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品】我的故鄉作文

作文3.07W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故鄉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我的故鄉作文

我的故鄉作文 篇1

寶小,那一方養育我五年多的土地,即將告別,我心中真是萬般不捨!回憶起——那一點一滴,那酸甜苦辣,那失敗成功,那些小打小鬧,那些歡笑淚水……不知不覺,回憶將晶瑩的液體灑在我眼角。多想讓時間停滯,永遠不離開那教室、走廊、操場、還有那美麗的莘園。

莘園,那一方翠綠的天地,藴藏着多少歡笑甜蜜!那滿眼碧綠,似能讓一切煩惱煙消雲散;那一草一木似能讓一切不安隨風而去;那精緻木亭,似能讓一切憂慮無影無蹤……

來到莘園,花草那淡淡的清香撲鼻而來,令人神清氣爽。清新的空氣夾雜着古樸的`味道,着實讓人沉醉。這時候,捧一本好書,端一杯温水,坐在亭子裏小憩,真是一種享受呢!太陽將温暖的金暉灑在片片綠葉上,灑在我身上,也灑在書上,似一層金沙。書本的油墨香味和木頭的質樸醇香融合着,心底有説不出的愜意。莘園啊,就是這樣一方能讓人歡樂,讓人享受的自然天地。

累了,便收起書本,在莘園裏漫步,看那春葉悄悄探綠,看那夏花熱情綻放,看那秋葉輕輕飄落,看那冬枝瑟瑟發抖。在那奼紫嫣紅的花叢中,飄飄然飛出一隻黃蝴蝶,她飛舞着,旋轉着,沉浸於自我,就那麼靜靜地飛遠。她的世界裏只有那婀娜舞姿,和優美的身影,這就是在説——看書也要如此身臨其境嗎?金燦燦的迎春花藤間,一個個忙碌的小小身影來來往往,採集着甜蜜。那黃黑相間的蜜蜂穿梭着,讓我眼花繚亂,似變成一個個字符,在説:“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我想,讀書也要像這勤勞的小蜜蜂一樣,不斷、勤奮地汲取知識,並且不能只叮在一處,正如魯迅先生所説:“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讀過許多書,這才能獲得更多知識。潔白無瑕的牆面上,有一隻幼蟲在攀爬,爬一點,又滑下來一點……但它不懈努力着,似在為我樹立榜樣。在這裏,我不僅收穫了快樂,還收穫了書本上學不來的知識。

錯落有致的亭子上,長廊上,隨處可見的是那一句句名言,每一句都在訴説一個道理、哲理,引人深思。又在每一處拐角處,發現了一首首唐詩,一闕闕宋詞亦或是一曲曲元曲,散發着被歲月浸潤的幽香和芬芳。在地面上,又立着一塊塊木牌,介紹着各種樹木,面對那些年代久遠的大樹,我不由得肅然起敬。

寶小啊,再有半年多就要分離了,這片承載着我童夢的土地啊,就要説再見了!心中是那麼戀戀不捨,那五年多的情感,哪能説沒就沒的呢?我又怎能説忘就忘呢?或許當我走遠了,再驀然回首之時,會憶起那純美的點點滴滴吧,願——人散,情不散,憶不散……

我的故鄉作文 篇2

窗外的日色漸漸西沉,夜幕吞噬着蒼色天空。我站立在窗台邊上,極目遠眺,我知道,在那被高樓大廈遮住的遠方,是我久別的故土,那遠離鬧市的喧囂,充滿我兒時回憶的氣息的梓里。

上次回訪故土是在幾個月前,當清新怡人的空氣悄然從車窗的縫隙間滑進來時,我便清楚地知道,到家了。

漫步在河邊小道,小溪裏的水清澈透亮,如明珠,陽光灑落在溪水上,折射出優美的弧線。我蹲下身去,仔細觀察着緩緩流動的溪水,果不其然,一隻鮮活的米色小蝦冒出頭來,我一時間想起小時候與祖輩抓蝦的趣味,便會心凝神,盯着流淌的溪水,雙手懸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等了半分鐘差不多,一隻小蝦從不遠處遊了過來,它似乎並不理會我這個龐然大物,因為我用手擋住它上方的陽光它也沒有任何反應。我一頓一頓地將手指接近溪面,生怕嚇跑了蝦,手指碰到水面,接着是整個手掌,蝦游過來了,我將手迅速向右撇,張開如籠子般的手掌,用手掌推過溪水,將蝦溜進了我的手掌心,我捧起一點水和蝦,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蝦一個鯉魚擺尾從手掌中跳了出去,回到了溪中,令我發笑。

溪水的後面是一小片玫瑰花田,我想起了春天奶奶在田裏埋下如珍珠般的玫瑰花種,我想起夏季田裏那淺白色的玫瑰花,宛如懸浮在河面上的霧,泛着銀光,我想起那緋紅色的玫瑰,就像東方的朝霞,花心紅得像紅寶石。眼前現在雖並無白玫瑰或紅玫瑰,但不知為何,我彷彿聞到了一陣沁人心脾的'花香,縈繞在我的鼻尖,此時,令我在花田中流連忘返,忘記了時間。

