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精選】教育演講稿模板集合七篇

演講稿2.53W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演講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教育演講稿模板集合七篇

教育演講稿 篇1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我已經是一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了。都説老師是辛勤的園丁,燃燒的蠟燭,一點不錯。在我的身邊就有這麼一位好老師。

朱老師是我們的班主任,也是我們的語文老師。她皮膚白白的,個子不高,很瘦,特別文靜,説話總是細聲細語的,可講課時卻抑揚頓挫,鏗鏘有力,還很幽默。

有一次,在語文課上,好多同學在玩美術課上製作的手工“螃蟹”。朱老師看見後,不是大發雷霆的訓斥同學,而是很幽默的説了一句:“誰要是再拿出來玩,我就拿去煮了吃掉。”結果,同學們一陣鬨堂大笑後,都很自覺地收了起來。

記得在二年級上學期,在同學們的大力支持下,我榮幸的當上了班長。心裏那個美啊!可是,沒多久我就發覺,這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擔子啊!不僅要處處以身作則,當好大家的榜樣,還要在老師不在的情況下,管理好班級,解決同學間的小糾紛,做到公平,公正,是多麼難啊!因而也容易得罪人,看似光鮮,風光的榮譽背後卻要付出的這麼多。那時我的心裏壓力非常的大,矛盾,委屈,傍徨,迷茫,更多的是焦急和煩躁,成績也是急劇下降。朱老師看出了我情緒上得變化,一次又一次的耐心,細緻的找我談心,幫我分析目前的狀況,鼓勵我,幫助我,到現在我還能清楚地記得她當時和我説過的話。她説:“你忘了我們課文中學到的'那句話了嗎?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你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要勇於挑戰,你一直是老師心目中的小男子漢,我相信你能勝任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在朱老師一次次的鼓勵下,我終於走出那段低谷,重拾信心,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成績也進步很多。

朱老師,我想説:您就是我們的一盞指路明燈。您為我們操了很多心,流了很多汗,我們愛您,我們這些小樹苗一定會在您的關愛下茁壯成長。

教育演講稿 篇2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很高興能站在這裏演講,各位老師,打開記憶的大門。你一定有過很多很多的夢想。也許兒時的你夢想成為一名偉人,長大後發現:那決不可能;於是你夢想成為偉人的愛人,成家時才明白:只能成空;於是你義無反顧的走上三尺講台,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做偉人的老師!終於夢想成真!

也許你有些無奈,有些失落,但是更應該感到快樂和幸運,因為這是一份有關夢想的職業,這是一份有關心靈的職業,更是一份成就人才關於愛的事業!面對一個個鮮活可愛的面孔,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我們總是一次次默默的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我們曾經做了種種詩意的描繪:如果學生是花朵,我們願意做綠葉陪襯,如果學生需要光明,我們一定要做蠟燭燃燒自己。可是真正的教學實踐中,也許你認為應該像大樹一樣庇護學生的時候,他會掙脱高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要去歷練!”

也許你像園丁一樣準備為學生修枝剪葉的時候,他會哀求:“老師,請保持我的個性,我願意成為這樣!”我們才明白,做一個理想的老師是多麼不易。這需要知識和高於知識的智慧,需要修養和高於修養的人格力量,還需要方法和高於方法的能力。我們不禁有些茫然,有些緊張,有些敬畏,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不知怎樣來求索。於是,我們希望找到德才兼備的楷模來模仿,找到真正的大師來定位。其實停下腳步,來看看身邊的人,才發現真正的老師,真正的好老師不是遙不可及,也才發現真正的聖賢,不是在古書裏,不是在電視屏幕裏,而師德師風也不是枯燥的理論和高舉的旗幟,它就體現在我們的身邊,精彩就在我們的隊伍裏,它可以是一種狀態:

是張潔老師的雷厲風行;

是劉春玲老師的風風火火;

是張德朋老師的朝氣蓬勃。

它可以是一種行動:

是龐春梅老師在醫院對學生的悉心呵護;

是崔小雪老師課下對學生的耐心傾聽;

是劉萬紅老師對學生的濃厚深情。

還可以是一種精神:

是汪校長的兢兢業業;

是湯校長的.嚴肅認真;

是周主任的平易近人;

更是一種風格:

是黃潔老師的生動幽默;

是郭強老師的精益求精:

