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摩學習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

在這兩天時間裏我有幸在滄州參加了“北派名師”第八屆全國國小數學“核心素養”名師教學研討觀摩課活動,觀摩了來自福建省教研室的羅明亮,江蘇省張冬梅,餘穎,我們泊頭教研員李海軍,蘇州無痕教育研究所所長徐斌這5位數學教師的觀摩課,並聽取了他們的專題講座,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羅明亮老師與學生互動問好,緩解課堂緊張氛圍,李海軍老師問學生你們知道老師叫什麼,還有餘穎老師解答了學生“為什麼週末還要上學,因為要上一節遊戲課”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羅老師整節課以自己買了一輛摩托車,以拍賣的形式讓學生估價,猜對並贈送小禮物為主線;張老師向學生提供了“測距神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李海軍老師和徐斌老師都是講解的數學教材中的“解決問題”這一類型題,向同學們提供了村莊有一魚池要擴建這一信息,引導學生自主畫圖理解題意,分析問題,從而解答問題。並且讓學生當“小老師”講解新知,老師通過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於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五、堅定了自己的幾個認識。

(1)合理使用教材,大膽選取學生身邊的素材充實課堂,能更好的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如用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所經的路線,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與問題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問題。除了科學引導,適時激勵外教師要重視板書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傳統樣的文字應用題模式,引導學時理解圖意。這次聽課找到了這樣的佐證,且效果很好。

(3)題組訓練不過時。數學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訣一樣達到自動化的效果。本着低起點、密台階、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則編制系列練習卡,對學生的當堂訓練很有幫助,這一點從周玉仁教授的報告中體會到。

(4)探究與滲透的關係怎樣更合理?數學課需要探究,但絕不是最原始的經歷,這種探究需要教師適時的鋪墊引導。如果坎過大,溝過深,教師就要幫學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略了優秀老師的課堂教學風采和他們的精彩報告和學生獨特的思維,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期待下次學習的機會。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2

10月30日,我有幸在黃山實驗國小聆聽了張麗、李媛、李萍、陳鳳榮4位老師所執教的作文教學課以及精彩的報告。4位執教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精湛的教學藝術,頗具特色的肢體語言,樸實無華的教學風格令我難以忘懷。

張麗老師的“學寫日記”圖文並茂的日記格式,循循善誘的講解,細緻入微的日記內容分析,學生的模仿寫和展示點評,給我拍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李媛老師的“關注提示語”更是精彩,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從“説”的不同表達方式入手,用具體的事例,詳細的講解如何讓關注提示語,並讓學生做了具體可行的`訓練,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李萍老師的句子娃娃圖畫式“看猴山”習作指導,更是圖文並茂,按一定順序寫作訓練精準到位。

最精彩的莫過於陳鳳榮老師漫畫情景作文教學指導。陳鳳榮老師一再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學生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成功。”在《情趣作文教學》這節作文課上,張老師用她精湛的教學藝術給我們展示了一節精彩的寫作指導課。

陳鳳榮老師説:“課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是教學。”作文就是生活,是生活的過程,是建於學生生活基礎之上。先有生活的觀念,然後才有教學的努力。教學的作用是讓學生作文生活的質量更好,一味的追求教學的目的,將使生活變得蒼白而無力,將奪去學生生活的活力,生命力,反映出的作文也就變得呆板。

陳老師的教學中引用的例子都來源生活,報刊雜誌的漫畫,電視的公益廣告等等,生活的素材被他加以改造利用,成為激發學生思維的媒介。作文融入了生活,使擠牙膏的艱難變得靈動而鮮活。作文不再困難,成為了學生生活的佐料,讓學生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陳老師倡導:“作文應該有意思,不是有意義”。她闡述:選材要有意思,一個語文教師要有素材意識、作文意識,時刻考慮到孩子會喜歡哪些話題;命題要有意思,要確定能夠激發起學生興趣的,充滿語文童趣的命題,活化學生的思維;要把課上的有意思,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流程,讓孩子感到每個教學環節都有意思;評改要有意思,當面評改是有效的,要有好的語感,能瞬間發現閃光點,並予以放大。

陳老師老師強調要注意語言的積累、生活的積累、感受的積累。老師要有積累的意識,要以讀為主,多讀多背,一堂課上完,要給學生留下什麼東西,加強學生語言的積累;要多組織活動,創造機會,在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動中,增加學生的生活積累;要引領學生學會感受,感受身邊的事物,記錄個性化的感受,讓生活充滿詩的意味。

一天的學習時間十分短暫,留給我卻有許多許多。執教老師們獨具個性的教學風格我不可能全部學到,但是他們高超的教學藝術卻是需要我用心去領悟的。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3

4月13日至16日,我有幸參加學校精心組織的“北京市著名國小高效課堂”觀摩學習活動。在為期四天的學習中,我帶着一種敬仰和神祕的心態,和同事們一起認真聆聽了六場精彩報告,觀摩了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北京朝陽區第二實驗國小和北京教育學院附屬國小的生動、高效的課堂。通過學習,我零距離感受了名校、名師的教育風采,見識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實際效果,對我而言則有深深的觸動和震撼。在這裏我和大家一塊分享我本次學習的收穫。

一、專家報告:思想引領,開闊視野

在幾天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六場專家報告,這六位專家都是北京市著名國小的校長,他們的教育觀念非常先進,如果不是親耳聽到、親眼所見,我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理想化的教育。