直至天邊的那抹火紅輪倚着山腰,我才緩過神來,卻不知已在田裏待了許久,匆忙回家,卻又遇見了令我難以忘懷的一幕。

暮靄落盡,明月徐徐上升,綿延的小溪,經過花田,經過稻田,向青山流去,向鄉村人家流去。月光透過柳樹的殘毛灑落在地面上,行人的影子給這幅月下圖增添了幾分色彩——“月華如水,波紋似練,煙靄淡淡,殘柳幾株”。

我在故鄉待的時間不是很長,雖已分別,可這美麗的月下圖仍鋪在我眼前,我的鼻尖總能嗅到故土的氣息,那靜謐温和的氣息,真好!

我的故鄉作文 篇3

吉?,屬杏壇鎮,在大良鎮西面14公里。原稱吉溪,後來,因為人口發展,生產興旺,生活富裕於是取吉祥保?之意,所以,改稱“吉?”。

這裏,地傑人靈,是清末維新派重要人物——麥孟華的故鄉;這裏,民風純樸,左鄰右里關係融洽,家家户户樂也融融;這裏,藍天碧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是順德的世外桃源;這裏,古色古香,有著名的石龜廟、長石橋、石拱橋……。這些都是家喻户曉的。但是,你又知不知道吉?的古八景呢?現在,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第一景:百丈耕歸。只見夕陽西照,在彎曲小路上,一批批的農民從鄰近百丈村的耕地收工回家,他們肩上揮汗成雨的農具在晚霞的映照下閃閃生光。就好像一隊聲勢浩大的義勇軍。第二景:鬆圍夜鶴。在鬆圍坊的一河兩岸,成排的水松樹高聳入雲。每日黃昏的時候,就有成千上萬只鶴,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飛來,活象一個百鳥歸巢的風景畫。第三景:榕樹生橋。在西村坊有一棵細葉榕樹,他的一根樹枝向河對岸跨過,好像一個惡貫滿盈的魔鬼向對面索取東西。樹枝上的須像一個年過八旬的白髮老翁,向對岸貪婪地生長。夏天,小朋友們游水時踏在樹枝上,有的像《水滸傳》裏大名鼎鼎的浪裏白跳張順,踩水如平地的'童猛。還有的卻像只“旱地鴨”。春天,它給人們帶來了春意,夏天,烈日當空時它給人們遮蔭,秋天,它給人們奉獻出綠色的圖畫,冬天他為人們抵擋冷酷無情的寒風。第四景:晚望竹林。在蘭堂隊的竹林浪的地方,有一間竹林寺廟,四周都是竹林。每當傍晚時候,月照竹林。銀光閃閃,好一番詩情畫意。第五景:綠榕夜市。在村中心,每月在特定的日子。夜幕降臨,鄰近村莊的村民都會三羣五隊相約而來趁熱鬧。在綠榕樹下,燈火通明,有叫賣的,有玩雜技的,有説書的,有唱戲的……,好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第六景:太王寶塔。在麥家大祠對開的一處土丘,是有名望、有功名的左氏家族祖墳。一個一個的骨塔存放得井井有條,氣派十足。

遠看,遍地金錠;近看,金塔生輝。第七景:娥日名關,在名關坊,有一個牌坊,提名“娥日名關”。每當日出時候,朝霞與牌坊、巷成一直線。在巷深處看外望,像奇特的一線天風景。第八景:月照娥眉。在名關坊,有很多古屋,屋頂就像一彎新月,俗稱“鍋耳屋”只要有月光,透過那屋頂看到的,都好像有無數個娥眉月。

這就是我的故鄉。我愛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作文 篇4

人類共有一種質樸的情感,那便是“鄉情”。曾幾何時,金碧輝煌的高樓代替了冬暖夏涼的小窯洞;郁郁青青的小山上,出現了烏煙瘴氣的工廠;魚蝦嘻戲的小河裏,變得混濁不清了。如今眼到之處的一切都使我懷念起那個美麗的故鄉,故鄉又一次浮上心頭。

我的故鄉沒有城市的喧囂,充滿樸實味,就像陶淵明在詩中所寫到:“暖暖遠人煙,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那是故鄉獨有的風情啊!“吱呀”一聲,推開沉重的大木門。映入眼簾的是那一排’“素面朝天”、不加粉飾的土窯。接着看到的是屋後那排排青山,還有那東邊青草坡上的羊圈。這些平平凡凡的地方,卻承載我童年的全部快樂。

