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心得體會

親子閲讀心得3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親子閲讀心得,歡迎閲讀與收藏。

親子閲讀心得3篇

親子閲讀心得 篇1

多讀書、讀好書長大了才有出路 這是兒時母親對我的勉勵。年少時便痴迷於讀書,父母把大人讀的書與小孩看的書分的特別清楚,小孩的書開放着,大人的書被鎖在櫃子裏,直到國小4年級暑假的某一天母親忘了鎖櫃子,被我一次性偷出10幾本書來。至今依然很清楚的記得那些書名《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楊家將》、《玉嬌龍》、《七劍下天山》這幾本該是我後來愛看武俠小説的啟蒙。用了一個暑假啃完《紅樓夢》,書中最喜愛的人物是探春。《西遊記》配合着電視看的津津有味。讀《聊齋志異》使得自己晚上通常一個人不敢睡。《三國演義》因為是繁體字版本所以沒能啃下來,卻也因此促使我後來自學繁體字愛上甲骨文,自習篆刻。非常喜歡那句在《聊齋志異》裏讀到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自宋皇帝趙恆)當然對我來説它的寓意非美女與金錢,而是知識與快樂,在那個家教非常嚴厲的年代,讀書無疑是我精神的糧食,快樂的源泉。

讀書是現代人在社會上獲得成功的基礎,足見讀書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自覺讀書對我受益匪淺,綺綺是家裏唯一的孩子,我們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給她,把最好的習慣給她。一週歲多的'綺綺在語言能力方面特別的突出,記憶力也非常的強,聽覺方面更是十分的敏感,一首唐詩給她念個三四次後便能一字不漏的背誦,讓全家人很是興奮。對於不識字的孩子來説,能聽能看的碟片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讀書方式,《三字經》、《弟子規》、《唐詩》、《温州童謠》、《巧虎》等便是她讀的第一批書,對於小小年紀的她我們沒想過讓她讀這些書就必須瞭解些什麼掌握些什麼,只希望用其耳濡目染的方式養成其讀書的能力。

現在的少兒圖書美觀而精緻,然而相對於好動、沒耐性、不識幾個字的三歲小兒而言看書與聽書都是枯燥的,時間一長便乏了,厭了。古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與聽結合行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讀書方式。

最深刻的例子,是一次給綺綺讀一本《認識水果蔬菜》的書,我對她講解草莓,甚至在講解後給她放《巧虎》裏的《水果歌》,她卻總很固執的回過頭來又把草莓叫成葡萄讓人無語。盡信書不如無書,光看平面的不如給她來一次實際體驗,於是在一個晴朗的下午,帶她到永嘉的草莓園切身體驗了摘草莓、吃草莓接觸大自然的同時感受其勞動的樂趣,從此後她不但正確認識了草莓,更是在所有水果中最喜歡的便是草莓。

讀書宜早不宜遲,從小給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對孩子來説將終生受益。

親子閲讀心得 篇2

親子閲讀是很好的一種親子活動,不管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積極的加入進來,這樣不僅能夠多一些親子時光,也能夠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和興趣,所以我們應該多一點時間跟孩子們一起閲讀,以前,由於自己做生意,忙回來倒牀上就想睡覺了,什麼都不想管了,那時寶寶還小,沒有這個意識,可是發現孩子上幼兒園後他自己主動要求我給他講故事,讀繪本,他也從一開始的聽的三心二意,我講的時候,他一會玩玩具,一會兒岔開話題,到後來的我讀繪本的'時候,他也跟着一起看着書,時不時的還會發起一些疑問,看到繪本上的圖案也會很好奇上面畫的是什麼,説的什麼意思,還要我慢慢給他解釋,這也是一種進步,他慢慢喜歡上閲讀,對閲讀產生了興趣,當然在讀書的時候也學到了很多,比如看完《白雪公主》他知道了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説話,不能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看完《小豬不洗澡》知道了要做個講衞生,愛乾淨的小朋友,要勤洗澡,勤洗手,洗頭,做個乾淨衞生的小朋友,要不你的小夥伴會嫌棄你是個髒髒的孩子不跟你玩的哦……還有很多很多,親子閲讀讓孩子懂得了很多,學到了很多,也做到了很多,所以閲讀是很重要的哦,親子閲讀也很重要哦,我們應該從娃娃抓起,從小養成閲讀的好習慣,當然我們家長也應該積極加入進來,多一點時間陪孩子,讓孩子的童年豐富多彩。