是趙翔老師的豪邁灑脱,

更是馬廷穩老師的儒雅從容。

不只是他們,在座的每一位,都有着獨特的魅力,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温存的問候,一汪感動的淚水,一次傾心的交流,一番嚴厲的批評,一節精彩的課都在體現着老師們的風采和內藴。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卻在腳踏實地幹;沒有望洋興歎的感慨,卻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沒有身為人師的驕傲自負,卻在收穫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這方神聖殿堂因為有你,有大家而精彩紛呈,這方土地因為有希望,我們共同的希望而充滿活力。讓我們一起努力,攜手共進,共同演繹教師的風采!最後,祝願我們的學校越來越美好!祝大家都一切順利!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3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為了報答老師對我的愛,更為了所有需要愛的孩子。一九九四年我依然地站在人民教師的偉大行列。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臉,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

還記得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當時我擔任學前班的班主任工作。一天,我們班上來了一個智力有缺陷的男孩。説實話,當時我這不想收,全班六十多個孩子還教不過來呢,哪能為他再分一顆心呢。可是當我看到孩子那種乞求與渴望的目光,聽到他那口齒不清的老師好還有那雙白胖的小手握着我的手時,一股無形的愛的温泉湧上心頭,從那天起,他成了我們班一名特殊的學生。

我開始細心地觀察他,發現他不願意和小朋友接觸,卻喜歡和我説話。於是,我有空就同他聊天,有意識地鍛鍊他的語言能力,教他正確的咬字、發音。同時,我還讓孩子們多關心他、多親近他、多和他説話、陪他到操場上玩耍、鍛鍊身體。漸漸地他那原本笨拙的身體變得輕盈了許多,走起路來也穩當了,還能高抬腿跑步了,上課也能安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每當我看到他和正常的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做遊戲,享受着他們帶來的快樂時,我的心就感到無比的甘甜。我真切地感受到,我的愛並沒有白白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可喜的進步。

時間過得真快,如今的我在教育戰線上摸爬滾打近十個春秋了。那個孩子已經是我校一名六年級的學生了。現在,我擔任六年級的音樂課教學。開學的第一節課,我早早地來到了班級,我的目光在教室裏搜尋着,終於我又看到了他,我急忙走過去問:你還認識我嗎?他抬起頭微笑着望着我。看到他有些迷茫的眼神,我感覺到他似乎已經不記得六年前的事情了,也不記得六年前那個疼他、愛他、為他付出了很多心血的李老師了。

上課的鈴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課上,我們學習了歌曲《祖國像媽媽一樣》。歌曲學會之後,我説:誰願意到前面來演唱這首歌呢?當時,有很多孩子踴躍地舉起了手。這時,在我的眼前又出現了那隻白胖的小手。於是,我把他叫到前面來,看着他很認真、很投入地用不太清晰的聲音和有些走調的旋律唱歌時,我的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心想,這一定是唱給他媽媽的,因為他很愛他的媽媽。有一次,他媽媽生病了,他在病牀前哭着對媽媽説:媽媽,你不能生病,你快點好起來吧,你要是病倒了,就沒有人疼我了!想着這些,我的眼睛濕潤了。歌唱完了,我問:你為什麼要唱這首歌呢?當我聽到他含糊不清,而又非常肯定的回答時,我的心靈被震撼了。他的回答只有三個字我愛國此時,我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滾淌下來。伴着孩子們雷鳴般的掌聲,他笑了,笑得那樣燦爛,那樣自豪。

教育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是來自本溪市第十九中學的劉文娜,我於1995年畢業於遼外師後就一直工作在十九中學。參加工作已經12年了,擔任班主任工作也十年有餘。在這片我熱愛的教育土地上,我一直用我最飽滿的熱情默默耕耘着。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在這為你們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愛的教育,無怨無悔》。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您也許會驚奇地問:“那是什麼呢?”我將毫不遲疑的回答您:“那就是愛!”愛,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精心地去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着無私的奉獻。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對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當我第一次站在孩子們面前的時候,一切都讓我新鮮、好奇。看看這張臉、摸摸那個頭,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臉,渴求着陽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師,您早。”那童稚的問候,給我帶來了一天的快樂和生機;每天傍晚隨着一聲聲“老師,再見。”給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們純潔的心、聖潔的情、深厚的意,淨化了我的心靈,激起了我對教育事業深深的愛,我真正地體會到了一個教師所有的幸福和快樂。瞧,那間教室裏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筆畫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淚滴,奉獻的是自己。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對學生的愛,不能侷限於個別的對象,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所肩負的是對一代人的教育使命,而並非對個別人的教育任務。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我用我的愛心感化着那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慢慢提高學習成績。因為教師的愛如同陽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潤萬物。只要充滿愛,學生們一定會喜歡。我覺得學生最關心的是教師對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願望是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愛,當我們面對學生,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點的學生時,如果能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然後真誠慷慨地去讚賞他們,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要像一位優秀教師説的那樣:打着燈籠尋找學生的優點,用顯微鏡觀查學生的“閃光點”,儘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始終與對學生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要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嚴慈相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