首先,北京國小大興分校校長張景浩教授,他提出“語文”是幹什麼的:“語”即説,“文”即寫,語文的能力是什麼?能説會寫。他的觀點簡單明瞭,細想也確實是這樣。他批判了目前社會上一些“似是而非”的教育觀念,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舉出一些教學實例説明語文課堂上的疑惑,精彩之處往往是學生來解惑。再如,我們教育學生總是説“學習,學習,必須好好學”,實際上我們希望學生聽自己的,把知識裝進學生的口袋,而沒有關注到學習者本人。張校長提出四個轉變:從“關注知識的傳授”向“關注學生的發展”轉變;從怎樣“教教材”向怎樣“用教材”轉變;從注重“教”向注重“學”轉變;從“傳統教學”向“新理念教學”轉變。四個注重:注重了學習過程,注重了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培養,注重了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注重了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

清華附小的竇桂梅校長做了《為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專題報告。報告回憶了自己近30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歷,總結了自己的三次教育思想超越,即從“三個超越”到“主題教學”,再到今天的“課程整合”。我覺得“聰慧”、“高尚”是竇桂梅的特色,也是清華附小的特色。首先,他們的孩子起點確實很高,百年老校優良的校風,再加上先進的教育思想:“兒童是被尊重和理解的”、“兒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兒童成為他自己”,所以在清華附小,出現了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孩子。

最令我感動和驚訝的要數北京十一學校亦莊實驗國小常麗華老師的一場精彩報告。該校是一所剛剛誕生的學校。自20xx年9月開學以來,就致力於“全課程”教育實驗,從課程入手改變學校生態,讓師生擁有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年級是始業學段(開始學業的意思),老師們合作開發了始業課程。在120平方米的主題教室裏,兩個老師(主班和副班)包一個班,建立起了一個家一樣的教室。每月一個主題,這些主題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到兒童與自然、世界的關係,最後回到兒童對自己生命的理解,幫助兒童建構起一個懵懂而完整的世界。常老師用智慧影響着她的全班孩子,影響着她的學生家長,影響着一個個她觸及到的.家庭。她説,我堅信一個人每天見到的東西,就會成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她看來,“教室”是個充滿魔力的詞語,教室就是師生的願景,是決定每一個生命故事平庸還是精彩的舞台,是師生共同穿越的所有課程的總和,它包含了教育時所能想到的一切。常老師説:“因為新教育,我有一個樸素的理想:讓每一個生命都在教室裏開花,讓每一個孩子能在清晨醒來時,對即將開始的一天充滿期待和嚮往;讓每一個孩子結束一天的學習回家時,能對教室充滿留戀和不捨。”常麗華老師説:“ 心平氣和,不抱怨,不浮躁,像一個農夫,靜靜地抵擋風雨,侍弄自己的班級,守住自己的教室,將自己的生命寫入其中,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常麗華老師本人就是教育,每一句話從她口中娓娓道出,是那樣自然又新鮮。不要説是孩子,就連大人聽到這樣的話語,感受那些可愛新奇而又有趣的想法和做法,又有誰願意離開這個地方呢?

我想:常麗華老師的人生是絢爛的, 但絢爛的背後一定有常人難以想象的付出與堅持。一個想法的背後是多少個不眠之夜,如詩如畫的語言功低投射出常老師海量的閲讀,使我意識到:作為一名語文老師,必須加大自身的閲讀,訓練語言,才能夠遊刃有餘地駕馭教材及課堂教學。要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自己必須把學生引進教材的趣味境地。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從事教育事業不久的新教師,我剛剛完成了自己從學生到教師的社會角色的轉變。同樣是身處在學校這樣的環境中,當老師讓我有更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很想竭盡所能地為我的學生上好每一堂課,可是因為經驗不足,我的課堂總不那麼精彩,總結每堂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欠缺和遺憾。正當我思索着如何才能進步的時候,學院督導室組織的新教師教學觀摩活動對我幫助很大,使我受益匪淺。

在觀摩活動月中,我積極去聽那些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的課,主要從兩個方面來為自己選擇聽課對象:第一,我選擇由督導室在校園網上推薦的教師,這些教師分屬不同專業,所授課程有代表性,因此我選聽了朱華老師、張巖鬆老師和李桂英老師的課;第二,我選擇教授跟自己所授課程同類的教師,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可以給我以直接的啟發和幫助,因此我聽了楊泓老師和李元成老師的課。

在聽朱華老師的市場營銷課的時候,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她授課的條理性非常好,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並不孤立,都在為下一個知識點的出現做鋪墊,整堂課自始至終都是一個貫穿很好的整體,知識難度層層遞進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把握規律並有跡可尋,這樣學生理解和接受就比較容易,教學效果就顯而易見了。從朱老師的課中我意識到備課對一位教師而言是多麼關鍵和重要,如果沒有老師課下的精心準備,上課就不會這樣精彩。

張巖鬆老師的現代交際禮儀課,最吸引我的是他旁徵博引的豐富案例。在禮儀課上如果只注重講授一些概念性的知識,會使課程內容十分空洞,可是張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加進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或是從別人那裏看到和聽到的有關案例,有些知識點他還以提問的形式同學生一起探討。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從張老師的課中我體會到要想讓自己的課上得精彩,就必須具備豐厚的知識儲備;要想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老師得有一桶水;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老師,就要在平日多學習,多積累,這樣才有可能讓你的學生從你這裏得到的更多。

