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文學站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敢於質疑作文

作文7.69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敢於質疑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敢於質疑作文

敢於質疑作文1

四百多年前,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一個實驗。他用兩個質量不同的鐵球同時從上丟下去,兩個鐵球同時落地。這可以亞里士多德的“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學説不符啊!

想到當時在場的人一臉驚愕的表情,我忍不住笑出聲來。“上課不要開小差,尤其這次沒考起來的同學。”我低了低頭,老師不是正在講我嗎?不過伽利略真的很棒,他只是一個學生,卻敢質疑權威。

“同學們看這道題目,電動車在勻速行駛時,電能是不會轉化為動能的……”咦!這道題目我就想不明白了,如果電能不轉化為動能的.話,那電動車不是就一直不會耗電了嗎?那不就永遠都不用充電了嗎?這怎麼可能呢?

忽然想到小時候的一件事:爸爸騎着電動車叫我回家。他開的很慢。我很不耐煩地問“你怎麼開的那麼慢呀,電動車沒電了嗎?”爸爸回答我説“是啊,開的慢一點電,消耗的慢一電點嘛!”

咦?他們那麼多年的生活經驗也應該不會有錯啊!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忽然想像伽利略那樣舉手問老師,但是不是太丟臉了?

保險起見,我先問問我的同桌:“誒,這道題目的電腦為什麼不變啊!”同桌低着頭小聲的和我説:“我不清楚啊!但是做了這麼多年的學生,直覺告訴我電能就是不變”唔,其實不止我一個不懂啊!

這時我的心裏似乎有個小人鼓勵我:“快啊!舉手問啊!”好不容易熬到下課,我趕忙拿着試卷問老師,老師笑了笑:“這個問的好。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電能是轉化為摩擦的熱能,但這裏説不計摩擦阻力,所以不會消耗……”

老師走時還不忘拍拍我的肩膀説:“下次要多問啊!”

哈哈,這感覺真好。

敢於質疑作文2

我們説有成就的人有“學問”。既然是“學問”,那麼就要既要“學”且“問”。而“問”又從何來呢?自然是從疑而來,只有多疑,善疑,質疑,才能獲得淵博學識。

人們常常把知識比做海洋,海洋是無邊際的,知識也是永無止境的。一個人,無論他有多大的學問,總會有無知的地方。正是基於這一點,世界才會有許多志士不恥下問,善於質疑,才能使社會越來越先進。如果沒有對“特創論”的質疑,就不會有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説”的創立;如果沒有對“地心説”的`懷疑,便不會有哥白尼的“日心説”的創立。所以,只有質疑才能使我們的智慧之樹開出豔麗的花,結出豐碩的果。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疑”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認真思考上的,絕對不是無端的猜疑或隨便的懷疑。達爾文對“特創立”的懷疑,並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在於他隨“貝格號”帆船航行了五年,觀察和採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考研和查閲了無數地質資料,才向根深地固的“特創論”發出強有力地挑戰。可風任何有效的懷疑都依賴於對事實的仔細分析和理論的深入研究。

可我們有許多青年,他們不善於懷疑。他們迷信書本,崇拜前人,不敢有任何的懷疑,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創見。半個多世紀前,魯迅先生就曾通過《狂人日記》倡導這一精神。對於學習,我們就應該要敢於質疑,不能一地迷信書本,教材。敢於質疑,善於質疑,這樣才能學好。

丁肇中就曾經告誡過我們“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必須多疑善疑,這才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敢於質疑作文3

“成功,是進步搭成的階梯,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能一步步邁向成功。”——正是這句話,讓我進步,從一隻“旱鴨子”蜕變成一條能向碧水挑戰的魚兒。

今年暑假,爸媽給我報了游泳班。不知是我不努力,還是先天的不足,無論怎麼遊,也不如別人快。在教練的一次次“狂吼”中,我的信心被一點點地挫敗。好不容易捱過了二十天的“狂風驟雨”,我對游泳的熱情早已煙消雲散,連游泳館也不願再踏進一步。無疑,我還是一隻只能在岸上觀望的“旱鴨子”。

爸爸見一次次對我的驅趕都無濟於事,只有給我作“思想工作”。“孩子,成功,是進步搭成的`階梯,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就能一步步邁向成功。每天進步一點雖少,但也必須能吃苦,能堅持。你還練不練習,自己決定。”

這段話説得雖平靜,但也讓我的臉熱辣辣的。我不能半途而廢,我不能向困難屈服,我打定主意,我一定要學會游泳!

