背,為母親梳一次頭,並將感想寫成一篇隨筆。

做完寫,寫真話,書真情!

這節課,運用積極評價的思想,運用鼓勵的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在課堂上運用三種鼓勵的方法1是 期待性鼓勵2是 及時性鼓勵3是 總結性鼓勵!利用課堂説話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結果反饋的功能,包括評價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達標情況,改進教學的評價和依據);調控功能(及時掌握教學的進度,知識的難易度)教育功能(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讓他們獲得成功喜悦,增強自信心,培養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 )

最後是——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2

一、 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或毆打能夠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一首外國歌曲創編而來的一首幼兒歌曲,小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因此,我所選擇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另外,活動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 教學目標的制定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音樂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遊戲《小小雞》。

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脱班幼兒很喜歡一邊哼唱一邊做模仿動作,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及

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這首歌有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目標2是目標1的基礎上進行,又是目標1的突破口,而遵守遊戲的規則幽將是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對音樂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加強節奏感等,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遊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活動流程

一、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二、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並學做小小雞。

託班幼兒正處在聽覺感官發展時期,聽覺的發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對音樂能表示出明顯的情緒反應,這一環節是幼兒的聽覺感受及動作感受,使幼兒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

五、聽歌曲,講解遊戲規則。

3、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4、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遊戲規則)

5、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遊戲,遊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

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遊戲)

六、幼兒遊戲

6、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7、在遊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説課稿 篇3

《斗笠》是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這是一首感情細膩、真摯的現代詩。詩歌表達了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在作者的眼中,斗笠藴涵着情,藴涵着愛。因此,在課堂上,我儘量做到以情為線,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悟情、讀中悟境,使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詩歌韻律美。教學過程中,我做到:

一、以情為線,在課堂中創設情感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頭腦。”在課堂上,我以“情”為主線,創設了較好的情感氛圍:通過歌曲《魯冰花》和古詩《遊子吟》引入新課,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教學流程中使用舒緩而輕柔的背景音樂,營造思鄉情。朗讀詩歌時,引導學生情境朗讀。感悟課文時,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二、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葉聖陶先生也曾説過:“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須美讀。”我在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學生自主讀、齊讀以及聽音樂伴奏讀、邊朗讀邊想象等,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主人公對話。因此,學生讀出了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如:學生讀“斗笠裏有我編進的鳥鳴……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時,有學生説:“我彷彿看到一個母親正在樹下編斗笠,我彷彿在夢裏也聽到了鳥鳴聲。”這是隻有走進文本才有的感受。

三、以“文”悟境,讓課堂充滿詩意。

意有心生,心有情生,情有境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營造情境,讓課堂充滿詩意。《斗笠》是一首現代詩,構思巧妙。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鳥鳴”、“明月”、“一盞不息的燈”等事物,體會它們用在文中的妙處,感受這些事物組成的詩歌的意境美。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不足的是在仿寫的時候,我對仿寫的要求説得不太明確,交流時也沒有讓更多的學生來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是我最大的遺憾。

選擇詩歌教學,是我第一次嘗試,在準備的過程中得到了我們向陽河國小許多老師的指點和幫助,有我們的教導陸老師,還有王永娟、王姝姝、彭海娟、王根弟、於春方老師等,我非常感謝他們。

説課稿 篇4

我説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比尾巴》 第二課時。根據教材內容我抓住了兩條主線。

一、説課文

趣:本課以用三問三答的形式,語言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一年級學生又剛學完拼音不久,識字、課文朗讀都只是初步,這樣的文章剛好適合他們閲讀。由於還處在幼兒園和國小的過渡期,孩子較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力還不足,可他們想象力豐富,有着自己的童話世界,抓住這一點我決定拋開成人的眼光,俯下身傾聽孩子的心聲,以“趣”為主線,用故事串連全文,讓他們扮演裁判的角色參與到故事中,與文本融為一體,同嬉戲,共呼吸。同時我結合孩子喜聞樂見的比賽、遊戲等多形式活動去設計課堂讓這節課充滿童趣,讓孩子在快樂中感受語言帶給人美好感受。