李桂英老師的學前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課堂組織上的靈活性。也許是因為學前教育的專業特性,她的課始終是在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裏進行。知識的講授採用幻燈片的形式,更直觀、生動地交代相關概念,課堂中還適當地穿插、安排有趣的小遊戲,讓學生因長時間聽課而疲勞的情緒再次被調動起來,接下來的學習效率更有保障。同時,課程最後還安排了學生試講的小環節,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己的機會,為以後的就業打好基礎。總之,李老師的課調動了學生上課參與的積極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能夠理論聯繫實際去培養實踐能力,是一門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的好課。

聽過了以上幾位不同專業老師的課,我學到的不單單是他們當堂課所講的知識內容,更多的是一堂精彩的課,一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的是什麼,也可以説我找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接着我又聽了兩位自己所在院系跟自己所教課程同類的教師的課,同樣收穫多多。

楊泓老師所講的學前美術課和我本學期教的學前美術課是同一進度,聽了她的課使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講課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楊老師的課講得很仔細,黑板上代表性極強的範畫演示囊括了所有的知識點,學生理解和接受都比較容易。她對學生的實踐作畫指導很有針對性,並能夠及時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別存在的個性問題,因材施教進行指導。我覺得這樣做更有利於全班整體繪畫水平的提高,是最值得我學習的。

對於學前教育專業剛剛接觸國畫的學生而言,李元成老師的國畫課中如何掌握好筆墨的運用是難點,但是李老師能夠利用自己獨特的講解方式把複雜的知識點簡單化。首先在黑板上分解筆觸,然後在宣紙上邊講邊畫做第一遍演示,接着在宣紙上和學生們一起進行第二遍演示,這樣一遍遍耐心而細緻的講解使基礎不同的同學都能夠掌握得很好。在接下來的實踐時間裏,他還特別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對畫得好和進步大的同學提出表揚,增強了學生們的信心,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覺得李老師把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這一點是我在講課中一直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通過這次聽課,我同樣獲益良多。

在這次的教學觀摩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又重新回味自己在每一次的聽課中得到的感受,無論是與自己不同專業還是與自己相同專業的那些教師,他們的課雖然有着各自不同的形式,但是都展現出了精彩的一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他們的課之所以豐富,之所以生動,之所以魅力無窮,是因為這些教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有認真備課的教學態度,更有一顆愛崗敬業的責任心。

通過自己一個多月來的聽課感受,我深深感覺到學院督導室組織的這次新教師教學觀摩活動是多麼有必要。在這次活動中,我每聽一位教師的課都能從其精彩的課堂講授中學到自己在教學中所欠缺的東西,在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時也思索着如何改進,如何做得更好。儘管現在的我依然經驗不足,還有太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是我已不再有剛從事教育工作時的那種不知所措之感。

我感激學院督導室組織的這次教學觀摩活動,因為它讓我得到了從事教育工作以來一筆寶貴的財富,聽的每一堂好課都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因此更加明確了自己以後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以後我還要經常找時間去聽優秀教師的課,以他們為榜樣,讓自己由新教師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為學院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5

12月3—4日,xx學院西校區。我有幸參加了“全國名師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觀摩會”,通過聽專家講課和學術報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師課堂的風采和教學藝術。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xx老師的《乘法分配律》一課和報告《運算律教學的若干思考》。

xx老師現任xx市xx教育集團副校長,身為一個南方人,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課和北方老師的課不同之處。他語言幽默風趣,行為舉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學生零距離的溝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風一樣的課,細微之處盡顯名師駕馭課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於課前和學生互動費時較多,加之會場狀況不佳,xx老師這節課有些超時(用時大約1小時),但是在下課後學生仍然捨不得離開,這就表明了學生樂學、願意學,而且不感到學習是種負累。劉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輕鬆自由,學生在不緊張的狀態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學中來。老師在這節課中是一個引領者而不是傳教者,其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眼、手、口、腦、身體並用,課堂參與度很高(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發言),老師對出錯的學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學生並不感到尷尬甚至害怕。劉老師能很好地利用教學中的`生成,他的課和教學預案並不完全一致,正應了那句話“所有的好課都是生成的課”。

聽xx老師做報告也是一種享受,他話語幽默風趣,舉止形象生動,在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中向老師們呈現出“教什麼”與“怎麼教”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年輕教師,我深刻體會到要抓準“教什麼”有多困難。我任教的是一年級數學,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入學前都經歷了一定的學前教育,對於一年級的知識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這就給教師出了不少難題:對於這些知識,有哪些同學已經完全理解並掌握了?有哪些同學還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學,又是哪裏知、哪裏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課中讓未會的學生掌握理解,讓已會的學生有所提高?……正確處理這些問題,是使課堂有效、優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後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這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期待自己有長足的進步。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6

9月18日至20日,廣西第三屆國小習作和口語交際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桂林市體育館舉行,有來自全區多所學校的教師,教研員,以及全國著名的語文特級教師和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教師做專題講座、上觀摩課。我很高興地參加了19日上午的活動,讓我走進名師課堂,真正領略了名師的風采和高超的教學藝術,學到了很多教學技巧,感觸特別深刻。