青草坡上的羊圈,是我玩樂的天堂。記得有一次,趁着不在家,我貓着腰,鬼鬼祟祟的溜進羊圈裏。眯眼一瞧,時機正好:老羊都去吃草了,幾隻小羊羔懶洋洋的卧在空地上曬太陽。我打定了壞主意,想要捉只小羊玩。我開始邁着“龜速”的步伐向小羊羔走進,小羊羔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抬頭向我這邊看來。我發現了之後,立即繃緊了神經如臨大敵,雕塑般一動不動。彷彿正應襯了那句“敵不動,我不動。”僅管如此,仍是被那機靈的小羊發現了。趕在它逃跑之前,我腳下生風,縱身一躍,撲在小羊上。我摟着它毛茸茸的脖子,心底美滋滋的,滿意極了。

我的故鄉,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就連鄰里鄰居都隔着幾架山,過着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處處都是好風景。你瞧,屋後的山被切成一片片梯田。走入山間的羊腸小道,一段時間後,眼前一片開闊的田野。田裏長着一排排半人多高的豆苗,綠油油的葉子裏掛着一個個碩大的豆莢,就像一條條綠色的小舟。找出一個飽滿的'豆莢,小心翼翼的剝開,裏面安閒的躺着兩枚豆粒。撕開豆皮,兩片豆瓣展現在我的眼前,細細的嚼了嚼,澀澀的,苦苦的。

是故鄉帶給我無數歡笑,可那時我年少無知,總是抱怨着祖先為什麼把家安在這種窮山僻壤,黃土紛飛的鬼地方。後來我明白了:正是這百般阻撓人們的山,鍛鍊了人們堅強不屈的品格;正是這百般阻撓人們的山,造就了陝北人鐵一般的毅力。都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陝北的土地,養育了無數優秀中華兒女啊!

啊!故鄉是你辛辛苦苦將我養大;是你無私的包容着懵懂無知的我;是你帶給我無數歡聲笑語!啊,故鄉你是我心頭永遠抹不去的痕跡,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誰能與你相提並論呢?

我的故鄉作文 篇5

四五月份左右,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街兩邊,人們三五成羣地聚在一起,提籃叫賣枇杷,不禁使我想起了小時候幫奶奶摘枇杷、賣枇杷的趣事。

我的家鄉在河嶴,哪兒是“枇杷林批發商集散地”,枇杷是我們那兒的特產。枇杷在十二、三月時開花,開出來的花雪白雪白的,共有五個瓣,它們一朵朵、一簇簇擁在一起,彷彿枝頭鋪了一層潔白的雪花。四五月份左右,枇杷結出了果,那一個個果子只有“乒乓球”大小,青綠青綠的,散發着一股淡淡的酸味。

我聞着這氣味,“口水直流三千尺”,忍不住偷偷摘了一個嚐嚐鮮。我扒開外皮,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誰知,一股濃濃的酸味直沁肺腑,酸得我睜不開眼睛,説不出話來,以後我再也不敢嘴饞了。終於到來五月份,枇杷成熟了,我隨着奶奶提着籃子到園裏去摘枇杷,我可高興了,終於可以吃到又甜又大的枇杷了!

一進園內,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黃澄澄的枇杷林。我歡天喜地地蹦跳着,跑進園內,興致勃勃地幫奶奶摘起了枇杷。望着那一個個拳頭大小、金燦燦的、香氣撲鼻的枇杷,我直嚥唾沫。剛摘了幾個,便靠着枇杷樹,品嚐起小燈籠似的枇杷。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我小心翼翼地用舌頭舔了舔,呀,好甜那!

接着,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狼吞虎嚥地吃着,吃完了籃內的,我意猶未盡,舔了舔脣邊殘留的果汁,回味無窮。最後,奶奶在路邊擺了個攤位,將剛摘的新鮮枇杷擺了上去,還時時喲喝着:“賣枇杷了!又甜又大的.新鮮枇杷嘍……”我也一邊吃着,一邊摻和着:“好吃的枇杷喲!快來瞧瞧啊!”經過的行人或車輛總要停下來,買個一兩斤飽飽口福,解解饞。

當然,枇杷不禁酸甜可口,十分美味,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它不但可以治咳嗽,還可以治喉嚨呢!經過加工後的“枇杷露”清涼刺鼻,可好喝了!除了這些,四五月份天氣特別熱,吃一些枇杷還可以解渴呢!

也可以把枇杷包裝起來,送給親朋好友……真是一舉多得啊!吃着美味的枇杷,我不禁回憶起最温馨、最難忘、最令人魂牽夢繞的家鄉;品味這可口的枇杷,不由自主地勾起了我對故鄉每人每事、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的思念之情。款款思鄉情,濃濃還故意,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

我的故鄉作文 篇6

那些回憶像咖啡的香味,苦澀而温馨。

我至今仍舊懷念那些松樹,那松林的清香仍縈繞在鼻尖。如今,往日的朋友們一個個去了他鄉,雖相距不遠,卻無緣相見。那麼,他們那時玩耍後身上充斥的汗味,混雜些松樹獨有的香氣,是否依然值得懷念呢?