情:這是一首充滿人文氣息的兒歌,裏面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的興趣。孩子的心是細膩的,情感是豐富的,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抓住這人文情懷,我設計多種情境,讓孩子去幫助不識字的小猴,讓孩子到動物身邊去體驗,環環相扣,不斷提升孩子的人文素養。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複習鞏固生字詞,會寫“雲、公”兩個字;正確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背誦課文,學會朗讀疑問語氣的句子;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初步培養孩子收集資料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通過遊戲、比賽等趣味性活動,感悟體驗文本內容,讓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孩子觀察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和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其中教學重點是朗讀,難點是讀好文中問句。

二、説教法:

1、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法: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使語文素養與人文素養的教育融為一體。我注意引導學生在品詞析句、字詞複習與朗讀巧妙融合在一起時飽滿而富有深義地讀,在故事場景中飽含深情地讀,在帶頭飾表演、唱《比尾巴》歌曲等活動中趣味地讀。多種形式結合,課堂上書聲琅琅,課堂上讀讀議議,互動交流,真正奏響了“讀”這一主旋律,切實落實本節課讀這一教學重點。

2、情境教學法:感人心者莫過於情。李吉林説“兒童是情感王子,人小情多。” 本節課通過故事串連的形式,讓孩子扮演裁判、比賽選手,參與到故事中,引導孩子用體驗、感悟的方法進行學習。播放動物尾巴視頻,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驗感受,説説自己的見聞,激活情感。

3.多媒體演示法:在複習生字詞,探究動物尾巴,播放再現文本內容的動畫,看圖猜課文遊戲等環節,利用現代化教學這一優勢,縮短時空距離,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和課文內容。

三、説學法:

1、舉一反三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舉一”即揭示規律,掌握方法。“舉一”提供模式,“反三”按圖索驥。在引導問句時通過演示動物尾巴,激疑導出問句後,讓學生抓住規律,通過自己的理解分析總結出其他問句。趣味背誦中,頭飾上蓋着的大問號再次刺激孩子的感官,把類推的方法應用進來快速反應本節課的六個問句。這樣從扶到放,使學法得到遷移,讓學生觸類旁通。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自學能力。同時層層遞進中也逐步突破問句朗讀這一難點。

2、查閲資料法:蒐集和處理信息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在趣味拓展中,讓孩子初步學習查閲動物尾巴資料,有助於對課文知識的理解,也促使學生的學習從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寬視野,幫助積累。

3、觀察法:引導學生結合課件動畫、教具展示,觀察畫面,從直觀上加深認識和理解。

4、讀、品、悟、議、辯、入:讀:讓學生多種形式地讀,真正做到以讀激情。入: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式,指導學生懂得聯繫生活實際,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讓學生通過換位體驗來走進文本,和文本零距離接觸。

四、説教學流程

下面來談談本節課的教學流程:我主要設計了複習生字、整體感知、品文細讀、背誦課文、激趣拓展、指導寫字六個環節。(幻燈展示)

現在我就這節課的兩大亮點來闡述:

(1)、語文味——朗讀、品詞析句(配合教具展示板書)

[閲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閲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

(一)在教學“趣味細讀”中,我精心地準備教具,把猴子、兔子、松鼠分一組,公雞、鴨子、孔雀分一組,變換形式領悟問句。

1、學問句

指導前三個問句時,先出示兩條尾巴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一條尾巴與第二條尾巴有什麼不同?相應出示“長”和“短”的詞語卡片貼到黑板上,隨機通過觀察,拓展出反義詞,如果孩子答不出來可以做動作引導,如上——下。師生表演,如高——矮。教具演示:如黑——白(黑白雙面紙)。引導聯想:如胖(豬八戒)——瘦(孫悟空)等等。接着觀察第三條尾巴,它像什麼呢?學生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但只要表達合理,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根據回答指導學生説完整的話:這條尾巴好像……)聯繫實物或畫簡筆畫幫孩子理解降落傘。

接着,出示三條尾巴問:“第一組的動物尾巴我們觀察完了,你們的頭腦中出現問號了嗎?”(板書:大“?”) “根據這三條尾巴你們想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呢?”由此激起孩子滿腦子,滿肚子疑問,孩子提完問題後,由獅子大王為中介導出本節課的前三個問句,再趁着發自內心最真實的疑問感觸,捕捉孩子的疑問表情多形式指導孩子有感情朗讀突破本節課難點,如果孩子入境不深,還可以隨機通過聯繫生活實際再次感受引導。