浙江桐鄉市實驗國小教育集團總校校長金劍輝的作文指導課給我的印象頗深,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所以聽的特別仔細。

首先金劍輝老師用魔術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祕密”,這個“祕密”的謎底是什麼讓學生自己去討論、交流、猜測,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氣氛。再請幾位學生來“揭祕”,並讓講台上的學生按照宣紙上的字詞進行表演(哭泣、大笑、目瞪口呆),特別讓學生重視自己的心理活動,並把自己和同學們的心理和神態描繪一下。然後請所有的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合作揭祕,由點到面,很好地照顧到了全體學生的親身實驗。他開放式的教學及較典雅簡潔的語言表述,給我帶來許多啟迪,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更讓我感覺到快樂學習的真諦,他的作文課也讓學生真真實實地把在課堂中感受最深、最有趣的片段寫得具體、生動,並讓他們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聽他的課,既是一次提升,也是一種享受。

金劍輝老師的“祕密”用一個科學小實驗就貫穿了整節作文課,以示祕、揭祕和試祕為教學主線,以活動實踐和自主觀察體驗為主要形式,強調作文的親歷和感受,凸現課程資源整合與作文教學的和諧統一,重視教學方式和學生習作方式的創新,加上他風趣輕鬆的課堂語言,大氣又不乏精到的教學引領,在揭開這個小實驗祕密的`同時,為學生開啟了一扇盡情表達的習作之門,也為我們揭開了作文教學的諸多祕密。

隨後金劍輝老師的作文點評課也頗具特色,他的課堂自由開放,讓學生以各種文體來寫作,如詩歌、記敍文等。讓同桌互相評改作文,並找出其中精彩的部分,他特別強調要找出每一位學生的優點,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詞,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去欣賞他人,也讓被表揚的同學充分體會到自己作文的優秀,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我認為最好的還是最後再擬題目,因為這節課充分體會到了其中的樂趣以及從何種角度去寫作,最後才讓學生想作文題目就會更加生動、深刻。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7

20xx年1月8日,第九屆省幼兒園優秀遊戲課例巡迴展示活動在我園舉行。當天活動的內容安排:上午是優秀規則性遊戲活動課展示,下午是幼兒學習故事分享。這麼難得的機會,我非常的珍惜,積極參加、認真觀看並做好筆記,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對這兩種遊戲的特點和組織方式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早上由五位經驗豐富的老師為我們上五節規則性遊戲,他們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他們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孩子們都樂於參與到活動中去,每節活動氛圍都歡樂輕鬆,這幾節活動都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慢慢回味。每節活動過後,吳海虹老師都會細細地分析講解,使我明白了什麼是規則性遊戲,也知道了設計規則性遊戲需注意的事項:

一、教師要有遊戲精神,要以玩伴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兒的設計遊戲中;

二、規則不要要求太多,一次遊戲只講一點,等幼兒熟練掌握後再一條一條添加;

三、規則的掌握,光靠説是無效的,重點在於教師的示範和在於玩遊戲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

四、遊戲的設計不能一層不變,遊戲內容要有遞進性、挑戰性;

五、為了幫助幼兒提升已有經驗,每次遊戲過後,都要及時點評。

除了以上的`收穫,下午進行幼兒學習故事的分享活動,同樣是讓我感觸頗深。通過下午的學習,我明白了創造性遊戲是幼兒自由自發生成的遊戲,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創設相應的區域,投放相應的材料,提供充足的時間讓幼兒自由、自主進行個別或小組遊戲。幼兒遊戲時,教師不必要觀察所有的幼兒,而是重點選擇一個區中的一個或幾個幼兒進行觀察,還有教師要以支持者的身份靜靜的觀察,給予鼓勵和讚賞,不隨意打斷遊戲,不支配幼兒,把遊戲的時間和空間完全交給幼兒,相信幼兒是主動有能力的學習者。幼兒遊戲時,教師要重點觀察幼兒的學習品質,到活動結束後,要及時組織全班幼兒進行分享活動,分享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習品質。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8

為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20xx年11月15日,我邀請西峽縣城區一小田青梅校長一行7人來到固始六小,開展送課交流活動。為期兩天的教學觀摩和相互交流,使我校教師更好地掌握了“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領,也使我對課改工作有了新的認識。

田__校長20__年7月調入西峽一小時,面臨着教師年齡老化、缺編嚴重、軟硬件條件落後等諸多困難。如何使這樣一所學校破繭成蝶,變成享譽全國的課改名校呢?田校長在報告中介紹了她們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學校領導勇於擔當、積極進取的實幹精神。田校長調入西峽一小後,首先致力於打造務實創新、勇於擔當、積極進取的管理團隊。在她的帶領下,該校領導班子以引領課改為己任,主動承擔了語文、數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率先在全校上“三疑三探”公開課,採取多種形式激發教師投身教改實驗的熱情,營造了濃厚的幹事創業的氛圍,被同行們譽為一個“瘋子”帶出了一羣“瘋子”。

二是對教育事業的高遠追求和深刻思考。西峽一小將課改目標定位於“讓老師享受教育的幸福,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正是有了這樣的追求和氣魄,西峽一小才沒有僅僅滿足於“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推廣,而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使學校各項工作都走上了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三是藉助課改,大力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西峽一小借“三疑三探”模式的推廣,着力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研討活動,使人人、科科、節節都能上“三疑三探”開放課,並使全體教師享受到課改帶來的職業幸福。這也使我理解了田校長赴各地送課講學時都要帶着新手上路的戰略眼光。