那扇把衞生院分成前後兩部分的鐵門,曾被我一步步地推着關上,可不知是相互作用力搞得鬼,還是彈性有意給我開了玩笑,鐵門彈回,在我的額頭留下了烙印,被縫上後的針眼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消逝,進而不見蹤跡,可那鐵門已在我的血液刻上了痕跡,那是故土的痕跡。總是在每年的某一天,會微微地作痛,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忘記那裏,自己出生的地方。

那時的夏日,蒼蠅會爬滿窗紗,嗡嗡地振動翅膀,聒噪地讓人難以入睡;那時的冬日,寒氣會漫上屋檐,結成一個個冰凌,使人忍不住想要觸碰。可我已經很久沒有回故鄉了,我不敢確定,那扇鐵門是否還在,那些松樹是否還在,爬滿窗紗的蒼蠅?屋檐上剔透的冰凌呢?

去軍訓時,我曾離故土是那樣的近,(基地離衞生院200米),卻好似咫尺天涯,過“家門”而不得入。我的兩半靈魂彼此呼喚,去無法重逢而後合併,反而是“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看到某個熟悉的面孔,便趕快藏起來,生怕他們認出了自己,而自己卻不知道如何稱呼。於是,我開始害怕了,所有的一切都太容易逝去,就像某個電線杆上偶然出現的鳥兒的蹤影,一晃就不見了。這讓我不敢再想,而有時卻又忍不住去偷偷地想。

也許故鄉在我的回憶中,只剩下黑白色的剪影了罷。我不知道是誰發明了“回憶”這個詞,但我相信,他一定是遠離故鄉的遊子,想到了故鄉的味道。我希望,我的故鄉是一個咖啡壺,從它發出汩汩的一聲開始,就毫不炫耀它內裝液體的優點,只會散發出那淡淡的苦澀的清香。在我的看來,故鄉不是一盤肉丸,一碗兒時的雞蛋湯,而是那些只記得面孔,而忘掉的人的`味道,是那苦澀而温馨的咖啡的味道。

我願意在關於故鄉發出的回憶,發出汨汨的一聲時,回到故鄉,畢竟也該回去;看看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嚐嚐故鄉回憶的味道。

光陰遊走,歲久彌香。不淡其味,更添其醇;不褪其色,更增其厚。故鄉的味道佔據了我心中最隱祕的角落,飄散着揮之不去的古早味。

我的故鄉作文 篇7

黃昏下,殘留的夕陽灑在我的書桌上,發出金色的光芒。我呆呆地望着窗外,那繁華的高樓大廈,那橫豎交錯的高架,那川流不息的人羣和車輛,這樣的城市真的是我所向往的嗎?一股漫上心頭的思念之情告訴我,不是的。

有人説,只有走出故鄉,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她對你的意義,那份你永遠不能割捨的親情,就如母親與孩子相連接的那條臍帶一樣,充滿了深深的愛。我感受到了。兩年來,我不斷地回憶我的故鄉,她的真善美,是我以前從未發覺的。

故鄉的脊樑,是那麼的峻峭。記得那個清晨,太陽快要升起時,我和姐姐就爬上了山。待我們爬到了山頂,我眺望遠處,蜿蜒盤旋的山脈,猶如一條正在酣睡的巨龍。俯視腳下,白雲迷漫,雲霧繚繞,一個個山頂探出雲霧外,似朵朵芙蓉出水。不一會兒,太陽升起了。陽光猶如千萬把鋒利的寶劍,穿透了那層薄薄的輕紗,給那羣山投下金色的光芒。如今,在這個城市裏,放眼望去,盡是無盡的鋼筋水泥築成的高樓。

故鄉的血液,是那麼清澈。小時候,我經常到一條小溪邊玩耍。我如今還記得,那條小溪的水,是那麼涼快,當你一腳踩進時,一股清涼之意一下子從你的腳底直透穿到你的頭皮。那條小溪的水是那麼的清,清的看見溪底沉積的沙石和枯葉。那條小溪的水是那麼的靜,它慢慢地流到遠處。微風吹來,溪面上蕩起一圈圈漣漪。陽光下照,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溪裏的小魚和小蝦成羣結隊的遊着,它們彷彿過着無拘無束的生活。看着它們互相追逐的樣子,我總是光着小腳丫,走進小溪裏,等待着一條小生物的到來。魚兒似乎一點都沒有被驚着,反而游到我的腳丫旁,用着魚尾掃着我的腳趾。“呵呵呵!呵呵呵!”一陣歡快的笑聲環繞在小溪邊。如今,在這個城市,找不到一條清澈的河流,它們上面滿是人們的生活垃圾,它們流淌的是工廠未經加工排出來的`廢水。

故鄉的夜晚,是那麼的祥和。人們走到樹下,有的靜靜的仰望着天空閉目養神,有的下着棋,有的三三兩兩喝着茶,聊着今天發生的趣事。夜漸漸深了,人們都進入了甜蜜的夢鄉。路上,只是依稀亮着幾盞路燈。星星一閃一閃的,猶如小眼睛一般,看着這片寧靜的土地。如今,在這個城市,酒吧前的霓虹燈閃爍着,街上走着幾個喝醉酒的年輕人。

故鄉啊故鄉,你可知道在茫茫人海的城市裏,有一個小人兒在想着你,念着你,我將這無盡的思念寫進了文章裏。儘管我的身體不在你身邊,但我的心我的靈魂永遠屬於你!有一天,我會奔跑着,投到你温暖的懷抱裏!