指導後三個問句時,不同於前面的演示領悟後,再把三個問句集中在一起指導朗讀,而是讓孩子通過舉一反三法,一句一句領悟,一句一句指導朗讀。如:出示第一條尾巴,問:“誰能用一個字來概括?”回答後,把“彎”的卡片貼在黑板上,引導:“小裁判們,看到這個字,你們會怎麼問?”引出問句,隨文做動作理解彎,再指導朗讀的形式。其中第二句,對扁的理解是採用橡皮泥演示,第三句,通過與其他尾巴的對比導出最好看,再用“請咱們班上聲音最響亮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朗讀最棒的,來讀讀這個句子。請咱們班上個子最高的,來讀讀這個句子。這種形式把朗讀與詞語理解有機結合。

[在學問句的整個過程中不斷出示尾巴特點的詞語,把朗讀指導與詞語理解、複習生字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用於以往的朗讀,使課堂更飽滿,更有韻味,趣味性十足,孩子樂學、好學,興趣高漲。]

2、學習答句。

在整場比賽中,孩子是文本中的一員,他們是這場比尾巴大賽的裁判,由他們評比,自主到黑板上拼一拼,向獅子大王彙報結果等等調動多種感官感悟本課的六個答句。抓住此刻的愉快心情,男、女裁判利用直觀、形象的板書資源,賽讀,整個課堂充斥這愉快的氛圍。

3、多形式朗讀

比尾巴大賽結束了,可孩子的朗讀並沒有就此被打斷,通過一句:“比賽進行的非常成功,連記者都趕來採訪了,還當場寫下了一首兒歌。你們知道這首兒歌后來被髮表在哪裏嗎?引出文本,再通過:“森林王國來了幾隻外國小動物他們不懂中文你們能給他們念念嗎?”

讓學生起立看課件中出示的全文加動作,齊讀課文

接下來,變換形式採用老師扮演外國小動物與裁判們一問一答:

同桌一人演外賓,一人演裁判,加動作一問一答

[以“讀”的訓練為主線,在豐富的朗讀形式中,讓學生感受讀的樂趣,在個性化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二)在趣味背誦中 (演示課件輔助)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背誦,體現其自主性,但這時孩子基本上能背誦課文內容。可以直接讓孩子參與到遊戲活動中背誦。

1、玩猜一猜遊戲,根據課件看圖猜出課文內容。

2、請猜得最好的小朋友上台戴頭飾表演,再次突破難點。如:學生拿長長的尾巴,帶頭飾出場,頭飾上蓋個大問號。表演者側身站着把尾巴放在屁股後面搖一搖,轉頭讓大問號面向學生問:“誰的尾巴長?”下面的同學答:“猴子的尾巴長。”答完拿走“?”揭示答案。(加教具演示)

表演完後,由這六隻比賽戴頭飾的比賽選手帶小裁判們去參加慶祝會大家一起唱響 《比尾巴》。[演示課件,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他們與動物的距離,在表演和感悟中增強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2)、新:

1、本節課的生字複習與寫字指導是由不識字的小猴引發的,一上課,小猴子就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爬一座識字山,過一條詞語河來到比賽現場。由於小猴子不識字心裏很難受,最後一個環節由小裁判們發揮愛心教小猴學寫字。[前後呼應,情感真摯是對以往這一塊教學單一、只顯示工具性的一大突破。原來生字複習與寫字指導也能注入生命與活力,也能注入人文氣息。]

2、課標指出:低年級以識字為主,可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讀,如何解決總目標與課時目標間的矛盾呢?

我通過問句中動物尾巴特點的詞語卡片、答句中動物圖形與文字的巧妙結合,課件展示全文內容再用紅色把生字突出(指出板書與課件),趣味背誦中猜一猜遊戲的圖字結合等細節處理,似乎只是朗讀指導,卻能在不多花一點時間的基礎上,隨文複習生字,讓生字複習多形式、趣味性地貫穿始終,既完成第二課時讀的目標又能把低年級以識字為主的理念落實到實處,一舉多得。

3、在教學中,我播放視頻,把孩子帶到生活、大自然中,尋找神奇的動物尾巴,讓學生的心飛出課堂框架,使文本活起來,不再抽象的文字。從小培養孩子的創作靈感,懂得尋找創作根源。

看完後,讓學生噹噹小作家,説説你看到了什麼?