四是藉助課改,營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西峽一小的課改不僅着眼於課堂,也把“三疑三探”課題實驗延伸到課外,延伸到學校管理和校園文化創建之中。通過“小問號”社會實踐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探究的成功、成長的幸福;通過創建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讓學校成為師生學習的樂園,精神的家園,展示了富有內涵、充滿活力的學校形象。

西峽一小的課改實踐啟示我們:在推行課改的過程中,校長要跳出“課改”看“課改”。

首先,校長要用平和、端正的心態看待課改。課改是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是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歷史責任。校長應藉助課改搭建起學校發展的平台,全面激活學校的發展潛能,為學校發展贏得生機,積攢後勁,而不能僅僅照搬一下別人的教學模式,寄希望用課改解決學校的一切問題。

其次,要取得課改的成功,“功夫在詩外”。由於洋思中學等課改名校都產生於一些邊遠薄弱學校,這使得許多校長產生了通過課改讓學校走出困境、一舉成名的想法。然而,洋思中學的經驗已走紅近二十年,慕名而去的參觀者達幾十萬眾,可至今沒能“克隆”出第二所“洋思中學”。其原因是:洋思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固然先進,而更讓人欽佩的則是蔡林森校長獻身教育的高尚情懷,洋思中學持之以恆、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的創業精神,以及科學嚴謹的管理措施。“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缺乏這些內功和精神,再先進的理念和模式也不可能使一所學校“起死回生”,“脱胎換骨”。

所以,校長應把課改當做撬動學校發展的槓桿,立足校情,務實創新;立足課堂,放眼全局;既“謀術”,又“謀道”,在提高辦學水平、辦出學校特色上下真功,用實勁,堅持不懈,盡心盡力,才能在實施課改的過程中收穫學校的全面發展。課改是理念,更是一種態度;是方法,更是一種責任。課改不是一株可以隨意移植、供人觀賞的花草,而是一顆良種。它需要生長的環境,更需要我們以農夫的心態,靜靜地守候它的成長!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9

今年三月中旬,我們學校國小部老師在校長的帶領下,到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國小進行為期三天的新課改教研觀摩研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讓更多的學生樹立自信心”。通過觀摩學習活動,我對於新課改的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體會,使我們認識到:新課改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新課改的根本目的,是促進教育發展,使教育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這次教研活動很有特色,很成功,對我的觸動和啟發很大。下面,就這次教研活動談幾點個人的心得體會:

一、在對待師生關係上,強調以尊重、讚賞學生為主。

時代發展到今天,師生關係應該是新型的平等的關係——首先是人格和尊嚴的平等關係。但是在傳統模式的教學實際中,老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這有時候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心靈。在這次觀摩中,我們發現,尊重學生人格,積極欣賞學生的閃光點,會強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積極的效果。因為學生才是最終決定學習成績能否提高的決定因素,所以我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尊嚴,積極肯定他們的有效價值——尤其是要尊重這樣的學生,如:學習成績不良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缺點或者缺陷的學生,智力發展不好的學生,心裏孤獨的學生,與自己意見不同的學生,等等。面對這樣的學生,一定要注意他們的人格,絕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要做到不體罰、不辱罵、不訓斥學生,要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哪怕是再微小的成績,也是進步。要學會讚賞他們的興趣、愛好、專長,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學生是學習的內因,只有首先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為取得好成績打下物質基礎。

二、在對待教學關係上,強調幫助、引導的新型模式和理念。

在新課改體制下,教師的角色,應該是教學的主導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言堂。在新課改形式下,老師要起到始終幫助、引導學生的作用,而不是滿堂灌。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蒐集和利用有效的學習資源(比如幫助學生蒐集“年曆卡”等),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模式,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開始數字教學活動時,老師讓學生學習唱“生日歌”;讓學生説出自己父母的生日等,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對於數學的興趣。在活動過程中,老師又教會了學生口訣記憶法和左拳記憶法等等),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的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髮現自己的潛能,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三、在對待自我上,強調積極反思精神。

通過活動和學習,我體會到,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和必然階段。反思分為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後三個階段。在教學前反思,就可以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在教學中反思,也就是及時自動在行動過程中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在教學後反思,就可以有批判性地在行動結束以後進行反思,可以使以後的教學條理化。

總而言之,這次學習和活動,使我收穫很大。我以後也要在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活動過程中,積極嘗試新課改教學方法,不斷開展創新教學,大膽進行教學改革,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成績不斷提高,為我們學校的教育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0

我非常有幸在20xx年10月11日在沂南縣第一國小參加了臨沂市語文講課比賽的觀摩,我在期間共學習了國小八位優秀教師的課。八位優秀教師文采卓越,各有千秋,讓我受益匪淺,更主要的是讓我感到自身的不足,更確定了我自己今後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讓我對語文閲讀課這一門學科有了新的認識。

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痴迷,更讓我連聲讚歎,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靳如敏老師教學的思路明晰,曾兆翠老師幽默的語言,王麗麗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讚歎之餘,更多是深深的沉思,為什麼會有如此的魅力?為什麼在課堂上學生樂此不疲?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的魅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更好,誰就能震懾學生的心靈。當我聽這幾位老師的課時,她的語言親切,自然,她的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聲情並茂的語言帶着學生在課文的`創設的情境中遨遊,帶領學生感受課文。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