歲月匆匆,我在教師崗位上工作的12年裏,也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常言説的好: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一切為了孩子。在這我愛的教育事業上,我始終無怨無悔。

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説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將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繼續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教育就是習慣》。

江蘇省原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成尚榮研究員曾撰文指出:當下的教育,對學生現範的要求提得過早。所謂過早,是指兒童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時候,就用條條框框限制學生。教育部課改專家劉堅教授也認為:如果在學生剛進入學校的時候,我們在教育教學上就強調這樣、那樣的習慣,試想當學生對面新知識的時候,還會有多大的把握進行創造力的想象。很顯然,兩位教授在國小生“習慣培養”方面是持穩重、謹慎態度的。那麼國小教育到底該不該、要不要培養學生的“習慣”呢?我們不妨先看看下面一組鏡頭。

一個人去應徵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垃圾桶,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行了。

有個牧場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工作,朋友對他説:“你不需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定會長得很好的。”牧場主人回答説:“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養成吃苦耐勞的好習慣就行了。

在電視畫面裏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多數國外的孩子,在客人到家裏來做客時,會像大人似的充滿自尊、自信,他們懂文明、講禮貌。而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尤其是有客人來訪時,一些孩子見了生人不是畏畏縮縮、扭扭捏捏藏在大人的身後,就是在客人面前亂折騰胡鬧,任意打斷大人間的交流,不講文明禮貌,有時弄得父母很是難堪。其實,這一切都緣自做父母的從小忽視培養孩子自尊、自信、自重和人際交換能力的良好習慣所致。

1988年,世界75位諾貝爾獲獎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所認為最重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學者答到:“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把自己的糖果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東西要放整齊,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飯前要洗手,午後要休息。從根本上説,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原來,基本的倫理道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需要從小養成的。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的增值,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它的利息。”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對於學生日後乃至整個一生的學習、工作都能時時地、悄悄地發生積極的影響。上述系列鏡頭便是最好的佐證。國小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國小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而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還不能靠自己來完成,需要教師根據教材和學生特點科學施教來逐步形成和完善。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保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勿庸置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簡直是一句空洞無力的口號。

孔子説:“少年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時候形成的良好習慣和天生一樣牢固。確實,兒童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穫。播上行為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穫;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性格的收穫;播上性格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穫。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説:“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葉聖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正如美國著名哲學家羅素説的那樣:“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其實,教育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最重要的就是培養習慣,習慣的培養也並非你想象的那麼難,最主要的就是掌握習慣的培養原則。

傳統教育特別注重標準化和規範性。隨着新課改的推進,有專家學者提出國小教育更應着眼於“大智慧”的培養與發展,這一觀點的正確性毋庸置疑。但由於理解的偏差,有相當一部分教師(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由此就可對學生學習上的一些“細枝末節”放鬆要求,甚至可以完全放棄。眾所周知,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標準和規範的社會,標準和規範是現代文明高度發展的產物之一,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作為一個合格的公民首先必須具有強烈的規則意識。教育要規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範”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而“規範”也有力地促進了現代各學科在國際間的交流與發展。國小教育培養“大智慧”與加強小規範”並不矛盾。我想沒有人會説:對國小生學習規範嚴格要求就會降低學生的智慧,而對國小生的學習規範放鬆了就會提高學生的智慧。恰恰相反,“大智慧”和“小規範”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規範”意識強的人做事細緻有序、思維嚴密周全,能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比“規範”意識淡薄的人更能取得成功。如果教育教學中能做到“大智慧”和“小規範”並舉,豈不兩全其美?此時,對規範的尊重,才既是對人性的尊重,又是對創新的尊重。