我的故鄉作文 篇8

我的故鄉在潮陽的棉城,它雖然只是一個小地方,卻也有着不遜色於其他聞名之地的特色。

據母親説,棉城原是以木棉樹多而得名。可自我懂事以來卻從未見過那木棉樹滿城的壯觀景色,原因似乎是道路擴修而不得不大量砍伐。這一點讓我一度十分遺憾。

説實話,我已許久未與故鄉的夏天相逢了,至於春天和秋天,對我來説更是神祕得很,每次都錯過與他們相遇的時機。而相比春夏秋這三季,故鄉的冬天才是我的老友,雖算不上知根知底,卻也有七八分的瞭解,而僅僅是這麼不深不淺的瞭解,都足以讓我牽腸掛肚。

要説那日日盼夜夜盼的日子,便是熱鬧迎神賽會,講得更通俗點就是“拜老爺”。有句詩是這樣描寫它的:為賽靈神沸管笙,衣香人影簇春城。詩句十分應景,也能一下子把我拉到每年春節時熱鬧非凡的景象中去。在迎神賽會大隊的最前方,是“老爺”的大駕,裏面坐着的那位我至今都沒看真切過,似是紙糊的又似是瓷做的,不過那也並不重要,因為它只是一個象徵而已,後面的才是越來越有特色:手挽花籃、肩扛錦旗的年輕姑娘們,提着小巧燈籠的童子們以及身負壽帶的男人們。於我而言最有趣的莫過於那羣身負壽帶的`男人們,他們一身黑衣,頭頂黑色禮帽,臉掛黑色墨鏡,一張張面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些緊繃——這不就是舊社會的黑老大們嘛!每當這時,我總會在路邊拿起手機默默地記錄下這一幕,然後把這愉悦的一刻分享給我的好友們。

值得記錄的當然不止是那種小小的插曲,壓軸的總會是重頭戲——本地的英歌舞。各個小區域的英歌舞都獨具特色,卻都一致讚美着《水滸傳》中那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而我最為喜歡的便是我從小看到現在的那一支隊伍——後溪英歌隊。開始之前,總會有人拿着一大串紅紅的鞭炮先熱熱鬧鬧地放一通,隨後隊員們便在手持鑼鼓的人們“咚咚鏘,咚咚鳴”的伴奏中閃亮登場。每人的手中都有兩個類似鼓槌的棒子,他們時而互擊,時而敲地,時而與旁邊的人交換,默契非常,用武打和舞蹈讚頌着那些綠林好漢們。這“一武一舞”成為了故鄉過年時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成為了一代代潮陽人最喜愛的傳統。

不那麼光彩奪目,卻充滿了特色;雖有着難懂的鄉音,卻也有着熱情好客的美好心靈,這就是我最深愛的地方,我的故鄉,我親愛的棉城。

我的故鄉作文 篇9

適逢細雨纏綿,薄霧籠罩,整個古鎮充滿神祕氣息,撐一把油紙傘,我獨自踏上尋找古蹟之路。

柏油路西望,一座又一座土城牆連綿環繞整座古鎮,即使在雨中也能看清它們那堅毅守衞古城的意志。踏上古城牆,行走在軟泥之上,駐足回望,朦朧間盡顯古城滄桑。依然可見,秦國右相蹇叔為國家安定,泣送其子;竹林之賢嵇康,一曲廣陵散,從容奔赴戰場。忽然間,清風拂過,過去的刀光劍影已然散去,轉身眺望,如今,蒼松翠柏立於3000年土牆上,四處皆是生機盎然的景象,舊貌依然有,白髮換新顏。

環土城牆行走,還未抵達南方,清風便攜來茶的清香。古城小巷,古街石板,一把油紙傘緩步而來。擇一方土地,放下手中雨傘,細聽敲擊古城的樂章,此起彼伏,嘹亮、清脆、悠揚的歌聲在此唱響。茶館裏,慈眉善目的老人向客人送上清香綿甜的棒棒茶,以最淳樸的方式表達着對待客人的誠摯與坦蕩的情意。輕嗅茶的清香,細品茶的甘甜,心靈瞬間竟安靜起來,茫茫世界只留我與茶交流,獨沉醉在茶香的世界。