新課標中提到:學生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觸而領悟,就是讓學生知有所獲,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貴在悟,而教師的引導是第二位的。着眼於閲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讀後教,先讀後導”的過程。我想他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充分體現吧。喬士芹老師的教學有這樣三個層次:1、初步閲讀階段的自讀感悟;2、.深入課文自讀感悟;3、賞讀階段的自讀感悟。例如,在學生自讀感悟時,老師向學生提出這樣要求,輕聲朗讀課文,遇到生字圈起來;第二個階段的自讀感悟,讓學生想這些具體字背後藴含着什麼?老師的課親切自然,看似平淡,卻彰顯出多麼精湛的語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

三、處理把握教材

老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戴老師由一幅圖畫開始,讓學生觀察畫上人物的動作,表情,理解人物的心情。緊緊抓住題眼,步步深入文本。

四、評價語言

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例如老師們運用這些語言“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你真棒……”。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澱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1

20xx年5月17日,我有幸被界湖中心校推薦參加了在臨沂一小舉行的《中國教育夢——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好課堂國小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活動中觀摩了宋運來老師和魏星老師執教的兩節作文課,並聆聽了他們的作文教學方面的講座。

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直觀的、生動的觀摩特級教師的課堂,內心既緊張又興奮,眼睛一直凝視着執教老師和學生,手在筆記本上不停地記錄着一個個精彩的瞬間。兩位專家的課堂或生動幽默或簡約樸實,卻殊途同歸,歸於教師對於教育事業的忠誠,歸於對學生的愛,歸於對學生主體意識的召喚。

宋老師的課激情四溢,師生交流中充滿了幽默睿智的問答,教師善於創設一個跌宕起伏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調動學生口語交流和寫作動力思維,注重了對作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喚醒。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宋老師的作文講評課的處理,看似誇張,其實恰恰他是從兒童的眼中心中看作文的角度出發,愛與鼓勵會使孩子們走得更遠,並會將愛與鼓勵傳給更多的人,直至我們的社會。宋老師的講座同樣是激情四射、熱情洋溢,他從教師與學生的思維動力方面,從當前語文教育的現狀的根源到改良現代語文教育的對策方面,提出了一些簡單直觀、易於理解的觀點,既發人深省,又有可操作性。

魏老師的課就像一條澄澈的小溪,緩緩的流淌着,澄清的能讓學生能順着溪流照見自己的影子,流着流着就流進了學生的心田,從而激發出學生無盡的.潛能。魏老師的課堂設計非常簡潔,教學效果——學生的出色表現,引來一次次參加觀摩教師自發的掌聲,這掌聲是對學生精彩表現的肯定,也是對魏老師高超的教學能力的欽佩。魏老師的講座從兒童思維入手,對教師作文教學設計技巧方面進行了潛移默化的引導,對教師與學生思維的廣度、寬度、深度,進行了拓展,八對關鍵詞的解讀讓人有茅塞頓開之感。

兩位特級教師帶給大家的不僅僅是兩堂課兩個講座,像一枚石子拋入水中,在大家的心中掀起層層的漣漪,更像岸邊的燈塔,指引着大家在茫茫大海中迷失的航向。我想參加學習培訓的意義正在於斯,外延遠遠大於學習內容,思索遠遠多於所見所聞。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2

在鄉黨委政府的關心安排下,我們5個大學生村官跟隨組織委員周委員一起參觀了××鄉大學生創業園,城頭鄉養雞場等大學生村官,吳超也詳細的向我們介紹了無花果和泗洪大棗的種植情況以及市場前景,中午10點左右我們又到城頭鄉草雞養殖基地進行了學習參觀,並向08屆大學生村官嚴曙亮系統的瞭解了草雞的育苗,防病,飼料調配以及銷售等環節,一天的參觀學習,我們學到了不少,感觸頗深,歸納如下:

1、積極挖掘現有資源,依託原有的基礎優勢,發展處自身特色

××鄉的無花果和泗洪大棗種植基地以及城頭鄉的草雞養殖基地,都是利用原有的條件和基礎綜合大學生村官自身的優勢,進行擴大投資,逐步由小到大,由弱變強,既帶動了當地農民致富,增加經濟收入,也實現了自己的創業目標,樹立了典型,給其它大學生村官的`創業積累了經驗。

2、都能積極利用自己的知識信息優勢以及大學生村官的優惠政策,有計劃的擴大投資,實現更多的利潤。

參觀過程中得知:××鄉的無花果,泗洪大棗成熟期比較集中,平日裏早造就了勞動力季節性分配不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成長期大量閒置,成熟期勞動力則極度缺乏,對此,他們制定“七彩園”計劃,力爭在擴大種植基地的同時,增加不同季節收穫的果品種類,以使每個季節都有收穫品種,從而分散勞動力各種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參觀學習結束後,我們幾個大學生村官一起討論,制定創業計劃,計劃依託外商大棚的機遇,以及瀕臨泗洪縣城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為石集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3

一、走進太谷二中校園。

1、學習氛圍濃厚讓人感動。太古中學讓學生在濃厚的氛圍下願學,樂學,會學,終究學業有成。樓道內的勵志短語時刻提醒着每一位學生,教室裏的標語板報體現着良好的班級風貌,給慕名前去參觀學習的老師以更多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空間,讓人感動。