[引導自由創作不侷限框架,一句、兩句,類似於課文或完全不同於課文都行,尋找創作者的感覺、感受,挖掘真實情感。]

學生説話中有了課文初形,引入課文內容,觀看課文動畫(演示課件)[這些小作者已與文本融為一體,利於為有感情朗讀、背誦作鋪墊。]

4、《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依據教材走出教材,走向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在趣味拓展中,我讓孩子初步學習收集的資料,以推薦小動物參加比賽的形式,小組交流,再請幾個小朋友上台推薦,可以簡單介紹動物尾巴資料也可以模仿書中的句式編兒歌。[兩種不同層次的設計,留給了學生較大的空間,便於他們自主選擇更適合其個性特徵和個體需求的方案。]

説課稿 篇5

説教材:

《生命的藥方》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選學課文。第一次拿到文本,細細地閲讀,文章處處流淌的友愛深深地感動着我,十歲的德諾感染愛滋病,艾迪從未放棄,為他熬湯藥、找醫生、贈球鞋、玩死亡遊戲,艾迪的一言一行是一種摯愛。德諾和艾迪的友情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説思路:

如何在一節課的時間裏和同學們分享這份感人至深的友情,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呢?我想走的主要還是情感路線。我定位於情感欣賞課,實施板塊教學,讓學生質疑、解疑、感悟、體悟,激發情感共鳴,深入體會“生命的藥方”的含義。同時,力爭在強調人文的同時落實語文工具性。

説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抓重點詞“藥方”輻射全文,體會“生命的藥方”的含義。

2、品味重點詞句,感受人物言行中藴含的珍貴友情。

説教法

1.緊扣題目,抓住線索。

首先我抓住課題——《生命的藥方》,讓學生質疑課題,梳理問題: 什麼是生命的藥方?(誰生的是什麼病?誰開的又是什麼藥方?)用課題這根“發”而動全文這個“身”。然後,整體感知,實施板塊教學。

2.板塊教學,逐步提升

(1)研讀第一句。讓學生體悟愛滋病的可怕,感悟德諾的孤獨,感受艾迪與德諾的友情。這是教學的切入點,是基調。也就是解決了“誰生了什麼病”的問題。

(2)研讀1-5節。同學們好好讀讀課文1-5節,面對身患絕症的德諾,面對心靈極其孤獨的德諾,艾迪究竟做了什麼,説了什麼?把最感動你的地方圈一圈、劃一劃、讀一讀?通過艾迪的言行,感悟艾迪給予德諾的友情、快樂……。即解決“誰開了什麼藥方”的問題。

(3)學習6-9節。感悟德諾母親的話,體會生命的藥方,加強文本拓展,“愛滋病人的內心獨白”,我想拓展的目的,正是文章不僅僅要告訴我們艾迪關愛德諾,更是要我們關愛所有的愛滋病人,關愛我們生活中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的目的。也是“生命的藥方”的真正意義所在。

説學法

1.突出學生自悟。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讓學生運用讀讀、劃劃、想象、説説等學習方法,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説。這樣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學習能力。

2.落實語文工具性。

(1)關注學生語言的感悟。教學中始終引導學生從具體的字詞中感悟,如“全都躲着、興奮不已、悄悄地、緊緊地”等,語文學習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文字中去,在這樣的基礎上感悟,才能體現語文的本色。

(2)關注文本補白。教學中設計巧設了艾迪面對德諾極其孤獨是所説的話,艾迪會怎麼説,引領學生進一步挖掘文本,深入感悟。

(3)關注思維的過程。我以為語文學習最好是歸納法,要讓學生思維動起來,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如“這麼多遊戲為什麼偏偏選擇玩死亡遊戲”“艾迪究竟找到了藥方嗎”你從哪些詞句中感悟出來的。

(4)加強朗讀訓練。關注學生個別和集體的朗讀。

(5)注重成果的積累。學生的學習是積累的過程,每個板塊教學後,我都能有意識的小結,在小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當然,由於課時可內容的關係,文中許多感人肺腑的語句,如那些寫景的句子,艾迪的夢等等,我考慮學生能體會到就學,不能發現只能捨棄,不捨不得。具體實施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是個人能力的欠缺,希望得到各位專家和同行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