品茶不知時已久矣。細雨初歇,清風掠過,淡淡涼意在空氣中漫延,拂去人們的焦躁。我離開了粉牆黛瓦、飛椽畫棟,門面簡陋陳樸,依稀可見清代建築風格的古茶樓。沿着小巷到復古建築,門前坐落兩尊石獅子,紅色板門,曾經瀰漫了硝煙戰火的文昌宮。

慢慢走近、走近,帶着新生的認識翻開了一部沾滿血與淚的苦難史和戰爭史。淮海戰役曾在這打響,一宮一宮地走入,耳邊還回蕩着槍炮聲,還能看見英勇的解放軍戰士躺在了血泊裏。但是,我們仍能感受到他們堅守勝利的信念、堅信和平的到來。終於,硝煙戰火消失了,勝利的號角吹響祖國大地。這座飽經滄桑的古城還未來得及喘息。洪澇、天旱、風暴等自然災害撲來,人們陷入食不果腹的'泥沼。吃樹皮,喝污水,只為了能生存。果然,人定勝天,古城終於結束了苦難,古城人迎來了新的生活,擁有了新的幸福與快樂。

回家路上,路兩旁的綠化帶,街道遍佈小吃店,人們幸福的歡顏。一座古城已然白髮換新顏。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這裏每處都彌足珍貴。

一座古城,承載千年記憶,屹立於澮河之邊;幾代人,傳承古韻文化,生生不息在此出生、長大。此城便是我所熱愛的故鄉——古城臨渙。

我的故鄉作文 篇10

我的故鄉是坐落在洞庭湖旁的小鎮——沅江。記憶中的故鄉是在小洲佇立的蘆葦,守望着未歸的遊子;是青磚灰瓦石板路,一派江南風味;是烏蓬小舟遊弋江面,書寫漁家生活。但如此美的故鄉,我竟是有許久未歸了。幸得有爺爺的壽辰,我又能回家了。

來為爺爺祝壽的人很多,足足擺了十幾桌宴席。親人們大都跟我一樣,有許久未歸了。故鄉翻天覆地的變化,着實讓我們吃了一驚。想想以前,家鄉的路上空空蕩蕩,不是路有多寬,而是車子太少,可現在呢?滿大街都是車。在想想以前,回一次家要好幾個小時,可現在,只消半個小時,有人打趣説:“呵,我們以後都可以去長沙打工了,6點下班6點半就到家了!”不單單是我,很多人都在沒口子的感歎,回憶。

“這樓可真高啊!該有一二十樓高吧?老爺子這幾年可真闊綽!能在這辦壽宴。”

“可不是嘛,要我説啊,也就是老爺子幸運,當年啊,這可還是個爛水塘呢!哪還能在這辦啊!”

“嗨,我帶我兒子去了我小時候的學校了,本來我是想讓他看看我當時艱苦的環境的,可你猜怎麼着?那學校比城裏的還好了!倒是嚇了我一跳啊!。”

“是啊,磚紅的瓦,雪白的牆,每一個教室都還有電腦,這還哪是我們當年的那個下什麼漏什麼的'教室啊!”

大家都在回憶,在比較着這令人驚奇的變了的故鄉。

的確故鄉變了,流逝的歲月不僅沒能淹沒這百年古鎮,反倒是令她愈發美麗。很難想象,一座百年古城能在時光中重塑,再度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是誰讓她再現生機?是黨,是國家,是政府。是我們信賴的羣眾的代表,如果沒有政府修築的公路拉近了她與省會的距離,如果不是政府扶持的企業給小鎮的經濟帶來希望,讓在外的遊子有機會在故鄉工作,讓更多的讓人關注小鎮……

如果沒有黨和政府所做的一切,也許我再也看不見夕陽餘暉落映湖面,片片小舟盪漾其中的如畫場景;見不到雨打芭蕉,鳥鳴悠悠,的似詩畫面;也許故鄉就要被時間的車輪碾得粉碎。但應為黨和政府,我有重新擁有了我的故鄉。

我愛着故鄉,這變的故鄉,這永恆的故鄉!

我的故鄉作文 篇11

故鄉這個熟悉的詞彙。每個人都有故鄉,對故鄉有着特殊的情感。而我的故鄉是什麼樣子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帶你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我的故鄉在河南的新鄉原陽。在我的印象中,故鄉是個漂亮的地方。如世外桃源般,親切而又熱鬧。

故鄉的春天很有生機。春姑娘邁着輕快的腳步,走遍了田間地頭。到處都有她的足跡。在河流邊,有這一羣剛剛甦醒的小草,它們在討論一個冬天所做的奇異夢呢!與此傾聽的還有柳樹姑娘,細長的柔發上還卡着鵝黃色的小發卡。風兒一吹,柔發便隨之而動。又飛來了幾隻“小精靈”,她們在為萬物甦醒慶祝呢!不然怎會翩翩起舞?