2、“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該校課堂教學悉採用韓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學模式。學生分組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上課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教與學的全過程,老師僅僅起引導作用,解決小組裏難以解決的問題,每組學生都由小組長率領全員參與。整堂課將獨立自主與合作學習交替使用,每個小組在自己的版塊裏講解以及完成學習任務,每個版塊都在展示和評比中,競爭意識很濃。

3、師生共同發展的時代聲音。聆聽太古中學校長趙萬科作的“師生共同發展”經驗報告。趙校長重點介紹了該校推行的“1.3.9”師生思辨思維模式,積極打造新課程理念下“自主.合作.探究”的精品課、示範課。特別是“三五三”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釋放了學生學習的潛能,使學生樂學、愛學、會學、學會。課堂真正體現了太古二中的教學模式:依標施教、以學定教,先學後導,問題評價的模式。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有效教學,有效教研、有效課堂、有效訓練、有效作業、有效管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現狀由原來的.“老師累了,學生睡了”變成了“老師笑了,學生樂了”!學校在收穫了課改帶來的成果時,老師的個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潛能也得到了最大化的激發。

二、清徐二中觀摩學習。

在清徐二中我們通過聽“推門課”,聽課堂教學專題報告,學習了不少的經驗。清徐二中宋校長作了“解放思想 承諾奠基---清許二中發展之路”的報告。我們深入學習體會了清徐二中的“四環節活動式教學”模式在備課、授課、作業批改及班會方面的具體做法,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三、新絳中學:半天授課制

新絳中學半天授課制的真正含義是學生後半天自主學習。我們上午是觀摩展示課,下午學習自習課。新絳中學用學習報告,師生工作的“編、驗、點、導、學、做、展、悟”八字方針,開創的“導師制”。新絳中學的課改是一場學習革命,解放了學生人本來就應該表達權、話語權、選擇權等權利。新絳中學的課改為孩子的解放,為教育的未來找到了一條路!

四、放眼澤州一中。

激烈爭論中不乏潛在的規則、你追我趕唯恐落後,學生略帶疲憊臉上寫滿了求知的 欣喜和滿足,這裏他們是求知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一人教大家,大家教一人。在這裏以學為先、學導同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展示學習。理念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澤州一中形成的“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是以“學道”指導自學為形式,以課堂展示為平台,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為目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學導”指的是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間,在“學道”引導下先獨立自學的過程。課堂操作遵循“以學為先,以學定導,學導相輔相成”的原則。澤州一中將主要課型分類歸納為自主學習課 演練反思課 展示交流課三類。 這種 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137”模式教學模式的流程大概是:教師點評學道;簇展;室展;評價反饋;小結檢測;學道導學 。

五、收穫體會

1、學生真正化被動接受知識為自主學習。在提倡自主學習的口號喊的越來越響的今天,能夠真正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其實還是少數。傳統的課堂,填鴨式的教學,一部分好學生能夠做到理解吸收;一部分中等生聽的似懂非懂,做起題來還是錯誤百出;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則完全聽不懂,百無聊賴之際只能睡覺。對於分層教學的落實更是困難,老師的一言堂。這四所學校的教學模式是根據學生的程度分了3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完成不同的題目。

2、學生能力的鍛鍊。所有的學生都在組長的組織下動起來,優等生給其他學生講題,差生板書和展示,所有學生都得到了鍛鍊。不是突出哪一個個人,而是整個小組作為一個整體被評價,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集體榮譽感,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學生的潛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3、教學質量較高。在來之前,我一直存在疑慮,這種教學模式會不會拖慢教學進度?所有東西都讓學生講解,進度肯定會比老師講慢很多。但是來到這裏以後,發現事實並不像我想象的那樣。我聽的兩節都是習題課,學生分組討論,一些簡單的基本的題,學生小組之間就可以自行解決,不用老師再講解了;每個組講解一道或幾道題,幾個小組同時進行,大大節省了板書時間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有問題的題小組之間再互相講解,最後真正需要討論的題只有幾道。先由小組講解,講解後其他同學質疑,最後由老師進行總結、點評、補充,對知識點的總結、知識面的擴充、解題思路的發散都是很好的訓練,經常會一題多解。另外,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比傳統課堂要好得多,因為所有的知識都是學生自己學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的,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4

秋風習習,迎着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我們走進了xx區中最年輕的一所中學——xx中學。可能是新老師的緣故,對一切我都眨着未知與求知的眼睛,一上午的觀課與評課給了我很大的感念。

(一)立校之本——立德樹人。

這種校園文化滲透進課堂中,停駐在校園裏,棲息在一個個細節中。課堂鼓勵機制:激勵性的提問;表揚性的鼓勵;肯定同學間互幫互助;行走在走廊裏的誠信。

激勵性的提問。這是一種帶有鼓舞力量的提問,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又能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兩堂課講的都是《秋天》詩歌,他們對朗讀的要求都是“人聲鼎沸”,這就比“大聲有感情的朗讀”效果要好。這抓住了國中生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好奇嚐鮮的心理。體味到大聲朗讀的快樂。薑蓉老師課上,一位高大壯實的男生走到台前,高聲忘情的朗讀,表情近乎扭曲,但這恰恰表明了他的忘我,暢享在朗讀的快樂裏。我覺得他的感情遠遠超出了詩歌的感情基調,但老師並沒有就此評論,而是贊其優點。教育是博愛的,有問題以後慢慢改,學生自己隨着閲讀量的增加也會無師自通。重要的是鼓勵學生培養學生朗讀興趣,説不定他會在這條路上走很遠。