傳統的不一定都是糟粕,流行的也未必全是精華。傳統是繼承的基礎,承前方能啟後,國小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亦是如此。“提高認識是必要的,轉變觀念似乎言重了,現在,是我們尋求東方和西方教育理念之間的中間地帶,保持科學平衡,取得辯證統一的時候了(我國著名教育家張奠宙語)。”課改專家、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斯苗兒於《課堂常規——在自由與限制中把握分寸》一文中説過這樣一句話:“教師要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作為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之一,貫穿滲透於學習活動之中,貫穿長期的教育教學活動之中”。正如我國當代教育家李希貴所言:教育的根本説到家就是培養習慣。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6

大家下午好!昨天下午6點左右的那段時間,因為自己的教育行為喚醒了一顆“問題學生”的心靈,這給我的全班學生,我自己、尤其那個“問題學生”注射了生命中我們45人共度生活的幸福時刻。今天我想以這封信拉開我班主任工作的序幕,因為這對我太重要了,也太幸福了。(信的內容:老師我想對你説:‘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我有點不喜歡你,為什麼?因為我來到這個學校,你的話太多了,我有一點不喜歡你,時間長了,我慢慢的喜歡上了您,因為您讓我明白了,老師是不好當的,但是您是這麼的堅持,我也很佩服,我們犯了錯,你不批評,只要錯天天犯的話,你就找他(她)談一談,為什麼這樣犯錯。老師,我很佩服,每一個老師我都佩服,因為有的老師為了工作,我很佩服。老師您的氣色我很佩服您。)我良好的心態用樸實的行為愛學生———雙手緊握王世宇同學的手感受心跳的共鳴;一聲問候、句句嚴中有愛的教導安撫着學生;一個電話,一條信息,一封封寫給家長的心在不知不覺中感動着家長,同時我句句誠懇的家校溝通讚美宣揚着我們的學校濮陽縣實驗高中。(我只要有機會就會告訴對方:實驗高中不是我來之前聽説的那樣,這裏管理嚴、教師敬業、公平民主,千萬要給孩子選擇這樣的學校)。

生命,該是陽光下一束束的繁花,每一個生命有每一個生命的語言,每一個生命有他們的精彩。我,作為七年級一班的班主任,滿懷極度的熱情接吻了四十四束鮮花似的生命。

有人説,天底下最大的好事是讀書,最誘人的是開採金礦,而我在想,人世間最好的事業是做班主任,最富有的是用自己的做人學問開啟鬱悶者的靈魂。下面是我的班主任教育真跡。

一、我愛教育,所以我用心做班主任工作。

常言説,人在那兒心就在那兒,我的心在教育!初來咋到,感動於王縣長人到暮年對教育的執着力,感動於全校領導的關心與厚愛,崇敬於全體教師的示範與指教,更珍惜大家共同努力招來的七年級學生。我深深地明白七年級班主任,這是一種神聖和崇高,更是一份責任和義務。他們來自四面八方,本縣的、外縣的,本市的、外市的,甚至還有從實高轉走又來的,我必須守護好這批生源。更何況今年的教學成績將註定實高的明年和未來,我確實是奉命於關鍵之年。我需要拿出十足的精力和心思思考班主任的細微末節。

二、我從生活上關心學生,不定時的.和學生在餐廳共進午餐,那裏也存在好多教育的契機。十二三歲的孩子剛離開家,並且多數是從農村來到城裏生活,心理上、視覺上、生活習慣上、穿衣交往上都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變樣,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這並非朱自清筆下的欣欣然、張開了眼,那是新春的萬物復甦,而七年級孩子們的生活我認為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二次斷奶。飯卡丟了,買不上飯,不會洗衣服,回家不會打車,錢丟了、不會計劃一股腦花光了,想媽媽了,沒有認識的人,想給家打電話了,感冒了,拉肚子了,沒回家的路費了,不會疊被子,和同學發生矛盾了。這些本不屬於我這個性格的人能想到的,可當了班主任我越來越像一個細心的老師媽媽了。

三、我從思想上教育學生。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顏色,要教育他們從農村放蕩不羈的習慣中自覺收斂起來,我天天講、時時説,看到一丁點進步及時的表揚,讓每個孩子為自己的進步高興,我向學生們講身邊的教育故事,成才人的故事,還和他們一起回憶農村裏幸福的童年生活,我們時時達到一種共鳴。我尤其對學生進行勵志、愛國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正向的薰陶教育和引領。我抓住一切機會教育引領學生讀書、誠實、守信。孔子教育學生主張隨處設教,我也竊以為自己在步履孔子的教道。