故鄉的春天令人神往,散發着生的氣息。而秋天更是有着獨特的美。

夕陽漸漸西沉,映紅了天邊一朵朵白雲。悄無聲息的把白雲變成了晚霞。晚霞錯落有致,這裏一朵那裏一朵。顏色橘紅中帶點橘黃,橘黃中帶點橘紅,令人陶醉。大地盡入眼簾,發現了與往常的不同。原來,大地也換上了暖色的盛裝。再看看那平坦的馬路旁,一棵棵小樹穿上了華麗的衣裳。看看那小葉子,有的是綠色的,還有的是黃色的`,綠黃相間。咦,小葉子為何背上了行李?原來,它長大了。要離開媽媽,向遙遠的天邊流浪。於是,可喜歡的小葉子就開始了它的旅行,風兒姑娘一吹,它便隨風遠去。一片楓葉飄落在我的面前,火紅火紅的徑便映入眼簾。漂亮的她有着五個角,角的末端有着長大的證明,歲月的痕跡。

“嘩啦啦,嘩啦啦”。這是誰有節奏的音符?噢,原來是田野裏的豆莢。可別忘了,秋是個豐收的季節,這時的田野總是熱鬧的在開聯歡會。我一眼就看到了,一列列像軍人一樣挺直的玉米,它還生出了一個個惹人疼喜歡的玉米寶寶。它悄悄的露出了頭,窺探外邊的精彩世界。瞧,它的衣服真奇特。金黃的玉米籽兒,一粒粒緊偎在一起,變成了一件奇特的衣裝。被評為了,“最佳奇特獎”

看!果園也不甘示弱。竟在樹上掛起了,一盞盞火紅火紅的小燈籠,寓意:紅紅火火。被評為了“最佳創意獎”!石榴娃娃看得“呵呵”直笑,有的笑的裂開了嘴,還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真是“笑開了花”啊!瞧一瞧它的“牙齒”,保潔的真好,晶瑩剔透,紅白相間……

我的故鄉就是這樣親切而又熱鬧的,我喜歡我的故鄉。我對它有着特殊的感情,也請你來“秀一秀”你的漂亮故鄉吧!

我的故鄉作文 篇1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二十年過去了,現在是20xx年,我在一家大名鼎鼎的廣告公司當總經理,接手了不少單子,都很成功。現在正在國外的一個度假村裏過着舒適豪華的生活。一天,我在琢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我都去過了,還能去哪裏玩呢?忽然,我想起了我的故鄉,我可愛的故鄉,整整二十年沒有回去了。於是,我馬上收拾行李,帶上我的助手和生活祕書,坐上我那自動導航的超音速飛機,以最快的速度從北京飛向故鄉。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機,我來到了故鄉——廣西南寧,眼前的景象使我倍感詫異,我還以為自己找錯地方了呢。放眼望去,從前窄小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敞結實的水泥路,路兩旁種滿了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顯得格外生機盎然;公路上不時駛過各種各樣的小汽車,有豐田,有寶馬,還有奔馳……應接不暇,真酷!環視四周,以前的破舊不堪的民屋早已不翼而飛,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摩天大廈。

突然,我又想起了曾經在國小裏教了我們六年知識的老師——青老師。我坐着自己定製的私人小轎車,開往以前的母校。

過了幾分鐘,我來到了學校門口,問門衞:“請問一下,青老師在嗎?”門衞有些遲鈍,我又説:“我是她以前的學生,不信我拿照片給你看。”門衞看了照片後,高興地説:“原來你是她以前的學生啊,現在都長這麼大了,真是女大十八變。不過你還懂得來探望老師,你可真懂事啊!”説完,門衞就把門打開,讓我進去了。我對門衞説:“謝謝啊!”

接着,我又來到了老師休息的辦公室,見到了老師,感到地哭了。老師説:“你是誰?”我説:“青老師,你不認識我了,我是你以前教的學生啊,一直是當班長的`。”老師恍然大悟,高興地説:“原來是你啊。”我説:“是啊。”我和老師抱在了一起。現在看老師的臉上,有許多的皺紋,也有黑眼圈,但青老師仍然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師,仍然是我的指路人。

“故鄉的樓房,故鄉的人……”我彷彿又聽到了那首動人的歌曲,只是它聽起來不再那麼陌生,因為我現在站在土地上,還欣賞着家鄉的美景,我愛我的故鄉!

我的故鄉作文 篇13

舟山,這個美麗的小海島,就是我的故鄉。

我愛我的故鄉,愛故鄉空氣中淡淡的魚腥味,愛故鄉那雄赳赳氣昂昂的漁船,但我更愛故鄉的海,我記憶中一直忘不掉的那片海!

我愛海,愛它那堅持不懈的品格。海總會觸到礁石,而這堅硬的礁石可不能擋住海前進的步伐。一次,兩次……海一次次用力地擊打着堅硬的礁石,在幾年,或者幾個月後,那塊礁石將會被海擊穿!古往今來,人們用“水滴石穿”這個成語來比喻堅持不懈,海也不是這樣嗎?它堅持不懈的.品格為我所愛!