鼓勵在享受中。對於學生的回答,老師們總會給予鼓勵,非簡單的“好”,“非常好”。一個女生賞析漁家打漁圖後,牟楠老師讚許她“將大家帶入打漁人悠閒愉快的'情景中”,是點評也是對話,學生更樂於發現文學作品中的真善美並與他人分享。

高度肯定同學間互幫互助。這不僅體現在老師對小組活動的肯定,更有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會提出剛才某某學生説了什麼,他或肯定或提出自己的意見,這體現出了一種尊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

每個樓層都設有文具貨架,以備學生不時之需。學生自動自覺投幣取物,沒有人看管,全靠學生自覺,這就建立了學生自覺道德意識。細節處理的好壞決定習慣的養成,長此以往,學生會樹立起很高的道德準則。

(二)學生為主體,在學習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讓他們體味學習的快樂的人,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老師。讓課堂成為展示學生思考、才華的舞台。課前展示環節,每個小組都準備一段美文賞析,內容和課程安排相一致。聲音洪亮,氣韻飽滿,語言優美。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是經過半個多月的訓練。磨刀不誤砍柴工,訓練的過程恐怕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會轉化為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三)語文知識整合

她們對語文教材進行一番大膽的整合。基礎知識檢測,由晨考小卷變為競賽,激發學生競爭意識,也加深了記憶。會考知識點講授上,她們採取大課堂與小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大課堂整合國中語文知識點,包括散文、小説、詩歌、散文、戲劇等等,小課堂夯實練習。課文整合和作文編排也有自己的新意。

每個學校的模式都是量體裁衣的,不可複製,要實事求是才行。首先要摸清學情,有些適合自己的學生,有些看上去很好卻不適合。課前的小組活動,幻燈片製作,小組討論模式,優秀朗讀展示就可以借鑑過來。我的課堂上存在着教師主體的弊端,不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這要糾正過來。習慣養成方面,要注意從細節上着手,當我看到學生寫完古詩後清一色的把黑板檫放到右下角後較為驚訝,正是這個不經意的舉動見出一個人的素質,見賢則思齊,希望我和我的學生們共同努力,從細節上入手,小到板擦、抹布、桌椅、個人衞生,循序漸進養成好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做好細節會讓我們的腳步踩得更實,走得更加自信,距離成功也會越來越近。

觀摩學習心得體會15

20xx年9月17、18日,在六枝特區教育局的大力幫助下,使我有機會參加了由貴州師範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辦的、由貴州鑫源教育培訓中心協辦的為期兩天的“全國教育名師國小語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該會在六枝特區影劇院舉行,當時,全國著名的教育名師:周益民、張學青、王文麗等親臨現場講課,研討會上,我認真聽講,認真作筆記,認真研討,從而受到了很大的啟發,使我從根本上認識到了自己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現我將本次學習研討的心得體會作如下闡述,與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本次學習最大的收穫,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如何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如何讓學生輕鬆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是當前我們要狠抓的重點。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學習,我才知道,什麼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總做一個固步自封、不求上進的人,認為自己很前衞,然而,通過學習以後,我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所謂學無止境,作為教師,應該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素質,就像周益民老師説的那樣,要不斷地通過閲讀來充實自己,要與學生一起進步,其實,老師的進步是通過學生的進步來體現的,學生可以完全成就一個老師,可以幫助一個老師在專業成長方面提供強有力的幫助,因此,不僅要學生進步,而且要伴隨學生一起成長;

其次,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備優良的師德修養,我認為,最關鍵的是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因為只有熱愛自己職業的老師,才會從心底裏踏踏實實地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時時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不斷地為學生創造學習機會,使他們的智力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在學習方面,我們要成為學生的領路人,要用豐富的學識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學生,去影響學生;

第三,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以一種鋭意改革的精神去對待我們的教學,要把以前的陳舊觀念通通去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並把它們有機的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在新課程的教學中,我們要嚴格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執教,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到更多的的知識。因此,我們要借鑑他人的方法,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在擴充知識結構的同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第四,要結合當前的形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這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習研討會,我認識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熱愛學生,要關心愛護後進生,關注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科帶頭人,要讓學生尊敬我們,喜歡的我們,才會從心底裏喜歡我們的課,在教學中,我們要肯定學生的成績,不要隨便動不動就批評學生,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要把他們的潛能充分地激發出來,把他們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老師教學的工具,我們要考慮學生的思緒方式,站在學生的立場,幫助他

們,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有他們的身邊,與他們一道克服困難;

另外,通過本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了加強學生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幫助老師進步,在課外閲讀過程中,老師不能是旁觀者,要與學生一起,成為忠實的參與者,時時刻刻站在學生的身邊,與他們同甘共苦,成為他們學習的好朋友、好夥伴,這樣,我們就能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共同在教學過程中體驗到無限的樂趣。

總之,無論怎樣的學習方法和教育方法,我們都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刷新自己,保持終身學習,直到終老,並且,我們要把這種終身學習的理念傳遞給我們的學生,讓他們也從小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併為之不斷地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