一天天頂着烈日直奔游泳館,一遍遍接受烈日的燎燒,一滴滴汗水在流淌,一次次成功階梯在搭建。我的游泳技術也突飛猛進。三米、五米、七米……我終於能劃出瀾瀾碧波,游到對岸,到達了成功的山峯。

成功的階梯是什麼?是進步,是努力,是刻苦,是汗水!要想成功,要想進步,就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

敢於質疑作文4

有一次,數學老師在講台上講題。我突然發現老師在寫某一步驟時,把答案寫錯了一位數,導致後面的步驟都跟着錯,最後的結果也錯了。我敢肯定我的判斷是對的,但內心卻糾結萬分:要不要告訴老師呢?不告訴他吧,這一題會影響全班同學的,也許考試就考到這一題;告訴他吧,會不會有損老師的威嚴,或者惹他責怪?我猶豫不決,十分忐忑。

經過好一會兒的思想鬥爭,我終於鼓起勇氣,舉起了我的手。偌大的教室中,那隻手顯得很突兀,同學們都用詫異的眼光看着我。老師的.目光,終於鎖定在我身上。

“怎麼,你沒聽懂嗎?”老師和藹地問。我站起來,急忙説:“不,不是。只是,老師,您錯了!”我語無倫次、一鼓作氣把自己心中的疑點説出來,並大膽指出老師的錯誤。頓時,心中無比暢快,也不管老師會不會生氣,就坐下了。老師仔細看了一下黑板,沉默片刻,恍然大悟道:“噢,原來真的出錯了!是我粗心大意,看錯了數!”更正後,老師一本正經地對同學們説:“大家應該向李思雨同學學習,敢於質疑老師,有懷疑的精神。如果不是她幫我指出錯誤,我可真要誤人子弟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老師不是聖人,不要以為老師講的都是絕對正確的。我天天在重複:不怕你們不會,就怕你們不問。”

聽了老師這麼一番話,我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像吃了人蔘果一樣舒服。被老師誇獎的滋味真是甜如蜜啊!我不禁為自己的舉動感到慶幸,甚至一整天都喜滋滋、樂陶陶的。

敢於質疑,使我快樂,使我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敢於質疑作文5

內德·蘭德,是小説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這位捕鯨手在剛出場時,便展現出了與其他人不一樣的、能吸引讀者的品質——敢於質疑的風度。

內德·蘭德是加拿大人,一個身手不凡的捕鯨手,他敏捷、膽大、冷靜、有勇有謀。但他有時也會暴跳如雷,不怎麼容易與人打交道,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使他的臉龐更加生動而堅毅。內德·蘭德和阿羅納克斯一樣,受邀來到“亞伯拉罕·林肯”號上參與“捕鯨”行動,這所謂的“鯨魚”實則是尼摩船長的'潛水艇,可當人們沒有摸清這個海底“怪物”的真面目時,他們卻都對學者的理論——這是一隻類似於獨角鯨,卻比它更堅硬有力的新型鯨類這一説法而深信不疑,只有內德·蘭德提出反對意見,。而後他發現那不是海底生物,因為它的外殼是由金屬製造的,而提出這一説法的他是第一人。

這一切,都與他敢於質疑,敢於探索的精神密不可分。質疑是需要勇氣和敏鋭的洞察力的。當全船的人都相信在內德看來毫無根據的理論時,內德是與人格格不入的。“他總是避免談論這個話題”,正因為如此,阿羅納克斯甚至去追內德來跟他講道理,用極富邏輯性的數學思維試圖説服他。內德有些動搖了,但他後來仍然堅持自我,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也需要敏鋭的洞察力來證實他自己的推論。

儘管質疑很難,我們也更需要質疑,敢於質疑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這幫助我們思考,進取,探索,發現,更有可能令我們發現新的知識,開闊新的視野,為人類發明,社會進步做出貢獻。好問,好思,好質疑,能使自己進步,也能引領社會進步,何樂而不為?敢於質疑的精神是可貴的,內德用它撥開了海底怪物的迷霧,我們也能用它走進未來社會的光明。

讓我們敢於質疑,勇於探索,為創造更美好的明天獻出力量

敢於質疑作文6

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她説:“同學們,你們認為自己具有怎樣的精神啊?”同學們頓時七嘴八舌,我也在不停地思考,突然我腦瓜一亮,便舉起手來。老師説:“那就你來。”我站起來説:“我認為我具有敢於質疑的精神。”這時,同學們就説:“你為什麼説自己具有敢於質疑的精神。”

因為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正在講解一道數學題,當老師把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寫出來的時候,全班沒有任何人提出疑問,我發現老師的算法好像有些不對勁,但我也不敢説出來,因為萬一我説錯了,不是鬧了笑話嗎?