我愛海,愛它總是開朗的性格。海浪迎着風兒,永遠快樂地向前衝,沒有一絲停留,永遠走在快樂的路上。古話説“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可不是嗎?海浪到了岸邊,便消失不在,海水都退回去,形成新的浪潮,後面一波的“後浪”將會立即頂上,就這樣如此反覆,海浪就這樣一直在海面上快樂地奔跑着。它開朗的性格為我所愛!

我愛海,愛它變幻莫測的海潮。海潮時而水平如鏡,靜靜地流淌着,那意境,如同春風撥動琴絃,如同暮花飄落柔波。時而波濤洶湧,狂暴得像一個惡魔,翻騰的泡沫,失去了均衡。在濛濛細雨天,在豔陽高照天,在秋風送爽天,在寒風刺骨天去看海,總能看見不一樣的海,每一次都煥然一新,讓人眼前一亮。那變幻莫測的海潮為我所愛!

我愛海,愛它的無私奉獻。舟山盛產海鮮,所謂海鮮,就是海中長大的,這可要多虧了海啊!是海,給它們足夠的生長空間,是海,給它們構成了一張張錯綜複雜的食物網,從而保持生態平衡,是海,給植物有了充足的營養,讓魚類長得肥美,吃魚類的動物也能夠存活。是海,它的能量,足夠讓人類發電,使更多地方都能用到電。

海,它是暗綠色的,每一個在我眼前的動作我都無法忘記,因為它陪伴了我的童年,在寂寞時,快樂時,傷心時,我都會去看海。海的浪潮湧動,不一會兒就到了遠方,我的憂愁也跟着到了遠方,讓憂愁不復存在。我的快樂也到了遠方,讓遠方看海的人也理解我的快樂。海,是我童年最忘不了的風景。

我愛海,愛它的原因數也數不清,最重要的是:大海是我們舟山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我的故鄉作文 篇14

我的故鄉在河口,那裏有個小山村,名叫昂塘。它不僅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而且非常的熱情好客,頗具客家人的淳樸善良的民風。

昂塘最出名的就是那裏歷史悠久的時雍樓,俗稱洋樓。據説它是清末年間昂塘富商葉康俊建造,佔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共90多個房間,1905年開始動工修建,歷時13年完工。

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一睹它的芳容。首先在洋樓外面看它是一大棟牆體呈灰黑色的西方建築,整體呈長方體,坐落於昂塘國小對面。除了外觀西式,它的建築材料也是西式的,比如內牆的`各種雕刻、各式圖案的瓷磚等等。進入大門後,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偌大的庭院,庭院兩側有兩個水泥築成的旋轉樓梯,這在當時可是非常新穎的建築方式。正中央的樓體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樓的大門上寫着親睦堂三個大字,也是雕刻而成的,現在已經失去了原來的顏色了,看起來灰白灰白的,不認真看還真看不出那三個字。門的兩側掛着兩個紅彤彤的大燈籠,和整個洋樓的歷史感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但轉念一想,這不正是給歷史悠久的洋樓增添了新的色彩了嗎?兩個紅燈籠也代表了人們對洋樓的愛,想要它在保留原有面貌的同時變得更好看一點。

走進大門後,大廳前面是一個方形的天井,抬頭一看,天空就在頭頂上,但這時是方形的天空,下雨時雨水會直接落到這一塊地上,長年累月,天井也長了許多青苔和雜草。再往裏走,正對着大門的最裏面的牆上掛着一幅聖女像,下面還有一個十字架,洋樓裏曾經還住着幾個村民,他們信仰這一西方傳來的宗教天主教。

之後,我們沿着左側的樓梯去往二樓觀看,這樓梯也是藝術品,每一層樓梯的正面都是用不同花色圖案的瓷磚砌成的,雖然時間過了這麼久,還是可以看出它原來的顏色,真是美極了。來到二樓,這裏有很多房間,但都是上了鎖的,不禁讓人好奇,那裏面會是什麼東西呢?或許是古董,也或許是雜草叢生。按耐不住好奇心的我偷偷瞄了其中一個房間,從窗户往裏一看卻驚呆了!裏面靜靜地躺着兩副棺材!嚇得我的心直跳,趕緊逃離到天台。

來到天台,那裏空無一物,夕陽灑在發黑的地上、圍欄上,使洋樓更顯滄桑感。讓我想起幾百年的時光在這裏匆匆走過,人們一代又一代的更換着,洋樓卻還在這裏,不曾挪過一寸地方,它見證了時代的更迭,見證了戰爭與和平,也見證了新時代的到來。歷史上戰士們勇敢保衞家園的精神也在不斷地延續着、滋養着我們子子孫孫。

這就是我故鄉的洋樓,我愛我的故鄉,更愛這歷史悠久的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