四、從良好習慣上督促、制度化、相互監督、獎懲兼施、慢慢培養學生。從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好多方面是不講究的,沒習慣就是他們的習慣。這點上我很下功夫,天天盯着、時時催着,瞅準時機給他們示範着,每當我走進教室彎腰撿起一片碎紙,一粒瓜子皮,一個食品袋,一個扔掉的饃弧,一個塑料袋等等,無不對學生們起到以身施教的作用。“教育就是要養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思想”是我自悟的立志教育祕笈。

五、班風建設上我積極陽光性思考,以“自我教育、自主成長”為班號,時時提醒學生遇事三思,擇善益而行,達到自我教育,主觀性成長的目的。同時我還結合本班實際編制了富有團隊凝聚力的班歌《巨龍盤中原》,每每聽到孩子們誘人的唱着,我都控制不了黃河波濤湧的心情。每每手捧一本好書,如飢似渴的吮吸着裏面的乳汁,我會想起七一班命名“雁鷹書院”的含義(不只是學知識,還要領會做人的學問),積極弘揚我班的班級文化、鍛造集體榮譽感。燧人氏之世,天下多水,故教人以漁;伏羲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今教育改革、信息爆滿、世界強烈競爭之時,人才強國,故普識教育,開掘天智非我莫屬。

六、柏拉圖説得好:“一個民族只有最優秀的公民才有資格當教師。”人不僅是一個自然生命,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生命。所以我把自身的學習和提高放在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事事率先垂範,時時提醒自己。每天早晨早於學生到教室,手裏拿着一本書,爭分奪秒盜幾眼;兜裏裝着一筆記本,隨時記下對教育的思考;堅持寫班主任日記,以道御術————觸摸教育的規律,實高的班主任都這樣忙碌、幸福的生活着,為的就是要為濮陽人做最好的教育,為實高明天的輝煌開啟大門,為人類進文明,為世界造幸福。

七、我在試圖開掘一塊新的領域:國中生的家庭教育;我班的班級文化建設剛起步,貼在牆上的班歌、好人好事展示台、全班學生和所有任課教師的生日;接下來教室裏要製作我和四十四位同學的頭像加自勉條幅掛在牆上,讓我常説的未來你們就是21世紀的鄧小平,周總理。在學生的心裏、視線中形成一種向未來穿越的自信和奮發;我們的班內圖書角在學習委員的精心設計下佈置得很好“我們有我們的家,別把圖書放錯了家”醒目的提醒、昭示着借書的制度。

八、我在寬容他們犯錯誤中守護着他們長大。十一二歲的孩子正是調皮、貪玩的年齡,不大不小的錯誤時有發生,我深諳這個理。我的管理法則就是投其所好以哄和關心他們為主,適當的時候要批評他們,甚至把普遍性的錯誤在班裏進行深刻性的教育。有時我還抱着寬容的姿態對孩子們説,在人字理論上人是需要不斷在錯誤的支撐下成長的,老師允許你們犯不重複的錯誤;人的教育如果不給他點嚴厲的色彩,他就不會去反思自己。同時,我還喜歡把自己看到的有哲理性的語句寫在黑板的邊沿,也鼓勵孩子們寫。如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也許,我永遠走不到真正成功的那一天,我不知道自己的路能走多遠,我在安分的聽從上帝的安排。在生命還有活力的日子裏,在軀體還不被禁用的時間裏,雖然我的自然身骨一天天衰老,可我在告訴自己:把自己的年齡到着過吧,你是最明白的聖靈。學會惜福,屬於自己的珍惜,棄去凡人貪念,在幸福別人的同時幸福自己!在座各位,也許我的語言不夠華麗,但句句是真,也許我的行為有好多不盡人意,但我會一直向着無窮性完美走下去,我認為,教育過程是宏觀操作下的微觀思緒排列,每個學生的心靈都是一台自控型電腦,好班主任就是要做學生靈魂軟件的開發者、監控室。作為班主任,我就要為學生的生命成長負責,為44個家庭負責,一般人做到的,我要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也要做到,在我的生活裏,工作、事業、不停的學習高於一切,捨棄小家,顧全大家,視生如子,視子如生已經成了我生命的全部。週五兒子該回家了,我卻為了學生忘了一乾二淨,他下午2點多回家,

謝謝各位!