在我經過一系列的思想鬥爭後,我想起了伽利略敢於質疑前人的學説,哥白尼質疑“地心説”,提出了“日心説”。這些名人都沒有懼怕嘲笑,大膽地提出質疑我也應該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於是,我鼓起勇氣,向老師説出了我的`見解,老師和同學們聽完都恍然大悟,有一位同學開起了玩笑説:“原來老師也不是全對的,老師也有出錯的地方。”頓時,全班鬨堂大笑。

説完這個事情,全班就都想起來了,這件事也給我很大的鼓勵,讓我明白書上和老師所説的,不一定都是對的,他們有時也有出錯的地方。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我的座右銘,這句話告訴了我,真理都是在實踐中誕生的。我敢於質疑,敢於提出自己的疑問。這就是我,一個具有科學精神的我。

敢於質疑作文7

我們説成功的人有“學問”。既然是“學”,那就要“學”、“問”。而“問”從何而來?自然來源於懷疑。只有多疑,善於懷疑,善於質疑,才能獲得淵博的知識。

人們常常把知識比作海洋,海洋無邊無際,知識永無止境。一個人無論有多少知識,總會有無知。正因為如此,世界上很多有遠大理想的人才不恥下問,善於質疑,從而使社會越來越先進。如果沒有對“神創論”的懷疑,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論”就不會成立。如果對地心説沒有疑問,哥白尼的日心説就不會成立。所以,只有質疑,才能讓我們的`智慧樹開花結果,碩果累累。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懷疑”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認真的思考之上的,絕對不是毫無根據的懷疑或隨便的懷疑。達爾文對“特殊創造”的懷疑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跟隨“伯格”號航行了五年,觀察收集了大量動植物標本,考研後查閲了無數地質資料,對根深蒂固的“特殊創造理論”提出了強烈的挑戰。但任何有效的懷疑都有賴於對事實的認真分析和對理論的深入研究。

但是我們有很多不善於懷疑的年輕人。他們迷信書籍,崇拜前人,不敢有絲毫懷疑。這樣的人自然會沒有原創的想法。半個多世紀前,魯迅通過《狂人日記》倡導這種精神。對於學習,要敢於質疑,不要盲目相信書本和教材。敢於質疑,善於質疑,這樣才能學好。

丁肇中曾告誡我們“以正確的方式認識事物”的精神。“增長知識,尋求真理,就要疑神疑鬼,這是打開知識之門的金鑰匙。”

敢於質疑作文8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清朝的一名學者曾這樣説過,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最可貴的是存在疑問,小的疑問就會有小的進步,大的疑問就會有大的進步。

一個人若不會提問,從來沒有疑問,那麼他學到的知識只是形式,而不是本質。善於思考,並對知識進行質疑,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深切地理解知識,內化知識。所謂質疑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我學會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這些問題經過老師的引導或同學的討論得到解決,這下不僅會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從中培養獨立學習解決問題,這不僅會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知識,而且還能從中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我們應敢於質疑問難,不是隻是滿足與一知半解。所以説,學貴有疑。

就像我在預習一篇課文時先把不認識的字了,理解了,在把一些生僻的詞語藉助字典理解了,而後再想想文章中的意思。遇到一些重點的.句子提出問題,並藉助工具書試着理解,在這一次次洗禮中,感受這篇文章的中心,這篇文章的主旨,並用一些一些簡練的語言在書上批註,或許這些認識還很膚淺,但我願意在這一次次的理解中進步,獲得知識。得到這些理解後,在讀一遍課文看看有沒有別的新的體會和心得,或是別的優美的句子,再體會,經過反覆琢磨,學習,對於第二天的學習,也許有很多的幫助。每篇課文都這樣思考,提問在回答。一本薄薄的語文書中的厚厚的知識都讓我們消化,這些小的疑問組成大的疑問,那麼語文學習不就有更大的進步嗎?成績也不就突飛猛進嗎?所以説:“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敢於質疑,讓我們由困惑,走向真知;敢於質疑,讓我們由膚淺的知識走向深邃的大道理;敢於質疑,我們才會疑問解決中體會學習成功的快樂。

敢於質疑作文9

在當今社會有許許多多的科學家、教授,老師,領導……他們説的話世人並沒有經過大腦思考就肯定他們説的是對的,是正確的,是沒有誤的,是……但是我想説這些都經過證實嗎?這些都有證據嗎?這……

其實以前我也和世人一樣不經過大腦只會跟着一起附和,但是直到……

在上國小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在上數學課。老師正在講台上津津有味的講着,同學們也在下面努力的接收着老師傳授的知識。講完課後,老師便叫我們做一道“算術題”,我在下面認真的算着。後來老師又抽了兩名同學上講台去做。我信誓旦旦的肯定自己的和同學的是一樣的答案。但是一個人越肯定的東西越是出乎意料,我的答案和同學都不一樣,我看着老師在黑板上打了兩個大大的紅勾時,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看看黑板上的答案有看看自己的答案。我又埋頭在紙上又算了一遍,還是我原來的答案。我一邊想老師是權威怎麼可能錯呢?但是一邊又想……

我想了一會兒,心裏還是覺得不甘。我拿着自己的`答案與黑板上的答案相對。“這步是對的,這也是對的,這……哦,原來這裏錯了”我説着,臉上便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我雖然知道這答案不對,但我又不敢指出。我想了想,最後決定還是指出。於是,我舉起了我的小手。老師看見了,抽我起來,我説出了自己的答案,解析及方法。老師看了看,便拍手叫好“你們之中終於有人發現了,哈哈還以為你們……”

經過這件事後,我從一個只會隨着別人附和的人,變成了一個會自己思考,會自己質疑的人了。敢於質疑,使我成長!