親子閲讀心得 篇3

孩子的出現,帶給了我很多的驚喜。他就在不覺之中闖入了我的生活,也闖入了我閲讀的世界。其實,一開始他似乎不是真的想閲讀書籍,而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學習任務——親子閲讀書香白沙,他告訴我,要和他一起看一個月的書,內容隨我定。

一起讀什麼書好呢?我想到了《國小生必背古詩詞》,反正國小階段這些內容是必須掌握的,不如乘此機會讓孩子做做功課,我的動機也許太過功利了吧。於是,我把書放在飯桌上,有空就會和孩子一起閲讀,我們常常進行交流,有時候我給他解釋內容,有時候他會提出好多問題。為了讓孩子多掌握知識,我會盡力把內容解釋得透徹些,我給孩子講詩人的寂寞與離愁,詩人的親情與友情,我自認為這些講解感動了我自己,也同樣感動着我的孩子,可事實卻讓我啞然。有一次,下雨天,孩子快樂地跑着,張大嘴讓雨水落到嘴裏,邊吃邊快樂地喊:“媽媽,我吃到雲了,我吃到雲了!”原來,前幾天孩子剛學過來鵬的'詩——《雲》,但是當時我給他的解釋是對如此夏雲的憎厭,因為“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峯”,順便也給他講了雲的形成。無心插柳之舉,卻讓孩子印象深刻,而重點的內容他卻早已棄之流水。也許這就是孩子與大人的不同,在他們的腦海裏,少了功利,少了目的,而多了快樂,他們是為快樂而閲讀的,他們的閲讀也是快樂的。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對自己進行了反思,覺得親子閲讀還是不要有太強的功利性才好。於是,我不像上課一樣地教孩子,真正和孩子成為朋友,營造輕鬆愉快的閲讀環境。時間在閲讀中飛逝,孩子的快樂卻像熱帶植物一樣快速地成長着。記得有一次,我們去杭州的一個公園,孩子老遠看到一隻白白的大鳥,馬上就高興地背誦:“鵝,鵝,鵝,曲項向天歌……”,一打聽,原來是鶴。我們夫妻相視而笑,耐心地給孩子作了解釋,可是絕不責備孩子的莽撞,相反,還鼓勵孩子詩歌記得牢,因為我們知道孩子的閲讀新芽剛剛吐綠,是需要加倍呵護的。

一起學完了詩歌,我正愁於如何選擇第二本閲讀的書籍,也是機緣巧合。有一次晚飯後,我給孩子講我小時候,夏天的夜晚在院子里納涼,聽爸爸給我講聊齋的故事。當時雖然害怕,但還是禁不住誘惑,聽完一個還想聽一個,那時,總擔心在黑暗的某個角落藏着一個很兇的鬼……。我的話引起了孩子的興趣,他就纏着要聽鬼故事,而且再三強調自己的膽子很大。於是,我就買了本青少年版本的《聊齋》,買來了,孩子不敢一個人看,總是拉着我的手,一起看。事也湊巧,有一天晚上我們正看着《聊齋》裏的一個故事,當看到“突然,從窗口跳進了一個很小的紙人”的時候,門突然開了,孩子嚇得一下子叫了出來,使勁抱住了我,真是巧呀,原來是小舅舅來了。我笑盈盈地問:“還想看嗎?”孩子直搖頭:“以後晚上不要看了,以後晚上不要看了!”我心裏一陣竊喜,有誰的親子閲讀像我們那樣,是抱着閲讀的,也許在孩子長大成人後,還會記得曾經的一幕——原來,閲讀還是需要勇氣的,也能鍛鍊一個男孩子的勇氣。

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和孩子一起開始了神奇之旅。我們舒展着想像的比翼雙翅,在閲讀的夢幻之境裏翱翔。我似乎忘了我曾經是個寂寞的閲讀人,我們不知道為何而飛翔,但我們卻分明感受到了飛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