教育演講稿 篇7

新學期開始了,又要進入緊張忙碌的學習狀態。你是否還沉浸在對寒假幸福、自由時光的回憶中:沒有人催你起牀,可以盡情睡懶覺;沒有人督促你學習,沒有人監管你的休閒,你可以在網絡上盡情的玩遊戲——只可惜幸福的時光太短暫,你又要被捉到學校這個“牢籠”,接受老師不厭其煩的教育,應對令你疲憊不堪的考試?你所向往的生活是什麼?難道是盡情吃喝?縱情玩耍,一輩子都和假期一樣?可能嗎?有這種“不勞而獲”永遠“免費的午餐”嗎?

我的觀點是:上學這件事和欠債還錢一樣,天經地義。信不信由你!人的生活是有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主題重點(春節你可以玩會!現在你就應該只管學習)。

我作為老師不想看到你還沉浸在假期中沒有“拔”出來??例如:有個學生叫“神馬都是浮雲”的説了:開學了,女朋友都可以放一放,叫她找個地方涼快吧。這就對了!其實,你只要有了學識、知識、才識,一切會有的!當然,這一切的一切是建立在你現在就收心靜氣好好學習的基礎上。

你現在認真學習是根本。你自己完全可以這樣想:好好學習,學點真東西,考上天師,拿到幼師資格證,考上技師,高級技師,找到工作就可以為父母也是為自己解除後顧之憂。

當然,現在開學了,你必須明白:不管你有多少的興趣和愛好,你有再多的社會關係, 再深的對學習的厭惡之感 ,在你的這一個時間點上面, 你應該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高過所有。別説你家裏那塊年糕還沒有吃完啊!就是你有男女朋友也一樣叫他找地方去涼快吧!等你認真學習,以後的年糕會有更大的在等你! 你要學會孤獨 ,你要把自己逼出最大的潛能。記住:沒有人想叫你輸,除非你不想贏。沒有人會為了你的未來買單(寒假買單的是你們的父母,但是你父母不可能一輩子都給你買單), 你要麼努力向上爬 ,要麼爛在社會最底層, 這就是生活。你想説 “無情”也可以,老師不反駁,也不給你解釋!你想將來“美好”,那現在就要努力準備吃苦吧。因為吃苦與未來的幸福成正比。

你説自己基礎差,不想學?我問你:你拼命努力了嗎?你如果自信不足就非常可怕,你天天為難發愁,唉聲歎氣。懷疑自己的能力:我這個專業好像也不怎麼樣?好像也學不到什麼東西?我告訴你“國務院總理”這個專業雖然好,但是工作最難找,因為全國總理就一個啊!我還告訴你“一口吃不成胖子”,專業的設置,所開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積跬步之千里”!你個把同學開學後一直不適應,產生厭學情緒,不想上的苗頭有沒有?我告訴你們,你的選擇沒有錯,有錯的是你的心態---就是你自己心裏起毛了,長草了!告訴大家,人腦有無限的潛能,一個人的大腦如果完全被開發的話據説可以記住26國語言,能記住4000多本圖書的內容。全世界最聰明的人愛因斯坦也僅僅只開發了12%而已,所以別以自己笨為藉口 你要是真的發狠了,你是下一個愛因斯坦誰也説不準。

説實話,只要你成績好了,你爸媽就看你順眼,你做什麼都不管;一旦成績不理想了,爸媽看你幹什麼都不爽,處處找你的茬,然後又扯出很多沒聯繫的陳年往事打擊你。所以你成績好還可以避免家庭矛盾,那多好啊!誰都想當個優秀的人, 他們行, 你也行。學習是學不死人的。既然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你以為你花一個小時只做一道數學題會死嗎?既然學不死你 ,那有什麼好怕的!你説太苦!我告訴你們,你現在吃多少苦,將來就有多少幸福償還你。它是對等的,這也是佛學的理論,吃得苦中苦,才有甜上甜。學習他是穩步、慢步、不停止,持久向上有毅力,終會到達目的地的。例如:假如一個人15歲的時候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説“我不會耶”。你現在覺得英語難,放棄英語,你走向社會時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説“我不會耶”。那就證明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悔之晚矣。同樣,大到一個國家也是如此。你看現在的聯合國四個常任理事國都是當年二戰時期反法西斯的中流砥柱,沒有當年的艱苦卓絕流血流汗他們憑什麼是“常任”啊!

 第二 迅速收心 適應開學

學習成效講究注意一下三點:動機(你的目標理想);方法(你平時怎麼學,這個特殊階段注意什麼,我現在講);毅力(持之以恆,堅持再堅持)。別實在沒有好法。

一、收心放平----把不想早開學的怨氣、抱怨組織合理宣泄出來,找個合適出口釋放自己的情緒。

用一次活動吐出來就過去了。今天,老師就指導你們發泄出來,回去以後就開始安心精氣地學習吧,年早就“過期”了,現在三月了啊。

由於寒假的休息、作息時間都被打亂了。現在,我們要收起玩心以及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們的學習中。怎麼辦?

二、改變習慣----在寒假裏,你熬夜看電視玩電腦、第二天睡懶覺到大中午是很常見的事。但是開學了,需要抓緊調整作息時間的“ 生物鐘”,儘快讓自己“ 倒時差”,不能縱容自己晚睡晚起,強迫自己適應開學後的作息時間。

第一是多靜態學習,少做動態活動。近期要自己靜下來坐得住,鑽進去防心不在焉 (例:“風在吼,驢(馬)在叫”)。假期歸來這段學習應從日常簡單的問題中死扣、深挖、刨根問底,甚至鑽牛角來給自己安心定神。例:上下牙誰咬誰;辯論春晚小品“擾民”與“扶不扶”那個更好都可以。

第二是培養自己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你興趣在哪照着使勁啊)。 第三是用精神勝利法,學會一道題,記住幾個公式就有成功感。讓自己產生興趣。

第四是合理安排好時間,學會調節利用自己的生物鐘,事半功倍。

一定首先要保證睡眠質量和時間 ,近期尤其不能搞疲勞戰術------課堂上要靜下心.

三、每天反省----(多在心裏自問)今天想過自己來學校是幹什麼了嗎? 今天充分利用時間了嗎?今天上課積極動腦了嗎?今天獨立完成作業了嗎?今天問過老師問題了嗎?

 第三 鉚足拼勁 追逐理想

你要知道實現理想是有條件的.:

1、確立目標是前提(你自己已經明確了你來學校的目的、目標,那現在就看你的行動了)。

2、刻苦學習是關鍵(怎麼叫“刻苦”?)。

3、自信心態是保證(相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只要收心安神,一定會聽進去學出來,別人能行,我也一定行,別人不行我也行。誰都想當個優秀的人, 他們行, 你也行。學習是學不死人的。既然學不死,就往死裏學。)。

4、老師支持是後盾(老師堅決支持你學習,做你的後盾。你應該主動和老師多交流,你千萬不要説我討厭那個老師,我告訴你,你就是討厭他,也不要討厭他傳授的知識啊)。

總之,沒有理想(夢想)比貧窮更可怕,因為沒有理想代表着你自己對未來沒有希望。其實,沒有人會讓你輸, 除非你不想贏。

教育是一項長線投資,其最大的受益者並不是家長,更不是老師,而是(自己)學生本人。你所投入的第一桶金,就是今天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

假如:

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是白日做夢,這不是中國夢!)

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哈佛大學圖書館牆上訓言20之一)---考上天師、幼師、技師、高級技師。

誰都擁有“此刻”的時光,也擁有美好的理想,就看你怎麼做?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哈佛訓言之六)。

點評:心不隨境(眼下剛入學的亂騰靜不下來)是禪定,心不離境(眼下你是學生身份,別忘記了)是智慧!

告訴同學們,學習這個東西就是優雅地在過苦日子,須有篤定之心才行!(要的是定力和定勢)。

我們可以長得不漂亮,但絕對不能讓自己的人生不漂亮。

評:“漂亮人生”最需要的是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學到知識儘快成為 精神層面的富有者。“漂亮”最主要的是精神知識能力和修養啊!

幸福或許不分先後,但成功必排名次!(哈佛訓言之七)。同學們,你想幸福嗎?現在就看着辦吧!

同學們,今天就説這些吧!

希望你們回到教室用自己的毅力堅持做到“形回神歸,心在當下”。穩得住,靜下來,學進去。咬牙堅持收心回位,學會適應開學的作息時間。鈴聲就是命令,“自然醒”已是“老黃曆”。

相信你們會明白我講這些話用意是什麼,知道自己來學校是幹什麼的?

希望你記住:“形回神歸,心在當下”。想想未來,看看現在,樹立自信,拼爹不行,拼自己吧!(20x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